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患者义诊—— 抗疫进行时 线上“...

1
弹出消息框、询问病情、回复患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南省人民医院 保健中心医生管频就经常利用工作间隙,在 海南省人民医院线上问诊小程序上为患者 免费答疑。线上义诊已成为她和同事们日 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有患者身体不舒服,想到医院看病, 但又担心来医院造成交叉感染,我们在线 答疑可以缓解不少人的焦虑情绪。”管频 说,这段时间咨询最多的就是呼吸系统疾 病问题。 海南省人民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1月 27日“线上门诊”开通以来,截至2月24日, 共有84位医生参与了线上门诊服务,2326 人获得免费线上问诊,大大减轻了线下门 诊医护人员的压力。 “线上开诊消息一发布,3个小时就收 到 800 多位患者的问诊咨询。”海南省妇女 儿童医学中心信息科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 记者,特殊时期,要不要到医院产检成为很 多孕妇纠结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孕周和身 体情况,请线上医生来出主意,缓解了不少 孕妈妈们的焦虑。 为让我省居民和来琼旅客迅速获取就 近发热门诊的位置和就诊资讯,省卫健委 主导开发的“海南智慧医院 APP”专门开 设了新冠肺炎专栏,并开通发热线上问诊 服务。 海南日报记者登录“海南智慧医院 APP”发现,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 院和发热门诊一览表中,可找到全省19个 市县的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信息。患者 可根据系统中提供的地图准确找到离自 己最近的发热门诊。此外,不少医疗单位 还在该系统中实时更新医院的发热门诊 人流情况和预计候诊时长等。 “加长版”寒假中,很多学生宅在家里。但 不出门是不是就不运动了?不少网红健身教 练纷纷在线免费授课,不妨在线上学习之余, 再跟着教练一起免费“打卡”做运动。 “瑜伽对场地要求不高,可在线跟着老师 学。你要进群学习吗?”大三学生朱莉莉是一 位瑜伽达人,不管课程有多忙,从大一开始,从 不间断在线跟着老师学。“在线练不仅节约时 间,时间安排也灵活,可以看直播回放。”朱莉 莉说。 朱莉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她有很多志同 道合的伙伴,大家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相互分 享线上瑜伽开课信息,她加了好多瑜伽 群,授课老师也遍布全国各地。“瑜伽老 师也要保持基础的体能训练,我们一起还能相 互监督,互相打气。好几个姐妹平时都不怎么 运动,现在都被带动起来,每天一起做瑜伽。” “女儿一直在练芭蕾舞,现在假期延长了, 学校也推出免费的线上教程,孩子每天都会在 朋友圈线上‘打卡’练。”海口市民王海燕告诉 海南日报记者,平时工作忙,这次长假除了值 班,比往常多了一些时间陪孩子,原本以为孩 子不出门会不开心,没想到5岁半的女儿每天 都线上“打卡”练芭蕾很积极,因为终于有妈妈 陪着一起学习了。 大一学生刘硕一直是朋友圈的“健身达 人”,这次长假并没有阻碍他运动的步伐。长 假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晒运动图片或 视频,有时是有氧运动,有时是无氧训练,甚至 他还晒过在家打高尔夫球的照片。“刚刚看到 他在客厅里挥网球拍,看得我也想运动,拿起 网球拍挥了半个小时,别看是挥空拍,可出了 一身汗!”刘硕的同学李美娇感慨道。 医生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患者义诊抗疫进行时线上“轻问诊” 本报记者 侯赛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 30 邮编: 570216 总值班: 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 015 广告部: 66810888 发行部: 66810999 海报集团新闻热线: 966123 邮发代号: 831 报费:每月 45 零售每份 1.5 昨天开印时间 3 25 印完: 6 50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 “小病不用去医院,在家也能免费看,不仅有助于减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还能有效避免因到院就医而可能产生的交叉感 染。”尝试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在线问诊服务后,患者张国敏作出这样的评价。 为巩固新冠肺炎防控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医生建议,轻症小病不妨先试试线上问诊,实在不行再往医院跑。目前我省卫生主管部门和部分 医疗单位纷纷推出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医生们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群众免费提供问诊服务,让线上问诊成为抗疫“第二战场”。 “医生,我刚刚收到武汉寄来的鸭脖 子,怎么办?还能吃吗?”在线上问诊服务 中,管频和同事们也曾接到诸如此类看似 荒唐的咨询。 管频表示,目前医生们在线答疑,最大 的作用是安抚许多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恐慌 的民众。“武汉寄来的鸭脖子该怎么办”诸 如此类的问题,虽然看似可笑无聊,但也暴 露出民众的恐慌情绪,医生的解释会让他 放下心来。 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各大医院都积 极开展线上问诊服务,但提供的仅为“轻问 诊”,通俗理解为咨询和建议,不下诊断,也不 开处方。因为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互 联网诊疗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 病复诊,但不得对患者进行首诊。 管频也表示,虽然线上问诊便捷,但并 非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儿童和有基础病的 老年人。儿童可能存在症状表达不清的情 况,而老年人的病程变化比较快,当面诊断 更为可靠。 疫情防控中,交叉感染是最棘手的问 题之一。众多患者在医院排队就诊,很容 易发生交叉感染。只有让更多病人安全隔 离在家,才能缓解医院压力,减少交叉感染。 冬春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线上如何区分普通呼吸道疾病和新冠肺 炎呢? 海南日报记者发现,海南智慧医院 APP 以及多数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都开通 了对新冠肺炎的线上智能筛查服务。通过 咨询者当前体温、最近是否有武汉旅行史、 是否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员、是否接触或 食用过野生禽畜等,自动给出患上新冠肺 炎的风险级别,然后给出诊疗建议。 管频解释,常见的打喷嚏、流涕症状并 不是新冠肺炎的常见症状。如果没有武汉 旅行史、接触史,周围也没有发生聚集发病 的情况,那更有可能是普通感冒或流感、支 气管炎等。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 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 状,重型病例大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如果没有流行病学史,发烧在38.5℃ 以下,建议在家多喝水,平衡饮食,多吃富 含维生素 C 的水果蔬菜,多观察。”管频同 时也表示,线上问诊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 题,如果出现了精神差、头疼、浑身无力等 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疫情期间,不少互联网企业也利用技 术和大数据优势,启动网络问诊服务,上线 抗“疫”专题,解答公众疑惑。 京东健康:打开京东 APP 搜索“京东 义诊”即可进入免费在线问诊页面。自2 月6日起,京东健康为在线问诊平台上的 所有极速问诊服务提供免费服务,涉及的 科室不仅包括与疫情相关度高的呼吸内 科、感染科、精神心理科,也包括心内科、内 分泌科、儿科、妇产科等在内的所有科室。 百度旗下“百度问医生”:公众可通过 百度 APP 进入平台,搜索“问医生”,足不 出户即可咨询专家。超 10 万专业医生 24 小时提供在线专业问诊服务。平安好医 生、好大夫在线、微医、春雨医生等多个第 三方平台为百度提供优质医生资源。 搜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问医 生”:为公众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线上问诊 服务。如果用户出现轻微的疑似症状,可 通过搜狗搜索的方式直接和医生对话,对 病情进行简单的初步判断。 (侯赛辑) 互联网“巨头”的 线上“抗疫” 海南部分医院 “线上门诊”就诊指南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少不必要去医 院就诊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省内部分医院 纷纷开设“线上门诊”免费服务,海南日报记者 为大家收集了一份线上就诊指南。 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注海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 (微信小程序),进入发热咨询服务。如果出 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或对新冠肺炎有 疑惑,可通过该院小程序的发热咨询服务与 医生进行免费问诊。 三亚中心医院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在“海南智慧医院”App、“健康三亚”及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微信 公众号中均可找到三亚中心医院发热门诊 咨询服务。(工作时间为上午 8:00-12:00, 下午2:30-5:30)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关注“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公众号,点 击“医疗服务”,选择“发热咨询”。目前接受 图文、视频以及电话咨询,咨询时,请详细描 述您的病情(如症状表现、用药情况、上传检 验检查结果等)及告知医生近期接触史。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关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官方 微信公众号,点击“个人中心”中的“在线咨 询”,进入小程序页面即可。该平台主要提 供儿童发热咨询和孕产妇产检咨询,共有 11位儿科医生、13位产科医生轮流值班线 上答疑。(咨询时间为每天 8:00-20:00) 海南口腔医院 关注“海南口腔医院”微信公众号,点 击“导诊”中的“就诊咨询”,获取问诊群二 维码后,关注进入问诊群,可选择在线医生 进行视频咨询。(咨询时间为每天 8:00- 12:00, 14:30-18:00) (侯赛辑) 走访 “线上问诊”成抗疫“第二战场” 辨别 线上智能筛查,评定风险等级 提醒 不下诊断,不开处方,并非适合所有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制表/陈海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同 时,也给人们带来警醒与反思:家庭聚餐、朋 友聚会,筷来箸往为病毒扩散打开了方便之 门。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单位复工复产,改进 就餐习惯,推行“公筷分餐”迫在眉睫。 关于推行“公筷分餐”,海南日报记者了 解到,自去年 12 月起,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 省卫健委、省文明办在全省开展“公筷行动”, 向广大餐饮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发出倡议: 合餐时主动提供和使用公筷公勺,让健康、安 全用餐从我做起,防范交叉感染、病从口入; 每个人既要做好“公筷行动”支持者,还要成 为推广者,共同摒弃不良用餐习惯,提升社会 文明程度。 “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是既保证卫生又 尊重他人的文明体现。”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餐饮处处长宁春杰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在外 聚餐时,看到用自用的筷子翻夹菜的人很多,一 次聚会 10 多人就餐,有时他想用公筷,又怕别人 误会,所以就餐时很尴尬。这种无奈,折射出当 下公共场合就餐的一大习惯:缺乏公用餐具、没 有分餐习惯,饭菜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但宁春杰也在调研中发现:其实,公众对公 筷公勺的接受度比较高,但需要有效引导、逐渐 适应。比如,规模稍大一点的饭店,一般都会提 供公筷服务,但并不是每个人或每道菜都会提 供;大部分国人仍保留着共食的习惯,一盘菜你 夹我也夹,有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还为客人夹 菜,客人碍于面子也不得不吃。 “从科学角度来看,合餐极易导致疾病传 染。部分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 病,如流感、结核病、幽门螺杆菌等,只要就餐 人中有人感染此类疾病,就有可能导致其他 就餐者感染。”海口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徐 超说,在我国,许多人由于饮食不均衡,高热 量食物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过少,导致 肥胖、营养缺乏等问题,从而对健康造成极大 的危害。分餐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的营 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时控制进食量,保 证营养平衡。尤其是对儿童,可以起到杜绝 偏食、挑食的坏毛病。 “我们希望以家庭为单位,都加入‘公筷分 餐’行动中来。从家庭餐桌开始,做到‘一菜一 筷、一汤一勺’。”宁春杰呼吁,在当下分餐尚未 普遍推行的情况下,在外就餐时,可以在每盘 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 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食用,之后不要再夹盘子 里的菜,这样做既避免口水交叉,又控制了食 量,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公筷分餐”,从家庭餐桌开始 本报记者 徐晗溪 通讯员 张欣 “加长版”寒假健身计划手机打卡做运动! 本报记者 徐晗溪 A12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岳嵬 主编:侯赛 美编:陈海冰 科普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奋力夺取双胜利

Transcript of 医生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患者义诊—— 抗疫进行时 线上“...

Page 1: 医生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患者义诊—— 抗疫进行时 线上“ …hnrb.hinews.cn/resfile/2020-02-28/012/hnrb20200228012.pdf · 27日“线上门诊”开通以来,截至2月24日,

■■■■■ ■■■■■ ■■■■■

弹出消息框、询问病情、回复患者……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南省人民医院保健中心医生管频就经常利用工作间隙,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线上问诊小程序上为患者免费答疑。线上义诊已成为她和同事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有患者身体不舒服,想到医院看病,但又担心来医院造成交叉感染,我们在线答疑可以缓解不少人的焦虑情绪。”管频

说,这段时间咨询最多的就是呼吸系统疾病问题。

海南省人民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1月27日“线上门诊”开通以来,截至2月24日,共有84位医生参与了线上门诊服务,2326人获得免费线上问诊,大大减轻了线下门诊医护人员的压力。

“线上开诊消息一发布,3个小时就收到800多位患者的问诊咨询。”海南省妇女

儿童医学中心信息科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特殊时期,要不要到医院产检成为很多孕妇纠结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孕周和身体情况,请线上医生来出主意,缓解了不少孕妈妈们的焦虑。

为让我省居民和来琼旅客迅速获取就近发热门诊的位置和就诊资讯,省卫健委主导开发的“海南智慧医院APP”专门开设了新冠肺炎专栏,并开通发热线上问诊

服务。海南日报记者登录“海南智慧医院

APP”发现,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一览表中,可找到全省19个市县的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信息。患者可根据系统中提供的地图准确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发热门诊。此外,不少医疗单位还在该系统中实时更新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流情况和预计候诊时长等。

“加长版”寒假中,很多学生宅在家里。但不出门是不是就不运动了?不少网红健身教练纷纷在线免费授课,不妨在线上学习之余,再跟着教练一起免费“打卡”做运动。

“瑜伽对场地要求不高,可在线跟着老师学。你要进群学习吗?”大三学生朱莉莉是一位瑜伽达人,不管课程有多忙,从大一开始,从不间断在线跟着老师学。“在线练不仅节约时间,时间安排也灵活,可以看直播回放。”朱莉莉说。

朱莉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她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相互分

享线上瑜伽开课信息,她加了好多瑜伽群,授课老师也遍布全国各地。“瑜伽老

师也要保持基础的体能训练,我们一起还能相互监督,互相打气。好几个姐妹平时都不怎么运动,现在都被带动起来,每天一起做瑜伽。”

“女儿一直在练芭蕾舞,现在假期延长了,学校也推出免费的线上教程,孩子每天都会在朋友圈线上‘打卡’练。”海口市民王海燕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平时工作忙,这次长假除了值班,比往常多了一些时间陪孩子,原本以为孩子不出门会不开心,没想到5岁半的女儿每天都线上“打卡”练芭蕾很积极,因为终于有妈妈陪着一起学习了。

大一学生刘硕一直是朋友圈的“健身达人”,这次长假并没有阻碍他运动的步伐。长假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晒运动图片或

视频,有时是有氧运动,有时是无氧训练,甚至他还晒过在家打高尔夫球的照片。“刚刚看到他在客厅里挥网球拍,看得我也想运动,拿起网球拍挥了半个小时,别看是挥空拍,可出了一身汗!”刘硕的同学李美娇感慨道。

医生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患者义诊——

抗疫进行时 线上“轻问诊”■ 本报记者 侯赛

■■■■■ ■■■■■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30号 邮编:570216 总值班: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15号 广告部:66810888 发行部:66810999 海报集团新闻热线:966123 邮发代号:83—1 报费:每月45元 零售每份1.5元 昨天开印时间3时25分 印完:6时50分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

“小病不用去医院,在家也能免费看,不仅有助于减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还能有效避免因到院就医而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尝试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在线问诊服务后,患者张国敏作出这样的评价。

为巩固新冠肺炎防控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医生建议,轻症小病不妨先试试线上问诊,实在不行再往医院跑。目前我省卫生主管部门和部分医疗单位纷纷推出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医生们利用工作间隙,化身“云医生”,为群众免费提供问诊服务,让线上问诊成为抗疫“第二战场”。

“医生,我刚刚收到武汉寄来的鸭脖子,怎么办?还能吃吗?”在线上问诊服务中,管频和同事们也曾接到诸如此类看似荒唐的咨询。

管频表示,目前医生们在线答疑,最大的作用是安抚许多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恐慌的民众。“武汉寄来的鸭脖子该怎么办”诸

如此类的问题,虽然看似可笑无聊,但也暴露出民众的恐慌情绪,医生的解释会让他放下心来。

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各大医院都积极开展线上问诊服务,但提供的仅为“轻问诊”,通俗理解为咨询和建议,不下诊断,也不开处方。因为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互

联网诊疗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但不得对患者进行首诊。

管频也表示,虽然线上问诊便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儿童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儿童可能存在症状表达不清的情况,而老年人的病程变化比较快,当面诊断更为可靠。

疫情防控中,交叉感染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众多患者在医院排队就诊,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只有让更多病人安全隔离在家,才能缓解医院压力,减少交叉感染。

冬春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线上如何区分普通呼吸道疾病和新冠肺炎呢?

海南日报记者发现,海南智慧医院APP以及多数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都开通

了对新冠肺炎的线上智能筛查服务。通过咨询者当前体温、最近是否有武汉旅行史、是否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员、是否接触或食用过野生禽畜等,自动给出患上新冠肺炎的风险级别,然后给出诊疗建议。

管频解释,常见的打喷嚏、流涕症状并不是新冠肺炎的常见症状。如果没有武汉旅行史、接触史,周围也没有发生聚集发病的情况,那更有可能是普通感冒或流感、支

气管炎等。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大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如果没有流行病学史,发烧在38.5℃以下,建议在家多喝水,平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多观察。”管频同时也表示,线上问诊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出现了精神差、头疼、浑身无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疫情期间,不少互联网企业也利用技术和大数据优势,启动网络问诊服务,上线抗“疫”专题,解答公众疑惑。

京东健康:打开京东APP搜索“京东义诊”即可进入免费在线问诊页面。自2月6日起,京东健康为在线问诊平台上的所有极速问诊服务提供免费服务,涉及的

科室不仅包括与疫情相关度高的呼吸内科、感染科、精神心理科,也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科、儿科、妇产科等在内的所有科室。

百度旗下“百度问医生”:公众可通过百度APP进入平台,搜索“问医生”,足不出户即可咨询专家。超10万专业医生24小时提供在线专业问诊服务。平安好医

生、好大夫在线、微医、春雨医生等多个第三方平台为百度提供优质医生资源。

搜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问医生”:为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线上问诊服务。如果用户出现轻微的疑似症状,可通过搜狗搜索的方式直接和医生对话,对病情进行简单的初步判断。 (侯赛辑)

互联网“巨头”的线上“抗疫”

海南部分医院“线上门诊”就诊指南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少不必要去医院就诊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省内部分医院纷纷开设“线上门诊”免费服务,海南日报记者为大家收集了一份线上就诊指南。

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注海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微信小程序),进入发热咨询服务。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或对新冠肺炎有疑惑,可通过该院小程序的发热咨询服务与医生进行免费问诊。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在“海南智慧医院”App、“健康三亚”及“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中均可找到三亚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咨询服务。(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关注“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医疗服务”,选择“发热咨询”。目前接受图文、视频以及电话咨询,咨询时,请详细描述您的病情(如症状表现、用药情况、上传检验检查结果等)及告知医生近期接触史。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关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个人中心”中的“在线咨询”,进入小程序页面即可。该平台主要提供儿童发热咨询和孕产妇产检咨询,共有11位儿科医生、13位产科医生轮流值班线上答疑。(咨询时间为每天8:00-20:00)

海南口腔医院

关注“海南口腔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导诊”中的“就诊咨询”,获取问诊群二维码后,关注进入问诊群,可选择在线医生进行视频咨询。(咨询时间为每天8:00-12:00,14:30-18:00)

(侯赛辑)

走访 “线上问诊”成抗疫“第二战场”

辨别 线上智能筛查,评定风险等级

提醒 不下诊断,不开处方,并非适合所有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制表/陈海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警醒与反思: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筷来箸往为病毒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单位复工复产,改进就餐习惯,推行“公筷分餐”迫在眉睫。

关于推行“公筷分餐”,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起,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卫健委、省文明办在全省开展“公筷行动”,向广大餐饮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发出倡议:合餐时主动提供和使用公筷公勺,让健康、安

全用餐从我做起,防范交叉感染、病从口入;每个人既要做好“公筷行动”支持者,还要成为推广者,共同摒弃不良用餐习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是既保证卫生又尊重他人的文明体现。”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处长宁春杰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在外聚餐时,看到用自用的筷子翻夹菜的人很多,一次聚会10多人就餐,有时他想用公筷,又怕别人误会,所以就餐时很尴尬。这种无奈,折射出当

下公共场合就餐的一大习惯:缺乏公用餐具、没有分餐习惯,饭菜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但宁春杰也在调研中发现:其实,公众对公筷公勺的接受度比较高,但需要有效引导、逐渐适应。比如,规模稍大一点的饭店,一般都会提供公筷服务,但并不是每个人或每道菜都会提供;大部分国人仍保留着共食的习惯,一盘菜你夹我也夹,有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还为客人夹菜,客人碍于面子也不得不吃。

“从科学角度来看,合餐极易导致疾病传

染。部分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结核病、幽门螺杆菌等,只要就餐人中有人感染此类疾病,就有可能导致其他就餐者感染。”海口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徐超说,在我国,许多人由于饮食不均衡,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过少,导致肥胖、营养缺乏等问题,从而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分餐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的营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时控制进食量,保

证营养平衡。尤其是对儿童,可以起到杜绝偏食、挑食的坏毛病。

“我们希望以家庭为单位,都加入‘公筷分餐’行动中来。从家庭餐桌开始,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宁春杰呼吁,在当下分餐尚未普遍推行的情况下,在外就餐时,可以在每盘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食用,之后不要再夹盘子里的菜,这样做既避免口水交叉,又控制了食量,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公筷分餐”,从家庭餐桌开始■本报记者 徐晗溪 通讯员 张欣

“加长版”寒假健身计划——

手机打卡做运动!■ 本报记者 徐晗溪

A12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岳嵬主编:侯赛 美编:陈海冰科普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奋力夺取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