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557/content/ziyuan/wenxian/00… ·...

2
德育与思政研究 211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2月上 总第130期 一、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现状 青少年离家出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项关于 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叛逆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作为心 理叛逆的表现之一,20.8% 的深圳市青少年近一年有过离家出 走的想法,5.8% 的人曾经尝试过离家出走。美国人类与健康服 务机构提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定义是 :年轻人在没有得到父 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 1 天以上。 [1] 国内的研究通过对离家出走的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将离 家出走分为四种类型 :(1)逃避型。这类孩子大都生活在不利 于身心发展的家庭里,常常遭到打骂,大多学习成绩较差,为了 免遭打骂,便一走了之。大部分离家出走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型。 (2)向往型。他们大都是家中的宠儿,备受娇惯,但缺乏应有 的引导和教育,可能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不惜离 家出走,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理想”。(3)报复型。这类孩子因 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用离家出走进行报 复。当他们窥视到家长为找他们而疲惫不堪时,反而会幸灾乐祸, 得意洋洋。(4)盲从型。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 这类孩子很单纯,往往在出走后会后悔莫及。 国外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 时普遍通过外部因素去探讨原因。到 6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社 会学的理论,从三个角度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 : [2] (1)心 理病理角度。来自早期的精神科研究,因而当时离家出走行为 均被视为心理病态。其特征为情绪困扰、抑郁、自我形象低落 和自制力弱。(2)社会性角度。认为青少年离家出走主要是逃 避家庭的生理和心理的虐待,或对家庭的无声抗议。目前此角 度研究较多。(3)正常健康角度。反对将离家出走视为个人性 格、心理、家庭或社会问题的症状,提倡正面分析青少年离家 行为,认为离家是处理其在家庭中面临困扰的一种可接受的方 法。Brennan et al 提出综合张力—制约理论, [3] 该理论相信 离家出走是家庭压力和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后果。如果青少年与 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关系是正面的,就可减少离家出走的可能 性。Ek & Steelman 提出互动理论, [4] 强调离家出走行为是通 过个人和环境的互动产生的,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等。 Schaffner 则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 [5] 着重指出情绪对青少年理 解离家出走的行为和做出此决定起重大影响,认为在人与环境 相互作用时,除了认知层面还有情绪层面的互动,两者的结合才 能更清楚地分析青少年做出离家出走决定的过程。 二、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特殊阶段,若教育和处理不当, 导致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能会构成离家出走的内在因素,而不 良的教育方式、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文化传播媒介的诱导可能 构成离家出走的外部因素。 1. 内在因素 (1)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成年感和自立意识开始建立,正处 于在“心理断乳期”。表现为独立意向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 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老师,分析家长, 评价同学。明显地开始挑战家长的权威,如果家长们还像从前 一样对待他们,动辄打骂,便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于 发展到出走。 (2)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成长的困难期、危险期。其中又 以 15 ~18 岁这一阶段表现得特别显著。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由于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独立反叛的一面,同时也特别期望 得到父母的关爱。当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又面对学业的巨大压 力时,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释放心中的抑郁,比如离家 出走。 (3)青春期青少年内分泌发育过程中植物神经调节不协调, 情绪不稳定。面对父母“苦口婆心”或“严厉死板”的教育容易 产生烦躁、冲动的情绪,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2. 外部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在所有影响孩子发展的家庭因素中,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研究发现,家长如 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养态度,孩 子就显示出独立、积极、态度友好、情绪稳定等性格特征。如 果采取的是拒绝、干涉、溺爱、支配、独裁、压迫的态度,孩 子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反抗和情绪不稳定等性 格特征。 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 裴燕红 程大志 摘要 :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指年轻人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 1 天以上。本文在概述前人成果 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探讨离家出走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离家出走对青少年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的观点。 关键词 : 青少年;离家出走 ;心理学 作者简介 : 裴燕红(1984-),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 07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基 础心理学;程大志(1983-),男,山东菏泽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 07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Transcript of 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557/content/ziyuan/wenxian/00… ·...

Page 1: 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557/content/ziyuan/wenxian/00… · 冲突的一种途径。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人际关

德育与思政研究

211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2月上 总第130期

一、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现状

青少年离家出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项关于

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叛逆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作为心

理叛逆的表现之一,20.8% 的深圳市青少年近一年有过离家出

走的想法,5.8%的人曾经尝试过离家出走。美国人类与健康服

务机构提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定义是:年轻人在没有得到父

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1]

国内的研究通过对离家出走的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将离

家出走分为四种类型:(1)逃避型。这类孩子大都生活在不利

于身心发展的家庭里,常常遭到打骂,大多学习成绩较差,为了

免遭打骂,便一走了之。大部分离家出走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型。

(2)向往型。他们大都是家中的宠儿,备受娇惯,但缺乏应有

的引导和教育,可能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不惜离

家出走,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理想”。(3)报复型。这类孩子因

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用离家出走进行报

复。当他们窥视到家长为找他们而疲惫不堪时,反而会幸灾乐祸,

得意洋洋。(4)盲从型。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

这类孩子很单纯,往往在出走后会后悔莫及。

国外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 30 年代。当

时普遍通过外部因素去探讨原因。到 6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社

会学的理论,从三个角度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2](1)心

理病理角度。来自早期的精神科研究,因而当时离家出走行为

均被视为心理病态。其特征为情绪困扰、抑郁、自我形象低落

和自制力弱。(2)社会性角度。认为青少年离家出走主要是逃

避家庭的生理和心理的虐待,或对家庭的无声抗议。目前此角

度研究较多。(3)正常健康角度。反对将离家出走视为个人性

格、心理、家庭或社会问题的症状,提倡正面分析青少年离家

行为,认为离家是处理其在家庭中面临困扰的一种可接受的方

法。Brennan et al 提出综合张力—制约理论,[3] 该理论相信

离家出走是家庭压力和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后果。如果青少年与

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关系是正面的,就可减少离家出走的可能

性。Ek & Steelman 提出互动理论,[4] 强调离家出走行为是通

过个人和环境的互动产生的,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等。

Schaffner 则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5] 着重指出情绪对青少年理

解离家出走的行为和做出此决定起重大影响,认为在人与环境

相互作用时,除了认知层面还有情绪层面的互动,两者的结合才

能更清楚地分析青少年做出离家出走决定的过程。

二、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特殊阶段,若教育和处理不当,

导致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能会构成离家出走的内在因素,而不

良的教育方式、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文化传播媒介的诱导可能

构成离家出走的外部因素。

1.内在因素

(1)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成年感和自立意识开始建立,正处

于在“心理断乳期”。表现为独立意向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

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老师,分析家长,

评价同学。明显地开始挑战家长的权威,如果家长们还像从前

一样对待他们,动辄打骂,便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于

发展到出走。

(2)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成长的困难期、危险期。其中又

以15~18岁这一阶段表现得特别显著。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由于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独立反叛的一面,同时也特别期望

得到父母的关爱。当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又面对学业的巨大压

力时,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释放心中的抑郁,比如离家

出走。

(3)青春期青少年内分泌发育过程中植物神经调节不协调,

情绪不稳定。面对父母“苦口婆心”或“严厉死板”的教育容易

产生烦躁、冲动的情绪,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2. 外部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在所有影响孩子发展的家庭因素中,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研究发现,家长如

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养态度,孩

子就显示出独立、积极、态度友好、情绪稳定等性格特征。如

果采取的是拒绝、干涉、溺爱、支配、独裁、压迫的态度,孩

子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反抗和情绪不稳定等性

格特征。

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

裴燕红 程大志

摘要:青少年离家出走是指年轻人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本文在概述前人成果

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探讨离家出走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离家出走对青少年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的观点。

关键词:青少年;离家出走;心理学

作者简介:裴燕红(1984-),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基

础心理学;程大志(1983-),男,山东菏泽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Page 2: 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理论探新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557/content/ziyuan/wenxian/00… · 冲突的一种途径。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人际关

德育与思政研究

212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2月上 总第130期

(2)学校教育方法不当。这是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主要原

因。青少年若感到学习负担过重,被老师逼得太紧,就会产生

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当他们缺少朋友时,归属的需要就难以

得到满足,加之父母对他缺乏关注、关心和理解,使他产生孤

独感、不安全感以及对立情绪,企图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宣泄不满,

希望引起关注。

(3)社会新闻媒体的过分渲染,容易引发青少年的盲目从

众心理。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经常会不加辨别地模仿电视、

电影情节中的明星们的角色行为,甚至觉得这种行为够时髦,

跟得上潮流。报刊、电台报道了一些中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弃学

出走的消息后,有的中学生会加以模仿,以为是解脱的好办法。

三、离家出走对青少年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认为离家出走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存状态困难、生存环境不安全、离家出

走者的思想情绪不稳定、使自己孤立于普通人群之外、得不到

文化知识技能教育、作为人的多方面权利丧失等。

与国内过去和国外更早期调查中的“冲动性占绝对多数”

的状况有所不同,现在的青少年离家出走,已不单纯由“冲动

性”所驱使,而是由其所认为的“离家出走意义”所引发。“意义”

就是离家出走的行为对青少年具有实践价值,是根据自己成长

发展中的条件、状况、认识、事件、机遇,按照心智发展所作

出的倾向性选择。

这种实践意义对青少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为青少

年提供了暂时缓解压力的机会,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矛盾和

冲突的一种途径。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人际关

系的紧张和心理危机是产生离家出走现象的主要的心理和行为

诱因。将离家出走作为逃避心理冲突的方法,符合社会学家科

塞的冲突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减压阀”机制,[6] 认为社会冲突

是可以集聚的,必须通过“减压阀”的机制来予以缓解,否则

将会出现大规模的爆发。离家出走虽然是一种极端的方式,但

可以让青少年暂时缓解或逃避压力,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

为更好地解决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时间和心理上的准备。(2)在一

定程度上锻炼了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

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实

践能力。现代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

张口的生活,对生活的艰难,社会的残酷几乎一无所知。离家

出走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锻炼生存能力的机会。在没有父母保

护的环境中,青少年有机会培养自立、自律能力,学会战胜困

难、适应社会。(3)对自我价值进行新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自

我统一性的形成。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

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他们开始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这

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7] 如果不能形成

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他们会出现角色混乱。为了努力寻找他自己,

青少年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以期脱离家庭保护,获得对社会

现实的直接认识。让青少年了解到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自我与

他人的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自我统一性的最终形成。

四、结论和建议

离家出走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行为通过青少

年归来后家庭给他的反馈起到正面或负面的效应。在一定社会

结构和社会压力下,青少年利用出走这一举措来缓解或者逃避

压力,以这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对自身的发

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离家出走的

青少年呢 ?

首先,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这需要家

庭成员协调好家庭矛盾,父母和老师要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上尽量协调一致。家庭要理解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尊重他们的

人格,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青少年对自己和对家长的责任心。

其次,父母要转换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子女树

立好榜样。父母应经常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在物质上

要有一定的限制,精神上要尽量满足。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用

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正确的观点,摒弃

错误观点的想法。要学会鼓励孩子,懂得孩子的个性差异,善

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自信心、责任感。

再次,尽快在各级学校中建设健全完善的学生心理辅导机

构和社会工作机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

通过社工的细致工作,随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辅导,从而使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其健康成长。要强

化青年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尤其是社会风险意识较差的中小

学生。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在这方面学校和

家长要各尽职责,既要起到辅导作用,也要起到监督作用。

最后,开展丢失人群的生活状况的形象宣传。形象宣传在

西方国家普遍用于预防自杀行为,指的是教育机构向青少年播

放自杀过程的恐怖和血腥的图片、影像,使青少年在心理上对

自杀产生恐惧从而有效预防自杀。我们的教育机构可以收集并

制作反映离家出走青少年悲惨生活状态的影像资料,向广大青

少年播放,使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有效避免离家出走现象。[8]

参考文献:

[1]杨心德,陈霞.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策略[J].宁波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4).

[2]Burke W. & Burkhead E.. Runaway Children in America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Treating Troubled Adolescents[A]. Melson

B. (ed).Runaway Adolescents: A family System Perspectives[M]. New

York: Carland Publishing 1989.

[3]Brennan, T.,Huizinga, D. & Elliott, D.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naways.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8.

[4]Ek,C.A.& Steelman, L.. Becoming A Runaway: From the

Accounts of Youthful Runners. Youth and Society 1988.

[5]Schaffner,L.. Teenage Runaways: Broken Hearts and “Bad

Attitudes”[M].New York: Haworth Press, 1999.

[6]陈世海,滕继果.“寻人启事”:一种文本解读[J].当代青年研

究,2007,(2).

[7]陈会昌.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赵维泰.儿童离家出走成因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刊,2004,(5).

(责任编辑:董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