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dzb.jmrb.com:8080/jmrb/page/21/2020-05-26/A07/...2020/05/26  ·...

1
专题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区域新闻部主编 责编/刘雅琴 美编/刘悦 A07 电话:3502636E-mail: [email protected] 恩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前 沿之地、粤西桥头堡,提出以“生态” 为“法宝”,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 为此,恩平市找准定位,在生态、农 业上做文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笔。 恩平市是广东省40个产粮大 县之一,也是国家和省粮食高产创 建示范片建设市(县)。2017 年,恩 平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 展试验示范区,并于近年通过国家 考核,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 全县。 得天之禀赋,顺势而为者才能 有所为。恩平市自然条件优越,坐 拥潭江源头的水源,还有七星坑原 始森林及丰富的温泉资源,土地矿 物质蕴含丰富,农、林、水三大领域 各有所长。 该市突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 导,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现 代农业发展格局,开展特色农业产 业基地建设。目前,该市牛江镇已 成知名粮产区,拥有两大国家级万 亩示范基地和江门首个省级农民专 业合作社示范社—丰江农业专业 合作社等 13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 五大农业公司,在发展现代农业方 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恩平市不断加大“三 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投入 1 亿多 元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改造中低 产农田项目等。目前,已建成高标 准农田超过37万亩,高标准农田面 积比重达到 68.5%,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不断提高。 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与信 息化融合成效显著,其中水稻耕种 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45%,农 机服务覆盖更广,作业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全市 已建成大中型水库工程7宗、小型 水库工程 79 宗,总库容 80018 万立 方米,灌溉库容 45220 万立方米,灌 溉农田面积24.2万亩;建成机电排 灌站 585 宗,排灌面积 3.57 万亩;建 成江海堤围 34 条 163 公里,“捍卫” 耕地 11.43 万亩、人口 12.42 万人; 修建渠道311公里,新建小水坡25 座、机耕路 105 公里,改造中低产农 田8万多亩,极大增强了恩平农业 的抗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为提升农业发展“品 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 品的竞争力,恩平市积极引导,培育 典型,大力扶持,有力促进了农业的 产业化发展。全市共有县级以上重 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示范性家庭 农 场 18 家、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223 家。目前,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用品牌 14 个、专用品牌 3 个,省名牌产品 3 个,省菜篮子基地 4 个,“广东好大 米”十大品牌 1 个;制定和发布农业 标准化生产规程 3 项;有无公害、绿 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7个、无公害基 地22个,获证产品占恩平市食用农 产品产量比重 达 40%。 夯实农业 现代化基础 突出特色 A 以产业园建设带动产业发 展,近几年来,恩平农业尝到了甜 头,并逐步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力 推农产品产业规模化发展。恩平 市家禽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牛 大力产业园入选 2019 年江门市市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意味着恩平 市农产品不止有体量,更有基础、 有品牌、有规模,朝着现代农业产 业的方向不断发展。 恩平市家禽产业园主要位于 沙湖镇,规划总面积约 7000 亩。 2018 年 ,产 业 园 内 家 禽 出 栏 量 120 万羽,鸡苗出苗量 720 万羽, 禽蛋产量 24.5 吨,园区内配有自 产自用饲料厂,每年为园区内种 鸡和肉鸡输送饲料2万吨,实现家 禽全产业链总产值 2.16 亿元。 恩平马铃薯是“广东省名特 优新农产品”,恩平是农业部马铃 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 范县之一,是国家马铃薯万亩高 产创建示范区,头顶多项“国字 号”光环。恩平市马铃薯产业园 是广东省内仅次于惠东县的一流 马铃薯生产基地。近年来,恩平 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 可种植马铃薯面积有4万多亩,按 亩产量2.25吨,产值达近2亿元。 恩平市牛大力产业园涵盖了 恩城街道、良西镇和大槐镇等镇 (街),种植面积共 4100 亩。恩平 市裕盛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恩平 市牛大力产业园的主要单位,现 种植牛大力1900亩,总投入1900 多万元。据了解,该合作社在有 关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 香港大学、五邑大学以及广东省 医药公司合作,实施标准化种植, 生产有机牛大力。 恩平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 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模 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 用,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以 及产业园的发展中去,从而增加 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农业 是民生的根基,优质农产品更是 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提升恩平农产品价值 和品牌升值,以措施推动发展、以 服务促进发展,继续深化农业一、 二、三产融合,打造可学、可看、可 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样板 区。”谭乾开说。 C 整合资源 农业产业结构 趋向集约化 融合发展让农民有盼头 B 产业园带动 乡村振兴重在农业的振兴,只 有农业振兴了、产业上规模了,农 户才有稳定收入,生活才有盼头。 水稻产业是恩平农业的主导 产业,近年来,恩平市通过政府搭 台,引产业、造人才、定政策、重推 广,以一系列暖企措施助力恩平大 米品牌发展,在国家、省及江门市 屡获殊荣。2017年,恩平沙湖镇获 评“广东好大米特色产区”,恩平水 稻产品“象牙香米”获评“广东好大 米十大品牌”;去年,恩平市丝苗米 产业园入选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今 年,恩平大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 志登记保护……经过多年发展,恩 平大米逐渐从散户自主种植变为 以产业园为主体的集聚规模发展, 从重施肥重下药变为勤施薄施,农 民们早已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 传统耕种模式,享受全机械化种 植、收割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恩 平大米有了自己的品牌,“酒香不 怕巷子深”,品牌效应一年上一个 台阶。 5月15日,在牛江镇昌梅村国 家级万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近10 台无人机集中起飞,展示水稻统防 统治科技硬实力。目前,恩平市有 35台飞防无人机,一天最高可以负 责超8000亩农田的施肥及喷洒农 药工作。“1 台飞机 1 小时可以管理 180 亩地,1 天最多可以管理 1000 亩地,用飞机施肥洒药可以极大节 省人力成本,而且效果相比人工喷 洒器效果更佳。”开平市新大农机有 限公司总经理陈思颖说,无人机不 仅适合平地水田,同样适合梯形农 田,而且无人机的喷雾技术,能让药 物更好地雾化,附着在植物叶片表 面,施药效果更佳。 借助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开 展水稻施肥、喷洒农药等工作,有 效解决农民劳动力短缺和人力耕 作效率问题,是恩平逐步实现现代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体现。 从机械化直播水稻种子、无人 机统防统治,到机械化收割和稻谷 烘干,再到脱谷、选色、包装也由一 套系统机器全程操作,机械化贯穿 种植到出品全过程已成为恩平水 稻产业的常态。 “如果没有上层建筑的支持和 资本的投入,农业现代产业化道路 将难以实现。”谢国良说,去年,恩 平市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获省5000万元财政资 金补助,另外,江门市、恩平市财政 及产业园实施主体资本投入 1.5 亿 元,共计投入超过2亿元打造丝苗 米产业园,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 金,以产业园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 谋划了五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将 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水稻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全省 富硒品牌丝苗米全产业链的创新 示范区、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的示范园、辐射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致富的新样板和科技支撑与绿色 发展领先的创新区,建成全国领 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以丝苗 米为主导产业,涵盖恩平牛江镇、 沙湖镇和良西镇3个镇,区域面积 377 平方公里,有水田 10.5 万亩,总 人口 10.23 万人,是江门市水稻种 植集中连片优势区域,也是全省优 质丝苗米核心优势产区。该产业 园诞生了“牛江富硒大米”、“沙湖 有机稻米”等品牌。目前,产业园 已入驻广东丰穗米业加工厂、中核 恒通(恩平)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有 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家,年加工能力超 10 万吨。 据了解,围绕“生产+加工+科 技+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升级,恩 平市丝苗米产业园确定了“一轴、 三心、两区、多基地”的总体空间布 局,推动形成“一核聚三心、一轴串 两区、基地强支撑”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轴”即生态涵养与农旅融 合发展景观轴;“三心”即精品丝苗 米精深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交 易中心和富硒稻米产业科技中心; “两区、多基地”即在优质丝苗米产 业园核心区和联动区建设一批标 准化种植基地。 作为该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 体,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晋升“省 字号”,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 经理谢国良是“牵头人”。2011 年, 谢国良辞工回乡、“脱鞋下田”,接 棒父亲的大米事业,投入700万元 建成自动化大米生产线,并成立合 作社推动标准化种植,致力于打造 “恩平大米”名片。 谢国良认为,随着产业园的建 设,在政策、资金、技术和品牌效应 的辐射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企、 农户从中受益,形成利益联结体。 此前,他还推动成立了恩穗农业科 技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开展农业 种植、加工和品牌研究,将为产业 园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以产业园为主体能够更好地 带动农户集中资源发展,规范农户 种植模式,从源头掌控农产品质量 安全,把好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第一 道关口。”恩平市农业农村局总畜 牧兽医师谭乾开说,在产业园的带 动之下,近两年来,恩平耕户和水 稻耕作面积稳中有升,产业园还利 用自身资源及技术优势,以“公司+ 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一批贫困 户通过种植水稻脱贫,由产业园提 供种子、肥料、技术、管理等“一条 龙”服务,并统一收购销售,农户及 贫困户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参与日 常管理即可获得相应收入。 同时,恩平市作为国家第一批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在绿 色种植、生态种植方面也做出多方 面探索。如参加世界银行贷款广 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归纳整 理农户散户信息,规范他们的种植 施肥喷药剂量,另外,大力开展农 膜回收工程,确保农地及自然环境 生态不受影响。除此之外,恩平市 还大胆尝试以蛇治鼠模式,以生物 链模式替代毒药治理鼠害,并收到 良好效果。不止如此,恩平市丝苗 米产业园还创新推出鸭稻共育模 式,结合恩平市植保站提供的绿色 田间管理技术,不喷洒药物,通过自 然方式管理病虫害,做到有机种植。 今年,恩平濑粉作为恩平大米 的加工衍生产品,也一同获得国家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恩平濑 粉经过多年发展,已演变为恩平百 姓餐桌上的日常菜肴,在恩平市城 区及各乡镇,到处可见濑粉小食店, 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据统计,恩 平市年产濑粉量1500吨,年产值约 1500 万元。 多年来,恩平市政府更以“旅 游+农业”推广模式,打造美 食节庆活动,如温泉旅游 节、恩平濑粉节等, 搭建平台,以 “旅游+农 业”促进 农业一二 三产业融 合发展。 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 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 恩平市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恩平市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连日来 连日来恩平市大田镇朗底 恩平市大田镇朗底岑洞 岑洞 区域近 区域近120 120 亩的垦地被改造成水田 亩的垦地被改造成水田并播下了秧苗种子 并播下了秧苗种子些田地丢荒很久了 些田地丢荒很久了地下 地下2 2 尺内很多石头 尺内很多石头为了开发垦地 为了开发垦地我们的犁田机都爬断 我们的犁田机都爬断 了轴 了轴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 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作为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主体牵头单位 作为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主体牵头单位广东丰 广东丰 穗米业有限公司主动担当 穗米业有限公司主动担当发挥产业园及企业实力 发挥产业园及企业实力承担垦地改造工程 承担垦地改造工程派出人力和器械进驻偏远山区进行农业开 派出人力和器械进驻偏远山区进行农业开 大田镇岑洞村委会田头屋村是恩平市最为偏远的地区之一 大田镇岑洞村委会田头屋村是恩平市最为偏远的地区之一山林密布 山林密布道路曲折 道路曲折农业耕作条件十分困难 农业耕作条件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产业园的 如果没有产业园的 支撑 支撑难以实现垦地改造 难以实现垦地改造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郑锐锋说 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郑锐锋说以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为主体推动水稻产业不断优化发展 以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为主体推动水稻产业不断优化发展是恩平市逐步从 是恩平市逐步从 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重要一步 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重要一步去年 去年恩平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恩平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近日 近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 关于认定 关于认定 2019 2019 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 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 园的通知 园的通知 》, 》, 恩平市家禽产业园 恩平市家禽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 马铃薯产业园牛大力产业园榜上有名……恩平市农业产业逐步实现规模优化 牛大力产业园榜上有名……恩平市农业产业逐步实现规模优化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不仅集聚带动了诸多农业小户抱 不仅集聚带动了诸多农业小户抱 团合作发展 团合作发展也促进农业一 也促进农业一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农业生产焕发出蓬勃生机 农业生产焕发出蓬勃生机以产业园 为主体输出硬件力量,让偏远地区的 垦地改水田工作顺利推进。 科技手段成为恩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恩平水稻产业通过产业园带动,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李渊深摄 恩平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 恩平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 19.5 万千瓦 有联合收割机 有联合收割机 371 台、 拖拉机 拖拉机 3530 台、 植保机械 植保机械 9866 台(套)、 农用水泵 农用水泵 4285 台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47.27% 文/图 周晓营 谭锦波(署名除外)

Transcript of 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dzb.jmrb.com:8080/jmrb/page/21/2020-05-26/A07/...2020/05/26  ·...

Page 1: 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dzb.jmrb.com:8080/jmrb/page/21/2020-05-26/A07/...2020/05/26  · 已入驻广东丰穗米业加工厂、中核 恒通(恩平)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有

专题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区域新闻部主编 责编/刘雅琴 美编/刘悦 A07电话:3502636 E-mail:[email protected]

恩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之地、粤西桥头堡,提出以“生态”为“法宝”,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为此,恩平市找准定位,在生态、农业上做文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恩平市是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也是国家和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市(县)。2017年,恩平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并于近年通过国家考核,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得天之禀赋,顺势而为者才能有所为。恩平市自然条件优越,坐拥潭江源头的水源,还有七星坑原始森林及丰富的温泉资源,土地矿物质蕴含丰富,农、林、水三大领域各有所长。

该市突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前,该市牛江镇已成知名粮产区,拥有两大国家级万亩示范基地和江门首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等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五大农业公司,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恩平市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投入1亿多元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改造中低产农田项目等。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37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到68.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与信息化融合成效显著,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45%,农机服务覆盖更广,作业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库工程7宗、小型水库工程79宗,总库容80018万立方米,灌溉库容4522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24.2万亩;建成机电排灌站585宗,排灌面积3.57万亩;建成江海堤围34条163公里,“捍卫”耕地11.43万亩、人口12.42万人;修建渠道311公里,新建小水坡25座、机耕路105公里,改造中低产农田8万多亩,极大增强了恩平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为提升农业发展“品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恩平市积极引导,培育典型,大力扶持,有力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全市共有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示范性家庭农场 18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23家。目前,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用品牌14个、专用品牌3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菜篮子基地4个,“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1个;制定和发布农业标准化生产规程3项;有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7个、无公害基地22个,获证产品占恩平市食用农产品产量比重达40%。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突出特色A

以产业园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近几年来,恩平农业尝到了甜头,并逐步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力推农产品产业规模化发展。恩平市家禽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牛大力产业园入选2019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意味着恩平市农产品不止有体量,更有基础、有品牌、有规模,朝着现代农业产业的方向不断发展。

恩平市家禽产业园主要位于沙湖镇,规划总面积约7000亩。2018 年,产业园内家禽出栏量120万羽,鸡苗出苗量720万羽,禽蛋产量24.5吨,园区内配有自产自用饲料厂,每年为园区内种鸡和肉鸡输送饲料2万吨,实现家禽全产业链总产值2.16亿元。

恩平马铃薯是“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恩平是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之一,是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头顶多项“国字号”光环。恩平市马铃薯产业园是广东省内仅次于惠东县的一流马铃薯生产基地。近年来,恩平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可种植马铃薯面积有4万多亩,按亩产量2.25吨,产值达近2亿元。

恩平市牛大力产业园涵盖了恩城街道、良西镇和大槐镇等镇(街),种植面积共4100亩。恩平市裕盛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恩平市牛大力产业园的主要单位,现种植牛大力1900亩,总投入1900多万元。据了解,该合作社在有关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香港大学、五邑大学以及广东省医药公司合作,实施标准化种植,生产有机牛大力。

恩平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以及产业园的发展中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农业是民生的根基,优质农产品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恩平农产品价值和品牌升值,以措施推动发展、以服务促进发展,继续深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样板区。”谭乾开说。

C 整合资源

农业产业结构趋向集约化

融合发展让农民有盼头B 产业园带动

乡村振兴重在农业的振兴,只有农业振兴了、产业上规模了,农户才有稳定收入,生活才有盼头。

水稻产业是恩平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恩平市通过政府搭台,引产业、造人才、定政策、重推广,以一系列暖企措施助力恩平大米品牌发展,在国家、省及江门市屡获殊荣。2017年,恩平沙湖镇获评“广东好大米特色产区”,恩平水稻产品“象牙香米”获评“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去年,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恩平大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多年发展,恩平大米逐渐从散户自主种植变为以产业园为主体的集聚规模发展,从重施肥重下药变为勤施薄施,农民们早已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享受全机械化种植、收割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恩平大米有了自己的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效应一年上一个台阶。

5月15日,在牛江镇昌梅村国家级万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近10台无人机集中起飞,展示水稻统防统治科技硬实力。目前,恩平市有35台飞防无人机,一天最高可以负责超8000亩农田的施肥及喷洒农药工作。“1台飞机1小时可以管理180亩地,1天最多可以管理1000亩地,用飞机施肥洒药可以极大节省人力成本,而且效果相比人工喷洒器效果更佳。”开平市新大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颖说,无人机不仅适合平地水田,同样适合梯形农田,而且无人机的喷雾技术,能让药物更好地雾化,附着在植物叶片表面,施药效果更佳。

借助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开展水稻施肥、喷洒农药等工作,有效解决农民劳动力短缺和人力耕作效率问题,是恩平逐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体现。

从机械化直播水稻种子、无人机统防统治,到机械化收割和稻谷烘干,再到脱谷、选色、包装也由一套系统机器全程操作,机械化贯穿种植到出品全过程已成为恩平水稻产业的常态。

“如果没有上层建筑的支持和资本的投入,农业现代产业化道路将难以实现。”谢国良说,去年,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获省50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另外,江门市、恩平市财政及产业园实施主体资本投入1.5亿元,共计投入超过2亿元打造丝苗米产业园,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以产业园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谋划了五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将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全省富硒品牌丝苗米全产业链的创新示范区、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辐射带动农户持续增收致富的新样板和科技支撑与绿色发展领先的创新区,建成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以丝苗米为主导产业,涵盖恩平牛江镇、沙湖镇和良西镇3个镇,区域面积377平方公里,有水田10.5万亩,总人口10.23万人,是江门市水稻种植集中连片优势区域,也是全省优质丝苗米核心优势产区。该产业园诞生了“牛江富硒大米”、“沙湖有机稻米”等品牌。目前,产业园已入驻广东丰穗米业加工厂、中核恒通(恩平)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

据了解,围绕“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升级,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确定了“一轴、三心、两区、多基地”的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一核聚三心、一轴串两区、基地强支撑”的发展格局。其中,“一轴”即生态涵养与农旅融合发展景观轴;“三心”即精品丝苗米精深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交易中心和富硒稻米产业科技中心;

“两区、多基地”即在优质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和联动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种植基地。

作为该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晋升“省字号”,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是“牵头人”。2011年,谢国良辞工回乡、“脱鞋下田”,接棒父亲的大米事业,投入700万元建成自动化大米生产线,并成立合作社推动标准化种植,致力于打造

“恩平大米”名片。谢国良认为,随着产业园的建

设,在政策、资金、技术和品牌效应的辐射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企、农户从中受益,形成利益联结体。

此前,他还推动成立了恩穗农业科技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开展农业种植、加工和品牌研究,将为产业园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以产业园为主体能够更好地带动农户集中资源发展,规范农户种植模式,从源头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好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恩平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谭乾开说,在产业园的带动之下,近两年来,恩平耕户和水稻耕作面积稳中有升,产业园还利用自身资源及技术优势,以“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一批贫困户通过种植水稻脱贫,由产业园提供种子、肥料、技术、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统一收购销售,农户及贫困户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参与日常管理即可获得相应收入。

同时,恩平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在绿色种植、生态种植方面也做出多方面探索。如参加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归纳整理农户散户信息,规范他们的种植施肥喷药剂量,另外,大力开展农膜回收工程,确保农地及自然环境生态不受影响。除此之外,恩平市还大胆尝试以蛇治鼠模式,以生物链模式替代毒药治理鼠害,并收到良好效果。不止如此,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还创新推出鸭稻共育模式,结合恩平市植保站提供的绿色田间管理技术,不喷洒药物,通过自然方式管理病虫害,做到有机种植。

今年,恩平濑粉作为恩平大米的加工衍生产品,也一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恩平濑粉经过多年发展,已演变为恩平百姓餐桌上的日常菜肴,在恩平市城区及各乡镇,到处可见濑粉小食店,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据统计,恩平市年产濑粉量1500吨,年产值约1500万元。

多年来,恩平市政府更以“旅游+农业”推广模式,打造美食节庆活动,如温泉旅游节、恩平濑粉节等,搭建平台,以

“旅游+农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以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恩平市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恩平市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连日来连日来,,恩平市大田镇朗底恩平市大田镇朗底、、岑洞岑洞区域近区域近120120亩的垦地被改造成水田亩的垦地被改造成水田,,并播下了秧苗种子并播下了秧苗种子。。““这这

些田地丢荒很久了些田地丢荒很久了,,地下地下22尺内很多石头尺内很多石头,,为了开发垦地为了开发垦地,,我们的犁田机都爬断我们的犁田机都爬断了轴了轴。。””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作为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主体牵头单位作为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主体牵头单位,,广东丰广东丰

穗米业有限公司主动担当穗米业有限公司主动担当,,发挥产业园及企业实力发挥产业园及企业实力,,承担垦地改造工程承担垦地改造工程,,派出人力和器械进驻偏远山区进行农业开派出人力和器械进驻偏远山区进行农业开发发。。““大田镇岑洞村委会田头屋村是恩平市最为偏远的地区之一大田镇岑洞村委会田头屋村是恩平市最为偏远的地区之一,,山林密布山林密布,,道路曲折道路曲折,,农业耕作条件十分困难农业耕作条件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产业园的如果没有产业园的

支撑支撑,,难以实现垦地改造难以实现垦地改造。。””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郑锐锋说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郑锐锋说。。以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为主体推动水稻产业不断优化发展以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为主体推动水稻产业不断优化发展,,是恩平市逐步从是恩平市逐步从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重要一步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重要一步。。去年去年,,恩平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恩平丝苗米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近日近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认定关于认定20192019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

园的通知园的通知》,》,恩平市家禽产业园恩平市家禽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牛大力产业园榜上有名……恩平市农业产业逐步实现规模优化牛大力产业园榜上有名……恩平市农业产业逐步实现规模优化、、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仅集聚带动了诸多农业小户抱不仅集聚带动了诸多农业小户抱团合作发展团合作发展,,也促进农业一也促进农业一、、二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农业生产焕发出蓬勃生机农业生产焕发出蓬勃生机。。

以产业园为主体输出硬件力量,让偏远地区的垦地改水田工作顺利推进。

▶科技手段成为恩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恩平水稻产业通过产业园带动,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李渊深 摄

●恩平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恩平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9.5万千瓦●有联合收割机有联合收割机371台、拖拉机拖拉机3530台、植保机械植保机械9866台(套)、农用水泵农用水泵4285台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27%

文/图 周晓营 谭锦波(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