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_昆仑玉矿

3
1 OCTOBER 2011 2 OCTOBER 2011 REPORT 报道 昆仑山,横亘于柴达木盆地的南缘,坚实、雄浑、延绵不绝,它淡然接受着人们“托体同山阿”的心甘情愿,同 时也承载了中国最瑰丽、恣肆的神话想象,这里曾有仪态万方的西王母,开天之初的女娲与伏羲,还有盛满琼 浆玉液的瑶池。今天,唯有细润温暖的昆仑玉石,还在诉说西王母赠与周穆王一大车美玉的故事。 玉被视作昆仑的心,山之北是和田玉,南麓为昆仑玉。日复一日的玉石开采,令昆仑玉储量和产量最大的玉女 峰,渐渐远离了冰清玉洁的神话,缚裹于碎石机的捶砸声中。这座拥有昆仑万峰最具美感名字的山峰,已经在 炸药和机械的轮番作用下层层剥离,露出里面的白色山石。也许有一天,它会带着“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的决 心,从昆仑群山中消失。 采访、撰文:老陆 摄影:方雷 编辑:文晶 Le Grand Bleu 玉女峰 在破腹采玉中 消逝了逶逦的姿态

Transcript of Report_昆仑玉矿

Page 1: Report_昆仑玉矿

1 OCTOBER 2011 2OCTOBER 2011

RepoRt 报道RepoRt 报道

昆仑山,横亘于柴达木盆地的南缘,坚实、雄浑、延绵不绝,它淡然接受着人们“托体同山阿”的心甘情愿,同时也承载了中国最瑰丽、恣肆的神话想象,这里曾有仪态万方的西王母,开天之初的女娲与伏羲,还有盛满琼浆玉液的瑶池。今天,唯有细润温暖的昆仑玉石,还在诉说西王母赠与周穆王一大车美玉的故事。玉被视作昆仑的心,山之北是和田玉,南麓为昆仑玉。日复一日的玉石开采,令昆仑玉储量和产量最大的玉女峰,渐渐远离了冰清玉洁的神话,缚裹于碎石机的捶砸声中。这座拥有昆仑万峰最具美感名字的山峰,已经在炸药和机械的轮番作用下层层剥离,露出里面的白色山石。也许有一天,它会带着“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的决心,从昆仑群山中消失。采访、撰文:老陆 摄影:方雷 编辑:文晶

L e G r and B l e u

玉女峰在破腹采玉中

消逝了逶逦的姿态

Page 2: Report_昆仑玉矿

3 OCTOBER 2011 4OCTOBER 2011

玉女峰已经18个月没有采到玉石了,

只有把山峰整个削掉才能露出玉石矿脉。

现在玉矿每月开支高达150万元,这些成本必须附加到玉石上才能折算出利润。

1 991年7月19日上午,三辆挂有新疆牌照的老

式北京212吉普从格尔木驶出,沿青藏公路

进入昆仑山。两个小时后,跨过昆仑河和纳

赤台涌泉,然后离开公路,驶向遍布沙砾碎

石的戈壁,在磕磕绊绊中又行驶了30多公里,终于赶在

正午前到达玉女峰脚下。八个大汉手持铁锤撬杠,向山

上爬去,这一去就是整整一个下午,他们从山上下来已

是下午6点多钟,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两块或白或青的石

头。迎接的人将石头用草袋裹好,安放在后备箱,吉普

车迅速掉头,消失在茫茫暮色里。”

这段描述,是发现昆仑玉的最早

记录,坊间流传多个版本,但主要事

实却出奇一致——发现并开采昆仑玉

的人,既不是地质勘探队员,也不是

藏族老羊倌,而是为制作“假和田玉”

的不法商人。这些极具“智慧”的造

假者首先想到的是,昆仑山不可能只

有北麓一条玉石矿脉,于是他们从若

羌出发,进入青海,几经周折,终于在

玉女峰顶的断崖里找到了玉石。他们

没有想到,20年前贪求的蝇头小利,

竟然成就了昆仑玉。

18个月,未见一方玉石从格尔木驶入巍巍昆仑山区,

包,唯恐有人从山上带走玉石。

玉矿经理刘小龙告诉我们,玉女峰已经18个月没

有采到玉石了。八月下旬,山外盛夏尤在,昆仑山里的

刘小龙与他手下237名采玉人却早早穿上了毛衫。这位

藏族汉子指着机械轰鸣作响的作业现场说:“要把这座

山峰整个削掉才能露出下面的玉石矿脉”!按照现在每

月开挖土石一万八千立方的速度,距离出玉的日子至少

还要半年;而玉矿每月各项开支高达150万元之巨。如

此高的投入却没有任何产出,这些成本都要附加到玉

石上才能折算出利润——“现在明白昆仑玉价格为什么

一路飙升了吧?”

上山之前,我们已经在昆仑玉的集散地格尔木了解

了玉石价格——普通玉石每公斤五万元,品质上佳的

玉石每公斤七万元,极品玉石以质论价,每公斤十万左

右。在格尔木最大的玉器交易市场——“八一路玉石批

发城”一家小店,一块不足四公斤的“白夹翠”玉石索价

60万元!毛石价格已经如此疯狂,玉器售价更加令人咋

舌,以走货最快的玉镯为例,普通青白玉料手镯万元左

右,羊脂玉镯一至三万元,俏玉手镯起价就要五万元。

远去的工种和翠玉除了管理层,玉女峰的采玉工没有一个是格尔木

当地人。家乡最远的是安徽六安和江西井冈山,人数最

多是四川万县,其中30多人来自同一个山村。其他采玉

工来自河北衡水和黑龙江伊春。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

们询问了几十名采玉工,得到三个主流答案:“工资高”、

“包食宿”和“不耽误春耕秋收”。

玉女峰的一线采玉工月平均工资六千元,即使是

后勤工作人员,每月也能拿到三千多。“包食宿”是句实

在话,玉矿投资方“青海德盛投资集团”2007年在山

上修建了九千多平米的岩棉彩钢封闭生活区,利用微型

温室效应在高原上制造“低地环境”,供远道而来的采

玉工免费居住。至于“不耽误春耕秋收”,昆仑山每年

刘诗来于去年开设了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希望再现盛唐击鞠的壮景。

RepoRt 报道

满目壮阔,看不到终点。直至前方关卡的出现,才提醒

我们,玉女峰玉矿就在眼前了,它是青海昆仑玉储量和

产量最大的一座,正式名称叫“格尔木纳赤台玉矿”,

因采玉场位于玉女峰顶,故有此名。不知是巧合抑或偶

然,昆仑山最著名的三座山峰都以玉字命名——玉虚峰、

玉珠峰和玉女峰。玉虚峰是中国道教发源地,玉珠峰是

昆仑山的冰川之祖,玉女峰则因山脚下的西王母瑶池被

《山海经》录入,成为昆仑万峰最具美感的名字。玉女

峰矿于1994年正式开采,经过漫长的初采期,自2008年开始,每年出产昆仑玉均在千吨以上,占全国白玉市

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十三。但这并不是玉女峰玉矿赢得显

赫名声的主因,真正让它扬名天下的是其出产的玉石曾

经装饰过2008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同时,这里

还是昆仑玉极品——“翠玉”的唯一产地。

进入玉女峰玉矿需要通过三道关卡。第一道设在

山脚,穿迷彩装的保安还算客气,核对姓名后便即放

行;第二道设在矿山入口,保安不仅清点人数,而且对

我们携带的行李逐件登记,得到山上允许后才打开哗

哗作响的铁链。半山腰的第三道关卡,实际是在环山铁

丝网上开了两扇门,白天由保安值守,晚上则由武警负

责。本以为经过三重近乎苛刻的检查,会立即见到成堆

成垒的昆仑玉,然而当我们站在海拔4300米的玉女峰

顶,却没有看到成堆的玉石,偶然脚下会出现拳头大小

的玉石散料。即便是这些不起眼的散料,玉矿也严防偷

盗,出矿是依然要受两道关卡的检查,搜身、搜车、搜

的采玉时间固定为5至9月,恰好隔开了内地的春秋两

季,民工忙完春种后前来采玉,采玉结束后回家正好赶

上秋收——种田打工两不误。

50出头的老张1996年就来到玉女峰,是这里唯一

的玉矿元老,他无妻无子,孤身一人,人们戏谑玉女峰

就是他的情人,如今矿上也只有他一人见证过玉女峰历

经的各种变化。

原本人工采玉和背玉的时代确乎一去不回,代之

而起的是机械和科学。老张告诉我们,2006年前,除

了采玉人,矿上还有“背玉”的工种,当时玉女峰根本没

有盘山公路,昆仑玉全部采用人工背负的方式运到山

下。至今,矿区陈列室中心还摆设着一件60厘米长、40厘米宽的钢架,也就是过去背玉的工具。

钢背架用两根钢板五道钢筋焊结在一起,为背玉

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劳动保护。每块玉石放到背玉工身

上之前,都已称过重量,2006年之前昆仑玉每公斤售

价一万五千元左右,从山顶矿区背到山下,背玉工的报

酬是每公斤一块钱。那也许是人间最沉重、也最廉价的

体力活儿——十几名二、三十岁的壮汉,每人身上一副

钢背架,背架上用绳索捆绑着三四块玉石一步步走下

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必须相隔十米以上,

为的是一人摔倒不能牵累别人。背玉工每天最多只能往

返两次,海拔4300米的环境下,两手空空卧床平躺已

与内地负重30公斤登楼相当,何况每人还要背负几十

公斤的石头!按每人每次平均背负30公斤计算,背玉工

每天收入六十元,每月连轴劳作也只能拿到1800元。

4. 集中到粗选场的石头,开始被选矿工人认真处理,他们用粗大的钢钎来回翻转这些大块的石头,含玉的石头会被集中起来。被挑选出来的玉石就是“玉石毛料”。

5. 细选,纯粹的玉石先被“细选组”的工人师傅单独搬出来,装车运走,会买个好价钱。然后开始仔细挑选毛料中含玉20%的石头,这类石头一般都是很大块头,玉石和透闪石交相掺杂,需要另外使用空气碎石机砸碎,再进行一遍细选。

中国软玉基本分河

矿和山矿两类,河矿出产

的玉石称河料,山里出产

的称山料,和田玉就是沉

积在古老河床上的玉石。

昆仑玉,由于地处青藏高

原腹地,没有河流为它做

搬运工和磨刷工,只能深

埋在大山里面,是典型的

山料。山料需经勘探,然

后划定大致矿脉及其走向

和储量。

山玉开采步骤

1. 首先花费巨大人工剥去山峰表层的土壤层,这个土壤层可能含有过多的沙砾,在西北也称沙砾层。

2. 岩石露出后,并不一定就是玉石,上面还有多种其他石层,如云母石、花岗岩等,在玉女峰我们亲眼见到了石灰岩和洁白的滑石层。一层层掀开这些石层,才能进入玉石开采作业面。

3. 与玉石相伴相生的是透闪石,这种石层会忽左忽右的包裹在玉石岩层周围,所以采玉工将它成为“围岩”,开采时要将“围岩”连同玉石岩层一起采下。

透闪石(“围岩”)

沙砾层

沙砾层

沙砾层云母石花岗岩

刘诗来于去年开设了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希望再现盛唐击鞠的壮景。

Page 3: Report_昆仑玉矿

5 OCTOBER 2011 6OCTOBER 2011

RepoRt 报道

很遗憾,2006年以前的背玉工没有一个留在矿上。

和如今18个月没采到玉的窘境相比,老张最喜欢

回忆十多年前,他亲眼见证世界上第一块翠色玉石开采

出矿的神圣瞬间。当时,连他在内,没有谁相信世界上

会有这种颜色的玉石。大家愣了半小时,谁都拿不准是

不是玉,于是公推采矿队长老张向经理报告,老张不声

不响的将那块翠玉放到经理桌上,把当时的经理吓了

一跳,连声发问“我们是不是采到翡翠了?”

现在,老张已经从采玉工调职为矿山宣传员,玉女

峰很多山坡都有他用白滑石和透闪石镶嵌的标语,诸如

“大美青海唱和谐,昆仑美玉甲天下”、“君子爱玉,玉

如其人”等,这些自编自创的口号虽然没有工整的对仗

和排比,也不讲究韵脚和修辞,却别具一种质朴魅力,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上山考察时,兴致勃勃地站在老张

的标语下拍照留影,称这种对联为“昆仑体”。

铲车轰鸣,破腹采玉随着这几年采玉战略的变化,工程师和爆破手的

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28岁的张晓晨家在一千公里外

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毕业于西安矿业大学,是玉女峰为

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他的职务是探矿队长,手下有一

个6人勘探队。整座玉矿里,张晓晨工资最高、责任最

大,承担的风险也最多——所有开采工程都要按照他

探明的玉脉路线图进行,是全矿“指哪打哪”的领路人,

“削平纳赤台、直抵大矿脉”就是他为玉矿制定的宏观

战略方针。

张晓晨2009年7月来到玉矿,在2个月的普探中,

他发现经过20多年的无序开采后,玉女峰的浅表玉石

已经采挖殆尽,矿脉遭到严重破坏,即使增加再多人

力、财力,玉石的产出率只能逐年递减,不可能逐年递

增,若想持续发展,矿山必须扭转“采上不采下”的传

统做法,将“峰顶开采”改为“山腹开采”,这样做,虽

然会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产出,但这种付出非常值

得——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后十年或者更长时间里,开

采难度会大大缩小,玉矿将会连续产玉而不用再在探

矿、清场上耗时费力。

如果说张晓晨探矿承担的是风险,那么马志强承

担的就是危险。42岁的马志强是矿上最好的爆破手,

他是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半文盲,没有也无从学习任何

爆破知识,却在十几年的实践中摸索出定向爆破的实

用方法:只要看清山石的走向,就知道炮眼朝哪个方向

打、打多深,炸药怎么装、装多少,他最擅长按照岩石层

次起爆,第一排炸药掀开上层重岩,第二排炮轰塌石英

岩和滑石层,第三排炸透闪石层,见到透闪石,可爱的

玉石就八九不离十了。矿区不可能每天装药放炮,炸过

一次后铲车和自卸车要连续工作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

能将炸出来的碎石清理完毕。这期间,马志强便会戴上

“安检员”的红袖标,出没在采石场各个角落,履行他

的第二项职责——安全巡视。

马志强是陕西宝鸡人,晚饭后,他不看电视、不

下象棋、也不与工友打扑克,抽过一支香烟,便一个人

披件大衣来到生活区外的广场,对着千沟万壑唱秦腔。

“唱这个字不确切”,他给我们解释说,秦腔不是用来

唱而是用来吼的。

为了应证张晓晨的“山腹开采”战略,我们迎着正

午炽烈的阳光来到采玉现场,两千多平米的作业面上,

空压碎石机咚咚的捶砸声震人心魄,挖掘机冒着浓烟

拼命掘土,大型铲车轰鸣着往来奔忙,自卸车将大大小

小的石块填向山谷,这早已不是老张曾经熟悉的采玉场

面了。

玉矿经理刘小龙先捂好自己的耳朵,对着我们的

耳根喊:“玉石越来越难采了,以前每采一吨玉要剥离

一百吨围岩,现在则要剥掉500至1000吨。照这个情

形发展,明年昆仑玉价格至少还要上涨20%。”作为全

国白玉货源的龙头老大,玉女峰玉矿的毛石涨价,预示

着国内玉石的普涨。

用来填埋山谷的围岩也并非一无是处,里面往往

掺杂细小的玉石,远处碎石矿场上,马志强正带着几

个工人手持钢钎在石堆里戳翻,寻找漏网的含玉围岩。

千万不要小看这项海里捞针的枯燥寻找,“粗选组”每

天都能从围岩中选出十几块重五六十

克、上百克的玉石。“放在五年前,根

本没人在意这些碎玉,更不屑弯腰捡

起”, 刘小龙说,“现在不同了,玉石

贵过黄金,集腋成裘,积少成多,每天

的碎玉能卖两三万元,够山上一星期

的吃喝。”

站在山脚回望,你会发现玉女峰

深褐色的外表已在炸药和机械的轮

番作用下层层剥离,露出白色山石,

仿佛被剥掉外衣的少女,衣衫褴褛迎

风发抖。只要人们对玉石需求如故,

矿山的开采就永远不会停止,玉女峰

迟早会香消玉殒,随同人类最初对自

然的敬畏,从昆仑群山中消失。

刘诗来于去年开设了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希望再现盛唐击鞠的壮

五年前,根本没人在意碎玉,现在集腋成裘,积少成多,

每天的碎玉能卖两三万元,

够山上一星期的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