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怀故人 怀念母亲 - shm.com.cn€¦ · 的话。以前经常嫌母亲唠叨,可如今想听到母 亲唠叨时,却已经成了奢望。19点30分,母亲 永远闭上了眼睛。劳累了一生的母亲安息了,

Transcript
Page 1: 怀故人 怀念母亲 - shm.com.cn€¦ · 的话。以前经常嫌母亲唠叨,可如今想听到母 亲唠叨时,却已经成了奢望。19点30分,母亲 永远闭上了眼睛。劳累了一生的母亲安息了,

2020.3.26星期四责编/赵冬梅 美编/谭希光 文检/于华 A15烟台街

母亲去世已经七年了。两千多个日夜,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母亲。

1942年,姥姥还在怀着母亲的时候,姥爷就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姥爷的公开身份是教员,实际是中共地下党员。姥爷的真实身份,家里不知道,被害后,不知何故也一直没有落实烈士待遇。2010年,大舅在栖霞英灵山革命烈士公墓查到了姥爷的烈士信息,才知晓了这一事实。那个年代,姥姥一个小脚女人独自拉扯着两个舅舅和母亲过日子,境况可想而知。母亲21岁时嫁给了父亲,从此含辛茹苦,育儿持家,直到晚年病重才停止劳作。

父亲28岁就担任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是全公社最年轻的村支书,而那时母亲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了。

全家的农活、家务活几乎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白天忙碌了一天,夜里经常还要点着煤油灯绣花到深夜。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分田到户,我家人多,分得的地也多。父亲依然忙碌,母亲成了种田的主劳力。二哥、三哥和我均在县重点中学读书,大哥刚参加工作,工资微薄,父亲忙碌一年也剩不下几个钱,种地的收入成了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母亲整日忙碌,精打细算过日子。除了假期里,她几乎不让我们下田劳动,她总是告诉我们:“读好书,比什么都强。”为了多干些农活,加上当时已有腿疾,走路不便,母亲经常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饿了,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在母亲的操劳下,我们家度过了最艰苦的一段日子。

尽管日子艰难,但母亲总是尽其所能,绝不亏待我们兄妹。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和两个哥哥都在外地住校,学校条件很苦,每周六下午才能回家。周六晚上,母亲总会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白面做成面条、饺子等,让我们饱餐一顿。周日下午返校时,每人还可以再带上几个白面的或者白面、玉米面混合的火烧。这都是母亲连夜赶制出来的。我们都睡了,母亲还要再洗刷我们换下来的衣服、鞋袜等。高二那年,我因病休学。母亲心疼不已,精心为我调养。病愈返校后,母亲仍然放心不下,每次回家,都要准备大量的鸡蛋、桃酥等让我带回学校。由于这次生病,我的学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加之情绪低落,当年高考落榜。父母没有一句责备,这让我更加内疚,于是选择了复读。这回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母亲每隔几日便托人给我捎来吃的、用的,一年里从未间断。

我们小的时候,当村支书的父亲经常把上级来的人领到家里,无偿吃饭。母亲偶有抱怨,但还是千方百计张罗饭菜,有时不得不到邻居家借几个鸡蛋、几两肉。母亲心疼父亲工作忙、担子重,隔三差五就做点炒面给父亲补充营养,她自己却从不吃一口。母亲一辈子和父亲张罗买了四间房子、新盖了四间房子、翻盖了八间房子,给我们兄弟四人每人都备下了四间房子,家里却几乎没有拉下饥荒,这在我们那里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到后来我们兄妹结婚、买房,都得到了家里一定的经济援助,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母亲从土里刨出来的、从嘴里省出来的。母亲去世后,留下了一辈子积攒下来的5000元钱和可以吃上几年的粮食。整理她的遗物,发现很多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都没舍得穿。

小时候,村里经常有来乞讨的,母亲总是把乞讨人领回家,给口热水喝,给口热饭吃,走的时候再给一点干粮。邻村有个孤寡老人,以磨剪子戗菜刀为生,每次到我们村出摊,到了饭点,母亲都会喊他到家里吃饭,偶尔还会有点酒让他喝,时间长了,老人叫她“闺女”,母亲总是

笑呵呵地应着。上世纪80年代初,家家户户都不宽裕,村里有户人家要盖房子,管饭的麦子却没攒够,找到母亲借,母亲二话没说便应允了,解了那户人家的大困。好多年后,那个人遇到返乡的我,还连连说:“你妈是个好人啊!”这样的事情,母亲做了很多,即便自己也很难,但从未见她冷落过求上门的人。她总是说:“过日子都不容易,对有难求上门的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相互帮衬一下,困难就过去了。”

中年以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大约从2008年开始,行动开始不便,后来精神也明显消沉,迅速衰老下来。有一次大哥回家探望,看到母亲在炕上想下来,却无能为力。看着一直要强的母亲如此境况,大哥忍不住失声痛哭。

我们说服了母亲,把她接到烟台住院治疗。奈何沉疴难愈,出院以后,母亲便几乎走不出家门了,整日坐在炕上或者阳台的沙发上消磨时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母亲老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尽量多地抽时间回家探望母亲,几乎每次踏进家门,总能看到母亲松懒地坐在阳台的沙发里,好像时刻在等待着她的儿女们回家。看到我的那一刻,母亲那原本浑浊、呆滞的目光立刻亮了起来,有了神气,脸上荡漾着微笑,充满爱意,像以前一样,对我嘘寒问暖,只是她的语言已经有些混沌不清了。

2012年的春节,是母亲生前过的最后一个春节。这时,母亲只能静坐在炕上了,以往春节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她,此时已经无力再为她的孩子们忙碌了。但是该准备的过年的东西她一样也不会落下,早已交代我们提前准备好了,甚至连大年初一包饺子用的崭新硬币也备好了。大哥喜欢吃辣菜,她同样没有忘记。辣菜是掐着时候憋好的,放在炕上,用被盖着,初一早晨打开食用刚刚好。吃饭的时候,母亲缩在炕的一角,由父亲照料她吃点东西。由于吞咽困难,母亲吃的很少,一顿饭只能吃上几个饺子,吃得也很慢。看我们都吃完了,母亲也就不吃了。我们都劝她不要着急,她却总是微笑着摇摇头放下碗筷。初三一早,我和哥哥们就要离家返程了。告别时,母亲紧紧拉着我的手,眼里溢满了泪水。这么多年,生活再苦再难,我也几乎没有见她流过眼泪,或许冥冥之中她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我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只能故作轻松地安慰她几句。回来以后,心里总是很不踏实,可是除了频繁的电话问候和回家探望之外,我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拖住母亲衰老的脚步了。

2013年4月24日下午,突然接到了大哥的电话,说母亲病情加重,要我立刻返回。泪水立刻溢出了眼眶,我一路狂奔到医院。母亲正躺在病床上输着氧气,已经不能说话了。我们兄妹五人站在母亲面前,她用依旧慈祥的目光挨个来回看着,安静地看着我们,丝丝泪水不时从眼角溢出……

4月26日下午,在和医生反复商讨后,父亲决定送母亲回家,让她从自己为之操劳了五十多年的家里出发,走向另一个世界。母亲躺在家里的炕上,或许她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了,神情安详了许多,依旧只是安静地看着我们,目光里似乎隐含着许多许多要对我们说的话。以前经常嫌母亲唠叨,可如今想听到母亲唠叨时,却已经成了奢望。19点30分,母亲永远闭上了眼睛。劳累了一生的母亲安息了,沐浴了我四十多年的母爱从此绝尘而去!

母亲就是家,家就是母亲。一个家庭,哪怕穷徒四壁,只要母亲在,温暖就在,无论我们人走多远,根就在母亲那里。现在母亲走了,我的心也随之散荡了。

怀念母亲

怀故人

车向清

儿时有则谜语:“小伞兵,满天飞,落在田野里,再也飞不起。”答案是蒲公英,因为它“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籽,落处即生”。何以称为蒲公英?

《本草纲目》:“名义未详。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作仆公罂,《庚辛玉册》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乳草。案:《土宿本草》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

《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四“蒲公草”条:“蒲公草,《唐本草》始著录,即蒲公英也。《野菜谱》谓之白鼓钉,又有孛孛丁、黄花郎、黄狗头诸名,俚医以为治肿毒要药……”

有一则民间传说,说是一员外之女未婚即得乳痈,被人疑为清白有污,愤而投水,被蒲公及其女儿所救,煎一药草服下,乳痈遂消,后来就把这种药草称为蒲公英。这故事附会的成分多,不过蒲公英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确有疗效。

在黄县(今龙口)话里,蒲公英称作“bubu丁”,有写作“布布丁”的,有写作“补补丁”的,我觉得写作“步步丁”较好。有个“步步生莲华”的历史典故,蒲公英塌地而生,状如莲座,称之为“步步丁”倒有几分契合。至于称为

“丁”,大约因为其根直长,如同一枚钉子揳在地里,黄县话称苦菜为“苦丁儿”也是这个道理。

步步丁属菊科蒲公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擘开里面粉白粉白的,有少量白汤流出。初春时节,刚萌发出两片小叶,山里人即掘挖其根蘸酱食用,和苦丁儿的根一样吃法,只不过步步丁的根没有那么苦,微甘,也没有那么艮,要脆爽得多。它的叶子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花梃儿自叶中心长出,一至数个,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和大多数菊科植物一样,生有头状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暗褐色,一端具小刺,一端有白色冠毛,排列紧密的瘦果成熟后膨成一个白色绒球,风一吹即漫天飞起,御风而行。小时候我们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折一支步步丁的花梃,站在高处顺风用力一吹,看谁的能飘得更远。

步步丁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且能利尿,因此被冠以“尿床草”的谐名。它不仅可用于外科疮痈,且可用于治疗内科疾患,如配金银花、鱼腥草,可用于痰热郁肺、感冒发热;配板蓝根,可治咽喉肿痛、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配忍冬藤、车前草,可治小便热淋、尿路感染、盆腔炎;配决明子、黄菊花,可治目赤肿痛、眼结膜炎;配栀子、茵陈,可治湿热黄疸、肝炎、胆囊炎。此外步步丁还可用于治疗胃炎、腮腺炎、淋巴腺炎、阑尾炎、牙痛等等,其用途之广泛,在中药材中罕有其匹。

步步丁的根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是营养丰富、药食兼用的野蔬。明初《救荒本草》卷八“孛孛丁菜”:“又名黄花苗,生田野中。苗初塌地生,叶似苦苣叶,微短小,叶丛中间撺葶,梢头开黄花,茎叶折之皆有白汁,味微苦。采苗叶煠熟,油盐调食。”

在黄县民间,荠菜、苦丁儿和步步丁是冬末春初三大食用野菜。步步丁在荠菜之后,比苦丁儿也要略晚一点,叶初生时可食根,叶长成后可整棵掘起,洗净蘸酱生吃,有一点微苦,嚼到后来会有淡淡的野菜香。将步步丁用开水料一下,捞出过凉水,箍干后放入盘中,浇上蒜泥、食盐、香油,用筷子拌几下,一盘青绿诱人的凉拌步步丁就成了。用料好的步步丁馇小豆腐,也是常见的吃法,步步丁和萋蛛儿菜是春初馇小豆腐最好的两种食材。

开过花的步步丁没那么好吃了,不过料一下,拌上玉米面儿蒸菜团子,也是可以果腹的。再老一点的步步丁,可以洗净阴干入锅炒制,炒成步步丁茶,泡出的茶汤红郁郁的,喝着有一股焦香味,不难喝,而且有消炎祛火之效,对降血糖也有帮助。据称,步步丁的根在二战时期还被欧洲人当作咖啡的替代品。

步步丁生性泼辣,颇耐瘠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种子飞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再恶劣的条件也会顽强生长,遇到水土肥美的地方常会长成蒲团大的一团。黄县南部山区有一些山塂薄地,近些年半撂荒了,如果人工增播步步丁的种子,任其自然生长,采掘鲜食或炒制成茶,相信一定会受欢迎。

无人不识步步丁王东超

胶东风物

本版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