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2016/09/18  · 主编:金锐 电话:010-8229673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
主编:金锐 电话:010-82296735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全 年 定 价 :180.00 元 零 售 价 格 :4.00 元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质 检 电 话 :010- 65369738 周刊 让教师诗意地栖居 16 2019年9月18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今夜月明人尽望 “月光光,照谷场,谷场上,农人忙。今年糯 谷收成好,舂成糍粑围圈坐。爹娘一口娃一口, 幸幸福福到来年……”打从记事起,每逢中秋节 前后,总能听见母亲哼着这首童谣忙来忙去。 儿时的中秋,父亲负责祭祀祖先,邀请长 辈和兄弟姊妹到家团聚;母亲负责准备菜肴, 制作糍粑和辅料。农家传统手工糍粑的制作 过程很复杂,讲究火候。母亲在头一天便开始 忙碌起来,用竹筛去掉糯米细粒,淘洗干净,再 用温开水泡上一整晚。第二天捞出,滤干水, 装入木甑,用猛火、文火蒸透煮熟,倒入石臼杵 如泥,取出装入木盆,用热帕子搭盖好。上桌 前,还会揪成一小团一小团,浇上谷芽糖浆、撒 上炒黄豆面,轻嚼于口中,丝滑香甜,大受全家 人的欢迎,成了中秋餐桌上的第一道主菜。 中秋余下的糍粑,母亲会碾成饼晾干。在 农忙季节或嘴馋时,切成薄片,生起一灶火,在 锅中抹上少许猪油,烤上几分钟,做成糍粑 块。起锅时,双面金黄,浇上谷芽糖浆,或者撒 上食盐,是一道既充饥又解馋的美味小吃。 那时实物匮乏,除稻谷、糯谷可自主外,糖是 搞不到的“水中月”。为了解决中秋无糖不欢的 难题,母亲学会了土法制糖,在中秋前半个月已 经开始忙活,准备熬制谷芽糖浆的各种材料。母 亲精选当年的稻谷,用木桶浸泡发芽,直至长出 豆芽菜般的绿叶。再备足一定量大米,磨至小米 大小,生起一灶火,将磨好的米粒入锅煮透。然 后加入适量谷芽,小火熬制,待糖水完全渗出,起 锅冷却发酵,最后将糖水熬制成糖浆即可。 随着糖浆变浓,站在一旁的我不时闻到锅 里飘来的麦芽香气,禁不住诱惑,总想先吃为 快。趁着母亲俯下身去添加柴火的间歇,快速 舀起一勺灌在嘴里,却不知表面看似平静的谷 芽糖浆蕴藏着“暗黑能量”,简直难以下咽。那 场面让人记忆如昨,是儿时痛并快乐的回忆。 在城里安家后,全家人两地忙碌。中秋到 了,父亲陪伴母亲回到老家,用老办法打上一 石臼糍粑,装入保温桶,然后叫上姐姐一家人 到城里过节。我则留在城里准备一桌酒菜,等 待第一道主菜到位。一小时的车程,打开桶 盖,热气腾腾,糯香四溢,撒上白糖和炒黄豆 面,咬在嘴里,唇齿留香。 看着年年辛苦折腾却不亦乐乎的母亲,我 心疼地说:“这些城里不都有吗?”母亲说:“没 有石臼、木槌的中秋,不叫中秋;没有糍粑的糍 粑娃,不叫糍粑娃……” 父亲和母亲过了70岁,在我和姐的强烈要 求下,大受全家人欢迎的糍粑还是慢慢地淡出 了中秋餐桌。去年中秋,姐姐与我闲聊时透 露,母亲经常在她面前唠叨,说老了不中用遭 人嫌弃,中秋节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没意思了; 父亲更是为此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甚至几天 不同母亲说话。 那天,我特意提出来年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 的想法,父母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也不说话。姐 姐赶紧接过话茬儿: “糍粑娃没有糍粑,还叫糍粑 娃吗?老家的糍粑,一柴一灶,一米一粒,一臼一 槌,实实在在,比城里买的香,如果再撒上自家石 磨磨的炒黄豆面,想想都会流口水。咱们一个不 少地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让孩子们见识一下民 俗文化,让冷清的小院热闹起来……”听完姐姐 的话,父母脸上挂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老了,老家的糍粑吃一次少一次,石 臼、木槌、木甑保管得好好的,你们什么时候想 吃,什么时候就是中秋。”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坚 守”,我突然伤感起来,似乎失去了许多珍贵的 东西,无知地掠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幸福。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 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月饼宣传车流 动在大街小巷,播放着明朝诗人徐有贞的《中秋 月》。中秋近了,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年糯谷收 成很好,晒得干干的。我起身走到窗前,仰望夜 空,月儿退去了柳眉,变成了椭圆,住进了故乡。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广安市白马庙村小) 1076年,又是中秋月明时,此时的苏子瞻已身在 密州。 密州,是苏轼从未经历过的穷乡僻壤,作物只有 麻、枣、桑树,他的生活状况在《杞菊赋》序言中有记: “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 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 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那段日子最沮丧,最难过。苏轼忆起了在杭州优 游富庶的日子,虽是贬谪时光,却也如同天堂,因为与 弟弟子由同在。 初到杭州时,苏轼笼罩在被罢黜的黑暗里。他反对 王安石的“青苗法”,几次上书神宗都石沉大海,反遭群 丑小辈诬陷,被贬到杭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恰巧子由所在之地在苏轼的视察行程中,兄 弟二人有了把酒言欢的美好时光。他们或泛舟湖面,或 漫步柳岸,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融化为赏心乐事。 苏家兄弟少时熟诵大量文学经典,青年时与父同入 汴梁参加殿试,双双高中,名噪京都。汴梁城让弟兄二 人目不暇接,他们手足情深,互为知己。东坡曾说: “岂 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后来也在其兄墓志铭上写 道: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们常 以诗文唱和,共同度过了人生中许多温暖的岁月。 苏轼忆起杭州的中秋,秋风拂过,桂子暗香,饮不 尽的团圆酒,诉不完的手足情。离别时候,难舍难分, 子由送兄长至80里外的颍川,又过了半月才分手。 出发前夜,兄弟二人在颍川舟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 彻夜未眠。“我生三度别,此别犹酸冷”“秋风亦已过, 别恨终无穷”,诗句里有着言说不尽的离情。苏轼在 好友李常的诗中写道,“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足 见子由在他心中的位置。 那个中秋,是苏轼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中秋夜。 此后宦海沉浮,他一次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又是一个清晨,苏轼离开杭州前往密州,前途未 卜,风雨飘摇,满目贫穷之气,他的心情定是跌入了万 丈深渊。途中的百感交集催生了苏轼的诗情: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 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 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 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6 年未见,子由,你在他乡 还好么? “隔千里兮共明月”,是密州的明月,也是济南的明 月。山水相隔,共浴月华,在如水的月色里,理想与现 实交织的彷徨、思念子由的迫切,都得到了宽慰。月圆 月缺,悲欢离合,自古难全,这是苏轼的智慧之语,也是 他的达观心境。既如此,只有美好的希望和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明月与苏轼内心情感 激烈碰撞,酒助诗情,《水调歌头》遂成千古绝唱。 第二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有了施展才华的大好 机会。洪水泛滥之时,他身先士卒,加固城基,修建黄 楼,做好防洪保障。他还开创先例,视察监狱,关心囚 犯的健康和福利。政治上的起色让他对未来充满了 美好期待。那个中秋,久隔的兄弟二人终于再次相 见,既有相聚的欢喜,也有即将分别的忧伤。中秋明 月撩拨着苏轼的诗情:“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 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何年何处看。”中秋明月 成了他的知己,寄托着他的无限情怀,仕途中的困厄 苦楚都化作一阵风、一缕烟,飘然而散。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荒远的黄州做了一个 有名无实的闲差—团练副使,他似乎再次跌入万劫 不复的深渊。黄州成了苏轼性格和命运的分水岭,但 也不必担心,那轮中秋明月早已植入苏轼的内心,正 是那时那地,成就了不朽的东坡居士。 几百年后,著名学者林语堂这样评价苏轼:是散文 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书法家,是工程师,是瑜伽术 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饮酒成瘾者,是诗 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 我一直以为,我是最幸运的,因为我生在 中秋。 我以为母亲是中秋的化身。我的日历表 每天都是崭新的,母亲亲手翻开,还用铅笔小 心翼翼地将日期打圈。其实,我生命的每一 个毛孔,都与母亲的血脉紧密相通,这是一种 最幸福、最温暖的生命节奏。随着岁月长河 的流淌,我愈发感觉中秋的宝贵,这是我永久 的思想家园。 小时候的秋收季,大人干农活,孩子就跟 着大人转,有的在田野里帮忙做农事或采野 花,有的则在稻场草垛里捉迷藏。这个时候, 母亲更是爱惜我们,总是怕我们“玩野”了,所 以绝不让我们离开她的视线。母亲说,“保全 自己就是给父母行孝道”,这道理我是在后来 才明晰的。 当中秋节快到的时候,母亲总是趁着晴 好天气,赶紧摘棉花、收割芝麻。她说,有了 新棉、新芝麻,中秋就有新油炸麻花、油条和 油饼,一家人可吃个够呢!于是,母亲带上满 满一壶水,领着我和弟弟妹妹,今天摘芝麻, 明天摘棉花。我们在棉田里穿来穿去,不由 自主地感叹“好大的棉球儿”;收拾芝麻却又 是一番景象,样样都是学问。累了,母亲就叫 我们在树阴底下歇息一下。其实,农活虽然 很累,但我们却觉得很快乐,一边劳动一边玩 闹,农田倒像是娱乐场一样。 我的“长寿面”也是少不了的,这是母亲 一生的作品。母亲总会小心翼翼地亲手下 厨,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到我面 前。年幼时懵懵懂懂,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听 母亲说,生日那天吃一碗长寿面是很有讲究 的,保护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后来,我索性要 求跟母亲一起吃,因为我希望母亲健康快乐, 希望在我的生活里永远有母亲的叮嘱。 我工作在鄂东一座小城,母亲则一直不 肯离开老家,每天侍弄她的菜园子。虽说不 过四五里的距离,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平时与 母亲相聚的机会仍然不多。所以,中秋就成 了母亲永远的牵挂。她舍不得坐公交,总是 步行来看我,每当我见到母亲步履蹒跚的样 子,泪水便不自觉地落下来,润湿了衣襟。 去年中秋前夕,母亲依旧一拐一拐地走 到我家。大约早晨6点左右,我还没起床,就 听妻子开门嚷道:“您老怎么又送这多东西来 啊?”我匆忙下床去看,土鸡、鸡蛋、面条,还有 自家菜园摘的新鲜蔬菜……满满一大篮子。 母亲笑着说:“马上到中秋了,是秋儿的生日 呢!”母亲习惯叫我乳名,尽管我早为人父,但 在她心里,我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母亲会在我这里过中秋。一家人吃顿团 圆饭,妻子择菜、洗菜,孩子帮忙洗碗筷、摆桌 椅、端茶送水,我则下厨掌勺,切菜、炒菜、卤 菜,尽量符合母亲的饮食口味。不一会儿,萝 卜、白菜、鱼丸子、肉丸子、卤菜,还有家乡的 特色莲子米排骨汤,荤素搭配端上满满一大 桌,孩子已经忍不住馋开始伸手尝鲜。这时 母亲上场了,特意为我做了一碗“长寿面”,这 是多年未变的习惯。 对于母亲而言,中秋是一个充满希望和 憧憬的季节;而对于我而言,中秋让我感受到 世界上最纯真的母爱,分享了人间最美好的 时光。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鄂州市红莲湖新区 庙岭中学) 一场秋雨,寒了蝉鸣。 一丝微黄,艳了秋菊。 一个转身,又见秋的模样。 一抬眼,就能看见窗外月亮丰腴的脸,等不及 参加这场秋的盛宴。 中秋是最相思的节日。皎皎一轮天上月,只因 有了乡愁,化作千千千万万月亮的碎片。从此,走到 哪里,身后都有一个月亮,不在眉头,就在心头。那 些久远的深情和怅惘,年年随着月光如期而至,在墨 色的天空上肆意播放;那些沉淀在记忆中的乡愁,亦 如酵池的酒水,咕噜咕噜,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明月夜,小桥边,烟色绕人家。那是我记忆里 的故乡。故乡是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静静地歇卧 在山下的一片洼地里;前面是小山,后面是大片的 平原,恰如一叶小舟,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静守岁 月,地老天荒。 中秋还不到,大人就开始忙着准备中秋的团圆 饭。时令蔬菜不需要怎么买,谁家门前屋后没有一 畦青菜呢?小孩子喜欢的糖果还是需要采买一些 的,馋人的不仅是糖,那些红红绿绿的糖纸也够惦 记很长时间了。瓜果还没去买,东家邻居就送来了 自家果园种的大红苹果,西家邻居也送来了亲戚家 储存在地窖的西瓜;院子墙角的葡萄早就给东邻西 舍送过了,当然母亲也没忘特意留下几串,中秋的 晚上是要当成贡品祭拜月神的。 当然,所有采买之中,最重要的一件物事就是月 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我们这里出产的是 一种青丝酥皮月饼,茶碗口大小,圆润生香,里面红、 绿两色丝线随意交错,花生米像是掰成了两半的小 月牙,东一半西一半地镶嵌在中间,外边则包着一层 乳白色薄薄的酥皮,中间还点了颗红红的“美人痣”。 那时候的月饼还是端庄清秀的,带着一点矜 持,外面一层乳白色薄纸是它特有的衣裳,不大不 小,刚好把月饼包裹严实,在月饼的顶端结结实实 黏合在一起。那纸张和月饼一样,也有酥酥脆脆的 感觉,就连纸张一起吃下去似乎也是不足为怪的。 那时候的月饼也还是朴素的,没有花里胡哨的包装 盒,八个月饼分两层整齐排列,用一根素色麻绳捆 起来,再牢牢地打个结系住,顶上铺一张玫红纸,说 不出的喜庆祥和。 晚上,只等月亮上场,我们的好戏就能开锣 了。第一个被端出来的一定是月饼,一个个点着 美人痣的小月饼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青花瓷的盘子 里,散发着特有的香气。彼时,皓魄当空,彩云初 散,一家人传杯换盏,尽情享受团圆的味道。小孩 子开始端着自家的好菜串门,拿着月饼与月亮比 大小,直到比得月饼越来越小、月亮越来越大,小 肚子也越来越圆了。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有乡愁,也不知道会有一 天再也吃不上故乡的老月饼,只知道山顶上的月 亮会慢慢爬上天空,像个巨大的月饼,也一定是这 世界上最醇香无比的月饼。 城市里也有中秋。每年的中秋照例是要买月饼 的,只不过买月饼的人不再是白发的父母,换成了小 时候贪吃的我。超市里的月饼种类五花八门,蛋黄 的、肉松的、豆沙的、青瓜的……各种时髦的名堂,各 种费尽心机的包装,充斥着商品的颜色和味道。 月饼一盒一盒提回家,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滋 味。以至于父母总是嘱咐以后少买些。开始怀念起 家乡的老月饼,有一年专门托了人捎回来一些,父亲 竟然每天都要吃上一两个。青丝酥皮的老月饼,还保 持着曾经的俏模样,还是那么酥、那么甜,轻轻触碰, 失去的时光就纷纷扬扬地飘落一地。再后来,听说制 作酥皮月饼的厂家不再经营了,我们一家人还失落了 许久。社会的大潮对谁都不留情面,在食品多如繁星 的今天,谁还能偏居一隅,坚守朴素,执着于那些烦琐 的纯民间制作呢?也许,这世上再也找不到一枚酥皮 月饼,可以消解胃里的乡愁了。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飘蓬在外多年,见 惯了城市上空被高楼大厦分割得七零八碎的月 亮,也有幸见过浩瀚大海上踏波而出的月亮,却都 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月亮。也许, 这就是乡愁的滋味。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拜月、赏月,寄托对故乡亲 人的思念。几千年来,中秋与明月、故乡、亲情早已融为一体, 成为人们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又是一年中秋,一轮明月遥遥生 起,多少离人的思绪摇曳在月光之中……

Transcript of 文 化...2016/09/18  · 主编:金锐 电话:010-8229673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Page 1: 文 化...2016/09/18  · 主编:金锐 电话:010-82296735 投稿邮箱:zgjsbjssh@vip.163.com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zgjsbtp@vip.163.com

主编:金锐 电话:010-8229673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全 年 定 价 :180.00 元 零 售 价 格 :4.00 元 印 刷 :人 民 日 报 印 刷 厂 地 址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金 台 西 路 2 号 质 检 电 话 :010- 65369738

周刊文文 化化让 教 师 诗 意 地 栖 居

16版2019年9月18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月明人尽望“月光光,照谷场,谷场上,农人忙。今年糯

谷收成好,舂成糍粑围圈坐。爹娘一口娃一口,

幸幸福福到来年……”打从记事起,每逢中秋节

前后,总能听见母亲哼着这首童谣忙来忙去。

儿时的中秋,父亲负责祭祀祖先,邀请长

辈和兄弟姊妹到家团聚;母亲负责准备菜肴,

制作糍粑和辅料。农家传统手工糍粑的制作

过程很复杂,讲究火候。母亲在头一天便开始

忙碌起来,用竹筛去掉糯米细粒,淘洗干净,再

用温开水泡上一整晚。第二天捞出,滤干水,

装入木甑,用猛火、文火蒸透煮熟,倒入石臼杵

如泥,取出装入木盆,用热帕子搭盖好。上桌

前,还会揪成一小团一小团,浇上谷芽糖浆、撒

上炒黄豆面,轻嚼于口中,丝滑香甜,大受全家

人的欢迎,成了中秋餐桌上的第一道主菜。

中秋余下的糍粑,母亲会碾成饼晾干。在

农忙季节或嘴馋时,切成薄片,生起一灶火,在

锅中抹上少许猪油,烤上几分钟,做成糍粑

块。起锅时,双面金黄,浇上谷芽糖浆,或者撒

上食盐,是一道既充饥又解馋的美味小吃。

那时实物匮乏,除稻谷、糯谷可自主外,糖是

搞不到的“水中月”。为了解决中秋无糖不欢的

难题,母亲学会了土法制糖,在中秋前半个月已

经开始忙活,准备熬制谷芽糖浆的各种材料。母

亲精选当年的稻谷,用木桶浸泡发芽,直至长出

豆芽菜般的绿叶。再备足一定量大米,磨至小米

大小,生起一灶火,将磨好的米粒入锅煮透。然

后加入适量谷芽,小火熬制,待糖水完全渗出,起

锅冷却发酵,最后将糖水熬制成糖浆即可。

随着糖浆变浓,站在一旁的我不时闻到锅

里飘来的麦芽香气,禁不住诱惑,总想先吃为

快。趁着母亲俯下身去添加柴火的间歇,快速

舀起一勺灌在嘴里,却不知表面看似平静的谷

芽糖浆蕴藏着“暗黑能量”,简直难以下咽。那

场面让人记忆如昨,是儿时痛并快乐的回忆。

在城里安家后,全家人两地忙碌。中秋到

了,父亲陪伴母亲回到老家,用老办法打上一

石臼糍粑,装入保温桶,然后叫上姐姐一家人

到城里过节。我则留在城里准备一桌酒菜,等

待第一道主菜到位。一小时的车程,打开桶

盖,热气腾腾,糯香四溢,撒上白糖和炒黄豆

面,咬在嘴里,唇齿留香。

看着年年辛苦折腾却不亦乐乎的母亲,我

心疼地说:“这些城里不都有吗?”母亲说:“没

有石臼、木槌的中秋,不叫中秋;没有糍粑的糍

粑娃,不叫糍粑娃……”

父亲和母亲过了70岁,在我和姐的强烈要

求下,大受全家人欢迎的糍粑还是慢慢地淡出

了中秋餐桌。去年中秋,姐姐与我闲聊时透

露,母亲经常在她面前唠叨,说老了不中用遭

人嫌弃,中秋节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没意思了;

父亲更是为此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甚至几天

不同母亲说话。

那天,我特意提出来年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

的想法,父母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也不说话。姐

姐赶紧接过话茬儿:“糍粑娃没有糍粑,还叫糍粑

娃吗?老家的糍粑,一柴一灶,一米一粒,一臼一

槌,实实在在,比城里买的香,如果再撒上自家石

磨磨的炒黄豆面,想想都会流口水。咱们一个不

少地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让孩子们见识一下民

俗文化,让冷清的小院热闹起来……”听完姐姐

的话,父母脸上挂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老了,老家的糍粑吃一次少一次,石

臼、木槌、木甑保管得好好的,你们什么时候想

吃,什么时候就是中秋。”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坚

守”,我突然伤感起来,似乎失去了许多珍贵的

东西,无知地掠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幸福。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

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月饼宣传车流

动在大街小巷,播放着明朝诗人徐有贞的《中秋

月》。中秋近了,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年糯谷收

成很好,晒得干干的。我起身走到窗前,仰望夜

空,月儿退去了柳眉,变成了椭圆,住进了故乡。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广安市白马庙村小)

老家的糍粑

□朱于云

1076年,又是中秋月明时,此时的苏子瞻已身在

密州。

密州,是苏轼从未经历过的穷乡僻壤,作物只有

麻、枣、桑树,他的生活状况在《杞菊赋》序言中有记:

“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

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

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那段日子最沮丧,最难过。苏轼忆起了在杭州优

游富庶的日子,虽是贬谪时光,却也如同天堂,因为与

弟弟子由同在。

初到杭州时,苏轼笼罩在被罢黜的黑暗里。他反对

王安石的“青苗法”,几次上书神宗都石沉大海,反遭群

丑小辈诬陷,被贬到杭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恰巧子由所在之地在苏轼的视察行程中,兄

弟二人有了把酒言欢的美好时光。他们或泛舟湖面,或

漫步柳岸,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融化为赏心乐事。

苏家兄弟少时熟诵大量文学经典,青年时与父同入

汴梁参加殿试,双双高中,名噪京都。汴梁城让弟兄二

人目不暇接,他们手足情深,互为知己。东坡曾说:“岂

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后来也在其兄墓志铭上写

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们常

以诗文唱和,共同度过了人生中许多温暖的岁月。

苏轼忆起杭州的中秋,秋风拂过,桂子暗香,饮不

尽的团圆酒,诉不完的手足情。离别时候,难舍难分,

子由送兄长至 80 里外的颍川,又过了半月才分手。

出发前夜,兄弟二人在颍川舟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

彻夜未眠。“我生三度别,此别犹酸冷”“秋风亦已过,

别恨终无穷”,诗句里有着言说不尽的离情。苏轼在

好友李常的诗中写道,“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足

见子由在他心中的位置。

那个中秋,是苏轼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中秋夜。

此后宦海沉浮,他一次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又是一个清晨,苏轼离开杭州前往密州,前途未

卜,风雨飘摇,满目贫穷之气,他的心情定是跌入了万

丈深渊。途中的百感交集催生了苏轼的诗情: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

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

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

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6年未见,子由,你在他乡

还好么?

“隔千里兮共明月”,是密州的明月,也是济南的明

月。山水相隔,共浴月华,在如水的月色里,理想与现

实交织的彷徨、思念子由的迫切,都得到了宽慰。月圆

月缺,悲欢离合,自古难全,这是苏轼的智慧之语,也是

他的达观心境。既如此,只有美好的希望和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明月与苏轼内心情感

激烈碰撞,酒助诗情,《水调歌头》遂成千古绝唱。

第二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有了施展才华的大好

机会。洪水泛滥之时,他身先士卒,加固城基,修建黄

楼,做好防洪保障。他还开创先例,视察监狱,关心囚

犯的健康和福利。政治上的起色让他对未来充满了

美好期待。那个中秋,久隔的兄弟二人终于再次相

见,既有相聚的欢喜,也有即将分别的忧伤。中秋明

月撩拨着苏轼的诗情:“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

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何年何处看。”中秋明月

成了他的知己,寄托着他的无限情怀,仕途中的困厄

苦楚都化作一阵风、一缕烟,飘然而散。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荒远的黄州做了一个

有名无实的闲差——团练副使,他似乎再次跌入万劫

不复的深渊。黄州成了苏轼性格和命运的分水岭,但

也不必担心,那轮中秋明月早已植入苏轼的内心,正

是那时那地,成就了不朽的东坡居士。

几百年后,著名学者林语堂这样评价苏轼:是散文

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书法家,是工程师,是瑜伽术

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饮酒成瘾者,是诗

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

苏轼的中秋月

□周光辉

我一直以为,我是最幸运的,因为我生在

中秋。

我以为母亲是中秋的化身。我的日历表

每天都是崭新的,母亲亲手翻开,还用铅笔小

心翼翼地将日期打圈。其实,我生命的每一

个毛孔,都与母亲的血脉紧密相通,这是一种

最幸福、最温暖的生命节奏。随着岁月长河

的流淌,我愈发感觉中秋的宝贵,这是我永久

的思想家园。

小时候的秋收季,大人干农活,孩子就跟

着大人转,有的在田野里帮忙做农事或采野

花,有的则在稻场草垛里捉迷藏。这个时候,

母亲更是爱惜我们,总是怕我们“玩野”了,所

以绝不让我们离开她的视线。母亲说,“保全

自己就是给父母行孝道”,这道理我是在后来

才明晰的。

当中秋节快到的时候,母亲总是趁着晴

好天气,赶紧摘棉花、收割芝麻。她说,有了

新棉、新芝麻,中秋就有新油炸麻花、油条和

油饼,一家人可吃个够呢!于是,母亲带上满

满一壶水,领着我和弟弟妹妹,今天摘芝麻,

明天摘棉花。我们在棉田里穿来穿去,不由

自主地感叹“好大的棉球儿”;收拾芝麻却又

是一番景象,样样都是学问。累了,母亲就叫

我们在树阴底下歇息一下。其实,农活虽然

很累,但我们却觉得很快乐,一边劳动一边玩

闹,农田倒像是娱乐场一样。

我的“长寿面”也是少不了的,这是母亲

一生的作品。母亲总会小心翼翼地亲手下

厨,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到我面

前。年幼时懵懵懂懂,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听

母亲说,生日那天吃一碗长寿面是很有讲究

的,保护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后来,我索性要

求跟母亲一起吃,因为我希望母亲健康快乐,

希望在我的生活里永远有母亲的叮嘱。

我工作在鄂东一座小城,母亲则一直不

肯离开老家,每天侍弄她的菜园子。虽说不

过四五里的距离,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平时与

母亲相聚的机会仍然不多。所以,中秋就成

了母亲永远的牵挂。她舍不得坐公交,总是

步行来看我,每当我见到母亲步履蹒跚的样

子,泪水便不自觉地落下来,润湿了衣襟。

去年中秋前夕,母亲依旧一拐一拐地走

到我家。大约早晨 6 点左右,我还没起床,就

听妻子开门嚷道:“您老怎么又送这多东西来

啊?”我匆忙下床去看,土鸡、鸡蛋、面条,还有

自家菜园摘的新鲜蔬菜……满满一大篮子。

母亲笑着说:“马上到中秋了,是秋儿的生日

呢!”母亲习惯叫我乳名,尽管我早为人父,但

在她心里,我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母亲会在我这里过中秋。一家人吃顿团

圆饭,妻子择菜、洗菜,孩子帮忙洗碗筷、摆桌

椅、端茶送水,我则下厨掌勺,切菜、炒菜、卤

菜,尽量符合母亲的饮食口味。不一会儿,萝

卜、白菜、鱼丸子、肉丸子、卤菜,还有家乡的

特色莲子米排骨汤,荤素搭配端上满满一大

桌,孩子已经忍不住馋开始伸手尝鲜。这时

母亲上场了,特意为我做了一碗“长寿面”,这

是多年未变的习惯。

对于母亲而言,中秋是一个充满希望和

憧憬的季节;而对于我而言,中秋让我感受到

世界上最纯真的母爱,分享了人间最美好的

时光。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鄂州市红莲湖新区

庙岭中学)

最纯真的母爱

□吴美糖

一场秋雨,寒了蝉鸣。

一丝微黄,艳了秋菊。

一个转身,又见秋的模样。

一抬眼,就能看见窗外月亮丰腴的脸,等不及

参加这场秋的盛宴。

中秋是最相思的节日。皎皎一轮天上月,只因

有了乡愁,化作千千千万万月亮的碎片。从此,走到

哪里,身后都有一个月亮,不在眉头,就在心头。那

些久远的深情和怅惘,年年随着月光如期而至,在墨

色的天空上肆意播放;那些沉淀在记忆中的乡愁,亦

如酵池的酒水,咕噜咕噜,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明月夜,小桥边,烟色绕人家。那是我记忆里

的故乡。故乡是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静静地歇卧

在山下的一片洼地里;前面是小山,后面是大片的

平原,恰如一叶小舟,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静守岁

月,地老天荒。

中秋还不到,大人就开始忙着准备中秋的团圆

饭。时令蔬菜不需要怎么买,谁家门前屋后没有一

畦青菜呢?小孩子喜欢的糖果还是需要采买一些

的,馋人的不仅是糖,那些红红绿绿的糖纸也够惦

记很长时间了。瓜果还没去买,东家邻居就送来了

自家果园种的大红苹果,西家邻居也送来了亲戚家

储存在地窖的西瓜;院子墙角的葡萄早就给东邻西

舍送过了,当然母亲也没忘特意留下几串,中秋的

晚上是要当成贡品祭拜月神的。

当然,所有采买之中,最重要的一件物事就是月

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我们这里出产的是

一种青丝酥皮月饼,茶碗口大小,圆润生香,里面红、

绿两色丝线随意交错,花生米像是掰成了两半的小

月牙,东一半西一半地镶嵌在中间,外边则包着一层

乳白色薄薄的酥皮,中间还点了颗红红的“美人痣”。

那时候的月饼还是端庄清秀的,带着一点矜

持,外面一层乳白色薄纸是它特有的衣裳,不大不

小,刚好把月饼包裹严实,在月饼的顶端结结实实

黏合在一起。那纸张和月饼一样,也有酥酥脆脆的

感觉,就连纸张一起吃下去似乎也是不足为怪的。

那时候的月饼也还是朴素的,没有花里胡哨的包装

盒,八个月饼分两层整齐排列,用一根素色麻绳捆

起来,再牢牢地打个结系住,顶上铺一张玫红纸,说

不出的喜庆祥和。

晚上,只等月亮上场,我们的好戏就能开锣

了。第一个被端出来的一定是月饼,一个个点着

美人痣的小月饼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青花瓷的盘子

里,散发着特有的香气。彼时,皓魄当空,彩云初

散,一家人传杯换盏,尽情享受团圆的味道。小孩

子开始端着自家的好菜串门,拿着月饼与月亮比

大小,直到比得月饼越来越小、月亮越来越大,小

肚子也越来越圆了。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有乡愁,也不知道会有一

天再也吃不上故乡的老月饼,只知道山顶上的月

亮会慢慢爬上天空,像个巨大的月饼,也一定是这

世界上最醇香无比的月饼。

城市里也有中秋。每年的中秋照例是要买月饼

的,只不过买月饼的人不再是白发的父母,换成了小

时候贪吃的我。超市里的月饼种类五花八门,蛋黄

的、肉松的、豆沙的、青瓜的……各种时髦的名堂,各

种费尽心机的包装,充斥着商品的颜色和味道。

月饼一盒一盒提回家,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滋

味。以至于父母总是嘱咐以后少买些。开始怀念起

家乡的老月饼,有一年专门托了人捎回来一些,父亲

竟然每天都要吃上一两个。青丝酥皮的老月饼,还保

持着曾经的俏模样,还是那么酥、那么甜,轻轻触碰,

失去的时光就纷纷扬扬地飘落一地。再后来,听说制

作酥皮月饼的厂家不再经营了,我们一家人还失落了

许久。社会的大潮对谁都不留情面,在食品多如繁星

的今天,谁还能偏居一隅,坚守朴素,执着于那些烦琐

的纯民间制作呢?也许,这世上再也找不到一枚酥皮

月饼,可以消解胃里的乡愁了。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飘蓬在外多年,见

惯了城市上空被高楼大厦分割得七零八碎的月

亮,也有幸见过浩瀚大海上踏波而出的月亮,却都

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月亮。也许,

这就是乡愁的滋味。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

月是故乡明

□陈玉珍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拜月、赏月,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几千年来,中秋与明月、故乡、亲情早已融为一体,成为人们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又是一年中秋,一轮明月遥遥生起,多少离人的思绪摇曳在月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