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5
9 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20年夏季號 被診斷結核病就想死的阿嬤 “詹醫師,我患結核病之後,真的不想活了⋯..“這是可以治療的病,又不是絕症,阿嬤妳不要想太多啦!” “可是我的孫女可能會被我傳染,只是沒發病對不對?” “是有可能啊!不過我們會先檢查。就算檢查出來有被感染,我們可以給她吃藥做潛伏感 染治療啦!” “原來不是等發病喔!那我能做什麼,我的乖孫,要不是為了活著照顧她,我早就去死了!”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我接觸到結核病人了怎麼辦 大部份的人,被公共衛生單位聯絡通知為結核病人的親密接觸者,必須到醫院接受胸 X光檢查,都會問醫師說,現在結核病不是很少嗎?為什麼我的XXX會有結核病呢?我 現在胸部X光檢查正常為什麼還要追蹤?什麼是潛伏感染?像這位阿嬤,自己發病,還要 擔心小孫女被傳染,是真的有必要的嗎?依照台灣2005年通報確診的結核病患之接觸者 世代追蹤來看,一年內發病比例為942/00,000,第二年則下降到288/00,000,第三年 2/00,000。追蹤三年內發病的個案,有44%是在指標個案通報後3個月內診斷的,意味 著這些個案有可能與原指標有共同曝露的源頭、或者接觸者就是未診斷的傳染來源,或者 接觸者本身抵抗力很差,例如:幼童及免疫力低下族群,在初次感染就發展成原發性結核 病。若以年齡別來看,接觸者發病風險遠較同年齡層一般族群高,分別是2歲以下:206 倍,2~24歲:30倍,25~44歲:22倍,45~64歲:0倍及65歲以上:8倍。然而接觸者 發病的風險高或低,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指標個案本身的傳染性,(2)接觸者本身的 易感受性,(3)接觸者與病患親密接觸的時間和所在空間結核菌的密度。所以萬一真的接 觸到病人,可以與居住地所在的衛生局聯繫,來確認自己是否有必要進行相關的接觸者檢 查,或者只是虛驚一場。 詹珮君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Transcript of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Page 1: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9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20��年夏季號

  被診斷結核病就想死的阿嬤

“詹醫師,我患結核病之後,真的不想活了⋯..”

“這是可以治療的病,又不是絕症,阿嬤妳不要想太多啦!”

“可是我的孫女可能會被我傳染,只是沒發病對不對?”

“是有可能啊!不過我們會先檢查。就算檢查出來有被感染,我們可以給她吃藥做潛伏感

染治療啦!”

“原來不是等發病喔!那我能做什麼,我的乖孫,要不是為了活著照顧她,我早就去死了!”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我接觸到結核病人了怎麼辦

大部份的人,被公共衛生單位聯絡通知為結核病人的親密接觸者,必須到醫院接受胸

部X光檢查,都會問醫師說,現在結核病不是很少嗎?為什麼我的XXX會有結核病呢?我

現在胸部X光檢查正常為什麼還要追蹤?什麼是潛伏感染?像這位阿嬤,自己發病,還要

擔心小孫女被傳染,是真的有必要的嗎?依照台灣2005年通報確診的結核病患之接觸者

世代追蹤來看,一年內發病比例為942/�00,000,第二年則下降到288/�00,000,第三年

2��/�00,000。追蹤三年內發病的個案,有44%是在指標個案通報後3個月內診斷的,意味

著這些個案有可能與原指標有共同曝露的源頭、或者接觸者就是未診斷的傳染來源,或者

接觸者本身抵抗力很差,例如:幼童及免疫力低下族群,在初次感染就發展成原發性結核

病。若以年齡別來看,接觸者發病風險遠較同年齡層一般族群高,分別是�2歲以下:206

倍,�2~24歲:30倍,25~44歲:22倍,45~64歲:�0倍及65歲以上:8倍。然而接觸者

發病的風險高或低,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指標個案本身的傳染性,(2)接觸者本身的

易感受性,(3)接觸者與病患親密接觸的時間和所在空間結核菌的密度。所以萬一真的接

觸到病人,可以與居住地所在的衛生局聯繫,來確認自己是否有必要進行相關的接觸者檢

查,或者只是虛驚一場。

■ 詹珮君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Page 2: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防癆雜誌

�0

衛生單位接受到結核病人通報後,會在短時間內盡可能收集確定診斷的證據,一旦

確認病人的診斷無誤,依照結核病工作手冊第六章的附件6-�,來進行接觸者檢查,在指

標個案通報一年後,衛生單位會再通知指標個案為痰塗片陽性、培養陽性、或胸部X光開

洞的指標個案,其接觸者接受第二次胸部X光的篩檢。若指標個案是多重抗藥性肺結核

(MDRTB)個案,其共同居住的接觸者,被追蹤的頻率會是每半年追蹤一次直到兩年為止

;慢性病人(chronic case)之共同居住的接觸者,則每年追蹤一次直到曝露終止後兩年為

止,若該病人為多重抗藥性肺結核個案,則亦應每半年追蹤一次。若接觸者本身有其他特

殊狀況(如:接觸者免疫差,或指標個案為非多重抗藥性之其他抗藥肺結核個案),需要更

頻繁的追蹤,則醫師可視情況約診追蹤。

  肺結核怎麼傳染給別人

絕大部份呼吸道感染或者法定傳染病都是急性傳染病,所以我們總是習慣把它當感

冒來想,如果現在沒有症狀,就應該是沒有得病才對。殊不知結核菌感染並非如此。第

一,一般狀況下,結核病不像感冒,只要接觸幾分鐘,就經過飛沫傳染而得到感染,通常

結核病感染需要長期的曝露才會得到感染,舉個例來說,通常是家裡有病人或者同寢室者

,這時約有�/3的接觸者得到感染;第二,得到結核病感染的人終其一生約有�0%的發病

機會,但這會發病的人,有一半的人在前兩年左右發病。若是接觸者本身有慢性病會影響

免疫力,或者是幼兒,則發病的比例就會提高;第三,在非一般的狀況下,舉例來說,如

果病患長期有症狀沒有就醫,導致肺部有已經被細菌破壞造成的空洞,痰中可檢查出大量

的細菌,再加上接觸的空間,沒有換氣系統,或者密閉通風不良,則接觸者變成感染者的

機會就加倍了。

在發生率持平的今日台灣,任何一個兒童或青少年的結核病被發現,都表示了社區中

持續有感染源散佈的危機;也就是說不是過去已被感染的成年人發病完就結束了,只要這

個社區中有一個沒有被診斷的痰中有結核菌的成人,沒有及早就醫,就會有新的感染者,

往後就有可能有新個案出現。

  去醫院接觸者檢查都做些什麼?

如果是接觸者,到醫院檢查,第一要務是排除活動性結核病的可能,第二重要的是醫

師或個案管理師給我們的衛教。在適當的衛教後,能了解結核病傳播的方式、目前自己有

可能被感染、以及萬一發病,應該向誰求助確定診斷及獲得完善的治療。醫院會提供以下

幾個重點給接觸者了解:

�. 每個結核病人都是被他人傳染而得病的(所以他們也是被害者),指標個案只要經過

正確的治療,傳染性大幅下降,適當的保護措施,確實可以避免他人被傳染;若為家庭內

Page 3: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20��年夏季號

或長時間親密接觸的狀況下,大部份的傳染都發生在尚未診斷時及治療之前。已經開始治

療的指標個案,請給予同理心和心理支持,減少病人內疚感,協助完成治療。

2. 告訴接觸者結核病發病的一般症狀,尤其發病可能是在肺內也可能是肺外,往往

是在免疫力差的時候發病,所以好好控制慢性病,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減少發病機會

的好方法。

3. 親密接觸者未來的發病機會總括起來約為3%,早期診斷並開始治療可以避免後續

的併發症以及減少傳播給家人的機會,所以建議接觸者一旦發現有疑似症狀,就醫時記得

提醒醫師自己是結核病接觸者,需要考慮排除結核病的可能性,以免延誤診斷。

  能預防結核病發病嗎

就預防來說,卡介苗是目前唯一的結核病疫苗,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新生兒全面

接種的疫苗之一。但就實証醫學的角度,卡介苗對於結核病所造成的死亡、腦膜炎、散發

性結核病有60~80%的保護力,對於一般其他的結核病卻只有50%的保護力;比較有爭議

的是對感染預防的能力(因為一般的疫苗不只保護不發病也保護不感染),科技的進步証明

卡介苗對接種者不被感染的保護力有限。對於接觸者,透過檢查判斷是否為潛伏感染,進

一步提供治療,是另一項預防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提倡,若接觸者為五歲及以下幼兒或者

HIV病毒感染者,則應該接受潛伏感染治療,以預防從感染者變成發病者。我國不但提供

新生兒全面免費接種卡介苗,從2008年四月起,在接觸者中,提供十三歲以下的兒童潛

伏感染診斷及治療,希望能降低國家未來主人翁潛伏感染者,未來發病的機會,增強國家

的競爭力及個人的健康。若接觸者超過�3歲,希望能夠得到潛伏感染診斷及治療,可與居

住地所在的衛生局聯繫,來取得資源。

在2008年4月以來,皮膚結核菌素測試陽性之接觸者兒童,分成“接受”九個月

Isoniazid潛伏性感染治療,及“沒有接受”治療兩組,追蹤約半年到一年半不等之後,排

除掉一開始就已經發病而“沒有接受”治療的接觸者兒童,計算出,九個月Isoniazid潛伏

感染治療,約可減少96%皮膚結核菌素測試陽性之兒童接觸者的發病風險。依國外治療相

關研究顯示,觀察時間越久,保護效果越大。

  潛伏結核感染的診斷

結核菌素皮膚測驗(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台灣廣泛採用的結核菌素,為丹麥製PPD RT23 with Tween 80,劑量2 tuberculin

unit (TU)/0.� mL,Mantoux test,48~�2小時之間判讀反應硬結。使用之結核菌素來源(

菌株)、測驗與判讀技術、使用劑量、宿主因素、卡介苗接種、環境中的非典型分枝桿菌

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結核菌素反應的判讀,尤其是偽陽性不得不慎。本國在�986年�月�日

Page 4: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防癆雜誌

�2

以後出生的世代,只有在出生後,新生兒時期接種一劑卡介苗,當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或

兒童,不幸為近期接觸結核病患者,由於感染率可達�0~40%不等,陽性預測值可達八成

以上,結核菌素皮膚測驗,可當作診斷潛伏結核感染的工具。由於結核菌素皮膚測驗是

依賴健全的T細胞免疫功能之體內(in vivo)測試,年長或者T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就會

有偽陰性的問題。所以,使用結核菌素皮膚測驗來診斷潛伏結核感染,應使用在特定高

風險族群,在接觸者的判讀以�0 mm當作判定陽性的標準;如果接觸者本身的免疫力有

因為疾病或者服藥而改變,則建議5 mm,詳細的建議請參考第四版結核病診治指引的第

八章和第十章。

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Interferone-γ release assay, IGRA)

近來研發出來診斷潛伏結核感染的新方法,是利用結核菌特異抗原在體外刺激淋巴球產

生丙型干擾素(M. tuberculosis specific Interferone-γ),加以定量來判定是否有潛伏結核感染

,理論上可減少卡介苗及環境中非典型分枝桿菌所帶來的偽陽性。但此檢驗依然依賴T細胞

免疫功能的健全性,且判讀的切點選擇也會影響診斷的靈敏度與特異性。目前該檢驗仍有許

多疑點尚待釐清,再加上採檢後必須在數小時內上機的時間限制,以及價格昂貴,故尚未被

普遍使用。未來若有更多研究資料能證實此檢查結果與後續發病之間的關係,則有機會成為

診斷潛伏結核感染的主流。在台灣,�986年以前出生的民眾,若不幸成為接觸者,在考慮接

受完整潛伏結核感染治療的前提下,則可考慮使用此診斷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仍然有

為數不少的細菌學確診結核病個案,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結果是陰性,故許多指引都指出,

當病人出現疑似結核病的症狀,就算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結果是陰性,也不能排除病人有結

核病,應積極採檢進一步確定診斷,故臨床上在使用此類檢查時,需注意其限制性。

  有恆心完成治療的祖孫二人組

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阿嬤,帶來的小孫女在出生一週內就接種過卡介苗,雖然被診斷出

有潛伏感染,但身體檢查和X光片檢查都很正常,尚未發病。阿嬤在小孫女要開始服藥前

,不免擔心小孫女服藥會不會有副作用,治療要九個月好久等疑問。經過醫師跟她清楚地

解釋,單一抗生素的使用,其實遠不及在治療結核發病時,四種藥全部一起上的負擔。兒

童對於藥物的代謝太快,劑量不但用的比成人高,反而擔心藥物濃度不足的問題。而能不

能每天好好吃藥,才是戰勝少量細菌的關鍵!九個月的一天一次潛伏感染治療期間,每個

月阿嬤都帶著小孫女來看診,不但小孫女天天認真吃藥,阿嬤更認真。小孫女的體重慢慢

地增加,在阿嬤治療完成的兩個月後也完成潛伏感染治療。期間祖孫倆同時接受每日關懷

員的送藥,堅守不間斷地服藥好習慣。在門診最後的一次看診,阿嬤說,還好知道小孫女

Page 5: 接觸結核病人後可以做的事 - tb.org.tw · “阿嬤,妳好好吃藥照顧自己,把病醫好!要活著好好看她長大!跟都治關懷員一起天天 努力,我們一起完成治療喔!”

�3防癆雜誌2011年夏季號

20��年夏季號

可以治療,她心裡上的難過,隨著兩人的完成治療,好多了。

  接觸者追蹤的重要性

雖然四十年前結核病盛行年代時的幼童或青少年若被感染,目前也已經是中年或老年

人了,為數眾多的感染者中,發病的比例不高,但卻是台灣每年通報的結核病人的主體,

可達八成以上。當這些病人發病,最重要的是治療病人減少進一步地持續傳染力,通常開

始治療後,要再傳染給別人的機會就大大地降低,再加上目前政府對於具傳染性的個案提

供都治計劃的服務,確保即時反應病人服藥的狀況並提供病人需要的社會扶助。但在診斷

前已經傳播的部份,就必須靠接觸者檢查釐清並提供後續服務。由於接觸有傳染性的肺結

核病人後,頭兩年發病風險較高,公共衛生部門應儘可能地找到有效的接觸者,讓他們了

解自己是接觸者,應該注意什麼。

門診也遇到過非常積極的家屬,孩子的祖父是病人,孩子的爸爸帶孩子來做結核潛伏感

染治療期間,從網路上得知,結核潛伏感染可降低未來發病的風險,就把全家帶來門診,拜

託我給全家(包括他B肝帶原肝指數正常的母親)治療,理由是“我們家結核病要斷根啦!”。

這種情況下,我會跟家屬了解他們是否有再曝露風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並且解釋治療非

疫苗,再曝露還是會中獎的道理。做過功課的家屬,在詳細地解釋後,還是決定跟小女孩一

起治療,這是否也讓各位見識到,台灣的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已經超過醫師的想像了。

  我是接觸者,我應該接受接觸者檢查

家人若有確定結核病診斷並開始治療的病人,切莫驚慌,也應避免流露出嫌惡的表

情。事實上開始治療後,病人最需要的是支持,家人的支持與體諒可以讓病人的治療更順

利更完整。有家庭內接觸的家屬,依公衛建議前往建議的醫療院所完成胸部X光片,確認

目前沒有肺結核的發病狀況。剛剛提過,在家庭內的接觸,有可能�/3的人都已經被感染

,但這之中,只有�0%的人會發病,雖然機會不高,但我們不知道會是誰?所以在接觸的

這段時間後,應該在間斷一年完成另一次胸部X光片檢查,確定在最容易發病的時間內,

沒有發病。剛剛也提過,發病的時間是終其一生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接觸者若有疑

似症狀,應提早就醫,並且提醒醫師自己的接觸史,以利早期診斷,避免延遲治療,傳染

給更多的人或產生後遺症。

  完成接觸者檢查不但愛自己也是愛家人的表現

  卡介苗不是防治結核病�00%的方式,兒童接觸者有機會診斷並接受潛伏感染治療,

對於成人來說,認識這個疾病,了解疾病,和搞清楚自己或家人是否為高危險群,一有早

期症狀即時就醫,及早診斷治療,就是愛家人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