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10
冬季號 232007 59 Chat Room 談天說地 湯啟光/M47 一九七二年、我正在紐約中城 FRENCHPOLYCLINIC HEALTH CENTER 當放射科主治醫師、負 責外科放射學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那年美國尼克遜總統 帶着國務卿秘密到中國,打開了兩 國互不相談的局面。隨團有記者多 人,其中有一名 ROSEN 的記者在 北京患了盲腸炎,住進首都醫院, 順利把盲腸割除;可是手術後併發 PARALYTIC ILEUS ,腹脹難忍,醫 院請來了一位中醫在他腹上安插幾 枝毫針,一瞬間他的腹脹沒有了。 他對針炙的療效感到異常驚奇。回 美後,在紐約時報上把這個事情發 表了。頓時之間,美國人對針炙發 生極度興趣。我在醫院裡,每天都 有病人問我是否中國人?我回答 是;跟著就問我會不會針炙。初 時,我很自然的說不會,過了數星 期,我回答得有點難為情。正好那 時俞時中教授及校友朱純武及彭子 瑾作針炙研究,於是我決心去躦研 針炙到底是怎麼回事。記得1952我在台北廣州街總醫院實習時,一 個世交的兒子名鄭俊興、中午午睡 時、把手腕放在頭後,醒後發生橈 神經麻痺,手提不起來。鄧述微打 了個石膏使垂下的手腕固定向上。 並每天把石膏打開按摩。這樣過了 三個月毫無進步。俞時中會診,認 為後果不良,再等三個月如仍無進 步,則要 作手術把 粘黏的神 經分離。 後來俊興 到針炙師 處接受治 療,兩星 期後,他 的橈神經 麻痺完全 治癒。這 個故事我 一直無法忘記。 我學習針炙完全靠自修,紐約 華埠的書店裡可以買到各種針灸書 藉,古代的黃帝內經、甲乙經和針 炙大全等很不容易懂。可是由上海 中醫院編的針炙學、針炙各科治療 法、針炙治療手冊、針炙腧穴學、 針炙刺炙法 ⋯等則甚簡單明瞭。以 我有西醫根底、嫻熟解剖,又敢用 16 號針作動脉穿剌作血管照相,把 30 號毫針插到病人身上,根本不算 一回事。我也參加了由俞時中等人 創建的紐約醫牙針炙學會主辦的有 100 小時學分的針炙訓練班,并因 此取得了紐約州研究針炙資格。也 到香港拜訪過有名針炙中醫,觀看 其行針方法。也藉旅遊機會參觀了 北京和廣州的中醫院針炙科對各種 疾病的針炙治療,及在上海、鄭州 觀看針炙麻醉。 我的第一個病人是內子佩文。 有一天、她的左膝忽然腫脹疼痛, NYU請譚健本診視。吃了三天他 給的MOTON都沒見效,我就按針 炙治療手冊所推薦的穴位行針,包 括左、右膝眼。兩吋長的針直插入 膝關節內。留針約三十分鐘,疼痛 消失。第二天,腫也沒有。自此之 後,我治療我放射科同仁各種急性 痛症,非常有效,我的名氣很快就 傳播了整個醫院,也治療不少科外 的慢性患者。我治療的原則是先作 確切診斷;採用X光、物理及檢驗 室証據以西醫方法決定病痛起因。 行針穴位參考各針炙治療書藉,取 其共通穴位,配合臨床認為病灶 所在,再加檢查發現的壓痛點, 所謂阿是穴。穴位分病部及一般 兩種。針刺病部穴位,必須到達病 灶附近。針剌一般穴位按患病系統 而定。如胃腸病採足三里。泌尿系 統病採三陰交。頭部及五官病採合 谷,心臟病採內關⋯等。針剌務求 病人發生反應、所謂氣感。手法就 是提、插、捻轉。再按患者患病時 手部針灸圖 針炙三十年經驗談 腿部針灸圖

Transcript of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Page 1: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58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談天說地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而今,

少年白髮,人老異鄉,

今夕何夕,才相會明朝又將分別,似浮萍漂蕩,

千山萬水,地老天荒,

繼續流浪,世事棋局茫茫……。

* 江灣是上海國防醫學院地址,安達輪是本校轉進台灣的輪船。

詩後小記:

國防醫學院醫科48期,牙科7期,藥科35期,大護1期,于1947年全國六區聯招百餘名新生九月入學。當時烽火遍野,大陸變色,全校於1949年2月由安達輪轉進台灣。遷台後蓽路藍縷,坎坷歲月,寒窗六載,終於1954年畢業。此後同學為了深造或就業,各奔前程,四海飄零,歐、美、港澳、非

洲皆有,最後大都移民美國或加拿大,亦多有先遣其妻

攜子移民美,加等國接受教育,置產建屋,待其年老退

休後,再出國投靠作寓公生涯。總之,無論流落台灣或

海外者,終身流浪,以他鄉為故鄉,少年白頭,人老異

域。今年九月湊巧是入學六十週年之慶,約定於今年十

月二十七日晚上在台北101大樓雲霄餐廳重聚,同學年已八十歲,大都年老體衰,不適遠行,尚能活動,千里

迢迢到會者有41位,可惜在台北只有數小時聚會,明朝又告別各奔東西。有感於今日世事茫茫,人生聚少離

多,撰詩抒感也。

▲ 入學60合照

▲ 101 AND CAKE-CUT

▲ 四海流浪

文■湯啟光/M47

一九七二年、我正在紐約中城

的 FRENCHPOLYCLINIC HEALTH CENTER 當放射科主治醫師、負責外科放射學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那年美國尼克遜總統帶着國務卿秘密到中國,打開了兩

國互不相談的局面。隨團有記者多

人,其中有一名 ROSEN 的記者在北京患了盲腸炎,住進首都醫院,

順利把盲腸割除;可是手術後併發

PARALYTIC ILEUS ,腹脹難忍,醫院請來了一位中醫在他腹上安插幾

枝毫針,一瞬間他的腹脹沒有了。

他對針炙的療效感到異常驚奇。回

美後,在紐約時報上把這個事情發

表了。頓時之間,美國人對針炙發

生極度興趣。我在醫院裡,每天都

有病人問我是否中國人?我回答

是;跟著就問我會不會針炙。初

時,我很自然的說不會,過了數星

期,我回答得有點難為情。正好那

時俞時中教授及校友朱純武及彭子

瑾作針炙研究,於是我決心去躦研

針炙到底是怎麼回事。記得1952年我在台北廣州街總醫院實習時,一

個世交的兒子名鄭俊興、中午午睡

時、把手腕放在頭後,醒後發生橈

神經麻痺,手提不起來。鄧述微打

了個石膏使垂下的手腕固定向上。

並每天把石膏打開按摩。這樣過了

三個月毫無進步。俞時中會診,認

為後果不良,再等三個月如仍無進

步 , 則 要

作手術把

粘黏的神

經分離。

後來俊興

到針炙師

處接受治

療,兩星

期後,他

的橈神經

麻痺完全

治癒。這

個故事我

一直無法忘記。

我學習針炙完全靠自修,紐約

華埠的書店裡可以買到各種針灸書

藉,古代的黃帝內經、甲乙經和針

炙大全等很不容易懂。可是由上海

中醫院編的針炙學、針炙各科治療

法、針炙治療手冊、針炙腧穴學、

針炙刺炙法 ⋯等則甚簡單明瞭。以我有西醫根底、嫻熟解剖,又敢用

16 號針作動脉穿剌作血管照相,把30 號毫針插到病人身上,根本不算一回事。我也參加了由俞時中等人

創建的紐約醫牙針炙學會主辦的有

100 小時學分的針炙訓練班,并因此取得了紐約州研究針炙資格。也

到香港拜訪過有名針炙中醫,觀看

其行針方法。也藉旅遊機會參觀了

北京和廣州的中醫院針炙科對各種

疾病的針炙治療,及在上海、鄭州

觀看針炙麻醉。

我的第一個病人是內子佩文。

有一天、她的左膝忽然腫脹疼痛,

到NYU請譚健本診視。吃了三天他給的MOTON都沒見效,我就按針炙治療手冊所推薦的穴位行針,包

括左、右膝眼。兩吋長的針直插入

膝關節內。留針約三十分鐘,疼痛

消失。第二天,腫也沒有。自此之

後,我治療我放射科同仁各種急性

痛症,非常有效,我的名氣很快就

傳播了整個醫院,也治療不少科外

的慢性患者。我治療的原則是先作

確切診斷;採用X光、物理及檢驗室証據以西醫方法決定病痛起因。

行針穴位參考各針炙治療書藉,取

其共通穴位,配合臨床認為病灶

所在,再加檢查發現的壓痛點,

所謂阿是穴。穴位分病部及一般

兩種。針刺病部穴位,必須到達病

灶附近。針剌一般穴位按患病系統

而定。如胃腸病採足三里。泌尿系

統病採三陰交。頭部及五官病採合

谷,心臟病採內關⋯等。針剌務求

病人發生反應、所謂氣感。手法就

是提、插、捻轉。再按患者患病時▲ 手部針灸圖

針炙三十年經驗談

▲ 腿部針灸圖

Page 2: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60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61

 Chat Room 談天說地

間長短、對針刺反應強弱、病性

是虛是實等不同而決定提插捻

轉次數、是否用炙、及留針時

間。一般說來,留針至少三十分

鐘。對神經麻痺性患者,留針時

間長達一小時并用高頻率電震儀

不斷剌激。治療次數:第一、二

週行針兩次,之後每週一次。

以十次為一療程。如病仍未痊

癒,休息一個月後,繼續每週

一次。如針炙一至三次不見療

效,即停止治療。

我在醫院曾作兩個實驗。

第一是在針炙治療前後測量患者

血壓:發現所有患者在針後五分

鐘內有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下

降維持的時間大多不超過三十分

鐘。這說明了針剌會引起毛血管

擴張,能達到閉塞血管的側枝循

環。也說明了留針三十分鐘的合

理性。也解釋了暈針的原因。第

二是對股動脉阻塞患者在針炙治

療前及後各作方法完全一樣的股

動脉照相拿來比較:發現狹窄的

股動脈大小毫無不同,但針剌

後、顯影藥到達遠端血管時間明

顯加快。這說明了針炙能治療阻

塞性動脈症之原理。

為了要測試針炙的實際

療效,我在屬於醫院的N E W YORKER酒店租了三個房間週日每天在下午四至六時作針炙開

業。病人來源全是醫院同仁或治

癒患者的介紹,都是慢性病症曾

以西藥治療無效者。當時蒙李新

超夫人彭秀蕉帮忙當護士,見証

了針炙對慢性病的療效。開業兩

年後,我寫了一個研究報告給紐

約州教育局。大意是在两年內一

共針炙治療了128個患者。其中43人患上肢痛症大多有頸椎骨刺,47人患下肢痛症,大多有腰椎骨刺,另38人係非骨骼肌肉痛症,這些病患幾乎全經西醫治療無

效。治療結果,103患者有顯著進步或症狀減輕。針炙治療的有效

率為83%。16人無進步。其中三个患者祗治療一次。沒有一個患

者有合併症或使病情惡化現象。

1975年醫院得不到州政府貸款,把NEW YORKER 酒店

賣了,我便改在家裡開業,內子

佩文當護士。每週兩個晚上,一

直到2002年始宣告停止。一共做了三十年針炙治療副業。我之

願意不辭辛苦、是因為能獲得患

者消除痛苦時所感受的喜悅,那

不是錢所能換到的。針炙治療

是實實在在對痛發生原因的解

除而非嗎啡類的止痛治標。經

驗告訴我針炙有如下的效能:1. Capillary Dilation with increased circulatory effect. 2. Muscular re laxat ion wi th ant ispast ic effect. 3.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這些效能的發生可能因針剌皮膚引致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尤其是Hypothalmus - Pituitary - Adrenal 的反應。如果針炙有效,幾乎在第一次治療便知道,

如全無反應,多做也沒有用。如

果患者治療後感覺進步,繼續治

療是要鞏固療效,尤其是多年的

慢性病患者。針炙療效是靠患者

本身對針剌的反應,故同一疾

病,其療效因人而不同。這使得

針炙術無法列入科學醫的領域。

在我保存的病歷裡,有不少

治癒或減輕痛症或奇難疾病的記

錄。難以忘懷的有如下數例:

1 . O c c l u s i v e A r t e r i a l Disease 患者:GD陳,73歲男性,鄰居友好。兩腿走路酸痛

巳十年,特別是左脚。最近六個

月,更加厲害,甚至不能上下樓

梯。血壓經常160-200。曾暈厥一次。二十年前左腎因腎石割

除。針療前檢查:患者不能走路

超過客廳範圍。左股动脉全無脉

搏。两腿冰冷、青白。治療穴

位:環跳、風市、足三里、上巨

虛、下巨虛、崑崙、解溪、三陰

交、懸鐘、髀關、伏兔、陰市、

血海、殷門、申脉、行間、中

封。穴位都是沿股動脈由鼠溪部

直至脚指間的分佈。由1975年2月1日至75年9月6日,一共行針28次。每次留針約40分鐘,并使用電震儀。針療結果:病人每

次針後都感痛覺減輕。針療時檢

查發現皮膚溫暖并呈血色。每多

治療一次,病情愈有進步,由開

始時需𠒇子開車,進而自己走路

到我診所。治療結束後,患者行

動自如,并在後院開闢了菜園。

腿痛無復發。但左股動脉仍無脈

搏。患者於1982年,以80高齡返廣州旅遊,并再結婚。

2 . C h r o n i c T r a u m a t i c Arthritis with Venous Stasis. 患者J. Fitzgerald, 57歲男性,醫院木匠。1 9 6 8年由高處跌下,使右踝踁骨和腓骨發生多

處骨折,由骨科醫師作OPEN REDUCTION 和 INTERNAL FIXATION。手術後自解除石膏五年,右下腿及踝與足腫痛

不能踏地,賴蹺杖行走。右腿

經常纏以ADHASIVE ELASTIC BANDAGE。患者每日需服用止痛藥。針療前檢查:右下腿、踝

及足呈紫藍色,極度腫脹及壓

痛。內踝以至下腿內部有慢性潰

瘍。X光發現遠端踁骨腓骨骨折處有螺絲釘接駁。右踝關節有

嚴重慢性炎症。治療穴位:太

冲、湧泉、解溪、丘墟、商丘、

照海、陽陵泉、足三里、上巨

虛、下巨虛、崑崙、三陰交、復

溜。穴位大都是沿著腿足部動脈

分佈。由1973年9月11日開始治療,每週两次,至10月26日一共14次。效果:病人在第一次治療後,首次以右足煞車無痛。治

療14次後已能打哥爾夫球。內腿潰瘍痊癒,右腿顏色恢復正常。

患者不願繼續治療至二十次,原

因針刺由無感覺變得異常敏感及

難受。血壓針前針後檢查發現:

160/90 – 140/90 – 160/90 3.GI Dysfunction: 患者

Barry, 36歲男性,醫院X光技術員。在過去两年常常發生上腹

部劇痛。每次到醫院急診室就

診食藥無效。X光胃腸檢查凡七次無潰瘍或其他實質性病變發

現。1973年9月28日,患者腹痛復發,由急診室診視歸來,面色

青白。在X光床上接受針療。針療前檢查發現腹部柔軟,無肝脾

腫大。治療穴位:中脘、下脘、

關元、左右中樞、左右足三里。

三十分鐘後,胃痛全消、面色正

常。照常工作。以後并無繼續治

療,直至同年11月15日,胃痛復發,再作同樣治療。同樣針到病

除。一直到1977年醫院關閉仍未復發。

4.Vocal Cord Paralysis:患者 L. Lenare 52歲女性,減肥中心主任,1976年5月開始聲音變啞。據說聲啞两星期

前、患者忽然全身出紅疹發

癢。經注射 ADRENALIN 和 ANTIHISTAMINE 後數小時消失。在出紅疹時間,患者感到喉

嚨有繃緊感覺。聲音嘶啞發生突

然,且在两天之內完全失音。無

喉痛、無頭痛。曾訪診两個不同

耳鼻喉科及一個神經科醫生,均

診斷為右聲帶麻痺。巳歷時三個

月毫無進步。胸部X光及食道胃腸檢查均正常。患者在8月8日開始針療至8月17日四次治療後、聲音己極度進步。之後仍每週一

針、再延至每兩週一針。至10月26日共針11次。幾乎完全復原。治療穴位是:風府、啞門、下啞

門、亷泉、右亷泉、左右天柱、

左右風池、左右合谷、左右太

淵、左右鱼際、左右三陰交(阿

是穴)、左右巨虛(阿是穴)、

左右然谷。

5 . R e n a l C o l i c :患者 R . Grossman, 27歲男性,係醫院X光技術員實習生,於1973年10月2日在右後脇突發性絞痛一天,曾全夜在醫院急診室接受連

續注射DEMEROL及飲大量水無效。患者在一星期多前曾發生同

樣絞痛一次。X光(IVP)發現有尿石阻塞在右輸尿管下端而引起腎

盂及上部輸尿管擴張。翌晨在X光床上接受針療。針刺穴位:左

右腎俞、左右三陰交、右歸來。

不到三十分鐘痛己消失‧四星期

後,再照X光(IVP),擴大的腎盂和上部輸尿管己完全正常。

6.Biliary Colic : 患者是本人,多年前我以自己作超音波檢

查練習,發現我膽囊內有胆石。

因無症狀,我就沒有找外科醫生

診治。大約是1984年的一個晚上,我發生從沒有過上腹部劇烈

絞痛。內子佩文不知如何處理,

就打電話告知朱純武、丁爾邇及

林本芝等友好,并準備要把我送

到醫院去。我睡在床上在腹部按

摸,發現在右上腹部某處壓下時

有特殊感覺,即要內子佩文取

一五吋長針一枝由我自己在某處

垂直插入。不到十分鐘,劇痛頓

時消失。,當朱純武、丁爾邇等

人帶了DEMEROL到來時我已經和常人一樣。這時我才領悟到我

的痛是胆石留在總胆管不能排

出。針刺後,括約肌鬆弛,胆石

排出,痛就沒有了。自此以後,

我再也未發生過同樣的痛。由於

近年能以腹腔鏡作膽囊切除,手

術簡單。為了免得在旅行時間發

生急性腹痛,去年(2005)由校友倪樂夫醫師割除了我藏有膽石多

年的胆囊。

7 .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i a l Thrombosis 患者 F. LEVINE, 68 歲男性,係一富有的酒店老板。經確切診斷有硬化血管性心

臟病及左MIDDLE CEREBRAL ARTERY痊塞引致右半身不遂巳兩年。曾在NYU於11/1/1970,及3/31/1971两度連續接受物理治療巳無顯著進步。臨床檢

查:患者右上下肢呈SPASTIC PARALYSIS。無知覺。右肘骨節不能伸直,手腕軟弱,手指彎

曲。大腿無異常,小腿浮腫。足

掌內彎,足指向前緊縮。上下肢

皮膚深粽色,肌肉缺乏彈性。說

話言語不清,不能閱讀。患者

穿上特製附有鋼條的皮鞋,使

彎曲的腳及指拉成正常之後,

可持拐杖搖跛( l imping)而行短距離。眼、面神經無異常。核

子腦素描發現左側PARIETAL與TEMPORAL區域增附同位原素(Increased Activity)。患者經常要靠人推輪椅及穿衣服。針刺穴

位:風府、啞門、大椎、亷泉,

所有右上下肢重要穴位,包括但

并不止於:肩井、肩俞、曲池、

手三里、外關、合谷(以上上

肢)。髀關、血海、環跳、風

市、足三里、陽陵泉、上、中、

下巨虛、懸鐘、崑崙、解溪、

湧泉(以上下肢)。再加上左

側頭針。用4吋長針沿SYLVIAN FISSURE部位方向在皮內斜斜插入。留針四十分至一個鐘頭,

連接電震儀。由4/19/1973 至 11/5/73 在六個半月內行針四十次。針刺效果:彎曲的肘關節、

緊抽的手指腳指大有進步。患者

穿著特製皮鞋後,能不用拐杖行

走,取消了輪椅。說話清晰,能

游泳、自己穿衣服及以右手寫支

票,能閱讀報紙。但仍無觸覺。

患者在第一療程(十次)後,因

自覺毫無進步,本擬不再治療,

但臨床上我發現本係深粽色的患

肢皮膚變得正常,同時肌肉也呈

現彈性,每次治療時,手指可伸

直。小腿腫脹減輕。為了要增加

病人信心,我要求在第二療程

時,針療費從每次30美元增至150元。這個富有的商人為之諤然,并要求減收至每次100元。四個療程過後,患者以能殘而不

廢,就沒有繼續治療。主因是,

當神經慢慢恢復時,每次行針捻

轉,痛度愈來愈烈,抵受不了。

8.Degenerative Disease of Cervical Spine 患者, B. Sapinsley 54 歲女性,係記者兼作家,後頸部疼痛斷斷續續已有

兩年,痛傳至左肩,頭不能轉向

左,左第4、5指有麻痺感。左手不能拿重書,常需服用止痛葯。

X光發現頸椎C4、C5、C6有嚴重骨刺引致左邊第五椎間孔狹小。

針刺穴位:左右風池、C5左沿、大椎、左臂肩井、肩俞、曲池、

合谷。由7/13/73 至 9/21/73 共針一療程十次。針後肩頸痛極度

減輕,頭可以轉向左邊,左4、5指麻痺消失,左手握力增強,也

可拿起重書。患者症狀一年後再

發,并在 7/12/74 至 9/12/74治療十次,獲得同樣效果。

因為篇幅關係不能再多舉

例。在收筆之前我想在此謝謝中

山大學醫學院的馬翠微醫生。她

給我很多她針炙的經騐,幫我很

大。祗惜她因 Multiple Myeloma 不治去世,我失了一個良師良

友,非常遺憾。

Page 3: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62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63

 Chat Room 談天說地

文■陳光耀/M52

摘 要

放射外科已有40年的歷史,出現過伽瑪刀和X刀兩類醫療儀器。因伽瑪刀治療的範圍局限於顱內病

灶,而X刀精度較差,主要用於高分次,低劑量的常規放療,所以在

醫學界並未引起廣泛的注意。直至

2001年射波刀的臨床使用,因其結構的革新,如機器人照射系統的

非等中心照射,自動調整位置的治

療床、高精度的自動擺位、治療中

頻繁定位和射束隨靶區位而修正,

以及可以治療全身各部位的腫瘤,

尤其是可以治療隨患者自然呼吸而

擺動的腫瘤,也就是四維治療隨呼

吸而運動的腫瘤,包括原發性和轉

移性肺、肝、胰、腎和前列腺等腫

瘤,預期對醫學的貢獻極大。因此

無論從放射外科、手術或放療的立

場,都可認為這是最新一代、最優

質的局部病灶治療法。

1 前言放射外科(radiosurgery)的

觀念發源甚早,但具體、系統化的

臨床實踐,可以追溯到40年前,當瑞典神經外科醫師Lars Leksell用第一代的伽馬刀(Gamma Knife)於1967年治療第一例顱內病灶時,奠定了發展的基礎。伽馬刀最早的

應用,企圖以一次大劑量的伽馬射

線,治療顱內神經功能性疾病,後

來逐漸用於治療大腦動靜脈畸形,

最後發現最有用是治療顱內良性和

惡性腫瘤。1980年以後,因為X刀的發展與應用,放射外科在神經外

科和放射腫瘤科內,獲得更廣泛的

應用,形成醫學中的一個專業分支

[1]。

2 放射外科的定義分1~5次以大劑量適形的放射

線消融(ablation)腫瘤或病灶的方

法。放射外科治療成功的基礎在於

對患者體位固定良好,對腫瘤立體

定向精准,放射線劑量分佈適形而

均勻,且對腫瘤邊緣正常組織的劑

量能快速遞減,減少對正常組織的

傷害。

3 放射外科的工具只要符合上述定義,理論上質

子刀亦屬放射外科的工具。但鑒於

臨床應用的可行性,以下列三種最

常見:

3.1 伽馬刀 以201顆60Co射源,在顱外作半球形的分佈,用

等中心方法,以4 m m、8 m m、14mm、18mm直徑准直器修飾的射束,同時照在中心點上,形成

球形的高劑量區。腫瘤靶區如不

符單一球形高劑量區,則採用多個

直徑准直器及多中心照射,以達到

適形的目標。伽馬射線多球形劑量

重疊,靶區最後總劑量分佈的均勻

度不一定理想,但計畫時應儘量減

少明顯的冷點和極端的熱點。頭部

的固定和病灶的定向採用四顆螺釘

把金屬頭架固定在顱骨上,以便做

醫學影像檢查、治療計畫的運算和

等劑量曲線繪圖,以及放射線照

射的執行。這些步驟都是在1d內

▲ 陳光耀博士於院慶大會演講

放射外科的最新進展完成。不過通常不會做分割式

(fractionated)的多次治療。3.2 X刀 用常規放療的直線

加速器,類似伽馬刀使用的金屬

頭架固定頭部,並對顱內病灶攝

影和立體定向,但採用等中心多

弧形旋轉照射,通常也能達到放

射外科對顱內病灶治療的目的。

如有IMRT(調強放療)和IGRT(影像導引放療)的附加設備,

則病人擺位元的精准度和劑量的

適形度、均勻度都會提高。一旦

使用金屬頭架固定在顱骨上,則

不適合分割治療。直線加速器如

果兼做常規放療和X刀的放射外科治療,雖然有了X刀配套的附加設備,往往因為放射外科要求

的科際合作較為緊密,核心團隊

的分工和合作、培訓和演練,需

要嚴格和良好規範,還要協調常

規放療工作人員和患者分配使用

直線加速器的時間。正由於常規

放療的病人已很多,使一機兩用

的難度增加,被捨棄使用和發展

的,通常是X刀放射外科。一般的印象是一機兩用的直線加速

器,X刀的使用率偏低,而傾向於作精准常規放療。因此要發展

X刀放射外科,首先要克服一機兩用所存在的一些問題[2]。

3 . 3 射 波 刀 射 波 刀(CyberKnife)是美國神經外科醫師John Adler所發明,由美國Accuray公司生產,在2001年獲得美國FDA認證,可以用於人體全身各部位病灶的放射外科醫療

儀器。也是本文要重點闡述的放

射外科最新進展的使用工具。

4 射波刀的基本構造4.1 機器人照射系統 包含機

械臂和它所帶動發出6 MV X線的直線加速器。

4.2 定位系統 包括在治療床左右上方天花板兩部kV級X光攝影機和45度向下交叉通過靶區投

射到數碼影像探測器,

讓醫學影像顯示在電腦

螢幕上。

4.3 紅光同步追蹤攝影機 這是裝在天花板上的三部攝影機,攝取

與記錄病人胸前所附三

個紅光發射器隨呼吸而

移動的軌跡。這個呼吸

軌跡的運動最後會帶動

機器人照射系統,使治

療靶區的X線射束同步運動,動態地照射隨呼

吸而移動的腫瘤。

4.4 治療床 可由電腦自動調整線移距離和

旋轉角度(平旋除外)

4.5 治療計畫系統 包括影像處理功能,如多種數碼影像的傳

輸、影像融合、腫瘤和重要器官

的勾畫、劑量分佈運算、等劑量

曲線描繪等。其中逆向計畫運算

功能,可直接按醫師為了保護鄰

近正常組織所定的限制劑量及處

方其他要點,加速完成全盤治療

計畫。

4.6 治療控制系統 綜合連接和控制各子系統的功能協作。

4.7 機電支援設備 安裝在治療室旁的設備室,包括供電、冷

卻、機器人控制、電磁波調製器

(modulator)及其控制箱、定靶系統及其電腦、緊急斷電系統

等[3]。

5 射波刀的優越性5.1 照射系統 不同于龐大

和笨重的傳統直線加速器的照射

系統,射波刀的直線加速器因為

只有150千克並安裝在機器人臂上,可隨機械臂靈活地運動。機

械人有六個關節活動,由電腦控

制,在不同半徑的球面上,可精

確地移動和停止,約有100個定點讓直線加速器6 MV的X線射束作等中心或非等中心的照射。每

一個定點有12個照射方向,因此共有1, 200個照射方向可供治療計畫系統的電腦選擇,照射靶點

的距離 65~100 cm可隨需要調整。射束的粗細由准直器修飾成

圓柱形,其直徑自5~60 mm,有12種選擇。

5.2 定位系統 射波刀的X光攝影定位系統,有三個非常卓越

的功能,分述如下:

5.2.1 擺位定位 射波刀治療前的擺位方位,要重現治療計畫

前做CT攝影時的擺位角度,因此射波刀治療前的擺位定位,工

作人員除了運用治療室三個方向

的鐳射定位儀為病人作初步的目

視定位外,還要利用固定在天

花板上的兩套X光機,發出最高150 kV最短1ms的X線,自病人左右上方各以45度傾斜角度,交叉投射到治療靶區,立時取得兩

張互成90度的目標區人體X光影像,在治療控制臺電腦螢幕上顯

示。同時在電腦螢幕上顯示的有

病人CT攝影後同樣是45度交叉攝影的數碼重組影像,將這兩套

影像重疊所存在骨骼系統或植入

金標的線移和旋轉角度誤差,電

腦會自動判讀,找出病人在治療

床上的臥姿和在CT檢查床時的

▲ 陳博士蒞院演講,學院張院長致贈紀念座

Page 4: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64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65

 Chat Room 談天說地

臥姿,相對於X、Y、Z軸的線移有多少(以0.1 mm判讀),又相對於X、Y、Z軸的旋轉移動,有多少偏差(以0.1度判讀),找出這六個移動的誤差值,由治

療控制臺的電腦驅動治療床作相

應的線移和轉動,使治療時的擺

位能重現CT檢查時,也就是制定治療計畫時的擺位,爭取治療

開始時,病人擺位最高的精度。

5.2.2 治療中定位 普通放療或其他放射外科系統,均無治療

中定位系統與功能。射波刀利

用天花板上的兩套的X光攝影機與地面的成像系統,兼作治療

中的定位功能。射波刀治療時

計畫系統早已從病灶上空半球

面若干定點,選擇了方向極有

利、100~300條以上X線射束,按順序先後向病灶照射。照射總

時間包括調整射線方向,短則

20~30min,長則90min。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患者及治療靶

區有可能移動,射波刀可以在每

照完若干條射束,暫停治療而用

天花板上的X光定位系統攝影,

有如上述擺位定位的方法一樣,

找出治療靶區相對於X、Y、Z

軸,有無線移和轉動,有的話則

調整機械臂上直線加速器X線射束的照射方向和距離,達到放療

或放射外科系統中,唯一能在治

療當中對治療靶區能頻繁地(可

能20~30次)追蹤、驗證和修正(track、detect and correct),掌握照射的精准度。驗證和修

正,費時約4s。5.2.3 動態治療定位 射波刀

不但能精准地治療全身各部的靜

態腫瘤和良性病灶,還能治療隨

呼吸而移動的腫瘤,例如在肺、

肝、胰、前列腺和腎等器官原發

性和轉移性的腫瘤。當治療這一

類腫瘤,除了也需要擺位元定位

和治療中定位以外,還需有動態

治療定位的功能,這要先建立

病人自然呼吸運動

時,體表運動模式

和體內腫瘤3度空間的連鎖關係。腫瘤3度空間與胸腹部前

壁的影像,先經由

16排以上的CT攝影取得,腫瘤3度空間影像和呼吸運動的

連鎖關係,則需要

在一個呼吸週期中

的各時點,用天花

板上的兩套X光機在呼氣和吸氣時攝取

多點影像,少則取5~8點,多則取15點。如無適當的骨骼結構協助辨別腫瘤的位置,則要在腫瘤

旁植入3~6個金粒標誌金標。由於紅光攝影機以每秒32次曝光的頻率,記錄胸腹壁呼吸起伏的運

動,與兩組X光攝影機在呼吸起伏動態中取得多點體內腫瘤或周

邊骨或金標的三維影像,經過電

腦的處理,便取得了自然呼吸週

期中腫瘤的四維影像模式,將此

一四維影像模式回饋到機器人手

臂,帶動直線加速器X線射束向相應的方向照射,便達成了動態

的、精准的四維放射照射[4]。

6、優質的治療系統6.1 優質的放射外科 射波

刀綜合了自動化控制的機器人與

直線加速器組合移動的靈活性,

5~60mm12種直徑X線射束,與1, 200個以上照射方向的選擇,以及腫瘤周圍多個正常器官劑量

限制的處方手段,又不需要用螺

釘固定金屬框架至病人的顱骨,

而能選擇地提供1次或分2~5次治好顱內、脊髓、脊椎、頭頸部

以及全身各部位的惡性腫瘤或良

性病灶,包括良性腫瘤、動靜

脈畸形、三叉神經痛等。不但能

治療靜態固定的病灶,也能治療

隨呼吸而移動的腫瘤,如原發及

轉移的肺與肝腫瘤、胰腺癌、前

列腺癌、腎癌、婦科癌腫等。假

如病人在同一器官有兩個或多個

腫瘤,如多發性大腦、肝和肺轉

移癌,射波刀可以在同一個治

程,照射數個病灶,簡化治療的

流程。除非病人有特殊住院的需

要,射波刀治療的本身只要30至90分鐘,門診治療即可進行,不要麻醉,沒有痛苦,恢復期短,

誠屬優質的放射外科治療。

6.2 優質的手術 射波刀的治療,雖然不是傳統觀念使用金

屬刀的外科手術,但是因為伽馬

刀和射波刀都是神經外科醫師所

發明和首先使用,因此在外科醫

生的心目中,仍然把射波刀治療

視為手術的一種。這種觀念,也

有時代發展的背景。外科自從有

了全身麻醉、輸血、抗生素以及

各種醫療器具和藥物,有一個時

期,無論是腹腔、盆腔、胸腔、

心 、顱內或四肢,手術範圍越做越大,組織的切除也越徹底,

病灶雖然可徹底切除,但病人的

身心飽受巨大的創傷。後來各種

精密手術的發展以及有內窺鏡等

器具的協助,加上人道觀念廣受

尊重,手術的方式走到鐘擺另一

方向,即自巨創手術轉至小創再

到微創手術。射波刀治療可以

說是自微創進入無創手術的前

沿,沒有組織切除,不需要全身

麻醉。手術後不需要進監護病

▲ 足跡遍佈各地的陳光耀博士

房或手術後恢復室。唯一的微創

是植入金標,以協助CT或X光攝影辨別腫瘤3度空間的位置。射波刀在2001年美國FDA認證通過時,如治療脊髓或其附近的病

灶時,要在局部麻醉下在脊椎骨

植入不銹鋼螺釘。自從2005年X sightTM電腦軟體應用以後,利用椎骨影像本身作標記,便不

要再植入螺釘了。同樣在2006年新發展的Xsight Lung電腦軟體應用以後,有些肺部腫瘤由胸廓骨

骼系統、腫瘤影像和周圍充滿空

氣的肺作標記,也可避免金粒的

植入。由於射波刀的照射和定位

系統的精度達到1mm以下,使正常組織得到高度的保護,被照射

到正常組織少,劑量低,正常組

織的放射線傷害輕微,術後副作

用少,恢復期短,因此是高度優

質的手術。往往可安排為門診治

療,手術後走出治療室回家。

6.3 優質的放療 射波刀治療的本質,其實也屬放射治療,

也就是利用直線加速器所產生

的6 MV高能X射線,在體外遠距離從多方向穿過皮膚,集中劑

量照射靶區,是典型的遠距放療

(teleradiotherapy)。與常規放療最大不同之處,是照射次數大

為減少和每次照射劑量的增加。

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常規放療

通常在7周照射35次左右,也就是週一至週五,每天照射1次,但是射波刀的照射多則5次,少則1次。即1天或1周之內結束治療。越是早期、體積小的腫瘤,

照射次數越少。很多射波刀中心

的平均照射次數是2.5~3次,這是非常革命性的放療手段。一個

潛在致命性的惡性腫瘤,無論

常規放療、內科治療或外科治

療,不可能做到只要1天或1周或30~90min就能結束治療回家,而射波刀能夠實現,這實在是非

常優質的放療。

射波刀治療的優點,不單

顯示在治療次數少,治程短、治

療過程和治療後的痛苦少,恢復

期也短;最重要是顯示在治療的

精准度。例如常規放療非常重視

劑量分佈的適形性,射波刀治療

也同樣的重視,每一次治療計畫

完成時,電腦螢幕上會顯示適形

指數(comformality index),如不滿意,可立即修正治療計畫

的設計,因此通常會比常規放療

或伽馬刀、X刀為優。又如常規放療非常重視治療靶區劑量的均

勻度,射波刀也可以透過電腦螢

幕上的均勻指數(homogeneity index)評估,如不滿意,可修正治療計畫的處方或參數。因為

射波刀無常規放療等中心照射的

限制,又有1, 200個照射方向的選擇,射束粗細也有12種直徑的變化,因此適形指數和均勻指

數通常都比常規放療為優。常規

放療近年發展的影像導引放療技

術(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簡稱IGRT)也很重要,可惜一般只強調治療前影像導引的擺位

元定位,而射波刀治療除了擁有

影像導引的擺位元定位,更進一

步以影像導引用在治療中頻繁的

定位和誤差修正。至於動態治

療定位,是從三維影像導引進

入四維影像導引的動態放療,

使放射治療在病人舒適和自然

呼吸的狀況下,進入前所未有

的四維動態放療(4D dynamic radiotherapy),而精准度可達1.5mm[5]。

7、結語射波刀放射外科以其精准、

自動化機器人、一對X光攝影定位系統、呼吸追蹤系統和與發出

6MVX線直線加速器的結合,讓放射照射全程中,高度精准、適

形、均勻和充分保護周邊正常組

織,使無痛、無創、無麻醉、治

程短、恢復快、可以門診治療和

優質地治療靜止的和隨呼吸而運

動的腫瘤,實乃21世紀醫學上驚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Haris M. Review of radiosurgery techniques using photon deam[M]. In Desalles AAF, Goetsch SJ. Stereotactic Surgery and Radiosurgery. 1st edition, Medison, Wisconsin. Medical Physics Publishing,1993.201-221.

2. Colombo F,Francescon P, Cavedon C. A concise history of radiosurgery; From head frames to image guidance[M]. Robotid Radiosurgery,1st editon, Sunnyvale, California. The Cyberknife Society Press,2005,13-22..

3. Coste-Maniere E, Olender D; Kilby W, et al. Robotic whole body stereotactic radiowurgery: Clinical advantages of the CyberKnife integrated system[J]. Int J Robotics and Computer Assisted Surg, 2005, 1(2):28-39.

4. Chen G Y, How Clinical oncologists best utilize the new equipment of radiosurgery[J]. Chinese J Clin Oncol,2007,34(1):1-5.

5. Cheng W, Adler J. An overview of Cyberknife radiosurgery[J]. Chinese J Clin Oncol, 2006,3(4):229-243.本文章節錄自腫瘤雜誌2007年7月

Page 5: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66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67

 Chat Room 談天說地

文■金華高/M47

我於1953年畢業後, 除頭二年在陸軍總部服務外,一直都在台北三總和台北榮總工作,直到1981年秋届滿54歲時符合上校限齡退役, 才辭去陽明醫學院和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

科主任職。先暫任以台安醫院麻醉

科主任, 作來美國開創第二春的準備, 並於翌年(1982)初夏移民美國。我在美國繼續工作到2004年底才退出醫療實務, 因曾於60年代在美進修及工作五年, 故台美二地實際服務年數相若,並都於教授及主任職退休, 可謂”一生當作二生用”。

憶當初在加油準備攷FLEX的時侯, 很多友人都勸說“己這把年紀了, 何必那麼辛苦, 即使攷取了, 又能用上幾年”。我當然清楚畢業己

30年,這一關不會輕鬆,然我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已經落伍了。如若”

廢物”能回收再利用發揮餘熱,不論在何處,多服務幾年總是好事。 至於將來能工作多久 , 是誰也沒法預料的。 同樣地, 當年我在紐約準備攷Special Board 和American College的時侯, 很多人也勸說我己是台灣第一位在美受完整麻醉專科醫師訓練 (Residency and Fellowships), 實在不必再費大力氣去攷這些。別人沒

有這些東西, 故將不受重視,日後在台灣不但沒用, 怕還會遭妒忌而產生負面作用。關於這方面的是是非非, 其實我也知道一些,但我當時衹想試試自己的實力, 其他我都不予考慮。 再說,考不考取都有益處,有了這方面的親歷經驗,日後為配合台灣麻醉發展而需要創立類似制度時或可作借鏡

和參考也是一得。最終証實他們的

話衹說對了一半, 我的經驗確被用作借鏡和參考。但在台灣”官大學問

大”的氣氛下, 我也確曾因此吃過

好些暗虧。

憶我才決定回國 ,在尚未到達

國門前, 便被從榮總調回三總,連原

借住的眷舍也隨即被收回。友人

說, 這便是所謂的”下馬威”。初

不甚信 ,但當張先林主任說”我在

紐約的承諾,目前暫時無法實現, 這

幫人太團結了”時 ,便感覺出前途

確實存在阻力。然而 ,那時汪福南

大夫尚在UCLA進修,調我回三總代

他主持科務, 並完成因郎祖望大夫

離台, 致使有了器材却無法裝設啟

用的台灣首座現代ICU,可因我而得

以創設使用, 頗合常理。翌年汪福

南校友回國, 我將麻醉科物歸原主,

但未料因任ICU主任, 而被認為不

再是麻醉科的成員, 從此不能參予

麻醉科工作, 也不再在母校授課。

多年培植成材因私利而被棄置, 不

勝唏噓, 當初友人的勸說成真了。

但我心寬路便廣, 繼續為台灣麻醉

前途努力而未被國內同道遺棄 ,一

位不再是麻醉科的成員, 卻當選為

麻醉學會理事長並予連任。有了這

一平台才始得以將所學及經驗, 在

台灣麻醉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

的作用。我使學會積極運作 ,首先

將己停刊的麻醉學雜誌重新登記復

刊,其他如專科醫師訓練, 培養及甄

審制度等 ,在台灣都始由麻醉學會

之主導。我們盡量將三總ICU及其

後榮總麻醉科的種種領先 ,無私地

以出版文獻和作業手冊之方式 ,以

供國內其他醫院參考,仿效,以供改

善並進而提升我國醫療水準。所以

對我個人雖属不利 ,但對台灣地區

的麻醉發展確是作出了貢獻。

我的麻醉生涯(一)如前所述 ,事物的得失難以

預料。所以我總衹求盡其在我,從不患得患失。再說,一般世事大都得失參半,其認定全視個人的心態。失去了麻醉工作,但卻使我因此有時間”不務正業”,從事寫作,出書, 兼課,發展疼痛控制及高壓氧治療等。甚至受命

改善急診而越界兼職門診部主

任,及因”針灸麻醉”在國際間沸沸揚揚而接受國科會委託成立

並主持”針灸研究委員會”。身

兼數職工作多了人更忙了, 但得以超出臨床麻醉範疇擴大視野, 增加其他領域的知識和經驗, 結識國內和許多來台學習針灸的友

人, 似乎是得大於失。再說,那些針灸知識和經驗我在沙烏地工作

時曾用以參加鍾傑大夫的針灸

醫療, 嗣後在美國工作時, 也曾用以協助友人完成以針灸預防

及治療手術後噁心嘔吐之臨床

研究, 多少用到了些。至於我那美國Special Board 和American College的資格,在台灣雖不發生作用 , 但在退役後來美工作時 , 却幫了大忙。不然, 已上了年紀的我,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定會困難得多。人算不如天算, 凡事總是有得有失,又是一例。失之東隅收之西偶. 實不必斤斤計較當前的得失 , 古人早有 ”吃虧” 便是”便宜”一說。 故我覺得不要怕”吃虧”, 況且, 學識, 資格和經驗是不嫌多的。所以,凡在這方面可能獲取的, 就把握機會及時努力去争取獲得, 多多益善。覺得能做或應該做的, 便就去做並争取成功。不必考慮對本

人是否有助, 或何時會用到。人不可短視, 人算不如天算, 世事確實是很難預料。即使沒用到,

也衹是辛苦些了而己, 但最少增多了些知識和經驗。畢竟人生幾

何,得失何必多慮。我寫這些, 是有鑒我校友因受大環境限制, 人生旅途上的障碍較多, 心理宜有準備。更希望同學們加強團結

停止內鬥,發揮潛能共同為國家及毋校奮鬥爭光。我移民美國

後, 除了最後的4年和校友馬家駒校友主持一個County Hospital的麻醉科外, 都一直在UCLA所属的各醫院工作。鑒於培育人

材成果大於個人,醫學發展是千秋萬世的事業且直接影响人類

福祉,學術成長為一長期過程,需先傳承而再創新。故無論在國

內或國外, 我都始終在教學機構(Teaching Institutions) 服務, 衹是近在咫尺, 卻未受毋校青睞聘任教職為本校同學多作貢獻。以

致僅能全台來回奔波在各校兼任

授課, 為發展台灣麻醉廖盡傳道授業一己之責。

我的麻醉生涯, 是台灣地區現代麻醉, 從無到有, 從有到善的過程和史實。 其演進過程是相當艱辛的。 回憶我在外科實習的時侯 , 還沒有麻醉這一科 . 當然在校時也沒這門課。 我原属意胸腔外科, 當時麻醉工作通常都由資淺的外科Resident在做這吃力不討好的”爛活(dirty work)”。那時最常用的全身麻醉劑是乙醚(Ether), 方法是最簡單的開放點滴法(Open drop method)。因為大家的興趣是外科不在麻醉, 何況又沒專人教導, 談不上是一種學習。加以本身資

淺, 對外科手術的一切有待熟稔,為此,對”隔岸”的手術的進 行反而特別熱衷, 所以大都把精神花在注視手術的進 行。因此, 常

會發生在觀察到手術區的血液

發暗時, 才去注意病人而為時己晚。故在外科常會聽到”手術成

功,但病人沒活成”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but pat ient didn

,t make it) 這樣的談話。然

而事實上, 要發展外科手術,確實是先應克服麻醉方面的難題。有

了這一層認識, 張先林主任勸說王學仕校友專業麻醉, 隨後汪福南校友和我相繼加入, 成立了台灣最早的麻醉專科。表面上看, 那時的麻醉甚為簡單, 祗是將麻醉劑滴在覆蓋住病人口鼻之面罩

而己。其實, 實施並不容易, 不但麻醉深淺乃由點滴的速度控制,呼吸維護尤為困難。手術要求肌

肉鬆弛, 致使下巴連舌頭一起下墜, 可因呼吸道閉塞而致死。但因一手執麻醉劑, 僅以另一手握住面罩及下巴,並須以一指按顏面動脈監測心跳 。况麻醉劑揮發所需的熱量, 大半取自此手, 故常被凍僵。這一僵硬的手能做好

多種功用, 誠極不易。尤其在天寒地凍的冬天, 當手術室無暖氣或空調時更是難為。此外,病人常併患其他如糖尿病, 氣喘, 高血壓, 心臟病等有礙生理, 處理上常不簡單。我之進入專攻當時地位

和聲望,都遠不如其他各科的麻醉。猶若當初在”好男不當兵”

的大環境下投考母校般, 沒有考慮個人得失。

由美援獲得的數具美軍野

戰簡易麻醉機, 是台灣史上最早的一批麻醉機, 為促進台灣的整體麻醉, 將其中一具借給台大醫院, 並為之架設及示範。王大夫並於該院有大手術時, 常去主持麻醉。 該麻醉機雖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 , 但因無氣管內管

Page 6: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68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69

 Chat Room 談天說地

(Endotracheal tubes, ETT), 依舊衹能做開放及半開放系統的

方法。不若現今吸入麻醉技術

吸入麻醉技術已趨一統,那時各種吸入麻醉技術雜陳, 為不致混淆, 設計了一種吸入麻醉技術命名法”, 雖得獲發表, 唯終因隨那各種舊麻醉術被淘汰而聲消

影息。回憶那種麻醉不但對病

人不安全, 連醫務人員也都很危險, 我便經歷過一次手術室乙醚爆炸(Ether exploration)。這在台灣麻醉史上是第一次, 也是我生平其他許多第一次中的第一次。

所幸處理適當,僅我右前臂灼傷外未成巨禍。為止痛而注射了

0.8 mg 嗎啡( Morphine), 使我昏睡了一整天。從此, 体會了個別病人的藥效差異, 而對用葯更為小心, 給麻葯時總不忘“Titrate to effect”而受益匪淺。豈非又是因禍得福, 難怪自古有” 禍福同門”一說, 凡事沒有全然絕對性的禍福。嗣後,王學仕校友受美國醫藥援華會(CMB)資助來美國進修和攷察麻醉, 帶回了一套喉頭鏡(Laryngoscope)和一架Foregger舊麻醉機。從此, 對Airway能作有效控制,也從此, 開胸, 開腦, 背部, 臉部和頸部等手術都可以不再衹能在局部麻醉下

進行了。這一小步使台灣麻醉向

前邁出了一大步。那時還沒有呼

吸器 (Respirator/ventilator), 病人的呼吸功能全憑麻醉擠壓呼吸

袋維持,手藝有高低, 因此,有是否”老手”(Experienced hand)之別。金門砲戰時.我是麻醉主治醫師兼總醫師, 下面沒住院醫師。連吳瓊英護理長, 全部才四人。初時四人四個手術室, 然而, 手術醫師及手術室工作人員可輪

換而24小時繼續, 麻醉因無人替換, 衹能維持三台全身麻醉, 空出一人輪流休息。如此連日長時間

工作, 怕也打破台灣記錄。隨後台北榮總於1958年成

立, 調去該院工作, 從創始作業中獲取了許多平素不接觸的事事

物物。雖然辛苦但亦非無用。猶

憶在主持榮總科務期間, 為幫助沙烏地建設現代化新醫院, 派一資深主治醫師前往主持麻醉, 但因彼無創設經驗而仍需”御駕

親征”。當初在三總和榮總初

期事事躬親所獲得的知識和經

驗便都用上了。榮總成立時人

手不夠, 白天手術多台北來人支援, 夜晚便就”一夫當關”每天值班。 我就在夜間急症時, 半睡半醒中加油,考取了ECFMG,我便來了美國, 豈非又是一得。此外在榮總時, 為配合陳光耀校友主持的肝癌放射治療而使用高體溫 (Hyperthermia)技術, 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和梁灝根校友等對患者

於麻醉時由體溫高而產生的生理

變化詳細觀察並予發表, 這是絕無僅有的論述, 但似無實用性。然而, 後來在美國工作時遇到一例擬似Malignant hyperthermia, 這是極嚴重但罕見的併發症。在

場十數位麻醉人員, 無一有患者於麻醉時因體溫升高而產生生理

變化之經驗。經我解釋後才知虛

驚一場。

不久 , 汪福南校友和何維柏校友也都相繼先後來美國進

修, 我們三人全都因非教職, 不能申請美國醫藥援華會公費 , 而自力在美知名大學醫院做完

Residency。反觀台大除稍後的林溟鯤大夫外,李光宜, 趙繼慶及石全美三位,都是公費去WHO

在丹麥的訓練班。這又是”塞翁

失馬”的實例。所以, 當時三總麻醉科的陣容特別堅強, 無論質量在台灣都居領先地位。但基

於”共榮”的信念, 即使初期本身尚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

段, 我們便即將對所曾試用的許多新藥和新技術的經驗和心得, 為文發表與同儕共享。我們也代

訓其他醫院的麻醉科住院醫師,且不限於軍系。台大最早的一批

麻醉人員如翁廷銓, 陳江水和陳博約三位,便是在第一總醫院培訓的。彼等無意專業麻醉, 但或許因為外科勢強,台大醫院麻醉科的主任,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由外科醫師出任, 直到1962年才始得以獨立。我們歷年訓練出很多

人才. 以致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幾乎台灣所有大醫院的麻醉科主

任, 全是我們的校友。連門戶觀念最深, 最難打進去的台大醫院, 台北榮總的蔡勝國校友 (M66), 便曾當過他們的麻醉科主任。即

使台大外科主任林天祐教授主編

的”中華現代外科學全書”的第

二ā”麻醉學”, 其十位撰稿人中的六位是我校校友,可見, 我們校友的實力及對台灣麻醉學的巨

大貢獻。1978年秋王學仕大夫退休, 派我接任, 重回離開了十年又半的榮總。歡迎到任時, 院長問我何以會人未回來,便就開罪了老上司。我無以答, 衹反問”人在千里之以外如何可能? 而以往十多年近在咫尺, 朝夕共事, 却相處甚洽。何况此非個案, 楊樹滋, 黄黃雲飛和俞紹基等幾位大夫的

遭遇, 也均極類似”。這幾位因此都先後離台, 事實証明我也並不在乎權位, 1981年秋任職僅三年便辭職離去, 毫不戀棧更不阻檔後進。

文■馮恆義/D21

每期都可看到徐學長的詩文,尤以近期(21期)詩朗誦與保健一文,深有同感。由於我的文筆不暢,自幼只好詩詞,歌賦,可把心意隱晦於文字行

間,又不必長篇大論,不會太露骨而招惹麻煩,記得在醫學院,一年級時,

有一次國文老師在青年節期間要我們寫作文,題目是「青年與國運」,我遲

遲未能交卷,直到學期末再不交功課就不合格,只好隨筆寫了三首詩,分別

為「青年」「國運」及「青年與國運」現將由學生時代至今思想里程,分期

作品擇錄,以供同好。

國運

廿載征塵欲斷腸,高樓雨後映斜陽。

甘露獲解相如渴,妙藥難醫阮藉狂。

天下是非徒草草,箇中得失付蒼蒼。

花開花落尋常事,松柏參天耐歲寒。

青年與國運

一雨成秋酒太空,漠南都是漢家鐘。

起舞吳勾人不識,酒醒揮劍斬蛟龍。

註:

一、高樓:總統府大樓,當時是獨一無二的高樓,是權力挽政的代表。我在

學校的綜合大樓遠望總統府因見台灣一切現象,有感而作此詩。

二、相如:是指司馬相如,在漢武帝時政績輝煌,天下太平盛世,陳皇后失

寵,被貶入長門宮,知司馬相文學好,深得武帝賞識,於是派人送美酒

給司馬相如,請他作文章為其說項,司馬相如為他寫了「長門賦」,為

此使她再得皇帝寵幸。

三、阮藉:與曹植合稱「竹林七賢」,三國詩人,晉司馬懿篡魏稱帝,易朝

換代,邀請阮藉入朝為官,阮藉一生不為二主,亡國之臣,不願仕新

朝,從此裝狂以避官,後人稱他為狂生,他的瘋狂是因國難而產生的。

這是我年輕時所做的一首詩,卻批射至今的國政。

畢業時亦為自己的名字及抱負寫了一首在畢業同學錄上:

騏驥并驅志氣豪,隱姓詩詞學清高,

恒心濟世吾人事,義利之辨不可無。

註:

騏與驥都是良駒駿馬, 合併成「馮」字。在1997年往湖南張家界旅遊,被幽美奇特的風景吸引,亦填寫了一些時

間詩句附在照片上, 其中有一篇的因緣是我一位中學同學的太太,要考我的中文,問我知否王勃在「滕王閣序」一文中,以兩名句就把當時的境色寫繪

出來,問我能否也以文字將天子峰現雲海及金鞭溪之境色描寫出來, 我說王

詩的心路歷程

Page 7: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70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71

 Chat Room 談天說地

文■馮恆義/D21

孔子論語說仁,到最後的解譯只能以最通俗的說法:「仁者人也惻忍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一般宗教

家及學者只知道仁慈、慈悲心。但究竟「仁」的慈如何正確產生,表達及徹底圓滿呢?

我們就以「仁」字的結構來說:「仁」是由「二人」所組成,這「二人」若寫成「 」,他不是

「仁」字的意思,而是古「行」字。這「二人」若寫成「人人」亦不是「仁」是古「從」字,只有「人」

與「仁」相通,意亦即是「把二人合二為一」。我曾偶然在毛筆字中把「人」字剪下來,卻發覺一個墨色

的立體人字,及在紙上一個空形的人字。再把兩字重疊,又回復成一個人字。眾生的心意各個不同,縱使

有很具權財勢力的人,能使別人按他的心意做到與他一樣,那人亦只不過是他的影子,亦不能完全與他何

人一體,所以俗語有云:「若要人似我,除非兩個我」既然要別人跟我合而為一如此困難,那為何不嘗試

要求自己與別人合而為一呢?若要讓自己與別人能合而為一,首先就要排除「我執」「我見」一切以我為

本體的觀念,使自己成為一個空性的假體,那就自然容易把別人接入自己的心中,合為一體了。就如我上

述的空心人字一樣,於是別人的一切喜、樂、痛、苦,我都等同深受,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無緣大慈,同

體大悲」。

我們醫界同人常常被讚譽為「仁心仁術」。那我們只否真的做到把病患看成是自己或是至親的人一

樣?或只是為了名利而成為一個醫生而已?若有這仁心,遇到技術不足時,必會為那病患的問題全心去研

究學習,務求能解決自己或至親者的痛苦之技術。所以這「仁術」並不是普通的治療技術,而是能同樣可

施用於自己身上的技術。例如很多醫生為癌症病人治療,手術後循例給予化療,而不考慮病者能否接受得

了化療的損害,結果往往使病者因化療後的破壞而產生另一種痛苦,這就有失於「仁」了。

總結:仁者,先除我私,我見與我執,而能與人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仁者,真正的慈悲,否則慈

悲都只是一個名詞「沒有實際行為或是假仁假義的偽善者」。

中國字形意的我見(一)「仁」

勃當時的兩句亦有敗筆,如:「落霞與孤鶩齊飛」中的『與』、『齊』是同義,不必重複,可寫成為「落

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把『共』字去掉,他說我不必去管古人的文句,我能否把現場的境物寫出

來,我只好立即按當時的境色寫了,「雲捲壁峰千點翠,山雨松風伴溪聲」(註:張家界的山全如石壁聳

立,蒼翠的松樹都在這些石壁,沙泥中生長,金鞭溪行,正逢風雨,雜以溪流之聲,雨打溪水、石、樹及

風吹峽谷草木之聲,混成天籟之音。)當時張家界旅遊局之書記要把這兩句分別寫在路邊的岩石上,問我

可否留給他。我當然同意,但以後我再也沒有重遊了,僅在照片上分別在補充了兩句:「眼見皆是無常,

了悟處處法音。」

同期另有多篇都是由風境引發人生的思想,填寫在照片上,如:「霞映西山千峰碧,轉眼夕照皆亦

色,無常不隨苦樂固,時盡只有業轉識。」

「雨後天晴雲捲峰,遠看連山滿青松,有心欲往前無路,無心浮雲路路通。」

(註:如很多人有心想死後到天堂或極樂世界,都無登天之路。)

在二十一期季刊中,見畢中淼教師文,亦引發我填上一偈,附和他學佛的認識。

「妄淨生滅果由因,善惡隨緣幻化生,此屬無常生滅識,執之輪迴生死根,

妄起之時心在妄,無妄淨時心在淨,心本自在無能縛,知者常寶覺慧等。」

母校校友會

文■蘇燕德/M61

根據中央氣象局發佈的消息,

全台上空聚集大量的雲層,午後將

有雷陣雨。當日午前炎陽高照,有

溽暑的感覺燠熱難耐。黃昏之後,

朵朵雲彩翔至,糾結形成渾渾圓圓

的棉絮狀,天空上方的雲層間隙篩

漏的霞光,怒目圓睜似的,下方雲

層捲曲成渾厚灰黑色的雲帶,彷彿

髭鬚的樣子不停的顫動著,它咆哮

和呵叱,傾刻間斑斕的天空逐漸暝

暗,繼而電光閃爍,雷聲隆隆,大

雨傾盆,風吹過樹林呼呼作響,天

地迷濛,家家戶戶門窗緊閉,遍地

泥濘,低窪地區遂成澤國。

翌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一群孩童打赤膊在水澤撈著漁塭裡

脫逃的魚兒,撈什撈得起勁,恁父

母親都會見獵心喜的想躍躍欲試,

我也隨興的吟唱一首民歌「捉泥

鰍」,回憶著五十年前的一段童年

往事⋯。

國小六年級的學童成長發育

和心智都逐漸的蛻變中,當時很貪

玩,到處遊蕩,趁著雙親忙裡忙外

不暇他顧時,夥同鄰居的孩童們到

近郊的池塘玩耍,夏日的艷陽高

照,到處鳳凰樹花開得紅彤彤的一

片,它襯托著滿山遍野翠綠的景

緻,真是美不勝收,樹梢棲息成千

上萬的蟬,同時抒放出嘈嘈的鳴音

響徹雲霄,我和同伴在樹蔭下碰

撞、推擠和拉扯,而且大夥兒打赤

膊蹲在池塘裡摸田螺也搜尋蜷伏在

泥濘的泥鰍,吆喝聲此起彼落,直

到天色昏暗時,大家都已困頓懈

怠,飢腸轆轆才收拾玩興。

當時是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

的轉型年代,生態的環境尚能保持

原貌,田埂旁,池塘和沼澤的泥淖

中常見泥鰍的蹤跡,抓泥鰍蔚成風

氣,市場的攤販將數百隻活生生裝

在水桶中蠕動的泥鰍兜售,遂成生

活中不能切割的一部份。

捉泥鰍

冬天泥淖乾涸了,是休眠的溫

床,夏天池塘水滿了,牠們歡天喜

地舒活,幽暝的生活從不孤獨,因

為還有更小更小的蜉蝣陪伴著,棲

息之處新鮮的綠藻、水草和嫩芽滋

生,池塘滿佈生機,漆黑裡它的生

命是充實的,雖是長夜漫漫,牠們

卻也過著喜孜安逸和自在,從黑暗

中他們對生命的禮讚,正如眼盲的

男高音Andrea Bocelliu吟唱渾圓甜美和嘹亮恢宏的歌聲,他吟唱一首

Adeste fideles來吧!虔誠的信徒們,(Arr.Mercurio改編),誠摯莊嚴地抒出對主的崇敬和熱愛大地。

泥鰍悠然自得的韌性和盲人

歌唱家傑出的演唱,都是使生命從

黑暗的迷惘中得到了珍貴和價值,

一致性對於生命的啟迪意義是非凡

的。

備註

捉泥鰍 詞曲:侯德健

池塘裡水滿了、雨也停了

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

小牛的哥哥帶著他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

Andrea Bocelliu:(波伽利)

繼卡羅素之後,二十一世紀最偉大

的男高音帕華洛帝(高音C5之王)巨星殞落,天籟已絕響,冀望他

(波伽利)能繼起肩擔重任。

Page 8: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72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73

 Chat Room 談天說地

一般人常說政治是騙局,其

實不然。現在按政治魔術、政治藝

術、政治騙術三等級,以西漢劉

邦、東漢劉秀、三國劉備,先後朝

代次序加以評述,看看對不對。西

元前206年至西元280年共486年:一、政治魔術是劉邦,地方混

亂做亭長,沛公名稱後來起,放掉

囚犯共逃亡,巧遇鼓浪青少年,

他的名子叫張良,子房策略能濟

世,先生短來先生長,物質運轉靠

蕭何,不缺草來不缺糧,執掌兵符

數韓信,淮陰少年乞討郎,縱橫戰

場無敗仗,項羽自殺在烏江,劉邦

手段有一套,三混二混做皇上,

韓信中計后宮死,張良蕭何走他

鄉,只共患難少安樂,自古皆然是

平常,此情此景看清楚,飛鳥盡來

良弓藏。

二、政治藝術是劉秀,文叔建

都在洛陽,同學好友嚴子陵,明算

暗助不尋常,昆陽之戰非小可,光

武中興像太陽,南陽少女陰麗華,

落落大方又漂亮,文叔嚴光互較

量,劉表偷偷去南陽,麗華身貴為

皇后,三老之一遇街上,表兄表妹

久不見,用車共輦敘離傷,文叔當

時是漢帝,還與嚴光共一床,不忘

情來不望舊,功成歷史美名揚。

三、政治騙術是劉備,哭哭啼

啼當武器,徐庶走薦諸葛亮,三顧

茅廬表誠意,孔明才華世少有,軍

事政治發明家,如魚得水而相宜,

興漢四川最基地,草船借箭代表

作,神不曉來鬼不知,七擒孟穫手

段高,使得番人知進退,鞠躬盡瘁

三顧情,五丈原臥龍歸天,常山趙

雲救阿斗,血戰數日才突圍,劉備

一見內心喜,裝腔作勢未著地,三

國僅僅六十載,晉朝跟著隨後來。

政治究竟是什麼?

文■梁效信大陸醫專七期

民國95年元月民營化走過四十五

個年頭,也寫下了台灣製藥產業史

上重要的一頁。一路走來,榮民藥

廠的一切經營發展與母校藥學系充

分合作,完全秉持自給自足,以廠

養廠,以廠擴廠的精神,為母校藥

學系建立在國內各大醫學院中所沒

有的設備完善的學生實習藥廠,並

為台灣製藥工業推動優良製藥規範

(GMP)做出具體貢獻。

催生榮民藥廠的是,當時台北

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王紀民,後來成

為榮民藥廠第一任廠長,帶領榮民

藥廠走過草創時期的艱辛歲月。當

年用鐵皮搭建而成的母校藥學系實

驗室,就是榮民藥廠的發源地。榮

民藥廠的起步,母校藥學系付出了

很多的心力,可說是廠系不分的母

子關係,有關製藥的技術與設備,

全賴母校藥學系的鼎力支援。

在榮民藥廠史實的紀錄裡,

在母校院長盧公(兼榮民總醫院院

文■葉明功/P69

榮民藥廠於民國四十九年成

立,剛開始借用母校實驗室開始製

造藥品,直到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轉

為民營化歷時四十五年。此期間,

榮民藥廠的發展與母校藥學系有密

不可分的關係。榮民藥廠的發展可

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民國

四十九年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公館

廠時期」。第二階段民國五十年

於台北市景美之興隆路建廠,稱

為「景美廠時期」。第三階段民

國六十八年在中壢開始建造現代

化GMP藥廠,於民國七十二年遷

入,稱為「中壢廠時期」,一直持

續到民國95年元月民營化後正式劃

上句點。

從草創時「公館時期」借用母

校藥學系的一間實驗室與母校藥學

系師生休戚與共,到後來在景美買

地興建自己的製藥工廠,奠定製藥

基礎,及至遷到中壢,乃擴展成為

我國頗具規模的現代化製藥廠,至

榮民藥廠與藥學系四十五個春秋之回顧

▲ 景美廠時大合照

姓名 期 班 進 修 教 育 退伍前職稱(專長) 退伍單位 退伍日期

江永順 衛專7期衛勤學校裝備保養班 文化大學研究所肄業

視察、秘書

專員、參謀國防部軍醫局 961101

王家輝 PH2預防醫學官、

行政官、衛補官國防部軍醫局 961101

陳鴻運 M77美國杜蘭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碩士93年班、政大EMBA在職

醫務所主任、內科醫

官、腸胃科主治國防部軍醫局 961101

鍾漢軍 M78 麻醉科主任 高雄總醫院 961101

王國華 M82 婦產科醫官 松山總醫院 961101

如需聘用相關人才或就業協助請洽校友會

軍職退伍校友就(轉)業專長參考表

Page 9: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74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75

 Chat Room 談天說地

長)的支持下,王紀民廠長與當

時藥學系系主任劉壽文(P15)在

母校藥學系共同商討利用藥學系

老師與學生實驗設備製造藥品

供應榮民總醫院,造福榮民。

旋即,在簡陋的實習工廠裡,

開始了榮民藥廠的藥品生產工

作。當時劉主任亦擔任總技師,

帶領學系老師譚增毅(P23)、黎

漢德(P24)、吳文宏(P39)、楊金

梅(P39)、鍾柄泓(P40)、賴漢田

(P40)及張柏林(P40)等人,全力

投入研發、製造與品管技術,協

助榮民藥廠的建立。當時,實驗

室裡的小型設備,都是遷台時從

大陸帶過來的藥學系學生實驗設

備,後來卻成為榮民藥廠的藥品

生產、品管及研發的僅有設備,

並由藥學系老師負責品質檢驗。

因而實驗室可以說兼具教育與生

產的雙重功能。榮民藥廠在公館

廠時期,製造出來的藥品,主要

是提供給榮民總醫院。當時榮民

總醫院只有台北一家,現在有台

北、台中、高雄三家,以及地區

榮民醫院十二家。所以榮民藥廠

最早叫做「榮民醫院聯合製藥

廠」。公館廠時期,母校藥學系

實驗室的設備沒有自動化的機

器,只有一台學生實習用的簡單

打錠機,就是單銃打片機,也叫

作「單銃機」,機器運轉一次只

能打一錠藥片,產量自然不多,

卻是榮民藥廠不可或缺的生財器

具。當時生產的藥只有一種,就

是「抗肺結核」的藥,無法大量

供應給榮民總醫院。除了一台自

動打錠機外,其他製藥的過程

完全是手工,從混合原料、製

粒,⋯到最後數錠、包裝都要仰

賴人工。但在母校藥學系的技術

指導下,產能逐漸提升,藥廠的

訂單開始擴大,慢慢能賺些錢,

才有能力在興隆路買地蓋工廠。

一直到了民國五十四年才正式更

名為「榮民製藥廠」,藥品銷售

對象也不再只是榮民總醫院,也

開始根據輔導條例承擔起國軍醫

療藥品衛材的供應。這就是榮民

製藥廠從無到有、自給自足、以

廠養廠、以廠擴廠的真實寫照。

▲ 第三任廠長譚增毅將軍(P23)

▲ 台灣第一部單孔打片機,也叫作「單銃機」▲ 中間者第四任廠長鍾柄泓(P40)

日後母校藥學系這些老師

在不同時段分別奉派擔任副總技

師、生產組長、品管組長、技術

組長或技術員等不同職位,負責

全部生產、品管與研發工作。從

起步開始就負起藥品開發與生產

指導的是賴漢田老師,全時投入

的他,也是為榮民藥廠打下藥品

生產基礎的功臣人物。當時榮民

藥廠分成了行政部門與技術部

門。行政部門是廠長、會計室、

出納,再加上王維政、章恩林、

張榮福、趙廣源四位榮民負責生

產;技術部門有總技師、技術

員,都是母校藥學系的老師。在

隨後的幾年中,陸續奉派支援

榮民藥廠的藥學系老師還有陳

俊仁 (P43)、楊行健(P45)、賴

金星(P46)、王嘉宗(P49)、蘇慕

寰(P61)等人,為日後寫下了

「建教合作」的基礎。直到民國

七十五年,母校與榮民藥廠才在

雙方上級(國防部與退輔會)的

核定下,建立正式的「建教合

作」關係。

在考量企業經營績效與工

廠之規模擴大,在早期即有遷建

之議,因而曾經先後勘察北投石

牌(陽明大學現址)、關渡大渡

路、台北三峽與桃園虎頭山等地

區土地,但皆未適合建廠之需

求,而此期間曾有置土城工業區

土地之意圖,但為財源所困而未

果。民國五十七年七月台北市行

政區域擴大,景美鎮改市,廠區

興隆路一帶都市計劃區劃為住宅

區或商業區,不得設立工廠而須

另覓土地他遷。迄至民國六十八

年四月八日,退除役官兵輔導委

員會主任委員趙孟公親率譚增毅

廠長及有關人員專

程前往中壢勘察新

竹農場管理使用位

於中壢市中山東路

葡萄園土地一筆,

面積二公頃餘,適

宜建廠之用,乃即

著手策劃,一方面

報請辦理土地撥交

手續,並於民國

六十八年十二月,

奉核定完成接管,

同時進行新廠藍圖設計,自此中

壢新廠之策劃開始。第三任譚廠

長對新廠的規劃設計,貢獻良

多。譚廠長於每日下班後率生產

組賴兼組長金星直奔建築師事務

所與建築師共同設計新廠藍圖,

日以繼夜持續數月,待規劃設計

完成,奉核定,遂於民國六十九

年十一月二十日動工興建第一期

製藥大樓工程。他有感於歐美先

進國家藥廠都已經實施G.M.P,

國內正要起步,新廠的興建必須

有前瞻眼光。他除了向國際專

家請益(邀請時任美國IOWA大

學藥學院院長的Wurster博士來

台,介紹美國製藥GMP並做出

具體建議),並且多次赴歐美各

地參加國際會議及考察,再與國

內專家學者包括母校藥學系的教

授們共商規劃新廠藍圖,其中主

要參與者有當時兼任景美廠品管

組長的鍾柄泓(後來接任為第四

任廠長)以及兼任生產組長的

賴金星(後來接任為第五任廠

長),為當時台灣藥廠及製藥

業奠定了許多製藥建廠GMP指

標。爾後第二、三期工程青黴素

工廠(Wurster博士建議應為獨

立建築物)、衛材大樓、生活大

樓、工廠大門、淨水、廢水設施

以及附屬工程等相繼先次第開

工,至七十二年五月各項建物竣

工,自六月十六日起以二週時間

順利完成搬遷作業。此時,工廠

整廠搬遷,由於當時供應組吳組

長新(P37)之事先周密策劃,以

及員工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合作無

間,得在無缺點、無損失情形下

圓滿達成任務。中壢新廠於是誕

生,並且開始製藥GMP的正式

運轉。

榮民藥廠民國四十九年成

立時,當時還是母校藥學系的學

生也是最後一任廠長賴金星說,

「那時在我們藥學系的實驗室

裡,常常可以看見榮民伯伯們在

小工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

榮民製藥廠的前途埋頭苦幹,沒

想到後來竟然有機會與這幾位老

長輩成為同事⋯⋯」,想當初還

只是藥學系裡的一個小毛頭,一

晃眼,就跟著榮民藥廠走過了大

半輩子並且適逢公職屆齡退休。

這也是藥學系與榮民製藥廠休戚

與共最佳寫照。(感謝賴金星及

江樵熹老師潤稿)

▲ 第五任廠長賴金星(P46)

Page 10: 夢廻江南,楊柳堤岸,曉風殘月,煙雨夕陽。 針炙三 …58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59 Chat Room

2007 第23期 冬季號 76

談天說地 Chat Room

冬季號 第23期 2007 77

 Chat Room 談天說地

文■回德仁/P57

衛生署推動藥害救濟起始於民國八十六年時,當時國內發生了

多起使用療黴舒(Terbinafine)造成不良反應的事件,這種藥以前是

外用,後來改為可內服,但是因為

它對肝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造成傷

害,因此衛生主管單位規定內服使

用此種藥前,必須先替使用者做肝

功能檢測,但即使這樣,因使用者

個人體質的不同,仍有民眾在使用

療黴舒後發生猛爆性肝炎引致死

亡,當時因媒體之報導,導致醫師

和病患皆不敢使用該藥,以致於原

該被正常使用之藥品滯銷,藥廠亦

損失極大。如果當時國內能有藥害

救濟制度,並對社會公開說明,相

信對受害民眾、廠商、醫院和醫師

皆有保障。更由於,那時候全國消

費者保護意識正逐漸抬頭,加上我

們的鄰國日本已於數年前率先了實

施藥害救濟制度,因此,建立藥害

救濟的想法於焉在衛生署官員心中

萌發,其中當時藥政處處長為胡幼

圃(P60)最為出力。當時我在三軍總醫院擔任藥劑

部主任,又兼任台灣臨床藥學會理

事長,因此胡處長找到學會及我個

人及其他專家投入此制度之起創工

作。當時胡處長推動藥害救濟的過

程極為辛苦。首先要說服民眾、廠

商、醫事人員和立法委員,讓他們

了解到這是一個好的制度,可以讓

受害者、廠商和醫事人員最終達到

三贏的目的;其次要尋求立委諸公

對藥害救濟法通過之支持;當然,

更重要的是在民國八十七年立法未

完成前先以藥害救濟要點實施時,

要籌募救濟金之來源。剛開始最初

的救濟金來源,管道不外乎是政府

編列預算,及捐贈所得兩種。但是

當時藥害救濟法並未立法,政府沒

有法源依據,無從編列預算,在這

談藥害救濟制度及篳路藍縷的台灣藥害基金會

種狀況下只有尋求民眾或藥業界之

捐助。而民眾以前從未聽過「藥害

救濟」,且可能認為藥害這種事一

輩子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

此,要求民眾捐贈的機會不大,接

下來只有向藥界求援一途。但藥害

救濟之前提是「無過失」,既然是

無過失,廠商就沒有過錯,為什麼

要他們拿錢出來?因此,胡處長幼

圃和我們只有一家家去做「道德勸

募」。另外,我們也設計了一個藥

害救濟的商標,如果藥商捐了錢,

他們所提供的藥品就擁有藥害救濟

商標的肖像權,有肖像權的藥品如

果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藥害,受害

者即可循藥害救濟制度申請救濟。

如此,剛開始約百分之三十的藥廠

捐了約新台幣六千萬元給台灣臨床

藥學會,專款專用開始運作。藥害

基金會直至民國九十年才正式成

立,從開始推動藥害救濟的概念

到實際落實,花了大約3~4年的時間。

人家都說:「商人重利」,

但我們國內的藥商肯排除利潤的考

量,在自己無過失的情況下仍願意

每年撥出一部份營收,鼎力支持藥

害救濟制度,這點是在很多國家無

法做到的。也就是因為他們的配

合,我敢說,台灣的藥害救濟制度

在世界上被各國推崇的。另外對於

廠商無私的貢獻,我個人亦給予無

限的感激與欽佩。

救濟金的來源有了著落,是

否接下來一切都很順利?事實上錢

的來源有了著落,再下來要計劃執

行的方法。剛開始我們分兩階段實

施,在第一個階段是未立法前以

「要點」方式實施,自民國八十八

年起開始施行,民眾如果發生藥

害,是先由衛生署成立審議小組,

再委託台灣臨床藥學會成立藥害救

濟金管理小組進行藥害案件的審

查給付作業。接著的階段就是要

催生藥害救濟法,在一年內胡處

長帶領著我們參加了不少公聽

會,同時爭取了很多立法委員的

支持,現在回想起來,這整個法

案的推動和完成,真的要感謝很

多的人,他們願意關心這項工

作,如果立委諸公不支持,即使

有了基金來源,我們的工作仍無

法做得更完善深入。從開始推動

立法到基金會成立運作,當時身

為台灣臨藥學會理事長的我皆全

程參與。基金會之創立對我而

言,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從它出

生到扶養長大,我都參與其中。

基金會之成立從找房子到找人,

設備的添置,運作流程制度的建

立等等,工作十分瑣雜,一切都

要從無到有,其中的過程是酸甜

苦辣五味雜陳。尤其在推動遇到

瓶頸時,我心中不免升起不如歸

去之感,想很多國家都做不來

了,我們為什麼這麼辛苦硬要推

動?加上又想如果自己退伍後在

別的地方工作,所獲得的實質報

酬會比在基金會多上好幾倍。但

我太太對我說,藥害救濟制度的

建立是做好事,是積陰德,做這

個工作的價值並非金錢可以衡量

的,我想想也對,也就繼續做下

去了。終於在一年的時間內「藥

害救濟法」在八十九年完成立法

並經總統公佈實施,使藥害救濟

有了明確的法源依據。並成為全

世界僅有實施之三國(日本、德國、我國)之一。

一直到目前基金會運作得

還滿順暢的。在徵收方面,感謝

所有廠商的配合己達百分之百。

另公積金方面也己達法定的三億

元,即將依法調整降低藥廠ā收

的比率 (目前已調整從徵收全年營業額之1%至0.8%)。在民眾申請案例方面,藥害申請的案例

每年皆逐年增加,審議案例通過

的比率至去年年底統計達百分之

四十七左右。過去發生藥害,有

些人是自認倒楣算了,有人會像

新聞上看到的,枱棺抗議,有人

找民代或消基會陳情,也有直接

訴諸媒體。現在呢?根據我們得

到的統計數字,遇到藥害,目前

已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民眾,知

道要透過管道向藥害救濟基金會

提出藥害救濟申請,短短六年,

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數字,也是

我們努力工作的成果。當然,我

們還有努力的空間,我的理想

是:將來提到有關藥的問題,民

眾就會想到有個藥害基金會可以

幫助他們。

除了藥害救濟,基金會還做

很多工作,基金會經常於每年立

法院審查預算時,會被立委諸公

質疑藥害救濟工作單純,為什麼

要列這些預算?聘用人員是否適

當⋯等。其實,藥害救濟只是最

終之手段。源頭的預防發生,減

少發生和藥物安全,這部份是很

重要的。基金會運作六年以來,

我們希望從被動地接受藥害救濟

申請,進展到能事先預防藥害。

雖然藥害很難完全避免,但是只

要我們注意,有些傷害是可以減

輕的。所以基金會也在接一些署

內研究計劃,做藥物安全方面的

預防工作,例如成立藥物不良反

應通報中心,主要的目的是希望

透過通報機制,提升民眾用藥安

全性觀念;醫療、藥物、化妝品

及食品違規廣告監控,協助衛生

署與地方衛生局有關違規醫藥廣

告的查緝與管理,希望經由查處

的手段,有效遏止國內違規廣告

泛濫的情況,保障消費者權益及

用藥安全等等,也都是基金會目

前在做的工作。

對於未來,基金會希望能繼

續擴大救濟範圍,把中藥及醫療

器材的傷害也納入給付。此外,

我們也將努力地督促有關單位修

改法令,使目前不給付率最高的

非適應症用藥(off label use)不給付的規定,改為把合理之非

適應症用藥納入給付。當然,我

們最主要的工作,仍是繼續推動

民眾安全用藥知識教育,並對醫

療專業人員加強對藥害通報的宣

導。欲使藥害救濟制度完善建

立,藥物不良反應的通報是最重

要的,藉由該通報資料的蒐集,

可幫助建立「本土」資料庫,做

爾後研究之參考。我們亦希望經

由藥害救濟之實施和成效,作為

未來政府推行醫療救濟制度的參

考,並協助解決部份社會問題與

醫療糾紛。「有夢最美,希望相

隨」此路仍然漫長,但是我相信

只要繼續付出和努力,我們定會

美夢成真的。

▲ 藥害申請績效

申請案

件數

符合申請要

件之件數

完成調查

件數審議件數 給付件數 獲給付率

712 692 652 617 263 42.63%

八十八年一月至九十五年十二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