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12
護理健康照護研究 8 4 中華民國 101 12 257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接受刊載:101 8 20 通訊作者地址:林碧珠  11031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 250 電  話:(0227361661 6332E-mail [email protected] doi:10.6225/JNHR.08.4.257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胡藍文 1 何雅芳 2 林碧珠 3* 1 童綜合醫院護理師  2 為恭紀念醫院腎臟科衛教師  3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背 景: 臨床工作對護理人員而言是具高壓力的 ,因此實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降低護理人員之工作壓力與促進其 健康是有助益的。 目 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 方 法: 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 ,調查中部一所區域教學醫院中之 297 位臨床護理人員。 結 果: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人際支持最好 ,其他依序為自我實現 、壓力處理 、營養 、健康責任 、 運動。護理人員的社會支持愈多 、自我效能愈強 、幸福感與臨床性健康概念愈正向 、愈傾向內控及權威外 控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佳。自我效能、輪值班別、年齡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預測力,共解釋 48% 的總變異量。 結論/實務應用: 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護理主管發展醫院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策略之重要參考 ,應用預測因子以促進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生活型態。 關鍵詞: 臨床護理人員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前  言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9 年統計資料發現,十大 死因中除意外事故及自殺外,慢性病就占了八項(行 政院衛生署,2011),顯見慢性疾病對國人健康的傷 害。而長期累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則是導致慢性病的 主要原因(Villegas, Kearney, & Perry, 2008)。目前我 國政府的執行力與社區各年齡層居民在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實踐力都不甚理想,非常需要健康專家提供 與帶領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典範,而護理人員具有 此之角色功能(陳,2008)。Pender 1996)亦認為護 理人員除了應實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作為個案的角 色模範外 ,更要促進社會健康生活型態的普及化。然 而,因工作上的需要,護理人員往往需輪值三班, 在龐大的工作量下再加上照護病患的高度壓力 ,常忽 略了本身健康的生活型態。多數國內相關的研究均顯 示 ,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情形並不理 想(林 ,2008;陳、張,2009;陳、張、張、宋, 2011)。在目前世界各國皆重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 際 ,護理人員在維護及促進民眾健康上扮演非常關鍵 的角色 ,然而如何改善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執行?以成為服務對象的楷模 ,為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臨床護理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及相關影響因素 ,期以研究結果能提供給相關單位作 為提昇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介入策略之參考。 文獻查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的生活型態由健康促進行為所組成,可視 為正向的生活方式 ,引導個人維護或增進健康與自我 實現,而非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的預防行為(Pender, 1987)。Walker 等學者進一步定義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是「一種多層面的自發性行動及認知,有助於維 持或增進健康安適層次及個人的自我實現」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為了 達到更佳健康狀態的知覺和行為指標 ,引導個人維持

Transcript of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Page 1: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57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接受刊載:101年 8月 20日通訊作者地址:林碧珠  11031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 250號電  話:(02)27361661- 6332;E-mail:[email protected] doi:10.6225/JNHR.08.4.257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胡藍文1 何雅芳2 林碧珠3*

1童綜合醫院護理師 2為恭紀念醫院腎臟科衛教師  3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背 景: 臨床工作對護理人員而言是具高壓力的,因此實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降低護理人員之工作壓力與促進其健康是有助益的。

目 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

方 法: 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調查中部一所區域教學醫院中之297位臨床護理人員。

結 果: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人際支持最好,其他依序為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營養、健康責任、運動。護理人員的社會支持愈多、自我效能愈強、幸福感與臨床性健康概念愈正向、愈傾向內控及權威外

控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佳。自我效能、輪值班別、年齡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預測力,共解釋

48%的總變異量。

結論/實務應用: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護理主管發展醫院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策略之重要參考,應用預測因子以促進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生活型態。

關鍵詞: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前  言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9年統計資料發現,十大死因中除意外事故及自殺外,慢性病就占了八項(行

政院衛生署,2011),顯見慢性疾病對國人健康的傷害。而長期累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則是導致慢性病的

主要原因(Villegas, Kearney, & Perry, 2008)。目前我國政府的執行力與社區各年齡層居民在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實踐力都不甚理想,非常需要健康專家提供

與帶領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典範,而護理人員具有

此之角色功能(陳,2008)。Pender(1996)亦認為護理人員除了應實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作為個案的角

色模範外,更要促進社會健康生活型態的普及化。然

而,因工作上的需要,護理人員往往需輪值三班,

在龐大的工作量下再加上照護病患的高度壓力,常忽

略了本身健康的生活型態。多數國內相關的研究均顯

示,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情形並不理

想(林,2008;陳、張,2009;陳、張、張、宋,

2011)。在目前世界各國皆重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際,護理人員在維護及促進民眾健康上扮演非常關鍵

的角色,然而如何改善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執行?以成為服務對象的楷模,為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臨床護理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及相關影響因素,期以研究結果能提供給相關單位作

為提昇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介入策略之參考。

文獻查證

㈠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健康的生活型態由健康促進行為所組成,可視

為正向的生活方式,引導個人維護或增進健康與自我

實現,而非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的預防行為(Pender, 1987)。Walker等學者進一步定義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一種多層面的自發性行動及認知,有助於維

持或增進健康安適層次及個人的自我實現」(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為了達到更佳健康狀態的知覺和行為指標,引導個人維持

Page 2: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58

或提升健康,增進安寧幸福,達到自我實現,而非

減少、避免或去除已存在的危險行為。在Walker等(1987)的研究中,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分為營養、運動、壓力處理、健康責任、人際支持、自我實現

等六個層面。

由Pender所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中,認為個人特質及經驗、對特定行為的認知與情感可以預測及

修正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結果,此模式為健康信念模

式的延伸,不同於健康信念模式著重於避免疾病的

行為,健康促進模式強調高層次的健康以及自我實

現,強調在行為決定中認知影響的重要性(林、黃,

2006;Pender, 1996)。其中個人特質及經驗會直接或透過對特定行為的認知與情感而間接影響後續的行

為表現,包含健康的定義、自覺健康狀態、人口特

性、生物性因素及個人過去有關的行為;對特定行為

的認知與情感則可直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產生,包

含行動相關感受、自覺行動利益、自覺行動障礙、

自覺自我效能、人際間的影響(包括社會支持、規

範、角色模範)與情境等(Pender, 1996)。本研究以模式中的「自我效能」、「健康概念」、「社會支持」及

「社會人口學變項」來探討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之影響因素。另外,Pender(1996)認為其模式中的「自覺健康控制」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解釋不

穩定,因此將此變項自健康促進模式中移除。但「自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所影響(Pender, Walker, Sechrist, & Frank-Stromborg, 1990)。也有文獻指出健康控握與健康行為和調適之關係密切(陳、陳、羅,2009;葉,2007)。㈡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社會人口學變項」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

關研究發現,年齡較大、教育程度高者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較佳(林,2008;林、黃,2006;Hulme et al., 2003),但另有研究指出年輕者較年紀大者有較佳的運動及壓力管理行為(Hui, 2002)。已婚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上較未婚者好(林等,2003;陳等,2011;Hulme et al., 2003),與家人同住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也較良好(宋、黃、林,2001;林等,2003);但McElligott、Siemers、Thomas及Kohn(2009)針對149位內外科病房及加護單位的護理人員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其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並無差異。另研究顯示主要班別為輪班制及

固定白班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都比固定只上夜班

者好(林等,2003)。有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就愈好(宋等,2001),但亦有研究顯示健康課程時數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無影響(林、

黃,2006)。可見以上研究結果並無一致的定論,故需要再加以探討。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於自己執行健

康行為的把握程度。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是由Bandura於70年代所提出,指個人對於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特定行為的一種自我判斷(Bandura, 1977)。Kim(2011)針對418位臨床護士的研究結果中指出自我效能較強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

佳,自我效能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最重要的影響因

素。其他對於大學生的相關研究結果亦是如此(Jack-son, Tucker, & Herman, 2007; Hong, Sermsri, & Kei-wkarnka, 2007; Peker & Bermek, 2011)。而在國內相關的研究亦發現,自我效能愈強者,其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也愈佳(宋等,2001;林、黃,2006;Lin, Tsai, Chan, Chou, & Lin, 2009)。由上述文獻資料顯示,不論國內外其不同族群的相關研究結果皆顯示,自我效

能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個人自我效能較強者,將有助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落實。

「健康概念」是指個人對健康的定義及其意涵的

了解,個人對健康的概念及想法會影響其行為的表

現。Smith(1981)將健康歸納為四個概念,分別為臨床性健康概念:是指沒有疾病或症狀等從疾病醫

學方面來定義;角色功能性:是指健康為有能力執行

社會所期許的各種角色;調適性:指健康是能彈性地

調適及應付外在環境的變遷;安寧幸福性:是指健康

能超越日常生活狀態達到安適幸福的最佳狀態。Laf-frey(1986)依據Smith的健康概念分類,發展出健康概念量表,此量表目前廣泛應用於各族群的相關

研究上。Hulme等(2003)對居住於美國之拉丁美洲裔成人的研究顯示,健康概念愈正向,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就愈好。Jackson等(2007)的研究發現個人對健康的概念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顯著預測因子

之一。而國內在針對護理人員的研究亦發現護理人

員的健康概念越正向,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就越佳

(王等,2006;宋等,2001;林、黃,2006)。陳及張(2009)的研究結果雖發現學校護理人員的整體健康概念與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無顯著相關,但在

次量表中可發現部分呈現顯著正相關。由上述針對

Page 3: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59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不同族群的健康概念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概念與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正相關,健康概念愈正向,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就愈好。

「健康控握」是指個人所知覺到自身對健康控制

的程度,可做為對健康行為的預測與解釋,Rotter(1966)發展控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分為傾向內控或外控的人格特質,內控者認為生活中所發生的

事件,源自於個人的行為與態度所導致的結果,個

人會對結果負責,因此具有內控特質者,較易採取

健康促進行為。健康控握之測量,最早Wallston、Maides與Wallston於1976年發展單向度(內控、外控)健康控握量表,Wallston、Wallston、與De Vellis於1978年進一步將外控細分為權威外控與機運外控,使健康控握之測量成為三個向度。陳、郭、張、劉

與徐(2007)在血液透析病人之健康促進行為的研究中指出,傾向內控之血液透析病患,其健康促進行

為較佳,傾向外控者健康促進行為較差;陳等 (2009)在探討高中職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中,發現

傾向內控及權威外控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

形均較佳,可能是研究對象為高中生年紀較輕且為學

生,較會受權威外控的正面影響。就整體而言,可

發現內控者比外控者有較正向的健康相關行為(葉,

2007)。Pender(1996)認為社會支持是指人際間的關係,

為個人主觀感受到歸屬感、被愛、尊敬、尊重及被

人需要,著重在他人的行為、信念或態度對個人行

為的影響,個人特質及經驗會與人際關係及情境因素

相互影響,而改變行為的結果。Jackson等人(2007)的研究指出,大學生來自家庭及朋友的社會支持

越多,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Peker 與Bermek(2011)針對111位牙醫系大一學生的相關研究也顯示,社會支持與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研究

結果強力支持Pender的健康促進模式及社會支持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重要性。依據上述文獻查證結果

及本研究目的形成的研究架構如圖一。

方  法

一、研究設計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設計,以台中縣某區域醫院

934位具有護士或護理師執照之執業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樣本數是以檢力分析(power analysis),設定α = .05,power ≥ .90,effect size = .2,計算所需樣本數至少255人,考慮問卷回收率的問題,故增加20%之樣本數,預計抽出306位研究樣本。

本研究因考量人力、物力、及施測的方便性,

採比率、群集抽樣(cluster sampling)進行樣本選取,另因單位工作屬性會影響護理人員生活作息,進而可

能影響其採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故將研究對象依

單位工作屬性相似性分成四類,分別為一般病房(內

外、產兒、精神)、急診及加護病房、專門技術(開

刀房、洗腎室、麻醉科、呼吸治療室)、門診及其他

單位等。再按醫院每單位護理人員基本編制平均15人編為一組,共計62組予編號,因樣本數需達306

人,故需抽出20組,先抽出起始定位點後,每隔3號抽出一組,最後依四類工作單位組數所佔比

率分別抽出8、5、4和3組,該組內所有的樣本皆加以收案,共得

樣本數為306人(表一)。發出306份問卷,回收297份,回收率為97%。

二、 資料收集與倫理考量本研究經醫院人體試驗審查

委員會審查通過。施測前,研

究者先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

與施測方法及隨時可以退出本研

究,並徵詢同意後進行資料收

集,採用不記名自我填答方式。 圖一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架構

社會人口學變項

年齡、教育程度、婚姻、

同住情形、輪值班別、

單位屬性、參加健康促進課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營 養

運動休閒

人際支持

壓力處理

自我實現

健康責任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健康控握

社會支持

Page 4: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60

三、研究工具

㈠ 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採用高、蔡及洪(1999)依據Becker、

Stuifbergen、Oh及Hall於1993年所發展之自評健康行為能力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所發展的健康行為自我效能中文量表為測量工具,包含運動、心理安適、營養和健康責任等四個

層面,分別各為7題,採五等計分法,計分方式由「0%」、「25%」、「50%」、「75%」、「100%」分別給予0-4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越強。原量表的Cronbach’s α值為 .93,兩週後再測信度為 .96,各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90- .99。在本研究正式施測之Cronbach’s α值為 .95,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83- .93。 ㈡ 健康概念量表健康概念量表採用黃及邱(1997)依據Laffery於

1986年發展之健康概念量表(health conception scale)所修訂而成之中文量表,此量表原始分為臨床性(5題)、角色功能性(6題)、調適性(7題)、安寧幸福性(6題)等四個層面,但因本研究發現角色功能性、調適性、安寧幸福性等分量表間相關係數在 .8以上,而Pender等在1990的研究也有相同的情況,為避免迴歸分析時共線性問題,參考其處理方式,將此三分

量表合併成為「幸福性健康概念」。採六點量表計分,

1分為非常不同意,6分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其該項健康概念越正向。原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91,各分量表為 .79- .90。本研究臨床性健康概念及幸福性健康概念Cronbach’s α值分別為.83及.97。㈢ 健康控握量表本研究採用葉(2007)依據Wallston等學者於

1978年所發展之健康控握(health locus of control)中文量表中的內控、權威外控、機運外控等三個分量

表,分別各為6題,採五點量表計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為非常同意,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對象

該健康控握傾向愈強。原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70- .75,兩週後再測信度為 .78- .95。本研究正式施測各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76- .82。 ㈣ 社會支持量表採用呂昌明教授譯自日本學者宗象恆次編製的

情緒支持量表,此中文量表曾分別用於探討預防性

健康行為及婦女子宮頸抹片複檢行為,皆有良好之

信度(Cronbach’s α值分別為 .87及 .93)及效度(葉,2007)。量表共6題,採四等計分法,計分方式由「無」、「1人」、「2人」、「2人以上」分別予0-3分,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對象社會支持愈多。本研究量正

式施測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93。㈤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本研究採用魏及呂(2005)發展之簡式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量表測量,包含自我實現、健康責任、人

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和營養等六個層面,分別

各為4題,共24題,採四點量表計分,1分表示從不如此,4分為總是如此,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好。原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90,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63- .79。本研究正式施測之Cronbach’s α值為 .91,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59- .80。

四、 資料分析使用SPSS 12.0 for 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

析,方法包括百分比、平均值、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相關分析及複迴歸分析。

結  果

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佈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本研究對象共297人,皆為女性。年齡分布以20

-29歲者居多(60.9%),教育程度部分,以專科或以下者較多(56.8%),大部分未婚(69.9%),與親屬同

表一 研究樣本之人數與單位屬性分布情形

單位屬性 總人數 抽樣人數 樣本比例 (%)

一般病房急診及加護病房專門技術門診及其它合計

383222200129934

125746443

306

32.633.332.033.332.7

Page 5: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61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住者占多數(63.4%),41.2%需輪值三班,在一般病房服務最多(34.8%),沒有參加過健康促進課程佔多數(66.7%)。

由表二可知,研究對象因年齡、輪值班別及單

位屬性不同,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得分有顯著差

異。40歲以上、固定班別及在門診工作者,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佳。再以分量表來看,40歲以上者的營養、運動及自我實現較佳,但在人際關係上,

20-29歲者較佳,而固定班別者的營養、運動、人際關係及自我實現均較佳;特殊單位或門診及其他者

的營養型態較好,門診及其他者的自我實現較急診及

加護病房者佳;已婚者較未婚者的營養型態好。以上

均達統計顯著差異。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各量表之得分情形由表三可知,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信心程度尚

可,其中健康責任得分最高,其次為營養,第三為

心理安適,運動得分最低。在健康概念量表方面,依

得分指標排序顯示幸福性健康概念得分高於臨床性健

康概念。健康控握量表方面,內控得分最高,其次為

權威外控,機運外控為最低。在社會支持部分,研究

對象獲得的社會支持屬於中上程度。而在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方面,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中等程

度,得分最高為人際支持,其它依序為自我實現、

壓力處理、營養、健康責任,而在運動的執行上最

差。

表二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N = 297)

變 項 %

F/t

整體 營養 運動 人際關係 健康責任 壓力處理 自我實現

年 齡①20-29歲②30-39歲③ ≥ 40歲Scheffe事後檢定

60.932.2 6.9

7.06**

③ > ① , ②

12.97***

③ > ① , ②

5.72**

③ > ① , ②

5.72**

① > ②

1.81 3.89a 7.05**

③ > ① , ②教育程度①專科或以下②大學以上Scheffe事後檢定

56.843.2

0.08 1.35 0.04 0.20 0.43 0.00 0.03

婚姻狀況①未婚②已婚Scheffe事後檢定

69.930.1

2.11 12.41***

② > ①

3.53 0.51 1.44 0.00 0.99

同住情形①獨居②與親屬同住③與友人同住④其他Scheffe事後檢定

19.363.411.4 5.9

0.76 1.94 0.88 0.97 0.34 1.68 0.56

輪值班別①固定班別②三班都有③兩種以上班別Scheffe事後檢定

33.441.225.4

9.19***

① > ②

20.34***

① > ② , ③

3.20*

n.s.

3.07*

① > ②

2.29 1.28 10.07***

① > ②單位屬性①一般病房②急診及加護病房③專門技術④門診及其他Scheffe事後檢定

34.828.321.815.1

4.59**

④ > ②

8.29***

③ , ④ > ① , ②

2.27 1.77 2.47 1.88 4.53**

④ > ②參加健康促進課程①沒有②有Scheffe事後檢定

66.733.3

2.88 0.91 3.82 1.08 4.49*

② > ①

0.87 0.41

註:a表Dunnett’s T3; n.s.: non significant。  p < .05. **p < .01. ***p < .001.

Page 6: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62

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各變項間之關係由表四顯示,自我效能、幸福性健康概念、臨

床性健康概念、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低至

中度之正相關,即自我效能愈強、幸福性及臨床性

健康概念愈正向、社會支持愈多者,其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愈佳。內控、權威外控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

低至中度之正相關,機運外控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

低度之負相關,即健康控握傾向機運外控者則較差。

四、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重要預測因子進行迴歸分析前,先進行多元共線性(multilin-

earily)分析。各自變項容忍度為 .330- .895之間,變異數膨脹係數為1.118-3.034之間,表示自變項間無共線性問題存在。由表五分析結果顯示,投入十個自

變項可共同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48%的變異量,其中顯著預測變項為自我效能、輪值班別、年齡,由

標準化迴歸係數可看出,自我效能為主要預測因子。

討  論

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其各量表得分

本研究發現,護理人員的自我效能中健康責任得

分最高,而運動得分最低,此與林等(2003)、林及黃(2006)的研究結果相同,可見臨床護理人員目前以能做到注意自身健康的信心程度最高,而運動方面

的信心程度為最低。在健康概念量表中,幸福性得分

高於臨床性,顯示護理人員多數認同健康就是能扮演

好社會期望的角色功能、調適並因應改變的環境、

發揮自己的潛能,而較不認同能單純從疾病醫學來定

義健康,此與Pender等(1990)的研究結果類似。健康控握量表中,內控得分最高,其次為權威外控,

機運外控得分最低,或許因護理人員所受之教育及專

業背景之故,所以傾向認為健康是操之在我,且認

同醫療專業能改善健康情形,而較不認同運氣、命

運等因素會掌控健康。

表三 自我效能、健康概念、健康控握、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得分情形(N = 297)

變 項 得分組距 平均值 標準差 排 序

自我效能營養心理安適運動健康責任

0-1220-280-280-280-28

73.5819.6218.4515.5319.92

16.404.304.885.424.98

2341

健康概念臨床性健康概念幸福性健康概念

5-3019-114

21.3383.76

4.2514.55

21

健康控握內控機運外控權威外控

6-306-306-30

22.2016.6420.77

3.253.613.18

132

社會支持 0-18 12.62 4.4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營養運動人際支持健康責任壓力處理自我實現

24-964-164-164-164-164-164-16

54.618.897.55

10.418.359.499.90

9.622.121.812.072.102.172.37

461532

表四 自我效能、健康概念、健康控握、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皮爾森相關分析(N=297)

項 目

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健康控握 社會支持

臨床性健康概念 幸福性健康概念 內控 機運外控 權威外控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631** .286** .425** .283** .244** -.124** .319**

**p < .01.

Page 7: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63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得分屬於中等

程度,此結果和林等(2003)對新竹一家區域教學醫院員工的調查結果一樣,亦和Lee、Tsai、Tsai及Lee(2011)對台灣南部四家地區醫院360位護理人員之調查結果相近,亦和國外McElligott等(2009)針對149位內外科病房及加護單位的護理人員調查結果一致。顯示護理人員要成為民眾或病人的健康角色模

範,在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仍有提升的空間。

次量表的得分,表現較好的是人際支持,此與陳等

(2011)、Hensel(2011)、Hui(2002)、Kim(2011)的研究結果相同,而與林及黃(2006)、林(2008)、陳及張(2009)等的研究以營養執行最佳的結果不同,或許因上述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不需三班輪班的學校或

公衛護理人員,而本研究臨床護理人員需輪班且臨床

業務工作繁忙,吃飯時間常不固定,以致營養之執

行力不佳。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最差的為運動,

此結果與國內外多數研究相同(王等,2006;Hensel, 2011; McElligott, Siemers, Thomas, & Kohn, 2009),可能臨床護理人員面對病人工作要求零失誤情緒緊繃,

加上工作負荷重,耗費體力,下班後需要休息,

因此忽略了運動,顯示這一直是護理人員的共通問

題,仍需相關單位重視並積極努力尋求改善方法。

另外,臨床護理人員對健康責任之自我效能得分

最高,但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健康責任方面的落

實卻欠佳,根據研究者臨床觀察,推究護理人員因

為本身具有醫療專業背景,故自認在健康責任之自我

效能能夠做到的把握度較高,但也因為本身的醫療專

業背景,再加上對臨床上各種疾病病程的了解,因

此除非身體不適,否則較少尋求其他健康專業人員的

協助,導致對自我健康責任的執行力較差。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不同年齡層除了在健康責任及壓力處理無顯著差

異外,在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它分量表上皆呈

現顯著差異,此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相似(朱,

2009;林、黃,2006;Hui, 2002)。年齡40歲以上者在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營養、運動及自我實現

等方面都較好,但在人際關係方面則20-29歲者較好,可能是年長者比較重視身體保健,而年輕者會

較著重在人際關係的發展。已婚者較未婚者的營養型

表五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複迴歸分析(N = 297)

變 項未標準化B估計值

標準化Beta值 t Tolerance VIF

constant 31.208 7.353***

自我效能 0.317 .539 9.968*** .657 1.522

健康概念臨床性健康概念幸福性健康概念

0.0030.275

.001

.1380.0181.813

.438

.3302.2813.034

社會支持 0.144 .067 1.348 .787 1.271

健康控握內控機運外控權威外控

-0.230-0.1560.025

-.077-.059.008

-1.225-1.2660.139

.479

.895

.537

2.0861.1181.862

輪值班別三班都有vs固定班別兩種以上vs固定班別

-3.436-2.365

-.176-.107

-3.011**-2.067*

.559

.7221.7871.386

單位屬性急診或加護vs一般病房專門技術vs一般病房門診及其他vs一般病房

0.1882.0451.835

.009

.087

.068

0.1721.6421.268

.729

.676

.671

1.3721.4781.490

年齡20-29歲vs ≥ 40歲30-39歲vs ≥ 40歲

-3.098-0.019

-.150-.001

-3.157**-0.010

.846

.7991.1821.251

註:R = .693; R2 = .480; F = 17.882。   *p < .05. **p < .01. ***p < .001.

Page 8: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64

態好,此與朱(2009)、林等(2003)、陳等(2011)的研究結果相似,推論或許是已婚者有家庭的責任,

所以比較會重視家人及自身的飲食營養情形。固定一

種班別(包括固定白班、固定小夜班、或固定大夜

班)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三班輪班者好,此結果

與朱(2009)針對234位精神科醫療院所之護理人員的研究結果相同,但與林等(2003)針對一家區域教學醫院員工(含醫師、護理、醫技和行政人員)的研究

發現輪班制及固定白班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固

定上夜班者的結果有些微不同,推究或許是因為林等

的研究對象還包含有其他類的醫事人員之故。

而門診及其他單位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急診

及加護病房好,此和McElligott等人(2009)發現重症單位護理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低於一般內外

科病房護理人員的研究結果相似,推論應該是在急診

或加護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須面對重症的患者、

應付緊急事件及繁瑣的護理工作,在如此繁忙的工作

壓力下,或許會影響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實行。

自我效能在國內外不同族群的相關研究結果皆獲

得一致的結論,均顯示自我效能愈強者,其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愈佳(林、黃,2006;Hong et al., 2007; Peker & Bermek, 2011),本研究以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亦獲得相同的結果。而護理人員運動之自我效能

較差,相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亦以運動的分量表

得分最低,證實了Bandura的自我效能確實對行為的執行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Bandura(1977)指出在行為的開始階段,自我效能會影響行為的選擇,而在

行為維持階段,自我效能則會影響個人願意付出多少

努力以及面臨各種阻礙與困難時,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的程度。故若能提升護理人員的自我效能,將有助其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及維持。

幸福性健康概念及臨床性健康概念愈正向者,

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好,此研究結果與Pender等(1990)的研究發現只有幸福性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相關的結果略有不同,或許是因為 Pender等的研究對象為正值青壯年的職場員工,因此較不能

感受到疾病對身體的影響,而本研究對象為臨床護理

人員,平日工作以照顧病人為主,故更能體會身體

健康對個人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性。而唯擁

有健康的身體為基礎,才能維持個人社會角色的穩

定,以及追求心靈的健康成長,進而落實健康的生

活型態。因此在未來的護理教育中,應提供多向度的

健康概念之學習,以提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執行。

當臨床護理人員愈傾向內控和權威外控時,其

本身比較會實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而傾向機運外

控者,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差,此發現與Pender等(1990)的研究結果相仿,而在其他族群的相關研究亦是傾向內控或權威外控者的健康行為較好(葉,

2007;陳等,2007;陳等,2009)。故對於傾向機運外控的護理人員,應強調健康的好壞歸因於生活型

態,同時鼓勵臨床護理人員實際感受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所帶來的好處,藉由因果關係的確認,將其傾向

機運外控的人格特質轉向內控。

社會支持愈多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就愈

好,這個結果在研究文獻中獲得支持,Jackson等人(2007)和Peker 及Bermek(2011)的研究結果同樣發現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正相關,也與

Pender(1996)認為社會支持會影響個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論點相符,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健康促進及健康

維持的保護機制,當個人主觀感受到充足的社會支持

時,健康促進及健康維持的目的將更容易達成。故醫

院若能提供課程,教導臨床護理人員發展人際關係的

技巧與增加社會支持的來源,對於臨床護理人員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將有所助益。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

自我效能、輪值班別、年齡為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顯著預測因子,其中自我效能為主要預測因子,

此與國內外許多的研究結果相近(林等,2003;Jack-son et al., 2007; Kim, 2011),顯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雖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自我效能仍是最重要的

影響因素。年齡較輕且需輪值三班者的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較差,年輕族群才剛投入臨床工作,且多服務

於需輪三班的工作單位,工作壓力再加上輪班的辛

苦,可能無法顧及個人的健康生活,故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會較差,而隨著年資、工作經驗的累積,對

護理工作逐漸熟練,較能適應職業生涯,使護理人

員較能積極執行個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且年長者

亦可能較重視個人健康,顯示對於年輕護理人員的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應為醫院需特別注意加強的一群。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現護理人員自我效能愈強、健康

概念愈正向、傾向內控與權威外控、社會支持愈多

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實行情形愈好。護理人員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子包括自我效能、輪值

Page 9: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65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班別、年齡等變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㈠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受自我效能影響,在提升自我效能上,可由醫院推動健康促進計畫,

組成健康促進生活小團體例如各種運動、健康飲食

等,由較資深人員帶領年紀輕的同仁參加,期望護

理人員經由親自參與從中體驗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對個

人身心帶來的愉悅與健康,產生對後續行為正面增強

效果;或藉由舉辦相關的座談會,邀請專家、角色模

範現身說法,分享成功經驗;另可於在職教育中安排

相關課程,教導護理人員如何克服執行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障礙,對於不利情境的應變及克服技巧,以提

升其自我效能,將有助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實行。

㈡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運動執行上較差,建議醫院可安排運動課程及時間管理課程,使護理人

員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亦能規劃運動時間;鼓勵護理

人員至方便到達的場所運動;並建議醫院能增設小型

室內運動室,提供乒乓球桌或韻律教室等支持性運動

環境。㈢對於年齡較輕、輪值三班的護理人員,建議醫院主管應適時給予關懷,制定較佳的班別輪值方

案,以減少護理人員作息不正常情形。㈣本研究對象只侷限在台中縣某區域教學醫院之臨床護理人員,研

究結果無法推論至不同地區及等級的護理人員,建

議未來研究可擴大研究對象與範圍,以比較不同地

區、不同醫院等級的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

的差異。另外,未來的研究仍應繼續探討健康概念或

增加Pender健康促進模式中之其它變項,以便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影響因子有更全面性的了解。

參考文獻

王佳慧、李碧霞、鄭 綺、高靖秋、楊勤熒、蔡仁貞

(2006).護理人員疲倦/活力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研究.新台北護理期刊,

8(1),7-16。[Wang, C. H., Lee, P. H., Jeng, C., Kao, C. C., Yang, C. Y., & Tsai, J. C. (2006). A study of fatigue/stamina, healthy lifestyl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nurses. New Taipei Journal of Nursing, 8(1), 7-16.]

朱佩怡(2009).女性精神科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於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間的關係(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新北市:輔仁大學護理學研究所。[Chu, P. Y. (2009). The effect of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s relationship be-

tween job stress and health in female psychiatric nursing

staff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New Taipei City, Taiwan, ROC.]

行政院衛生署(2011).99年度死因統計.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1897&class_no=440&level_no=3 [Executive Yuan, Tai-wan, ROC,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1). 99 year cause

of death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1897&class_no=440&level_no=3]

宋素貞、黃瑞美、林麗英(2001).臨床護理人員與實習護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榮總護理,

18(2),147-158。[Sung, S. J., Huang, J. M., & Lin, L. Y. (2001).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mong clinical nurses and student nurses. VGH Nursing,

18(2), 147-158.]林美聲、黃松元(2006).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宜蘭縣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為

例.學校衛生,48,1-17。[Lin, M. S., & Huang, S. Y. (2006). Study on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mong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nurses in I-Lan county, Taiwan.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48, 1-17.]

林雅雯、游琇茜、翁政玉、黃宇晏、楊琇惠、劉智綱

(2003).醫院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決定因素之探討—以新竹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醫務管理期

刊,4(4),77-90。[Lin, Y. W., Yu, H. C., Weng, C. Y., Huang, Y. Y., Yong, H. H., & Liou, J. C. (2003).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and determinants among the employees in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Hisn-Chu city.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4(4), 77-90.]林語梵(2008).宜蘭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研究所。

[Lin, Y. F. (2008). Study on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mong public health nurses in Yilan

county, Taiwa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ROC.]

高淑芬、蔡秀敏、洪麗玲(1999).員工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初步探討.元培學報,6,43-68。[Kao, S. F., Tsai, S. M., & Hung, L. L. (1999). Preliminary study of employe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Journal of Yuanp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 43-68.]陳佩英、郭素青、張惠甄、劉亞君、徐子英(2007).血液

透析病患其控握信念、心理困擾與健康促進行為之初

Page 10: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66

探.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6(2),27-41。[Chen, P. Y., Kuo, S. C., Chang, H. C., Liu, Y. C., & Hsu, T. Y. (2007).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in a group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Journal of

Taiw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 6(2), 27-41.]陳妮婉、張彩秀、張淑萍、宋琇鈺(2011).護理人員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澄清醫護管

理雜誌,7(2),27-37。[Chen, N. W., Chang, T. H., Chang, S. P., & Sung, H. Y. (2011). Project to develop a timesaving technique for preparing outgoing fresh frozen plasma. Cheng Vhing Medical Journal, 7(2), 27-37.]

陳昭伶、陳政友、羅惠丹(2009).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探討.健康促進與衛生

教育學報,31,129-152。[Chen, C. L., Chen, C. Y., & Lo, H. T. (2009).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mong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in Keelung, Taiw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31, 129-152.]陳美燕(2008).健康促進與人生.台北市:啟英文化。

[Chen, M. Y. (2008). Health promotion and life. Taipei City, Taiwan, ROC: Ching Culture.]

陳貞夙、張淑美(2009).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生

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175-197頁)‧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

進研究所。[Chen, C. S., & Chang, S. M. (2009). A study on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mong the college nurses in Taiwan, R. O. C. Life educa-

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symposium papers (pp. 175-197). Taipei City, Taiwan, ROC: Graduate School of Life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黃毓華、邱啟潤(1997).高雄地區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因子.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6(1),24-36。[Huang, Y. H., & Chiou, C. J. (1997). Predictors contributing to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Kaohsiung area.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6(1), 24-36.]葉季森(2007).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異常婦女複診行為及

其相關因素研究(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研究所。[Yeh, C. S. (2007). A study of the clinic return behavior of abnormal

pap test women and related facto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ROC.]

魏米秀、呂昌明(2005).「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之發展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4,25-46。[Wei, M. H., & Lu, C. M. (2005). Development of the short-form Chines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24, 25-46.]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doi:10.1037/0033-295X.84.2.191

Hensel, D. (2011). Relationships among nurses’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health, and lifestyle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33(1), 45-62. doi:10.1177/0193945910373754Hong, J. F., Sermsri, S., & Keiwkarnka, B. (2007). Health-pro-

moting lifestyle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Mahido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Development, 5(1), 27-40.

Hui, W. H. (2002).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undergradu-ate nurse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18(2), 101-111. doi:10.1053/jpnu.2002.32346Hulme, P. A., Walker, S. N., Effle, K. J., Jorgensen, L., Mc-

Gowan, M. G., Nelson, J. D., & Pratt, E. N. (2003).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behaviors of Spanish-speaking Hispanic adult. 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14(3), 244-254. doi:10.1177/1043659603014003011

Jackson, E. S., Tucker, C. M., & Herman, K. C. (2007). Health valu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self-efficacy as factors in a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6(1), 69-74. doi:10.3200/JACH.56.1.69-74

Kim, Y. I. (2011). Effect factors on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of shift work nurses. Kore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ing, 20(3), 356-364. doi:10.5807/kjohn.2011.20.3.356Laffrey, S. C. (1986).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conception scale.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9(2), 107-113. doi:10.1002/nur.4770090205

Lee, W. L., Tsai, S. H., Tsai, C. W., & Lee, C. Y. (2011). A study on work stress,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among district hospital nurses in Taiw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53(5), 377-383. doi:10.1539/joh.11-0054-FS

Lin, Y. H., Tsai, E. M., Chan, T. F., Chou, F. H., & Lin, Y. L. (2009).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regnant women.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32(6), 650-661.

Page 11: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4期‧中華民國 101年 12月 267

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McElligott, D., Siemers, S., Thomas, L., & Kohn, N. (2009).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es: Is there a healthy nurse in the house?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2(3), 211-215. doi:10.1016/j.apnr.2007.07.005

Peker, K., & Bermek, G. (2011). Predi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among freshman dental students at Istanbul uni-versity. 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 75(3), 413-420.

Pender, N. J. (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2n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3r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Pender, N. J., Walker, S. N., Sechrist, K. R., & Frank-Stromborg, M. (1990). Predicting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the workplace. Nursing Research, 39(6), 326-332. doi:10.1097/00006199-199011000-00002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

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80(1), 1-28. doi:10.1037/h0092976

Smith, J. A. (1981). The idea of health: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3), 43-50.

Villegas, R., Kearney, P. M., & Perry, I. J. (2008).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core lifestyle behaviours o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 BMC Public Health, 8, 2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442070/pdf/1471-2458-8-210.pdf

Walker, S. N., Sechrist, K. R., & Pender, N. J. (1987). The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Research, 36(2), 77-81.

Wallston, K. A., Maides, S., & Wallston, B. S. (1976). Health-related information seeking as a function of health related locus of control and health valu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0(2), 215-222. doi:10.1016/0092-6566 (76)90074-X

Wallston, K. A., Wallston, B. S., & De Vellis, R. (1978).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MHLC) scales.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6(2), 160

-170. doi:10.1177/109019817800600107

Page 12: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 覺健康控制」概念來自於「健康控握」,是指個人自我 決斷健康的一種信念,它受內控、權威或機運外控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December 2012 Vol. 8, No. 4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Clinical Nurses

268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ugust 20, 2012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Pi-Chu Lin, No. 250, Wuxing St., Xinyi District, Taipei City 11031, Taiwan, ROC.

Tel: +886 (2) 2736-1661 ext. 6332; E-mail: [email protecte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Clinical Nurses

Lan-Wen Hu1 • Ya-Fang Ho2 • Pi-Chu Lin3*

1MS, RN, Department of Nursing, Tungs’ Taichung MetroHarbor Hospital; 2MS, RN, Nephrology

Education Nurse, Wei Gong Memorial Hospital; 3EdD, RN,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Nursing, College of Nursing,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Background: Nursing is a highly stressful job. Following a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can assist nurses to reduce work

stress and promote personal health.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clinical nurses and related fac-

tor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297 nurses at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entral Taiwan.

Results: Nurses gave themselves the highest scores on interpersonal support followed by self-actualization, stress

management, nutrition, health responsibility, and exercise. Nurses who received more social support, had stron-

ger self-efficacy, were happier, had more positive health conceptualization,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authority outside control tended to follow a mor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Self-efficacy,

work shift, and age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explaining 48% of tota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variance.

Conclusions /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Findings may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nurse administrators to

create a health promotion culture in hospitals targeted to improve nurses’ health.

Key Words: clinical nurse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self-efficacy,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