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學 現代佛教 -...

2
.專題論述佛教哲學 4 現代佛教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316 期 2010 9 月出版 1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LINGSHAN MODERN BUDDHISM MONTH 中華民國七十年六月一日創刊 創辦人兼導師:釋淨行 發行人:釋行新(郭陳叡) 編 輯:靈山現代佛教編輯委員會 發行所: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社 址: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號7樓 7F., No.21 Sec. 1, Zhong xiao W. Rd., Zhongzher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R.O.C.) 電 話:02-23613015~6 傳 真:02-23141049 郵政劃撥帳號:19726167號 帳戶:靈山禪林寺 現代佛教 (c) 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 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 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 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此處經中所說的「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 趣」的世間正命,便是下士所行,其重點在於如法的 獲得衣、食、臥具、隨病湯藥,而不是不如法。經中 所說的「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的出世間正命,便是中士和上士所行,其特色是 於正當的工作中,時時結合苦、集、滅、道的四聖諦 思惟;而上士之有別於中士,在於還要以大悲心來自 利利他:自己遵行正命,也幫助別人遵行正命。如何 幫助別人遵行正命?則依據三士的不同,分別教導世 間的正命和出世間的正命。 所以,禪修者一方面要瞭解自己的根性和所面 臨的環境因緣做出機動的抉擇,一方面要落實於八聖 道的不同層次的實踐,由世間而出世間,並配合出離 心與大悲心的增長,一步步踏實地修行,這才順乎因 果,而不是加給遠遠超出自己能力的壓力,變成了進 退失據。 八聖道和三士的生活禪修 ■ 林崇安 在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法的相互交流下,許多禪 修者面臨一個困境:如果專心於四念住禪修,減少社 會的互動,將來豈不成了自了漢?如果分心於社會福 利,則不易清除自心的煩惱,仍是凡夫一個,如何真 正的利他?忙了一番,豈不兩頭落空?其實,四念住 和八聖道的實踐都要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只是實踐 時,要配合禪修者的不同根器並掌握修學的次第,作 出機動的調整和適應。 關於人的根器,佛法上有三士的區分:下士、 中士、上士。下士以人天福報為重,中士以出離心為 重,上士再結合大悲心。這三士的禪修實踐可以統攝 在八聖道之下。我們回到佛陀在《雜阿含經》中關於 八聖道的開示: (a) 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 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 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b) 何等為正見是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 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 世間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c)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 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 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 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此處經中所說的「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 趣」的世間正見,便是下士所行,其重點在於相信因 果業報,例如,如法的布施、祝福、祭祀有其功效; 眾生有前世和後世;經由修行八聖道,世間有阿羅 漢,阿羅漢將不受後有。經中所說的「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的出世間正見,便 是中士和上士所行,其特色是於法選擇、分別、推 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時,要結合苦、集、 滅、道的四聖諦思惟;而上士之有別於中士,在於還 要以大悲心來自利利他:自己建立正見,也幫助別人 建立正見。如何幫助別人建立正見?也依據三士的不 同,分別教導世間的正見和出世間的正見。 釐清有關「正見」的三士抉擇後,禪修者對於其 餘聖道支(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念、正定)的實踐可以類推,以「正命」為例,佛陀 說: (a)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 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 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b) 何等為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 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 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 林建德 近年來在意識研究領域中,諸多西 方學者注意到佛教的觀點,其中達賴喇 嘛長期和諸多科學家間的對話,即是其 例。 佛教透過身、心觀照來滅苦,其中 也包括意識的觀照,在此脈絡下顯示出 佛教面對意識課題有幾個和現今哲學或 科學相當不一樣的面向,而可能有以下 四點啟發: (一)第一人稱方法的強調 一些西方學者結合佛學的觀點,提 出意識研究可能的新進路,其中較著名 的如 F. Varela 的「神經現象學」(Neuro- Phenomenology)及 A. Wallace 的「冥想 科學」(Contemplative Science);而不 管是「神經現象學」或「冥想科學」, 其中不約而同的皆著重第一人稱主體經 驗及第三人稱客觀觀察的結合,以助於 揭開意識之謎。如Varela 認為佛教的禪 觀傳統可提供意識研究時方法上的補救 methodological remedy),而Wallace為意識現象即是主體的經驗現象,因此 若僅重視外在之客觀研究,而排除主觀 或第一人稱觀點,將使得意識的研究受 到壓制而無法有所突破。相對地,若能 以有效的方法,結合第一手的主體經驗 來探究意識,拋開科學唯物論的形上預 設,則意識研究將有所進展。 如此第一人稱方法的強調,可以說 是在研究方法上進行革命。如Wallace 數度指出科學研究上的重大進步,不少 是在觀測技術等方法上的革新,如天文 學觀測宇宙上有重大突破,即因為有 望遠鏡(telescope )的運用,而帶來天 文學研究上革命性的發現。同樣地,生 命科學的發展,亦有賴於精密的顯微 鏡(microscope )作觀察,使能洞悉微 觀世界更細緻深入的現象。依此道理作 類推,心與意識世界的研究,若要有突 破性的進展,也在於擁有適切的工具、 方法以作觀測,而這重點即在於內觀技 術的提昇,若能對於注意力作專精的訓 練,使能對心識的觀察更為細緻、深 刻,則將助於揭示心靈之實相,而此禪 定的鍛鍊方法正是西方傳統中較為缺乏 的。 可知,佛學對現今意識課題的啟示 之一,在於研究方法上的反思。意識既 然是主體的經驗現象,理解似乎不能排 除第一人稱的進路,而如何與客觀科學 第三人稱之研究作整合,成為現今佛學 回應意識問題的著眼點之一。 (二)唯心論立場之重省 相對於現今主流哲學重視實證科學 研究成果的立場下,唯心論、觀念論 idealism)的主張,早已被認為在哲學 的競技場中出局,而可能是一種落伍、 過時的哲學觀點,取而代之的是唯物論 的盛行;然而,若對比於佛教的哲學傳 統,唯心論仍舊是大宗。不只是傳統佛 學主張「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 等命題,而有濃厚的唯心傾向,可以說 整個印度文明的主流傳統亦是如此;如 現代印度哲學大家、印度第二任總統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其思想仍是 徹底唯心論的立場, 由此可知文化背景 對思想形塑之深。因此在抉擇意識探究 進路時,不免須檢視自身的前提,尤其 可重視不同文化脈絡下所呈顯的不同觀 點。而如何確切理解及評價唯心論的主 張,也是佛學在今日意識研究中另一個 值得重視的點。 (三)終極價值探索之正視 本文作者林建德先生,係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博士,擅長「佛教哲學」「人間佛 教思想」及「佛道比較宗教」領域,目 前任教於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四念處 專欄 中秋社區關懷 .四念處專欄八聖道和三士的生活禪修 .近期活動 靈山世界東方大學語言班招生中 272 期禪坐健身班 開始招生 藥師懺大法會通啟 中秋社區關懷 台北靈山講堂公告 專題論述 佛教哲學 雖然意識觀點,在學界有著多元 的見解,但初步而言 ,意識皆被視為 是心理的(mental )現象。只不過物理 主義大多採化約式的解釋,以物理的 physical )方式,把其心理的面向解 釋掉了(explain away),而僅有物理 現象存在。近年來哲學家 John Searle 生物自然主義(biological naturalism的觀點,將意識歸為是一生物的問題 Consciousness as a biological problem,成為物理主義外的另一種觀點。但 在意識此心理現象,除物理、生理的研 究進路外,是否有其它可能的探討向度 呢?就佛教而言,此答案應是肯定的, 佛教可說是把意識問題,放在倫理或道 德實踐等終極價值探索的脈絡中展開論 述。 佛教認為,若對五蘊身心能如實 知,則見實而得解脫,達到超生脫死 的目的;如此,回歸到東方哲學的脈 絡底下,意識的問題不僅僅是心理、物 理或生理等面向,而卻有濃厚的倫理 ethical )或道德(moral )意涵,乃至 涉及到靈性(spiritual )之層面,以價 值實現作為最終標的。如佛教的「識」 Pali: vibbanaSkr. vijbana)一詞,就 字面意義作分析,有著分別(vi)、認識 jba)之意,但如此的分別認識,乃是 無明下的虛妄分別,帶有一定的取著和 執見。到後期的「轉識成智」,其中的 「智」(Skr. prajba),有「先見」或「 勝慧」等意,不被無明染執所縛。換言 之,凡夫的「識」是不好的,往往與染 污、虛妄分別相應,聖者的「智」則不 然,可以說「轉識成智」的過程即是「 轉凡成聖」的實現。可知,此終極價值 探索之正視,也成為佛教哲學對意識研 究的一種啟發。 台北靈山講堂 公告 原台北靈山講堂郵局劃撥帳戶 戶名:靈山講堂 帳號:01613137 已取消, 信眾如有捐款贊助,請改劃撥帳戶 戶名:靈山禪林寺 帳號:19726167 謝謝!!! 九月十一日, 相約在石碇,走出愛來 月圓人團圓,這是中國人傳統以來 對於人事分離的一種心理彌補與想像, 但事實上,很多家庭、很多人,卻為了 各種不同的原因,而無法在一起,所謂 的生離死別,誠乃人生之至痛也。 本文作者林崇安先生,係美國萊斯大學理學博士,國 立中央大學教授,佛學專長為因明、佛教宗派思想、 止觀禪修等,佛學著作等身。西元2000年於大溪購 建「內觀教育禪林」,作為佛法教育和內觀禪修之 用。西元2008年將《佛法教材系列》70冊製成PDF 檔,置於網站,並持續更新,供大眾參考和下載。 本文作者林建德先生,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擅長「佛教哲學」「人間佛教思想」及「佛道比較 宗教」領域,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 所。 (四)東、西方意識觀點重整之可能 意識的研究,存在多種歧異的進程 或切入點;如同「心」的概念有其豐富 的意涵,既可以關聯到心智、認知的理 論面向,也可以專指心性修養的價值實 踐層面。而佛學關心意識課題,與現今 主流學界的方式很不一樣,而可能把其 歸為是一道德乃至於宗教(非神教式) 的問題,由此方向作理論開展;而這 正是現今的意識研究者,較少著眼的面 向。 如此,說明佛學與科學間,對於意 識問題的設定有所出入,也由於兩者設 定問題有別,使得其關心的焦點亦有所 差異;顯示兩者間對於心靈與意識的概 念,存在不同意義的理解。因此,東、 西方學科如何重整及在概念上進行溝 通,以有助於較完整地掌握心識課題含 括的面向,成了可思考的課題。 總之,同樣是心意識問題,東、西 方探究之路徑相當不同,其間的差異, 乃在於關注面向的不同,如佛教關注的 是意識問題背後的終極價值之探索,而 與科學不重「價值」問題的反思,而專 注於「事實」問題的回答有所區別。但 佛教傾向於唯心論的觀點,就未必和主 流科學的唯物論觀點產生對立和衝突, 而是各自面對同一課題的不同面向, 開展出不同的理論;而一旦理解這些差 異,將能「知己知彼」,有助於探討佛 學如何回應現今的意識問題,助於日 後東、西方心意識問題的整合研究。 (因篇幅有限,原作所附之註釋未及刊 載,請見諒) 由擔任靈山世界佛教會僧統的淨行 上人所創辦的靈山世界東方大學(World Linh Son Oriental University) ,業奉法國 政府核准招生,惟因該校招收來自世界 各國使用不同語言的學生,為能方便適 應當地的語言學習環境,特於九月份起 開設各種語言課程,包括中文班、英文 班、法文班、越文班及日文班等多種。 該等課程每周上課二次,分一個月班和 三個月班兩種,即日起接受報名。 為了彌補此項缺憾及安慰有情,在 中秋節前夕,講堂仍如往常的規劃,舉 辦中秋社區關懷救助活動,願您能發揮 愛心,隨喜贊助,以關懷及慈悲的心 情,走訪石碇鄉的貧戶與孤獨老人, 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生命中的一點溫馨, 也讓您的內心,充滿慈悲的安定與祥和 ――2010911日,我們相約在石碇。 歡迎洽「台北靈山講堂」 報名參加,共襄盛舉 緣    起:祈願國泰民安,壇信解冤釋結,消災增福慧,身心安康,一切 吉祥如意,特依藥師佛十二大願,開壇禮懺。 一、法會時間:99年10月24日(週日)至10 月30日(週六) 每日上午6:00至晚上9:00 二、法會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號三樓 三、法會內容:恭誦藥師經、拜藥師懺、供燈繞佛、拜十二祈願文、止觀、開 示、放生、齋天、解結、放大蒙山。 四、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24日止(電話、通訊、傳真、劃撥或親臨皆可) 五、報名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七樓 六、報名電話:(02)23613015、6 (02)23814434 七、傳  真:(02)23141049 八、劃撥帳號:19726167號 帳戶:靈山禪林寺 法會中設有多種功德項目,歡迎踴躍隨喜報名參加!! 藥師懺大法會通啟 主壇法師: 行上人 靈山世界東方大學 多項語言課程開始招生中 .圖為靈山世界東方大學 【無法投遞請惠予退回】 中華郵政台北誌第 6 7 8 國內郵資已付 台北郵局許可證 台灣字3019號 淺談佛教哲學對現今意識探究的可能啟發 272 禪坐健身班 開始招生了 歡迎參加台北靈山講堂舉辦的「禪坐健身班」教學! 透過禪坐,您可以更接近自己、更認識自己;知道如何運用智慧來抒解生活的壓力以 及解決生命所遭遇的問題;而配合氣功的教學,使您學會如何舒通筋脈,健全體魄, 達到動靜皆宜,生活充滿喜悅與自在的人生。 一、時間:9992日起 每週四晚上700~900(為期二個月) 二、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三樓 三、內容:佛教禪坐與氣功健身教學。 四、報名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七樓 五、電話:2361-30156 六、注意事項:報名請攜帶相片兩張。 二部的佛典,將可作為解決問題的資源與養份,使在吸 收到足夠的營養後,能各自爭奇鬥艷的遍地開花,開展 出各種具創意、新奇的論述。打個比喻來說:解決問題 好比打場勝仗,而打勝仗不離兩個條件,一有充足的戰 備資源,二是以「以奇用兵」。其中浩瀚的佛典意味著 有充足的後勤補給,而「以奇用兵」代表著開創性論述 的重要,使能時時保持裝備新穎來迎戰。 傳統佛學研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文本正誤解讀的探 討,此固然是重要的,但就哲學探究的立場,可能未必 是最重要的。如何運用佛教兩千多年的傳統作為資源, 來回應現今的實際問題亦是值得注意的。如此,佛學需 要一些開創性的論述,非僅是研讀古人如何說,否則只 能說是哲學史研究,而未必是哲學研究。因此,有時理 解的創意及新意,比掌握住原意更重要。換言之,有時 面對文本多重歧義以及殘缺不全等現象,「照著講」未 必行得通,但「接著講」卻是可嘗試的路徑。 總之,古代哲學之研究,尤其面對典籍的解讀時, 往往有不同的理解空間,許多語句未必有唯一的正解, 而有開放詮釋的可能;可以說思想史發展的過程,不外 是在顯示這些理解的差異。因此,今日任何作東方哲學 詮釋而略有心得的人,可能還是以自己的理解來談古人 的思想,甚至不免有借題發揮的傾向。可知,以三藏教 典的思想作為資源來解決問題,此資源在表述及詮解方 式上(乃至於觀點本身),也可不時作調整、修正,乃 至有進一步的超越。 (六)哲學詮釋保持開放 開創性佛教哲學論述,此開創性已蘊涵哲學詮釋的 開放性,而哲學詮釋之保持開放,意即所謂「多音」的 詮釋。換言之,在多義的古代註釋傳統與現代詮釋中, 古籍本身談論些什麼固然重要,但由於精確無誤的解讀 已不太可能,此時我們如何理解佛教古籍亦頗為重要。 因此,探討佛典的哲學思想,其重點雖在於佛典說了些 什麼,但也在於我們把佛典理解成什麼。如此,佛典 的原意是什麼,與古人(或他人)把其理解成什麼,以 及我們各自的理解又是什麼,可能是三個不同層次的問 題。在現今哲學領域的研究中,第三個問題也是值得關 心的。 進言之,佛教古籍豐富、歧義的哲學義理,任何獨 立思考、具創意的人,可能都會有一番自己的解讀。也 由於材料本身,有著不同的詮解空間與取捨面向,因此 後人作思想的詮釋、論述時,在符合基本大義的前提 下,對於語意多元的文本,延伸出適切的理解,應是 可以接受的。其中每一種解釋皆是一種嘗試,賦古籍 研究者多種解讀的可能。如此,每個人都擁有典籍的解 釋權,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各個學者應可依 其不同的思考進路,來判讀文本的意涵。至於是否有所 謂斬釘截鐵的正解,從而得以其否定其它可能的解讀方 式,則將有其困難之處。因為諸多認為不合原意的典籍 詮釋,可能僅是不合己意的典籍詮釋,因此是否能把不 符己意的理解,皆視為錯誤,可能就有商榷的空間。 12 總之,佛陀以「一音」說法,而因眾生根機的不 同,不免會各得其解,於是產生「多音」的理解,乃至 發展為多音鳴奏的多元詮釋。但站在學術思想自由、開 放的立場,以及哲學所重的創意與創新,任何不同的理 解與詮釋,均應受到鼓勵。當然,此一前提必須建立 在一定的共同認知上;只要在大方向、大原則上走對了 路,大處著眼、小處多元,其它細部理解的出入,應無 傷大雅。 (七)佛教哲學研究專業性的建立 佛教哲學研究既重視論辯、問題的解決、開創性論 述、多音詮釋等,而其中的基礎,除佛學義理理解的深 度外,哲學訓練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國際間對於 佛學研究,強調的大致以語言及文獻學學訓練居多,而 哲學訓練對佛學研究的重要性,似乎有忽略的傾向,彿 教哲學的研究不存在其自身的專業性。但是,就如同 佛典語言學、佛教史料學等,重視語言學習及文獻學、 史學的工夫,而有其專業性,同樣的佛教哲學也應建立 其本身的專業性,而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建立其自身研 究的主體性。 如此,佛學研究所要求的訓練背景,不再僅限於文 獻學、史學、語言學等面向,而必須把哲學納入,強調 哲學訓練的重要,使哲學式的佛學研究,與文獻學、歷 史學等訓練背景的佛學研究作一區隔,而能在創意、辯 證、論證及分析能力上表現出其所長。否則,佛學研究 缺哲學式的探討,可說是一種偏差式的發展。 總之,佛學研究也應重視哲學面向,不只對既有的 佛教義理作解析,而且能順應時代性哲學課題的探討, 重視如邏輯、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哲學史、語言 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等哲學學門的訓練,以建立 佛教哲學研究的專業性。 12 面對古代典籍的詮釋問題,一者這些文本傳抄之年代 久遠,因此疏漏錯簡之處難免,另外文本本身表達的 精確程度,有時也難以清楚判讀,而這都是會帶來解 讀上的限制;但也正因為如此,有時也更可以作出富 有創意與想像空間的解讀。 (上接第三版)

Transcript of 佛教哲學 現代佛教 -...

Page 1: 佛教哲學 現代佛教 - linhson.org.twlinhson.org.tw/book/mbm/2010/316.pdf利,則不易清除自心的煩惱,仍是凡夫一個,如何真 正的利他?忙了一番,豈不兩頭落空?其實,四念住

.專題論述/佛教哲學

4現代佛教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第 316 期 2010年9月出版

1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LINGSHAN MODERN BUDDHISM MONTH中華民國七十年六月一日創刊創辦人兼導師:釋淨行發行人:釋行新(郭陳叡)編 輯:靈山現代佛教編輯委員會發行所: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社 址: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號7樓    7F., No.21 Sec. 1, Zhong xiao W. Rd.,     Zhongzher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R.O.C.)電 話:02-23613015~6 傳 真:02-23141049郵政劃撥帳號:19726167號 帳戶:靈山禪林寺

現代佛教

(c) 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

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

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

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此處經中所說的「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

趣」的世間正命,便是下士所行,其重點在於如法的

獲得衣、食、臥具、隨病湯藥,而不是不如法。經中

所說的「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的出世間正命,便是中士和上士所行,其特色是

於正當的工作中,時時結合苦、集、滅、道的四聖諦

思惟;而上士之有別於中士,在於還要以大悲心來自

利利他:自己遵行正命,也幫助別人遵行正命。如何

幫助別人遵行正命?則依據三士的不同,分別教導世

間的正命和出世間的正命。

所以,禪修者一方面要瞭解自己的根性和所面

臨的環境因緣做出機動的抉擇,一方面要落實於八聖

道的不同層次的實踐,由世間而出世間,並配合出離

心與大悲心的增長,一步步踏實地修行,這才順乎因

果,而不是加給遠遠超出自己能力的壓力,變成了進

退失據。

八聖道和三士的生活禪修 ■ 林崇安

在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法的相互交流下,許多禪

修者面臨一個困境:如果專心於四念住禪修,減少社

會的互動,將來豈不成了自了漢?如果分心於社會福

利,則不易清除自心的煩惱,仍是凡夫一個,如何真

正的利他?忙了一番,豈不兩頭落空?其實,四念住

和八聖道的實踐都要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只是實踐

時,要配合禪修者的不同根器並掌握修學的次第,作

出機動的調整和適應。

關於人的根器,佛法上有三士的區分:下士、

中士、上士。下士以人天福報為重,中士以出離心為

重,上士再結合大悲心。這三士的禪修實踐可以統攝

在八聖道之下。我們回到佛陀在《雜阿含經》中關於

八聖道的開示:

(a) 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

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

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b) 何等為正見是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

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

世間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c)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

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

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

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此處經中所說的「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

趣」的世間正見,便是下士所行,其重點在於相信因

果業報,例如,如法的布施、祝福、祭祀有其功效;

眾生有前世和後世;經由修行八聖道,世間有阿羅

漢,阿羅漢將不受後有。經中所說的「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的出世間正見,便

是中士和上士所行,其特色是於法選擇、分別、推

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時,要結合苦、集、

滅、道的四聖諦思惟;而上士之有別於中士,在於還

要以大悲心來自利利他:自己建立正見,也幫助別人

建立正見。如何幫助別人建立正見?也依據三士的不

同,分別教導世間的正見和出世間的正見。

釐清有關「正見」的三士抉擇後,禪修者對於其

餘聖道支(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念、正定)的實踐可以類推,以「正命」為例,佛陀

說:

(a)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

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

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b) 何等為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

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

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 林建德

近年來在意識研究領域中,諸多西

方學者注意到佛教的觀點,其中達賴喇

嘛長期和諸多科學家間的對話,即是其

例。

佛教透過身、心觀照來滅苦,其中

也包括意識的觀照,在此脈絡下顯示出

佛教面對意識課題有幾個和現今哲學或

科學相當不一樣的面向,而可能有以下

四點啟發:

(一)第一人稱方法的強調一些西方學者結合佛學的觀點,提

出意識研究可能的新進路,其中較著名

的如 F. Varela 的「神經現象學」(Neuro-

Phenomenology)及 A. Wallace 的「冥想

科學」(Contemplative Science);而不

管是「神經現象學」或「冥想科學」,

其中不約而同的皆著重第一人稱主體經

驗及第三人稱客觀觀察的結合,以助於

揭開意識之謎。如Varela認為佛教的禪

觀傳統可提供意識研究時方法上的補救

(methodological remedy),而Wallace認

為意識現象即是主體的經驗現象,因此

若僅重視外在之客觀研究,而排除主觀

或第一人稱觀點,將使得意識的研究受

到壓制而無法有所突破。相對地,若能

以有效的方法,結合第一手的主體經驗

來探究意識,拋開科學唯物論的形上預

設,則意識研究將有所進展。

如此第一人稱方法的強調,可以說

是在研究方法上進行革命。如Wallace

數度指出科學研究上的重大進步,不少

是在觀測技術等方法上的革新,如天文

學觀測宇宙上有重大突破,即因為有

望遠鏡(telescope)的運用,而帶來天

文學研究上革命性的發現。同樣地,生

命科學的發展,亦有賴於精密的顯微

鏡(microscope)作觀察,使能洞悉微

觀世界更細緻深入的現象。依此道理作

類推,心與意識世界的研究,若要有突

破性的進展,也在於擁有適切的工具、

方法以作觀測,而這重點即在於內觀技

術的提昇,若能對於注意力作專精的訓

練,使能對心識的觀察更為細緻、深

刻,則將助於揭示心靈之實相,而此禪

定的鍛鍊方法正是西方傳統中較為缺乏

的。

可知,佛學對現今意識課題的啟示

之一,在於研究方法上的反思。意識既

然是主體的經驗現象,理解似乎不能排

除第一人稱的進路,而如何與客觀科學

第三人稱之研究作整合,成為現今佛學

回應意識問題的著眼點之一。

(二)唯心論立場之重省相對於現今主流哲學重視實證科學

研究成果的立場下,唯心論、觀念論

(idealism)的主張,早已被認為在哲學

的競技場中出局,而可能是一種落伍、

過時的哲學觀點,取而代之的是唯物論

的盛行;然而,若對比於佛教的哲學傳

統,唯心論仍舊是大宗。不只是傳統佛

學主張「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

等命題,而有濃厚的唯心傾向,可以說

整個印度文明的主流傳統亦是如此;如

現代印度哲學大家、印度第二任總統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其思想仍是

徹底唯心論的立場, 由此可知文化背景

對思想形塑之深。因此在抉擇意識探究

進路時,不免須檢視自身的前提,尤其

可重視不同文化脈絡下所呈顯的不同觀

點。而如何確切理解及評價唯心論的主

張,也是佛學在今日意識研究中另一個

值得重視的點。

(三)終極價值探索之正視

本文作者林建德先生,係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博士,擅長「佛教哲學」「人間佛

教思想」及「佛道比較宗教」領域,目

前任教於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四念處 專欄

中秋社區關懷

.四念處專欄/八聖道和三士的生活禪修.近期活動/ 靈山世界東方大學語言班招生中 272 期禪坐健身班 開始招生 藥師懺大法會通啟 中秋社區關懷 台北靈山講堂公告

專題論述

佛教哲學雖然意識觀點,在學界有著多元

的見解,但初步而言,意識皆被視為

是心理的(mental)現象。只不過物理

主義大多採化約式的解釋,以物理的

(physical)方式,把其心理的面向解

釋掉了(explain away),而僅有物理

現象存在。近年來哲學家 John Searle 以

生物自然主義(biological naturalism)

的觀點,將意識歸為是一生物的問題

(Consciousness as a biological problem)

,成為物理主義外的另一種觀點。但

在意識此心理現象,除物理、生理的研

究進路外,是否有其它可能的探討向度

呢?就佛教而言,此答案應是肯定的,

佛教可說是把意識問題,放在倫理或道

德實踐等終極價值探索的脈絡中展開論

述。

佛教認為,若對五蘊身心能如實

知,則見真實而得解脫,達到超生脫死

的目的;如此,回歸到東方哲學的脈

絡底下,意識的問題不僅僅是心理、物

理或生理等面向,而卻有濃厚的倫理

(ethical)或道德(moral)意涵,乃至

涉及到靈性(spiritual)之層面,以價

值實現作為最終標的。如佛教的「識」

(Pali: vibbana/Skr. vijbana)一詞,就

字面意義作分析,有著分別(vi)、認識

(jba)之意,但如此的分別認識,乃是

無明下的虛妄分別,帶有一定的取著和

執見。到後期的「轉識成智」,其中的

「智」(Skr. prajba),有「先見」或「

勝慧」等意,不被無明染執所縛。換言

之,凡夫的「識」是不好的,往往與染

污、虛妄分別相應,聖者的「智」則不

然,可以說「轉識成智」的過程即是「

轉凡成聖」的實現。可知,此終極價值

探索之正視,也成為佛教哲學對意識研

究的一種啟發。

台北靈山講堂 公告  原台北靈山講堂郵局劃撥帳戶   戶名:靈山講堂 帳號:01613137 已取消,

  信眾如有捐款贊助,請改劃撥帳戶

  戶名:靈山禪林寺 帳號:19726167 謝謝!!!

九月十一日,

相約在石碇,走出愛來

月圓人團圓,這是中國人傳統以來

對於人事分離的一種心理彌補與想像,

但事實上,很多家庭、很多人,卻為了

各種不同的原因,而無法在一起,所謂

的生離死別,誠乃人生之至痛也。

本文作者林崇安先生,係美國萊斯大學理學博士,國

立中央大學教授,佛學專長為因明、佛教宗派思想、

止觀禪修等,佛學著作等身。西元2000年於大溪購

建「內觀教育禪林」,作為佛法教育和內觀禪修之

用。西元2008年將《佛法教材系列》70冊製成PDF

檔,置於網站,並持續更新,供大眾參考和下載。

本文作者林建德先生,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擅長「佛教哲學」「人間佛教思想」及「佛道比較宗教」領域,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四)東、西方意識觀點重整之可能意識的研究,存在多種歧異的進程

或切入點;如同「心」的概念有其豐富

的意涵,既可以關聯到心智、認知的理

論面向,也可以專指心性修養的價值實

踐層面。而佛學關心意識課題,與現今

主流學界的方式很不一樣,而可能把其

歸為是一道德乃至於宗教(非神教式)

的問題,並由此方向作理論開展;而這

正是現今的意識研究者,較少著眼的面

向。

如此,說明佛學與科學間,對於意

識問題的設定有所出入,也由於兩者設

定問題有別,使得其關心的焦點亦有所

差異;顯示兩者間對於心靈與意識的概

念,存在不同意義的理解。因此,東、

西方學科如何重整及在概念上進行溝

通,以有助於較完整地掌握心識課題含

括的面向,成了可思考的課題。

總之,同樣是心意識問題,東、西

方探究之路徑相當不同,其間的差異,

乃在於關注面向的不同,如佛教關注的

是意識問題背後的終極價值之探索,而

與科學不重「價值」問題的反思,而專

注於「事實」問題的回答有所區別。但

佛教傾向於唯心論的觀點,就未必和主

流科學的唯物論觀點產生對立和衝突,

而是各自面對同一課題的不同面向,

開展出不同的理論;而一旦理解這些差

異,將能「知己知彼」,有助於探討佛

學如何回應現今的意識問題,並助於日

後東、西方心意識問題的整合研究。(因篇幅有限,原作所附之註釋未及刊載,請見諒)

由擔任靈山世界佛教會僧統的淨行

上人所創辦的靈山世界東方大學(World

Linh Son Oriental University) ,業奉法國

政府核准招生,惟因該校招收來自世界

各國使用不同語言的學生,為能方便適

應當地的語言學習環境,特於九月份起

開設各種語言課程,包括中文班、英文

班、法文班、越文班及日文班等多種。

該等課程每周上課二次,分一個月班和

三個月班兩種,即日起接受報名。

為了彌補此項缺憾及安慰有情,在

中秋節前夕,講堂仍如往常的規劃,舉

辦中秋社區關懷救助活動,願您能發揮

愛心,隨喜贊助,並以關懷及慈悲的心

情,走訪石碇鄉的貧戶與孤獨老人,

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生命中的一點溫馨,

也讓您的內心,充滿慈悲的安定與祥和

――2010年9月11日,我們相約在石碇。

歡迎洽「台北靈山講堂」

報名參加,共襄盛舉

緣    起:祈願國泰民安,壇信解冤釋結,消災增福慧,身心安康,一切

吉祥如意,特依藥師佛十二大願,開壇禮懺。

一、法會時間:99年10月24日(週日)至10月30日(週六)

每日上午6:00至晚上9:00

二、法會地點:台北靈山講堂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號三樓

三、法會內容:恭誦藥師經、拜藥師懺、供燈繞佛、拜十二祈願文、止觀、開

       示、放生、齋天、解結、放大蒙山。

四、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24日止(電話、通訊、傳真、劃撥或親臨皆可)

五、報名地點:台北靈山講堂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七樓

六、報名電話:(02)23613015、6(02)23814434

七、傳  真:(02)23141049

八、劃撥帳號:19726167號帳戶:靈山禪林寺

法會中設有多種功德項目,歡迎踴躍隨喜報名參加!!

藥師懺大法會通啟主壇法師:上淨下行上人

靈山世界東方大學多項語言課程開始招生中

.圖為靈山世界東方大學

【無法投遞請惠予退回】

中華郵政台北誌第6 7 8 號 執 照 登 記 為 雜 誌

贈 閱

雜 誌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台 北 郵 局 許 可 證

台灣字3019號

淺談佛教哲學對現今意識探究的可能啟發

272期 禪坐健身班 開始招生了

歡迎參加台北靈山講堂舉辦的「禪坐健身班」教學!透過禪坐,您可以更接近自己、更認識自己;知道如何運用智慧來抒解生活的壓力以

及解決生命所遭遇的問題;而配合氣功的教學,使您學會如何舒通筋脈,健全體魄,

達到動靜皆宜,生活充滿喜悅與自在的人生。

一、時間:99年9月2日起 每週四晚上7:00~9:00(為期二個月)

二、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三樓

三、內容:佛教禪坐與氣功健身教學。

四、報名地點:台北靈山講堂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二十一號七樓

五、電話:2361-3015、6

六、注意事項:報名請攜帶相片兩張。

二部的佛典,將可作為解決問題的資源與養份,使在吸

收到足夠的營養後,能各自爭奇鬥艷的遍地開花,開展

出各種具創意、新奇的論述。打個比喻來說:解決問題

好比打場勝仗,而打勝仗不離兩個條件,一有充足的戰

備資源,二是以「以奇用兵」。其中浩瀚的佛典意味著

有充足的後勤補給,而「以奇用兵」代表著開創性論述

的重要,使能時時保持裝備新穎來迎戰。

傳統佛學研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文本正誤解讀的探

討,此固然是重要的,但就哲學探究的立場,可能未必

是最重要的。如何運用佛教兩千多年的傳統作為資源,

來回應現今的實際問題亦是值得注意的。如此,佛學需

要一些開創性的論述,非僅是研讀古人如何說,否則只

能說是哲學史研究,而未必是哲學研究。因此,有時理

解的創意及新意,比掌握住原意更重要。換言之,有時

面對文本多重歧義以及殘缺不全等現象,「照著講」未

必行得通,但「接著講」卻是可嘗試的路徑。

總之,古代哲學之研究,尤其面對典籍的解讀時,

往往有不同的理解空間,許多語句未必有唯一的正解,

而有開放詮釋的可能;可以說思想史發展的過程,不外

是在顯示這些理解的差異。因此,今日任何作東方哲學

詮釋而略有心得的人,可能還是以自己的理解來談古人

的思想,甚至不免有借題發揮的傾向。可知,以三藏教

典的思想作為資源來解決問題,此資源在表述及詮解方

式上(乃至於觀點本身),也可不時作調整、修正,乃

至有進一步的超越。

(六)哲學詮釋保持開放開創性佛教哲學論述,此開創性已蘊涵哲學詮釋的

開放性,而哲學詮釋之保持開放,意即所謂「多音」的

詮釋。換言之,在多義的古代註釋傳統與現代詮釋中,

古籍本身談論些什麼固然重要,但由於精確無誤的解讀

已不太可能,此時我們如何理解佛教古籍亦頗為重要。

因此,探討佛典的哲學思想,其重點雖在於佛典說了些

什麼,但也在於我們把佛典理解成什麼。如此,佛典

的原意是什麼,與古人(或他人)把其理解成什麼,以

及我們各自的理解又是什麼,可能是三個不同層次的問

題。在現今哲學領域的研究中,第三個問題也是值得關

心的。

進言之,佛教古籍豐富、歧義的哲學義理,任何獨

立思考、具創意的人,可能都會有一番自己的解讀。也

由於材料本身,有著不同的詮解空間與取捨面向,因此

後人作思想的詮釋、論述時,在符合基本大義的前提

下,對於語意多元的文本,延伸出適切的理解,應是

可以接受的。其中每一種解釋皆是一種嘗試,賦與古籍

研究者多種解讀的可能。如此,每個人都擁有典籍的解

釋權,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各個學者應可依

其不同的思考進路,來判讀文本的意涵。至於是否有所

謂斬釘截鐵的正解,從而得以其否定其它可能的解讀方

式,則將有其困難之處。因為諸多認為不合原意的典籍

詮釋,可能僅是不合己意的典籍詮釋,因此是否能把不

符己意的理解,皆視為錯誤,可能就有商榷的空間。12

總之,佛陀以「一音」說法,而因眾生根機的不

同,不免會各得其解,於是產生「多音」的理解,乃至

發展為多音鳴奏的多元詮釋。但站在學術思想自由、開

放的立場,以及哲學所重的創意與創新,任何不同的理

解與詮釋,均應受到鼓勵。當然,此一前提必須建立

在一定的共同認知上;只要在大方向、大原則上走對了

路,大處著眼、小處多元,其它細部理解的出入,應無

傷大雅。

(七)佛教哲學研究專業性的建立佛教哲學研究既重視論辯、問題的解決、開創性論

述、多音詮釋等,而其中的基礎,除佛學義理理解的深

度外,哲學訓練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國際間對於

佛學研究,強調的大致以語言及文獻學學訓練居多,而

哲學訓練對佛學研究的重要性,似乎有忽略的傾向,彿

教哲學的研究並不存在其自身的專業性。但是,就如同

佛典語言學、佛教史料學等,重視語言學習及文獻學、

史學的工夫,而有其專業性,同樣的佛教哲學也應建立

其本身的專業性,而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建立其自身研

究的主體性。

如此,佛學研究所要求的訓練背景,不再僅限於文

獻學、史學、語言學等面向,而必須把哲學納入,強調

哲學訓練的重要,使哲學式的佛學研究,與文獻學、歷

史學等訓練背景的佛學研究作一區隔,而能在創意、辯

證、論證及分析能力上表現出其所長。否則,佛學研究

欠缺哲學式的探討,可說是一種偏差式的發展。

總之,佛學研究也應重視哲學面向,不只對既有的

佛教義理作解析,而且能順應時代性哲學課題的探討,

重視如邏輯、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哲學史、語言

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等哲學學門的訓練,以建立

佛教哲學研究的專業性。

12 面對古代典籍的詮釋問題,一者這些文本傳抄之年代

久遠,因此疏漏錯簡之處難免,另外文本本身表達的

精確程度,有時也難以清楚判讀,而這都是會帶來解

讀上的限制;但也正因為如此,有時也更可以作出富

有創意與想像空間的解讀。

(上接第三版)

Page 2: 佛教哲學 現代佛教 - linhson.org.twlinhson.org.tw/book/mbm/2010/316.pdf利,則不易清除自心的煩惱,仍是凡夫一個,如何真 正的利他?忙了一番,豈不兩頭落空?其實,四念住

.活動報導

2現代佛教

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3第316期 2010年9月出版

現代佛教

.專題論述/佛教哲學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雜誌社

佛教哲學研究的一些省思 ■ 林建德

曾有學者把哲學系所修之科目統括為「三史六論」

,其中三史為西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與印度哲學史;

六論為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價值論、美學、神

學。哲學史,顧名思義,乃把過去哲學家的觀點,從歷

史發展的脈絡作一介紹。而相對於哲學史重於縱貫、溯

源式的論究,形上學、知識論等六論,則像是以橫切的

方式,就某一特定的哲學問題進行討論,如形上學中的

探討的「他心」(other minds)問題、自由意志(free

will)和決定論(determinism)的關係、人格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等,即是其例。

換言之,哲學的探究有兩種趨向,一是探討哲學史

中哲學家的哲學觀點,另一是以哲學問題為導向的哲學

探究。雖然這兩者間並不是截然二分,如可就古代哲學

家的思想中,考察其對某一哲學問題的觀點,但兩者所

著眼或著重的面向可說是不同的。

以此類推,佛教哲學研究應可有兩個面向,一是探

究歷史中某一學派或人物的思想,如中觀學派龍樹、提

婆、月稱、清辨,或是唯識學派無著、世親、陳那、法

等佛學大家的思想,另一則是以特定哲學問題為中心,

特別是和現今時代緊密相扣的課題,試著把兩千多年的

佛學理論當作資源,來回應並解決實際的哲學問題。

一直以來佛教哲學研究以「哲學史」的研究居多,

並以歷史文獻之方法(Historical-Philological Method)

為主要趨向;在此文獻學方法獨大的情勢下,以哲學問

題的方式從事之佛學論述並不算太多;即使開展出了哲

學論述,也往往與主流哲學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未必

引起哲學家的正視與關注,多數僅被視為某種區域文化

的研究,視為是文化研究而不是哲學。因此,佛教哲學

如何「介入」當今哲學研究,引起哲學界的正視佛教觀

點,乃值得佛教哲學工作者之省思。對於佛教哲學「介

入」當今哲學研究之可能,以下提出七點淺見:

(一)哲學與佛教哲學之「相互介入」現今佛教哲學研究面對兩個課題,一是佛學接受一

般學科的挑戰,另一是以佛學挑戰一般學科。前者是透

過現今的學科對佛學各種說法作批判與檢視,反省佛學

內部有待商榷的觀點,而提出可能的理解或修正;後者

是以佛學的觀點,對其它學科作出可能的啟發。此「相

互介入」在《佛教教義學:當今佛教學者之批判反省》

一書中,即提出相似的觀點。根據《佛教教義學》的編

者表示,在佛教傳統下的現今學者有兩個反省項目:1

一.對佛教思想作批判式的解析,使能有時代性的

  新理解。

二.以佛教的批判性觀點來析探當今思潮的某些面

  向。

從以上兩點可知,「佛教教義學」的用意之一,可

說是對於佛教教理之建構與方法學論究,提出符合現今

時代的反省;認為要依現今的認識,對佛教經驗作嚴格

的檢視,也依佛教之經驗,對現今的認識作嚴格的檢

視。該書還表示,西方人對佛教思想感到興趣,乃因其

能解決現實人間的某些問題。2 因此,需對佛學研究的

動向展開反省,使能利用佛教思想為資源來回應當今問

從前,越譯大藏經還沒完成時,越

南只有少數佛典有越譯本,大部份的佛

典,都沒有翻譯,除了少數精通漢語的

漢學家和老法師們能閱讀漢語經典外,

對於廣大的越南佛教徒來說,浩瀚的漢

語經典,有如天書,可望而不可及。越

譯本大藏經,對千千萬萬信仰虔誠,渴

求佛法的越南佛教徒來說,無異是普天

而降的甘露法雨,從此他們有了一個譯

本可以依據,不再望法海而生嘆了。

完成越譯大藏經之後,有越南的女

眾長老尼建議和尚說,和尚完成譯經事

業,今生可謂不虛此行,和尚年紀也大

了,往後應當可以休息享福。但是退休

靜養的建議對和尚顯不可行,根據我個

人三十多年來對和尚的觀察與瞭解,和

尚「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數十年

來,年年月月日日都精進不懈的修行。

錫蘭籍的法寶法師,是和尚的上人

玄微大長老的祕書,跟隨大長老參與無

數次的國際佛教會議及活動,從錫蘭

到全世界,見過許多世界各國佛教領

袖,他說:「和尚是全世界他見過最

hardwork的人」。僅管經歷很多波折,

克服很多困難,但和尚給人的感覺,生

活始終平和自然,沒有一絲一毫吃苦或

勉強的感覺,我想這是和尚修行的道力

使然吧。

2005年靈山大長老玄微老和尚示寂

前,囑意和尚繼承他畢生宏法的事業,

完成興辦佛教大學的遺志。其實,早在

1985年,我和和尚第一次到法國時,大

長老就要和尚承接他的事業,和尚請大

長老尋找其他人接掌,過了二十年,大

長老還是不改初衷,一心一意囑意和尚

一人繼承他的遺志。

和尚接掌大長老的事業後,就在巴

黎南郊的薇翠舒仙(Vitry sur Seine)積極

籌辦靈山佛教大學,培養本地佛教宏法

人才。另外,由於中共在西藏的漢化移

民統治,西藏喇嘛逃出西藏流亡世界各

地,佛教也因此傳播到全世界,很多歐

美人士信仰佛教,想研究佛法,卻苦於

西文佛教典籍的匱乏,而無法深入研

究。所以和尚準備開啟法文大藏經的翻

譯計劃,希望能進一步嘉惠法國佛教,

讓佛教能在歐洲生根發展;這個構想似

兩千年來第一人—淨行上人 越譯大藏經紀實 之5越 譯大藏經

專題論述

佛教哲學

一、台北講堂

二、台中分院

因版面所限,未能刊載功德錄下期待續

99年6月功德錄(續)

題。3

總之,佛學若是要與現今哲學以及科學站在同一艘

船上,則佛學研究多少要有所轉向,如對外保持開放,

接受任何可能的質疑和挑戰,而避免僅是劃地自限的自

說自話。

(二)從佛教哲學史的研究到於佛教哲學之研究佛教哲學「介入」當今哲學之研究,則傳統的佛教

哲學史研究之外,還要新型態(或不同型態)的佛教哲

學研究之成形。雖然哲學研究某方面而言,可說是哲學

史的研究,但如此哲學史的研究成果,若能回應時代性

議題之探討,則應更具有研究價值。否則,今日研究佛

教哲學,如同探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哲學史人物之

哲學,皆可歸為古代哲學文獻的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程

度的「考古」的意涵;其間的觀點落置於現今的脈絡下

作檢視,正誤與否仍待商榷,特別是宇宙論、世界觀等

部份。

換言之,佛教哲學史的研究不全然等於佛教哲學研

究。目前主流的哲學社群中,東方哲學的觀點是稀少

的;但此並不代表印度、中國等哲學,對倫理價值、形

上與語言等問題,看法有所不及;而是東方哲學研究,

長期以來較缺乏對現代性議題的回應與關注,而主要集

中在歷史文化、文獻資料的研究。而且,即便是從事佛

教哲學之研究,亦以哲學史的研究為多;倘若能從哲學

史研究,跨入哲學研究,從歷史問題回轉到哲學問題,

以佛教的觀點思索當今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等相關

問題,在古籍裡尋發新義,應是可努力的方向。4

(三)「問題」為導向的佛教哲學研究新型態的佛教哲學研究,以「問題」作導向,可作

為其中一個特點。佛學的某個面向,彷彿現今的科學一

般,皆是要解決現實世間所遇到的問題。而佛學關心現

實人生議題,或者佛教思想的實用(pragamatic)的傾

向本就是如此,早期《箭喻經》所說亦在於此。即佛學

本身的基調乃是入世的,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佛教的

入世性格正表現在問題的解決上。

此入世、介入的佛學,不只是提出佛學對當今哲學

研究可能之啟示;同樣的,當今哲學、科學對佛學之啟

示也是不言可喻,甚至不只是啟示,而且是挑戰,具一

定嚴竣程度的挑戰,而這都是佛學所應回應之處。就

如胡適的名言:「多談問題,少談主義」,「解決問

題」乃至「回應問題」,可作為佛教哲學研究重視的方

向。當中不涉及民族情感、信仰傾向或西化與否的文

化論戰,而以問題處理為要。5 例如今日科學及哲學所

提出的世界觀、時間觀、語言觀、道德觀、身體觀、生

命觀、倫理觀等諸多觀點,以及知識、存在、自我、正

義、義務與權利等概念,佛學是否可正面回應,直接就

哲學問題來開展論述,並從中作出修正或調整,應是可

關心之處。

總之,佛學除深入古代文本作研究外,如何跳出

來,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觀點重作檢視,以

及檢測對佛教義理內涵的理解程度,可說是重要的。

(四)「論辯」作為佛教哲學發展的重要指標佛教哲學史的形成背景離不開「論辯」,「論辯」

乃作為佛教哲學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應是佛教哲學探究

其中一個特點。

進言之,哲學的探究大致可以分三個層次的討論:

1.問題是什麼 6

2.對此問題的主張(或觀點)是什麼

3.主張的論據為何

前面提及以「問題」作為導向的佛教哲學研究,而

針對特定問題,佛教有其自身的主張或見解,而且佛

教也提出主張的論據或論證。因此,面對問題的不同

主張,相互討論是必要的,甚至必須以論辯的方式來進

行。7

在《中阿含經》裡,指出在世間所有的論辯家中,

佛陀是第一的,因為他能辯破一切外道異學。8 不只佛

陀如此,後代佛教思想家亦然,如龍樹、提婆、世親、

陳那、月稱、清辨、法稱、吉藏等皆是,能辯、好辯、

善辯一直是佛教哲學發展的重要特色,可以說佛教法義

的發展(doctrine development)皆不離辯論的脈絡。如

龍樹「善滅諸戲論」,曾對小乘行者及正理學派等作出

批判,吉藏也有所謂的「破邪顯正」,在破邪之下之「

摧外道、折毘曇、排成實、呵大執」,大有掃蕩一切的

氣魄。而清辨除了對小乘及瑜伽行派展開批判,也廣破

外道,這些皆顯示出佛教哲學引人注目的一著。因此,

今人若虛擬古代佛教論師(如龍樹等)對當今各種哲學

主張之可能回應,則將有更多論辯的展開;9 如此,論

辯不僅是在於佛教內部,而可以對外與其它學科產生互

動,並在互動的過程中強化對教理的理解,以及其間立

場之預設再作一次反思與確認。

如此,佛教的諸多觀點,究竟是佛教內部的真理,

只限於佛弟子的認知與信仰,還是佛教道出了真理10

―此將在檢視、批判中更加明朗。如果佛教思想不是

出於純粹的情感信仰,或者建構一套形上虛玄的理論或

封閉系統,而是正視人間實存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之

道,則以理性方式所作的相互檢驗似是不可少的;11 此

時其諸多理論,難免須攤開來予以嚴格地反省與檢討。

總之,佛教哲學的研究,除了傳統佛教古老典籍的

考證、探究外,仍可另闢新徑,與現代思潮所關注的哲

學問題接軌,並從中認識到佛學研究之另一種動態。因

此,從古籍中探新義,在新義中引發不同觀點之啟發或

激盪,如才能相互有所俾益。此意味著佛學研究,除了

歷史文獻學式研究的傳統路線,也可有開創式、前瞻式

的開展,使佛教觀點亦能作出適應時代的貢獻。

(五)佛教哲學開創性論述之重視如上所述,哲學的論辯可有三個層次,問題是什麼

以及對問題的主張是什麼,此兩者在佛學內部中較有一

定的答案,或者至少大致有個方向;而在第三個層次

中,主張論據、論證的提出,其中的論述開放的空間即

存在著,而新型態的佛教哲學研究,開創性論述自應得

到重視。

換言之,佛教哲學若以問題解決為要務,則三藏十

本文作者廣淨法師,國立交通大學畢業,係淨行上人出家弟子,曾擔任台北市佛教青年會會長、玄奘大學董事及新竹福嚴佛學院教務長職務。

■ 釋廣淨

250元 釋行圓、孫台興、黃淑鎂、孫如欣、孫沛文、ALEXA葉、葉慶豐、蔡宜潔、蔡宜勳、陳俊男、陳茂忠

200元 呂詹好、呂怡瑩、呂玉茹、薛昀軒、李桂蜜、王炳昆、王黃鳳、周李寶玉、陳燕美、黃俊凱、簡淑婷、簡榮慶、簡淑華、柯馨媛、黃麗淑、邱奕修

100元 蘇琳雅、蘇毅恩、吳映儀、賴蓓瑩、彭品瑄、姚宥竹、姚樹宏、陳聰明、林阿抱、許雪、李榮森、李偉翔、李冠延、李宜馨、林世偉、許麗霜、林品儒、林庭瑜、蔡博任、OSCAR、余玲玫、李書堅、邱紹隆、陳德慧、簡綸巠、簡君如、(妙顫.法淨.釋會熙)、張小白、張小黃、張熊熊、張秉筑

50元 黃姿穎、黃奕晴

﹝譯經-台中講堂﹞

2,000元 曾玉惠

500元 莊大億、陳麗華、詹凱焱

368元 台中講堂

250元 廖苗茱、詹珮甄

﹝隨喜﹞

1,000元 趙文翠、王桂枝、藍章華、藍黃雪貞

500元 丁權福、陳浩鳳、蕭輔誠、彭宗秀、季夢蓮、陳修中

300元 趙俊明、何燕娟、何燕蓓、何志勤、賴武村

200元 鄧晉陽、鄧韻華

100元 李逸秋

15元 (陳月美.柯弘毅)

﹝隨喜-講堂﹞

15,000元 邱碧玉

4,000元 陳顏頭

1,000元 葉家豪

500元 吳銘

﹝隨喜-功德箱﹞

7,689元 靈山禪林寺

﹝隨喜-電費﹞

200元 李叔芳

﹝隨喜-粽子﹞

2,000元 梁惠玲、游祥梓

1,500元 吳麗莉

1,400元 李高國子

1,200元 吳薛安秀

1,000元 林文勝、張婉齡、黃麗雲

750元 陳玉美

700元 吳阿蝦、陳燕美

600元 蔡素琴

500元 趙阿寶、卓美珍、王珍莉、楊慧敏、黃素蘭

300元 余咪玲

250元 徐慧德

200元 林佑聲

100元 石文子

﹝隨喜-粽子材料﹞

1,000元 李高國子

隨喜-粽子材料﹞

1,000元 李高國子

﹝隨喜-粽葉﹞

100元 潘芳靜

﹝隨喜-禪林車子﹞

1,000元 趙阿寶

播下善種子從4Q出發培養良善的品格與正確的價值觀,

必須從小扎根,而為了讓孩子們在心

靈裡播下良善的種子,2010年靈山文教

基金會特地以「4Q」理念為出發點,

從身體 ( PQ / Physical Intelligence )、智

力 ( IQ / Mental Intelligence)、情感 ( EQ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和精神 ( SQ /

Spiritual Intelligence )等四大領域,規劃

兒童和青少年夏令營的活動,讓孩子們

從一連串生命教育的課題中,學習尊重

生命、感恩惜福和健康樂活。

青少年4Q快樂成長營首先登場的是,7月10日到11日在臺

北靈山講堂舉辦的「青少年4Q快樂成長

營」。

第一天的活動在行圓師父的「學佛

行儀」中揭開序幕,行圓師父以深入淺

出的方式,為大家講解學佛修行的意

義,以及禮佛、問訊等佛教禮儀的精神

內涵,讓青少年對學佛行儀有了更清楚

的認識。

青少年正值自我探索、個性培養與

群性發展的階段,需要適時的引導,才

能使身心健全發展。在營隊活動中,張

美淑老師以「探索溝通密碼」引導青少

年了解人際互動的訣竅,並透過「情緒

萬花筒」,幫助學習辨識和表達自己的

情緒;曾思遠老師則指導青少年,透過

「聰明學習法」達到有效率的學習,成

為一個會玩又會讀書的人;陳柏宇老師

以遊戲帶領大家,效法「少年巴菲特」

精神,學習正確的金錢觀;行圓師父的

「心靈慢~漫~遊」單元,則教導青少

年學習禪坐氣功的基礎動作,掌握動靜

兼備的修身養性功夫。

第二天的活動,王念祖老師以「聖

殿騎士團的力量」為主題,帶領青少年

乎很難想像,因為翻譯藏經的工程非常

浩大,法國的生活水平不像越南那麼簡

單,各項開銷和費用都非常地昂貴。

除了經費的困難以外,和尚年事已

高,到了耄耋之年,還要推動這麼龐大

的計劃,非常辛苦,但和尚意志堅定,

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而

縱觀和尚這一生所努力的事,都不是容

易的事,事先很多人可能不看好,認為

不可能,但經過和尚堅強意志力的貫徹

之後,都一一實現了,包括和尚從越南

鄉下出外求學,到臺灣攻讀取得博士學

位,以及從事於大藏經越譯的工作等。

《瑜伽師地論》裡有一段話,談到

了菩薩精進波羅蜜: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

耽樂睡眠倚樂,於所作事勇決樂為,

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

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

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於諸廣大第

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蔑,發勇猛

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或入大眾或與

他人共相擊論。或餘種種難行事業,

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

倦,何況小事?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

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

依個人的淺見,和尚一生的事蹟,

即是這段文字有力的註解;如:「翹勤

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於

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

要令究竟。」、「凡所施為一切事業,

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

間懈廢退屈」等,好像都是在形容和尚

這一個人。

我認為一個佛教祖師級大師的出

世,不是看他們會顯現出什麼靈異神通

的事蹟,而是以行為的實踐,印證經典

中的教理,以實際的行動來告訴我們:

「經書上的文字,不是遙不可及的高超

境界,或想像推論出來的理論」,而綜

觀和尚的一生一世所為,似乎他就是

這樣表現的一個人,值得我們來效法與

學習。和尚精彩的一生,或許你我錯過

了許多,沒能趕得上參與其中,但是和

尚法譯藏經的計劃,確實值得你隨喜讚

嘆,乃至大力護持,積極參與。

播下善種子 快樂志工行2010 靈山文教基金會4Q快樂夏令營紀實之1

1 英文原文為:“critically analyzing some aspect of Buddhist thought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in our time, or analyzing some aspect of contemporary thought from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Buddhism." 見Roger R. Jackson and John J. Makransky (eds.), Buddhist The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by Contemporary Buddhist Scholars,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9, p.viiii. 附帶一提,有關

此處"theology"一詞的意義,編者在導論中作出說

明,其引用David Tracy的看法,指出theology未必僅

限指「神學」一義,其強調的是對於「在宗教傳統內

的理性反省」(intellectual reflection within a religious tradition, pp2~3)。同理,「佛教教義學」可說是對

於佛教之教義作一理性的批判、反思。 2 詳見Ibid., p15~19.3 英文原為"use Buddhism as a resource with which to

think about contemporary problem," Ibid., p.55.4 過去的佛教哲學探討,往往內部已眾說紛紜,諸家因

理解上的不一致而有所爭論;此雖有真理愈辯愈明

的功用,但雙方也在論諍中內耗彼此,而難以對外回

應普世性的哲學問題。因此,日後佛教哲學的動向之

一,應不限於內部的論述,僅停留於佛教學者間的討

論,還能進一步跨足到其它領域,正視並回應諸多哲

學課題,嘗試在世界哲學中發聲,並由此「介入」性

格,顯示佛教思想的實用性及歷久彌新的價值。

5 如疫苗、汽車、飛機及電腦等是否是西方發明並不重

要,重要的是能解決人類生存、生活上的問題,如治

療疾病、帶來便利等。

6 「問題是什麼」即包括具體問題意識的交待,探討

脈絡的釐定及重要概念語彙的界定等。東方哲學的探

討、論辯,若重視此基礎性工作,將使得討論能更聚

焦、細緻及嚴密。

7 事實上,辯論不只是佛教內部傳統,也是哲學整個

發展的一個核心特質,古希臘哲學傳統即是以辯士

(sphoist)為要角。

8 《中阿含經》卷35〈2 梵志品〉:「猶如世中諸有論

士。沙門瞿曇為最第一。所以者何。沙門瞿曇論士

能伏一切外道異學故。」(CBETA, T01, no. 26, p. 653, c5-7)

9 佛教思想之「介入」主流哲學課題的討論,思想間的

討論、激盪,所交錯的火花,應值得期待。猶如當初

佛陀、龍樹等佛教思想家,面對諸多外道異見,所進

行的論破、掃蕩。或者,試想:佛陀、龍樹等人,倘

若活在今日,會如何看待現今諸多哲學論點,進而展

示其「諸說中第一」的佛學見解?

10 或者,具體的問:佛教所謂的「無常.苦.空.非我

(或無我)」等道理,其是否純然只是「『佛教的』

眞理」,而非遍一切時空、地域,屬於世間的真理,

亦即佛教未必指出這世界的真理?

11 現今佛教哲學探究的辯論之風,其熱烈之程度,似不

若古印度論師與各異見邪說間的論辯盛況。諸多辯論

只是限於佛教內部的爭論,僅對於諸多教理解釋的出

入,而進行討論、論爭。筆者認為,日後佛教教理理

解上的論爭,乃至面對可能的儒釋道之論辯,其優劣

判定的準據之一,可說在於何者較能回應諸多哲學見

解,並足以處理、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應是

在個人或文化意識型態傾向下的爭論。

99年7月功德錄

(續接第四版下)

﹝禪林建設﹞

818,000元 袁瑜灃

6,000元 吳化龍、賀芸英

5,000元 羅義昌

3,000元 高崧碩、陳純英

2,000元 林吳阿素、吳銘、鄒毅超、陳美賢

1,200元 佛弟子

1,000元 傅麗珠

600元 高文煌、陳美代、許明哲

500元 陳秀惠

300元 黃登雲

250元 釋行圓

50元 黃姿穎、黃奕晴、張秉筑

﹝禪林建設-上人寮房﹞

30,000元 楊月嬌

20,000元 周妙文

4,000元 顏良恭閤家

﹝禪林建設-發票中獎﹞

600元 靈山講堂

﹝護法﹞

10,000元 曲德祥、高棟梁閤家

6,000元 鄭文達

2,000元 黃麗雲、萬波笛、萬乃塵、萬乃儂、萬乃賏

1,800元 林進籃、林吳阿素

1,200元 黃素娥

1,000元 曾淑珠

300元 林腰、李楊來發、李聰明、黃麗鳳、李易軒、李韋萱

200元 陳燕美、黃俊凱、黃彥智、 黃祺雯、黃葉喜、簡源彰、黃登雲、簡淑婷、簡榮慶、簡淑華、柯棠中、黃水生、黃李菊、呂國章、呂藍金枝

﹝弘法教育-印經﹞

2,000元 林吳阿素

﹝弘法教育-月刊﹞

3,000元 蔡宜哲

1,000元 林永昌

600元 陳炎戊

500元 曾道樸、吳銘

200元 焦希海

﹝弘法教育-國中/兒童營﹞

3,500元 陳朱六妹閤家

2,000元 蔡素琴、朱明淑、袁瑜灃

1,000元 陳惠玲、慧陽學園、陳玉美、陳朱六妹、張丞鴻

600元 (黃毅豐、黃紹恩)

500元 許月華、呂許盡、曾燕如、黃品瑄

200元 陳冠宏

100元 朱富詳

青少年4Q快樂成長營兩天精采的體驗活動,在歡樂的結業式中圓滿的劃下句點

名稱 主講人 時間

成佛之道 清德法師 主講 三月一日起 每週一晚上

念佛共修會 行圓法師 主持 週二 晚上07:00~09:00

學佛行儀 清玉(演清)法師 主講 週三 晚上07:00~08:30

清涼共修會 清根法師 主持 週四 上午09:00~14:00

禪坐健身班 行圓法師 主持 週四 晚上07:00~09:00

大悲懺法會 單月第二週日 週日 上午09:00~13:00

消災法會 雙月第二週日 週日 上午09:00~13:00

禪林出坡 每月第四週日 週日 上午09:00~

地址: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號7樓(捷運 台北車站   3號或7號出口)電話:(02)2361-3015~6

名稱 主講人 時間

念佛共修會 行和法師 每週 週二 晚上07:30~09:30

藥師寶懺共修 行和法師 每週 週四 晚上07:30~09:30

法華經法會 行和法師(每月第三週。週六、日)

早上8:30~下午6:00周日下午 甘露施食

地址:台中市進化路575號15樓之2(國產大樓)電話:(04)3702-0688~9

行圓師父指導兒童營孩子禮佛、拜佛和禪坐氣功等身心修養功夫。

孩子們運用豐富的想像力,繪出自己專屬的「暑假夢想版」

透過齊眉棍、泡泡龍等活動,體驗學習合群包容,尊重自

己與他人的精神;黃中洋老師介紹健康的飲食觀念,讓青

少年知道如何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陳良光老師以「經絡敲敲樂」,教導大家認識經絡,以

及敲打經絡保養身體的實用功夫;池浩農老師則是透過影

片,跟青少年分享如何透過四大構面—天賦、熱情、態度

和機會,讓自己的天賦自由,得到「心想事成」的力量。

兒童4Q快樂夏令營接著,在7月17日和7月18日登場的是「兒童4Q快樂夏

令營」,不同於青少年營著重於思考和實用的活動設計導

向,兒童營則是以遊戲和實作為活動設計主軸,讓小朋友

玩得開心、玩得有意義,從遊戲中「體會」生命教育的內

涵。

因此,在學佛行儀、禪坐氣功、情緒管理等課程之

兒童4Q快樂夏令營在學員、家長和工作人員的集體合照下,圓滿的劃下句點。

外,兒童營兩天的活動裡,由蔡興正老師指導孩子運用「夢想製造

機—心智圖」,讓每個孩子展現豐富的想像力,繪製出自己的暑

假夢想;官秀宜老師的「禮品包裝」,教導孩子們運用一般的包裝

紙,為禮物包裝精美的樣式,表現贈禮者誠摯的心意;林正國老師

分享「命好不如習慣好」的觀念,讓孩子透過檢核表,檢視自己習

慣養成的狀態,鼓勵小朋友要養成好習慣。

另外,賴巧盈老師透過「你很特別」繪本導讀,讓孩子們體驗

每個人都是獨特而美好的,學習尊重自己與他人;許文綺老師以團

隊傳球、密碼諜報戰等遊戲,讓孩子了解團隊合作和專注力的重要

性;張譯文老師則是透過影片,讓孩子知道正面思考和祝福感恩的

力量,「如願以償」成為孩子最喜歡的通關密碼,並鼓勵孩子利用

小水滴卡,對身邊的人表示感謝和加油打氣。

青少年和兒童夏令營,在師父、講師群、營隊長、小隊輔、志

工人員的全力護持下,終於圓滿地劃下句點;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清

涼、愉快的夏天,也令人不禁讚嘆這個因緣的難得與殊勝。

孩子們展露天真活潑的笑容,為今年暑假留下最美麗的感動

本文作者林淑瑜小姐,係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畢業,目前任職於私人企業,專長為人力資源、活動企劃等,本次活動即由其夥同志工老師等策劃執行。

靈山講堂定期活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