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學生對歷史事件思維歷程探究 ──以兩段安史之亂成因論述...

12
2011 10 八年級學生對歷史事件思維歷程探究 ──以兩段安史之亂成因論述為例 林淑儀 壹、前言 「歷史」這門悠久的學問,歷來即在國民教育列入學科之中。近來 2003 台灣因應二十一世紀教改風潮所推動的政策「九年一貫課程」內雖無「歷史」之 影,卻於「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1 中:「學習社會學習領域的理由:……廣義 而言,人的環境包括:……(2)人造的物質環境……屬於人生的『生計』(living) 層面,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關。」故歷史學科看似消失,其實仍 隱含於新課綱中。另課程目標也表示:「1.瞭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 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3.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10.培養探究之興 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或是分段能力指標的第二主題軸「人 與時間」舉如「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 過程」、「2-4-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與第三主題軸「演化與 不變」中其一「3-4-6 舉例指出在歷史上或生活中,因缺乏內、外在的挑戰,而 影響社會或個人發展。」從此可略探課綱對「歷史」這門學科教育的期待:「充 實歷史基本知識」、「瞭解多重因果關係」、「探究歷史問題」等。 然而教學的歷程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何?學生接收教師傳達的內容是 否正確?最後有否達成期待的學習成效?本文試以「安史之亂」的成因為主題, 請學生對照教科書與學習單兩段論述,從學生的紙筆或口頭回答內容,探究學生 的思維歷程,進而檢視是否有達成學習成效。 貳、研究歷程 一、教學現場情況 117 1 請參考國民教育社群網:http://140.117.12.91/

Transcript of 八年級學生對歷史事件思維歷程探究 ──以兩段安史之亂成因論述...

  • 2011 年 10 月

    八年級學生對歷史事件思維歷程探究

    ──以兩段安史之亂成因論述為例

    林淑儀

    壹、前言

    「歷史」這門悠久的學問,歷來即在國民教育列入學科之中。近來 2003 年台灣因應二十一世紀教改風潮所推動的政策「九年一貫課程」內雖無「歷史」之

    影,卻於「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1中:「學習社會學習領域的理由:……廣義

    而言,人的環境包括:……(2)人造的物質環境……屬於人生的『生計』(living)

    層面,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關。」故歷史學科看似消失,其實仍

    隱含於新課綱中。另課程目標也表示:「1.瞭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

    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3.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10.培養探究之興

    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或是分段能力指標的第二主題軸「人

    與時間」舉如「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

    過程」、「2-4-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與第三主題軸「演化與

    不變」中其一「3-4-6 舉例指出在歷史上或生活中,因缺乏內、外在的挑戰,而

    影響社會或個人發展。」從此可略探課綱對「歷史」這門學科教育的期待:「充

    實歷史基本知識」、「瞭解多重因果關係」、「探究歷史問題」等。

    然而教學的歷程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何?學生接收教師傳達的內容是

    否正確?最後有否達成期待的學習成效?本文試以「安史之亂」的成因為主題,

    請學生對照教科書與學習單兩段論述,從學生的紙筆或口頭回答內容,探究學生

    的思維歷程,進而檢視是否有達成學習成效。

    貳、研究歷程

    一、教學現場情況

    117

    1 請參考國民教育社群網:http://140.117.12.91/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先就本校八年級教科書2內容3探討:

    玄宗在位後期荒怠政事,專寵楊貴妃。天寶十四年(755 年),手握重兵的節

    度使安祿山趁機起兵,攻陷長安,玄宗倉皇逃出。

    左側《即時通》補充:唐玄宗時在邊區設立十大節度使,即軍事、行政、財

    政大權於一身。

    關於安史之亂的成因,教科書談及玄宗對於治理天下的態度、安祿山擁有節

    度使的身份、節度使的權力範圍;僅八十七個字即交待完安史之亂的成因,內容

    偏重領導者的個人風格,然而邊區與中央的權力結構,敘述簡略,關係並未說得

    十分明白。事實上,若想認識安史之亂,必須瞭解唐朝的時代背景特殊性於何處?

    背景因素、導火線、個人動機為何?成因之間的關聯性為何?以教科書如此簡短

    的敘述,即要面對一千年前陌生的時代,是否能讓學生對安史之亂有全面性的瞭

    解?

    就學生的起點行為而言,大部分學生平日無論閱讀課外讀物、影音媒體相關

    於中國史相關內容接觸不多,小學教材中也僅有台灣史部份,所以多是升上八年

    級後才第一次接觸中國史教材。換句話說,教材中許多的人名、地名、事件等,

    皆是一堆陌生的「專有名詞」。

    然而,若透過教師的解說、描繪本可補充學生對歷史的想像與理解;但實際

    上,就課綱規定,「社會科」規定時數為整體課程中的 10~15%,也就是於每週的 35 節中,約略有三到六節不等,再另切割分為歷史、地理、公民三個科目,即每週單科的課堂節數為一至兩節。再者,面對升學的「基本學力測驗」,考試

    範圍為整體的課綱中的「基本內容」4,教師教學自是不敢疏漏。另外,教科書

    為求符合課綱,則必須壓縮單一事件內容;於是,當每週四十五分鐘、或是九十

    分鐘的課堂,常見教師迫切地補充教科書內容。

    因此,以目前如此匆促的教學活動、簡略敘述的教科書,對於 14 歲八年級的孩子而言,真否瞭解事件中多重而複雜的背景因素、導火線、個別動機等?所

    以筆者透過另一段敘述,參照比較課本,探討八年級的學生,於現今的學習結構

    之下,學生能否有如理的邏輯思維。

    二、學習單的設計與測試過程

    2 本校 97 學年度以南一書局民國 97 年版《國民中學社會第三冊》,為八年級上學期社會領域的教科書。

    3 請參考附錄一。 4 請參考附錄二。

    118

  • 2011 年 10 月

    筆者自網路上搜尋安史之亂成因,找到一段論述5如下:

    張傳璽主編《簡明中國古代史》的論述

    1.安史之亂的原因

    安史之亂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併嚴重;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爲強

    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

    土地兼併嚴重是和均田制的破壞密切相關的。唐初實行均田制時,並未改變

    地主佔有大量土地的狀況,土地可以在各種名義下買賣,因而只能延緩而不能阻

    止土地兼併。後來均田制逐漸廢壞,土地兼併日益發展。到唐玄宗後期,土地問

    題日益嚴重,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邊防節度使的權力膨脹是和府兵制的破壞分不開的。唐初,府兵的地位高,

    待遇好,因而兵源穩定。高宗以後,征戰頻繁,府兵戍邊、出征往往逾期不得輪

    換,而其優厚待遇多被取消,府兵逃避徵調或逃亡的很多。於是唐玄宗時廢除了

    府兵制,普遍實行募兵制。招募而來的士卒長期駐守邊疆,與邊將關係密切,因

    而極易成爲邊將的私人武裝。同時邊將的權力也在逐漸加強。睿宗景雲元年(710

    年),開始在邊地設節度使。至天寶元年(742 年)時,共設平盧、范陽、河東、

    朔方、河西、隴右、北庭、安西、劍南等九節度使及嶺南經略使。他們各領兵二、

    三萬至八、九萬,並由起初只管軍事發展到兼管行政、財政,集大權于一身,成

    爲強大的地方勢力。

    而此時唐玄宗已怠於政事,沈湎於酒色歌舞,窮奢極欲。政事則先後委于宰

    相李林甫、楊國忠。李林甫口蜜腹劍,勾結宦官,妒賢嫉能,他掌權十九年,政

    治日益黑暗。他死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爲相。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政治

    更加黑暗。朝廷直接掌握的武力也大爲削弱,代替府兵的彍騎缺乏訓練,戰鬥力

    差,無論數量、質量都遠遜于節度使的武力。此時唐又與吐蕃、南詔多次發生戰

    爭。唐軍攻南詔屢敗,天下騷然,國力虛耗。

    與教科書相較,此篇文章用較為大幅段落細膩說明,以條列方式敘述各項成

    因,包括「土地兼併」與「均田制」談到農民流離、「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與

    「府兵制」談到「強大的地方勢力」、「唐玄宗已怠於政事」與「結黨營私」談「中

    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但因教科書中未談及的均田制、府兵制、節度使分佈、

    李林甫的部份(如文中畫雙線部份),學生對這些專業名詞完全無知,故設計學

    習單6時將之刪除:但保留了「土地兼併」的概念與「唐又與吐蕃、南詔多次發

    生戰爭」,試讓學生比較教科書未列入的概念,以此測試學生的想法。又這兩份

    文本,皆為歷史學家透過歷代以來各方面層疊的記述而推論、再製過去「可能的」

    5 安史之亂與唐衰亡http://subject.skhlkyss.edu.hk/chist/hkcee/2006_hkcee_01_10.htm,出自聖公會梁季彝中學中國歷史科會考中史教室。

    6 請參考附錄三。 119

    http://subject.skhlkyss.edu.hk/chist/hkcee/2006_hkcee_01_10.htm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樣貌,都非最原始的資料。

    本文研究以筆者任教的兩班作為測試,A 班測試日期為 2009 年 1 月 15 日,B 班為 1 月 14 日,時機於整學期課程結束後、期末考前,學生心情自是準備期末考、學期終了之感。筆者發下學習單後請學生與教科書第 96 頁對照,以一節課 45 分鐘填寫,鼓勵學生盡量表達;然而此時距離學習「安史之亂」課程約一個半月後,學生的記憶有些平淡,所以在書寫時學生需翻著課本回憶、思索一會。

    學生書寫的時間不一,有些短時間內以數個字即表達完畢、有些則細心爬梳、整

    節課都不夠書寫。

    兩班人數皆是 37 位,個性活潑、課堂上喜主動與教師互動,然 A 班是筆者本學年才接觸的新班級,B 班則已任教一年;就平常的學習動機與態度、學業成就而論,B 班的學習狀況較佳。

    三、學習單的答案整理與分析

    筆者整理學生答案時發現,學生的表達多為條列式重點,非以文章論述的型

    態書寫,揣測原因也許是四十五分鐘的測試時間,對於想認真表達意見的學生似

    乎不足、或是因心態較為輕鬆,簡單條列答案。另外,第一題的後半部份幾無回

    答,也許是因為題幹太長,學生易忽略;也有可能為閱讀能力不一,對於論述與

    題目本就不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另外,兩班的回答狀況,B 班因學習動機強,所以答案的內容、字數較多,A 班多以單句結束;呼應之前兩班的學習狀況。以下分題簡述學生答案的內容探究。

    關於學習單的第一題前半部份:「打開課本第 96 頁,對照這篇文章,同樣都

    是介紹安史之亂的原因。你/妳認為有哪裡相同、或者不同之處?」,除了回答「不

    知道」外,另將答案分成兩類:寫「不同」者,代表學生判別出兩份資料的不同

    之處;覺得「清楚」、「詳細」,代表認為兩份的內容沒有太大差異,所以與「相

    同」列為一類。7

    班級 認為有不同之處 覺得相同/清楚/詳細 不知道

    A 10 16 5

    B 15 18 4

    先就「認為有不同之處」、「覺得相同/清楚/詳細」的份數相較,兩班皆是「覺

    得相同/清楚/詳細」人數較多;試想可能的因素有:受限於閱讀能力看似兩份文

    120

    7 回收學習單時,A 班有 6 份未收回,僅以 31 份作為分析、B 班 37 份則全部收回。

  • 2011 年 10 月

    件內容相似、受限於掛心時間不及而匆促閱讀所以覺得相同、甚至可能無高動機

    直接草率填答。

    而認為有「不同」之處的學生們,幾乎都點出了學習單上「土地兼併」、「吐

    蕃、南詔多次發生戰爭」;筆者推論,相較於教科書,此為最特異的部份,學生

    覺得新奇而陌生,較容易發覺。另有五位認為「楊國忠」是不同之處,也許是其

    他學生認為教科書已提及「專寵楊貴妃」的部份,所以歸為一類。

    關於學習單的第一題後半部份:「若有不同之處,你/妳覺得為什麼會有不同

    的內容呢?」有寫原因的只有十位,略為整理如下:

    「可能是因為課本所寫為正史,而此資料為野史」

    「課本會把比較重要的部份說出來,不重要的也沒有寫出來」

    「因為不想要面對失敗的真象(相),就算那是過去的事情,還是會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污點,所以課(本)就只寫短短一段而已。」

    這三個回答共通處:認為教科書是「正史」、「重要的部份」、「歷史上留下一

    個污點,所以課(本)就只寫短短一段」,顯示出教科書的內容被視為學習的準

    則;既是學習的準則,所以面對過去時,內容若是「失敗的真象」、「污點」,教

    科書「就只寫短短一段」以隱惡揚善。由此推之,學生以為教科書有「正向」的

    教育意義,將歷史視為「某種教育」的素材。

    「也許出於不同史書記載,或是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由人民眼裡,可能覺得中央日益腐朽,而由中央角度來看,可能覺得亂因出於邊境

    將領。」

    「應出於不同人之手。就像現代的政治,挺藍挺綠從行為舉止就可以了解。同國人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國的事;故本文(學習單)也許出自安祿山那

    方的!」

    「課本沒提是懶得編咩?還是楊國忠收買史官,較她寫好聽點!?然後這篇(學習單)是有人偷寫的!?(哈!想太多)」

    學生表示「不同史書記載,或是由各種不同的角度」、「應出於不同人之手」、

    「收買史官,較她寫好聽點」這些學生以「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來解釋這兩份

    不同的文本。再者「本文(學習單)也許出自安祿山那方」、「課本沒提……是楊

    國忠收買史官……這篇(學習單)是有人偷寫的」認為學習單是來自邊疆將領安

    祿山的立場,與上段某些學生以為教科書是「正史」、「重要的部份」、「歷史上留

    下一個污點,所以課(本)就只寫短短一段」相互呼應,推測學生是以教科書為

    121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官方、學習單為民間記載的方式分類。其實,史家書寫的過程,必然是綜合各類

    史料分析、研究;故另可推論,學生對於「歷史」建構的過程並不瞭解。

    「因為歷史太悠久了誰也不知道真正的經過」

    「以前的人,可能不太瞭解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所以才會有不同的說法。」

    因為「歷史太悠久……不知道真正的經過」面對過去,學生不相信現在可以

    找到過去的真相;相對於「以前的人,可能不太瞭解」認為過去的人無法看清真

    相,這兩者的回答完全相反——一位認為現代人、另一未認為過去的人無法知

    道;但共通點是兩位都認為真相不易瞭解。

    「大家瞭解層面不同。」

    「不同學者的看法。」

    這兩位學生就直接的以閱讀、或解讀者的個人主觀因素來解釋有不同的敘

    述。

    至於第二題:「讀完這篇文章後,對於安史之亂的原因,讓你/妳更能瞭解?

    還是覺得更疑惑呢?」人數統計如下:

    班級 更疑惑 瞭解 不知道

    A 7 22 2

    B 13 20 4

    就比例來看,認為讀過問卷的論述後,能更瞭解安史之亂成因的比例佔大多

    數;但仍有近乎三分之一的學生自我認為是無法理解、更為疑惑,並暢述理由如

    下:

    「以前的社會好亂所以更疑惑」

    「我覺得以前的社會好亂,好煩歐」

    「每一次讀完安史之亂,我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

    「更疑惑,因為說法都不同」

    122

  • 2011 年 10 月

    「讓我更不懂……變得好複雜……」

    「更疑惑了,都看不懂,複雜啊」

    「因為每一個人說的都不太一樣反而使我更摸不清安史之亂的源由」

    「每一次讀完安史之亂,我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不過我相信,我總有一天,我一定親自把我心中的疑問一一解開,讓自己更解唐朝的安史之亂!」

    「我出生的年代不是唐朝,所以無法明確的知道到底哪方面的說詞正確!」

    「疑問越來越多」、「說法都不同」、「好複雜」、「說的都不太一樣反而使我更

    摸不清」這類的回答,顯示學生面對單一事件而有多元論述時,或有起疑而「總

    有一天,我一定親自把我心中的疑問一一解開」想追尋答案;但也有面對於多元

    論述時,卻表示「好煩」、「好亂」似因無法理解而感到不耐;筆者推測,這類的

    學生對於事件以單一因果論述的形式也許較為習慣、有安全感。另有表示「我出

    生的年代不是唐朝」,則是在意是否親身經歷程才可判別,且「所以無法明確的

    知道」,似乎執於事件有明確的真相。

    寫「瞭解」的學生,也有部份表達了心中的感想:

    「可以讓我更了解,因為這張寫得比較多,資料比較詳細。我覺得這真的資料和課本寫得沒有衝突,所以我才不會覺得更疑惑。」

    「更瞭解了,因為這篇講得比較專業。」

    「更瞭解,更清楚事件的經過」

    「讓我更瞭解了安史之亂的內幕」

    「可讓我更加瞭解,使記憶更加地串連。」

    「讓我更能瞭解,讓我多學習到一些以前人的事情,也有關於戰爭、賄路、結黨營私……,使我又充實新的知識」

    「更了解,課本內只說大綱…並沒有說道全部」

    「更瞭了,因為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絕對不可能單純的!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迂腐!」

    「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對安史之亂有更深的認識」

    「其實每件事情的發生的背後都有許多故事和原因,不是表面上那樣單純」

    「瞭解國君的聰敏和責任很重要,如不在邊疆勢力過大,不會造成嚴重叛亂,如不荒怠政事,不會造成土地問題,農民逃跑。所以不管作任何事都要有

    123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頭腦和責任感。」

    大部分都是因為「比較詳細」、「比較專業」、「瞭解了安史之亂的內幕」、「更

    清楚事件的經過」、「更深的認識」、「課本內只說大綱…並沒有說道全部」一再顯

    示論述時若描述的文字較多,當然有易於瞭解事件的全貌;而且可以「使記憶更

    加地串連」、「又充實新的知識」,對於學習意願高的學生,似乎獲益良多。甚至

    「原因,絕對不可能單純的」、「不是表面上那樣單純」也可以刺激學生的思考事

    件時複雜、多重的因果關係。

    另有兩位發表了「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迂腐!」、「所以不管作任何

    事都要有頭腦和責任感。」強調「領導者」的因素時,似乎容易將背景因素、導

    火線等淡出,強調、相信領導者的角色能有所為改變局面,進而引申成為某種「歷

    史教訓」;同前文「歷史是某種教育的素材」,似乎強調歷史可為所用。所以,當

    學生寫出「瞭解」的答案時,真的瞭解嗎?故另設計以口訪方式輔為更細微觀察、

    推究學生的思維模式與歷程。

    四、口訪的過程與內容整理分析

    筆者以 H 生「可能是因為課本所寫為正史,而此資料為野史」、K 生「也許出於不同史書記載,或是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特出的答案邀為口訪

    對象,兩位即使因學期終了、進入寒假,也願意到校參與訪問。以下是這兩位學

    習單的答案與學生概況。

    第一題 第二題 學生概況

    A 班

    H 生

    相同:同樣是因邊將手握重兵,而導致安史之亂。

    不同:課本沒有提到農民逃亡而削弱了唐朝的統

    治基礎。 可能是因為課本所寫為正史,

    而此資料為野史

    讓我更瞭解

    了安史之亂

    的內幕

    男生

    個性溫和

    程度中等

    B 班

    K 生

    相同的地方: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唐玄宗荒怠

    政事、專寵楊貴妃、中央無力控制邊境勢力

    不同的地方:土地兼併問題、農民逃亡 為何有

    不同內容:也許出於不同史書記載,或是由

    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由人民眼

    裡,可能覺得中央日益腐朽,而由中央角度

    來看,可能覺得亂因出於邊境將領。

    更了解

    女生

    個性積極

    程度優等

    124

  • 2011 年 10 月

    H 生 「因為他都沒有訓練那些兵,就打不贏安祿山」

    「他們兵很多,都去打唐玄宗。因為兵很多,皇帝也沒有管,所以就跑

    去造反。」

    K 生 「我覺得他那時候是因為不管天下,都在玩,做的不是很好。」

    兩位口訪的時間皆為 2009 年 1 月 21 日,與學習單測試時間相隔約一週。口訪地點於教師辦公室、也因放寒假而人數較少,成為獨立空間較無干與。口訪時

    個別訪談,流程先以教科書、再以學習單中所列出的成因逐個詢問是否瞭解;若

    是教科書未列出、也是學生較為陌生的部份,請該生表達看法;再由該生學習單

    所書寫的內容,說明對兩份文本的看法。以下依安史之亂的成因分項列述整理,

    從其中一窺學生的想法。

    關於唐玄宗個人因素的部份:

    教科書「荒怠政事」、學習單中「怠於政事,沈緬於酒色歌舞,窮奢極欲」

    兩人都表示可以理解,不過在以為瞭解的當下,卻解釋為「都沒有訓練那些兵」、

    「皇帝也沒有管,所以就跑去造反」,其實反應對當時的制度層面——唐玄宗時

    期早已將國家邊防工作下放地方的節度使,故皇帝並無法親自訓練節度使的士

    兵,實則應約束節度使;然而,學生對如此的行政分層結構是全無概念。

    安祿山起兵的部份:

    H 生 「就是安祿山跟史思明有很大的兵權,所以就想當皇帝,就想叛亂」

    K 生 「他們叛亂,就像是做壞事。」

    「因為是他手握重兵吧,就想當皇上,覺得皇上很勇猛,就想篡位」

    「為他說節度使權力很大,像一個王,加上他有兵權,所以有很多招募

    來的兵,他們就會結黨,就會一起叛亂。」

    兩位假設的動機都是「想當皇帝」、「想篡位」,要掌握天下大權,但學生本

    身卻因無資訊理解當時募兵制度之下,邊境胡人成為專業士兵、需以戰爭獲得資

    源等相關的社會結構的背景因素。

    另外,學習單中「土地兼併」部份:

    125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H 生 「很多農民沒有土地……然後唐朝就沒有民心,然後就削弱了。」

    「因為唐朝失去民心,就投靠安祿山。」

    「因為這些農民都跑去幫安祿山。」

    K 生 直接了當的表示土地兼併的部份不懂

    H 生以「失去民心」為主軸,對於整體的經濟情況會影響政治統治的基礎,似乎有些懵懂;但是其中更細密的政經關係是如何產生互動並不清楚、甚至用二

    分法以為「失去民心,就投靠安祿山」失去土地的農民即投入安祿山陣營。所以,

    程度頗佳的 K 生對於此概念不解、H 生也非清楚瞭解,有可能此概念對於十四歲的學生較難。

    關於「唐又與吐蕃、南詔多次發生戰爭」部份:

    H 生 「因為他們打了很多次,兵越死越多,錢越花越多,國力就減弱。」

    K 生

    「因為他說朝廷掌握的武力大幅削弱,所以朝廷掌握的武力很少,然後

    他們又對外戰爭,所以就會讓人數變少,又因為皇上又沒有在管,

    所以兵力就大幅削弱,就沒辦法打贏戰爭。」

    兩位可以理解戰爭是會消耗一國之力,其邏輯推論為「兵越死越多,錢越花

    越多,國力就減弱」、「對外戰爭,所以就會讓人數變少」,只單就人力與金錢的

    層面理解;然而戰爭如何影響到國家整體的經濟層面、與學習單中「天下騷然」

    的民心層面,學生無法交待清楚。

    又「楊國忠為相」部份:

    H 生 「他哥哥(楊國忠)權力越來越大,然後就去賄賂,然後政治就很黑暗」

    「因為政治很黑暗,大家都不想讓唐朝繼續下去,就去幫安祿山。」

    K 生 「因為他寵愛楊貴妃,就縱容楊國忠。楊國忠有勢力,因為楊貴妃很受唐玄宗寵愛。所以他在朝就可以很囂張。」

    學生理解「哥哥(楊國忠)權力越來越大」、「寵愛楊貴妃,就縱容楊國忠」

    用人唯親時造成公私不分、進而「他在朝就可以很囂張」造成制度層面的破壞;

    即「因為政治很黑暗,不想讓唐朝繼續下去,就去幫安祿山」不滿人士因此直接

    地選擇倒戈、讓唐朝無以為繼;以唐朝、安祿山二選一為結果,思路較為單純。

    筆者就上述口訪安史之亂的成因部份小結:口訪學生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層次

    126

  • 2011 年 10 月

    的理解;但是思路的邏輯,多以單線、二分、跳接解釋,難免理路不清、也缺少

    以涵蓋社會整體層面的角度出發。

    口訪最後,以兩位學生學習單的答案,延伸討論對於兩段論述的看法:

    H 生 師:「我看到你這邊寫一句話很有趣,你說『可能因為課本寫的是正史,資料寫的是野史』,你知道什麼是正史或野史嗎?」

    生:「正史就是史記,那些官紀錄下來的,野史就是大家民眾傳下來的。」

    師:「你為什麼覺得課本寫的是正史,資料寫的是野史?」

    生:「因為課本寫的都是大事情,資料寫的都是小事情,像結黨營私、

    土地問題、唐玄宗逃亡啊,這些都是民間傳下來的。」

    K 生 師:「好,我看到你這邊寫一個答案,你寫說『因為出於不同的史書記載,或者是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你可以說明清楚一點嗎?」

    生:「同樣的事情有人民的角度、看法,是因為朝廷的問題,邊境才會

    叛亂。人民自己覺得朝廷這樣子不對,所以被推翻是有原因的。

    如果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都會覺得是那些叛亂的人對國家不忠,

    就覺得是那些叛亂人的錯,就不會想到自己的問題。」

    「因為有可能是朝廷那邊編的史書,有的是人民自己寫的,記下日

    記啊,什麼的。」

    「因為有些課本沒有講到,在這篇文章寫出來後,就比較詳細。我

    個人認為,有很多東西另外一邊沒有的,這邊可能有。所以把他

    整理一下的話,就比較清楚。」

    H 生認為「課本寫的是正史,資料寫的是野史」、「課本寫的都是大事情,資料寫的都是小事情」,「記載」只有官方或民間涇渭分明的單方面立場,而且「正

    史」是由官方留下並呈現在教科書中。很顯然地,學生對於「正史」的概念只是

    「官方立場的記載」,而且推測是否為正史的標準是在「教科書」。而 K 生表示「有很多東西另外一邊沒有的,這邊可能有。所以把他整理一下的話,就比較清

    楚。」知道官方或單一立場的記載不能呈現當代的全貌。

    參、結論

    此次學習單與口訪資料的呈現,也許局限於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或是臨

    場的時間壓力、身心狀況等,僅能代表學生某個時空的想法下進行的整理與推

    論。且筆者所分類、解讀,也只是粗略地管窺了龐大而複雜的思惟模式一隅,還

    有待更多的研究再探討學生的思維模式。

    127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1 期

    以學習單與口訪相較,口訪為面對面的接觸,口頭上的回答較為直接、不受

    限於文字閱讀與書寫能力,而且當面的溝通,易確認被訪者的想法。然而,口訪

    研究需有大量的經驗輔助,可立即找到關鍵、切問到更深層的邏輯思維;此部份

    為筆者需再加強之處。

    且就從學習單上的回答、或是口述的資料觀察,同為八年級,學生認知發展

    的個別程度仍有差異。大多而言,關於「人」的部份,如唐玄宗荒怠政事、安祿

    山想當皇帝等個人動機,再以單線的因果推論,較為容易理解;但對於唐代社會

    背景因素,如中央與節度使的權力結構運作、募兵制下的胡漢族群階層、政治與

    經濟的交互作用影響國家整體層面等,多為陌生、理解程度不一。而學生為了解

    答,就如前述農民因土地兼併流離失所、政治黑暗就擇一對立陣營,即以二分法

    解釋;或是前舉各因素中學生對於行政體系分層、社會結構概念等含混不清,顯

    示學生接受到新的資訊時,並非完全會依實地從教科書、或是課堂教學內容完全

    複製,也許只接收部份、再參雜了自身的經驗與想法,建構了自成邏輯的思惟;

    而這樣的認知,並不一定是符合真正的「過去」。

    當然,相較於教科書,較多資訊的學習單論述,可減免些許學生天馬行空的

    猜測,以正確的資訊分析、刺激思考;但是,即使承認有多元立場、真相不易瞭

    解時,面對資訊時若落入自我角度的解讀,就會成為如之前所述的「歷史教訓」、

    或是某種教育的素材。以「今日之是否昨日之非」的批判角度、用個人的好惡解

    讀,易流於粗淺且危險、也並無益於思維訓練。

    所以,培養學生從多元角度、多面向思考,除了可以脫離過度依賴教科書外,

    更重要的,看到論述時,能否放開心胸、明瞭彼此立場、主動找出問題、並依正

    確資訊做出合理的邏輯推論與判斷,其實即某種程度達到歷史學科教育的期待。

    因此,當教師問道:「有沒有問題?」時,無論學生回答「有問題」、「沒問

    題」時,都是問題的開始!

    (本文作者任教於新北市溪崑國中)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