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引发的 有关 哲学与创新 的思考

36
诺诺诺诺诺诺诺诺诺 诺诺哲哲哲哲哲诺诺诺

description

诺贝尔科学奖引发的 有关 哲学与创新 的思考. 诺贝尔奖 的组成. 物理奖 : 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化学奖: 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生理或医学奖: 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 文学奖: 由瑞典文学院评定 和平奖: 由挪威议会选出 经济学奖 : 1968 年瑞典中央银行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并于 1969 年开始与其他 5 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奖 的评选过程. 每年 9 月至次年 1 月 31 日 , 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 1000 — 2000 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诺贝尔科学奖引发的 有关 哲学与创新 的思考

诺贝尔科学奖引发的

有关哲学与创新的思考

诺贝尔奖的组成物理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学奖 : 1968 年瑞典中央银行提供资金增

设诺贝尔经济奖,并于 1969 年开始与其他 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   每年 9 月至次年 1 月 31 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

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 1000—2000人。

 2 月 1 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到 9 月份时,各领域的获奖人已基本内定,然后由评委会召开大会正式决定。

 10 月的第二个星期里,选出本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选举结果揭晓,立即通知获奖者。

12 月 10 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和平奖)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在瑞典,由国王为获奖者授奖 。

耐人寻味 :2006年 (1983年 )诺贝尔科学奖美国“统吃”

化学奖 :

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

表彰他对真核转录的

分子基础所作的研

究 .

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约翰 ·马瑟和乔治 ·斯莫特——

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安德鲁 ·菲尔和克雷格 ·梅洛——表彰他们发现了 RNA 干扰现象。

以表彰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荣获 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尔贝·费尔(法)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德)因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分享 200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彼得·格林贝格尔 阿尔贝·费尔

因“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 DNA 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荣获 2007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马里奥 - 卡佩奇(美)

马丁 - 埃文斯(英) 奥利弗 - 史密斯(美)

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 方面有突出成就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 ·沙尔菲

以及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

南部阳一郎 ( 美 ) 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小林诚、益川敏英 ( 日 ) 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

分别获得 200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林诚 益川敏英 南部阳一郎

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 · 楚尔 · 豪森(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导致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 · 巴尔-西诺西和吕克 · 蒙塔尼(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

因“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美、以 3位科学家获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高锟 ( 英、美 ) 因“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美)因“发明了一种成像半导体电路,即 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 分享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了染色体端粒及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

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 卡罗尔 ·W.葛莱德尔 杰克 W.卓斯塔克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约翰 ·霍普金斯医科大学)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斯顿

哈佛胡佛医学研究所)

2010 年诺贝尔化学奖 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创造出更有效而且简单的、用来“构建复杂碳基分子”的“碳原子连接方法”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理查德 •赫克(美) 根岸英一(日) 铃木章(日)

2010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试管授精领域的贡献”: 400万新生命验证非凡科学成就

爱德华兹(英)和路易丝 (路易斯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最薄材料展现应用神奇

安德烈·海姆(荷兰籍);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英俄双重国籍)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达尼埃尔 ·谢赫特曼(以色列)发现“准晶体”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新星研究

索尔 ·佩尔马特(美)

亚当·里斯(美) 布莱恩 ·施密特(美、澳)

索尔 ·佩尔马特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在一起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布鲁斯 ·巴特勒 (Bruce A. Beutler)和朱尔斯 ·霍夫曼 (Jules A. Hoffmann) 在激活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

拉尔夫·斯坦曼 (Ralph M. Steinman)“ 发现树状细胞和它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搞笑诺贝尔奖”

——仅仅是“搞笑”吗

???

冰雪天袜子套在鞋子上行走能防滑

国人无

胸罩可充当“防毒”、“防感染”面具

一个不亚于“李约瑟难题”的“难题” 诺贝尔奖自 1901 年颁发以来,已有 8位华人科

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 :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 、钱永健、高锟 .

但诺奖百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有着古代四大发明的泱泱大国—— 中国,却还没有一位本土学者得此殊荣。

国人无不为之感慨、深思……

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13亿中国人为何出不了 1 个“诺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只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副产品!” ——贝尔实验室奠基人尤厄

(贝尔实验室共产生了 11人次的诺贝尔物理奖)“把诺贝尔奖作为科研目标是很危险的!” ——美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创新的基本特征• 首创性•超越性•主体性•社会性

徐匡迪(原中国工程院院长):——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关键在于“首创性” ——世界公认:中国科学家最勤奋——每天工作

时间 9.68 小时,周末为 7.73 小时。然而:•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球 49个主要国家中位

居 28 位• 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达 50% (美、日为 5% )• 1993—2003 年,我国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为

2.8 (美国为 12.2 )• 我国发明专利少,仅占世界总量的 1.8%……

创新的基本方法•“填补法”;•“深化法”;•“纠偏法”。

科学为求真理,不为追名逐利

1. 科学源自内心无法遏制的需求 “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探索的好奇,会成为一股强大持久的驱动力,让你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流连在迷人的科学世界,无怨无悔。”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 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成回国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其杰出研究成果使得国际古海洋学的论坛上有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声音)

只有国际水平,没有国内领先!

2.多元交流激发创新火花古今中外文明史表明:• 文化交流活跃:科学快速发展;• 文化单一,闭关自守:科学停滞不前。

——必须把目光始终瞄准国际前沿!

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3. 在校园中发扬一种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先有创新型大学!” “创新,首先要敢于质疑!”——不能把理所当然的事视为古来有之!“辩证看待传统的中华文化”—— 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也有进行创新的障碍。

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 爱国精神,

•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

•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 团队精神。

时不我待: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