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4
廿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政产学研合作是进行技术转移、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宣传 交流平台,本刊物将介绍南京大学典型的最新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聚焦南京大学与政府、企业及其 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合作的工作动态,展示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服务机构的工作成效, 全面展现南京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风貌和成绩,引导、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理念和机制。 协同·创新·跨越 2012 年第 1 期 总 001 期 办: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 邮编:210093 / 联系电话:025-83594091 / 传真:025-83686645 / 网址:http://ttc.nju.edu.cn 视点纵横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 年第 1 协助做好顶层设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水平,是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目前, 一些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导致我国自主创新能 力还不够强。例如,有的企业认为自主创新投入大,短期 内难以看到效益;有的用户认为,引进产品方便省力、又 快又好;有的政府管理人员认为,自主创新周期太长且涉 及多个部门难以协调,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可能带来各种风 险和相关责任;等等。高校作为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应着眼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协助国家从战略 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调动其他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协同创新按既 定的路线图推进,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北 京交通大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益经验。例如,我 国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这样 一个复杂系统的自主创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要 求很高、难度很大。北京交通大学接受这个任务后,立即 成立创新团队,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确立了科学合理的总 体技术方案与实施路线图,争取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财政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组织协同国际国 内多个创新主体,不断研究解决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各种问 题,创造性地克服困难,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 成功。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创新顺利实施。协同创新涉 及多个利益主体。因此,促进协同创新顺利实施,关键之 一是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首先要 大气,站得高、看得远,不与协作伙伴争利益。其他创新 主体能做的事大学不去做,大学只做其他创新主体不能做 的事。实际上,只要协同创新的目标实现了,各方都是赢家、 都能实现利益。同时,大学应克服包打天下的思想、树立 开放的心态,耐心说服各方,使之愿意承担风险和预见到 成功带来的收益,并促进各方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机构, 定期沟通,及时解决在协同创新中出现的问题。知识产权、 中试成果、最终产品等的利益分割是目前制约协同创新顺 利实施的关键问题。大学应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勇于放弃一些利益,同参与协同创新的其他单位和部门确认 各自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使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协同创新中受益。北京交通大学在 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试验中试、示范工程等 几个阶段中,分别请不同的创新主体来牵头,充分发挥协同 方各自的优势,体现了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主体为主导推进 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该系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 础。 打造高端平台团队,保证创新可持续性。协同创新涉及 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有效实现协同创新 的目标,需要建立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科技创 新平台是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和可持续创新的基 础;与各方密切合作,联合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并 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着力 点。在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围绕协同创新 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和专门人才,联合组建创新 团队,不断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在城轨列车运行控 制系统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北京交通大学一方面在平台共建 上下功夫,激发学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建成“轨道交通 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的主 导下,与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联合组建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并以知识产权和股权激励的方式,调动协同创新各方以及核 心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培育并联合组建了一个成果推广 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以平台辐射整个行业的效果; 另一方面以学校教师为核心、以专职科研队伍为骨干,采用 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 物,培养了 500 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形成 了一支近 500 人的专业技术队伍,锻炼了一支近 1000 人的 工程建设队伍。 (宁滨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2.4.19) 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 印刷.indd 1 12-5-14 下午8:05

Transcript of 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Page 1: 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University...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 一二年三月廿七日 共建创新体系创新创业协同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一二年三月廿七日

二○

一二年三月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政产学研合作是进行技术转移、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宣传

交流平台,本刊物将介绍南京大学典型的最新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聚焦南京大学与政府、企业及其

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合作的工作动态,展示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服务机构的工作成效,

全面展现南京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风貌和成绩,引导、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理念和机制。

协 同· 创 新· 跨 越

2012 年第 1期 总 001 期

主 办: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 邮编:210093 / 联系电话:025-83594091 / 传真:025-83686645 / 网址:http://ttc.nju.edu.cn

视点纵横

创 刊 语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协助做好顶层设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水平,是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目前,

一些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导致我国自主创新能

力还不够强。例如,有的企业认为自主创新投入大,短期

内难以看到效益;有的用户认为,引进产品方便省力、又

快又好;有的政府管理人员认为,自主创新周期太长且涉

及多个部门难以协调,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可能带来各种风

险和相关责任;等等。高校作为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应着眼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协助国家从战略

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调动其他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协同创新按既

定的路线图推进,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北

京交通大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益经验。例如,我

国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这样

一个复杂系统的自主创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要

求很高、难度很大。北京交通大学接受这个任务后,立即

成立创新团队,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确立了科学合理的总

体技术方案与实施路线图,争取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财政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组织协同国际国

内多个创新主体,不断研究解决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各种问

题,创造性地克服困难,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

成功。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创新顺利实施。协同创新涉

及多个利益主体。因此,促进协同创新顺利实施,关键之

一是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首先要

大气,站得高、看得远,不与协作伙伴争利益。其他创新

主体能做的事大学不去做,大学只做其他创新主体不能做

的事。实际上,只要协同创新的目标实现了,各方都是赢家、

都能实现利益。同时,大学应克服包打天下的思想、树立

开放的心态,耐心说服各方,使之愿意承担风险和预见到

成功带来的收益,并促进各方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机构,

定期沟通,及时解决在协同创新中出现的问题。知识产权、

中试成果、最终产品等的利益分割是目前制约协同创新顺

利实施的关键问题。大学应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勇于放弃一些利益,同参与协同创新的其他单位和部门确认

各自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使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协同创新中受益。北京交通大学在

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试验中试、示范工程等

几个阶段中,分别请不同的创新主体来牵头,充分发挥协同

方各自的优势,体现了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主体为主导推进

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该系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

础。

打造高端平台团队,保证创新可持续性。协同创新涉及

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有效实现协同创新

的目标,需要建立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科技创

新平台是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和可持续创新的基

础;与各方密切合作,联合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并

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着力

点。在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围绕协同创新

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和专门人才,联合组建创新

团队,不断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在城轨列车运行控

制系统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北京交通大学一方面在平台共建

上下功夫,激发学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建成“轨道交通

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的主

导下,与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联合组建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并以知识产权和股权激励的方式,调动协同创新各方以及核

心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培育并联合组建了一个成果推广

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以平台辐射整个行业的效果;

另一方面以学校教师为核心、以专职科研队伍为骨干,采用

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

物,培养了 500 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形成

了一支近 500 人的专业技术队伍,锻炼了一支近 1000 人的

工程建设队伍。

(宁滨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2.4.19)

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

印刷.indd 1 12-5-14 下午8:05

Page 2: 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University...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 一二年三月廿七日 共建创新体系创新创业协同

4月 11日上午。常熟市副市长王奇峰、常熟市科技局局长范建青、

常熟市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钱瑞龙、常熟市科技局副局长

陈岚、以及挂职于常熟市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任副书记的环境

学院王保忠副教授等一行人访问我校。潘毅副校长、科技处张晓东副

处长、生命科学院安树青教授给予了热情接待。

潘校长首先高度评价了常熟的经济发展,并表达了对我校与常熟科

技合作的支持。张晓东副处长向各位来宾介绍了我校的政产学研工作

情况,并详细阐述了我校在与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南

京大学特色的政产学研模式。双方就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达成意向,并

商谈关于共建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相关事宜。

2012 年 4 月 26 日,由南京市政府主办的“南京

新兴产业发展与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国际博览

中心拉开帷幕。我校精心组织筹备,携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多

个科研成果和实物以及我校在宁的创新载体参加了

为期三天的展示与洽谈,受到政府领导和众多参观

者的关注。

本次活动是“2012 中国·南京科技创业创新与

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的三大展览之一,参展单位

多为重点高校院所、省内知名企业,是在已成功举

办了 9 届的“重恰会”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进一

步凸显了创业创新和人才引领等内容。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 邮编:210093 / 联系电话:025-83594091 / 传真:025-83686645 / 网址:http://ttc.nju.edu.cn

5 月 3 日下午,南京大学政产学研合作贡献奖评审会在北大楼 211

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潘毅副校长主持,党委书记洪银兴、党委

副书记任利剑、副校长杨忠、校长助理李成等学校领导及南京大学服务

地方领导小组成员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等

14 个南京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院参加了本次评审,在听取了

14 位院长对研究院建设进展、工作成效、优势项目及发展规划等内容的

汇报后,评审专家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评审。

最后,洪书记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南京大学各政产学研平台的工

作和成绩,同时对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平台自我积累和自我造血能力;二是培育标志性成果,继续推进平

台各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孵化功能,优化运行机制,充

分发挥平台的孵化作用。

常熟市副市长一行访问我校

合作交流

我校参加南京新兴产业发展与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南京大学召开政产学研合作贡献奖评审会

南京市长季建业参观我校展区

政产学研合作贡献奖评审会

常熟市副市长一行访问我校

典型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材料及设备产业化项目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参与国家水体污

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与综合示范主题——典型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关

键材料及设备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针对淮河流域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现状,

结构性污染突出的特点,结合典型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

与回用核心产品及关键设备集成性差、成套技术模式单一

及推广面窄等问题,立足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以典

型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

政产学研用科技平台为条件支撑,实施高性能吸附新材料

及高效能分离新设备系列化、产业化、标准化及磁性树脂

吸附工艺模块化、集成化及成套化,建设新材料新设备产

业化基地,并在河南、安徽及江苏 3省分别建立政产学研

用科技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解决淮河流域水

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保障行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

科技和产业支撑。

高性能涂料

小到生活用品,大到航天飞机都离不开涂料。随着材

料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多功能涂料层出不穷。涂料已经

不再仅仅用于表面装饰和保护。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

术研究院正致力于以下新型涂料的研制,部分成果已经成

功转化。

一、抗辐射玻璃涂料

现代建筑运用了大量玻璃材料,但玻璃的保温隔热性

能较差,采用抗辐射玻璃涂料后,能极大降低能量损耗,

使得玻璃透光又节能。

二、自清洁涂料

建筑采用自清洁涂料后,能长时间保持明亮的色彩,

而采用普通涂料很容易受污染、老化。采用自清洁

涂料,能有效的延长机车,轮胎的保养时间,降低

成本。

三、水性涂料

水性涂料绿色环保,是涂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磁性纳米纤维高频物性与应用研究

由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担的 2011 年

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磁性纳米纤维高频物性与

应用研究已获立项。

该项目主要由南京大学陈平副教授负责,项目

总经费 25 万元。该项目研究围绕着磁性纳米纤维的

高频物性及其在微波工程中的应用,开展以下三个

方面的研究:磁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技术;磁性

纳米纤维高频物性的理论与实验表征;磁性纳米纤

维复合物的高频物性与应用。

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掌握磁性纳米纤维的可

控制备技术及其高频物性的测量方法;明确磁性纳

米纤维微观特征对其高频物性的调控机理;建立描

述磁性纳米纤维构成的复合材料整体高频响应与纤

维自身物性、结构特征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论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磁性纳米纤维设计制备出新型电

磁功能材料或器件。

项目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材料成分、

纤维及其晶粒尺寸、阵列结构参数等微观特征影响

和调控磁性纳米纤维高频物性的机理;磁性纳米纤

维构成的复合物中材料和结构参数对整体电磁响应

的影响。

重点推荐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印刷.indd 2 12-5-14 下午8:05

Page 3: 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University...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 一二年三月廿七日 共建创新体系创新创业协同

2012 年 4 月 11 日上午,南京大学连云港

高新技术研究院潘少明院长率南京大学教授、

金桥研发中心主任沈俭一、南京大学季伟捷教

授、南京大学张墩明教授、研究院宋金文教授

级高工、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徐根华高工前往江

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

桥集团”)就共建“南京大学金桥高新技术研

究院”、“南京大学金桥化工中试基地”等问

题与金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顾永庚、副总

经理朱天松及集团公司科技处相关负责同志进

行友好会谈。研究院潘少明院长对南京大学金

桥研发中心成立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双

方对共建“南京大学金桥高新技术研究院”、“南

京大学金桥化工中试基地”进行了深入交流,

达成了诸多共识。

双方商议决定:快速推进中试基地建设,

尽早发挥项目效益。中试基地的建设和运作在

商务上以金桥集团为主,朱成杰同志为主要负

责人;技术上以南大研究院为主,沈俭一同志

为技术总负责人。

潘少明院长一行与金桥公司领导会谈

2012 年 3 月 31 日 , 由国家环保部主持的第二次全国环境科技大

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国家“十一五”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

长,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项目组组长李爱民教授受到表彰,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全兴院士受聘

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此次淮河项目组受到环保部的表彰,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由南京

大学牵头的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治理项目的较高认同,南京大学流

域污染控制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李爱民

受到环保部表彰

潘少明院长一行与金桥公司董事长顾永庚一行在金桥总部进行友好会谈

简 讯

● 3 月 22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姚彦博士来到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术研

究院参观访问,同时了解南通市的创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

● 3 月 28 日,连云港市科技局刘海峰副局长一行来到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

技术研究院,针对研究院今年申报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催化

材料及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书的内容给予了很好的指导。

● 4 月 1 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一行考察调研南大仙林科

学园及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情况。

● 4 月 10 日,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与连云港海域使用保护动态

管理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海洋科技开发、海洋科技推广和服务等领域开

展合作。

● 4 月 16 日,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创业

板发审委审核通过。公司主要从事光电新材料MO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全球主要的MO源供应商。

● 4 月 17、18 日,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联合滨海化工园区

环保分局及环境监测站对第二批14家企业污水处理站标准化创建进行验收。

园区环保分局各领导再一次肯定了由研究院提出的污水处理站标准化创建理

念。

● 4 月 20 日,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昆山市

工业技术研究院三楼召开。

● 4 月 20 日,江苏昌泽电子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院签署入驻

协议,共建“民用光伏电源研发室”。

● 4 月 26 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涂志云博士与南京仙林大学城管

委会副主任赵子璧,就“我爱卡”项目入驻南大仙林科学园签署了正式协议。

● 4 月 26 日,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邀请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专家教

授前往淮安涟水县薛行工业园区管委会,探讨与园区和企业环境评估与污染

治理的技术合作。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 邮编:210093 / 联系电话:025-83594091 / 传真:025-83686645 / 网址:http://ttc.nju.edu.cn

平台动态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合作交流

校领导会见台湾李国鼎数位知识促进会来宾

4 月 10 日下午,台湾李国鼎数位知识促进

会理事长陈棠、秘书长李伟及神通集团副总经

理钟克雄一行访问我校,张荣常务副校长会见

来宾,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以及我校科

技成果转化中心、智慧城市研究院、计算机系、

台港澳办等单位代表出席相关活动。

张荣常务副校长对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

迎,双方共同回顾了“台湾经济与科技之父”、

我校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的重要贡献和高尚人

格,以及双方已经合作举办多年的李国鼎论坛;

重点就拟联合建立“南京大学国鼎云基地”合

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重要共识。之后,

并就 2012 年拟在成都举办李国鼎论坛的筹备进

行了初步沟通。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我校与张家港合作项目签约

3 月 31 日,张家港玉同电子有限公司和我

校声学研究所合作开发新型扬声器项目签约仪

式在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科技处

白志平副处长和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跃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我

校代表团进行了座谈。张跃副主任介绍了张家

港的发展情况,希望我校在科技、人才项目方

面给与支持。白志平副处长对张家港的发展和

文明城市的风貌给与高度肯定,并介绍了我校

服务地方工作的情况。双方达成了在新材料领

域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意向。

代表团还参观了开发区的金帆电源、骏马

集团、科技创业园等企业。

句容市政企代表团来我校考察

3 月 29 日,在句容市王先正副市长的带领下,句容市组织部、

科技局和郭庄空港园区领导一行 9人来到我校考察。杨忠副校长给

予了热情接待。

王先正副市长介绍了句容的发展情况,组织部、科技局、郭庄

空港园区分别介绍了句容在科技、人才项目引进方面的意向。

人力资源处李晓蓉副处长介绍了我校人才工作的情况,科技成

果转化中心介绍了我校服务地方工作的情况,对句容提出的人才和

技术需求,以及对接项目进行了讨论。

3 月 21 日,昆山市副市长、昆山科技镇长团团长党建军带领昆

山市代表团一行五人到我校访问。潘毅副校长对昆山近年来的发展

给与了高度评价,对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得到的政

府支持表示感谢。党建军副市长介绍了科技镇长团的工作情况,对

我校为昆山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共建昆山创新研究院的基

础上继续拓展合作领域。昆山科技镇长团副团长、我校教师吴聪萍

汇报了在昆山的挂职情况。组织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参加了接待。

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华

子春教授介绍了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情况,并表达了进一步合

作的意向。

昆山代表团

接待昆山市代表团来访

印刷.indd 3 12-5-14 下午8:05

Page 4: 视点纵横 南京大学政产学研通讯 - Nanjing University...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 一二年三月廿七日 共建创新体系创新创业协同

4 月 19 日,省科技厅产学研处张少华处长一行

来昆就苏南产学研载体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实地

考察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张少华处长一行

受到昆山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健和南京

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李

成等热情接待。昆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陆陈军,昆山

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孙亚平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在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邹志刚院长作了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建设情况的汇报。南京大

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是昆山市与南京大学共建共管的

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于体制机制的

创新,一年来,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

在双方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研究院的建设速度不

仅相当迅速,而且已初见成效。

张少华指出,考量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的

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张少华一行实地考察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的

平台建设情况,还愉快地试乘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

氢燃料电动车。

2012 年 4月 15日,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三次(扩大)

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张晓东副主任主持,参加

会议的人员有南京大学副校长潘毅、校长助理李成、财务处副处长黄力、研究

生院副院长朱易然、高新院院长施斌、商学院姜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综合部

部长杨思军、南京大学(苏州)高新院办公室主任马润。

施斌院长向理事会做了如下工作汇报:南大高新院 2011 年年度工作总结和

2012 年工作计划;南大高新院 2012 年年度财务预算。

会上潘毅副校长做了重要讲话。本次理事会通过了以下决议:关于通过关于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2011 年工作总结和 2012 年工作计划及 2012

年财务预算等事项的决议等。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 邮编:210093 / 联系电话:025-83594091 / 传真:025-83686645 / 网址:http://ttc.nju.edu.cn

2012 年 4 月 25 日下午,环保部科技司赵

英民司长一行在省环保厅于红霞副厅长、盐城

市政协副主席顾春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一山、

亭湖区政府区长李东成陪同下到南京大学盐城

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考察。

在研究院考察期间,李爱民院长就研究院

南京大学 (苏州 )高新院理事会召开第三次 (扩大 )会议

平台动态 平台动态

省科技厅产学研处张少华处长一行调研南京大学

昆山创新研究院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南大政产学研通讯/ 2012年第 1期

环保部赵司长一行莅临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视察指导

省产学研处调研昆山研究院

政产李爱民院长陪同赵司长参观分析中心

的建设情况、服务地方经济、承担国家重大水专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磁性树脂材料与装备的研发、生产、应用情况等向赵司长作了详细的

汇报。赵司长对磁性树脂新技术非常感兴趣,并对其在印染尾水深度处

理应用及示范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对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

程研究院在支撑淮河流域节能减排、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关键技术产业

化等方面更多工作给予期待。

我校参加苏北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工作座谈会

为进一步深化苏北

地区产学研工作,研讨

和交流苏北地区产学研

联合创新载体建设的经

验,加快科技资源向苏

北集聚,江苏省科技厅

于 3月 20 日在盐城市召开苏北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

建设工作座谈会,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处、20 余县市科技

局、7所高校的科技负责人和 22 个苏北载体的负责同志共

90 余人参加了会议。南京大学科技处张晓东副处长、南京

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李爱民教授、南京大

学连云港高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少明教授等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开展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服务苏北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实地参

观考察了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对南大盐

城研究院的建设表示了肯定。

会上,李爱民教授与潘少明教授等 5位苏北载体的负

责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潘少明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连

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一年半以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走

向稳步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建院经验。潘院长着重强

调人才是研究院快速发展的根本,规范兼灵活的用人机制,

吸引了一批高层次研发人员来研究院工作、提高了研发人

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了研发人员的工作创造性,正因如

此----使得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平台建设有了

大的突破,与研究院合作企业愿意不断地增加投入,如江

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入 4000 万元与研究院共建

中试基地。

李爱民教授提出 s“三个集聚,四个突破,五个满意”,

得到与会者较好的认同,即产学研载体成功的标志是要进

行资源、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实现理念、机制、技术和产

业的突破;得到政府、高校、企业、团队与员工的认同。

2012 年 4 月 10 日,南京大学连云

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与连云港海域使用保

护动态管理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海

洋科技开发、海洋科技推广和服务等领

域开展合作,为连云港市实施“科技兴

海”和“沿海开发”提供科技支撑和智

力支持。

研究院与“中心”的合作,将有利

于拓展并提升研究院在海洋经济领域的

研发范围及能力,有利于将南京大学、

研究院的海洋科技成果用于连云港海洋

经济发展大局,有利于连云港海洋经济

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连云港海洋经

济人才的培养。

签约仪式上,潘少明院长和中心赵

新生主任分别作了讲话,连云港市领导

张序余到会祝贺并作热情洋溢的讲话。

市政府副秘书长丁锐,市政府副秘书长、

研究院理事长王修杰,市科技局副局长

商显福等领导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还举行了聘请原连云港市海

洋渔业局局长郝新建担任研究院常务副

院长的聘用仪式。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与连云港

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印刷.indd 4 12-5-14 下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