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26
教會歷史 第八課 理性與復興時代1648-1789() 進步時代1789-1914年(一) 20142 2

Transcript of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Page 1: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 第八課

理性與復興時代1648-1789年(二) 進步時代1789-1914年(一)

2014年 2 月 2 日

Page 2: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福音覺醒運動The Evangelical Awakening

• 在西方基督教中,理性時代經歷了靈性的更新,稱為福音覺醒運動。有三個地區發生了意義重大的改變:

1. 德國,敬虔派的崛起 2. 不列顛群島,循道宗(the Methodists)的講道

3. 美洲殖民地:大覺醒運動(the Great Awakening)

Page 3: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18世紀初的英格蘭教會

• 啟蒙運動已把富有受教育的人的信仰從生活中心擠到生活的邊緣。

• 信徒的熱忱已經成過去,傳道人忽略傳統基督教關於人類罪性的教理。相反,人們以溫和的敬畏感和愉悅的心情來接近神。

• 大主教Tilloston抨擊他所謂的宗教熱忱,情感的表達。強調合宜的行為,應該慷慨、仁慈和寬容,並要避免頑固和狂熱。

• 英格蘭完全不像會產生震動全民族,充滿生命活力的信仰復興的地方。

Page 4: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1703-91) • 來自一個莊重得體、守規矩的家庭。父親是聖公會牧師,母親Susanna是不從國教者傳道人女兒。

• 1728按立為聖公會傳道人。 • 弟查理在牛津大學招聚一小群決定要認真對待自己信仰的學生。約翰被邀帶領他們。側重禱告、讀經和經常參加聖餐禮。被稱為「循規蹈矩者Methodist」。常施捨窮人,也探訪囚犯。約翰承認他缺乏真正基督徒應有的內心平安。

• 1736 去Georgia途中遇大暴風,見識摩拉維亞信徒們不畏死,在主裡的平安。

• 1736-1738 Georgia 傳教工作的靈性破產。

Page 5: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1738年重登英格蘭土地。 • 決心向摩拉維亞信徒學習獲得靈性力量的奧秘。 • Boher對約翰說 :因信稱義不只是一條教義,它是個人對神寬恕的體驗。

• 5/24/1738不情願地參加聚會,聽人誦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註釋序言,描述神藉著對基督的信在心靈中改變的工作時,他的心靈得到溫暖。他找到了他缺乏的確信與目的感,這提供他力量,走過半世紀。

• 參觀Herrnhut,遇到「對基督信仰有完全信心」的人,但也發現他們自以為義,與對親岑道夫伯爵的個人崇拜。與摩拉維亞信徒分開。

Page 6: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1739年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渴望接觸廣大群眾,開始在空地上向煤礦工佈道。邀衛斯理一起露天佈道。

• 面對曠野,面對世界:「我把整個世界看成我的教區;我把向一切願意聽的人宣布救恩的好消息當成我應盡的義務。」

• 衛斯理每年所走路程最少4,500英哩,一生所走的共25萬英哩,相當繞地球十次。大多是騎馬旅行。

• 強調亞米念派,反對加爾文的預定論。堅持認為神定意要拯救所有人,而人有足夠的自由意志選擇接受或拒絕神的恩典。他是覺醒運動中唯一贊成亞米念派的領袖。

• 與懷特腓看法不同而分離。但二人都想推行覺醒工作,同意互相尊重彼此的差別。導致循道宗有兩大陣營。

Page 7: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約翰是管理天才,循道宗的聚集開始遍佈英格蘭、愛爾蘭、威爾斯。但還沒形成教會。約翰仍認為自己是聖公會的傳道人。循道宗信徒成了教會中的教會。

• 查理寫下七千多首讚美詩和福音歌曲。是復興運動留下的最大遺產。

• 建立小組。 • 1773年在美洲需按立領袖,得不到倫敦主教的支持,自己按立,與聖公會分離的開端。

• 約翰直到臨終之前都在傳道。去世(88歲)後,英國循道宗信徒與聖公會分離。

• 影響:1. 更新了英格蘭及其殖民地的宗教生活。 2. 提升了窮人生活。 3. 激發19, 20世紀的海外宣教及社會關懷。

Page 8: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殖民地北美

• 美洲第一代移民有多樣的民族和宗教張力使人們無法建立獨立的官方教會。能使每個團體得到自由的辦法就是將自由賦於所有的團體。沒有國家的支持,沒有國家的保護,教會被迫獨自肩負起向不信者傳福音以及牧養信徒的雙重責任。

• 麻薩諸塞殖民地只允許自由民可以選舉總督和地方官,而自由民必須是教會會員。

• 奠基者的熱忱冷卻,為防止教會人數下降,1662年教會推出半約(Half-Way Covenant)。使曾受洗但無悔改得救經驗的教友子女,也可受洗成教友,享受政治權力。

• 1691年頒布新特許狀:選舉權建立在財產上。

Page 9: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美洲大覺醒

• 18世紀初,出現兩類清教徒繼承人。靈性遺產落在大覺醒運動的子女身上;「世俗清教徒」繼續主張清教徒的公民責任感並關注合法政府。

• 1720-1740年20年間大覺醒運動吹過整片地區。 • Theodore Frelinghuysen 新澤西荷蘭改革宗傳道人,在Raritan Valley 農場的復興。吹到蘇格蘭-愛爾蘭長老會信徒「Log College」(Princeton 神學院前身),培養出一大批具有福音熱忱的傳道人。傳道人派往南部地區。

Page 10: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Samuel Davies 帶領長老會在Virginia 復興。 • Shubael Stearns帶領浸禮宗在Virginia 和

Carolina 復興。 • 約拿單‧愛德華茲在馬薩諸塞的小鎮照管

200多戶對宗教麻木家庭的靈性。 1734年12月聖靈作工,大批大批的人歸向耶穌基督。

• 起初復興是地區性的。懷特腓1739年來到殖民地佈道,經過Georgia, Carolinas, Virginia, Maryland, Pennsylvania 和New York. 成為「大覺醒運動」的屬靈颶風。

Page 11: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宗教自由的倡導者

• 巴庫斯(Issac Backus, 1724-1806) 17歲在大覺醒運動中重生。

• 成立馬薩諸塞Middleborough第一家浸禮宗教會。

• 浸禮宗的信條:國家和制度化宗教之間一切直接聯繫都必須打破,以便美國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教國家。

• 神在世上指定兩個不同類型的政府,它們的本質不同,所以永遠不應該相互混淆;一個屬於國民,另一個屬於教會。

Page 12: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在反抗官方教會的同時,復興者從來沒有放棄他們對基督教美國的夢想。如果大多數公民能自願地順服神的律法,神的國度就會臨到。復興運動就是神達到那個目的的手段。

• 1740-1742新英格蘭教會人數從25,000人猛增到50,000人。1750-1760之間,有150個新公理宗團體形成。

• 覺醒者全神貫注於個人對拯救的需要,而傾向於忽略清教徒對福音中的政治和社會含義的關注。從建立清教徒的「神聖共和國」變成美利堅人民為「自由」而鬥爭。

• 理性主義者與復興主義者在宗教自由這一實踐和法律問題聯合起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國會不得制定確立一種宗教為國教,或禁止傳教自由的法律』。

Page 13: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進步時代1789-1914年

• 歷史學家把1789年7月14日暴民攻入巴士底(Bastille)監獄的事件看為新時代的誕生:進步時代。

• 巴士底象徵著舊政權:君主的獨裁統治、以及由天主教會、富有的貴族與無權勢的平民組成的傳統封建社會。狂暴的群眾象徵著新時代,19世紀和以及這時代賦於普通人的權利。

• 新時代建立在人類進步的學說:大家相信人類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樂。

Page 14: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進步時代1789-1914年

• 就像科學向傳統基督教提出新問題一樣,法國大革命為普通人釋放出新希望。權力似乎為大眾唾手可得。對基督教來說,這意味著在知性懷疑這個挑戰之外又加上新的社會動盪。基督徒如何滿足城市大眾的需要?人難道只是進化的產物嗎?面對這些難題基督徒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沒有了傳統的國家支持,許多新教徒開始求助於志願會社,不僅向窮人和受壓迫者傳福音,也把福音帶到異國土地上。

Page 15: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天主教對抗自由主義

• 1870年9月20日教宗國走向滅亡。 • 1929年2月墨索里尼與教廷締結「拉特蘭條約

Lateran Treaty」,教宗只在梵諦岡擁有完全的主權。

• 1870年標誌著教宗世俗權利的終結,也宣告羅馬教宗具有最高權威和教宗無謬的教理。

• 1854年12月8日,教宗庇護九世宣告馬利亞無玷受孕這傳統信條為教條。

• 天主教在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及民族主義等敵對勢力包圍下,選擇撤退到安全地帶,隱藏在尊貴而無謬的教宗制這座圍牆之後。

Page 16: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十九世紀的英格蘭

• 福音派的克拉朋教派 (Clapham Sect):基督教社會關懷的典範。

• 聖公會高教會派的牛津運動:教士虔誠品質的源頭。

Page 17: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基督徒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 教會的雙重委身:神差遣他的子民進入世界傳拯救的福音,服事窮乏的人。但也呼召他們要離開世界去敬拜他,認識他。

• 沒有敬拜的傳教只會產生空洞的事奉,沒有傳教的敬拜會導致麻木。

• 十九世紀日益增加的自由讓基督徒得以形成一大批宗教會社,要麼以某種重要的方式事奉英格蘭人,要麼將福音傳到海外。

• 它們是個別基督徒為了某個特殊的目標而在一起同工的團體。例如以幫助窮人為目標。

Page 18: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在循道宗復興運動的推動下,福音派將英國社會中的社會疾患看成是忠心事奉的呼召。他們投身於幫助被忽視和受壓迫者的改革事業中。

• 福音派改革運動的總部在克拉朋村。是富有而熱心的福音派信徒的鄉村住所。他們常在一起查經、交談和禱告。歷史學家稱他們為「克拉朋教派」。

• 領袖是議會政治家William Wilberforce威爾伯福斯。在他領導下克拉朋的朋友漸漸建立起親密團結的關係。常討論國家中不正當、不公平的行為。

• 許多福音派事業就是從克拉朋開始的:英傳道會、英國聖經公會、改善窮人生活會、監獄紀律改革會等等。

• 他們最大努力的是反奴隸制度。

Page 19: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反奴隸制 • 英國自1562年開始奴隸貿易。1770年從西非運來100,000名奴隸中,英國船運送一半以上。許多英國人認為奴隸貿易與大英帝國的商業貿易和民族安全密不可分。

• 1789年威爾伯福斯開始在下議院發表關於奴隸交易的演說。慢慢使用公眾注意的一切手段,引起英國人民的關注。

• 1807年下議院立法終止人口交易的合法化,但奴隸仍生活在綑綁之中。

• 威爾伯福斯年老不良健康離開議會,扶持Buxton繼續事工。

• 1833年7月25日「解放法案」通過,在威爾伯福斯逝世前四天。

Page 20: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牛津運動

• 是1833年由牛津大學的三位英國國教高派教會的教士發起的宗教運動,其目的是通過復興羅馬天主教的某些教義和儀式來重振英國國教。

• 是對19世紀英格蘭社會危機的一種完全相反的回應。

• 英國國教會的力量原取決於議會中的土地貴族,1832年的「改革議案」打破原有權力平衡。許多不屬於英國國教會的議會新成員擁有超越教會的權力。

• 牛津人深深擔憂英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他們將政府的改革看成是攻擊英國國教會的神聖性,決心抵抗塵世的侵犯。

Page 21: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1833年基布爾John Kebel在大學講道壇發表「舉國背教」,當一個民族不再尊重使徒統緒,即主教,並且只崇尚以流俗和利己為基礎的理性時,這個民族就因否定神的主權而被判有罪。

• 發行一系列「時代小冊子」形成「書冊派」。 • 其目的是通國復興羅馬天主教的某些教義和儀式來重振英國國教。

• 他們自視為界在羅馬天主教及新教之間最為中庸。

• 一步步向羅馬教會靠近。1841年紐曼加入天主教,多人跟進。大多數仍留在英國國教會,宗教集中在禮儀、神父和聖事上。他們對美的關注帶動了教會建築、音樂與藝術的發展。

Page 22: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從1845年開始成立了多個修女服侍群體(Sisters of Mercy)。這些群體成為慈善和社會活動的中心。

• 漸漸地,「牛津運動」和「書冊派」這些名字為「安立甘-公教會」(Anglo-Catholic)所替代。意味著英國國教徒珍視同東正教及天主教的大公傳統相互合一,但仍拒絕接受大牧首或教宗的無上權威。

• 影響:更新英國國教會;教會的權力與政府分開。

Page 23: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新教的宣教

• 第一批試圖向偏遠地區傳福音的新教徒是敬虔派。關注點在歐洲殖民地的居民。

• 現代宣教之父:威廉‧克理(1761-1834)鞋匠,妻子患有精神疾病。

• 1792年克理出版《探索基督徒委身於異教徒歸信之法》:反對往異教區傳福音的五大理由- 遙遠的路程、未開化的文明、可能存在的危險、援助上的困難及其難解的語言。同樣障礙卻不能阻擋商人前往。

• 1792 年10月十二位弟兄成立浸禮宗宣教會。 • 1793年克理至印度宣教。

Page 24: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英國東印度公司不許克理在加爾各答居住,只得在丹麥管制下的雪蘭坡(今孟加拉)定居。在靛青廠做工頭維持生計。1799年另兩位浸禮宗同工同來建立宣教站。

• 投入研究印度教錯綜複雜的思想。至1824年翻譯聖經、出版語法書、字典及東方籍的譯本。

• 雪蘭坡三人組的榜樣影響深遠。19世紀初,新教做出決定:向萬民傳福音。

• 1820s, 1830s 對海外宣教產生興趣成為英國教會的普遍特徵。

• 1888年12月美國成立「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把“在這一代將福音傳遍世界”作為口號。

Page 25: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非洲傳教並探險的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 1813-1873)使非洲心臟向現代社會敞開。

• 基督徒堅信有責任將福音傳遍世界,但沒有哪一種傳統的教會管理形式能勝任世界性宣教工作。不得不尋求新型的合作方式:志願者社團(the voluntary society)。

• 志願者社團它的誕生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而非出於神學上的原因。是跨宗派行動,使不同宗派的人為了明確的目標而攜手。也通過平信徒領袖來改變教會權力基礎。

Page 26: Church history 8 教會歷史

• 早期傳教士沒有意識到福音在其他文化中的衝突。很多人以為基督教的西方模式就是基督教。後果會對福音工作的開展造成致命的危害。

• 另一方面,福音本身的獨特性,若掩蓋這事實,可能改變基督教信仰成另一個福音。

• 現代基督教的宣教特徵: 1. 志願而非強迫性。沒有國家支持或控制。 2. 充分發揮廣大信徒的財富和才幹。 3. 隨著福音廣傳,出現一批人文主義精神的傳道人:建立學校、醫院和醫生與護士培訓中心。

• 從威廉克理的修鞋舖為起點,教會的大公性開始闊步前進,擁抱新土地上的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