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真实的母亲 - epaper.lnd.com.cn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att/201912/23/bbaf... ·...

1
201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一 编辑:丁春凌 视觉设计:黄丽娜 检校:孙 广 史凤斌 阅读 YUEDU 05 守望精神 打开思想 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 会将你变成另一个人 书单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本书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 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 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 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 从军队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 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到武装冲突, 进而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 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以及 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 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一起又一起的家暴事件尚未消逝于视线之 外,北大情侣的精神控制恶行,又成了舆论场的暴 风眼。施害者在刷新着我们对恶的认知。除了痛 心的伤疤和让人不寒而栗的行径,我们也看到了 精神暴力重创出的令人肝疼的后果。 最爱的人伤你最深。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 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惊喜、欢乐, 但凡是人,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负责解 释一切的心理学家认为,在亲密型的暴力威胁里,施 虐者采取的暴力行为,其实是为了防止伴侣离开自 己的拙劣手段。施暴的倾向并非一日形成,而是早 已有隐伏,这些人往往见证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 久而久之形成了暴力行为的闭环。那么,亲密关系 里暴力伤害的深处根源是什么?种种暴力后面是 一股怎样的力量?本期,我们推荐的这份主题书 单,有助于你洞穿事件背后的逻辑。 提示 彼得·汉德克 在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演讲中,用无 比温暖的语言回忆母亲,母 亲常给他讲村里人的一些 事,讲述直系和旁系亲属的 故事。他说:母亲描述的微 小的事件,“为我几乎持续 一生的写作生涯提供了冲 动”。1972 年,汉德克的母 亲去世不久,为纪念母亲,他 写出了《无欲的悲歌》。这部 与母亲生与死有关的自传 体小说,被视为上个世纪70 年代德语文坛“新主体性”文 学的经典之作。在“新主体 性”文学中,作家回归自我的 主体经验,追寻“真实而自 我”的表达。 写作遇到了障碍 汉德克对母亲充满爱惜和感 恩,即使母亲离世48年后的今天 说到母亲,他仍然疼痛和悲伤。他 想写《无欲的悲歌》时,母亲刚刚离 世7个星期,写作的欲望突如其来 而又飘忽不定。他无意为读者塑 造一个完整、合乎一般期待的母亲 形象,只想把母亲的复杂、内在和 个性表达出来,让真实的母亲活在 自己的叙事中。然而,落笔时却遇 到障碍。以前写虚构作品,他也以 事为出发点,但写着写着就与事脱 离,任由自己的想象使叙事随意滋 蔓。而这次写的是“非虚构”,是复 活记忆、还原过去。“我只是描述 者,无法扮演被描述者的角色。”母 亲是独特的个体,其复杂无法捉 摸,内心世界如一口深井难以窥 视。母亲的无以名状拒绝任何凝 固,因此,他关于她的写作处于“极 端的表达欲望与极端的无语”的分 裂状态。 汉德克的“极端无语”,还起因 于文学叙事自身。他在讲述母亲 之始和讲述中间,不止一次地诉 说写作难题:他讲述母亲的过程 中,遇到语言和叙事陷阱,使他不 得不按照一种模式,选择世人关 心的面向对母亲的经历进行拣 挑,然后重新编排,使复杂的母亲 化成单一类型,母亲独一无二的 个体性在自己的叙事中消失。这 样,他作品中的母亲是他写出来 的母亲,而不是现实中真实的母 亲。这完全违背写作初衷。 汉德克不愿意顺从规约重塑 母亲,又找不到克服写作惯性的最 佳路径,使他在写作《无欲的悲歌》 的过程中始终挣扎。他极力拒绝 改写母亲,但在靠近母亲的真实个 性时,又“没有一个句子能让我把握 这个人”。他一边书写母亲,一边质 疑自己的叙事。 讲述母亲生命经历的写作过 程便成了这部小说的一条线索,和 关于母亲的叙事一样,是小说整体 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评论说, 《无欲的悲歌》是作者从实验写作向 传统叙事回归的一个标志性文本, 但它多重框架和复杂结构间的相 互指示和参照,使它仍然有鲜明的 先锋特质,从这个角度说,这部小说 仍然是一个实验文本。 围剿下的独立气质 汉德克对语言和叙事持怀疑 态度,所以他清醒、睿智,而且有 所作为。他挣脱叙事挟裹的方式 是准确捕捉、凸显母亲的独立气 质。独立是母亲的生命底色。作 为儿子,汉德克比任何人都了解 母亲,而对母亲的了解,莫过于知 道母亲的生命底色是什么。在叙 事中,如果把母亲的生命底色确 定、凸显了,那她的生命就得到了 最大限度的还原。 在作品中,汉德克做到了。汉 德克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女人,在 出生之前母亲的命运就被生理和 社会的现实规定好了。母亲生活 的时代是不允许独立的,谁要独 立,谁要自我,谁要天性,那就要遭 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围 剿。母亲出生在一个“无欲”的家 庭,她的父亲不存一丝个人欲望, 只顾攒钱,他要求子女也是“无 欲”。然而,母亲从小就是“逆成 长”,对独立和自我有高度的自觉, 不甘流俗和平庸,“母亲自有一种 活泼的天性”,上学更让她“感觉到 了自我的存在”,她的父亲只“一个 手势”就把女儿的上学欲望和自我 意识打发掉了。母亲干脆离家,在 外面寻求独立。于是她爱上有家 室的军需官,并身怀六甲。临近分 娩时,匆忙嫁给一个德国的士官, 她不爱这个士官,人生落入普通模 式。社会和家庭的现实轮番对她 倾轧和伤害,使她一步步丧失自由 和对独立的掌控。 母亲内心深处留着的浪漫,就 是对当年军需官美化式的回忆,就 是从外面回到家中,哼着歌,脱鞋时 摆个舞步。二战后,一家人回到她 的家乡,而她的家乡更没有“自我” 一说, “个人的故事和个人的情感” 遭遇剥夺。丈夫酗酒,经常揍她,而 母亲仍然不失幻想,想真正地冲动 一次,于是,她给自己买了件衬衫, 学会了抽烟,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 抽。她不想沉沦萎缩,不想丢失性 格,渴望找回自我,就跟儿子一起读 书看报。阅读让她的自信重新浮 出,从内心深处感到“我又变年轻 了”。她的生存境界也随之升华,偶 尔给自己买些东西,允许自己到酒 馆喝杯咖啡,并且不在意别人怎么 看。在家对丈夫宽容了,在外习惯 “做出高贵的表情”。自我的复活, 使她有了存在感。恰在这时,命运 捉弄她,她的头开始剧烈疼痛,生命 进入至暗时刻,“活着成了一种酷 刑”,最终自杀。 母亲对死的选择,最富有独立 气质。她给所有的亲属写遗书,给 自己买了安眠药。她理了发,修了 指甲,吃下药,穿上生理裤,外加两 条裤子,用头巾把下巴扎紧,穿上长 长的睡裙,躺在床上,舒展开身体, 将手叠放在一起。她平静、幸福、安 安稳稳地睡去。她从容向死,视死 如归。她的死,不是抑郁、绝望、崩 溃,而是自觉的选择,是独立品质的 最后彰显。 在独特生命被残酷撕裂的环 境中,母亲逃脱不了环境的规制,成 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但对独立 的向往一直涌动于生命之中。独 立的气质贯穿她整个人生,使她黯 淡的生命始终有一抹明亮的色 彩。这就是汉德克写出的母亲。 不可言说中的真实 汉德克在书写母亲时,带着 “坦率和真诚”。在小说最后,作者 写下刺眼的一句: “她把自己的秘密 带进了坟墓。”这是一个提示:整部 小说除了“描写母亲生命历程的写 作过程”和“描写母亲的生命历程” 这两重结构之外,还有一重“潜在结 构”,那就是“母亲真实存在过的生 命”,它区别于作者写出来的母亲, 是被“带进了坟墓”的那个母亲。 这一提示让读者回味前面的 叙事,回味中会发现:真实的母亲在 不可言说中,在小说的空白中。真 实的母亲不只是她经历了哪些事, 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在状态,是她 在遭遇围剿时的内心挣扎。写出 内在,才能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 如果是纯虚构写作,这一点不难做 到,但汉德克书写母亲是非虚构写 作,他不可能用上帝的全知视角去 虚构母亲的内在世界,他只能写自 己观察和感知到的,所以,他的写作 有“无以名状”和“难以描述”之感。 作为读者,把握小说“潜在结 构”的方式只能是感受、体会和领 悟,而感受、体会和领悟的对象是小 说的细节。细节是人物存在的坚 实基础。这部小说最精彩、最感人 的部分是对生活碎片的描写,这些 生活碎片看似无关紧要,但它们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使母亲有“活 着”的感觉;二是提示读者要留心, 透过细节去体会那一瞬间她的内 心正经历着什么。母亲嫁给她不 爱的丈夫之后,整天忙着一日三餐, 与生活伴侣的交流只限于下意识 的表情动作,她意识到“这不是生 活”。小说没有写母亲的内心挣扎, 而是写“我”关于母亲的细节记忆: “从卫生间里传来滑稽的抽泣声,大 声的擤鼻涕,红红的兔子眼。”母亲 的内心痛苦由她的抽泣和红眼中 呈现出来。 小说的结尾罗列一系列细节, 母亲的,我和母亲的,作为读者我突 然感觉到:作者的母亲活生生地迎 面走来。在医院的大病房里, “她有 一次在那儿长久地握住我的 手” —母亲就活在这种不可言说 中,活在这样的细节中。 追寻真实的母亲 洪兆惠 在结构上,《中国生活记忆》自 1949 年到 2018 年,按 20 世纪 50 年 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年 代……依次展开,紧紧围绕民生主 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 行变化角度切入,全面反映中国民 生这 70 年的时代变迁。限于篇幅, 仅选取人们衣着的演变,来展示我 们曾经历的岁月。 “狂不狂,看米黄”,穿 着被赋予的含义 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穿衣打扮 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 旗袍渐渐地在生活中消失了。男 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 袍马褂儿;女人穿的是对襟袄,不 再“裹足不前”。特别是中山装,成 为当时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与中山装齐名的“时装”是“列 宁装”。“列宁装”的式样为西装开 领,双排纽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 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 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 三粒纽扣。开始, “列宁装”本是男 装上衣,后来却演变出女装,并一 度成为政府机关女干部的典型服 式,因此也被称为“干部服”。 “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 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 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 凸显。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 国女性最青睐的“时装”,穿“列宁 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 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 爽。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 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 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新中国的成立让工人阶级地 位得到空前提高,在上世纪50年代 穿工装也成为一种荣耀。年轻的 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 和格子衬衣。工装裤为背带式,胸 前有一口袋。与之相配的,一般是 圆顶有前檐的工作帽、胶底布鞋。 到了1956年,人们的生活一天 天好起来,流行的色彩也变得丰富 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 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 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 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大街小巷、建设工地,上至知 名女性,下至基层女工,都曾穿过 “布拉吉”,甚至幼儿园的小女孩也 会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布拉吉”。 50 年代的中国大城市盛行周末舞 会,而“布拉吉”就是那种温馨浪漫 的舞会上的灵魂。 当时光进入20世纪60年代, 物质生活的匮乏体现在衣着上就 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 三年。”家里小孩子多的,没有那么 多新衣服,“新老大,旧老二,缝缝 补补给老三”。那时穿带有补丁的 衣服,随处可见,即使穿得不能再 穿的衣服,也被用来拆了当补丁、 纳鞋底。 整个 60 年代,人们穿着的颜色 是极其单调的,大体是军用服装在 领导时尚潮流。当年流行的一句 顺口溜: “狂不狂,看米黄”,指的就 是军装。戴军帽,身穿“国防绿”,脚 上穿“片鞋儿”,背“军挎”,用那个年 代的形容词叫“份” “狂”,其实就是 我们今天常说的“酷” “潮”。 “的 确 良”如 一 股 清 风,喇叭裤打破整齐划一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 20 世纪 70 年代, “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 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 “的确良”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80 年代。 “的确良”是一种化纤布料,即 对一苯二甲酸乙二酯,通常用来做 衬衫。照现在的时尚观念来看,它 既不环保,又不舒服,也不算太漂 亮,夏天透气性差,不吸汗,而且一 碰水就容易走光。然而当初怎么 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的 “的确良”,让沉浸在灰暗色系十几 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谈恋 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 良”裙子,不亚于现在送一只限量 版卡地亚手镯。除了赶时髦外,这 种布料风靡的背后,是百姓用最简 单的方法实现对美的追求。 当时间来到70年代末,中国 进入了一个转变的时代,厚底鞋 与喇叭裤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服饰 样式。喇叭裤是一种立裆短,紧 裹屁股,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 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 当年喇叭裤在街头的出现引起 过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穿喇 叭裤戴蛤蟆镜的长发男青年形 象几乎成了不正经、流里流气的 代号。但是引领时装新潮的,从 来都是以青年人为主。将裤腿悄 悄放开,体现了一种青年人叛逆 的性格。 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服装 怪”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这个数 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到 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打开 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国人开 始意识到:穿衣服“出格”一些,不 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 然联系。 1982年,随着日本电视连续剧 《血疑》的播放,短上衣“幸子衫”是 时髦女青年的最爱,当时有家针织 厂积极组织生产一大批“幸子衫”, 迎合一些青年人的弄潮心理,结果 所产商品被抢购一空。 随着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 与《红衣少女》的公映,红衣风靡全 国,中国女性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 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从红 色开始,中国女性着装的色彩越来 越丰富。 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掀起 西服热,但这个阶段人们还不太会 穿西装,在什么场合穿西装并不讲 究,尽是皱巴巴的不成型。西装里 还有垫肩。因为成品服装还比较 少,加上也比较贵,一般都是到裁 缝店去做。各种各样的西装在服 装店里冒了出来,每家裁缝铺都做 西装,什么料子都能做西装,随便 贴个商标就敢穿在身上。那时男 士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解开,裤子 上爱挂一串钥匙。 返璞归真,舒适的休 闲装成为主流 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女性 都有好几条“一步裙”。“一步裙” 短而紧,对身材要求很高,后来发 展成办公室女性的职业装扮。也 是在这时,一种黑色的“健美裤”开 始流行,有人说这是“内裤外穿的 踏脚裤”。这种“ 健 美 裤 ”曾 一 度 让当时的女人们共发烧,甚至男 男女女都穿。在经历一段辉煌岁 月后,“健美裤”悄然退出了历史 舞台。 在经历了 80 年代的颜色刺激 后,从 90 年代开始,中国人衣着向 “返璞归真”演变,越是接近自然 的,越少刻意雕琢的服饰,越是受 到人们的欢迎。面料趋于薄、轻、 软,棉、麻、丝、毛等天然面料及其 混纺织物,受到人们的青睐。 整个90年代,休闲装也许是 最为时兴的。原中国服装工业总 公司总经理于宗尧回忆,90年代 的整个发展中,中国的西装发展 得比较快。一直到现在,真正发 展出来的就是西装,包括女职业 装。从西装大量发展之后,发展 出来休闲装。日常生活用休闲装 这个概念比较准确。 90 年代的发展奠定了今天的 基调,正式场合穿西装,平时穿休 闲装,是如今中国人的着装主流。 70 年里有关衣着的记忆 本报记者 王云峰 《身体从未忘记》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 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 一个人。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 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 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 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剧烈的负 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除了 传统的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本书提 出了多个被证实有效的创新疗法。 《爱的悖论》 作者透过研究中世纪教会在处 理异教徒时的态度,即通过“以爱之 名”来对他们进行规训和消灭的现象 指出,这种宗教式的爱最终伴随着现 代性的出现而世俗化,进入革命、政 治及私人领域。也正是在“以爱之 名”下,爱者的强势彻底淹没和凌驾 于被爱者的意识与存在上,甚至直接 摧毁了黑格尔所设想的主奴关系。 提示 新中国成立 70 年,百姓生活 发生了巨变。回 首过去,那些看似平凡细碎 生活的往事无不折射出社 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在 不经意间构成我们的社会 成长史和流行进化史,美好 的生活原来是这样奋斗出 来的。《中国生活记忆》按年 代依次展开,运用图文的形 式记录了那些能够触动人 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 事,读 起 来 令 人 倍 感 亲 切, 好像一切就在昨天。

Transcript of 追寻真实的母亲 - epaper.lnd.com.cn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att/201912/23/bbaf... ·...

Page 1: 追寻真实的母亲 - epaper.lnd.com.cn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att/201912/23/bbaf... · 气质。她给所有的亲属写遗书,给 自己买了安眠药。她理了发,修了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编辑丁春凌 视觉设计黄丽娜 检校孙 广 史凤斌阅读YUEDU

05守望精神 打开思想

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会将你变成另一个人

书单

1051842《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本书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

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从军队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到武装冲突进而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一起又一起的家暴事件尚未消逝于视线之外北大情侣的精神控制恶行又成了舆论场的暴风眼施害者在刷新着我们对恶的认知除了痛心的伤疤和让人不寒而栗的行径我们也看到了精神暴力重创出的令人肝疼的后果

最爱的人伤你最深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惊喜欢乐但凡是人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负责解释一切的心理学家认为在亲密型的暴力威胁里施虐者采取的暴力行为其实是为了防止伴侣离开自己的拙劣手段施暴的倾向并非一日形成而是早已有隐伏这些人往往见证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久而久之形成了暴力行为的闭环那么亲密关系里暴力伤害的深处根源是什么种种暴力后面是一股怎样的力量本期我们推荐的这份主题书单有助于你洞穿事件背后的逻辑

提示

彼得middot汉德克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中用无

比温暖的语言回忆母亲母亲常给他讲村里人的一些事讲述直系和旁系亲属的故事他说母亲描述的微小的事件ldquo为我几乎持续一生的写作生涯提供了冲动rdquo1972年汉德克的母亲去世不久为纪念母亲他写出了《无欲的悲歌》这部与母亲生与死有关的自传体小说被视为上个世纪70年代德语文坛ldquo新主体性rdquo文学的经典之作在ldquo新主体性rdquo文学中作家回归自我的主体经验追寻ldquo真实而自我rdquo的表达

写作遇到了障碍

汉德克对母亲充满爱惜和感恩即使母亲离世 48 年后的今天说到母亲他仍然疼痛和悲伤他想写《无欲的悲歌》时母亲刚刚离世7个星期写作的欲望突如其来而又飘忽不定他无意为读者塑造一个完整合乎一般期待的母亲形象只想把母亲的复杂内在和个性表达出来让真实的母亲活在自己的叙事中然而落笔时却遇到障碍以前写虚构作品他也以事为出发点但写着写着就与事脱离任由自己的想象使叙事随意滋蔓而这次写的是ldquo非虚构rdquo是复活记忆还原过去ldquo我只是描述者无法扮演被描述者的角色rdquo母亲是独特的个体其复杂无法捉摸内心世界如一口深井难以窥视母亲的无以名状拒绝任何凝固因此他关于她的写作处于ldquo极端的表达欲望与极端的无语rdquo的分裂状态

汉德克的ldquo极端无语rdquo还起因于文学叙事自身他在讲述母亲之始和讲述中间不止一次地诉说写作难题他讲述母亲的过程中遇到语言和叙事陷阱使他不得不按照一种模式选择世人关心的面向对母亲的经历进行拣挑然后重新编排使复杂的母亲化成单一类型母亲独一无二的个体性在自己的叙事中消失这样他作品中的母亲是他写出来的母亲而不是现实中真实的母亲这完全违背写作初衷

汉德克不愿意顺从规约重塑母亲又找不到克服写作惯性的最佳路径使他在写作《无欲的悲歌》的过程中始终挣扎他极力拒绝改写母亲但在靠近母亲的真实个性时又ldquo没有一个句子能让我把握这个人rdquo他一边书写母亲一边质疑自己的叙事

讲述母亲生命经历的写作过

程便成了这部小说的一条线索和关于母亲的叙事一样是小说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评论说

《无欲的悲歌》是作者从实验写作向传统叙事回归的一个标志性文本但它多重框架和复杂结构间的相互指示和参照使它仍然有鲜明的先锋特质从这个角度说这部小说仍然是一个实验文本

围剿下的独立气质

汉德克对语言和叙事持怀疑态度所以他清醒睿智而且有所作为他挣脱叙事挟裹的方式是准确捕捉凸显母亲的独立气质独立是母亲的生命底色作为儿子汉德克比任何人都了解母亲而对母亲的了解莫过于知道母亲的生命底色是什么在叙事中如果把母亲的生命底色确定凸显了那她的生命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

在作品中汉德克做到了汉德克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女人在出生之前母亲的命运就被生理和社会的现实规定好了母亲生活的时代是不允许独立的谁要独立谁要自我谁要天性那就要遭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围剿母亲出生在一个ldquo无欲rdquo的家庭她的父亲不存一丝个人欲望只顾攒钱他要求子女也是ldquo无欲rdquo然而母亲从小就是ldquo逆成长rdquo对独立和自我有高度的自觉不甘流俗和平庸ldquo母亲自有一种活泼的天性rdquo上学更让她ldquo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rdquo她的父亲只ldquo一个手势rdquo就把女儿的上学欲望和自我意识打发掉了母亲干脆离家在外面寻求独立于是她爱上有家室的军需官并身怀六甲临近分娩时匆忙嫁给一个德国的士官她不爱这个士官人生落入普通模式社会和家庭的现实轮番对她倾轧和伤害使她一步步丧失自由和对独立的掌控

母亲内心深处留着的浪漫就是对当年军需官美化式的回忆就是从外面回到家中哼着歌脱鞋时摆个舞步二战后一家人回到她的家乡而她的家乡更没有ldquo自我rdquo一说ldquo个人的故事和个人的情感rdquo遭遇剥夺丈夫酗酒经常揍她而母亲仍然不失幻想想真正地冲动一次于是她给自己买了件衬衫学会了抽烟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抽她不想沉沦萎缩不想丢失性格渴望找回自我就跟儿子一起读书看报阅读让她的自信重新浮出从内心深处感到ldquo我又变年轻了rdquo她的生存境界也随之升华偶尔给自己买些东西允许自己到酒馆喝杯咖啡并且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在家对丈夫宽容了在外习惯

ldquo做出高贵的表情rdquo自我的复活使她有了存在感恰在这时命运捉弄她她的头开始剧烈疼痛生命进入至暗时刻ldquo活着成了一种酷刑rdquo最终自杀

母亲对死的选择最富有独立气质她给所有的亲属写遗书给自己买了安眠药她理了发修了指甲吃下药穿上生理裤外加两条裤子用头巾把下巴扎紧穿上长长的睡裙躺在床上舒展开身体将手叠放在一起她平静幸福安安稳稳地睡去她从容向死视死如归她的死不是抑郁绝望崩溃而是自觉的选择是独立品质的最后彰显

在独特生命被残酷撕裂的环境中母亲逃脱不了环境的规制成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但对独立的向往一直涌动于生命之中独立的气质贯穿她整个人生使她黯淡的生命始终有一抹明亮的色彩这就是汉德克写出的母亲

不可言说中的真实

汉德克在书写母亲时带着ldquo坦率和真诚rdquo在小说最后作者写下刺眼的一句ldquo她把自己的秘密

带进了坟墓rdquo这是一个提示整部小说除了ldquo描写母亲生命历程的写作过程rdquo和ldquo描写母亲的生命历程rdquo这两重结构之外还有一重ldquo潜在结构rdquo那就是ldquo母亲真实存在过的生命rdquo它区别于作者写出来的母亲是被ldquo带进了坟墓rdquo的那个母亲

这一提示让读者回味前面的叙事回味中会发现真实的母亲在不可言说中在小说的空白中真实的母亲不只是她经历了哪些事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在状态是她在遭遇围剿时的内心挣扎写出内在才能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如果是纯虚构写作这一点不难做到但汉德克书写母亲是非虚构写作他不可能用上帝的全知视角去虚构母亲的内在世界他只能写自己观察和感知到的所以他的写作有ldquo无以名状rdquo和ldquo难以描述rdquo之感

作为读者把握小说ldquo潜在结构rdquo的方式只能是感受体会和领悟而感受体会和领悟的对象是小说的细节细节是人物存在的坚实基础这部小说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是对生活碎片的描写这些生活碎片看似无关紧要但它们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使母亲有ldquo活着rdquo的感觉二是提示读者要留心透过细节去体会那一瞬间她的内心正经历着什么母亲嫁给她不爱的丈夫之后整天忙着一日三餐与生活伴侣的交流只限于下意识的表情动作她意识到ldquo这不是生活rdquo小说没有写母亲的内心挣扎而是写ldquo我rdquo关于母亲的细节记忆

ldquo从卫生间里传来滑稽的抽泣声大声的擤鼻涕红红的兔子眼rdquo母亲的内心痛苦由她的抽泣和红眼中呈现出来

小说的结尾罗列一系列细节母亲的我和母亲的作为读者我突然感觉到作者的母亲活生生地迎面走来在医院的大病房里ldquo她有一 次 在 那 儿 长 久 地 握 住 我 的手rdquomdashmdash母亲就活在这种不可言说中活在这样的细节中

追寻真实的母亲洪兆惠

在结构上《中国生活记忆》自1949年到2018年按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helliphellip依次展开紧紧围绕民生主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全面反映中国民生这70年的时代变迁限于篇幅

仅选取人们衣着的演变来展示我们曾经历的岁月

ldquo狂不狂看米黄rdquo穿着被赋予的含义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在生活中消失了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儿女人穿的是对襟袄不再ldquo裹足不前rdquo特别是中山装成为当时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与中山装齐名的ldquo时装rdquo是ldquo列宁装rdquoldquo列宁装rdquo的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纽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开始ldquo列宁装rdquo本是男装上衣后来却演变出女装并一度成为政府机关女干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称为ldquo干部服rdquo

ldquo列宁装rdquo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mdashmdash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显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青睐的ldquo时装rdquo穿ldquo列宁装rdquo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美中不足的是当时ldquo列宁装rdquo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新中国的成立让工人阶级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在上世纪50年代穿工装也成为一种荣耀年轻的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工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与之相配的一般是圆顶有前檐的工作帽胶底布鞋

到了1956年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流行的色彩也变得丰富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ldquo布拉吉rdquo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

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大街小巷建设工地上至知名女性下至基层女工都曾穿过

ldquo布拉吉rdquo甚至幼儿园的小女孩也会有一件属于自己的ldquo布拉吉rdquo50年代的中国大城市盛行周末舞会而ldquo布拉吉rdquo就是那种温馨浪漫的舞会上的灵魂

当时光进入20世纪60年代物质生活的匮乏体现在衣着上就是ldquo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rdquo家里小孩子多的没有那么多新衣服ldquo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rdquo那时穿带有补丁的衣服随处可见即使穿得不能再穿的衣服也被用来拆了当补丁纳鞋底

整个60年代人们穿着的颜色是极其单调的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潮流当年流行的一句顺口溜ldquo狂不狂看米黄rdquo指的就是军装戴军帽身穿ldquo国防绿rdquo脚上穿ldquo片鞋儿rdquo背ldquo军挎rdquo用那个年代的形容词叫ldquo份rdquoldquo狂rdquo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ldquo酷rdquoldquo潮rdquo

ldquo的确良rdquo如一股清风喇叭裤打破整齐划一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20世纪70年代ldquo的确良rdquo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

ldquo的确良rdquo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

ldquo的确良rdquo是一种化纤布料即对一苯二甲酸乙二酯通常用来做衬衫照现在的时尚观念来看它既不环保又不舒服也不算太漂亮夏天透气性差不吸汗而且一碰水就容易走光然而当初怎么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的

ldquo的确良rdquo让沉浸在灰暗色系十几

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ldquo的确良rdquo裙子不亚于现在送一只限量版卡地亚手镯除了赶时髦外这种布料风靡的背后是百姓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对美的追求

当时间来到 70 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一个转变的时代厚底鞋与喇叭裤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服饰样式喇叭裤是一种立裆短紧裹屁股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当年喇叭裤在街头的出现引起过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长发男青年形象几乎成了不正经流里流气的代号但是引领时装新潮的从来都是以青年人为主将裤腿悄悄放开体现了一种青年人叛逆的性格

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ldquo服装怪rdquo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这个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国人开始意识到穿衣服ldquo出格rdquo一些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

1982年随着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播放短上衣ldquo幸子衫rdquo是时髦女青年的最爱当时有家针织厂积极组织生产一大批ldquo幸子衫rdquo迎合一些青年人的弄潮心理结果所产商品被抢购一空

随着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与《红衣少女》的公映红衣风靡全国中国女性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从红色开始中国女性着装的色彩越来越丰富

20世纪 80年代末全国掀起西服热但这个阶段人们还不太会穿西装在什么场合穿西装并不讲

究尽是皱巴巴的不成型西装里还有垫肩因为成品服装还比较少加上也比较贵一般都是到裁缝店去做各种各样的西装在服装店里冒了出来每家裁缝铺都做西装什么料子都能做西装随便贴个商标就敢穿在身上那时男士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解开裤子上爱挂一串钥匙

返璞归真舒适的休闲装成为主流

20世纪 90年代初许多女性都有好几条ldquo一步裙rdquoldquo一步裙rdquo短而紧对身材要求很高后来发展成办公室女性的职业装扮也是在这时一种黑色的ldquo健美裤rdquo开始流行有人说这是ldquo内裤外穿的踏脚裤rdquo这种ldquo健美裤rdquo曾一度让当时的女人们共发烧甚至男男女女都穿在经历一段辉煌岁月后ldquo健美裤rdquo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经历了80年代的颜色刺激后从90年代开始中国人衣着向

ldquo返璞归真rdquo演变越是接近自然的越少刻意雕琢的服饰越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面料趋于薄轻软棉麻丝毛等天然面料及其混纺织物受到人们的青睐

整个 90 年代休闲装也许是最为时兴的原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于宗尧回忆90 年代的整个发展中中国的西装发展得比较快一直到现在真正发展出来的就是西装包括女职业装从西装大量发展之后发展出来休闲装日常生活用休闲装这个概念比较准确

90年代的发展奠定了今天的基调正式场合穿西装平时穿休闲装是如今中国人的着装主流

70年里有关衣着的记忆本报记者 王云峰

1051842《身体从未忘记》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剧烈的负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除了传统的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本书提出了多个被证实有效的创新疗法

1051842《爱的悖论》

作者透过研究中世纪教会在处理异教徒时的态度即通过ldquo以爱之名rdquo来对他们进行规训和消灭的现象指出这种宗教式的爱最终伴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而世俗化进入革命政治及私人领域也正是在ldquo以爱之名rdquo下爱者的强势彻底淹没和凌驾于被爱者的意识与存在上甚至直接摧毁了黑格尔所设想的主奴关系

提示

新中国成立70年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变回

首过去那些看似平凡细碎生活的往事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在不经意间构成我们的社会成长史和流行进化史美好的生活原来是这样奋斗出来的《中国生活记忆》按年代依次展开运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了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好像一切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