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音符 奔腾而出 -...

1
9 16 日至 30 日,由文化和旅 游部联合黄河流域 9 省区举办的黄 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 播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与观众见 面,赢得好评。 去年 9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 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 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 落实讲话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 的时代价值,积极开展黄河主题舞 台艺术作品创作。参与本次展演 展播活动的剧目为黄河流域 9 省区 优选剧目,包括交响乐、民乐、话 剧、音乐剧、交响诗、舞蹈史诗等丰 富的艺术门类,凝练了具有流域特 色、区域特色的多样化文化元素, 从不同侧面诠释和演绎着黄河故 事,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 有观众兴奋地留言:“通过观 赏一部部演出,我们似乎在随九曲 黄河滚滚东流,次第领略青藏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神奇瑰 丽,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灿烂厚 重。被悠久而深沉的黄河文化深 深吸引,点赞!” 弘扬爱国主义 歌颂奋斗精神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 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 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 国!”……说起黄河主题的文艺作 品,《保卫黄河》耳熟能详。本次展 演展播的多部作品,也用不同方式 演绎、继承或化用了《黄河大合唱》 的经典旋律,让人心潮澎湃。 “黄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 要象征,以黄河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在重大历史时间节点发挥着凝聚 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民 族危亡之际,一曲《保卫黄河》燃起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志;改革开 放之初,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 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深依恋……” 有评论表示,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 最大特色便是唱响爱国主义,因而 有了极强的生命力,为大江南北、 神州内外广为传唱。 “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永恒 主题,黄河文化孕育的家国情怀为 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和灵感。不论是大型交响合唱音 乐会《黄河入海》、交响音乐会《黄 河回响》热切赞美母亲河、祖国母 亲,还是音乐剧《花儿 · 少年》展现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儿女来到三江 之源青海,把青春热血、辛勤汗水 融入这片高原热土……都是爱国 主义情感的迸发,因此震撼人心, 引起广泛共鸣。”文化和旅游部艺 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黄河磅 礴雄伟的气势、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及炎黄子孙与黄河水患搏斗、共 生的历史,共同映照出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品格。这次展 演展播也为奋斗精神唱响了赞歌。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 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 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黄河 船夫曲》让人心潮澎湃;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 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 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 成南北两面。”《黄河颂》赞美着黄 河的“伟大坚强”。 《黄 河 入 海》大 型 交 响 合 唱 音 乐会以气势如虹的朗诵、合唱,点 燃了网友的激情,纷纷留言:“我们 向着黄河,唱着赞歌”“不懈奋斗、 不断进取”“攻坚克难,不舍昼夜” “日行千里,不达目标不罢休”…… 继承传统文化 进行时代创新 陕北民歌情景歌舞《黄河歌谣》 让观众“眼前一亮” —充满乡土气 息、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与时而清 新时而厚重的交响乐相互碰撞,再 加上充满现代气息的舞美,呈现了 黄河沿线儿女的真实生活、民俗民 风和数十年历史的变迁。 “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与创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陕北 文化的传承,以及这片土地上人 们的乐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黄河歌谣》总导演王宏说,“一段 时间以来,陕北民歌在发展上遇 到了瓶颈。民歌只有在保护的基 础上探索更开阔的表达和演绎方 式,融入时代气息,才能有更持久 的生命力。”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奔腾不 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 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本次展演 展播的不少作品都传承和弘扬黄 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又进行了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黄河文 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予以挖掘,作品 更显丰满、厚实。 音乐剧《花儿 · 少年》是一部以 民歌花儿为底蕴的当代音乐剧。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是流传在黄 河沿线甘、青、宁三省(区)的民 歌。本剧中的多个曲令和小调,都 在传承传统曲令的基础上,对旋律 和唱词做了创新。比如,对《四季 歌》的演唱演奏,将主旋律和变奏 曲在剧中贯穿始终;花儿唱词顺应 时代,比如,“祖国华诞七十年,山 山水水换新颜;年年六月花儿会, 新时代日子比蜜甜。” “我 们 从 舞 蹈 史 诗《黄 河》里 不 仅看到了民族舞,还有现代舞,甚 至还看到了芭蕾舞。”观众李昂说, “民族性、当代性和国际性三者融 为一体,非常新颖。”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 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 脉。“要深入地讲好黄河故事,必须 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从中汲取营养。再不断结合时 代风貌、审美习惯,推陈出新,创造 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流行范儿的 优秀作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脚丈量大地 “云”上讲好故事 “陕北民歌和这块土地上的山 川、人民,是密不可分的。”《黄河歌 谣》艺术总监、陕北民歌国家级非 遗 传 承 人 王 向 荣 说 ,“我在陕北的 山沟沟里长大,在黄河水里泡大,从 小浸润在陕北民歌的旋律中。我们 陕北民歌艺术团的演员也基本是陕 北娃,在民歌的熏陶中成长。” 王向荣坦言,“即便这样,我们 在创排《黄河歌谣》时也多次深入 陕北农村的田间地头,听听老人 们、青年人都在唱什么、干什么、想 什么、希望什么。在这片原生态的 土地上,仔细采集、现场体会不一 样的民歌魅力。” 《黄 河 歌 谣》全 剧 共 包 含 18 民歌,其中包括陕北本土民歌 15 首,流传于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民 3 首。创排以来在省内外的舞台 上获得好评。“感恩这块土地!我 们将不断从黄土地汲取营养,唱响 黄河文化的优美旋律。”王向荣说。 千百年的黄河文化积淀,以及 近年来黄河沿线取得的历史性成 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为文艺 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文 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 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 通过双脚丈量、双眼观察、双耳聆 听,才能激发艺术灵感和创作热 情,流淌出真实、生动、鲜活的黄河 故事。”多部作品的演职人员表示。 不论是《黄河歌谣》《花儿·年》,还是《黄河入海》《黄河万古 流》《黄河从草原走过》,都来自火 热生活,紧随时代脉搏,为观众所 喜爱。“真实、亲切、有温度”“这不 就是祖祖辈辈的生活吗?主人公 不就是我的邻居、咱们的兄弟姐妹 吗?反映的不就是岁月更迭的时 代面貌吗?唱出的不就是我们的 希望和期待吗?”观众如此称赞。 为了更广泛、便捷地服务观 众,本次展演展播以“线下剧场 演出 + 线上网络展播”的方式同 步开展。首场演出《黄河入海》大 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直播平台 的总观众人数超过 2800 万,获得 674 万点赞。 可以说,线上文艺活动对于扩 大黄河主题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收 集更多观众的意见建议,督促作品 打磨提升,作用显著。 “从反馈来看,本次展演展播的 作品总体质量不错,同时也有较大 的提升空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文艺工 作者对作品进行细致打磨,传承黄 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深入挖 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出 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金台论道 R 节假日正是亲朋好友 聚会的时候,也是聚餐最为 频繁的时候,这是古今中外 通行的风俗。但每到节假 日就大吃特吃,也容易造成 浪费。 第一,为了营造喜庆热 烈的节日氛围,人们在点菜 做菜时往往“用力过大”,唯 恐菜少了不好看,即便只有 几个人,也会弄上一大桌, 碗碟摆满、层层垒起,无论 客人还是主人都会感到有 面子。第二,节日餐饮通常 比平时丰盛,一些平时很少 吃到的食材,这时往往会担 当“硬菜”的角色,而这些价 格不菲的食物一旦没有吃 完,造成的浪费远超日常。 第三,国庆等节日也是婚庆 活动的集中举办期,婚宴的 餐饮更加讲究,唯恐客人说 餐饮不足,大操大办因此很 普遍。凡此种种,都会导致 严重的浪费。所以每到节 假日,餐馆食余垃圾量就会 大增。 “光盘行动”不能只在 平时,更要在节假日里注 意。在以往物资贫乏的年 代,节假日是人们改善生 活、打牙祭的好机会,那个 时候,往往一桌菜吃得干干 净净,令人回味无穷。而今 天,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后, 人们更注重通过聚会增进 感情。正因为此,现在格外 需要人们注意,认识到节日餐饮也应节制的必要性。 在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不仅对身体健康 不利,更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粮食,是水、化肥、 能源等资源的凝结,浪费粮食客观上就是在浪费我们 十分短缺的宝贵资源,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唤饮食文明。饮食文 明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浪费食物是 饮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古人曾说,“一餐一饭,皆 为修行”,又说,“道在日常”。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 起,注意节约,避免浪费,逐渐就能培养出勤俭、刻 苦、自律的品格。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 秀传统饮食文化,五味调和、荤素搭配、细嚼慢咽、饮 食有度、杜绝浪费……希望大家都能在节日的欢乐中 吃出文明。 5 5 人文 人文 2020 10 7 日 星期三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 9省区举办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 黄河音符 奔腾而出 本报记者 郑海鸥 !"#$%&'()*+,#$-./012 &"34567"895:;"<=0>?@ABC ADEFG0>?HI2&:;JKLK0"MN OPBQ-RS'(TU/VWXYZ-[\] /^_`abcd !"#$%&'()*"+,-./0 efg0hiAjkl:mno,pqYrd st uv0#$-./wxy#$-./iAjk l:mno@ADEFGz!{|}~ ! ~ !"~ ! ~ # t$% 0 &'()*+0@A,-./Z00 1#23 )4567A89 ##!:;J<=d 1iAz0OP:> jY?@m AB./no {'0 CARDEF|V9zGHI"Y3FJ0 8K9zL.M jNOPm0 QR\STMU&V WXYz0OPZC?[0Me\]{|P^_ 80 ` z 0 OP :>./abc #2!defg h! ddiPj2&Yj@:;Z?m0.P2&kl mYno0 pY3?[0 qrYnst0uHY? 5mD&vw5 xy5 z{|V'}~0 &'q! gh " a ` #$ d 1 DEFG %& A{ ' 0 ( ' (C)|*O+N.LKVj,Ul-mLK0 u U../015 U.x2l-5 U.34560 ` '(C)78|*9:.-a;< ~ !# = t, #!2 d > eg st,u hd d 1- ?@A { ' 0 < # jDEFGB-@C-DEFGHIm0 JKL, VM-E(NOpCP%Qd1qR-;:;S cVT9{'0 U.VW jXY3m 9x0 G+YP 1-;:;56,ZPd[(YP\],2&V 3V8K^_./El`:abc-0 ed-;: ;#-efd~ !# = t ## v0jXY3mYfg@h i0 jfk`./El`:lmg ~ n 3d9xo p , 1 q 0 r ^ #-Y P./ #!!! s n 0 #- a ;c t !dedg n d0 3u`:>egK7u#d 12#345'6789&:;<34=> 1iAjkl:mno,)a0#$-./v wxy]2&:;z!!"@ADEFG,z4 <=dst { v0#$-./ U . VW ,j-. 3 m2&:; 9 xH# jfR| 0. Q j }~3 m j-D3mj!"3m ~.:;#$0 %C(T&' @R:;L(0"2&q)Yj@*#:;d2 &H3+9xqw,-}~0 ./@0-D0 1c 23A4bB56U&A3H:;d "7/F8-D94`:_:5 ;!><~ -=0 />2&2?(N5 q@AB,C=D st n v # EF0#$-./Gb. jY?@m-D94 Vc-:;H@d2&H*IJ-./2&:; 9xqr9K0 K.L3+MNO jY?@m:; ?[qr P t d ) a 0 1 QR 5]/ ~Q P . # u 3:;ST0 Uh9K3+M02&HVWXY# - d Z g> [ 0 9 x r ^ c- 65/ \ | - D { #!! s : 0 . L 3 + :>h { !! s 3 0 ] B ^_` %&abP! ~ c n u d3d ?@#A-'BCDEFGHIJ;<KL #$-./i(je-D5 f2&5 e:;5 / -=m ~U:,b0#+Ughifj0 klmn ./2&}~5 o$no-SpS0 qMpr(s tK8C=,uvw,d #$-./xyP+DEFGjz.{m01 ^.IEr.,|@;}/>~^.5 ~56, !"#-C=0 |#K$A/>{|d)a0 i( DEj%&'m 4b01ji.(%5 K7C)5 f#M #m{@0 *+,~2&}~0 />#-C=d-f DEj%&'m 4b./ = Q2&400qwj#1G Hmj2&"Pm jzEr2m ~# t :}~0 K73# /> # ~ :d#$-./4`b5_,&5 _56 i(j%&'m +]/5 +2&674bd !" #$%&'()*+, -.*+/012 3 #$ 4 5-67859 #$%&':; !"#$%&'()*+,-.-/

Transcript of 黄河音符 奔腾而出 -...

Page 1: 黄河音符 奔腾而出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10/07/05/rmrb... · 黄河滚滚东流,次第领略青藏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神奇瑰

9 月 16 日至 30 日,由文化和旅

游部联合黄河流域 9 省区举办的黄

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

播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与观众见

面,赢得好评。

去年 9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

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

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

落实讲话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

的时代价值,积极开展黄河主题舞

台艺术作品创作。参与本次展演

展播活动的剧目为黄河流域 9 省区

优 选 剧 目 ,包 括 交 响 乐 、民 乐 、话

剧、音乐剧、交响诗、舞蹈史诗等丰

富的艺术门类,凝练了具有流域特

色、区域特色的多样化文化元素,

从不同侧面诠释和演绎着黄河故

事,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

有观众兴奋地留言:“通过观

赏一部部演出,我们似乎在随九曲

黄 河 滚 滚 东 流 ,次 第 领 略 青 藏 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神奇瑰

丽,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灿烂厚

重。被悠久而深沉的黄河文化深

深吸引,点赞!”

弘扬爱国主义歌颂奋斗精神

“ 风 在 吼 ,马 在 叫 ,黄 河 在 咆

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

卫 黄 河 ! 保 卫 华 北 ! 保 卫 全 中

国!”……说起黄河主题的文艺作

品,《保卫黄河》耳熟能详。本次展

演展播的多部作品,也用不同方式

演绎、继承或化用了《黄河大合唱》

的经典旋律,让人心潮澎湃。

“黄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

要象征,以黄河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在重大历史时间节点发挥着凝聚

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民

族危亡之际,一曲《保卫黄河》燃起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志;改革开

放之初,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

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深依恋……”

有评论表示,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

最大特色便是唱响爱国主义,因而

有了极强的生命力,为大江南北、

神州内外广为传唱。

“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永恒

主题,黄河文化孕育的家国情怀为

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和灵感。不论是大型交响合唱音

乐会《黄河入海》、交响音乐会《黄

河回响》热切赞美母亲河、祖国母

亲,还是音乐剧《花儿·少年》展现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儿女来到三江

之源青海,把青春热血、辛勤汗水

融入这片高原热土……都是爱国

主义情感的迸发,因此震撼人心,

引起广泛共鸣。”文化和旅游部艺

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黄河磅

礴雄伟的气势、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及炎黄子孙与黄河水患搏斗、共

生的历史,共同映照出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品格。这次展

演展播也为奋斗精神唱响了赞歌。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

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

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黄河

船夫曲》让人心潮澎湃;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

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

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

成南北两面。”《黄河颂》赞美着黄

河的“伟大坚强”。

《黄河入海》大型交响合唱音

乐会以气势如虹的朗诵、合唱,点

燃了网友的激情,纷纷留言:“我们

向着黄河,唱着赞歌”“不懈奋斗、

不断进取”“攻坚克难,不舍昼夜”

“日行千里,不达目标不罢休”……

继承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创新

陕北民歌情景歌舞《黄河歌谣》

让观众“眼前一亮”——充满乡土气

息、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与时而清

新时而厚重的交响乐相互碰撞,再

加上充满现代气息的舞美,呈现了

黄河沿线儿女的真实生活、民俗民

风和数十年历史的变迁。

“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与 创 新 ,希 望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陕 北

文 化 的 传 承 ,以 及 这 片 土 地 上 人

们 的 乐 观 和 艰 苦 奋 斗 的 精 神 。”

《黄河歌谣》总导演王宏说,“一段

时 间 以 来 ,陕 北 民 歌 在 发 展 上 遇

到了瓶颈。民歌只有在保护的基

础上探索更开阔的表达和演绎方

式,融入时代气息,才能有更持久

的生命力。”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奔腾不

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

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本次展演

展播的不少作品都传承和弘扬黄

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又进行了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黄河文

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予以挖掘,作品

更显丰满、厚实。

音乐剧《花儿·少年》是一部以

民 歌 花 儿 为 底 蕴 的 当 代 音 乐 剧 。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是流传在黄

河 沿 线 甘 、青 、宁 三 省(区)的 民

歌。本剧中的多个曲令和小调,都

在传承传统曲令的基础上,对旋律

和唱词做了创新。比如,对《四季

歌》的演唱演奏,将主旋律和变奏

曲在剧中贯穿始终;花儿唱词顺应

时代,比如,“祖国华诞七十年,山

山水水换新颜;年年六月花儿会,

新时代日子比蜜甜。”

“我们从舞蹈史诗《黄河》里不

仅看到了民族舞,还有现代舞,甚

至还看到了芭蕾舞。”观众李昂说,

“民族性、当代性和国际性三者融

为一体,非常新颖。”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

的 底 蕴 ,而 且 要 有 文 化 传 统 的 血

脉。“要深入地讲好黄河故事,必须

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从中汲取营养。再不断结合时

代风貌、审美习惯,推陈出新,创造

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流行范儿的

优秀作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脚丈量大地“云”上讲好故事

“陕北民歌和这块土地上的山

川、人民,是密不可分的。”《黄河歌

谣》艺术总监、陕北民歌国家级非

遗传承人王向荣说,“我在陕北的

山沟沟里长大,在黄河水里泡大,从

小浸润在陕北民歌的旋律中。我们

陕北民歌艺术团的演员也基本是陕

北娃,在民歌的熏陶中成长。”

王向荣坦言,“即便这样,我们

在创排《黄河歌谣》时也多次深入

陕 北 农 村 的 田 间 地 头 ,听 听 老 人

们、青年人都在唱什么、干什么、想

什么、希望什么。在这片原生态的

土地上,仔细采集、现场体会不一

样的民歌魅力。”

《黄河歌谣》全剧共包含 18 首

民 歌 ,其 中 包 括 陕 北 本 土 民 歌 15首,流传于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民

歌 3 首。创排以来在省内外的舞台

上获得好评。“感恩这块土地!我

们将不断从黄土地汲取营养,唱响

黄河文化的优美旋律。”王向荣说。

千百年的黄河文化积淀,以及

近年来黄河沿线取得的历史性成

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为文艺

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文

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

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

通过双脚丈量、双眼观察、双耳聆

听 ,才 能 激 发 艺 术 灵 感 和 创 作 热

情,流淌出真实、生动、鲜活的黄河

故事。”多部作品的演职人员表示。

不论是《黄河歌谣》《花儿·少

年》,还 是《黄 河 入 海》《黄 河 万 古

流》《黄河从草原走过》,都来自火

热生活,紧随时代脉搏,为观众所

喜爱。“真实、亲切、有温度”“这不

就是祖祖辈辈的生活吗?主人公

不就是我的邻居、咱们的兄弟姐妹

吗?反映的不就是岁月更迭的时

代面貌吗?唱出的不就是我们的

希望和期待吗?”观众如此称赞。

为 了 更 广 泛 、便 捷 地 服 务 观

众 ,本 次 展 演 展 播 以“ 线 下 剧 场

演 出 + 线 上 网 络 展 播 ”的 方 式 同

步开展。首场演出《黄河入海》大

型 交 响 合 唱 音 乐 会 ,在 直 播 平 台

的 总 观 众 人 数 超 过 2800 万 ,获 得

674 万点赞。

可以说,线上文艺活动对于扩

大黄河主题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收

集更多观众的意见建议,督促作品

打磨提升,作用显著。

“从反馈来看,本次展演展播的

作品总体质量不错,同时也有较大

的提升空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文艺工

作者对作品进行细致打磨,传承黄

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深入挖

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出

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金台论道R

节 假 日 正 是 亲 朋 好 友

聚会的时候,也是聚餐最为

频繁的时候,这是古今中外

通 行 的 风 俗 。 但 每 到 节 假

日就大吃特吃,也容易造成

浪费。

第一,为了营造喜庆热

烈的节日氛围,人们在点菜

做菜时往往“用力过大”,唯

恐菜少了不好看,即便只有

几个人,也会弄上一大桌,

碗碟摆满、层层垒起,无论

客 人 还 是 主 人 都 会 感 到 有

面子。第二,节日餐饮通常

比平时丰盛,一些平时很少

吃到的食材,这时往往会担

当“硬菜”的角色,而这些价

格 不 菲 的 食 物 一 旦 没 有 吃

完,造成的浪费远超日常。

第三,国庆等节日也是婚庆

活动的集中举办期,婚宴的

餐饮更加讲究,唯恐客人说

餐饮不足,大操大办因此很

普遍。凡此种种,都会导致

严 重 的 浪 费 。 所 以 每 到 节

假日,餐馆食余垃圾量就会

大增。

“ 光 盘 行 动 ”不 能 只 在

平 时 ,更 要 在 节 假 日 里 注

意 。 在 以 往 物 资 贫 乏 的 年

代 ,节 假 日 是 人 们 改 善 生

活、打牙祭的好机会,那个

时候,往往一桌菜吃得干干

净净,令人回味无穷。而今

天,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后,

人 们 更 注 重 通 过 聚 会 增 进

感情。正因为此,现在格外

需要人们注意,认识到节日餐饮也应节制的必要性。

在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不仅对身体健康

不利,更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粮食,是水、化肥、

能源等资源的凝结,浪费粮食客观上就是在浪费我们

十分短缺的宝贵资源,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唤饮食文明。饮食文

明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浪费食物是

饮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古人曾说,“一餐一饭,皆

为修行”,又说,“道在日常”。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

起 ,注 意 节 约 ,避 免 浪 费 ,逐 渐 就 能 培 养 出 勤 俭 、刻

苦、自律的品格。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

秀传统饮食文化,五味调和、荤素搭配、细嚼慢咽、饮

食有度、杜绝浪费……希望大家都能在节日的欢乐中

吃出文明。

节日餐饮应吃出文明

55 人文人文2020年 10月 7日 星期三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 9省区举办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

黄河音符 奔腾而出本报记者 郑海鸥

!"#$%&'()*+,#$-./012&"34567"895:;"<=0>?@ABCADEFG0>?HI2&:;JKLK0"MNOPBQ-RS'(TU/VWXYZ-[\]/^_`abcd

!"#$%&'() *"+,-./0

efg0hiAjkl:mno,pqYrdst uv0#$-./wxy#$-./iAjkl:mno@ADEFGz!{|}~!~!"~!~#t$%0&'()*+0@A,-./Z001#23)4567A89##!:;J<=d

1iAz0OP:>jY?@mAB./no{'0CARDEF|V9zGHI"Y3FJ08K9zL.MjNOPm0QR\STMU&VWXYz0OPZC?[0Me\]{|P^_80̀ z0OP:>./abc #2!defg h!ddiPj2&Yj@:;Z?m0.P2&klmYno0pY3?[0qrYnst0uHY?5mD&vw5xy5z{|V'}~0&'q!g h"a`#$d1DEFG%&A{'0('(C)|*O+N.LKVj,Ul-mLK0uU../015U.x2l-5U.34560̀

'(C)78|*9:.-a;<~!#=t,#!2d>egst, uhdd1-?@A{'0<#

jDEFGB-@C-DEFGHIm0JKL,VM-E(NOpCP%Qd1qR-;:;ScVT9{'0U.VWjXY3m9x0G+YP1-;:;56,ZPd[(YP\],2&V3V8K^_./El`:abc-0ed-;:;#-efd~!#=t##v0jXY3mYfg@hi0jfk`./El`:lmg~n3d9xop,1q0r^#-YP./ #!!!sn0#-a;ct!dedgnd03u`:>egK7u#d

12#345'67 89&:;<34=>

1iAjkl:mno,)a0#$-./vwxy]2&:;z!!"@ADEFG,z4<=dst {v0#$-./U.VW,j-.3m2&:;9xH#jfR|0.Qj}~3m

j-D3mj!"3m~.:;#$0%C(T&'@R:;L(0"2&q)Yj@*#:;d2&H3+9xqw,-}~0./@0-D01c23A4bB56U&A3H:;d

"7/F8-D94`:_:5;!><~-=0/>2&2?(N5q@AB,C=Dstn

v#EF0#$-./Gb.jY?@m-D94Vc-:;H@d2&H*IJ-./2&:;9xqr9K0K.L3+MNOjY?@m:;?[qrPtd)a01QR5]/~QP. #u3:;ST0Uh9K3+M02&HVWXY#-dZg>[09xr^c-65/\|-D{#!!s:0.L3+:> h{!!s30]B^_`%&abP!~cnud3d

?@#A-'BC DEFGHIJ;<KL

#$-./i(je-D5f2&5e:;5/-=m~U:,b0#+Ughifj0klmn./2&}~5o$no-SpS0qMpr(stK8C=,uvw,d

#$-./xyP+DEFGjz.{m01^.IEr.,|@;}/>~^.5~56,!"#-C=0|#K$A/>{|d)a0i(DEj%&'m4b01ji.(%5K7C)5f#M#m{@0*+,~2&}~0/>#-C=d-fDEj%&'m4b./=Q2&400qwj#1GHmj2&"PmjzEr2m~#t:}~0K73#/>#~:d#$-./4`b5_,&5_56i(j%&'m+]/5+2&674bd

!!"! #$%&'()*+,

-.*+/0123#$4

5-678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