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32
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回憶母校自創校以來可謂歷經各種艱辛困阻幸端賴歷屆先賢與校友共同攜手合 同心協力不斷勇往向前邁進始奠定今日深厚根基進而成為全台校園佼佼者其近年來我們欣見最具現代化之圖書館音樂館以及體育館相繼落成啟用不僅帶動 學生學術自由研究風氣而蔚為風潮更為進德修業的好場所此外與日本等姐妹校之校園教育學術音樂等多元交流績效卓著有目共睹更廣為各界肯定這些成果誠屬匪易因此未來希望母校能承續基中昔日光榮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冀望每位校友能多多回娘家」,多給母校支持與鼓勵為校友就是母校力量的源泉也是母校永久續航的動力茲值母校創立八十週年之際特致數語聊表祝賀之意願母校為社會培育更多人 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八十週年校慶感言 作者簡介王進益 現任堵南會會長

Transcript of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Page 1: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回憶母校自創校以來,可謂歷經各種艱辛困阻,幸端賴歷屆先賢與校友共同攜手合

作,同心協力不斷勇往向前邁進,始奠定今日深厚根基,進而成為全台校園佼佼者。尤

其近年來,我們欣見最具現代化之圖書館、音樂館以及體育館相繼落成啟用,不僅帶動

學生學術自由研究風氣而蔚為風潮,更為進德修業的好場所。

  此外,與日本等姐妹校之校園教育、學術、音樂等多元交流,績效卓著有目共睹,

更廣為各界肯定。這些成果誠屬匪易,因此未來希望母校能承續「基中」昔日光榮史

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冀望每位校友能多多「回娘家」,多給母校支持與鼓勵,因

為校友就是母校力量的源泉,也是母校永久續航的動力。

  茲值母校創立八十週年之際,特致數語聊表祝賀之意,願母校為社會培育更多人

才,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作者簡介:王 進 益

現任:堵南會會長

Page 2: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4 35

  昭十七 十六回生 廣繁 喜代彦

  東京ではお盆や暮れになると、ふる

さとに帰る客で駅も空港もいっぱいにな

る。

  私には満員の乘物に乗って帰えるふ

るさとが無い。私のふるさとは八堵であ

る。今やふるさとは異国となってしまっ

た。

  基隆中学校のあった八堵には、橋が

二つ有った。一つは宜蘭線の上にかかっ

ていた「堵南橋」もう一つは基隆川にか

けられた「八堵橋」である。

  堵南橋のらんかんの手すりは三角形

の屋根形であり、八堵橋のそれはかまぼ

こ形で、上が丸かった。橋は共に縦貫道

路であるが、八堵橋はコンクリ―ト舗装

で、堵南橋はアスファルトだった。

  夏休みには、毎日のように川に遊び

に行った。下馱や靴を履いて行くと、移

動する際に荷物がふえるから、家を出る

時からハダシ行った。

  道路は南国の太陽に照らされて、熱

くてハダシでは歩けない。だから路肩の

草の上を歩いて行く。ところが堵南橋に

くると路肩ガ無くなる。アスファル卜は

コンクリ―トはよりも熱くて、とてもハ

ダシでは歩けなかった。それでいつとも

なくらんかんを歩くようになっていた。

何故からんかんは熱くないのだ。

  橋は鉄道線路の上である。線路側に

落ちれば、小さな傷ではすまない高さで

あった。

  度胸の無い子はらんかんを歩けな

い。その細くて危ない所を歩けるか、歩

けないかに、子供達の度胸だめし的なも

のがあった。そして歩けない子に釣道具

一切を持たすのである。

  堵南橋のらんかんの三角形はしっか

り固定していた。

  八堵橋のかまぼこ形は、接着が悪

く、ひび割れてたり、浮き上っている所

があった。

  橋のたもとにユウちゃんという幼な

友達がいた。夏の夜は二人が橋の上で落

ち合って、軍歌を歌い、語らい、そして

割れているらんかんのコンクリ―トを、

下の川に落として遊ぶという楽しみがあ

った。

  小さいかけらは、おもしろくもなく

興味ないが、大きいのを水平に持ってう

まく落とすと、川面で「ペタ―ン」と大

きな音がする。落ちる時に水平でない

と、途中で川風にあおられたりして斜に

なり、川面で「ズボッ」と言う音になっ

た。

  手から離れるときのわずかの差で

「ペタ―ン」か「ズボッ」になるのがお

もしろかった。

  二人で決めた。「ペ夕―ン」が良く

て「ズボッ」が駄目だと。だが剥がれた

箇所はすぐに無くなった。どちらからと

もなく

  「やろうか」

  「うん、やろう」

  幼なじみの考える事は同じであっ

た。水辺に下りて頃合いの石を探す。小

さくては役に立たない。大きすぎては橋

まで持ち帰るのがたいへんである。

  「大きすぎるよ」

  「大丈夫だよ」

  幼なじみの意見は分れた。  

  夜露に濡れた足は下駄の上ですべっ

ふるさと

Page 3: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4 35

た。川の土堤の夜道は暗かった。かなり

の急坂である。休み休み、橋までかつぎ

上げた大石は、二人の秘密の道具となっ

た。

  人通りの絶えたのを確認して、力を

合わせて決行する、成功した。難なく目

的達成である。ゲ―厶再開である。

  「ズボッ」を繰返した後は、かまぼ

こ形が無くなってらんかんは平となっ

た。

  その平になったらんかんがだんだん

と進んで、橋の真ん中近くになった頃

に、ユウちゃんは少年戦車兵として出征

することになった。

  出発の日の前夜は橋の上で再会を約

束しながら、「ズボッ」「ペタ―ン」を

いつもより多くやって少年兵の壮行会と

した。

  遊び相手がいなくなってからは、橋

に行ってもつまらないので、それっきり

行かなくなった。

  たまに用事があって橋を通る時に見

るらんかんは、別れの夜に落とした所

で、かまぼこ形と平になった部分と、は

っきり区分されたままだった。そしてそ

こには二人で苦労して担ぎ上げた大きな

石がユウちゃんと別れたまま有った。

  その石を見る度に「ユウちゃんは元

気かな―」と思い出していた。

  一年くらい経って戦爭が終わり日本

に帰る。

  昭和四十一年、戦後はじめて里帰り

する。

  基隆に行った。もちろん八堵に行っ

た。

  山貂嶺の山並み。堵南橋。きれいな

ア―チの八堵橋。基隆川のにごり。全て

そのままである。我が家もあった。

  八堵橋をゆっくり歩いて往復する。

二十年も経って、まさかと思いつつ秘密

の石はないかと眼を動かした。

  らんかんの手すりのかまぼこ形は、

長い年月に自然に落ちたのか、それとも

我々の後継者が現われて落としたのか。

一ヵ所だけ昔の丸い形が残っている。あ

とは全部平となっている。もちろん思い

出の石は無かった。

  手でそ―っと橋をさわってみる。手

のひらに伝わるセメントのぬくもり、昔

と同じだ。川の流れを見て、ふな釣り、

えび取りが頭の中によみがえる。

  思いもよらぬ父の急死。まさかの敗

戦、そして内地への引揚げ。あの時の一

年間に起きたことは、私には強烈なこと

ばかりであった。急にその頃の事を思い

出して涙が出る。同行してくれた台湾の

友人唐雪堂君が、

  「君は本当に昔を思い出しているな

あ―」と言う。

  「あたりまえだ。ここにはなあ、俺

のふるさとなんだ」

  これだけ言って胸がいっぱいにな

る。涙を見られたくなかった。

  空を見上げた。

  別府に行く用があって、大分市のユ

ウちゃんと逢うことが出来た。八堵橋の

「ズボッ」「ペタ―ン」の話をする。ユ

ウちゃんもはっきりと憶えていた。

  名物の城下かれいをつつき乍ら、久

し振りで二人で軍歌を歌った。

  ふるさとはいいものだ。思いがいっ

ぱいある。好きなふるさとは変わって

はいけない。いつまでも同じでいて欲し

い。

      昭和四十一年記

Page 4: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6 37

  在東京,一到盂蘭盆節或者年末,機

場裡也擠滿回故鄉的歸人。

我沒有擠上載滿乘客的車子回故鄉。我的

故鄉在八堵。現在,我的故鄉成了異國。

  位於基隆中學的八堵有兩座橋。一座

在宜蘭線的「堵南橋」,另一座是跨越基

隆河的「八堵橋」。

  堵南橋的欄杆扶手是三角的屋頂形

狀,八堵橋則是上面圓形的魚板狀。這兩

座橋都是縱貫道路,但是八堵橋是水泥鋪

設,堵南橋則是瀝青。

  在夏天,我每天都會去河邊玩。我一

穿上木屐或鞋子時,因為移動時東西會搖

晃,所以我一離開家之後就光著腳丫。

  道路在南國太陽的照射下,我熱得無

法赤腳走路。所以是走在路肩的草地上。

可是,來到堵南橋,就沒有路肩了。瀝青

比水泥橋走起來還熱,實在是沒辦法光腳

走路。所以不知何時我就走欄杆。不知道

為什麼,欄杆並不熱。

  橋架上鐵路上方。如果人墜落到鐵路

那邊,那高度可不會只有小傷。

  沒膽量的小孩不敢走欄杆。那裡就像

孩子們要試試膽量,看看敢不敢走那細又

危險的地方。而且,不敢走的小孩就得拿

全部的釣魚具。

  堵南橋的三角形欄杆很穩固。

八堵橋的魚板形,連接得不好,有間隙或

破損、凸起來的地方。

  有個年紀小、叫做小佑的朋友在橋

邊。夏天的晚上,我們倆在橋上碰面,唱

軍歌﹑聊天﹑而且玩著將破損欄杆的水泥

丟到下面河裡的遊戲。

  我們對小碎片並沒有興趣,但是會平

穩地拿著大碎片,讓它掉進河裡時,河面

上會發出很大「啪噹」聲。如果要掉進河

裡時,沒有保持平穩,中途受到河水的風

吹歪,河面會發出「滋蹦」的聲音。

  碎片離開手中時的些微差距,落水聲

會是「啪噹」或者「滋蹦」,很有趣。

  我們倆就決定,「啪噹」很好,「滋

蹦」則不行。可是,剝落的地方很快就沒

有了。不管是誰提出來,

  「來玩吧」

  「嗯、來玩」

  我和幼年同伴所想的事情一樣。我們

會到河邊找適合的石頭。石頭太小派不上

用場。如果太大,要拿到橋那邊就很辛

苦。

  「太大了啦」

  「沒關係」

  我和幼年同伴的意見不一樣。

  夜露弄濕的腳,穿著木屐很滑。夜晚

的河堤路很暗。急遽的斜坡。途中休息多

次,抬到橋上的大石頭,成為我們倆的秘

密道具。

故 鄉 (上一篇之譯文)

Page 5: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6 37

  我們在確定沒有人經過的情況,兩人

合力進行、成功了。毫無困難地達成目

的。遊戲重新開始。

  在反復「滋蹦」之後,欄杆變得很平

坦,魚板形不見了。

  平坦之後的欄杆愈加平坦,就在接近

橋中央部分,小佑當少年戰車兵出征了。

  他出征的前一天晚上,我們約好在橋

上碰面,比平常玩更多次「滋蹦」「啪

噹」作為少年兵的送別會。

  我沒有了玩伴,去橋上也變得很無

聊,所以就不去了。

  偶爾,我有事要經過那座橋時,看到

欄杆仍是那告別之夜,清晰地分成魚板形

和平坦的部分。而且,兩個人辛苦抬上來

的大石頭,依然是與小佑告別時的樣子。

  每次看到那石頭,就會想起惦念著

「不知道小佑好不好…」。

  大約過了一年,戰爭結束,我回到日

本。

  昭和四十一(一九六六)年,我第一

次戰後回故鄉。

  我去了基隆。當然也去了八堵。

  山貂嶺的群山。堵南橋。美麗弧形的

八堵橋。基隆河的濁水。所有景物依舊。

我家也仍在。

  我來回地走在八堵橋。經過二十年之

久,我留意著難道那顆秘密的石頭不見

了。

  欄杆扶手的魚板形,不知道是長久的

歲月下自然剝落、還是在我們之後出現跟

進的人。只有一處殘留舊日的圓形模樣。

其他都是平坦狀。當然,我記憶裡的石頭

不見了。

  我用手試著輕輕觸摸那座橋。手心上

傳來水泥的溫暖依舊。我看著河水流動,

腦海裡浮現鮒釣、抓蝦子的情景。

  父親意外地突然過世。戰爭失敗,於

是退回內地。那一年發生的事情,都讓我

感受強烈。我驀然想起那時的事情而流下

淚。與我同行的台灣友人唐雪堂跟我說,

  「你真的想起過去的事情、對

吧…」。

  「那當然。這裡,就是我的故鄉」

  我只這麼說,便百感交集。我不想讓

他人看到自己流淚。

  我便抬頭看天空。

  我有事情要去別府,而碰到大分市的

小佑。我提起八堵橋的「滋蹦」「啪噹」

的事情。小佑也記得很清楚。

  我們邊吃著有名的城下鰈魚料理,兩

人唱起久違的軍歌。

  故鄉真好。無數回憶。我所愛的故鄉

沒有變。但願它永遠如此。

                  

      昭和四十一年記

 作者簡介:廣繁 喜代彥昭和十七(第16屆)現任:堵陵會會長

Page 6: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8 39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4月1日,我考

進日治時代的「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

一踏進校門,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在軍國主

義教育下的中學,嚴格要求低年級學生絕

對服從高年級的學生。在校外遇到高年級

的學生時,必須規規矩矩地行舉手禮。由

於校內日本籍的學生壓倒性的多於台灣人

的學生,因此一年級的我,始終在一種莫

名的壓迫感下過活。由於太平洋戰爭,台

灣各地不斷地受空襲的騷擾,幾乎無法好

好上課。直到同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

茨坦宣言,並於12月25日於台北市中山堂

(舊公會堂),台灣總督安藤利吉上將與陳

儀上將之間簽署了投降文書後,我們才看

到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校內的氣氛變成無

拘無束,我們開始過著自在消遙的生活。

  回想當時,單純的台灣人抱著興奮的

心情歡迎中國國民政府之到來。學生的

我們更是以無與倫比的心情列隊擁進基隆

港,迎接搭乘美軍軍艦進港的中國軍隊。

但因多年戰爭,接收部隊的並無整齊的軍

備,影響台灣人對他們的印象,間接造成

社會動盪。

  國民政府接收後,基隆中學的第二任

校長是出身於日本明治大學的鍾浩東先

生。教師們也都以台灣人為主,但國語

(北京語)等文科由一些軍人擔任。跟學生

之間,由於語言的障礙無法溝通,時常發

生誤解。因此有些學生,包括本人在內,

失去學習的興趣,時常逃課到處遊蕩,還

任性地以為三民主義就是自由主義。為了

自由的象徵,盡量放縱自己,留起長長的

頭髮,也開始抽起煙來。升三年級以後,

回顧過去的學校成績,真是可用「不堪回

首」四個字來形容。於是努力不懈,追求

更好的成績,終算勉強趕上進度,不必留

級,而拿到文憑了。雖然成績落後,但只

要肯奮發圖強仍大有可為。這種自信的体

驗可以說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我後來能

進大學一直到完成研究所的課業之原動

力。

作者簡介:潘銘讓基中第19屆

潘氏英日語中心創辦人

難忘的

中學時代……

Page 7: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38 39

  民國41年6月,我自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音樂系畢業,並分發到母校省立基隆中

學服務,經由父親好友――當時的家長會

長也是名醫蔡炳煌先生介紹拜會鄭明祿校

長。鄭校長畢業於北京大學,長得高頭大

馬、和藹可親。人人暱稱他「阿馬」。他

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你是校友,期盼你

發揮專長栽培學弟,請多多奉獻。」我本

就懷著犧牲奉獻的熱情,聽到這一句話,

使我更覺得責任重大。當時的母校與我學

生時代的學習環境沒有太多的改變,黃色

的二層樓校舍前面有一片杜鵑花叢,晴雨

操場(現在的大禮堂舊址)的對面是今人

懷念的平屋音樂教室,第一棟校舍後面經

過川廊是倉庫(學生時代放置劍道道具、

柔道衣服)接著是舊禮堂,後方有柔道、

劍道的道場(當時已變成臨時教職員宿

舍),還有網球場、操場、游泳池,記得

學生時代游泳池落成時,當時的體育老師

須藤先生誇言這是全台灣最標準最好的游

泳池。那一天我站在操場上,彷彿回到學

生時代,久久不能離去。跨過學校前面的

馬路,學校對面在日據時代是屬於學校的

農田。作業課(勞動服務課)指導老師恒

松先生指導學生種地瓜,一學期下來,所

有農穫都分給同學帶回家與家人享用,這

真是快樂的回憶。很可惜該地現在已興建

礦工醫院和八堵國民小學,不再屬於基中

用地。

  記得我們在中學(舊制中學是五年

制)三、四年級暑假期間,被動員到旭丘

(現正濱國中前方)去「勤勞奉仕」(就

是勞動服務),協助軍方興建陣地,也坐

船到基隆嶼協助軍方興建高射砲基地、搬

運沙石、水泥,對十六、七歲的學生來說

是相當辛苦的工作,但也因此對我們耐

力、體力的鍛練有很大的幫助。

  服務母校第二年,逐漸瞭解鄭校長辦

學的理念,他經常告訴我們基隆中學是全

台灣唯一可以跟台北建國中學相比,大學

升學率達到85%的高等學府。他聘請當時

的各科名師,例如:國文科張燮文、陳介

石、林爾超,英語科林德垣、陳水源、陳

英琪、高金華,史地科黃鴻堂,數學科吳

兆澤、王榮華、林仁松、陳培焜、劉金

本,理化科魏雪峰,美術科張醒民、王建

柱,體育科吳允、許國平、柯傳哲等都是

一時之選。

  我服務母校共十五年,學校當時高中

部各年級有二班,初中部各年級有四班,

作者簡介:許子義基中第14屆畢業 前基隆市政府音樂督學

堵南會顧問

回 憶

Page 8: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0 41

另也招收春季班,後來因年年增班,普通

教室增加,音樂教室被迫搬家,十五年中

搬了五次,有時沒有音樂特別教室只能到

班級普通教室去上課。經常被隔壁班教師

抗議音樂課太吵。有一年因增班,學校排

定音樂科在禮堂的角落上課,有時遇到下

雨天,體育課也到禮堂來上課。體育老師

喊口令時,我叫上音樂科的同學靜靜地參

觀體育教學,等到我們開始歌唱教學時,

體育老師叫他班的學生停下來欣賞音樂教

學,由此可知當時教學環境的艱難。縱使

如此,學生對音樂的熱情,是對我最大的

鼓舞。這一羣可愛又頑皮的學生利用僅有

  民國三十一年四月一日,我在父親陪同下,興高采烈地去參加基隆中學

新生入學報到。如今屈指一算,這件人生中重要的歷程,已經是六十五年前

的舊事了。回憶往事,歷久彌新,無限懷念。

我的住家與基中之間的路程不到兩公里,入學前竟然對於基中校園情況非

常陌生。猶記入學當天,注視巍然聳立的校舍,高大椰樹林立,杜鵑花處處

盛開,校內步道佈滿小石子,走起路來,軋軋作響,校景巍巍威儀萬分。

  一個從鄉下小學考進巍然聳立的校園,目睹諸多校內設施,例如:游泳

池、武道場(劍道、柔道)、大禮堂、雨天操場、網球場、籃球場、田徑大

操場、農業實習場等,令我這庄腳囝仔宛如邁進「紅樓夢」小說中的「大觀

園」般,處處驚喜萬分,留下深刻的種種回憶。

  今年(九十六年)四月廿一日,欣逢母校創校八十週年校慶,尚祈母校

全體堵陵健兒,再造基中璀璨的前程,一起奮鬥,是所至盼!

的鋼琴,課餘組織鋼琴班,自動排練時

間,我每週義務個別指導,並加強樂理教

學,在艱難的環境中竟能培養出林知森、

周煌燉、張國瑛三位同學考取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音樂系,是值得安慰且驕傲的。

  母校國立基隆高級中學近幾年來由校

友高政賢校長主事,苦心經營進步良多,

大家有目共睹,接棒的新任巫春貴校長細

心規劃,在軟硬體方面均有顯著的進步,

在母校八十週年校慶之際,祝校運昌隆,

在校同學身體健康、學業進步、鵬程萬

里。

作者簡介:王春長基中第16屆

憶基中入學時

Page 9: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0 41

  我是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日治(本)

時代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簡稱基中)最後

一屆新生。直到民國37年(西元1948年)民

國時代台灣省立基隆中學初中部畢業後

轉學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簡稱北師)之

前,在基中讀了三年多。這是我人生啟蒙

和追求學問的奠定時期,也是天翻地覆的

年(時)代。

  準備入學-民國33年(西元1944年,昭和

19年)美軍空襲台灣,市民、學童多疏散

到鄉下。基隆各公學校也聯合在板橋郊外

土城國小設立"疏開學園“,將準備升學

的基隆學童集体送往土城住宿、上課。父

親不但讓我參加,也購買日本人讀的小學

課本, 督促我加強自習。

  入學考試-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昭和

20年)3月,基中舉行入學考試。由於當時

空襲愈加頻繁,取消筆試,僅以口試、体

能測驗及「內申書」(在校成績報告)做為

選考根據。當年基中錄取5班,200名(台

灣人僅佔40名),我倖獲錄取。4月開學到

8月終戰;幾乎都在空襲與「奉仕作業」

(勞動服務)中渡過。

  戰後混亂期-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

昭和天皇「玉音放送」宣佈無條件投降。

9月初,佔領日本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

軍指派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委員長派兵接

收(佔領)仍為日本領土的台灣。10月陳儀

奉派來台灣受日本總督投降。

  民國34年9月至11月之間,基中暫借

基隆瀧川國小(現南榮國小)上課,仍由日

本老師以日語授課。12月5日基中改制為

台灣省立基隆中學,吳劍青先生為首任校

長,學課由接收軍官執教,改用新的國

語(北京語),大家都聽不懂,久久不能適

應。老師也教唱"三民主義“(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現中國國歌)。國語課本

第一課是"我們都是中國人"。

  過渡期-新校長吳劍青先生和級任導

師都是廣東人,到民國35年(西元1946年)7

月之前算是改造過渡期。9月起實施新

制,從秋季改為新學年,我們被正式編入

初中部二年級,之後才漸漸走上軌道。

  鍾浩東校長時期-民國35年8月,當局

改派鍾浩東先生為第二任校長(鍾校長簡

歷請參考「堵南會報」第9號P.35~P.38)。

鍾校長主持校務認真,多方延聘優秀老師

任教,學風日上,基中學生受益良多。

  民國36年,台灣發生228事件,導致

當時統治者與民眾、本省人與外省人發生

作者簡介:駱文森基中第19屆

前日本朝日新聞台北支局顧問

我的「基中」回憶

--天翻地覆的年(時)代--

Page 10: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2

嚴重衝突,造成社會動盪,波及到校園。

民國37年7月,我初中畢業,因家境關

係,離開基中,轉學北師。當時我申請免

試升學手續時,教務主任方弢先生勸我留

在基中,但我未改初衷。

  民國38年秋天,基中遭遇鉅變,行政

主管與部份師生被捕或監禁。我和同時轉

往北師讀書的基中同學潘銘讓,與基中事

件無關,但於這一年7月高二下學期結束

時,突然接到莫名的處罰通知。在基中

  當1938~1985年期間曾在的母校戶外游泳池是我最懷念的場所。它可說是

當時基隆區唯一的25公尺,具6水道的兼用公式競賽者的游泳池。它也是讓我尚

未入學就十分嚮往的理想鍛鍊場地。在校6年之間,除了体育課以外,尤其是游

泳隊員,更能够充分發揮利用地緣之便得以練習的所在,而且全年皆可使用。

夏季水源不足時,忍著臭味,也樂於磨練。有時不得已,轉赴基隆河裡繼猛練

矣!如遇冬季訓練,寒雨下的清掃泳池,覺得比游泳更為受苦。

    另 方面,

對 於 校 外 人

士 競 賽 者,就

無 法 獲 得 像

咱 們 佔 盡地緣

之便的好處,無法恣意練習真水游泳的機會;大多只能在海水浴場(大沙灣)練

習,飽受到塩水易浮體的水質差別。

  畢業後至1970年,我就職於台北之前段時期,除了冬季之外,多是利用上

下班前後的短時間內做保持體能、娛樂、社交等多方面的健身益所場地。

  現今它被埋沒於司令台後面的戶外籃球場地了。難怪咱們一直訝望,惜哉!

但是2006年10月以來,母校又擁有新設50公尺具8水道的世界標準公式競賽兼用

的室內游泳池了,真為羨望矣!!

時潘同學擔任班長,我是學術股長負責編

壁報,結果潘同學被退學,我則被留校察

看。

  今逢母校80週年校慶,看到母校各項

新的教學設備,師生於校園快樂學習的情

景,回想當年社會混亂、天翻地覆的年代

自己求學的情景,真是天壤之別,也為現

在這群小學弟們慶幸,更希望他們好好珍

惜。

Page 11: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Page 12: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4 45

  本屆為高中53級校友,當年高三共有

甲、乙、丙、丁、戊等5個畢業班,分別

由張爕文老師、陳介石老師、王榮華老

師、陳水源老師、陳英琪老師與楊桂森老

師等人擔任導師。由於當時導師與專任老

師均為飽學之士、誨人不倦,雖然我們年

少輕狂,但在師長學者風範的薰陶下,逐

漸收斂起玩笑心態,用心向學,最後以非

常亮麗地升學表現為母校留下一段輝煌的

記錄,也因此促使本屆熱心學長發起同窗

會,每年定期由各班代表輪流聯絡,邀請

師長同學餐敘,回味當年高中上課情景與

趣事。93年,應母校邀請,回到母校活動

中心辦理同窗會,會後繞校園一周,重新

回憶40年前景物。

  本屆學長中,丙班任申與葉景留等兩

位以最優異成績分別保送臺灣大學與東海

大學,另李聰明、孫斌、陳茂泰、楊國

棟、嚴和平、李文彬、黃景川、傅欽榮、

陳建和、游忠雄、孫燕褔、…等貳拾餘位

考上臺灣大學,其他尚有考上師範大學、

政治大學、清華大學等國立大學,可說是

母校升學率最亮麗的紀錄,故本屆學長非

常珍惜母校師長對我們教導。當時我原本

計畫自開丁班同窗會,後來他班同窗風聞

此訊亦表明參加,同班陳南山君等同窗乃

共議擴大為全屆同學會,由各班推出聯絡

人永續經營,並歡迎前後屆同窗及邀請恩

師參加。在這幾位熱心學長努力下,才能

使本屆同窗會每年如期於十月辦理。

  今逢母校80週年校慶,應母校學弟唐

吉祥主任邀約,略述本屆校友同窗會辦理

聯誼方式,提供母校各屆校友參考。希望

母校能將各屆校友作縱向聯繫,以增進各

屆校友交流,凝聚團結向心力,關心母校

發展,

基隆高中部

19屆同窗會簡介作者簡介:周宗義

高中53級丁班

協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Page 13: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4 45

  雖喚猶新,卻是朦朧,母校六年生

涯,若清晰,又似霧中。不是無情,而是

當年只默然度過,難怪好多同學告訴內人

說:「過去的陳霖松不是這樣。」欣逢母

校八十大壽,應母校唐主任吉祥邀約,雲

煙中細思索,再回時光隧道裡。翠崗、綠

川、青榕、椰樹、杜鵑、秋楓及風雨操

場、實驗大樓…都回記憶,雖朦朧,意趣

盎然。

  影響我這一生最大的是陶主任彥翀,

他是我五十九年八月離開基隆女中後落腳

迄今的新學台糖南光中學校長。當時因家

境仍列冊三級貧民,弟妹七人多未成年,

最小僅國小,為優厚薪水,修書彥公而南

下。彥公做人誠懇、敦厚,做事細密、有

膽識,對全校教職員工情若手足而更勝,

在強權時代中並無架式,至今仍深獲追

念。我追隨彥公僅三年半,兼職訓育、註

冊組長,受教良多,使行政經驗由青澀而

成熟。

  在母校,我毫無特色,彥公知我姓

名,是因大學聯考第一志願入學師大國文

系,獲第一屆中國文學奬金二千元(救國

團與聯合報主辦,當年獲奬五人),救國

團通知學校轉達,於團慶前夕赴總團部公

開受奬,於是得續緣。彥公在南光,對董

事會不亢不卑,對師生溫良盡責,深深影

響我一生。只惜天嫉英才,四十九壯年早

逝,駕鶴前數分鐘,因痰塞抽取無效,彌

留時躺在我手臂上。待師母楊老師玩銳從

公館取來衣物準備夜間照顧,彥公張眼動

嘴,聲音微弱喑啞,然後棄眾人而去。這

幕至今猶見,彥公恩情刻骨銘心。

  高三選社會組,這是當時好多人跌破

眼鏡的事,因我理科較強。只因註冊前一

天,先父車禍喪生,家境陷入泥淖深淵,

非上師大無法繼續深造,在此也感謝當時

長相憶‧細思量

作者簡介:陳霖松初中50級 高中53級

高雄私立國際商工校長退休

Page 14: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6

好多老師、同學的幫助、鼓勵,至今不敢

忘。國文科是我最有興趣的科目之一,

從初一起就是圖書館常客。但因記憶力

平平,常須花加倍力量才能跟上,因此初

二那年暑假輔導,全年級僅我一人因國

文三次月考平均不及格強迫參加。高一我

在甲班,班上個個聰慧(我不敢居),卻

是名堂也多。班導師劉老師克紹是位飽學

之士,為人良善,很體恤學生,因此只要

考試當節有人問問題,時間不足,考試就

延期。這機會使班上許多人負「重任」,

我也成「最佳」人選。但劉老師講述巳清

楚,那有太多問題呢?只得精挑細選,任

何一字不放過,尤其是虛字。就這樣改變

我高中國文成績,多在九十分以上,也決

定了聯考第一志願的選擇。加上高二楊老

師桂森、高三張老師爕文的諄諄教誨、深

入淺出,傳道、解惑,奠定我三十餘年教

學生涯,讓學生不致太痛苦的強記要求及

績效,樹立口碑。

  數學是自幼求學最有把握的一科,每

天可以不吃飯,一定要做數學。初中程老

師文鑫、劉老師金本,高中王老師榮華、

李老師生田認真、耐心,獲益良多。其中

更感謝劉老師,高三全年為我解決日人所

編著代數、三角、幾何學辭典三巨冊(基

隆市立圖書館典藏,高二暑假至高三近全

年在圖書館做完)一簍筐疑難,無怨無

悔。彭老師友生是我初二、三導師及國文

老師,高三歷史老師,因他指導,使記憶

平平的我能順利上戰場。陳老師水源英文

科的循循善誘,使初中無法突破的文法紮

下深根。加上課堂中不忘坐前排的我,常

叫我唸一段,因此壯大膽子,大一入學後

主持班級幹部選舉,當然也成班代表。化

學盛老師承堯教學的細膩與活化,使我茅

塞頓開,成績表現優異,也是老師宿舍的

常客(幫忙改試卷)。紙短情長,該感謝

的人還非常多,提筆至此,心中豁然,雖

校景依舊朦朧,卻湧上無限充實與喜悅。

Page 15: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Page 16: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8 49

  基隆中學七十八學年度畢業班,三一二班是試驗的班級、是特別的班級、是唯一的

班級。試驗著將較多的學習障礙的學生,以特別的方式,在唯一的班級集中輔導,使其

努力學習、正常作息、順利畢業。雖然沒有亮眼的學業成績,但是有及格的操行,所以

幾乎大家都順利畢業了。畢業至今將近二十年頭,擁有最多摯友就是高中同學。

  回憶高中時期團體生活,歷經許多好的事情或壞的事情,例如校內校外打群架或一

起爭取班際校際比賽榮譽。畢業之後,大家又經歷大學時期、當兵時期或就業時期等,

個人認為學校當時做了正確的決定與作法,在身心變化相當大的青年期,也是人生發展

關鍵的高中時期,將三一二班同學集中生活輔導,針對同學們面臨學校生活、升學問

題、人際關際發展、社會價值觀等問題,做最好的分析、探討與指導。非常謝謝學校,

謝謝老師,謝謝同學間以誠相待,以及朋友間有情有義互相扶持。

  寫完了這段,又逢週末假期前夕,三五好友相互邀約聚餐,不一會兒就有十幾位高

中同學決定參加。吃飯、喝酒、打牌、聊天,大家聊聊過去、現在、未來,好不開心,

又豐富了生活中的一段。

作者簡介:陳清杰78級

永安報驗行股東

生活隨筆─

      憶 基 中

Page 17: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48 49

  諸羅至洄瀾,風景殊異,在時空想像

裡,須得翻越台灣屋脊,才能安然降落花

東的縱谷平原,只是地理上,人們大多循

著環島鐵路北轉南繞,一路顛簸後才入後

山,即使依憑想像,抄近道入中橫,直下

花東,有經驗的人都明瞭島嶼的東西方是

多麼遙不可及,想及我曾在一日間驅車兩

地,同是置身北迴歸線的兩端,也感到咫

尺天涯了。在西部,美麗巍峨的中央山脈

遠隔和煦的西南季風,島的另一邊已開始

承接東北風信,熟悉地季風拂面而來,東

部到了,鹹腥濕潤迥異西部秋冬的乾冷,

獵獵海風像是我長成的雨港冬寒慣有的風

息,大前年,兩袖征塵,初臨此地,同樣

的人,不同的心境,像是一首歌所說,命

運是粒客途的塵埃,朝夕不定,海角天

涯。

  客途,秋恨。友人問起羈旅在外,究

竟以他鄉作故鄉,或只是過客?

  如此的問答,該理性地以「客曰」答

之?抑或給個肯定句呢?

  每回想起這個無稽的問題,總讓人陷

入沈思,回憶―多麼浪漫的名詞啊!人生

愈長,彷彿回憶的資格也跟著與日劇增,

該回首的時刻也已到來,誰說回憶專屬年

老,前瞻才是年輕的專利呢?因為已往,

生命的留模才會現跡,行至千里之外,我

們不再是十七歲的心情了。

  這種不堪的心緒,總會伴隨長夏將

盡,自花蓮北上的火車午寐悠悠醒覺,車

列一經瑞芳,應手所指者,常見巨藤攀

爬,矯揉拏空,盤掛糾繆不知其幾百年

物,遍地藤葛糾結,只得一一付之斧斤,

唯山川巨藤垂絡如畫,八堵也是這樣的景

致,只是開學時,藍衫學子錯落在月台的

旅人中,這是幾經變化的車站不變的色

調,十五年前,我也帶著這種模稜的色調

參加新生訓練,在那青黃不接的年紀,藍

是憂鬱,但也是海洋,潛藏蓄勢待發的動

力,究竟是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落雨

時節,老師總是告誡,別讓天氣左右我們

的心情,是啊,它下它的,我過我們的,

自適的心也能有理直氣壯的豪氣。

  我總是能清楚想起高中通勤搭車的景

況,疲累卻舒緩的放學心情,先從校門魚

貫出門,公車隊行在教官吆喝聲,學生殺

聲伐伐地經越行人穿越道,接著便是一陣

嘩噪,男校生的笑語可不像女校生盈盈,

嘯虎之風總是有如此驚天動地的傲岸,生

動極了。另一人流則前往八堵車站,往

基隆方向的,往台北方向的,沿途停靠七

堵、南港、松山,星星落落的會回到更遠

的家,一則往南,一則往北,與我筆硯相

親的,是來自颯颯然的八方風雨。

  這種吞吐的場面,在晴朗麗麗的天候

中,分享你愉悅的人,是成天與你打鬧的

好友,即便是星期六的午后,乍然之間享

受到一星期以來的餘裕,我們談笑起自

作者簡介:干上傑 84級

現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國文研究所

年華織錦

Page 18: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0 51

己的以往,或更遠的童年,我聽起同學為

長假安排的旅行計畫,正是我日後寓居的

雲嘉南、花東,原來人的距離,不相干的

平行線一旦傾斜,就有交集,你的風景有

我,我的風景有你。

  至於秋冬的陰霾,我們慣有的陰鬱,

就留給自己。像如今我慣常束起風衣,壓

低了帽沿,面海點支煙,中年男子成熟的

風韻,積澱了一些港都夜雨時的情境,背

景音樂可以是大正時代的演歌,發黃的年

代,不正是小津安二郎電影裡常有的沈默

嗎?

  實則這種長存心底的沈默,在校園裡

多半是鮮有的,教室以外,你不妨搖楫而

下,北方草木洪荒,映眼的翠綠嚇你一地

的驚嘆,校園裡的名物,大多從一「翠」

字而來,翠崗,翠湖,換了名號卻不改

本色的綠郡,經之營之,疊之成之,化

育的,豈只是萬壑爭流的殊險處,或九曲

迴腸百轉千里的百年老樹呢?幾年後看

來,被栽成的,又豈是草木林澤?原來吾

人與翠崗之山川相映成翠,合與眾同樂之

誼,不矜奢華只求澹樸,豈止我見山川多

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的輕喟?雅集林

泉,箋約同好張畫其間,聚石為坐,暢古

今之樂事,課後之餘,我們尚有此等效法

古人的豪興,基中給我的,是生命一再經

驗新生的叛逆與回歸,初生之犢的意氣風

發,借著默契得以完成―日月人事如驚丸

擾攘,靜臥是小延年,靜坐是小自在,是

集醒;胸中靈丹一粒,點化俗情,擺脫世

故,是集靈;天地間好風月、好山水、好

書籍盡我囊篋,是集峭;於是雅好琴瑟

者,撫《將軍令》、《陽明春曉》者有

之;雅好詩文者,坐擁太白丹坵,吟《斷

腸集》;雅好射術者,常有投壺之樂,眾

人欣有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樣的感人的情節裡,我深深體會

出,那不合時宜的時刻,我們忘情自我的

存在,回首風煙,彷彿以往的種種過錯,

都值得追悔或原諒,許多唏噓,許多驚

異,許多逝去的美麗與醜陋,此時只是一

抹風煙,留予他年說夢痕了。因為不管你

從東部來或西部來,勢必經過我們中學時

乘車的八堵站,我們會是洄游已久的魚,

在水藻的深密處欣然相遇。

於時以此,致無盡歲月。

Page 19: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0 51

  十五歲的夏天,穿著輕便衣著,來到

基中,沒想到過了許久,我會這樣懷念那

段記憶。或許是基中的雨,讓我特別的懷

念,懷念在冷天中那份暖暖的人情。剛入

學的那一年只記得冬天很冷,冷到我想退

縮。但每天從暖暖步行來到學校,只覺雨

很美,漸漸我愛上這裡的雨天,很喜歡依

傍在校園的高處,看著雨滴落下。而這樣

的記憶,一直像雨滴般打在我的心底,召

喚我體內激情與悸動,回憶起校園的甜蜜

與滿足。似乎告訴我自己,只要跟基中在

一起,就會感到很幸福。因為,這裡給我

的是一連串的回憶及少年時代的啟蒙。

  感謝高中三年照顧我的老師,有已經

退休的陳美麗老師特別在最孤獨一、二年

級引領我從現實中找到方向,讓我度過人

生最不安定的時期,並且給我相當多的意

見與回饋,而她那管家婆的作風,至今讓

我懷念,同時也一直擔任我的國文老師。

而盧世中老師自行編寫的數學講義真是一

級棒,剖析入理的講解,讓人一聽就懂,

使接近數學白痴的我恢復了幾成信心,而

他不管夏天或冬天,都是一襲短杉,也不

多加一件衣服,真讓我佩服他耐冷的功

力。而孫百平老師講解歷史就像是在講故

事般的生動,讓我更加對歷史產生興趣,

並且在我高三那一年,臨危受命接下我們

班導師一職,用最振奮的演講讓我向前衝

刺。而王家敏老師的地理課真是不用帶課

本去,只要聽她在黑板把重點一一摘要

出來,這一課的地理大概就學會了。而其

它的老師如陳英琪老師、柯兆貞老師、范

陽慶主任、吳仁暉老師、戴祖雄老師、李

廷澤老師分別在各方面給我指導,開拓我

個人的視野,讓我見識到這個世界豐富之

美。而這些老師都是我年少的回憶,給我

快樂的成長,讓我看見人生迷宮的出口。

  四年之後(2000)很幸運以實習教師的

身份回到基中,而這個階段給我相當多指

導的周娟慧主任,一直都是我人生路上良

師,她用帶自己兒子般的心情指導我、鼓

勵我,讓我學習如何經營自己,成長自

我,學習如何當一位輔導教師,用愛心的

面對每一位學生,而我在各種的場合我都

很驕傲說:「她是我的老師,我是基中的

學生」。而高政賢校長、薛河田主任及唐

吉祥主任在行政及各項事務上,都表現出

長者的風範,不吝惜教導我,奠定我做人

做事的風格。輔導室的安石麟老師、馮文

秀老師的教導,讓我學習到各項的輔導工

作推展。而袁映雯老師、章冬妮老師及李

廷澤老師,也都給予我相當的協助,適應

實習教師的生涯。

  我很驕傲自己基中的血統,也開心加

入基中這個大家庭。雖然不在母校服務,

仍是秉持著教育的熱衷把基中的所學貢獻

於社會。最後祝母校八十歲生日快樂。

作者簡介:劉志忠85級

現為基隆海事職校輔導室主任

記憶的雨滴

Page 20: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2 53

  數年前,當學生的我從這裡畢業,心

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再回來?

回來探望老師、重溫校園生活。沒想到今

天的我,不僅回來,還回來母校擔任了實

習老師,觸動回憶裡那段荒唐的高中生

活……。

  一進校門,跟教官道過早安,觀察敏

銳的同學會發現到,在行政大樓前面,大

花圃左手邊種的那棵三、四層樓高的椰子

樹,好像又歪斜了幾公分,原因無他,八

成是昨天又有哪個倒楣的壽星生日,被他

們班同學架來這邊執行生日的大禮「阿魯

巴」時弄的。這時真想在這邊貼張布告,

希望以後來這邊慶生的同學要節制一點,

要是不小心把樹弄斷,那麼後來的人就沒

有地方可以慶生了……。

  左轉的右手邊,是剛蓋好沒多久,嶄

新的圖書館,左手邊則是每次遇到下雨,

雨水就會沿排水管破裂處自高樓灑落的

「弘道飛瀑樓」,而小路的盡頭,是上課

一天的開始,那裡有一棟全校最偏心的大

樓――明德樓,因為整棟樓只有左半邊靠

馬路的教室有安裝冷氣,聽說是因為馬

路車輛吵雜,一年四季教室都得要窗戶緊

閉,所以只好安裝冷氣供夏天使用,因此

一到夏天,中間的樓梯就間隔出了一條天

堂與地獄的生死線,左邊的同學彷彿置身

仙境,全身乾爽舒適,上課打瞌睡時還怕

感冒流鼻水;右半邊教室的夏天,只有哀

鴻遍野,電扇咕碌碌地轉動,吹不出涼爽

的風,每件濕黏的汗衫下都悶裹著一個發

燙的身體。只有到冬天時,右半邊教室的

好處才會出現,就是溼氣好像沒那麼重,

然而兩邊教室的空氣同樣都不好聞,除了

牆壁因潮濕而散發出陣陣霉味,還混著一

整天沒乾過的同學鞋襪異味。

  沒精打采的早上一、二堂課,班上人

稱睡覺之父的「教父」開始發功,而罰站

之神的「戰神」也乖乖地到教室後面罰

站,其他人的抽屜下面要是沒有個NBA

球員卡來把玩,或是來本「少年快報」解

悶,肯定坐立難安,熬不到午餐時間。

  基中的午餐時間比較特別,是在第

三節下課後,第四節上課前。也不知道

是哪屆學長起的頭?總之沒有在第三節

下課先吃完午餐便當,第四節下課就休想

搶到籃框,打滿三十分鐘的籃球。於是乎

第三節下課鐘響,同學們頓時從課桌椅上

「驚醒」與「回神」!自己帶便當的,手

邊抓起報紙就往自強樓下的蒸飯室奔去,

作者簡介:吳佳展86級

東吳中文研究研究所畢業

九○年代的基中

 一天不讀書……

Page 21: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2 53

打開熱氣蒸騰的飯箱,顧不得燙,拎著、

捧著、拋著、兩手交替拿著白鐵飯盒就是

往回衝。外食族買便當的,也必須用最短

的時間,先鑽過人牆,再擠向明德樓旁馬

路圍牆邊卡位,這時只要向牆外遞出五十

塊錢,熱騰騰便當就會出現在手上。說到

這牆外的攤販車還真是厲害,凡舉麵條米

粉,燴飯便當,樣式眾多,一應俱全,而

汕頭沙茶,四川辣椒,口味不同,任君挑

選。無論是買便當的或是帶便當的,只消

三分鐘時間,便可全班就吃飯戰鬥位置,

各自埋頭苦幹。

  第四節下課,才是很多同學到學校一

整天生活的目的,籃球場總是人聲鼎沸,

一位難求,這時期同學總是愛學NBA球

星各種千奇百怪的打球動作,有賈霸天勾

射籃,喬丹吐舌灌籃,其中更不乏有人因

而灌籃灌斷手骨,上籃咬到舌頭的。雖然

大部分同學都直奔球場而去,還是有人喜

歡待在教室看漫畫聊天的,這時有人打開

CDPLAYER播放Richard Marx的「RIGHT

HERE WAITING」來聽。這首歌是英文唱

歌比賽時我們班的自選曲,現在則成為了

我們班的班歌,隔壁班的則在聽All 4 One

的「I SWEAR」,更遠的班級好像還聽見

有人在唱「We are the world……」。

  短暫的午休,好像還無法令狂熱的籃

球瘋們恢復體力,喝著自動販賣機裡賣

剩下的最後一瓶藍色開特力鋁箔包,下午

的昏沉又要開始,「教父」持續發功,

而「戰神」仍義無反顧地持續到後面罰

站……。

  已而,夕陽西下,行政大樓前面校車

空隆隆的引擎聲喚醒了同學們的睡意,喋

喋不休的麥克風擴音器總算也聲嘶力竭,

露出疲態。這時基隆市公車處有兩種車當

校車,供學生自行選擇:冷氣車學生月票

要剪兩格,十二塊;普通車吹自然風,學

生月票剪一格,要六塊。大家都先搶便宜

的普通車――還要拉下車鈴(線)才可以

下車的普通車,跑得慢的只好坐高級冷氣

車,普通車先開,冷氣車後開。第一次搭

校車時沒經驗,看到有一輛普通車很空,

沒什麼人,就跟同學搶著搭上,當校車開

使駛離學校時,還跟同學暗自慶幸搶到普

通車搭,沒想到之後被後面的校車一輛接

著一輛追過,伸出頭看窗外,才發現外面

的腳踏車阿伯,竟然很輕鬆的就可以跟我

們這輛校車「並駕齊驅」,這時才驚覺我

跟同學們是誤上「龜車」,從此,傍晚的

校車車隊中,雖然輛輛爆滿,而總是有一

輛普通車,載不到什麼學生。

  如今在實習導師班上看著學弟們午休

時的各種神態,不禁讓我有一種彷彿回到

過去學生時代快樂時光的錯覺。基中多少

年的歲月裡,大概年年都有學生重演著類

似誇張的校園生活吧。

Page 22: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4

  「省中」這名詞是我們這一代,甚至更早之前的學長,也就是在民國88年以前畢業的我們所熟悉的,「國立基中」這名詞則是於89年起開始使用。而我剛好是介於「省立基中」與「國立基中」交替的畢業生,今天我能夠再回來學校服務,將所學、所知的學識回饋給學弟們,感覺真的很好!甚至可以和所教過我的老師們一起共事、一起討論,那種感覺更是開心到不行!只可惜一些資深的老師已經退休,真令我懷念。  往日的「省中」只有男學生,因此學生在校園裡、班級中只要不違反校規,可以不顧形象的展現自我,校園裡的學生充滿了陽剛味及汗臭味,但是從85年起也就是我這一屆開始,學校招收音樂班,從此校園裡多了一種味道,我們那時稱這味道為「女人味」。或許剛成立音樂班,幾乎所有的女生都受到老師的嚴格控管及大

家的寵愛,也因為有了她們,使我們這些臭男生開始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甚至有一些男生看到她們還會臉紅呢!而今日的「基中」和往日的「省中」相較之下有很大的改變,因為學校招收的特教班又更多了,升大學不再是畢業生唯一的選擇,甚至有學生可以上藝術大學、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陸軍官校……等,也使得基隆中學的榜單比以往更多元、更精采、更豐富;校園的環境變得更美、更潔淨,因為在現任的校長及老師的認真努力下,無論是在硬體或是軟體上都有許多的改變,體育館、音樂館的成立,更是讓學生們愛不能捨,因為他們知道進入基隆高中,有著比其它基隆學校更好的學習環境。  回想之前在這裡求學的我,說真的,

不愛唸書,甚至可以說差一點就不是這裡的一份子,因為那時的考試制度是五專、北聯、省聯、高職分開考試的,因為成績不理想,所以我還在考慮是要選擇「省中」?還是「基商」?當時的「省中」在基隆的評價不是很高,幾經掙扎以及和父母的討論後,決定進入「省中」。現在想起來覺得還好當時選擇了「省中」,這得感謝「省中」的畢業生-也就是家父,要不是他,我想我今天沒辦法有如此的成就,他當時告訴我:「好學校有壞學生,壞學校也有好學生啊!」因此,我就在內心告訴自己:「我不是壞學生,也不要當壞學生,雖然我的成績不好,但是我有三年的努力機會和別人競爭,甚至可以比別人更好。」就這樣,高一入學我被排到後段班,但到高一下,經過編班考及競試考的洗禮後,幸運地進入了前段班,從此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不懈。

  基中畢業,順利考上大學,考上的學校雖然不是很有名氣,但也不差。而今我能夠在母校中實習盡一份心力,並將過去的經驗和心路歷程與學弟妹分享,告訴他們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開始努力一點也不晚。  「今日我以基中為榮,明日基中以我為榮」這是在我求學時老師及校長常告訴我們的,從現在起給自己一個目標吧!成功是屬於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只是在於毅力是否堅定罷了。如今能夠在此實習算是幸運的了,將來如有機會我會盡全力回到母校來,因為這是我熟悉的環境,這裡有我求學時的快樂回憶。

作者簡介:陳林瑋88級

海洋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畢業 圖書館實習老師

省立基中 V.S. 國立基中

Page 23: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Page 24: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6 57

  時間飛逝,轉眼間已於基中畢業即將

六年。回首過去在校生活點滴,彷彿昨日

般的真實,感謝師長在這一千多個日子以

來無私的指導我們,以無止盡的愛心及耐

心砥礪我們,讓我們在高中的三年,擁有

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

  還記得,新生訓練那天,同學們乖巧

青澀的模樣,如今,已轉變為在社會上工

作的青年了,這一切,都要感謝培育我們

的母校及師長們,不管在學術上、生活

上,對我們的引導與照顧。親愛的老師、

親愛的教官,謝謝您!在教室內,老師對

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同學們專心的聆

聽,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識,只為了不讓自

己入寶山卻空手而回;在操場上,軍歌比

賽啦啦隊的練習、班對班籃球賽裡,球員

們揮汗如雨,只希望能盡心盡力為班級爭

取榮譽,都展現出我們的青春活力,無論

比賽的成敗,早已建立同學間鞏固的革命

情感,教室旁的圖書館前,是大家社團聚

會玩樂、解決晚餐的必到之處;每天晚上

的社團時間,大家莫不卯足全力,使出渾

身解數,讓與會的社員,享受這歡樂且充

實的時光。這些回憶,我相信,正在我們

離情依依的心中,編織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總是不畏風吹日

曬,一同分享悲喜,無所不談,相伴成

長,無論圖書館、禮堂、操場...等,處處

都有著我們的足跡,寫下我們的故事,在

回憶的長廊上,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好

似高中時期的精采影音,播放出青春洋溢

的動人樂章。這一切的一切,都為我們的

高中生涯增添最亮麗的色彩,我要感謝身

旁的人,因為你們,這一份美麗永不褪色

的回憶得以編織完成。

很感謝母校對我們的栽培,也感謝曾經陪

我走過的老師,更感謝輔導室周老師對我

在學期間直到現在無微不至的照顧,還

有那些同甘共苦的同學,謝謝你們一路

這樣互相扶持、照顧我、陪伴我,讓我在

高中生涯的求學環境中一路成長,「謝

謝你們!」。高中畢業,並不代表結束,

而是我們人生中另一個學習的開始。我們

每一個人,都將朝著不同的方向邁進。當

我們步出校園,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也許

就業或許升學,但我們不懼怕,因為這也

將是歷練的開始!我們將懷著一份感恩的

情,帶著師長傳授給我們的各項知識,以

及一顆繼續學習的心,在社會這個大環境

裡,投入熱情、施展抱負,將所學服務於

社會、貢獻於社會。未來的我們,將是社

會的優秀人才,也將肩負起更大的社會責

任!

作者簡介:陳傑峰90級

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任職於永譽會計師事務所

舞動青春、永懷感恩

Page 25: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6 57

  好快,一下子已經畢業五年了。穿著

藍色小精靈的制服、坐在教室裡聽著袁老

師講解古文,彷彿才是昨天的事。也許畢

業這五年來,學校的建築跟老師們已有些

許的不同,但看在我的眼裡,這間學校仍

是五年前那樣,一點都沒變…….。

  還記得教美術的連文蘭老師,為了激

發我們的創意,特地把我們分成幾個小

組,不拘題材的自行設計表演;就看到同

學們有的模仿綜藝節目的「大變身」,把

班上頭最大的同學打扮成超人;有的同學

則是把整套的樂器跟鼓搬進教室,直接來

一場小型的演唱會!

  教歷史的柴蘭屏老師,那時,正巧她

的兩個子女跟我們年紀相仿,每次上課柴

老師都會和我們分享她與她子女的生活經

驗。在上課的過程中,柴老師往往會用她

子女的例子來勉勵我們,彷彿她的子女就

像我們的同學,柴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一

樣,一天一天看著我們成長、茁壯。

  教數學的吳壬癸老師,每次上課都費

盡苦心地叫「不小心睡著」的同學起床;

也每次都用語重心長的「冷笑話」來勉勵

我們努力唸書;教英文的黃明正老師,黑

板上工整的字體與招牌的「敬禮」手勢,

每每都是同學們茶餘飯後回味無窮的話

題,就連畢業後的聚會,大家都還會學黃

老師的敬禮手勢來打招呼呢!

  更別提跟我們朝夕相處的班導袁映雯

老師,除了叮嚀我們唸書外,從我們的日

常生活乃至於做人處事,老師就像是個貼

身保母一樣,無微不至的叮嚀我們、教導

我們。袁老師對我們的用心,從跟我們父

母的相處就可以看的出來:在畢業後的同

學會,老師除了關心同學們外,問候同學

們父母就像是問候老朋友一般的熟悉,每

次聽到老師對我們父母的關心,真的都會

感動的在心裡偷偷流淚!

  回頭,看到畢業後新落成的體育館,

穿梭在球場的學弟們、訓導處的教官……

等,也許在籃球場上、辦公室裡、課堂中

的人都隨著時光的轉換而改變,但這個地

方還是會讓畢業的基中人,每過一陣子都

會想再回來看看。即使整間學校都變了,

但永遠不變的,是在那個時空下相處的人

的共同回憶,對吧?

作者簡介:唐鎮宇91級

銘傳大學新聞系畢業服役中

改變的人、事、物,不變的是回憶

Page 26: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8 59

  「敬禮!」「哇!什麼啊?」回頭一看,一輛老師的座車不疾不徐的往校園裡面駛去。「禮畢!」「哇!又是什麼啊?」看到那高大帥氣的藍色小精靈帥氣的揮動他的手;這是我進基中第一次的「體驗」,事後才知道那是代表基中精神的糾察隊。噹~噹~上課的鐘聲響起,提起書包往教室裡面衝,坐正姿勢等老師進來,開始我高中第一天的生活。  「起立!敬禮!老師好。」第一年的教室位在基中的角落,距離合作社說遠不遠,要買東西很方便,「搶」便當更是不在話下。上課時老師在台上將畢生的豐富學識賣力傳授,而台下同學則不斷的動手,把今天的內容一字不漏的抄下來;高中生就要有轉成大人的準備,開始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好像是哪位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所說的話。剛進基中的幾個月,總是聽著比較年長的老師說著基中的豐功偉業,以及後山有著不一樣的環境生態,總想著哪一天一定要去後山看看,後來因興建體育館以及音樂館,通往後山的道路也都封鎖了起來,讓我們這一代的同學沒有機會一睹後山風采。  我們教室剛好位於工地旁邊,不但會傳來挖到糞坑的惡臭,還經常有工地的吵雜聲音;不得已我們只好遷居,遷去遠離工地的美術教室上課,說來委屈,但我們高興都來不及,因為炎炎夏日,只有我們可以在美術教室裡面享受冷氣,那是人生一大樂趣,巴不得,工地天天吵鬧,天天挖到糞坑。就這樣在經常搬家的日子中,我過完了高一。  「Oder~」宋導(宋廣齊老師)的話語又在我耳邊繚繞,我們的新導師,有點年紀,操著一口外省話,經常把中文講的

跟英文一樣,需要把他的話在腦袋裡面好好的仔細思考。新同學新氣象,這個班裡面有前段下來的同學,也有後段往上衝的同學,一開始因為夥伴們皆來自不同班級而彼此有隔閡,但是這種現象在小紙牌出現以後都消失了。二年級的教室,又離合作社更近了,合作社阿姨簡直就是我們的鄰居,同學也在裡面打工,對於想吃的便當通常都是手到擒來,再加上老師跟我們心靈相通,所以都準時下課。籃球,是高中盛行的一種球類運動,但在我們班上,有校隊的加持,羽球也是一門強項。第三節下課吃飯,第四節下課打球,打完,累了,睡覺剛剛好!高中生活照著這個步調走準沒錯,當然回家之前往基隆文化中心坐一坐也是一定要的。  高三生要轉大人了就要往高處爬,進駐基中五星級校舍,環視基中全景,美不勝收。讀了三年算老鳥了,教官老師都麻吉麻吉,像是哥們一樣。周媽媽(周娟慧老師)說:「先生,你們老大哥了,是不是應該要唸書給學弟們做榜樣啊?是啊!應該要開始唸書了,唸書是很重要啊!」但是對我們來說,「玩」卻也是不可少的,念了三年認識的人多了,買便當容易,借東西也容易,上體育課要什麼有什麼,人家想打籃球不一定有,只要有帥氣的體育股長一定可以搞定,適時的調劑一下也是OK的。  「大風泱泱,滄海茫茫,美哉基中,春之朝陽~」,高中生活在經過大雨洗禮過的那一夜結束;特別的時期、特別的畢業典禮,再加上老天爺對我們的特別加持,我想92級這一屆的基中人,都永難忘懷。

作者簡介:杜沛勳92級

現就讀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系

那基中的日子……

Page 27: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58 59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八十週年校慶,首

先,當然是對栽培我的母校說聲:「生日

快樂!」。

  時光荏苒,高中三年一眨眼就過去

了,但是這三年卻也奠定了我一生學習最

好的基礎,對於母校,我懷著無限感恩以

及祝福。每當寒暑假期我一定會抽空回來

看看,看看這所栽培我三年的母校,呼喚

我的不是學校有山明水色的風景,不是鳥

語花香,而是一棟棟蒼老建築。跟同學一

起奔跑競賽的走廊、每節下課必定報到的

籃球場、每天中午都有人龍排隊的福利

社……,這些教室、校舍,它們像是一群

老兵,既慈祥又肅穆。擋不住歲月留下的

斑紋、任憑風雨的侵襲,卻依舊堅守崗

位,屹立不搖,目的是要完成它們神聖的

任務—即使刮風下雨也能讓師生有安穩上

課的場所。我的記憶只有短短三年,但是

日據時代的創校回憶,八十年的春夏秋冬

全都寫在這些老兵的身上。當然,並不是

每一棟建築都擁有老耋之年的歷史,但畢

竟我的高中三年是在它們的懷抱當中度過

的,對它們,除了敬佩,更有深切的情

感。

  對於老師們,除了滿心感謝,還有

一絲絲抱歉,一所學校光有建築物是不夠

的,基隆高中的老師們才是學校的靈魂人

物,我們是一群調皮、愛玩的學生,你們

還是默默付出、認真教學,並不會因為學

生的散漫讓你們對教學失去信心,反而更

用心上課。對我而言,每一位老師都是值

得尊敬、值得感恩,因為我的確從他們身

上學到許多,尤其是班導師林彥彬老師,

氣宇非凡、仙風道骨,對於血氣方剛的高

中少年們,彥彬老師不用規範、不會限

制,反而循理引導,帶領我們從各種不

同角度思考,鼓勵我們多方學習。除了國

文,他更教導了我們很多做人處世的態

度,他的句句教訓,至今我們同學聊天仍

然會提及,實在是受益良多。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我相信他待我們是位嚴師,亦

是慈父。

  教育之道任重道遠,八十週年校慶,

以教育的眼光來看,還有更長遠的路要

走,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在慶祝八十歲生

日快樂的同時,也要祝福您的未來可以生

養眾多、人才輩出,未來可以慶祝無數個

百週年校慶。

作者簡介:趙啟堯92級

現就讀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館管理系

‧夢‧迴‧

 ‧昨‧日‧

Page 28: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60 61

  從高中畢業兩年半了,兩年半說長不

長,說短不短,青澀的時光依稀在目,人

事景物卻早已不同,畢業好像是昨天才發

生一樣。大學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學習,

高中有師長的諄諄教誨,嚴謹督促;大學

是自發性學習,要蹺課就蹺課,想選輕鬆

給分高的老師也是自己的事,大學:自己

學習,對自己負責。

  剛上大學時,面對來自全台各地不同

的人,一切都很陌生,也很新奇,就像

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也是因為在不熟悉

的環境裡,才會憶起熟悉的人。此時,我

常回想起基中生活,校園情景。七點半,

「噹噹噹」學校鐘聲規律的敲著,學生

們開始早自習,開始一天規律的生活;

大學裡,鐘聲不變,但作息不再規律,

有九點的課或八點的課。以前黑板上的

「F=ma,PV=nRT」變成現在的「傅禮葉

轉換方程」。學習生活依然,與過去雖沒

什麼不同,不過心裡卻難免落寞,和三五

好友的閒談中也往往以「啊!好懷念過

去」作結。

  高中三年有什麼?對我來說,是無限

片段織成的記憶,記憶也像跑馬燈,在心

中回憶的布幕不時投影著。高一的軍歌

和英語歌唱比賽,雖然没日没夜的練習,

但在此時全班凝聚向心力,同學們感情也

在這時發揮到最高點;高二,一起參加刺

槍術比賽,用汗水與熱血刺向那最感動的

剎那;高三則是韜光養晦,相互扶持的一

年。雖然窗外有著千嬌百媚的風情,但黑

板上倒數的數字,總是提醒著我們不要神

遊太虛。老師的照顧與每一句鼓勵,都是

當時努力的動力,這些老師都是基中最重

要的寶藏!

  每當看到路上行人行色匆匆,總會有

感,朋友相聚真是不易!一個班級裡或多

或少有一群比較知心的朋友,是緣分如此

奇妙使我們聚集一起,甚至有的從國小就

同班。反觀現在大學,身旁坐的同學,總

是不同,來自各科系。人脈廣了,不過,

交情也淺了,似乎也不這麼單純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英文的畢業典禮

是Commencement,是開始,不是結束。

畢業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雖然在一起

三年的好同學,現在各奔前程,不過記憶

也從未消失,像老酒一樣越陳越香。即使

現在大學也快畢業了,我想,這些在生命

裡的許多「曾經」,會永遠留駐我心中。

作者簡介:彭博群93級

當年大學學測基隆區榜首現就讀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

基中

 永駐我心

Page 29: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60 61

  鳳凰花開、畢業歌響起,轉瞬間,我

已離別母校有兩年之久。一別母校後,遇

到新的人、事、物,生活在新的環境,但

談到三年高中生活,最令我難忘的,當屬

我的導師――袁映雯老師。

  我的導師,她是個標準的好母親,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她含辛茹苦培養長大

的孩子。她有慈母的溫柔,也有嚴父的要

求,她總以身教代替言教,寬猛相濟,公

正不阿。她不與極力追求學生表現而拉抬

自我身價的俗人同類,她重視的是更高層

次的品行。她不強求我們一定要金榜題

名,卻希望我們品德高尚,言行舉止皆有

高級知識份子的風範,使我們即使未能兼

善天下,也能獨善其身。

  古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天長日久,似乎已成定論,環境的重要性

可見一斑。所以老師除了認真教書,更要

求教室的整潔,她總說:「沒有乾淨的環

境,哪讀得下書?」所以我們總是教室整

潔評分的常勝軍。老師為人處世的態度,

慮周行果,使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

化中,漸漸形塑良好的品格,這都要歸功

於我們的良師。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們無數次面對

種種的抉擇,我們猶豫、躊躇、舉棋不

定、左右為難。而老師總是在最重要的時

刻,化身為一座巨大、堅毅不拔的燈塔,

指引著迷惘的孩子通往正確的道路。如果

說,茶葉是我們包裹住尚未喚醒的心靈,

那甘醇的山泉就是良師對我們的忠告與教

誨,讓我們得以舒展內在的良善與香氣。

上好的茶,便是這樣沏成的;一群懵懂的

孩子,也就是這樣才茅塞頓開的。當時年

輕氣盛的我們,直到現在,才體會――原

來聽取別人的意見是這麼的重要。

  還記得聽人讚嘆過梧桐樹的奉獻的精

神。「自己還是新皮時,保護著樹的內部

細胞,可是,老了!便落地,讓新樹皮得

以生長,又把自己的營養重歸大地。」多

像那無私奉獻的老師啊!而我們就是那受

惠的新樹皮,總有一天,我們也要施惠於

人,傳承那崇高的精神。

  沒有任何人能把名字,寫在時間的洪

流上。新生的生命,像潮水一般前仆後

繼,但老師卻在不斷變化的新時代的浪潮

中屹立不搖,培育我們,教導我們,使我

們成為有用的人。人們浪費生命,卻在製

造回憶;而老師們奉獻生命,卻在為社會

挹注新的活力、培育新的希望。老師的偉

大,使我們不禁銘感五內、感恩戴德。

作者簡介:沈玉翎94級射擊班

現就讀花蓮教育大學心理輔導系

高山仰止 :

 對恩師的感懷

Page 30: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62 63

  那天早晨,伴隨著窗外的雨港經典晨

景,我躺在依舊舒適的床上,做著一清醒

就會忘記的夢(所以也忘了是惡夢還是美

夢?)。輔導室周主任的一通電話,作了

我的起床號,也不禁想︰起自基中展翅高

飛那時算起,已經稱得上是一年半載了。

四個冬天之前,頂著一個小平頭(算是我

的註冊商標),我成為了翠崗新鮮人。

  校門兩旁神氣十足的糾察隊、水池裡

不時探頭的小烏龜、藏書五萬多冊的圖

書館、地下室的電影放映室、燒瓶裡漂

浮的生物樣本、質量十足的T65K2教學步

槍……,――還有,常藏身在綠蠵龜殼下

的海藍制服,這些都是我對翠崗最深刻的

印象。

  「大風泱泱 滄海茫茫 美哉基中 春之

朝陽……」高一時的軍歌比賽,是每個翠

崗人共同擁有的回憶,也是我第一次能完

完全全的不看歌詞唱出校歌。還記得當時

帶我們的教官是尤柏期教官(民國92年已

轉調屏東),雖然他平時非常的「平易近

人」,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軍歌比賽特別

的起勁,不但找了不少很少聽到的軍歌讓

我們挑選練習曲,更緊盯著我們一遍遍練

習。

  「(小聲唱)高山擋不住…(教官:大

聲!) 高山擋不住反共的雄心(大聲+升

key) 大海阻不了復國的壯志……」那段

日子一周五天中總有三四天是啞著嗓子回

家的,也因為這樣的反覆制約,我想我這

輩子大概是不會忘記基中校歌,還有這首

「頂天立地」該怎麼唱了。

  翠崗還有許多許多我不知道從何時就

有的傳統,像是每年12月31日前後,那

讓我領悟不少的歲末路跑。大家總是換上

新領到的路跑服,在起跑槍響的那一剎那

大步邁出校門,雨水混合著汗水,宣告

三百六十五天又匆匆過去了。我承認自己

是個懶惰不好動的人,所以想當然爾在這

長六公里的路跑賽中,我都是處於落後的

狀況,常常是跑三步走兩步,還真是有些

汗顏。

  不過也許正因為跑得慢吧,比起在前

頭的同學,我多欣賞了一些途中的風景,

像是那潺潺流動、清澈見底的東勢溪;還

有水源地一帶,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的

我在翠崗 的日子

Page 31: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62 63

山林花草。校歌中的「山環水抱 鬰鬰蒼

蒼」,會不會正好指的就是此處呢?

  高一時路跑,只想盡快跑回學校休

息,腿酸了,氣喘了,才停下腳步,看看

周遭的好景色。高二時路跑,遇上柏油路

面,就維持定速,在不撞到人的情況下,

盡情的大口呼吸山中的清新空氣,還有張

望四周有沒有小動物跟著我們一起跑步。

碰上泥濘小路不能大步跑了,就小步小步

的慢行,讓好山好水多陪我一些時間。高

三時路跑,索性找幾個同學一起開團,帶

了一點食物跟飲料,讓路給身強體壯的學

弟妹們往前奔跑,我們則在後頭悠悠哉哉

的踏青郊遊,帶著這片美景與滿足,完成

這最後一次的越野。(謎之聲:果然是老

人才會做這種事……)

  轉眼之間,基隆高中已經屹立了八十

個年頭,我也不知不覺到了會開始懷念

某些事物的年紀了。回想在翠崗的高中生

涯,雖然在升學的陰影下,苦悶的日子總

是比歡樂來的多。但真的很謝謝每一位教

導過我的老師,您所賦予我的,比起課本

上的知識多了好多好多。還有所有一起陪

作者簡介:朱玉棠94級

當年高中入學分數最高 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

著我走過來的同學朋友們,我們曾經一起

奮鬥、一起歡笑,爲遭受挫折的彼此互相

打氣――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和你們穿

著一樣的藍色制服。

在此也替即將步入考場的高三學弟們加

油,你們已經離夢想不遠囉!如果說升學

是達成夢想的必經之路,那就堅持下去,

把握住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試著去創造

種種的難忘回憶。

  當你終於踏入大學的校門時,可別忘

了帶著現在身上的這件藍制服

――它可是獨一無二的!

  最後,我要祝賀:

    翠崗八十 生日快樂!

Page 32: 八十週年校慶感言...33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母校創立迄今已屆八十週年。在這個可喜可賀,充 滿喜悅和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本人忝為「基中」一份子,實備感驕傲與榮幸。

  轉眼間,大學生活已經過了一年多,

很享受大學裡多采多姿的活動、以及自由

自在的生活,不過也許就是因為太過自由

了,有時候反而會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穿著制服、規矩一堆、對未來充滿憧憬的

高中生活,當初在基中的畫面,仍然時

常浮現,當年滿懷著興奮心情踏入基中大

門的小高一,時光真的無法倒

流。

  原來,高中三年可

以這麼短,卻又發生

那麼多的事情!從軍

歌、英文歌唱一直到

刺槍術比賽,我們賣

力練習的身影在腦海裡依

然清晰;而校慶時在大太陽底

下大力推銷自己親手烤的香腸,以及在不

知道畢業是什麼時去的畢業旅行,更是難

以忘掉的記憶,還有很多很多……

  在基中讀的是射擊班,一個從明德國

中射擊班延續到高中的班級。可能很多人

對射擊班感到很陌生,它是一個允文允武

的特殊班級,由前射擊國手杜台興先生擔

任教練,開啟了我課業外的另一扇窗―空

氣手槍。射擊,與其他運動不同的地方在

於它並不侷限於射手的身材,講求的是精

準、專注和情緒控制的能力。從射擊訓練

中我體會到了沉穩的態度與定下心來專注

於目標的毅力,並可紓解壓力,另外豐沛

的體能訓練對於應付逐漸加重

的課業也有很大的幫助!

射擊,也讓我們未來的

路變寬廣,比賽成績

好的人可以專心朝射

擊發展,很多學長畢

業後到了警大、警專

或體院。同時老師們也很

注重課業成績,讓我們在大學

之路上得以順利邁進!

  由於是射擊班的關係,偌大的教室,

生活在裡面的人口卻有點少,一開始覺得

只有十幾個人的班級怪怪的,但現在回想

起來卻很慶幸,雖然有時候像是弱勢族

群,卻也因此讓我們的感情更緊密。因為

作者簡介:陳孟羲94級

當年大學學測基隆區榜首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

基中、射擊班、我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