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31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7 项目建设以来,学校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围绕“立德树人,造就良医”的根本任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 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关键, 把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治理 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 形成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坚定信 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面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 一、项目建设目标总体完成情况 2013 年以来,学校获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 跻身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批共建医科大 学,深入推进综合改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稳步提高,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社会服 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学校对地方医药卫生

Transcript of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Page 1: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年 7月

项目建设以来,学校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围绕“立德树人,造就良医”的根本任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

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关键,

把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治理

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

形成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坚定信

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面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

一、项目建设目标总体完成情况

2013 年以来,学校获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

跻身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批共建医科大

学,深入推进综合改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稳步提高,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社会服

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学校对地方医药卫生

Page 2: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示

范作用、对地方医学人才培养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地方医疗服务水平

的提升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

1.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发展研究生教

育,教育体系不断健全,海外(境外)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11486 人,全日制研究生 3813 人,留学生 407

人。

2.“国字号”品牌不断壮大。新入选“万人计划”3 人,长江学

者 3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1 人,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8 人。年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近百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 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篇。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施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不断推进

“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人才

培养的模式、方法、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学

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升造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进入国

内先进院校行列,获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 1 次。

4.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年均科研经费近 6000 万元,科研项 229

项以上。建成 26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

技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科

技创新团队 9 支,安徽省“百人计划”5 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

奖 5 项,年均获省级科技奖 19 项。年均发表科技论文 2772 篇,其

中 SCI 等三大论文检索收录论文 577 篇,年均申报及授予专利增长

Page 3: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20%以上。

5.学科水平全面提升。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 ESI 前

1%。获批 2 个国际一流学科、3 个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精

准医学”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建设项目,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

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 个。建设整体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重点学

科 18 个。

6.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教师总量稳步增长,生师比为 13.5:1。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 91%,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

到 49%,高级职称比占 57%,正副高比为 1:3。重点加快高层次人

才队伍建设,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8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 3 人,教育部骨干教师 2 人,卫生

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8 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1 人,长江

学者 3 人,省“百人计划”5 人,“皖江学者”10 人,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及后备人选 178 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引进领军人

才 5 人,省高校引进领军人才团队 4 个。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7.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方针,与国内

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欧美亚等 10 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互派专家学者、教师、

学生相互交流,1 个专业获批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1 个专业实施本

科生教学交流计划。留学生教育通过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获

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

Page 4: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8.学校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开展综合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

长负责制,健全了学校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出

台《安徽医科大学章程》构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能。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目标管

理责任制。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校、院

两级学术机构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进一步健全、完

善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保证民主渠道畅通。

9.办学条件全力改善。完成了新一轮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了

“一校多区”的战略布局,解决制约发展的硬件瓶颈,为教学、科研、

医疗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支撑。加强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第一附属医

院连续 7 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80 强,入围 2016 年度中

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百强榜,24 个学科入围学科百强榜,跻身全国省

属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一级方阵。第二附属医院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

JCI 认证医院,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四附院稳定老院区的发展,新区

项目即将开诊,附属口腔医院新址建设稳步推进;附属巢湖医院建成

安徽省精神医学中心,附属阜阳医院正式建成。

二、重点专业建设

1.以临床学院制改革为核心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按照各专业、学

科建设的需要,合理布局各校区资源。以各临床医学院区为依托,建

立医学生低年级在校本部学习生活,高年级进入各临床医学院学习生

活的条件平台,合理划分各临床医学院院区办学功能,培养不同类型、

Page 5: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出台《关于我校临床医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

强化附属医院的教书育人职责,落实专业、学科建设主体责任为核心,

深化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院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第一临

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巢湖临床医学院。

以各临床医学院所举办专业的建设需要为导向,优化“一校多区”功

能布局。改革了院级教学管理机构,实行机构、人员编制“三定”。

探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模式,探索导师遴选审核机制,改申报制

为备案批准制。建立了临床二级学科系,统筹全校各临床医学院和临

床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有关事务。建立了校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

在各临床医学院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分中心。

临床医学院体制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药学

药学专业不断优化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

设置,形成以化学与药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制定适应制定完成药学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教学大纲,并完成 43 门次药学类课程教学

质量标准,出版、更新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系列药学教材,出版

专著和教材 33 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形成以学生为本的

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 16 项,省振兴计

划项目 5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8 篇,《临床药理学》被教育部认

定为首批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并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

Page 6: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

系,已建立 18 个实践教学基地,2013-2016 年获 40 项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 11 项。获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1 项、

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 1 项,《临床药理学》

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专著和教材 33 部,其

中国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 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 5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6 篇。其中,获安徽省教学成

果奖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

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改革,建成药学综合实验中心,并成

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开设综合性实验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开

设设计性实验,积极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师资的培养,健全药学实践

教学体系。

每年引进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高层次药学教学科研人才 2-4 人;

选派了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1-2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到

100%,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达到 95%,教育部骨

干教师 1 名、皖江学者 3 名、青年皖江学者 1 名、安徽省教学名师 3

名、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6 名。

3.预防医学

打造了 4 个育人平台:低年级学生“走进公共卫生系列活动”平

台、师生互动“导师制”平台、整合与设计性试验为主体“实验室开

放”平台、高年级学生“公共卫生实践”平台。建设了 4 个分流专业

方向,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Page 7: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界定,从 2013 年秋季招生的预防医学专业学

生,在前期趋同情况下,5 年级分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院

感染防控、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 4 个分流专业;2015 教育部批复建

设妇幼保健医学五年制本科。

服务医改,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完善“1-3-4-8”

实验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显著提升学生应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服务公共卫生均等化发展的能力,推动公共卫

生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2016 年妇幼保健医学获批为安

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新增建设国家

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流行病学,2016)、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

课程 2 门(预防医学,2016;公共卫生发展简史,2016)、安徽省

精品课程 2 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1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2015)流行病学;

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建立了

“1-3-4-8”实验教学体系。开发一批实验新项目,形成一批应用型

实验课程,使实验项目更加贴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新增建设

省级实验教学平台――预防医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安徽

医科大学预防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卫生事业管理

组建教学案例开发团队,基于教学实践基地的素材,综合其他来

自于网络或专业期刊和图书上的素材,编写卫生事业管理类、劳动与

社会保障类和卫生信息类教学辅导材料,形成一套来源于实践、紧密

Page 8: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结合学科理论和方法应用、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科学、规范的教

学案例和课程理论体系。

围绕咨政服务应用创新,咨政服务集成创新,健康领域社会风险

预测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依托“卫生政策咨询平台”,建立“卫

生管理教育”的全新教学体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开展

卫生技术评估培训项目,联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孟席斯研究

所、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卫生

技术评估人才的能力。

5.护理学

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整合教学资源与

社会资源,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进一步规范本科生培养过程的管理

逐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联合开展学术研究以及合作办学,建设护理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申报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设并申报肿瘤护理与健康促进实验

室,并依托该实验室逐渐形成肿瘤研究科研团队,依托三大科研平台,

整合优势资源,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

量学术论文,聘请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积极推进护理研究生教育,

建立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逐步将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与科学学

位招生人数持平,并实现“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人

才培养与引进,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为

Page 9: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教师创造学习和借鉴先进科学技术、感受多元文化的机会,全方位提

升师资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专家,为建立学科

专家库储备重要资源。

重点开展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省级护理学实

习实训中心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建立健全

客观评价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的指标体系,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改

革与创新,创新型高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临床教学实践

基地的建设与评估,建设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优化

和稳步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科研训练、综合素质培养

制订专业认证建设方案,分项年度实施计划,已建立安徽省护理学国

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护理与健康促进实验室,临床护理研究所三大

科研平台已稳定肿瘤心理社会康复、护理教育、慢性病护理与健康促

进、工具开发、母婴护理五个方向。并于 2015 年正式开始招生。引

进 8 名国内外专家,为护理学科专家库储备资源。

获省级教学团队 1 个,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7 项;发表教学

研究论文 13 篇,获批 5 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安徽

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学成果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2 项,编写教材

30 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 18 部,护理学院近三年本科初次就

业率均在 94%以上,年终就业率接近或达到 100%;近年来在校本

科生发表了 30 余篇学术论文;本科护生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通过率年年 100%,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项

目 13 项,省级项目 22 项,已于 2013 年成立安徽省护理学国际联

Page 10: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合研究中心,并科研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12 项。

6.基础医学

进一步加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国

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心实验平台的管理规范,建立工作日志。

形成通过局域网联接,由虚拟实物、模拟场景、多媒体演示等多重虚

拟技术构成,能够充分实现人机交互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立

具有信息发布、数据收集分析、互动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功能的网络实

验平台(2016 年 9 月对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进行升级后,已经可以实

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及成果作业展示功能);机能学自主开发的实

验项目有 5 个(其中 2 个已经上线),两个实验项目并在“首届梦之

路杯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作品大赛”中获得成熟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了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模

式,开发更多的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优质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

学资源项目,如建立强磁场进行人体磁共振扫描图谱库等。3 项作品

已完成并用于实验课教学,1 项作品正在建设中.目前正在开发以“虚

拟医院”为主题的虚拟仿真操作教学资源,并已经完成作品的设计构

思,进入实验场景的设计制作阶段。建立了 PBL 临床思维教学案例,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把临床问题引入实验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该部分内容正在进一步建设中,并依托

该平台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1 项。

组织教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作品参加首届“梦之路”杯虚拟仿真

实验大赛,其中获虚拟作品组一等奖,获成熟作品组二等奖 2 项,获

Page 11: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成熟作品组三等奖 1 项。建立了人体解剖学相关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

库、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

立完善的虚拟标准化病人-PBL 教学系统、建立病原微生物学虚拟仿

真教学平台、病原微生学包括 3 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 1 项为

自主开发实验项目。

7.生命科学

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修订和完善适应建设创新型人才所需要

的专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及课程教案,根据具

体教学特点和要求,科研教学成果,丰富了相关课程教材或讲义的内

容;改善了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条件,增加了设计性和综

合性实验;加强了人才交流,参编了若干规划教材,建立并实施新的

培养方案,已经开始探索学科、实验室、专业联动的机制,积极推动

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教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师资

团队建设,提高了学院师资整体水平,引进人才 7 名,2 名在职攻读

博士,1 名教师赴美国进修(2 年期),1 名教师和 1 名技术人员赴澳

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短期进修。参加了多部教材的编写加强了教学

研究,获得了省教育厅多项教学研究项目。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实习基

地建设,建立了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的机制,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获

得国基金 2 项。

8.教学团队海外研修项目建设

学校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外语授课能力,每年定期选派教师赴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外语能力培训,自 2015 年开始每年选

Page 12: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康沃斯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为

期半年教学方法培训。

2014 年组织 2 批 17 名学术骨干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

行学术考察和培训。2015 年组织 2 批 16 名学术骨干赴澳大利亚塔

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学术考察和培训。选派 5 名教师赴美国莫尔豪斯医

学院,接受为期 6 个月的整合医学课程学习和英语教学能力培训;与

美国康沃斯大学合作,选派 2 名教师赴该校接受 6 个月 2+2 联合办

学项目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选派 2 名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

校,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的高等教育教学法学习,为期 3 个月。

选派 1 人参加教育厅组织赴新加坡学习项目:开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

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2016 年组织 2 批 16 名学术骨干赴澳大

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学术考察和培训。选拔 2 批 10 名教师赴美

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学术交流,接受为期 6 个月的整合医学课程学习和

英语教学能力培训。

三、重点建设学科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学科现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18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 1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地、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

学科连续 4 年跻身国际 ESI 前 1%,获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奖补

Page 13: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资助,位列全国高校第 28 名,Nature Index 全国第 9 位,临床医

学学科连续 4 年跻身国际 ESI 前 1%,位列全国高校第 28 名。2016

医院科技影响力位居全国 64 位,24 个学科入围百强,皮肤病学、风

湿病与自体免疫学和泌尿外科学分列第2、15和22位。Nature Index

全国医疗机构第 9 位,社会贡献度全国 31 位。

近 5 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 100 多项,纵向科研经费近 1.5 亿

元,发表 SCI 论文 1000 多篇,IF>30 的 8 篇。学科科技影响力不

断增强。连续六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百强排行榜,在《2016 年度中

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综合排名第 64 位, 24 个学科

入围全国百强,全院 24 个学科入围全国百强,22 个学科位居安徽省

榜首,综合实力稳居全省首位。在最新的 2017Nature Index 排行榜

中位列全国医院第九名。近三年,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78 项,省部

级科研项目 150 余项,累积纵向科研经费达到 5600 余万元。获教育

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安徽省自然

科学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20 余项。

发表科技论文近 4000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近 800 篇,主编及参编

著作共 120 余部。学科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 个,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1 个,省部级共建重点实验室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0 个(2017 年新增 3 个)。拥有“疑难重症皮肤病协同创新中心”、

“神经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平台。

近三年,引进长江学者 2 名,引进及选留博士 70 余人。50 余

人赴德国、美国等地接受专业培训或攻读 MD 学位,近 200 人参加

Page 14: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出国(出境)学术交流。新增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1 人、国家卫计委

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 1 人、第二届江淮名医 15 人、国务院和省政府

特殊津贴各 3 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18 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后

备人选 12 人、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 40 人。新增省人社厅二级

岗位(二级主任医师)6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 2 人、青年长江学者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物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 7 人,国

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国家卫计委突贡中青年专家 7 人。

近五年,培养博士 107 人,硕士 3083 人。

2.药学

药学学科对支撑我校相关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1956 年开始招

收副博士研究生,1978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

学科,1990 年成为安徽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

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 年成为药学一

级学科硕士授权学科,2011 年成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13 年在安徽省 A 类重点学科药理学基础上,整合药物化学、药物

分析学、药剂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及生药学等学科资源,获批立项

药学省级学科重大建设项目,其中药理学和毒理学自2015年以来ESI

全球排名一直位于前 1%,2017 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获安徽省世界一

流学科奖补资助,药学获国内一流学科 A 类资助。

近年来,学科主动契合新药筛选与发现的新趋势,建立了生命过

程的小分子调控研究体系和完整的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机制研

究平台,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从机

Page 15: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制探讨、生物标志物/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靶向优化设计、候选化

合物导向修饰等方面开展了特色的系列研究,凝练了新药研究与评

价、炎症免疫性疾病药物靶点及机制研究、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等在国

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推动了药学学科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

发表在学科国际权威杂志上,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20 余项,美国、欧

盟专利各 1 项。

2013 年以来,共承担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

研专项等国家级课题 31 项,总科研经费 2200 万元左右。发表 SCI 收

录论文 156 篇;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青年科

技奖 2 项等。《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分别被评为国家

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近五年培养博士 46 人,硕士 256 人,

此外,学科建有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创新药

物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学科平台。积极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

正在进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类新药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

甲酸酯及新药木瓜苷、芍芪多苷、黄芪总苷、鬼针草总黄酮等研究。

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现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为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 1 个博士后流动

站。2017 年入选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 A 类、药理学与

毒理学入选为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2012 年全国第三

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位列第 13 名。2015 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

Page 16: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进入 ESI 全球 1%。拥有的两个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预防医

学综合实验室和妇幼卫生综合实验室和两个省级实验室——安徽人

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和安徽人群健康与疾病筛查和诊断省级实

验室。

建设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7 项,重点项目 2 项,发表 SCI

期刊论文 307 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 5 分 27 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

三等奖 1 项。获得科研经费 4602.9 万元。获科计 9 项(含安徽青年

科技奖 1 项)。2013-2016,获授权专利 1 项。晋升教授 5 人,副教

授 9 人,4 人入选安徽省教学名师、2 人入选安徽省教坛新秀,新增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 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4

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 人。建设了 2 支省级教学团队妇

幼保健学教学团队、全科医学教学团队;人群健康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获批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重点项目。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 261 名、

博士研究生 46 名。

4.其他学科建设情况

学校瞄准办学定位和建设目标,按照地方高水平大学及部委省共

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总目标,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全面提升学科

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有临床医学、药学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

级学科点, 26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 10 个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59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博士专业学位授

予权 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8 个。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公

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

Page 17: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 14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 项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8 个省级重点

学科,十三五期间新增首批 6 个省级临床优先发展专科和重点专科,

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省级重点学科和众多博士点、硕士

点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

学校制订《安徽医科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和《安徽医科大学“十三五”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学科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实施学科建设优化计划,搭建学科建

设平台,打造学科发展高地,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大优势特

色学科建设力度,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

学科布局。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和优

势学科建设工程”,2017 年,在省“双一流”建设中,获得 5 个一

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获得世界一

流学科奖补资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获得国内一流学科 A

类奖补资助,生物学获得国内一流学科 B 类奖补资助。

实施传统学科提升工程”和“交叉学科发展工程”,提升基础医

学、口腔医学、心理学、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大幅度提升发展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使其保持省内领先地位,显著

缩小与国内一流医科大学学科的差距,进一步完善医、理、文、法、

工、管等多学科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学科体系。加强医、药、工、

理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建立有效推动

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突破院系行政约束和学科间的学术壁垒,

Page 18: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人员聘任、考评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制

度,解决经费管理、成果归属上的合作障碍,形成了有利于跨学科研

究和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四、高水平教师团队与人才建设

1.疑难重症皮肤病遗传学研究创新团队

实验室现有固定工作人员 54 人,其中研究人员 45 名,技术人

员 9 名,兼职管理人员 2 名。研究人员中,正高职称 16 人,海外特

聘教授 5 人,副高职称 16 人,博士生导师 10 人,硕士生导师 15

人,具有博士学位 31 人;技术人员中 4 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读博士

研究生 2 人,稳定的技术队伍为实验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团

队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搭配较好、知识结构合理、技术力量成

熟的学术梯队。

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超过 80 名。培养学生

中 2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 人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 人入选中组部拨尖人才计划,1 人获

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 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

人获得安徽省青年科技奖,1 人获得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10 余名

学生获安徽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引进和吸收国内外相关领

域的中青年骨干,不断更新完善团队人才梯队结构和科学研究体系。

选派 3 名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学习交流。

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1 项,获安徽省自然科技一等奖 1 项。

Page 19: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发表 SCI 论文 114 篇,编写教材/专著 20 部,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

利 7 项,参与编写/修订标准 2 项。获得相关领域国家及省部级科研

项目 30 项,其中包括获得“973”前期研究专项 1 项,国家万人计

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基金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

优秀青年基金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

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13 项,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2 项,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专项 1 项,累计获

得科研经费资助 3420 万元。

实验室自 2011 年以来与《自然遗传》杂志合作共同主办 GWAS

workshop 国际论坛。七年来,分别在合肥、杭州、上海、北京、长

沙、深圳和广州等地举办会议。

2.药学高水平教师团队

2013 年以来,团队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圆满完成预定计划,

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5 人,培养省级高校领军

人才 1 人、皖江学者 4 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4 人,安徽省

创新药物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成功立项,药理学与毒理学获首次进入

世界 ESI 排名前 1%;并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药学入选安徽省

国内一流学科 A 类,资助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金 6 人,资助青年教师

教学研究启动资金 10 项,培养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2 人,培养优秀硕

士生出国留学 3 人,博士生出国 5 人,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国

内外学术会议 3 次,资助教师出国学术交流 20 余人,资助教师国内

学术交流 30 余名,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药学安

Page 20: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徽省重点建设学科等建设。2013 年至今聘请刘昌孝院士、王福生院

士为名誉教授;聘请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蓝辉耀等为客座教授;特聘

教授熊志刚教授成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4 人获批为安徽省皖江学

者;引进博士 10 余名,使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建立灵活、高效、规范的人才引进与培

养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计划”。学科团队 2013 年以来,团

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16 项,横向科研课题 7 项,总科研经费达

2000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4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00 余篇;主编

和参编教材 12 部。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3 项,科技进步奖 1

项,安徽青年科技奖 1 项,相关研究获国家专利授权 5 项,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5

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 PCT 专利 8 项,获得专利 1 项。获第十

五届安徽青年科技奖 1 项,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3 项;安徽

科技进步奖 1 项;陈飞虎教授领衔的“基于靶标的新药发现创新团队”

受到安徽医科大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培育计划支持;刘新华

教授、王华教授、孟晓明副教授分别得到安徽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计划资助;多名老师成为“安徽医科大学

年度十佳科技新星”。

为提高学术水平,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学科团队,本学科积极参与

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近 3 年来学科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 4 次,

国内会议 4 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600 余人次,国际学术会议 800

余人次,接待来访专家 50 余人次。

Page 21: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3.重大疾病的流行规律及其防控策略研究的学术团队

研究团队以安徽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和诊断省级实验室(现

重组为“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级重点学

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为依托,联合安徽省内多

家科研机构、三级甲等医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瞄准目前

在我国危害性大,在重大自身免疫疾病中最被关注和较常见的几个疾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围绕主攻

方向,坚持源头创新,从群体水平、分子水平和临床治疗方面深入探

讨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门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 人入选“万人计

划”第一批教学名师,1 人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累计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博士后 2 名,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新建“公共卫生

学院数据处理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立重大

自身免疫性疾病校级协同创新团队。引进博士 3 人,培养博士生 20

余名,硕士生 100 余名。

4.人类生命资源保存与出生缺陷干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团队

本团队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项,

省级科研项目 7 项,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其中 1 篇发表在国际顶

级生物医学综合性期刊 Cell(IF: 31.957)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

等奖 1 项,2014 十大科技进展奖 1 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在建设期内,共培养博士研究生 6 名,硕士研究生 30 余名。先后引

Page 22: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进了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教授、美国加

州大学范国平教授、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高大勇教授、加拿大科学院

院士 Peter Leung 教授作为我校特聘教授,形成高层次人才优化组

合的群体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保持本学科各项研究工

作的持续发展。建设开展安徽省精子库。

5.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

通过“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骨干引进和培养计划”、“创

新团队计划”和“国际学术交流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

改革,把人才引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针对新教师补充来源数量不足、

结构比较单一的困难,在学校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积极加强

与各高校之间的联系,2013年至今先后引进博士及博士后共 41人,,

其中包括全职引进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校聘教授 5 人、校聘副教授 1

人; 1 人获得安徽省第六批“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入选省学术技

术带头人 2 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6 人,省高校学科(专业)

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重点项目 6 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

访学研修重点项目 5 人,获得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领军人才团队项目

1 项,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 8 人。获得省级教学团

队 3 个,省级教学名师 4 人,省级教学成果奖 6 项。

院不断扩大参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和教育交流规模,2013

年至今共派出 13 名青年教师寒暑期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访学,2

人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参加高等医学教育培训, 选送3人赴美

国莫尔豪斯医学院进行教学研修,四年来共有四十余人次出国研修、

Page 23: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访学;平均每年有十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6.海外培训

学校实施“双百计划”(即“百名博士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和 “百

名师资海外攻读博士计划”),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创新

型人才培养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其

教学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中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

例,2014-2016 具体选派情况如下:

2014 年选派资助 14 名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研修,

组织 2批 17名学术骨干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学术考察和

培训。选派 10 人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选派 6 人赴澳大利亚塔斯马

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5 年选派资助 20 名教师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高

校研修,组织 2 批 16 名学术骨干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学

术考察和培训。选派留学生 3 人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选派 8 人赴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实施 3 个海外学术交流研修

项目,包括:①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学术交流项目,选拔 5 名教师赴

该校接受为期 6 个月的英语教学能力培训计划;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

矶分校(UCLA)研修项目,选拔 3 名教师赴该校访学开展科学研究

与合作;③美国康沃斯大学研修项目,选派 2 名教师赴该校接受 6

个月 2+2 联合办学项目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

2016 年选派资助 12 名教师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高

校研修,组织 2 批 16 名学术骨干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学

Page 24: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术考察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实施“百名师

资海外攻读博士计划”,2016 年选派留学生 4 人赴德国攻读博士学

位,选派 6 人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选拔 2 批

10 名教师赴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学术交流,接受为期 6 个月的英语

教学能力培训计划。选派 1 人参加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1

人参加中国-澳大利亚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2 人参加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团赴美培训。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为促进教学、科研提供人才保障,引进博士

77 人,2014 年度有 28 人获得学校博士科研资助,获资助金额共计

169 万元。 2015 年有 46 人获得学校博士科研资助,其中 7 个项目

被评为优秀项目,共计资助经费 326 万元。 2016 年度有 40 人获得

博士科研项目资助,资助金额共计 274 万元。

五、公共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以“1+X”为建设框架,构建覆盖全校的公共科研平台。公共科

研平台主体依托学校在建的新教学实验室大楼 24-26 层,着重于我

校开展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基础关键技术搭建六个领域的公

共科研平台:代谢组学检测平台、细胞组学检测平台、蛋白质组学检

测平台、基因组学检测平台、准备系统及超算平台。现阶段主体实验

室装修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预计 7 月底能够完成实验室建设任务。

2016 年 7 月完成实验台等实验常用设备的购置,预计今年 8 月中旬

完成安装调试。

建设校公共实验室网络管理平台,开发“大型科研仪器和共性实

Page 25: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验技术网络共享平台”,实现预约、开机、培训、计费、耗材等多管

理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实验记录、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搭建稳定专业的管理、技术团队,平台现有专职工作人员 8 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7 人。正高职称 2 人,副高职称 1 人。其中具有

博士学位者 2 人,硕士学位 6 人。中心主任、副主任主要负责中心

日常运行与管理;教师负责平时的实验教学与技术指导;实验技术人

员主要负责中心实验物资、仪器设备等各类教学资源的统一采购、维

护、管理、调度和使用及实验准备工作,营造安全整洁的实验环境。

孵育高水平 PI 研究团队,学校科教大楼 9-17 层作为中心引进

PI 研究团队的培育基地,现已有 13 个高水平的 PI 研究团队,其中

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皮肤性病学、药理学等生命科学多个分

支学科。

建立了创新型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平台管理规范结合公共科研平

台的自身特点,针对实验室管理、安全以及大型仪器的有偿使用等,

学校制定了三份平台规范:《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实验室管理规范》、《安

徽医科大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实验室

学生行为管理规范》。

建立了分级管理体制,公共科研平台采用分级管理办法,六大平

台(细胞组学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基因组学平台和代谢组学平台、

准备平台及超算平台)均设有平台负责人,做到服务到人,责任到人。

同时,平台设立了三大行政部门(办公室、PI 管理办公室、质量控制

办公室),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与运转,推进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Page 26: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六、拔尖创新人才项目

1.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开展了研究生课程大纲修订和培养方案修订。已立项建设的各门

研究生精品开放课程按照大纲和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各门研

究生精品开放课程,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原版教材,探

索开展双语教学,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自编教材

建设,鼓励自编特色教材,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目前已立项

建设的课程,6 门已将相关教材及课件等上传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专

门网站,5 门课程教材正在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一

支结构合理、素质好、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

队。

完成 20 门精品课程建设,已立项建设 11 门课程,第一批 5 门

课程已建设完毕,第二批 6 门课程,正在建设中,完成精品课程网站

建设,目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精品课程,

拟建立专门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网站,现已启动软件系统招标。

2.研究生学术新星培育项目

举办“研究生学术文化季”,开展第五届“研究生学术文化季”

活动,开展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评选活动,项目实施以来研究生

科研水平普遍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及质量均进一步上升,激发了广大

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一

步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涌现出一批以“十佳学术新星”为代表的研究

生优秀学术典型。截止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研究生学术文化季活动,

Page 27: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表彰三批优秀组织单位;举办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评选活动,共

评选出 40 名“十佳学术新星”,表彰四批优秀指导教师。

通过学术新星培育等活动促使广大研究生了解学术前沿,在评选

过程中程序严格、标准全面,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保障。导

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术训练”和“文化养成”,立

德树人,培养良医,形成特色工作品牌。

七、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够,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没有

完全到位,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在办学理念、

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这些都不能完全

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

2.领军人才较为缺乏

师资和人才问题仍是短板,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或国际知名的拔尖

人才不足,学科优势需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

够,部分学科后继乏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薄弱,这些都制约了高

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3.内部治理不够科学

组织重大项目和交叉学科研究的体制和机制未有实质性突破。管

理粗放问题不同程度上存在,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

化程度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4.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Page 28: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办学资源总量不足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矛盾仍然存在,资源配

置的系统性、科学性不够,相互之间衔接不够,导致资源重复配置、

低效运作,有限的资源未能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1.紧抓五项改革,挖潜力、增活力、提高竞争力

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岗位聘任、评

价、薪酬体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教学投入、教学基本环节落

实、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等方面,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

院。逐步推进“人文医学学院”建设。组建人文医学学科,开展“校

园读书创作活动”,将人文医学教育教学落到实处。深入推进科技管

理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激励制度,推进重大科技成果

选育和孵化机制改革,加快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改革和落

实,健全科研实验室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学科发展方式改革。深入推

进“一流学科培育工程”,实现新增前 1%ESI 学科。深入推进管理服

务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安徽医科

大学章程》,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建

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2.提高质量,固本强基,进一步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

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优化生源地区结构、招生专业结构和学

制结构,总体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

Page 29: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研

究生培养质量,构建和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深入实施转化医学

研究生招生试点项目和卓越博士生教育培养提升计划,加强项目监督

管理,继续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力争国家自然

基金项目年度立项突破 100 项。积极参与中央财政支持重大专项试

点任务实施,加强创新能力提升“135”工程和第二批“四个培育”

计划实施监管,推进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智库建设和高校产业共

性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工程建设绩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出台实施《安

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和《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管理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高峰人才和团队引育工

程,实施教师成长发展高原工程,贯彻落实“双百计划”,继续开展

优秀青年教师海外学术提升项目,做好校聘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荣

誉教授的聘任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学位点建设,新增基础

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点,完成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稳定本科留学生招生模式,提升硕博留学生

招生层次。

3.优化资源,加强保障,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学校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医学生综合技能学习中心工程建

设,东校区建设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统筹校内资源配置,充分发挥

科研实验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作用,推进教育基金会成立,完成实验

教学综合楼标准化考场电子巡考系统建设。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建成

维修工作报修平台,提高工作效能。继续完善“一校多区”格局,按

Page 30: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照“一校多区”的发展战略,谋划布局好各分校区的功能定位。进一

步发挥南校区管委会作用,明确管委会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大力

提升附属医院发展水平,科学推进附属医院集团化发展,成立附属医

院医疗集团,构建附属医院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加快附属医院在建项

目、人才队伍和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推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全面强

化医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大医联体建设

力度,建立基本覆盖全省的附属医院医联体网络。启动专科医师培训

基地申报和联合培养,推进第一、二附属医院积极申报专科医师培训

试点基地,壮大一附院医教研综合实力,加快二附院发展步伐,推动

附属巢湖医院发展,推进四附院新院区开诊,支持附属阜阳医院建设。

4.管党治党、立德树人,凝聚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合力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

开为主线,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增强四个意

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思想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

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 2017 年

全国“两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全

面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学校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党组织和

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完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干部任期考核、干部试用期考核、直属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

考核工作等工作。抓好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

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

Page 31: 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项目中期自查报告 安徽医 …...中家级规划教材 19 部,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6 项,省振 兴计划项目5

治生活。推动三项巡视整改走向深入。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做好中央

巡视“回头看”整改、省委专项巡视整改和全省高校“管党治党宽松

软”专项治理工作。注重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全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出台文件,推动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切实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精神落实到广大教师行动上,贯穿于教书育人

全过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

责任教育,推行每月一个活动,做好爱国爱党和民族团结教育。.加

强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实施《关

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汇聚好各方发展合力。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和省委统战部长会议精

神,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握大团结、

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团员中

深入开展,推进从严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