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 增添新的魅力 -...

1
传统经典形象具有无尽生命力 在我国文艺的历史画卷中,孙悟空是最受 欢迎的经典形象之一。除《西游记》及其续书的 文字描写外,孙悟空的视觉形象早在西夏就出 现于敦煌榆林窟壁画。上世纪 20 年代的电影 《孙行者大战金钱豹》《盘丝洞》以及后来的动画 片《大闹天宫》(1961 )、电视剧《西游记》(1986 ), 再到电影《大话西游》(1995 )、《西游记之大圣归 来》(2015 )、《西游降魔篇》(2013 )和《西游伏妖 篇》(2017 )等,塑造出风格迥异的孙悟空影视 形象。孙悟空也颇受舞台艺术青睐,京剧《闹 天宫》、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长演 不衰,形成“猴戏”不同流派。儿童文艺中,孙 悟空更是常写常新,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 精》(1962 年)里的孙悟空形象充满中华美学韵 味, 2018 年首演的儿童剧《花果山漫游》则把孙 悟空变成教育孩子知礼节的好老师。作为中 华优秀文化的大 IP ,孙悟空在网络文艺中也有 一席之地。网络文学经典之作《悟空传》问世 17 年后,同名电影依然掀起不小热潮。西游题 材网络游戏则为孙悟空形象再创造增添新的 维度。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几代人从小玩 到大的朋友。50 后、 60 后大概从连环画第一次 接触腰缠虎皮裙的美猴王; 70 后、 80 后或许在 “咚咚咚”的《西游记序曲》中认识一个筋斗冲上 云霄的石猴; 90 后、 00 后又可能是在“二次元”中 与大圣结缘。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 空还漂洋过海,出现在国外文艺作品中。众多 “孙悟空”及其不断重塑的过程,折射出经典形 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 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经典形象人物性格注入新内涵 考察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首先应看到其 人物形象的演变。在时代变迁中为“孙悟空”这 一符号注入新的内涵,是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决 定性内容。童恩正创作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科幻 小说《西游新记》,孙悟空人格特征与原著并无 根本差异,作者大胆想象,让孙悟空穿越到外 国,穿西装、喝咖啡、学外语,折射了改革开放后 中外文化交流新气象。电影《大话西游》的出 现,让孙悟空变成“至尊宝”,建构起“人化”的孙 悟空形象,确立了悟空形象再创造的一种新范 式。到了电影《大圣归来》和小说《悟空传》,不 仅孙悟空的造型发生变化,而且性格中注入追 求自我超越、挥洒个性等现代思想观念。应该 说,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心理 的嬗变。正是注重个性表达、认可多元文化观 念的时代语境,以及日益多样的艺术理念,给了 孙悟空不同的面孔。 不过,看似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并未抛弃孙 悟空的基本性格要素。孙悟空性格本就复杂, 石猴的本色、善良果敢的人格、叛逆捣乱的冲动 以及最终的自我超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创作 者调制孙悟空形象的“原色”。这些“原色”重新 组合,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孙悟空”。由此,我 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经典形象再创造必然要 求注入时代内涵,但这不意味着把某种思想观 念或价值诉求从外部“强灌”或“硬贴”给形象, 而应找到基本性格元素,调适其内部张力,并以 艺术手法加以呈现。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孙悟空有属于自己的 人际关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所谓孙 悟空形象的再创造,并非把孙悟空从这个世界 中剥离,而是在创造新形象的同时翻新这个艺 术世界。 86 版电视剧《西游记》高度还原原著, 观众普遍感觉这个孙悟空最“像”,这和主创团 队严谨的态度和六小龄童精湛的演技有关,也 和电视剧以大体量叙事优势全景式“复原”孙悟 空“社会关系”有很大关系。《大话西游》《悟空 传》等对孙悟空形象的大幅改造,也同样建立在 艺术世界重构的基础之上。人物形象总是生活 在艺术世界中。经典形象再创造的过程,也是 艺术世界重构的过程。从视觉呈现角度看,这 个艺术世界或许只是故事场景的“复原”,但任 何成功的形象再造,必然伴随它所属艺术世界 的基本规则及人物关系的全新改变。也只有这 样,新的形象才能如鱼得水地演绎出让人哭、让 人笑、让人思考的精彩故事。 以有效手法增强人物形象感染力 经典形象为人们所熟悉,但又能花样翻新,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熟返生”手法制造的“陌 生化”效果。孙悟空形象的视觉差异源于经典 形象再创造的内在要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 的孙悟空,突出传统戏曲脸谱中红黄二色的美 学形象,加之京剧武生的扮相,以表现其“神采 奕奕,勇猛矫健”。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中,孙悟空出场伴随小锣小钹的敲打,亮相后耍 花棍,以展现其机智敏捷、精神抖擞。猴戏大师 李少春扮演孙悟空时,还化用“撑竿跳”动作, 以棒拄地,腾跃而起,坐在三张叠起的桌子上, 富有新意的连续动作大大增强经典形象的感 染力。 以往,人们欣赏艺术作品也会产生沉浸感 和代入感,但频次和程度无法和以互动性为基 本特征的网络游戏相比。西游故事早就受到网 游关注,孙悟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游戏人物。 如《梦幻西游》里的孙悟空萌态可掬,给人以不 一样的视觉感受。从《西游记》原著对孙悟空的 塑造来看,“打怪升级”的线索以及修成正果的 结局,与网络游戏的叙事手法颇有相似之处。 在网络游戏中,包括孙悟空在内的人物形象,往 往身处结构分明的层级系统之中,人物力量强 弱甚至性格特征都被标识为数值化的不同品 级。作为网络文艺的美学表达,这有时能迅速 带给人新奇而愉悦的感受。但如果偏离经典形 象艺术内核的戏仿之作大量出现,就有可能造 成经典形象的意义断裂和美感损耗。为此,孙 悟空形象再创造过程中,应当守住经典形象的 美学底线。 从文字到图像、从舞台到银幕、从大屏到小 屏、从现实到虚拟,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新中构 建了孙悟空形象的丰富谱系,不断为我国文艺 经典形象宝库增添新财富。我们看到了自“孙 悟空”诞生以来,人们在这个经典形象上寄托的 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对果敢、信诺、英勇、 不屈等人性闪光点的由衷赞美。只不过,这种 寄托经常采取不同的表达策略,即便有时是对 形象的变形,折射的也是心灵深处的呐喊。 文艺是常为新的。孙悟空只是一个例子,从 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和 艺术形式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刻影 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 的艺术内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汲取文艺经典提 供的智慧,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更大的勇气 直面社会转型期多样生活经验,以更充沛的创造 力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话语和色彩。 制图: 蔡华伟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 增添新的魅力 增添新的魅力 胡一峰 胡一峰 副刊 副刊 2020 6 2 日 星期二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核心阅读 众多“孙悟空”及其不断 重塑的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 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 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 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 丰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以及 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 刻影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 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的艺 术内涵,赋予新的话语和色彩 叶永烈是一位科 普科幻和纪实文学作 家。在我看来,他的 科幻成就至少有三: 一是他在科学基础上 建构起对未来的向 往。这方面突出表现 在《小 灵 通 漫 游 未 来》。此书 1961 年写 成,写的是 21 世纪的 中国,讲述了一个建 立在科学技术高度 发达基础上的中国, 有生产粮食的工厂、 给学生上课的机器 人,还有会飞行的汽 车等等,这些如今有 许多都实现了。二 是用人们喜闻乐见 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 和倡导想象力。叶永 烈的作品至今仍保持 很高销量,他的故事 很好读,广受读者欢 迎。他把科幻与推理 结合,创作“金明戈亮 探案系列”。他发扬 科幻类型文学的特色 —要让广大群众爱 看,要有闪光的点子、 惊人的想象、精彩曲 折的故事,而不是玩 语言文字游戏。叶永 烈把科幻推向更大众 的人群。三是对社会 和历史的深深关切。 他的《爱之病》《腐蚀》 等写传染病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是最早一 批公共卫生题材科幻 作品。 叶永烈的作品, 把未来与历史融为一 体,体现了中国知识 分子的爱国情怀。他 和同代的郑文光、童 恩正等科幻作家,为 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 幻传统。他们都出生 在新中国成立前,在 红旗下学习和成长, 他们把对祖国强大的祝愿注入科幻小说。他们的 科幻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创立科普型科 幻,让科学成为幻想的主线。郑文光是天文学专 家,叶永烈是化学专家,童恩正是人类学专家。叶 永烈说:“科普兴,科学兴;科学兴,中国兴。”二是 发展少儿科幻。科幻在中国,长期是儿童文学的 一部分,它要面向少年普及科学,培养下一代人 的探索精神。叶永烈说:“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喜 欢科学、热爱科学,让孩子们从小就富有幻想”。 三是现实主义观照。尤其是到创作后期,他们都 强调科幻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有人文精 神。他们认为科幻是文学,是人学。 从这些可以看到科幻在中国发生发展的脉 络。梁启超第一个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翻译成中 文,提倡“小说革命” “小说救国”。他的《新中国未 来记》写 1962 年的中国,设想世博会在上海召开, 所有国家都来开会的盛况。鲁迅也从日文翻译了 凡尔纳作品。鲁迅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人翻译 的西方科幻小说,感慨西方人的梦是海底两万里、 人上月球,把西方科幻小说介绍到中国。应该说, 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这代人,秉持了把科幻作 为实现国富民强工具的传统。他们在新中国成立 后迎来机遇,真正把一种舶来品转化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科幻,让它兴旺并扎下根来。 从梁启超、鲁迅到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再 到今天的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江波、陈楸帆等, 中国科幻实现了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前辈作 家倡导的科普型、少儿型和社会型科幻,今天正在 全面发展。从去年底到今年,科幻界重新提出振 兴科普型科幻;少儿科幻方面,则新设少儿科幻星 云奖,并由南方科技大学首次推出科幻的初中高 级教程,另有一批少儿科幻集中出版;科幻现实主 义在创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量新作涌现,延续 中国科幻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和关注未 来的传统。 科幻要让广大群众爱看,要 有闪光的点子、惊人的想象、精彩 曲折的故事 《零 零 后》是 一 个 漫 长 的 故 事 。 我 们 跟 踪 10 余位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成 长历程,连续拍摄了 13 年。 2017 年,《零零后》 电视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2019 年,《零零后》电影版进入院线放映。最近, 《零零后》国际版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引起 国际纪录片界的积极反响。国际纪录片协会 前主席、导演哈里森 ·英格告诉我:“《零零后》 让人真切体会到片中人物的感受,抓住了人 性共通的东西。” 这部纪录片开始于 2006 年一个偶然的泉 滴,流经幼儿、少年、青年时代,汇成一条浪花奔 腾的小河。虽然谈不上惊涛骇浪,却时而水光 晴和,时而阴云密布,甚至雷鸣电闪,涌动着成 长的激情和力量。在欢笑、哭泣、喧闹和孤独 中,孩子们像禾苗一样拔节、抽穗、灌浆,从青涩 走向成熟,未来的丰硕果实隐约可见。 纪录片是一坛老酒,时光暴晒,生活发酵, 思想提纯,美学酿造,贮藏着时间的滋味和人生 的秘密。与其说我们拍摄纪录片《零零后》,不 如说我们带着摄影机陪伴孩子成长。漫长的记 录并不总像作品里那样激动人心,留在素材库 里的镜头大多是琐碎、冗长甚至无聊的日常。 然而,就在这样的日常里偶然闪现一个个明亮 的瞬间,多年之后与另一个细节猝然相遇,形成 令人意外的戏剧情节。比如,影片里池亦洋两 次唱响国歌的场面。在幼儿园, 5 岁的池亦洋带 着一群男孩唱起国歌,直接切换 15 岁的池亦洋 在国际橄榄球赛场上与队友高唱国歌。面孔从 稚嫩到成熟,从游乐到严肃, 10 年光阴划过,显 影一位少年的成长历程。 《零零后》也有戏剧化的故事,像池亦洋的 棍子“大战”、柔柔与嘉阳的争吵、昊天和爸爸的 互动等。这些故事并非导演的构思,而是记录 的结果。对于纪录片来说,“捕捉”是一种关键 能力。把现实里的故事鲜活地、美学地捕捉下 来,还原生活的质感,就会编织出动人的艺术情 节。如果说纪录片也有戏剧化故事,那是生活 的戏剧、时间的戏剧。 记录者有时像一位拾贝人,静静等待生活 的海浪把贝壳带上沙滩,一旦发现就迅速捡拾, 稍不留意贝壳又被带回大海,无影无踪。纪录 片正是由一个个珍贵的贝壳串成的项链。一一 是个恬静内秀的小姑娘,喜欢独处。当老师劝 她交朋友时, 3 岁的她宣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选择”“我有权利这样”。5 岁的柔柔独自站在土 丘上,脱口朗诵自己的诗歌:“风景风景,这是 我最好的风景,我要呼吸风景”。假如没有摄 影机捕捉到这些镜头,也许我们将永远失去 这些诗意的细节。世易时移,这些童年的记 忆也就沉淀在生活的河流里,连孩子自己也 难以记取。 拍摄《零零后》同时是思考教育的过程。从 电视版、电影版到国际版,《零零后》获得不少观 众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的积极反馈,一些家长、教 师急切地跟我交流教育问题。从语气的热切和 探讨的深度,我明显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 的爱—爱的幸福、疼痛和思考。13 年跟踪,我 们把人生镜头从特写拉到全景,观众会更清晰 地看到孩子成长的历程,看到成长中每一个节 点的意义。我们没有能力为观众提供一把打开 所有问题之锁的钥匙。事实上,这把钥匙并不 存在。但通过长时间跟踪观察,我们确信儿童 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人格教育。尊重孩子、陪 伴孩子、观察孩子,才能找到最符合他/她的教 育方法。教育是一项关于爱的事业,《零零后》 是爱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零零后一代正在成长,他们生长在新世纪,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既有中国文化根基,又 面向世界、视野开阔。我们的记录还将继续,非 常期待看到他们长大成人的样子,看到他们崭 新的人生路上将发生哪些令我们惊异的奇迹。 我相信,零零后一代将成为未来的文化大使,带 给世界更为温暖的力量,让世界认识一个自信、 健康、活力四射的中国。 (作者为纪录片《零零后》导演) 纪录片,生活的戏剧 —纪录片《零零后》创作谈 张同道 依次为京剧《闹天宫》 剧照、动画片《大闹天宫》剧照、电视 剧《西游记》剧照、电影《西游记之大 圣归来》剧照、《西游记》连环画。 如果说纪录片也有戏剧 化故事,那是生活的戏剧、时 间的戏剧

Transcript of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 增添新的魅力 -...

Page 1: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 增添新的魅力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02/20/rmrb2020060220.pdf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传统经典形象具有无尽生命力

在我国文艺的历史画卷中,孙悟空是最受

欢迎的经典形象之一。除《西游记》及其续书的

文字描写外,孙悟空的视觉形象早在西夏就出

现于敦煌榆林窟壁画。上世纪 20 年代的电影

《孙行者大战金钱豹》《盘丝洞》以及后来的动画

片《大闹天宫》(1961)、电视剧《西游记》(1986),

再到电影《大话西游》(1995)、《西游记之大圣归

来》(2015)、《西游降魔篇》(2013)和《西游伏妖

篇》(2017)等,塑造出风格迥异的孙悟空影视

形象。孙悟空也颇受舞台艺术青睐,京剧《闹

天宫》、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长演

不衰,形成“猴戏”不同流派。儿童文艺中,孙

悟空更是常写常新,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

精》(1962 年)里的孙悟空形象充满中华美学韵

味,2018 年首演的儿童剧《花果山漫游》则把孙

悟空变成教育孩子知礼节的好老师。作为中

华优秀文化的大 IP,孙悟空在网络文艺中也有

一席之地。网络文学经典之作《悟空传》问世

17 年后,同名电影依然掀起不小热潮。西游题

材网络游戏则为孙悟空形象再创造增添新的

维度。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几代人从小玩

到大的朋友。50 后、60 后大概从连环画第一次

接触腰缠虎皮裙的美猴王;70 后、80 后或许在

“咚咚咚”的《西游记序曲》中认识一个筋斗冲上

云霄的石猴;90 后、00 后又可能是在“二次元”中

与大圣结缘。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

空还漂洋过海,出现在国外文艺作品中。众多

“孙悟空”及其不断重塑的过程,折射出经典形

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

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经典形象人物性格注入新内涵

考察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首先应看到其

人物形象的演变。在时代变迁中为“孙悟空”这

一符号注入新的内涵,是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决

定性内容。童恩正创作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科幻

小说《西游新记》,孙悟空人格特征与原著并无

根本差异,作者大胆想象,让孙悟空穿越到外

国,穿西装、喝咖啡、学外语,折射了改革开放后

中外文化交流新气象。电影《大话西游》的出

现,让孙悟空变成“至尊宝”,建构起“人化”的孙

悟空形象,确立了悟空形象再创造的一种新范

式。到了电影《大圣归来》和小说《悟空传》,不

仅孙悟空的造型发生变化,而且性格中注入追

求自我超越、挥洒个性等现代思想观念。应该

说,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心理

的嬗变。正是注重个性表达、认可多元文化观

念的时代语境,以及日益多样的艺术理念,给了

孙悟空不同的面孔。

不过,看似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并未抛弃孙

悟空的基本性格要素。孙悟空性格本就复杂,

石猴的本色、善良果敢的人格、叛逆捣乱的冲动

以及最终的自我超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创作

者调制孙悟空形象的“原色”。这些“原色”重新

组合,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孙悟空”。由此,我

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经典形象再创造必然要

求注入时代内涵,但这不意味着把某种思想观

念或价值诉求从外部“强灌”或“硬贴”给形象,

而应找到基本性格元素,调适其内部张力,并以

艺术手法加以呈现。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孙悟空有属于自己的

人际关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所谓孙

悟空形象的再创造,并非把孙悟空从这个世界

中剥离,而是在创造新形象的同时翻新这个艺

术世界。86 版电视剧《西游记》高度还原原著,

观众普遍感觉这个孙悟空最“像”,这和主创团

队严谨的态度和六小龄童精湛的演技有关,也

和电视剧以大体量叙事优势全景式“复原”孙悟

空“社会关系”有很大关系。《大话西游》《悟空

传》等对孙悟空形象的大幅改造,也同样建立在

艺术世界重构的基础之上。人物形象总是生活

在艺术世界中。经典形象再创造的过程,也是

艺术世界重构的过程。从视觉呈现角度看,这

个艺术世界或许只是故事场景的“复原”,但任

何成功的形象再造,必然伴随它所属艺术世界

的基本规则及人物关系的全新改变。也只有这

样,新的形象才能如鱼得水地演绎出让人哭、让

人笑、让人思考的精彩故事。

以有效手法增强人物形象感染力

经典形象为人们所熟悉,但又能花样翻新,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熟返生”手法制造的“陌

生化”效果。孙悟空形象的视觉差异源于经典

形象再创造的内在要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

的孙悟空,突出传统戏曲脸谱中红黄二色的美

学形象,加之京剧武生的扮相,以表现其“神采

奕奕,勇猛矫健”。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中,孙悟空出场伴随小锣小钹的敲打,亮相后耍

花棍,以展现其机智敏捷、精神抖擞。猴戏大师

李少春扮演孙悟空时,还化用“撑竿跳”动作,

以棒拄地,腾跃而起,坐在三张叠起的桌子上,

富有新意的连续动作大大增强经典形象的感

染力。

以往,人们欣赏艺术作品也会产生沉浸感

和代入感,但频次和程度无法和以互动性为基

本特征的网络游戏相比。西游故事早就受到网

游关注,孙悟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游戏人物。

如《梦幻西游》里的孙悟空萌态可掬,给人以不

一样的视觉感受。从《西游记》原著对孙悟空的

塑造来看,“打怪升级”的线索以及修成正果的

结局,与网络游戏的叙事手法颇有相似之处。

在网络游戏中,包括孙悟空在内的人物形象,往

往身处结构分明的层级系统之中,人物力量强

弱甚至性格特征都被标识为数值化的不同品

级。作为网络文艺的美学表达,这有时能迅速

带给人新奇而愉悦的感受。但如果偏离经典形

象艺术内核的戏仿之作大量出现,就有可能造

成经典形象的意义断裂和美感损耗。为此,孙

悟空形象再创造过程中,应当守住经典形象的

美学底线。

从文字到图像、从舞台到银幕、从大屏到小

屏、从现实到虚拟,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新中构

建了孙悟空形象的丰富谱系,不断为我国文艺

经典形象宝库增添新财富。我们看到了自“孙

悟空”诞生以来,人们在这个经典形象上寄托的

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对果敢、信诺、英勇、

不屈等人性闪光点的由衷赞美。只不过,这种

寄托经常采取不同的表达策略,即便有时是对

形象的变形,折射的也是心灵深处的呐喊。

文艺是常为新的。孙悟空只是一个例子,从

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和

艺术形式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刻影

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

的艺术内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汲取文艺经典提

供的智慧,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更大的勇气

直面社会转型期多样生活经验,以更充沛的创造

力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话语和色彩。

制图:蔡华伟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增添新的魅力增添新的魅力

胡一峰胡一峰

副刊副刊 2020年 6月 2日 星期二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核心阅读

众多“孙悟空”及其不断

重塑的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

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

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

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

丰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以及

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

刻影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

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的艺

术内涵,赋予新的话语和色彩

叶永烈是一位科

普科幻和纪实文学作

家。在我看来,他的

科幻成就至少有三:

一是他在科学基础上

建 构 起 对 未 来 的 向

往。这方面突出表现

在《 小 灵 通 漫 游 未

来》。此书 1961 年写

成,写的是 21 世纪的

中国,讲述了一个建

立 在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发达基础上的中国,

有生产粮食的工厂、

给 学 生 上 课 的 机 器

人,还有会飞行的汽

车等等,这些如今有

许 多 都 实 现 了 。 二

是 用 人 们 喜 闻 乐 见

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

和倡导想象力。叶永

烈的作品至今仍保持

很高销量,他的故事

很好读,广受读者欢

迎。他把科幻与推理

结合,创作“金明戈亮

探案系列”。他发扬

科幻类型文学的特色

——要让广大群众爱

看,要有闪光的点子、

惊人的想象、精彩曲

折的故事,而不是玩

语言文字游戏。叶永

烈把科幻推向更大众

的人群。三是对社会

和历史的深深关切。

他的《爱之病》《腐蚀》

等写传染病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是最早一

批公共卫生题材科幻

作品。

叶 永 烈 的 作 品 ,

把未来与历史融为一

体,体现了中国知识

分子的爱国情怀。他

和同代的郑文光、童

恩正等科幻作家,为

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

幻传统。他们都出生

在新中国成立前,在

红旗下学习和成长,

他们把对祖国强大的祝愿注入科幻小说。他们的

科幻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创立科普型科

幻,让科学成为幻想的主线。郑文光是天文学专

家,叶永烈是化学专家,童恩正是人类学专家。叶

永烈说:“科普兴,科学兴;科学兴,中国兴。”二是

发展少儿科幻。科幻在中国,长期是儿童文学的

一部分,它要面向少年普及科学,培养下一代人

的探索精神。叶永烈说:“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喜

欢科学、热爱科学,让孩子们从小就富有幻想”。

三是现实主义观照。尤其是到创作后期,他们都

强 调 科 幻 要 关 注 社 会 ,关 注 人 生 ,要 有 人 文 精

神。他们认为科幻是文学,是人学。

从这些可以看到科幻在中国发生发展的脉

络。梁启超第一个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翻译成中

文,提倡“小说革命”“小说救国”。他的《新中国未

来记》写 1962 年的中国,设想世博会在上海召开,

所有国家都来开会的盛况。鲁迅也从日文翻译了

凡尔纳作品。鲁迅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人翻译

的西方科幻小说,感慨西方人的梦是海底两万里、

人上月球,把西方科幻小说介绍到中国。应该说,

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这代人,秉持了把科幻作

为实现国富民强工具的传统。他们在新中国成立

后迎来机遇,真正把一种舶来品转化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科幻,让它兴旺并扎下根来。

从梁启超、鲁迅到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再

到今天的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江波、陈楸帆等,

中国科幻实现了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前辈作

家倡导的科普型、少儿型和社会型科幻,今天正在

全面发展。从去年底到今年,科幻界重新提出振

兴科普型科幻;少儿科幻方面,则新设少儿科幻星

云奖,并由南方科技大学首次推出科幻的初中高

级教程,另有一批少儿科幻集中出版;科幻现实主

义在创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量新作涌现,延续

中国科幻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和关注未

来的传统。

中国科幻薪火相传

科幻要让广大群众爱看,要有闪光的点子、惊人的想象、精彩曲折的故事

《零零后》是一个漫长的故事。我们跟踪

10 余位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成

长历程,连续拍摄了 13 年。2017 年,《零零后》

电 视 版 在 中 央 电 视 台 纪 录 频 道 播 出 。 2019年 ,《零 零 后》电 影 版 进 入 院 线 放 映 。 最 近 ,

《零 零 后》国 际 版 在 美 国 探 索 频 道 播 出 ,引 起

国际纪录片界的积极反响。国际纪录片协会

前主席、导演哈里森·英格告诉我:“《零零后》

让 人 真 切 体 会 到 片 中 人 物 的 感 受 ,抓 住 了 人

性共通的东西。”

这部纪录片开始于 2006 年一个偶然的泉

滴,流经幼儿、少年、青年时代,汇成一条浪花奔

腾的小河。虽然谈不上惊涛骇浪,却时而水光

晴和,时而阴云密布,甚至雷鸣电闪,涌动着成

长的激情和力量。在欢笑、哭泣、喧闹和孤独

中,孩子们像禾苗一样拔节、抽穗、灌浆,从青涩

走向成熟,未来的丰硕果实隐约可见。

纪录片是一坛老酒,时光暴晒,生活发酵,

思想提纯,美学酿造,贮藏着时间的滋味和人生

的秘密。与其说我们拍摄纪录片《零零后》,不

如说我们带着摄影机陪伴孩子成长。漫长的记

录并不总像作品里那样激动人心,留在素材库

里的镜头大多是琐碎、冗长甚至无聊的日常。

然而,就在这样的日常里偶然闪现一个个明亮

的瞬间,多年之后与另一个细节猝然相遇,形成

令人意外的戏剧情节。比如,影片里池亦洋两

次唱响国歌的场面。在幼儿园,5 岁的池亦洋带

着一群男孩唱起国歌,直接切换 15 岁的池亦洋

在国际橄榄球赛场上与队友高唱国歌。面孔从

稚嫩到成熟,从游乐到严肃,10 年光阴划过,显

影一位少年的成长历程。

《零零后》也有戏剧化的故事,像池亦洋的

棍子“大战”、柔柔与嘉阳的争吵、昊天和爸爸的

互动等。这些故事并非导演的构思,而是记录

的结果。对于纪录片来说,“捕捉”是一种关键

能力。把现实里的故事鲜活地、美学地捕捉下

来,还原生活的质感,就会编织出动人的艺术情

节。如果说纪录片也有戏剧化故事,那是生活

的戏剧、时间的戏剧。

记录者有时像一位拾贝人,静静等待生活

的海浪把贝壳带上沙滩,一旦发现就迅速捡拾,

稍不留意贝壳又被带回大海,无影无踪。纪录

片正是由一个个珍贵的贝壳串成的项链。一一

是个恬静内秀的小姑娘,喜欢独处。当老师劝

她交朋友时,3 岁的她宣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选择”“我有权利这样”。5 岁的柔柔独自站在土

丘上,脱口朗诵自己的诗歌:“风景风景,这是

我最好的风景,我要呼吸风景”。假如没有摄

影 机 捕 捉 到 这 些 镜 头 ,也 许 我 们 将 永 远 失 去

这 些 诗 意 的 细 节 。 世 易 时 移 ,这 些 童 年 的 记

忆 也 就 沉 淀 在 生 活 的 河 流 里 ,连 孩 子 自 己 也

难以记取。

拍摄《零零后》同时是思考教育的过程。从

电视版、电影版到国际版,《零零后》获得不少观

众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的积极反馈,一些家长、教

师急切地跟我交流教育问题。从语气的热切和

探讨的深度,我明显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

的爱——爱的幸福、疼痛和思考。13 年跟踪,我

们把人生镜头从特写拉到全景,观众会更清晰

地看到孩子成长的历程,看到成长中每一个节

点的意义。我们没有能力为观众提供一把打开

所有问题之锁的钥匙。事实上,这把钥匙并不

存在。但通过长时间跟踪观察,我们确信儿童

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人格教育。尊重孩子、陪

伴孩子、观察孩子,才能找到最符合他/她的教

育方法。教育是一项关于爱的事业,《零零后》

是爱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零零后一代正在成长,他们生长在新世纪,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既有中国文化根基,又

面向世界、视野开阔。我们的记录还将继续,非

常期待看到他们长大成人的样子,看到他们崭

新的人生路上将发生哪些令我们惊异的奇迹。

我相信,零零后一代将成为未来的文化大使,带

给世界更为温暖的力量,让世界认识一个自信、

健康、活力四射的中国。

(作者为纪录片《零零后》导演)

纪录片,生活的戏剧——纪录片《零零后》创作谈

张同道

④ ⑤

图①—⑤依次为京剧《闹天宫》

剧照、动画片《大闹天宫》剧照、电视

剧《西游记》剧照、电影《西游记之大

圣归来》剧照、《西游记》连环画。

如果说纪录片也有戏剧化故事,那是生活的戏剧、时间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