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文 物拍美图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3/12/rmrb...2012/08/03  · 文化 12...

1
文化 文化 12 12 2020 8 3 日 星期一 去过国内外200多家 博物馆,拍摄近50万张照 片 ,积 累 了 近 400 万 粉 丝。8年来,85后摄影师 黄翼坚持用镜头记录文物 动人心弦的美。看展前做 足功课,构图别出心裁,他 的文物照片不仅得到了专 业人士的认可,还吸引更 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 物馆。 核心阅读 放慢脚步、深度参 与,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 底蕴和人文情怀,与博物 馆在更深维度建立连接 ■新语 R ■解码 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R 本版责编: 智春丽 陈圆圆 曹雪盟 一张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 耳盖炉的照片,获得 17 万转评赞,经常有参 观者拿着照片来到南京博物院寻找实物。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网友“动脉影”。 “动脉影”本名黄翼,他是湖北武汉 人,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自 2012 年起,他 持续在网上发布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 博物馆文物照片。 8 年来,他走遍国内外 200 多家博物馆,拍摄了近 50 万张照片。 他镜头下的文物,有种动人心弦的美,让人 忍不住想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做喜欢的事,不需刻 意坚持” 织有花卉纹、蝠纹的蓝色布料上,以盘 金、打籽等多种绣法绣着亭台楼阁、花木山 水,画面排列密集匀称,色彩丰富,晕散细 致。这是黄翼在浙江杭州的中国扇博物馆 拍摄的一对清代挽袖。他发布的图片和文 字介绍,将古代女装细节装饰之精美展现 得淋漓尽致,引发网友赞叹。 很多人以为他是文博领域的专业人 士,其实他拍摄博物馆文物纯粹出于爱 好。“时不时有人发私信问我,你的工作室 在哪里、团队还招不招人,其实我一直都是 一个人,拍照、选图、修图、发布都是自己做 的。”黄翼说。 黄翼多年前就对文博、历史感兴趣,去 过不少博物馆,但那时只是走马观花地打 卡参观。2012 12 月,他和朋友去西安旅 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何家村窖藏展 时,华丽精美的金银器带给他极大震撼。 “我好像突然领略到从未体会过的文物细 节之美。”他将自己拍摄的唐代鸳鸯莲瓣纹 金碗发在微博上,收获了不少好评。自此 之后,黄翼看展和拍照更加投入,经常在博 物馆一泡就是一整天。 2016 3 月,黄翼发布了一张南宋半 月形玉梳的照片,转发量达到 2.4 万,这让 他的微博“涨粉”不少。 2018 3 月,他发 布了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 炉照片,网友纷纷留言惊叹“太美了”。照 片走红后,经常有参观者指着手机里的照 片问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这个香炉在 哪里?” 如今,黄翼已在微博发布 1.7 万余张照 片,积累了近 400 万粉丝。“总有人问我为什 么能坚持这么久,其实对我来说,这是一件 轻松有趣的事,我从不觉得辛苦。做喜欢 的事,不需刻意坚持。”黄翼说。 “记录最美、最有价值 的细节” “仰望星空”的博山炉、曲线动人的青 铜壶、宁静沉思的佛像侧影、光泽如银河闪 耀的窑变石榴尊……这些文物图片,在角 度和构图上别出心裁,凸显出文物之美。 “用眼睛看是直观地欣赏,用镜头拍就 会思考,器物从什么角度拍会更美。博物 馆图录里的文物大多是‘证件照’,完整地 呈现它是什么样子。我拍文物通常聚焦于 局部,记录最美、最有价值的细节。”黄翼拍 照的姿势多样,会尝试站着、蹲着、趴着、躺 着各种姿势和角度,因此总能拍出一些不 同寻常的构图,捕捉到人们匆匆浏览时不 易发现的细节。 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黄翼会在看展 前做足功课,在博物馆开门前早早排队,细 心地擦拭展柜玻璃罩上留下的印痕,还会 巧妙地利用旁边的观众作为背景。他说, 兴趣和热爱引导着自己不断学习,密切关 注展览信息,沉浸在这个过程中,感觉特别 快乐。 每当有重要展览开幕,他总会专程赶 去看展。2018 年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在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为了一睹名画真容,他 专门找了个周末飞去沈阳,“看到那些在书 里、纪录片里多次出现的珍贵文物,仿佛见 到了相知多年的老朋友,非常亲切。” 看多了拍多了,他也会在微博上与网 友们交流展览信息和观展心得。有一次, 他发了一张杯子的图片,说上面的铭文不 认识,没多久就有人留言指出这是西夏文, 并对铭文进行了翻译。 还有一次,他发了一张文物照片,有人 留言补充了专业知识,一问才知道,留言的 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作为一名业余爱好 者,能得到专业人士认可,他颇有成就感。 “把我感受到的美分 享给大家” 2015 年,武汉博物馆邀请黄翼拍摄馆 藏文物。那是他第一次以“非普通观众”的 身份走进博物馆,“他们希望我从美的角度 出发,拍点与传统资料图不一样的照片。” 这些照片现在还在武汉博物馆的展板、电 子屏展示。 “很多人觉得博物馆是一个高大上的 场所,展览的文物看不懂。其实我认为大 家也可以抛开那些深奥的背景知识,直接 从美的角度去欣赏文物。我在微博上所做 的事情,就是把我感受到的美分享给大 家。”黄翼曾经发过一张器物盖子的照片, 描述它像一朵倒扣在水里的莲花。一名博 物馆志愿者留言说:“我在这个馆讲解许多 年,从来没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这件文物,看 了你的图片和描述,有了新的视角,感觉这 件文物更美了。” 黄翼的微博里有时会讲讲文物的来历 和故事。有的粉丝原本不是文博爱好者, 被他的照片打动,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不 少网友跟我说,原来两三年进一次博物馆, 现在一年至少要去三四次,这让我觉得自 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他说。 现在,他还在微博上开设了专题“本周 看啥展”,定期向大家推荐国内博物馆的精 品展览,“希望我的作品能吸引更多人走进 博物馆,感受文物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的魅力。” 摄影师黄翼8年为200多家博物馆留下近50万张照片 他为文物拍美图 本报记者 邹雅婷 8 2 7 时,我国首次火星探 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3000N (牛顿,力学单位)发动机工作 20 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 正,继续飞向火星。 7 23 日成功发射,截至第 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 器已在太空中飞行 230 个小时,距 地球 300 万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 态良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 工程中心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 言告诉记者,“天问一号”探测器发 射入轨时的精度非常高,截至第一 次轨道修正前,探测器已在太空飞 行了 9 天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测 控人员一直在跟踪“天问一号”,截 至目前,探测器各系统工作正常。 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修正? 耿言解释,在地火转移轨道飞 行过程中,探测器会受到入轨偏 差、控制精度偏差以及一些微小扰 动等因素影响。由于探测器长时 间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 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因此 执行飞行任务时,科研人员需要根 据测控系统测定的探测器实际飞 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对 探测器的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确保 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探测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 我们会设计一条理论轨道,但实际 飞行中不会严格按照理论轨道来 飞,多多少少会有些偏差。因此, 在整个地火转移轨道阶段,我们会 设计 4 5 次的中途修正。”耿言 介绍。 事实上,由于“天问一号”探测 器的入轨精度很高,第一次轨道中 途修正需要调整的幅度非常小。 在轨道修正的同时,还有一个 重要任务,就是在轨验证探测器的 3000N 发动机。 “这是探测器上天之后第一次 开机,之前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验 证,真正到了太空中表现如何,今 天的 20 秒点火开机非常关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系 统产品保证经理饶炜话语间难掩兴奋之情,“从开机实践来看,发 动机表现良好!” 据介绍,由于探测器已距地球 300 万公里,给测控工作带来 10 秒的时延,而随着探测器越飞越远,长距离带来的时延与信号衰减 将给测控工作带来更大难度。为了确保“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中 途修正轨道控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编制了 200 多条正常飞 控指令计划,制定了 20 余项故障预案。 这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 动和数次中途修正,飞行 6 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 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 工作。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深空探测组组长金文马告诉记 者,“中途轨道修正的关键在于修正时机的选择以及每次修正的实 施精度。”具体到地火转移段,计划在探测器入轨约 60 天左右,实 施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约 20 天,计划实施深空机动。此后 直至被火星捕获之前,还计划实施两次轨道中途修正,分别在 2020 年的 10 月底与 2021 年的 2 月初。 本报北京 8 2 日电 (记 者余建斌1 日,之江实验室举行发布 会,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源上线“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这是由 新型研发机构牵头打造的国产自研人工智能开源平台。 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是大规模人工智能 应用的引擎和发动机,是数据驱动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关键基 础设施。此次上线的“之江天枢”平台具备开发友好、训练高效、模型 炼知、深度学习交互可视化等四大核心优势。该平台能实现一站式 开发,降低研发门槛,同时,分布式计算引擎支持超大规模模型训练, 使计算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介绍,之江实验室是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建 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和技术创 新。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介绍,在国外深度学习框架占据主要市 场的背景下,之江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打造更高性能、 更友好易用的国产开源平台,推动构建人工智能核心生态圈。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具备四大核心优势 本报北京 8 2 日电 (记 者郑海鸥)记者获悉:国家京剧院与湖 北省京剧院联合全国兄弟院团将举办为期 28 天的“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本次活动是京剧院团首次联合以线 上形式开展的全国性展演。8 8 日至 9 4 日每晚 7 30 分,全国 16 家京剧院团的 26 部优秀剧目、 2 场名家名段演唱会将在学习强国、 快手平台同时上线。 本次展演月由国家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联合主办,北京京剧 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 16 家院团参与。各团精选 26 部代表 性优秀剧目,既有《党的女儿》《赵一曼》等现代京剧,又有《龙凤呈祥》 《穆桂英挂帅》等优秀传统剧,以及《廉吏于成龙》《大漠苏武》等新编 历史剧。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行当齐全,流派纷呈。 据介绍, 8 8 日和 9 4 日的两场名家名段演唱会尤其值得期 待,全国重点京剧院团的领军人物、家喻户晓的京剧艺术家将云集一 堂,老中青三代京剧名家组成演出阵容。 本次展演通过线下录制、线上播出的形式开展。每台演出播出 前,还会邀请院团长、知名艺术家讲解剧目精彩看点、分享排演心得, 对剧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导赏。 全国京剧院团将启动线上抗疫展演 16家院团参与,呈现26部优秀剧目 打卡博物馆,是当下休闲游览的新方 式,少不了拍照留念。打开手机摄像头,关 掉闪光灯,匆匆对焦,按下快门,发条朋友 圈分享,再走向下一件文物。这种“路人” 模式的观展,虽然留下了影像纪念,但收获 的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少有知识的沉潜。 许多人还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展品介 绍里时不时蹦出诸如盉、簋、觚之类的生僻 字,却并没有更多注解,只好“糊里糊涂”看 下去。 那么,如何与博物馆、与展品建立深度 连接呢?吸引观众慕名而来的“文物美 图”,给了我们启发。博物馆承载的历史很 厚重,想要顺畅地邂逅这份厚重,需博物馆 启迪引导,也需参观者用心感知。 据统计,去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 12.27 亿人次,比上年增加 1 亿多人次。“10 亿+”释放出双重信号:一方面,越来越多人 愿意走进博物馆收获知识,在千百年前的 文明信息中,找到属于当下的认同感;另一 方面,旺盛的游览需求也在倒逼博物馆创 新设计布展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展陈方式 讲好文物故事。展陈语言从最初说明牌式 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叙事美学,再到“沉 浸式”“体验式”服务,形式愈加丰盈。很多 博物馆改变了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注重 参观者的感受,取得了良好效果。 无论是单独一个展厅的展览,还是恢 弘震撼的全景展览,把文物放在第一位的 展览,永远是观众来到博物馆的理由。对 参观者来说,放慢脚步、深度参与,了解文 物背后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与博物馆 在更深维度建立连接,才能体会到逛博物 馆的获得感。在考古学家眼里,文物是记 录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在摄影师眼里,文物 是呈现视觉美感与艺术信息的“模特”;在 游客眼中,文物是一份从历史深处流淌而 来的亲近感。 8 月,大多数博物馆恢复正常开放时 间,期待观众走进来,开启更多新知。 用心感知博物馆的厚重 陈圆圆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粉彩荷花吸杯。 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西周早期曾侯簋。 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朱面剔犀剑环纹漆盒。 暑假期间,江苏省海安市 许多孩子参加舞蹈培训班,进 行形体、舞蹈基本功等训练,培 养艺术兴趣,度过丰富多彩假 期生活。 图为海安市一家舞蹈培训 班里,孩子们在练习基本功。 向中林摄(人 民 视 觉)

Transcript of 他为文 物拍美图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3/12/rmrb...2012/08/03  · 文化 12...

Page 1: 他为文 物拍美图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3/12/rmrb...2012/08/03  · 文化 12 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去过国内外 200多家 博物馆,拍摄近 50万张照

文化文化 1212 2020年 8月 3日 星期一

去过国内外 200多家博物馆,拍摄近 50万张照片 ,积 累 了 近 400 万 粉丝。8 年来,85 后摄影师黄翼坚持用镜头记录文物动人心弦的美。看展前做足功课,构图别出心裁,他的文物照片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还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核心阅读

放慢脚步、深度参与,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与博物馆在更深维度建立连接

■新语R

■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R

本版责编:智春丽 陈圆圆 曹雪盟

一张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

耳盖炉的照片,获得 17 万转评赞,经常有参

观者拿着照片来到南京博物院寻找实物。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网友“动脉影”。

“ 动 脉 影 ”本 名 黄 翼 ,他 是 湖 北 武 汉

人,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自 2012 年起,他

持续在网上发布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

博物馆文物照片。 8 年来,他走遍国内外

200 多 家 博 物 馆 ,拍 摄 了 近 50 万 张 照 片 。

他镜头下的文物,有种动人心弦的美,让人

忍不住想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做喜欢的事,不需刻意坚持”

织有花卉纹、蝠纹的蓝色布料上,以盘

金、打籽等多种绣法绣着亭台楼阁、花木山

水,画面排列密集匀称,色彩丰富,晕散细

致。这是黄翼在浙江杭州的中国扇博物馆

拍摄的一对清代挽袖。他发布的图片和文

字介绍,将古代女装细节装饰之精美展现

得淋漓尽致,引发网友赞叹。

很 多 人 以 为 他 是 文 博 领 域 的 专 业 人

士 ,其 实 他 拍 摄 博 物 馆 文 物 纯 粹 出 于 爱

好。“时不时有人发私信问我,你的工作室

在哪里、团队还招不招人,其实我一直都是

一个人,拍照、选图、修图、发布都是自己做

的。”黄翼说。

黄翼多年前就对文博、历史感兴趣,去

过不少博物馆,但那时只是走马观花地打

卡参观。2012 年 12 月,他和朋友去西安旅

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何家村窖藏展

时,华丽精美的金银器带给他极大震撼。

“我好像突然领略到从未体会过的文物细

节之美。”他将自己拍摄的唐代鸳鸯莲瓣纹

金碗发在微博上,收获了不少好评。自此

之后,黄翼看展和拍照更加投入,经常在博

物馆一泡就是一整天。

2016 年 3 月,黄翼发布了一张南宋半

月形玉梳的照片,转发量达到 2.4 万,这让

他的微博“涨粉”不少。2018 年 3 月,他发

布了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

炉照片,网友纷纷留言惊叹“太美了”。照

片走红后,经常有参观者指着手机里的照

片问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这个香炉在

哪里?”

如今,黄翼已在微博发布 1.7 万余张照

片,积累了近 400 万粉丝。“总有人问我为什

么能坚持这么久,其实对我来说,这是一件

轻松有趣的事,我从不觉得辛苦。做喜欢

的事,不需刻意坚持。”黄翼说。

“记录最美、最有价值的细节”

“仰望星空”的博山炉、曲线动人的青

铜壶、宁静沉思的佛像侧影、光泽如银河闪

耀的窑变石榴尊……这些文物图片,在角

度和构图上别出心裁,凸显出文物之美。

“用眼睛看是直观地欣赏,用镜头拍就

会思考,器物从什么角度拍会更美。博物

馆图录里的文物大多是‘证件照’,完整地

呈现它是什么样子。我拍文物通常聚焦于

局部,记录最美、最有价值的细节。”黄翼拍

照的姿势多样,会尝试站着、蹲着、趴着、躺

着各种姿势和角度,因此总能拍出一些不

同寻常的构图,捕捉到人们匆匆浏览时不

易发现的细节。

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黄翼会在看展

前做足功课,在博物馆开门前早早排队,细

心地擦拭展柜玻璃罩上留下的印痕,还会

巧妙地利用旁边的观众作为背景。他说,

兴趣和热爱引导着自己不断学习,密切关

注展览信息,沉浸在这个过程中,感觉特别

快乐。

每当有重要展览开幕,他总会专程赶

去看展。2018 年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在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为了一睹名画真容,他

专门找了个周末飞去沈阳,“看到那些在书

里、纪录片里多次出现的珍贵文物,仿佛见

到了相知多年的老朋友,非常亲切。”

看多了拍多了,他也会在微博上与网

友们交流展览信息和观展心得。有一次,

他发了一张杯子的图片,说上面的铭文不

认识,没多久就有人留言指出这是西夏文,

并对铭文进行了翻译。

还有一次,他发了一张文物照片,有人

留言补充了专业知识,一问才知道,留言的

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作为一名业余爱好

者,能得到专业人士认可,他颇有成就感。

“把我感受到的美分享给大家”

2015 年,武汉博物馆邀请黄翼拍摄馆

藏文物。那是他第一次以“非普通观众”的

身份走进博物馆,“他们希望我从美的角度

出发,拍点与传统资料图不一样的照片。”

这些照片现在还在武汉博物馆的展板、电

子屏展示。

“很多人觉得博物馆是一个高大上的

场所,展览的文物看不懂。其实我认为大

家也可以抛开那些深奥的背景知识,直接

从美的角度去欣赏文物。我在微博上所做

的 事 情 ,就 是 把 我 感 受 到 的 美 分 享 给 大

家。”黄翼曾经发过一张器物盖子的照片,

描述它像一朵倒扣在水里的莲花。一名博

物馆志愿者留言说:“我在这个馆讲解许多

年,从来没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这件文物,看

了你的图片和描述,有了新的视角,感觉这

件文物更美了。”

黄翼的微博里有时会讲讲文物的来历

和故事。有的粉丝原本不是文博爱好者,

被他的照片打动,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不

少网友跟我说,原来两三年进一次博物馆,

现在一年至少要去三四次,这让我觉得自

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他说。

现在,他还在微博上开设了专题“本周

看啥展”,定期向大家推荐国内博物馆的精

品展览,“希望我的作品能吸引更多人走进

博物馆,感受文物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的魅力。”

摄影师黄翼8年为200多家博物馆留下近50万张照片

他 为 文 物 拍 美 图本报记者 邹雅婷

8 月 2 日 7 时,我国首次火星探

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3000N(牛顿,力学单位)发动机工作 20 秒

钟 ,顺 利 完 成 第 一 次 轨 道 中 途 修

正,继续飞向火星。

自 7 月 23 日成功发射,截至第

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

器已在太空中飞行 230 个小时,距

地球 300 万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

态良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

工程中心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

言告诉记者,“天问一号”探测器发

射入轨时的精度非常高,截至第一

次轨道修正前,探测器已在太空飞

行了 9 天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测

控人员一直在跟踪“天问一号”,截

至目前,探测器各系统工作正常。

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修正?

耿言解释,在地火转移轨道飞

行 过 程 中 ,探 测 器 会 受 到 入 轨 偏

差、控制精度偏差以及一些微小扰

动等因素影响。由于探测器长时

间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

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因此

执行飞行任务时,科研人员需要根

据测控系统测定的探测器实际飞

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对

探测器的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确保

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探测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

我们会设计一条理论轨道,但实际

飞行中不会严格按照理论轨道来

飞,多多少少会有些偏差。因此,

在整个地火转移轨道阶段,我们会

设 计 4 到 5 次 的 中 途 修 正 。”耿 言

介绍。

事实上,由于“天问一号”探测

器的入轨精度很高,第一次轨道中

途修正需要调整的幅度非常小。

在轨道修正的同时,还有一个

重要任务,就是在轨验证探测器的

3000N 发动机。

“这是探测器上天之后第一次

开机,之前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验

证,真正到了太空中表现如何,今

天的 20 秒点火开机非常关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系

统产品保证经理饶炜话语间难掩兴奋之情,“从开机实践来看,发

动机表现良好!”

据介绍,由于探测器已距地球 300 万公里,给测控工作带来 10秒的时延,而随着探测器越飞越远,长距离带来的时延与信号衰减

将给测控工作带来更大难度。为了确保“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中

途修正轨道控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编制了 200 多条正常飞

控指令计划,制定了 20 余项故障预案。

这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

动和数次中途修正,飞行 6 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

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

工作。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深空探测组组长金文马告诉记

者,“中途轨道修正的关键在于修正时机的选择以及每次修正的实

施精度。”具体到地火转移段,计划在探测器入轨约 60 天左右,实

施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约 20 天,计划实施深空机动。此后

直至被火星捕获之前,还计划实施两次轨道中途修正,分别在

2020 年的 10 月底与 2021 年的 2 月初。

距地球三百万公里处,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天问一号﹄状态良好

本报记者

本报北京 8月 2日电 (记者余建斌)1 日,之江实验室举行发布

会,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源上线“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这是由

新型研发机构牵头打造的国产自研人工智能开源平台。

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是大规模人工智能

应用的引擎和发动机,是数据驱动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关键基

础设施。此次上线的“之江天枢”平台具备开发友好、训练高效、模型

炼知、深度学习交互可视化等四大核心优势。该平台能实现一站式

开发,降低研发门槛,同时,分布式计算引擎支持超大规模模型训练,

使计算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介绍,之江实验室是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建

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和技术创

新。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介绍,在国外深度学习框架占据主要市

场的背景下,之江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打造更高性能、

更友好易用的国产开源平台,推动构建人工智能核心生态圈。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具备四大核心优势

本报北京 8月 2日电 (记者郑海鸥)记者获悉:国家京剧院与湖

北省京剧院联合全国兄弟院团将举办为期 28 天的“京剧的夏天——

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本次活动是京剧院团首次联合以线

上形式开展的全国性展演。8 月 8 日至 9 月 4 日每晚 7 点 30 分,全国

16 家京剧院团的 26 部优秀剧目、2 场名家名段演唱会将在学习强国、

快手平台同时上线。

本次展演月由国家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联合主办,北京京剧

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 16 家院团参与。各团精选 26 部代表

性优秀剧目,既有《党的女儿》《赵一曼》等现代京剧,又有《龙凤呈祥》

《穆桂英挂帅》等优秀传统剧,以及《廉吏于成龙》《大漠苏武》等新编

历史剧。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行当齐全,流派纷呈。

据介绍,8 月 8 日和 9 月 4 日的两场名家名段演唱会尤其值得期

待,全国重点京剧院团的领军人物、家喻户晓的京剧艺术家将云集一

堂,老中青三代京剧名家组成演出阵容。

本次展演通过线下录制、线上播出的形式开展。每台演出播出

前,还会邀请院团长、知名艺术家讲解剧目精彩看点、分享排演心得,

对剧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导赏。

全国京剧院团将启动线上抗疫展演

16家院团参与,呈现26部优秀剧目

打卡博物馆,是当下休闲游览的新方

式,少不了拍照留念。打开手机摄像头,关

掉闪光灯,匆匆对焦,按下快门,发条朋友

圈分享,再走向下一件文物。这种“路人”

模式的观展,虽然留下了影像纪念,但收获

的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少有知识的沉潜。

许多人还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展品介

绍里时不时蹦出诸如盉、簋、觚之类的生僻

字,却并没有更多注解,只好“糊里糊涂”看

下去。

那么,如何与博物馆、与展品建立深度

连 接 呢 ? 吸 引 观 众 慕 名 而 来 的“ 文 物 美

图”,给了我们启发。博物馆承载的历史很

厚重,想要顺畅地邂逅这份厚重,需博物馆

启迪引导,也需参观者用心感知。

据统计,去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

12.27 亿人次,比上年增加 1 亿多人次。“10亿+”释放出双重信号:一方面,越来越多人

愿意走进博物馆收获知识,在千百年前的

文明信息中,找到属于当下的认同感;另一

方面,旺盛的游览需求也在倒逼博物馆创

新设计布展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展陈方式

讲好文物故事。展陈语言从最初说明牌式

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叙事美学,再到“沉

浸式”“体验式”服务,形式愈加丰盈。很多

博物馆改变了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注重

参观者的感受,取得了良好效果。

无论是单独一个展厅的展览,还是恢

弘震撼的全景展览,把文物放在第一位的

展览,永远是观众来到博物馆的理由。对

参观者来说,放慢脚步、深度参与,了解文

物背后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与博物馆

在更深维度建立连接,才能体会到逛博物

馆的获得感。在考古学家眼里,文物是记

录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在摄影师眼里,文物

是呈现视觉美感与艺术信息的“模特”;在

游客眼中,文物是一份从历史深处流淌而

来的亲近感。

8 月,大多数博物馆恢复正常开放时

间,期待观众走进来,开启更多新知。

用心感知博物馆的厚重陈圆圆

图①: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粉彩荷花吸杯。

图②: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西周早期曾侯簋。

图③: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朱面剔犀剑环纹漆盒。

黄 翼摄

①①

②②

暑假期间,江苏省海安市

许多孩子参加舞蹈培训班,进

行形体、舞蹈基本功等训练,培

养艺术兴趣,度过丰富多彩假

期生活。

图为海安市一家舞蹈培训

班里,孩子们在练习基本功。

向中林摄(人民视觉)

小小舞者

③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