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095135203263.docx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095135203263.docx · Web...

教育新闻4

我国首所免费大学成立 2012年开始招生5

南师大出台整治大学生睡懒觉办法:9点停供早餐5

浙师大成我国非洲研究重要力量7

上海大学效仿国外高校 非就餐时段食堂成自习室7

川大校长指大学推进文化自觉与自信面临四大问题8

北大寒假将选派学生前往西点军校接受“军训”9

北大等20所“985”、“211”高校赴英国揽生源10

人民大学回应三代无大学生门槛:“三代”需直系10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成立 打造高起点高水平教育学科11

人大教育学院 气质很“混血”12

以“国字头”和国际化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13

应用型本科院校错位竞争求突围15

专家吁高等教育发展勿染“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病”16

探索教育研究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新模式18

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18

大学生因铺位杀室友 心理问题成校园暴力主因19

大学要培养什么人才21

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层次鲜明的人权教育与培训体系21

大学如何全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22

教育部推动高校名家讲堂走向社会23

高校出新规:三门课亮红灯必须晚自习24

国外高校提高留学生语言门槛 留学前抱佛脚难24

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25

教育部:科研勿以论文数量排座次30

择校难题,难解的疙瘩也要解30

大学排行榜能否作留学、高考及自招择校依据32

东方学院赵奇: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36

促进民办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41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召开 提出要解决十大问题42

民办院校处于“弱势”地位 遇到发展五大瓶颈44

民办校硕士如何保证含金量 是否也会盲目追求学历46

升硕冲破民办校“天花板” 打通民办教育办学层次47

高职院校开招研究生时机是否成熟引发争议48

李书福:办职业教育不为赢利而为改革50

吸纳先进职教经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51

职业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52

职教与汽车行业发展对话活动举办53

鲁昕: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院士54

职校教师需克服“替罪羊”心理54

职业教育要打造就业品牌55

高职“闯关”需要“背着石头过河”56

高职院校如何拓展社会服务功能?57

高职院校也需引入通识教育59

敢问路在何方?大学毕业生 走不完的就业路60

大学生求职新趋势:趋稳不趋薪62

2011年广东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4.76%创新高62

大学生求职“定价”太难63

“心理素质”成为就业新要求63

调查:大学生恐惧创业源于创业心理素质缺失63

职场调查:大学毕业生身价等同农民工?64

应届生求职调查:两成应届生青睐一线城市就业66

毕业生求职“闪辞”频现 凸显心态浮躁67

北京高校初次就业率达95.7% 研究生比例相对最低69

大学生毕业实习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69

焦点关注72

川大“曲线”招入特长生 曾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72

自主选课“啃”古文 甲骨文考生“跨”进川大74

川大破格录取甲骨文特长考生 教授不愿教递辞呈76

公众热议:该不该拒教甲骨文考生?79

甲骨文考生折射大学尴尬:偏才怪才后续培养无着落82

“甲骨文考生”的困境与大学的尴尬83

博客视线85

民办教育如何摆脱“四不像”85

教育不改革,国家民族的未来堪忧86

如何防止自主招生联考成为“小高考”87

教育不在于口号而在行动89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转变观念更要推进大学教育改革90

研究生教育本应该由大学自主进行91

花样迭出的自招计划究竟为哪般93

专题95

教育部公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意见95

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明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97

中国大学公开课 北大最受欢迎98

20门大学公开课上网 网友挺纯学术批不活泼100

北大清华复旦公开课被指责照本宣科101

大学视频公开课不要昙花一现102

理论研讨104

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思维取向亟须实现四大转变104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109

学习指导: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118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121

大学的三种概念125

学科变革与大学转型的历史检视132

基于学生自主选课制的实践反思137

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文化视角141

新书推介146

《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二版)146

我国首所免费大学成立 2012年开始招生

本报讯 (记者张灵)11月11日,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宣告成立。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将联合爱国者、新东方、汇源等百家知名企业联合开展“百家企业联盟发起免费大学行动”,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招收千名优秀贫困生就读免费大学。

华夏管理学院董事长姜岚昕介绍,将重点面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孩子和农民工二代子弟招生。2012年首批招收500-1000人。

(摘自《京华时报》11月15日 作者/张灵)

南师大出台整治大学生睡懒觉办法:9点停供早餐

南师大治“懒”:9点停供早餐

调查显示大学生睡懒觉习惯正越来越普遍,而不吃早饭对身体很不利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南师大这句话可以演变为“早起的同学有饭吃了。”从昨天起,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餐厅推出新规定:上午9点食堂停止供应早餐。这也是南师大落户仙林十多年来,首次对学生食堂开饭时间作出严格规定。这对早上爱睡懒觉的同学来说可是“搞大了!”有同学感慨:“想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吃上热乎乎的早饭难了。”不过,学校相关负责人回应说,此举正是为了帮助部分同学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吃早饭。

南师大食堂新规

9点后不再供应早餐

“起迟了就没饭吃了!郁闷啊!”昨天早上9:10,南师大大四的陶同学慢悠悠地晃到东区食堂,惊讶地发现没有早点卖了。“原来每天不管什么时候都有饭的,现在才九点多怎么就没饭了?”同在食堂里还有不少拿着空饭盒的同学也是一脸诧异。“以后要早点起来啦,九点钟之前都是有饭的。”食堂窗口打饭阿姨告诉小陶,从昨天开始食堂实行新的供应时间,“来迟了都没饭。”

记者在南师大仙林校区第七、八食堂门口看到,一块崭新的深蓝色的牌子上,白色宋体字清楚地写着食堂供应饮食的时间:早点供应时间为六点半到九点,中餐供应时间为十点半到下午一点半,晚饭供应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七点半,不过对部分“懒虫”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数早餐时间的限定了。

“这怎么办啊?以后迟点起床连饭都没得吃。”小陶在人人网上发出食堂九点停止供应早餐的消息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大三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平时到了十点多钟去食堂都可以买到早饭:“如果早点凉了,窗口的阿姨还会热心地帮你用微波炉热一下。”小王觉得食堂提前结束早点供应对他来说有点不适应。

食堂称限制用餐时间

是帮学生改正睡懒觉习惯

记者了解到,南师大从1999年落户仙林大学城,十多年来还从未对学生食堂开饭时间作出规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去食堂吃饭。对于这项新出台的政策,餐厅主任姜亮表示,限制学生用餐时间,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规律。“有部分同学,特别是男生,喜欢睡懒觉,经常到了10点多钟,才晃晃悠悠地来食堂吃早饭。”姜亮说。他认为,有的同学生活上比较懒散。这张时间表能帮助大学生规范用餐时间。“其实现在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以前,年纪轻轻就不好好吃饭,以后年龄大了肯定要受罪。”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食堂供餐时间没有硬性的规定,早餐结束的时间比较晚。基本上是早餐接着午饭,晚饭后还有夜宵。南京工业大学刘同学告诉记者,学校食堂伙食供应很丰富,早饭要卖到上午10点,结束后直接是午饭,晚上九点后还有吃的。

仍有学生“执迷不悟”

欲“批发”方便面充饥

“那就早点起吧,吃了早饭再回宿舍。”记者采访中发现,学校用心良苦的政策,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支持,有同学表示尝试准时准点吃早饭。不过也有不少人已经想办法“接招”了,有三位同学表示,如果学校九点停止供应早餐,起迟了就干脆不吃了。“反正离午饭时间也不远了,等上完课直接来吃午饭。”大三的刘同学满不在乎地说。更多的同学打算在宿舍里“囤积”方便面、燕麦片、面包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得知食堂不再随时供应“口粮”,余同学直接去超市“批发”来五包方便面:“起迟了只好去超市了,饼干、面包之类的,如果要热的,那就自己泡点方便面吃。”

大学生早餐调查

吃亦我所欲也,睡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睡而取吃可乎

懒觉让超一半学生早饭不规律

从每周星期四开始,大三男生小周就没课。“这几天都会睡到近十点才起床。”另一位大四男生小张更夸张,他几乎不吃早饭。

记者在南大、东大、南师大等高校随机调查了30名大学生,每天9点以后才起床的“懒觉生”占到3成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早上一二节没课,睡习惯了”,还有部分学生称“就是起不来,有课也会逃”,而大四生尤甚,“准备论文常常熬夜,早上哪里起得来啊!”起得晚了,早饭自然也不规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称吃早饭不规律。他们大多在周末去超市买一堆零食放在宿舍,一旦起床迟了,赶着上课来不及去食堂吃早饭,就带些干粮救急。据估算,大部分学生一般每周会有2天左右不能按时吃早饭。

4.5%的学生从来不吃早饭

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蔡云清教授曾经调查了四所高校大学生饮食营养和健康,对于调查结果她感到担忧。蔡云清教授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周吃早饭次数在5次以下的学生仍然占到了36.4%,其中4.5%的学生属于从来不吃早饭的人群。虽然不吃早饭的理由有多种多样,但高达63.3%的学生是因为要睡懒觉而舍去了早餐这一环节,另有14.2%的学生是由于吃下过多夜宵而导致早上没胃口。蔡教授提醒说,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按时进早餐,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同时,补充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下了晚自习后如果想吃夜宵,也应该以牛奶、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大学生记者 宋璟 张可 记者 蔡蕴琦 张琳)

(摘自《扬子晚报》11月1日 作者/宋璟 张可 蔡蕴琦 张琳)

浙师大成我国非洲研究重要力量

来自布隆迪、几内亚、塞内加尔等7个非洲法语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的18名学员,近日结束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学习,回到各自国家。这是浙江师范大学今年承办的第七期教育援外培训项目。

从2002年承担首个援非人力资源培训项目“非洲基础教育管理研修班”至今,该校先后为亚非4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学员602人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教育援外基地”,被商务部授予“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

目前,学校已与42个非洲国家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和沟通渠道,近年来先后主办或参与承办“21世纪中非合作”、“纪念中非合作论坛1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据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吴锋民介绍,浙师大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努力构建对非人力资源开发、对非汉语国际推广、对非校际合作交流和非洲学术研究,成为我国涉非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和非洲研究的重要力量。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1日)

上海大学效仿国外高校 非就餐时段食堂成自习室

新民晚报报道:高校食堂,除了一日三餐,偌大的餐厅还能派上别的用处吗?上海大学独辟蹊径,正着手将学生食堂改造成一个比较休闲的学习场所。

国外高校食堂

除了用餐还能学习

上海大学改造食堂的创意来自校领导参观国外高校时的灵感。他们发现,那里的大学食堂是除了宿舍和教室之外,学生们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像欧洲名校的餐厅,布置得优雅温馨,除了供膳,还是大学生们读书、做作业、小组讨论的理想之地。听了校领导们的考察感受,上大后勤集团党委书记陈民骅心想,何不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利用供餐的时间差,把食堂打造成另一个更具舒适功能的学习环境呢,这也可以缓解夜自习时图书馆、教室的紧张情况。

装修改造试点

照明按照教室标准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上大新校区首先选择了离学生宿舍区最近的第五食堂和第一食堂进行装修改造试点,其中五食堂已于近日开始投入试运行。在该食堂的二楼,所有的照明灯具都是按教室用光标准作了更换,不仅亮度明显增强,而且灯盏数量也比原先要增加许多,晚上无论坐在哪个位置,光线都几乎是同样的明亮。“下个月第一食堂的改建也将完工。”陈民骅兴奋地说,那里的条件会更好一些,选用的筒灯也更美观,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个“第二教室”的。现在每天晚上的7时至10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夹着书本到第五食堂去学习。

防止学生占座

志愿者维持秩序

上海大学算过一笔账,新校区里大约有三万名学生,从现在各个学生食堂的情况来看,一般每次就餐时间内每张餐桌基本上要供三批人使用,显然,食堂只能在非供膳时段提供给学生学习之用。但新的问题也恰恰由此而产生:在有冷暖空调可享用,有饮料点心可自行端上桌面的食堂里看书学习,会不会出现类似肯德基餐厅在某些时段被学生一族长时间“包”下不走的情况呢?如果有学生长期在此占座,会不会影响到食堂的主业呢?就在第五食堂试运行后,一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上岗,任务是在每天晚自习时负责维持秩序,劝阻大声喧哗、替人抢座位、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而且,上大已经对改建后的食堂做了重新定位——既是开心的美食餐厅,也是惬意的“第二教室”,更要成为后勤职工与学生共建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记者 王蔚)

(摘自《新民晚报》11月10日 作者/王蔚)

川大校长指大学推进文化自觉与自信面临四大问题

中新网成都11月10日电(刘贤)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10日在该校举行的“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论坛”上,指出大学在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面临四大问题,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社会文化自觉缺失”、“社会文化自信严重不足”。

谢和平说,大学文化不同于世俗文化、企业文化和政府文化,它的根本特性在于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因此大学应当具有其他社会实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过程中,大学还面临诸多挑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见利忘义、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现实;一些政府机构虚报、捏造统计数据引发严重的诚信危机;在大学里,一些教授、学者为了追求个人名利,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现象屡禁不止;“女童被两车碾压没人救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发生后,不少大学校长在网上发布“撑腰体”,支持学生见义勇为,这反映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期望,更说明现在社会良知缺失。

二是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凤凰网调查显示,在回答“上大学的目的”时,24.2%的学生选择“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赚钱”,21.7%的学生选择“为了满足个人追求”,很少有学生选择“为了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一些教授、学者在价值追求上也出现了迷失现象,有些老师把本职工作当成第二职业,打着学校的牌子擅自到校外兼职赚钱,还有一些学者只盯着个人名利、不谈教书育人,无法承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

三是社会文化自觉的缺失。现在社会上不同程度地缺乏高度的文化责任和强烈的文化担当。一些媒体强调赚取利润、忽视文化责任,以调侃文化经典、戏说革命历史来吸引眼球,靠着传播庸俗、低俗文化哗众取宠,不仅扰乱了社会文化主流,更误导和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不少大学里,“重理轻文”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长期分离,缺乏交叉融合,使得很多学生接受的是缺失教育,有知识、但缺乏文化,有智慧、但没有责任。

四是社会文化自信的严重不足。现在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自弃,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另一种是自大自傲,对待外来文化全面排斥。一些学生、甚至是部分学者,谈到先进文化言必称美国、西方,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严重弱化;一些学生不知道我国唐宋以前的朝代顺序,有的很少阅读古代经典名著;一些干部师生缺乏对学校的自信,缺乏一种作为大学人的身价和气质;还有一些大学和学者缺乏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不愿意积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研究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谢和平说,面对这些挑战,大学要履行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关键在于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先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认为“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而文化自信就是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的问题,应当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既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更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更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化。

谢和平呼吁,我们每个大学人,都应当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坚守者,率先成为社会公德和正义的自觉维护者,率先成为修养境界和诚信道德的自觉践行者。

“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论坛”由光明日报社和四川大学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研讨明确大学文化要自觉什么、自信什么,大学如何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进一步明确大学在文化发展中的责任。

(摘自《中国新闻网》11月10日)

北大寒假将选派学生前往西点军校接受“军训”

今年寒假,北京大学将首次向美国西点军校派出交换学生,进行短期访学,并按照西点军校的作息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和课程学习。

美国西点军校校长亨顿中将日前访问北京大学,与北大校长周其凤就两校间学生互换、教师互访讲学等交流合作项目进行探讨。今年寒假,北大将正式启动遴选学生到西点军校“军训”的交流项目。

美国西点军校建于1802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西点军校校训为职责、荣誉、国家,曾为美国培养出3700多位将军和两位总统。

据北大国际合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北大与西点军校的合作已有四五年的时间,西点军校目前已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合作,开办领导力课程。此外,每年西点军校也选派学生到北大对外汉语学院进修汉语。

今年,北大已不满足“请进来”,而准备“走出去”该校将首次向西点军校派出交换生。该校计划遴选10名学生,利用寒假到西点军校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访问,学生将完全按照西点军校的课程设计、日常作息,参与军事训练、体育活动和课程学习,体验西点军校的生活和文化。

北大国际合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派学生到西点军校交流,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经历,更是为了借助这所世界知名军校的资源,对北大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自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品格等进行培养。在亨顿中将看来,竞争与合作并不冲突,找准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并力求突破的能力,在军事与商业领域是相通的。一个自律,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向历史学习的人不仅能成为军事人才,也同样能在商业领域成功。西点军校也是美国企业家的摇篮。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级别的高级管理人才超过5000名。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大选择西点军校进行交流,说明我国顶尖名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已不仅仅满足于学术、学科建设等领域,也开始注重在国际视野、精神、品格等层面上的合作,更有助于对人才的培养。(记者 刘昊)

(摘自《新华网》11月2日 作者/刘昊)

北大等20所“985”、“211”高校赴英国揽生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热衷于来华办教育展,招揽生源,近日,国内20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也不再沉默,首次在英国办起“中国教育周”,邀请英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预计,到2020年,来华留学的英国学生将增一倍。

由于人口、教育资源的差异,出国留学人数我国“顺差”明显。以英国为例,目前在英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达到9万人,而在中国学习的英国学生只有3300多人,排在来华留学外国生源的第16位。“虽然目前到中国留学的英国学生还不多,但很多英国学生都对中国很感兴趣,来华留学的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据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中国知名高校在英国的教育展吸引了上千名英国学生的参与,他们不仅仅只对学汉语感兴趣,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希望来中国学习国际贸易、经济等学科。按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计划,预计到2020年,到中国留学的英国学生将超过6600人,比现在的数字增一倍。

(摘自《北京日报》11月7日 作者/刘昊)

人民大学回应三代无大学生门槛:“三代”需直系

“家中三代无大学生”遭质疑,招办负责人称“三代”需直系,“大学生”为统招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接受全国中学对该校2012年自主招生“圆梦计划”推荐资格的申请,人大招办负责人也首次解释了“圆梦计划”中引发公众热议的“家中三代无大学生”的推荐门槛:三代系直系亲属,大学需统招学历。

此前,人大宣布2012年自主招生推行“圆梦计划”。提出被校长实名推荐的考生,原则上平时成绩排在学校前10%,且家中三代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只需通过面试,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一批录取线即可被人大录取。这一门槛一时引起热议,“三代如何界定”、“大学生如何界定”成为关注焦点。

设门槛为最有需求者

昨天,人大招办有关负责人说,“家中三代无大学生”的门槛是考虑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农村生源和偏远地区学生群体,但人大一所学校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一条款并非歧视,而是将机会给予最贫困、最有上学需求又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该负责人还解释了“家庭”和“大学生”的具体内涵。“三代指的是直系亲属,”包括亲生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等,但不包括叔伯姨姑等非直系亲属;“大学生”指经过统招入学的全日制教育学历,不包括电大、夜大、成人高考、自考、工农兵学员等。

申请者须经公示程序

人大招办负责人说,“圆梦计划”预计在全国确定50名左右的学生入选“圆梦计划”,“可以提高人大在校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据统计,目前人大在校生中农村户籍生源只有百分之十几。“圆梦计划”考生都要经过公示程序,接受社会监督,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不仅相关学生无法被录取或辞退,该中学也将被剥夺参与人大其他各类招生的推荐资格。(记者郭少峰)

(摘自《新京报》11月2日 作者/郭少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成立 打造高起点高水平教育学科

11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组建成立大会在学校逸夫会议中心一层报告厅隆重进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出席了大会并致辞。成立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主持。

鲁昕副部长首先代表教育部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组建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在讲话中,鲁昕副部长表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提高质量、不断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涉及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研究和回答相关问题,需要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创新。鲁昕副部长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全方位整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强劲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类丰富的学术平台资源,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推动与兄弟院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与密切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决策咨询与成果转化水平,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纪宝成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热烈祝贺教育学院组建成立,深入阐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组建成立的历史性选择和重要意义。纪校长回顾了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的悠久历史,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逐步形成的实践性、前沿性和跨学科性的研究特色,审视了当今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对教育事业与教育研究提出的新挑战新课题。纪校长表示,教育学院将遵循“高起点、高水平、重交叉”的建院原则,以学院在学科点建设、教师队伍和学术平台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起点,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实现教育学与经济学、法学、哲学、管理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做到“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制度建院”。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宣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组建成立决定和学院领导班子任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前副部长周远清和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程天权书记共同为教育学院揭牌;纪宝成校长为教育学院授旗,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党总支书记秦惠民代表教育学院接旗。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宣读了兄弟院校发来的贺信。

兄弟院校与会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在会上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代表教育学院全体师生讲话。

教育部办公厅主任陈舜、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张力、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巡视员牛燕冰等,来自兄弟院校的与会代表和教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刘向兵、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院、职能部处和直(附)属单位代表、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和学校学生代表出席了大会。

成立大会的第二阶段,召开了新时期中国教育学科发展主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育学专家学者和教育学院教师一起参加了研讨,并对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今后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摘自《凤凰网教育》11月1日)

人大教育学院 气质很“混血”

本报讯(记者 王璐)今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第23个学院——教育学院正式成立。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与教育学融合的特色,让它一“出生”就散发出“混血”的气质。

新的教育学院是由原教育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室组建而成的。而说到人大的教育系,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人大前身)设立了 教育系。

70多年后的今天,新的教育学院在老教育系的传统上敞开怀抱,吸收融合多学科发展。

教育部原部长周远清在组建大会上说,教育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和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这方面,人大强势的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将为教育学的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成立的教育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会充分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优势,如设立“教育法学”硕士点,拥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等。

在师资配备上,教育学院将引进四名外籍教授,其中包括UCL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讲座教授,他们每年都将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学院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此前,教育学院的前身只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新组建的教育学院有意招收本科生,不过目前还在商讨中。

(摘自《法制晚报》11月1日 作者/王璐)

以“国字头”和国际化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江苏大学校长 袁寿其

当前,我国正步入转型期,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举措。这深刻表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支撑。

什么样的大学才能称之为高水平?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曾对“卓越”大学列出5个指标,即教职员工的生产率,包括引文和出版物的情况、研究的影响、奖项和同行的评估、学生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如果一所大学能够在这5个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那么,这所大学就一定是高水平大学。

“国字头”品牌是高水平大学的基本内涵

“国字头”是我们对国家级的学科、项目、人才、成果以及各类奖项的总称,这些都是体现学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关键指标。尤其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只有将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置于国家级平台上加以考量,其特色和水平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才能做到“国内有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实施“国字头”品牌建设工程作为提升内涵、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的战略引擎,通过“国字头”项目的不断突破,造就、催生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领、带动学校整体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第一是努力打造教学品牌。江苏大学组建后,我们及时确立了“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2005年,学校在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五大子工程和20个具体建设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工程,建设形成了以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精品课程、2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在这批优质教学资源的引领下,学校连续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榜上有名,2次喜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1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江苏8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第二是努力打造队伍品牌。队伍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不遗余力、不惜重金、不拘一格”的工作方针,每年设立300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还专门成立了人才工程办公室,倾力培育人才。“十一五”期间,学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了4名“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和一批讲座教授,他们的加盟迅速将学校的相关学科带入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前沿。目前,学校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十一五”以来,学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实现突破,2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人跻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同时获批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第三是努力打造科研品牌。学校重点在项目、成果、平台3个方面倾力打造科研“国字头”。“十一五”以来,我们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441项,其中国家“973”子项、“863”重点项目以及重大科技专项4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351项,国家社科基金2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6项。在这批“国字头”的支撑下,学校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学校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中—澳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由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自揭牌;“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与镇江市共建的大学科技园跻身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学校还两度荣获科技部颁发的“金桥奖”,并被评为“江苏省‘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

第四是努力打造学科品牌。高水平大学关键要有一批具有“话语权”和“显示度”的高水平学科。三校合并以来,我们在致力于优化完善工学、医学、理学、经管、文史哲法教五大学科板块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交叉渗透、具有较强内生力和拓展力的学科体系,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学校学科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形成了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等一批优势学科。优势、重点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涌现,有力引领、带动了学校内涵实力的快速提升。

国际化程度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和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与配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教师、学者、学生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大学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国际化程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

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面向34个国家举办了15期农机设计与制造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机管理和技术专家。学校曾获“新中国输出中华文化和技术优秀单位”称号。这是我校在国内有影响、行业有地位的重要历史基础。为此,我们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把国际化与“国字头”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两大战略引擎。特别是在规划中,我们对学生的国际流动、教师队伍国际化、教学与课程国际化、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合作办学等5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指标。对学生的国际流动,我们提出到2015年,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要达到在校生的3%,研究生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也要达到3%。为此,学校专门设立海外游学奖学金等,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赴海外游学或参加海外学术交流。对教师队伍国际化,除每年引进50名左右海外博士外,教师赴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深造1年以上的比例要超过10%;同时规定,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及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10%必须用于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以此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在教学与课程国际化方面,我们将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双语课程比例,建成3至5个国际化专业,全英文课程外籍教师比例要达到30%左右。在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我们将建设3至5个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新增1所孔子学院和5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要力争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等。目前,我们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合作建设了孔子学院,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分别联合开展了研究生培养和本科国际课程实验班。外国留学生培养由本科生拓展到硕士、博士研究生。

以“国字头”和国际化为两翼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狠抓“国字头”项目和推进国际化进程,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国字头’工程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抓手,国际化是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已越来越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国字头”和国际化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未来事业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把两者紧密结合,通过“国字头”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化的平台,通过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字头”项目的内涵和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讲,在“国字头”方面,我们将在倍增已有教学、科研、学科、队伍等“国字头”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国字头”新领域,尤其是要在院士的引进与培养、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扩大“国字头”的覆盖面。在国际化方面,我们将按照“外国留学生留学中国重要目标高校和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先进高校”的总体要求,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认真制定国际化工作校院两级规划,着力完善国际化工作推进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紧密结合,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卓越人才、精英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国际教育、人才、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不断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中实现事业新跨越。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1日)

应用型本科院校错位竞争求突围

■本报记者 唐景莉 董少校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如何定位?如何实现错位竞争,办出自己的特色?近日,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共同研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突围”之路。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着重培养单一的治国精英和学术英才,转变为着重培养多样化的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人才,需要丰富高等教育的类型和结构,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认准培养定位 力求特色发展

应当说,各类大学隶属关系不同,财政拨款多少有别,生源质量和学校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存在很大差异。受到传统学术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羞于承认自身的“应用型”大学定位,办学过程中有着复制“重点大学”的深层渴望。

不少专家提出,有必要冷静对待“重点大学”的诱惑,克服盲目攀比倾向。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生源层次、教学水平等各方面条件来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把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主攻目标,这样才能在高教生态中找到发展空间。

“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空间在于鲜明的办学特色。行业与类型都不存在高低之分,不能说搞核技术一定是尖端,搞农学就一定是低端。”上海政法学院编审汤啸天打了个比方,“正如原始森林是参天大树、低矮灌木、奇花异草等和谐相处的大系统,高等教育也应当是有综合、有专业、有研究、有应用、有操作的大系统。在错位竞争中,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才能进一步彰显。”

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的上海电机学院,提出了“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在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院长夏建国表示,要倡导推行高等技术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一方面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另一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

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认为:“社会需要科学家、理论家,但也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大量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果应用型、职业型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必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 凸显应用特色

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落实到办学过程中,需要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付出努力。如何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也是校长、学者们密切关注的话题。

西昌学院院长夏明忠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要做到学术性与职业性结合,而以职业性为主。打破严格的学科理论体系,适当降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性课程比例,增加应用性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比例,改变基础性过强而实践应用偏弱的状况。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知识层面,不仅要传递“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决未来岗位中“怎么干”的问题,通过“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课+任选课”、“专业+职业资格”等途径,拓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郑州科技学院教师李应峰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多种方式。一是学校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的平台,鼓励教师向“双师型”靠拢。二是通过“引进来”的方式,从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校任教。三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校教师队伍,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促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发挥已有的“双师型”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教师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面向产业办学 校地寻求互动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广泛共识。在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看来,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和根基所在。校地互动是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方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意味着获取资源、吸取养分。

许霆表示,高校从地方、行业、企业等获得非传统的经费来源和资源,可以拓展办学空间和实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优化自身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后,如何更好地借用外部资源?与会专家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产业办学,加强校地互动。“面向产业办学让工程教育更有保证,有利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加强校企间的文化交融,促进大学生就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鲁嘉华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1日 作者/董少校)

专家吁高等教育发展勿染“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病”

切莫患上“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病”

海外专家:人才汇聚、资源丰富与管理规范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我访问了尼日利亚,他们告诉我想在2020年以前建成20所世界一流大学,而斯里兰卡也宣称增加高等教育预算,希望拥有至少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昨天在沪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上,世界银行高等教育负责人萨米博士谏言,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不要患上“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病”,为了世界排名与国家声誉而盲目追高。

“金钱”无高可比性

“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Universities)”没有统一定义,衡量的标准很多,如包括社会捐赠在内的办学资金,以及生均经费等。例如美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3.3%投入高等教育,相当于平均每个学生可获5.4万美元投入,其中1/3是公共财政投入,2/3则来自社会及私人投入。哈佛大学所获捐赠遥遥领先于英美名校,年度款项达250多亿美元;而平均到每个学生可获的捐赠额,普林斯顿大学则高于其它学校,达160多万美元之多。

相对来说,国内大学没有如此多的社会资金来源,由于办学规模庞大,也没有很高的生均经费。如一所“985”名校,来自社会渠道的资金约为1.2亿美元,生均经费仅1.63万美元左右,与世界一流名校的差距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专家认为,若从“金钱”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可比性并不高,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国际性是一大维度

作为教育经济学家,萨米博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三组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因素群:人才汇聚、资源丰富与管理规范。比如,深谋远虑的领导力、适当治理及有效管理,可使大学获取额外资源更为容易,同时也支持了一流师资建设,并能吸引优秀学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马来亚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均有百年历史,它们其实是一脉两传、花开二支的两所高等学府,但两者的命运非常不同。在如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前50强之列,而马来亚大学的排名在200位开外。据对比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43%的生源来自海外,拥有众多外籍教授;而马来亚大学基本都是本土学生,海外生比例不足5%,外籍教授也极少。

世界上一些顶尖院校,国际学生、国际师资的维度水平均较高。萨米举例说,哈佛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国际学生占比分别达19%、18%;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国际师资占比,分别达30%、36%、37%、60%。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如巴塞罗那足球队这样的顶级足球俱乐部,拥有高比例的国际球员、高水平的国际教练,才会越来越一流。

“小”也是美,“特”更是美

百余年前,北大西洋两岸出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如今亚太地区成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热土。台湾地区财团法人高教评鉴中心基金会研发处处长侯咏琪博士团队对中国大陆“985工程”、日本 “21世纪卓越研究中心计划”、韩国“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以及台湾地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类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均以巨额投入和重点建设为特点,但她也指出,如何保证这些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这些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仍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次由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余名代表,95%为海外专家。在他们眼中,贵的大学未必是好大学,大的大学也未必是好大学。对于 “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病”的健康处方是:“小”也是美,并且要敢于与众不同,因为“特”更是美。同样重要的是,允许办学者有一个长期建设过程,世界一流大学绝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记者 徐瑞哲)

(摘自《解放日报》11月2日 作者/徐瑞哲)

探索教育研究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新模式

本报北京11月1日讯(记者 唐景莉)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组建成立大会今天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出席大会并致词。

鲁昕代表教育部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组建成立表示热烈祝贺。鲁昕指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涉及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创新。

鲁昕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全方位整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强劲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类丰富的学术平台资源,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推动与兄弟院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与密切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决策咨询与成果转化水平,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介绍,教育学院将遵循“高起点、高水平、重交叉”的建院原则,以学院在学科点建设、教师队伍和学术平台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起点,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实现教育学与经济学、法学、哲学、管理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做到“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制度建院”。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2日 作者/唐景莉)

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本报记者 郜云雁

近日,在“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上,与会学者指出,新课程改革1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标教材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教师教材观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已从过去对教材“圣经式”的全盘接受,转向现在更多地视教材为一种开放式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西南大学教授靳玉乐在主题报告《10年教材建设的得与失》中指出,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优劣。而教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教师对教材是全盘接受的,教师认为写在教科书上的东西往往不容置疑,这种‘圣经式’的教材观导致了教师对教材的绝对迷恋与依赖,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单向、线性知识灌输的过程”。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封闭、静态、保守的教材观正在被打破,如今教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教学材料与课程资源,是师生展开教学对话的文本、媒介和工具,其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整合性和有机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不少学者认为,教师教材观念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在教材多样化的基础上,教材立体化建设体系也在逐步形成。教材不再是仅供教师和学生公用的课本,而是涵盖了学生用户、教师用书、多媒体教案、远程教育光盘等综合性、系列化的教学资源。教材形式的多样化为各地方学校超越自身封闭、狭隘的本土化视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搭建了支持平台。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建设快速发展。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材理论研究缺失,既缺乏详尽公认的教科书理论,也缺乏一线师生应用教科书的具体案例,“教材编写容易被看作是剪刀加糨糊、东拼西凑的简单工作”。另外,教材多样化下的无序发展、教材循环使用的不理想,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应用不足等问题,也被与会专家和学者所关注。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3日 作者/郜云雁)

大学生因铺位杀室友 心理问题成校园暴力主因

所谓“隐性”心理问题,就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因为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有“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前期干预尤为重要。

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

不久前,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男生宿舍内上演一幕悲剧,两名大二男生因琐事起纠纷,一人持刀刺中另一人心脏部位致其死亡。

惨案发生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大学校园暴力背后,究竟有哪些问题需要社会进行反思?

男生宿舍内上演悲剧

悲剧事发地位于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田林路校区的男生宿舍4楼。行凶的犯罪嫌疑人杨某,与死者韩某同属该校计算机系学生,同住420寝室。两人性格都很内向,曾因琐事而大打出手。

据事发时正在现场的同学回忆,当时,韩某在其他寝室与同学打牌,杨某手持刀具从420寝室冲出来,突然一刀扎进韩某胸口。“估计刺到要害了,人抬出去的时候已经停止呼吸了”。

事发后,韩某被立即送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医生介绍,由于刀刺部位正好位于心脏,导致韩某伤势过重死亡。“伤在要害部位,心脏破裂,来不及抢救”。

“两个人刚入校时关系还不错,但是后来渐渐有了矛盾,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大小冲突时有发生。”该校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推测,上下铺问题是这起惨剧的导火索。

据介绍,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田林路校区的寝室有时会漏水,有人开玩笑说,睡上铺的要准备雨衣,杨某与韩某两人在开学后为上下铺的事情起了争端。

在采访中,一位大学老师感到非常愤慨,她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当年一名大学生为救一个掉进粪坑的老人而奋不顾身,而今一名大学生仅为了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取人性命,道德品质的沦丧不禁让社会悲凉,听来都让人吃惊。”

“现在大学生的素养和情绪控制力普遍都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一时冲动,给双方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上海市一位心理咨询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问题根源在于心理不健康

“刚听说这件事情时,我就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一再叮嘱他,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要冲动,一定要冷静思考。”上海市民赵女士的儿子去年刚上大学,她说,“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就是整个家族的未来,家长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期盼着孩子平安健康。但是这一事件却让人震惊,也给所有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东华大学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主任严宏说,这起事件说明,对于大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所谓“隐性”心理问题,就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因为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有“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前期干预尤为重要。

严宏说,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如何管住这个“魔鬼”。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受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

大学校园暴力需以法防控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并非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矫正,其根本原因在入学前就已潜伏。

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明波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倡情绪的科学管理;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第三,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提倡每个学生找知心朋友,这样,任何一个人在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都可以得到关心和帮助。”

上海律师富敏荣认为,如果高校仅仅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对于“问题学生”更是杯水车薪。因此高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和进行劳教观摩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他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大学生要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摘自《法制日报》11月3日 作者/刘建)

大学要培养什么人才

近日,湖北统计局一位副局长在一次讲座上,建议大学生毕业后去养猪。他还声称什么东西贵就应干什么——

给大学毕业生支招,拓展就业渠道,出发点不错;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时具有市场意识,虽无新意,也算正道。但建议学生跟在市场的屁股后面跑,什么东西有利可图就做什么,这就颇有点误人子弟了。若非能玩市场于掌中的人,请问有几个敢追着市场的风吹草动跑?

撇开这样的建议不说,回到一个严肃的话题:大学为什么而设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是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的殿堂。大学给学生的不是一个饭碗,而是思维的方式和某种精神的东西。如果大学教给学生的只是顺应社会和市场,学生的判断能力必然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将退化。按照这样的培养模式,短期内也许可以多一批富翁,长此以往,市场上的“逐利奴隶”多了,商业的创新灵魂却没了。

美国的版权贸易,已经占据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4%。版权是智慧财富,不是养猪赚钱就去养猪,不是大蒜价格暴涨就去种蒜,而是靠知识和智慧去创造含金量更高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假如美国的大学也鼓励其毕业生跟着市场这个风筝跑,引领世界潮流只能是个泡影。我们缺乏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那样的天才商人,缺乏像霍金那样的科学家,也缺乏像康德、黑格尔那样的思想家。这些人都是高等教育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在知识经济方面有所作为,培养的学生都去开饭馆、种大蒜、养猪,致富也许不难,只是苦了那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让他们以何为生?不和低文化者抢饭碗,靠自己的智慧立身,靠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为人类社会发展建功立业,这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摘自《解放日报》11月5日)

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层次鲜明的人权教育与培训体系

新华网成都11月9日电(记者海明威)第三次全国人权研究机构工作经验交流会9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表示,伴随近年来国家人权事业的大发展,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层次鲜明的人权教育与培训体系,人权研究的机构建设和理论成果不断取得进展。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表示,在人权教育规划发展上,我国自2008年连续举办了4届“中国高校人权教育年会”。这4届年会就我国人权法教学的目的、方法、措施和课程设置等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此外,在人权教学实践环节上,目前全国已有近100所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高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社会实践,维护社会正义,为来自不同阶层特别是弱势阶层的个人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应和社会效益。他表示,目前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层次鲜明的人权教育与培训体系。

罗豪才介绍说,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着手建立由高校、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多学科人权研究队伍以来,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大发展,人权研究队伍得到进一步平衡与优化。目前,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的人权研究机构近50个。2011年4月,教育部还在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广州大学3所高校设立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此外,中国学术界还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人权研究著作,系统性地编撰整理了相关人权研究资料,撰写了数百部人权研究著作和数千篇有关人权的研究论文。

罗豪才同时指出,全国人权研究机构应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总结回顾我国人权理论研究和人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理论资源优势,为人权理论和人权教育服务于我国人权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服务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出席交流会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董云虎表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加强人权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培育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我国应着力创新和发展基于中国自身实践的人权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三次全国人权研究机构工作经验交流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43家人权研究机构的近60位代表与会。本次会议主题为“人权理论研究与教育培训”。

(摘自《新华网》11月9日)

大学如何全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宁先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为大学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大学着眼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要求大学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大学应紧紧围绕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来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大学教师用自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大学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自身优良的作风引领学风、教风和校风,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第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用。第五,大学还应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沐浴、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

在科学研究中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大学既要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要同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大学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列为研究对象,在科学研究中充分借鉴已有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可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方法,大学在科学研究中所展现出的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此外,大学可以通过创新来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提升文化作品的感染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服务社会中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考察、调研、挂职锻炼、支教、支农等活动,通过自己的言行发挥科技、文化使者的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动社区、城乡文化的发展,提升文化底蕴。其次,大学毕业生是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将先进的文化知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影响着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将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等现代公民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渗透到人民群众中间,促进社会政治文化建设。此外,作为教育及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大学为社会提供教育和科学技术服务的内容日益丰富,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始终。首先,大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进教育理念,科学设计教育的内容、方法及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在教学、社会实践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并将之转化为自觉追求。其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引领校园思潮,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大学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此外,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规律的研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律的认识,创新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在同社会文化的交融中引领社会风尚、汲取营养和发展动力。大学与所在城市客观上存在着在文化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大学应努力处理好这种互动关系,用自身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文化的品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而对社会中出现的功利、享乐、拜金、庸俗、低俗、媚俗等现象,大学应坚决不为所动,并予以抵制,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同时,大学还应从社会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文化营养和发展动力,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大学还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了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供创新动力。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大学应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坚持继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要有国际意识、世界眼光,积极引进世界优秀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平台。同时,作为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大学在国际交往中应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广泛宣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强中化文化在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作者系沈阳理工大学校副校长、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15日)

教育部推动高校名家讲堂走向社会

本报讯 (记者周逸梅)11月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将推动高校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繁荣,推动更多的名师走向社会,走向国外。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科技等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学科越来越重视,在高校中哲学、社会学等学科面临“边缘化”,不仅是重视度还是投入都让学科的发展举步维艰。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文件,要在2020年前实现社科项目的繁荣。

计划中提出,要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活动,组织动员名家大家撰写高质量社科普及读物,积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走向社会的同时,也要走向国际,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探索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与精品著作。

(摘自《京华时报》11月15日 作者/周逸梅)

高校出新规:三门课亮红灯必须晚自习

本报讯(记者黎清 通讯员刘梅 姚金)为让挂科学生补上课程,培养学习习惯,昨天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了解,该校城市建设学院出台新规,三门功课亮红灯的学生,必须上晚自习,但规定出来后,一些没挂科的学生也加入晚自习大军。

据了解,自习室开放两周以来,已有90余名学生加入到自习班中,有些没有挂科的学生也一并加入晚自习大军。

2010级土木系何文龙并没挂科,但自习室“开业”两周,他仍坚持参加晚自习。

而小杨补考后,仍有三门不及格,按要求是晚上7点到自习室,但他每天提前半小时来。

该院辅导员徐老师介绍,开辟这样一个自习室,是想提供一种优越的环境,希望学生能真正坐得住,把学业搞上去。挂科的同学也写了自习规划和进度,相信对他们也是一种促进。

(摘自《武汉晨报》11月15日)

国外高校提高留学生语言门槛 留学前抱佛脚难

浙江日报杭州11月1日讯让孩子出国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放入议事日程。不过现在,随着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提高了国际学生的语言门槛,再像过去那样出国留学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补语言课,难了。

在新通留学举办的浙江省第23届国际教育展上,杨阿姨告诉我们,儿子蒙博今年上高二,因为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在国内上名校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明年想送儿子去英国深造。“到英国各高校的展台转了一圈,好多学校去年雅思要求6.5分,今年都提高到了7分。”

记者在现场看到,英国的圣安德鲁斯大学、阿斯顿大学、巴斯大学等学校商科方向的专业,都将雅思成绩要求从过去的6.5分提高到了7分。以前,要求雅思7分的学校,如果学生只考了6.5分,可以提前到英国就读5周的语言课程来弥补0.5分的差距,但目前,校方普遍将语言课程延长到了10周。另外,不少学校除了对学生的雅思总分有要求外,还对雅思考试中的写作、口语等单项作出规定。

“短时间内雅思提高0.5分的可能性不太大,原本想临时抱个佛脚,现在看来比较难,只能提前去上语言课程了。”雅思刚考了6.5分的蒙博也是忧心忡忡。

记者了解到,以前入境英国读本科或研究生,不一定非要有雅思或托福成绩,只要有学校签发的入学通知书(OFFER)与学校内部英文测验证明,就可顺利入境。如果赴英读纯语言课程,更是没有校方OFFER都行。但今年开始,持学生签证进入英国的学生,在英国机场办理入关时,如果无法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有可能遭到遣返。如果是赴英读纯语言课程,也需要雅思成绩至少达到4.5分。

除了英国,美国高校对学生的语言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浙江大学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GAC(全球评估证书)项目教学中心主任谢永丹介绍说,目前不少美国大学都提高了对留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美国爱荷华大学去年要求学生的托福成绩是71分,而2012年,已提高到了80分。印第安纳伯明顿大学以前对留学生没有托福分数限制,但从2012年起,也设置了托福79分的入学门槛。

日本法务省几个月前决定提高外国留学生、就学生的入学门槛,要求留学生须具有二级以上日语水平,就学生须具有四级以上日语水平。另外,申请留学和就学人员还须提供过去3年期间的年度收入证明和载明收支明细的存折复印件,否则将不能取得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及办理签证延期。

除了英美日这些热门留学国家外,其他一些国家也悄然提高了国际学生的入学门槛。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去年将国际生之前在校期间的平均成绩要求提高至90%。其他院校如加拿大综合类大学排名第一的西蒙菲沙大学,以及约克大学、布鲁克大学也都将在经济、城市规划、电气自动化等热门专业适当上调国际生的录取标准。

荷兰正式停止招收“三校生”(即职校、技校和中专学生),而此前中国的“三校生”只要能提供毕业证书,并且雅思成绩达到5分以上,就有资格申请荷兰高等院校。按照新规定,荷兰将只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而“三校生”今后必须要参加高考,并且需要成绩达到当年本科三批录取分数线,才有资格申请荷兰本科院校。除限制“三校生”外,荷兰部分研究性大学也将提高入学的英语要求,代尔伏特大学、埃因霍芬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入学雅思要求均提高到6.5分,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本科也提高到6.5分且单项不得低于6分。

英语门槛的提高,给很多临时抱佛脚想出国留学的孩子增加了难度。以前,一些留学机构和家长认为,只要提前让孩子出国,到国外就可以很快适应那里的大学生活。某些语言培训机构更是采取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方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出国考试。

事实上,国外学校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正在从数量要求过度到质量要求,提高入学门槛已是必然。谢永丹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只有在国内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国外学得轻松。”

(摘自《浙江在线-浙江日报》11月2日)

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

高校经费不断增长,教授基本工资却变化不大,靠课题经费提成提高待遇由此“顺理成章”

“底薪”太少逼得教授变“销售”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限,在这样的体制下,个人创收变得顺理成章:开办公司、校外兼职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达数百万元,挣得盆满钵满。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曾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这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

高教专家沈凌教授指出,如同改革开放后社会各阶层收入出现分化一样,教授收入分化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而选择文学、哲学研究的教师通常比较清贫。

“但同为教授,贫富差距过大,显然不正常。”在沈凌教授看来,对于一些基础学科,不给予同等的经费支持,却希望100年以后能作出贡献,并不现实。

在国外,个人从科研经费中提成难以想象

正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吴苏州介绍,香港大学的正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大约为8万~10万港币,在香港属于中产阶级,生活无忧,可以安心教书育人。而在内地,一个正教授的月平均工资大约是6000元~8000元,由于地区差异,有些地区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按照当下的汇率,1元人民币可兑换1.22港币左右,内地正教授一年8万~10万的工资总数,相当于9万~12万港币,仅比香港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多一点。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对中外高等教育颇有研究。他介绍,高校教师在一些发达国家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但我国高校教师从整体上来说,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民国时期教授的待遇更是令今天的教授们称羡。

辛亥革命后的钱玄同、刘半农等人,月收入都在200元~300元之间。在当时,1元可以买8斤猪肉,三间正房一月租金也只要8元,12元就可以使北京“四口之家”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平。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购置一辆小汽车花500元,只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其时,除了高薪资,大学还为教授提供新式住宅,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等一应俱全,还有花木葱茏的小院可供休憩散步之用。

由于国内大学提供的薪资丰厚,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担任教授职务,收入与国外差不多,留学一去不归的现象也很少见。

今天,不少教授的收入也已跨入中等以上,只是,从科研经费等途径获取的灰色收入在其中占据了主要比重。

吴苏州在香港大学里还惊奇地发现,科研经费与教授个人竟然完全没有关系,“教授拿再多的科研经费,自己的收入都没法增加。”

美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熊丙奇教授介绍,在美国大学里,教授的收入是一定的,除了年薪收入,教授不能在课题中提成,假使一名教授在学校拿9个月工资,其余3个月薪水可以从其课题经费中支付,但仅能按年薪水准支付3个月,拿再多的课题经费,都不会改变。

事实上,教授走穴、兼职,在一些国家也不可想象。

印度就规定教授除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获得版税外,不允许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日本教授走穴则必须经过学校的批准。

在国内,熊丙奇则听说过这样的怪事:一所高校突然整治教学风气,一名长期在校外兼职挣外快的教授由于几年不在教研室露面,出现在除名的名单中,这名教授直接找到学校质问:“这些年你们什么时候对我到教研室有要求?”一句话让学校管理者哑口无言。

鼓励科研的薪酬导向危及科研自身

武汉科大研究生刘娇至今记得刚入学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导师孙君恒带另一个教授的研究生出去开会,那个研究生买了卧铺票,候车时却发现孙教授买的是硬座票。

而此后几年,她则是亲眼见证了这位文科教授的清贫坚守之路。

跟着导师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民间文化的导师常常特意带着他们提前一天来到开会地点,实地探访了解当地的习俗风情。由于是提前到,主办方不提供食宿,导师就带着他们住几十元钱一晚的小旅店、中午吃饭就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一个饼。

近十年来,这位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爱上了民间文化,也把目光投向了墨子、管仲、淮南子等主流学者较少涉及的领域,有意或无意中,放弃了太多赚钱的机会。

平均一月一次学术研讨会,4000多元的工资,差旅费就花去四分之一,早晨挤公交车上班、出差坐火车买硬座票,孙君恒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研究。

学生们都很尊敬孙老师。然而,在现行体制和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像孙教授这样坚守学术呢?

学术资本化正成为业界有识之士担忧的问题。

采访中,高教研究人士大多表达出类似的观点:过于功利的追求使教授们将研究方向锁定国家各种科研基金支持的热点项目、瞄准国家的发展方向,忽略了难以市场化的基础学科,“短期化”、“功利化”的研究评估体制难出真正有用的成果。

而为了经费、提成去做科研,科研本身的质量可想而知。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说,学校为了拿大钱,拿大项目,把水平高的教授都赶到科研战线上,大教授整天忙于找课题、写总结、报评奖,由此带来的怪现象则是:自己没有时间做课题,课题都是博士生们完成。甚至出现一些不善交际难拿课题的教授依附这些名教授生存。

熊丙奇教授至今对一位50多岁的博导的反思印象深刻“我现在就是一个销售员。”

这位博导把自己的科研历程概括为“拉订单、做销售”,“运作的全部是商业的一套,感觉完全不像做学术的”。

“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开会的路上”。几年前,科技系统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为此写下注脚: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记者 雷宇 实习生 邹春霞)

高校经费不断增长,教授基本工资却变化不大,靠课题经费提成提高待遇由此“顺理成章”

“底薪”太少逼得教授变“销售”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