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事 读人 读己...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编辑:钟原...

1
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读书 读事 读人 读己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 百年前的国文课本《共和国教科 书》小学二年级第一课《读书》中说: “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 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 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书是什 么?是人类已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 遗产,读书就是继承这些遗产,成长自 己,服务人类。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上学和读书 无关,除了课本。远离了阅读的教与 学,把师生逼进了“刷题”应试的死胡 —学生学成了“空心人”,教师陷 入职业倦怠的“深渊”。而要想破解这 一困局,首要迫切的是,教师要做一个 真正的读书人。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 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内蒙古兴和县育才小学教师史玉 仙,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在课 改推进的过程中,她感到自己急需“充 电”。于是,史玉仙这学期买了两箱书, 但没有一本完全读完,一是时间不够, 二是大部分读不懂。 2018 年 11 月 23 日,由中国教师报 和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经 典阅读·教师深度读书会”成立并举行 了第一次读书活动,100多名来自全市 各旗县区的教师参与其中。许多人和 史玉仙一样,带着一系列问题与困惑 而来:面对浩瀚书海,到底该读什么? 想读的书读不懂怎么办?读书后,如 何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因教师职业 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教师是学生 成长过程中的特殊资源。基于这种 角色要求,教师的专业阅读应该围绕 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学科(课程)、学 生和教育而展开。 从“课本”走向书籍 随着课改的推进,如何实现“深度 学习”是教师遇到的难题,当学习不能 往纵深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往往只 能流于形式。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 席”,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深度是 课堂学习深度的决定性因素。 以语文教师为例。当下,中小学 语文课本的基本形式是“文选”。面对 “课文”,教师要有清晰的认知:为什么 用这一形式?选文的依据是什么?选 文基于怎样的目标?所选文章的作者 情况是什么?该文在作者的哪部文集 中?该文集其他文章熟悉多少?该作 者同时代的同风格、同题材的其他作 品是怎样的? 因为内容(题材)和形式(文体及 表达方式)的双重需求,语文课本的选 文广涉万有、众体兼备。“课文”好像是 装在花篮里的花叶;花篮里的花朵和 叶片,来自不同的树木—书,来自不 同的森林,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气候。 就某一篇课文来说,教师应该了解这 一片叶子的从属和由来,进而了解其 所属、所来诸端。 因此,一名学科教师对所教知识 的认知与理解,在微观上,要对所教学 科内部结构有充分认识;在宏观上,要 找到该学科在人类整个知识谱系中的 坐标。其知识谱系的广度与深度决定 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何以建立这样 的认知?唯有广泛深入的阅读。一名 优秀的语文教师,需具备文学史、创 作、鉴赏、文本解读、语言、修辞、语法 等修养。 上海外国语学校教师樊阳,20多 年来一直带领学生坚持课外经典阅 读。穿梭在中外人文经典书籍中的 他,认为“以单篇课文为中心,以教师 讲述为主体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语 文教学问题丛生的根本症结所在”。 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特别 是文学文化作品交流应该是母语学习 的核心。而语文课本的局限就在于单 篇课文的集合难以体现母语学习的深 度与广度。 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自己阅读认 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在课文与书籍 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从“课文” 送到书的世界中,带入深而广的学习 过程。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无 疑,教师都要站在学科知识谱系中面 对教材,只有将“花与叶”还原于“森 林”中, “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人学”之书滋养心灵 毋庸置疑,学科知识的阅读是教 师的必修课。但除此之外,提到专业 阅读,教师们还须想到阅读心理学、教 育学书籍,以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身 心发育特质,了解关于学习和教育的 基本理论。 正如致力于教师专业阅读 10 余年 的山西师范学院教师郝晓东所言:“不 阅读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大家的著作, 不研究元认知、高级心理机能等理论, 如何能真正领会学习的发生?不研究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和埃里克森 《统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如何理解生 命成长规律?不研究怀特海《教育的 目的》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 议》,如何认清教育规律?” 的确,教育学、心理学的阅读非常 必要,也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远远 不够。 曾经做过高中教师以及教育杂 志编辑部主任的王艳芬认为,一切教 育现场发生的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 的相互影响。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 教育阶段,需要花更多心思在师生生 命的共振与共同生长上。以儿童为 工作对象的教育实践永远是千变万 化的,没有任何教育理论可以解决所 有儿童的所有问题,就像人性的复杂 多样一样。 这就要求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文学 名著。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在文学 名著中,你会发现人性的方方面面。 樊阳回顾自己20多年的从教历程,发 现是文学阅读让他对“人”有了自然而 然的理解和关怀。育人需要春风化雨 般温暖的心灵,需要有投身“人”的理 解与关怀的热忱,而文学名著阅读是 最简便、最让人愉悦却也最重要的滋 养心灵的方式,这样的滋润不断激发 出温暖的心灵与热忱。别人都奇怪他 何以坚持人文讲坛20多年,哪里来的 热情和动力。他说,四五年重看一遍 世界名著经典,这种人生的成长愉悦 是死守教材、紧盯分数的从教者无法 体会的。 教育生活可能伴随每个教育者或 家长一生,对孩子的爱必然是教育的 原动力,“爱”是教育之基,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但仅仅作为感情输出的爱是 软弱无力的。在“同情”与“爱”的名义 下,怎样给孩子独立与对自由追求的 权利和空间,是每个教育者和家长都 该时时警惕的,防止以爱的名义去伤 害孩子。 在文学阅读中,我们可以逐步懂 得包容与慈悲,包容他人的异质、社会 的多样、思想的对立,反复不断的阅读 会不断化育成爱的力量,在现实功利 的磨砺搅和中,始终保持爱的醇厚与 甘甜。 如果教师专业阅读是一个金字 塔,那么大量高品质的文学阅读应该 是塔基,文学阅读让一个教师明白 “人”、理解“人”,懂得爱与慈悲,学会 包容,不会远离“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这一教育根本。 从全国范围来看,语文教师成为 名师和名班主任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 学科,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文学阅 读的重要性。 “生命”之书找到根本 教师教书,还要育人。怎样育 人?王艳芬总结自己的“教育观”:“把 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所有的 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不断去 触碰生命的本质。” 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时,都将无法逃避灵与肉、个人欲求与 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等一 系列有关生命本质的问题和两难选 择。当教师在各种纷杂的社会现象和 教育环境中感到迷茫时,最好的办法 是读一点哲学。哲学一向被认为是最 难读懂或最无用的书,但哲学可以引 领我们不断触碰生命本质,找到教育 的真谛。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被誉为“儿童 的福音”的《爱弥儿》一书中,为一位教 师如何成为理想的教师,提供了准则: 教师是守护儿童善性的卫士、提供自 然教育的专业者、具有正确儿童观的 生命导师,年轻、热情且懂得生活的学 习好伙伴。他这种截然不同于以知识 为本位的传统教育的思想,是现代教 育所追求的“儿童中心”的开端。巴西 哲学家、教育家弗莱雷强调“教师是文 化工作者”,“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 教学空间的营造。对教学情境有高度 的理解,在教学中他们能因时因地制 宜,而非墨守成规或教条,积极地进行 课程建设。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社会 位置与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教 学资源,即自己的工作既深植于社会 之中,又能超越具体位置的种种限 制”。一个好教师一定是个富于创造 精神的人,也正是在富于创造的行动 中,去发现和发展生命。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教师朱浩真带 领学生一起读文字哲学,他希望通过 阅读古今中外的哲思,让一个人变得 清醒、从容,具有足够的理性与强大的 心灵,自主、积极、不受干扰地协调已 有的认知,作出判断与选择。不做知 性的奴隶,也不做破坏一切的狂热分 子,更不做懒惰的盲从者。 读行合一“啃读”经典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经有 一本专著谈论“为什么要读经典”。读 书要读经典,这已经是共识。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的读物局 限于教学参考书、教学杂志、微信文章 等,这样的浅阅读会使一个人变得视 野狭窄、思维凌乱、思考肤浅。久而久 之,离经典的世界越来越远。一提起 经典书籍,许多教师表示,不喜欢,读 不懂、读不下去。怎么办? 乌兰察布深度读书会推荐教师们 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阿德勒的《儿童的 人格教育》。读书会成员要用一个学 期的时间读这本书,每天要将阅读心 得打卡,每个章节要画出思维导图,每 次授课前要完成几千字的作业,每周 组织一次在线讲座和交流。读书会成 员、卓资县教师张永平,每次都会把讲 座的内容整理成阅读笔记。为了帮助 大家深入读懂这本书,读书会还推荐 阅读《正面管教》《自卑与超越》等相关 书籍。 像这样的专业类书籍是教师实践 中的理论“工具书”,其阅读必须指向 解决问题。否则,会让教师陷入“读 书无用”的失望之中,进而失去进一 步阅读的热情。因此,读书会以作业 的方式,引导教师把书本与自己的教 育教学发生连接。读书,是与历史对 话、与遥远对话、与先知对话;在实践 中,与学生对话、与社会他人对话、参 与生生对话,多重对话关系打通时空 的限制,读进去、写出来、做出来,缺 一不可。长时间的专注、沉浸、体验、 顿悟,才能达到一种内在深刻的领 会,让知识在教室里“活”出来,在自 己的心里生根。 郝晓东把这样的读书过程称之为 “啃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引领 教师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走进经典的 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习的最 好模式。4年前,教育学者张文质和四 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 长谢云发起了一个公益活动“教育行 走”,提出“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 灵”的理念。此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 的热情回应,读、写、行一体,让读书这 件事立体、鲜活起来,成为教师喜爱的 成长方式。 找到自己的“十本书” 2017 年初,《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 周刊》开设了“十本书”栏目,邀请教师 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 10 本 (套)书,并结合教育实践进行解读。通 过这样的文章,往往可以清晰地看到一 位教师的成长历程—他不断地穿越 一本本书,而这些书又一次次穿越他的 人生,阅读的经验与教育观的形成、人 生的发展以及命运紧密相连。谢云说 “这些书是生命中的‘伏笔’,成为命运 之神预设的一条神秘而美妙的线索”; 曾经做过多年中学教师、现任教于西北 大学的王鹏程说,“面对这些书宛如历 数自己的挚友”;江苏省南京燕子矶中 学教师杨赢称它们是“转动命运车轮的 书”;青岛大学的宫振胜称这些书是“不 离不弃的导师和好友”……《教师阅读 地图》作者魏智渊把这样的书称为“根 本书籍”,即那些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 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 典书籍。所以, “根本书籍”是一名教师 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 的原点。 由此可见,读书是一件高度私密化、 个性化的事情。当然,这与“共读”并不矛 —即便是读同样的书,每个人都是 带着不同的困惑去读的,因此理解也不尽 相同。而且,同样一本书,对不同人的意 义和价值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根本 书籍”不尽相同,虽然有些经典书籍更容 易成为“根本书籍”,但不是所有经典书籍 都能成为某位教师的“根本书籍”。 可惜的是,许多甚至大部分教师 终其一生,都缺乏属于自己的“根本书 籍”,没有“根本书籍”,实践以及反思 都将找不到“原点”与根基,流于肤浅 和模糊,不自觉地会跟随时代风尚所 摇摆,缺乏坚定的方向和力量。 找到并确立自己的“十本书”,对 一个教师的阅读以及成长,至关重 要。怎么才能遇到自己的“十本书”? 怎样判断它是你的“十本书”? 许多人说,读书改变命运。湖北仙 桃中学教师梁卫星却说:“不是读书改 变了我的人生,而是我人生的困惑使我 总在寻求新的阅读。”他读书的意向始 终取决于他的人生思考,取决于对自身 的解读,取决于对世界的理解。读书最 重要的是读心,读自己的心—在阅读 中明白自身发展成长的迷惘与困惑,这 种源自内心的需要决定了读书的方 向。这种源于灵魂需要的阅读才会使 所读之书沉淀为我们内心的有机部分, 内化为我们新的内心迷惘和困惑,驱动 我们的新一轮读书历程。 只有从自身出发,从当下的生活 出发,直面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才会 走向真正的阅读。生命不息,超越不 止,迷惑不止,彷徨不止,阅读也将因 此而不止,在此过程中,也必将迎面撞 上自己的“十本书”。 2018 教师专业阅读观察 “语文为王”是教育界2018年的高频热词, “得阅读者得语文”,教育迎来了“阅读为王”的时 代。面对“阅读为王”,近几年一直被重视的教师 专业阅读则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对于教师来 讲,无需再问“为什么读”,而是要问“读什么,怎么 读”。拿起书来,读书要趁早。 本报记者 马朝宏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2019年1月2日 7 年度观察 年度观察 · · 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

Transcript of 读书 读事 读人 读己...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编辑:钟原...

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书 读事 读人 读己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

百年前的国文课本《共和国教科

书》小学二年级第一课《读书》中说:

“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

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

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书是什

么?是人类已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

遗产,读书就是继承这些遗产,成长自

己,服务人类。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上学和读书

无关,除了课本。远离了阅读的教与

学,把师生逼进了“刷题”应试的死胡

同——学生学成了“空心人”,教师陷

入职业倦怠的“深渊”。而要想破解这

一困局,首要迫切的是,教师要做一个

真正的读书人。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

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内蒙古兴和县育才小学教师史玉

仙,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在课

改推进的过程中,她感到自己急需“充

电”。于是,史玉仙这学期买了两箱书,

但没有一本完全读完,一是时间不够,

二是大部分读不懂。

2018年11月23日,由中国教师报

和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经

典阅读·教师深度读书会”成立并举行

了第一次读书活动,100多名来自全市

各旗县区的教师参与其中。许多人和

史玉仙一样,带着一系列问题与困惑

而来:面对浩瀚书海,到底该读什么?

想读的书读不懂怎么办?读书后,如

何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因教师职业

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教师是学生

成长过程中的特殊资源。基于这种

角色要求,教师的专业阅读应该围绕

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学科(课程)、学

生和教育而展开。

从“课本”走向书籍

随着课改的推进,如何实现“深度

学习”是教师遇到的难题,当学习不能

往纵深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往往只

能流于形式。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

席”,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深度是

课堂学习深度的决定性因素。

以语文教师为例。当下,中小学

语文课本的基本形式是“文选”。面对

“课文”,教师要有清晰的认知:为什么

用这一形式?选文的依据是什么?选

文基于怎样的目标?所选文章的作者

情况是什么?该文在作者的哪部文集

中?该文集其他文章熟悉多少?该作

者同时代的同风格、同题材的其他作

品是怎样的?

因为内容(题材)和形式(文体及

表达方式)的双重需求,语文课本的选

文广涉万有、众体兼备。“课文”好像是

装在花篮里的花叶;花篮里的花朵和

叶片,来自不同的树木——书,来自不

同的森林,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气候。

就某一篇课文来说,教师应该了解这

一片叶子的从属和由来,进而了解其

所属、所来诸端。

因此,一名学科教师对所教知识

的认知与理解,在微观上,要对所教学

科内部结构有充分认识;在宏观上,要

找到该学科在人类整个知识谱系中的

坐标。其知识谱系的广度与深度决定

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何以建立这样

的认知?唯有广泛深入的阅读。一名

优秀的语文教师,需具备文学史、创

作、鉴赏、文本解读、语言、修辞、语法

等修养。

上海外国语学校教师樊阳,20 多

年来一直带领学生坚持课外经典阅

读。穿梭在中外人文经典书籍中的

他,认为“以单篇课文为中心,以教师

讲述为主体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语

文教学问题丛生的根本症结所在”。

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特别

是文学文化作品交流应该是母语学习

的核心。而语文课本的局限就在于单

篇课文的集合难以体现母语学习的深

度与广度。

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自己阅读认

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在课文与书籍

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从“课文”

送到书的世界中,带入深而广的学习

过程。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无

疑,教师都要站在学科知识谱系中面

对教材,只有将“花与叶”还原于“森

林”中,“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人学”之书 滋养心灵

毋庸置疑,学科知识的阅读是教

师的必修课。但除此之外,提到专业

阅读,教师们还须想到阅读心理学、教

育学书籍,以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身

心发育特质,了解关于学习和教育的

基本理论。

正如致力于教师专业阅读10余年

的山西师范学院教师郝晓东所言:“不

阅读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大家的著作,

不研究元认知、高级心理机能等理论,

如何能真正领会学习的发生?不研究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和埃里克森

《统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如何理解生

命成长规律?不研究怀特海《教育的

目的》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

议》,如何认清教育规律?”

的确,教育学、心理学的阅读非常

必要,也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远远

不够。

曾经做过高中教师以及教育杂

志编辑部主任的王艳芬认为,一切教

育现场发生的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

的相互影响。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

教育阶段,需要花更多心思在师生生

命的共振与共同生长上。以儿童为

工作对象的教育实践永远是千变万

化的,没有任何教育理论可以解决所

有儿童的所有问题,就像人性的复杂

多样一样。

这就要求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文学

名著。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在文学

名著中,你会发现人性的方方面面。

樊阳回顾自己 20 多年的从教历程,发

现是文学阅读让他对“人”有了自然而

然的理解和关怀。育人需要春风化雨

般温暖的心灵,需要有投身“人”的理

解与关怀的热忱,而文学名著阅读是

最简便、最让人愉悦却也最重要的滋

养心灵的方式,这样的滋润不断激发

出温暖的心灵与热忱。别人都奇怪他

何以坚持人文讲坛 20 多年,哪里来的

热情和动力。他说,四五年重看一遍

世界名著经典,这种人生的成长愉悦

是死守教材、紧盯分数的从教者无法

体会的。

教育生活可能伴随每个教育者或

家长一生,对孩子的爱必然是教育的

原动力,“爱”是教育之基,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但仅仅作为感情输出的爱是

软弱无力的。在“同情”与“爱”的名义

下,怎样给孩子独立与对自由追求的

权利和空间,是每个教育者和家长都

该时时警惕的,防止以爱的名义去伤

害孩子。

在文学阅读中,我们可以逐步懂

得包容与慈悲,包容他人的异质、社会

的多样、思想的对立,反复不断的阅读

会不断化育成爱的力量,在现实功利

的磨砺搅和中,始终保持爱的醇厚与

甘甜。

如果教师专业阅读是一个金字

塔,那么大量高品质的文学阅读应该

是塔基,文学阅读让一个教师明白

“人”、理解“人”,懂得爱与慈悲,学会

包容,不会远离“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这一教育根本。

从全国范围来看,语文教师成为

名师和名班主任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

学科,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文学阅

读的重要性。

“生命”之书 找到根本

教 师 教 书 ,还 要 育 人 。 怎 样 育

人?王艳芬总结自己的“教育观”:“把

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所有的

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不断去

触碰生命的本质。”

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时,都将无法逃避灵与肉、个人欲求与

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等一

系列有关生命本质的问题和两难选

择。当教师在各种纷杂的社会现象和

教育环境中感到迷茫时,最好的办法

是读一点哲学。哲学一向被认为是最

难读懂或最无用的书,但哲学可以引

领我们不断触碰生命本质,找到教育

的真谛。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被誉为“儿童

的福音”的《爱弥儿》一书中,为一位教

师如何成为理想的教师,提供了准则:

教师是守护儿童善性的卫士、提供自

然教育的专业者、具有正确儿童观的

生命导师,年轻、热情且懂得生活的学

习好伙伴。他这种截然不同于以知识

为本位的传统教育的思想,是现代教

育所追求的“儿童中心”的开端。巴西

哲学家、教育家弗莱雷强调“教师是文

化工作者”,“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

教学空间的营造。对教学情境有高度

的理解,在教学中他们能因时因地制

宜,而非墨守成规或教条,积极地进行

课程建设。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社会

位置与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教

学资源,即自己的工作既深植于社会

之中,又能超越具体位置的种种限

制”。一个好教师一定是个富于创造

精神的人,也正是在富于创造的行动

中,去发现和发展生命。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教师朱浩真带

领学生一起读文字哲学,他希望通过

阅读古今中外的哲思,让一个人变得

清醒、从容,具有足够的理性与强大的

心灵,自主、积极、不受干扰地协调已

有的认知,作出判断与选择。不做知

性的奴隶,也不做破坏一切的狂热分

子,更不做懒惰的盲从者。

读行合一“啃读”经典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经有

一本专著谈论“为什么要读经典”。读

书要读经典,这已经是共识。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的读物局

限于教学参考书、教学杂志、微信文章

等,这样的浅阅读会使一个人变得视

野狭窄、思维凌乱、思考肤浅。久而久

之,离经典的世界越来越远。一提起

经典书籍,许多教师表示,不喜欢,读

不懂、读不下去。怎么办?

乌兰察布深度读书会推荐教师们

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阿德勒的《儿童的

人格教育》。读书会成员要用一个学

期的时间读这本书,每天要将阅读心

得打卡,每个章节要画出思维导图,每

次授课前要完成几千字的作业,每周

组织一次在线讲座和交流。读书会成

员、卓资县教师张永平,每次都会把讲

座的内容整理成阅读笔记。为了帮助

大家深入读懂这本书,读书会还推荐

阅读《正面管教》《自卑与超越》等相关

书籍。

像这样的专业类书籍是教师实践

中的理论“工具书”,其阅读必须指向

解决问题。否则,会让教师陷入“读

书无用”的失望之中,进而失去进一

步阅读的热情。因此,读书会以作业

的方式,引导教师把书本与自己的教

育教学发生连接。读书,是与历史对

话、与遥远对话、与先知对话;在实践

中,与学生对话、与社会他人对话、参

与生生对话,多重对话关系打通时空

的限制,读进去、写出来、做出来,缺

一不可。长时间的专注、沉浸、体验、

顿悟,才能达到一种内在深刻的领

会,让知识在教室里“活”出来,在自

己的心里生根。

郝晓东把这样的读书过程称之为

“啃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引领

教师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走进经典的

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习的最

好模式。4年前,教育学者张文质和四

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

长谢云发起了一个公益活动“教育行

走”,提出“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

灵”的理念。此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

的热情回应,读、写、行一体,让读书这

件事立体、鲜活起来,成为教师喜爱的

成长方式。

找到自己的“十本书”

2017年初,《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

周刊》开设了“十本书”栏目,邀请教师

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10本

(套)书,并结合教育实践进行解读。通

过这样的文章,往往可以清晰地看到一

位教师的成长历程——他不断地穿越

一本本书,而这些书又一次次穿越他的

人生,阅读的经验与教育观的形成、人

生的发展以及命运紧密相连。谢云说

“这些书是生命中的‘伏笔’,成为命运

之神预设的一条神秘而美妙的线索”;

曾经做过多年中学教师、现任教于西北

大学的王鹏程说,“面对这些书宛如历

数自己的挚友”;江苏省南京燕子矶中

学教师杨赢称它们是“转动命运车轮的

书”;青岛大学的宫振胜称这些书是“不

离不弃的导师和好友”……《教师阅读

地图》作者魏智渊把这样的书称为“根

本书籍”,即那些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

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

典书籍。所以,“根本书籍”是一名教师

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

的原点。

由此可见,读书是一件高度私密化、

个性化的事情。当然,这与“共读”并不矛

盾——即便是读同样的书,每个人都是

带着不同的困惑去读的,因此理解也不尽

相同。而且,同样一本书,对不同人的意

义和价值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根本

书籍”不尽相同,虽然有些经典书籍更容

易成为“根本书籍”,但不是所有经典书籍

都能成为某位教师的“根本书籍”。

可惜的是,许多甚至大部分教师

终其一生,都缺乏属于自己的“根本书

籍”,没有“根本书籍”,实践以及反思

都将找不到“原点”与根基,流于肤浅

和模糊,不自觉地会跟随时代风尚所

摇摆,缺乏坚定的方向和力量。

找到并确立自己的“十本书”,对

一个教师的阅读以及成长,至关重

要。怎么才能遇到自己的“十本书”?

怎样判断它是你的“十本书”?

许多人说,读书改变命运。湖北仙

桃中学教师梁卫星却说:“不是读书改

变了我的人生,而是我人生的困惑使我

总在寻求新的阅读。”他读书的意向始

终取决于他的人生思考,取决于对自身

的解读,取决于对世界的理解。读书最

重要的是读心,读自己的心——在阅读

中明白自身发展成长的迷惘与困惑,这

种源自内心的需要决定了读书的方

向。这种源于灵魂需要的阅读才会使

所读之书沉淀为我们内心的有机部分,

内化为我们新的内心迷惘和困惑,驱动

我们的新一轮读书历程。

只有从自身出发,从当下的生活

出发,直面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才会

走向真正的阅读。生命不息,超越不

止,迷惑不止,彷徨不止,阅读也将因

此而不止,在此过程中,也必将迎面撞

上自己的“十本书”。

2018教师专业阅读观察

“语文为王”是教育界 2018 年的高频热词,“得阅读者得语文”,教育迎来了“阅读为王”的时代。面对“阅读为王”,近几年一直被重视的教师专业阅读则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对于教师来讲,无需再问“为什么读”,而是要问“读什么,怎么读”。拿起书来,读书要趁早。

□本报记者 马朝宏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2019年1月2日 7版年度观察年度观察··教师成长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