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赋作 读古代知识分子风骨 ·...

1
7 · · 2019 9 7 www.jfdaily.com BOOK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95 》《 》《 6 》, 800 1400 20 20 30 ,“ ”, 300 1937 14 300 12 20 1000 5.4 2000 2500 180 1931 7 23 1932 1 28 · 1933 10 10 —— 4 31 93 25 3500 5 1935 3 300 …… ”。 3 1936 11 1937 8 13 ,“ 11 ,“ 1931 4 26 112 2 :“ ……” ?” :“ ?” ,” ,“ 。” …… 1 9 3 1

Transcript of 从经典赋作 读古代知识分子风骨 ·...

Page 1: 从经典赋作 读古代知识分子风骨 · 那么简单。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 分析。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 然而, 分析历史的规律是件很难的事情,

读书会从经典赋作,读古代知识分子风骨■ 叶嘉莹

7读书·连载·广告2019年 9月 7日 星期六www.jfdaily.com

编辑:黄玮 执行编辑:柳友娟 BOOKS

水不断地流走可是眼前的流水未尝断绝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苏东坡借自己的一段话来安慰他的朋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说朋友你也曾知道、 注意过那流水与天上的明月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你看那流水,是不断地流下去的。这里的“逝者如斯”是有出处的,见于《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苏东坡就说了,你看那不断地流过去的水如此不停止,可是你如果反过来看是“未尝往也”,那水又何曾流过去了呢?比如说我们看长江,说“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断地流过去,可是到今天这长江还在那里。如果你随便站在任何一条小小的溪流之上, 你看到水不断地流过去,但你的脚下仍然有水在那里流过,未尝断绝,还在那里流着。他说“逝者如斯”,你看那不断消失、不断流去的河水,如此不停止,可是“未尝往也”,并不曾真的流过去。水仍然在我们的脚下,江水之中仍有流水。

李白曾经有两句诗说:“前水非后水,古今

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前水非后水”,前面流过去的水就不是后面流来的水了,

所以李后主就说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去而不返,过去的就永远地过去了。“古今相续流”,可是从古到今那水永远不断在那里流着,

所以宇宙万物的外表, 虽然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可是它本体实在是未曾变动的。新人也不是旧人了,可是年年都有人在那桥上走过,“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苏东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水不断地流走,可是眼前的流水未尝断绝,这是你看到的水如此。

何必羡慕那无穷的长江人类的生命同样无穷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流水是如此,那还有明月呢?那明月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天上的明月虽然有的时候圆, 有的时候缺,可是它本身始终没有增加,也没有消减。

于是,苏东坡接下来论说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说,原来宇宙之间的万物就是如此的———如果我们对于宇宙万物从它们时时刻刻不停地改变那一面来

看的话,“曾不能以一瞬”。天地之间的万物,没有一刻的时间是停止而不改变的。

就以我们眼前来说, 我们所面对的桌椅、书本、纸张,我们所面对的眼前一切,你以为当下这一瞬间它们没有改变吗? 其实它们已经改变了。

如果没有改变的话,我们这宇宙的万物,我们眼前的东西,无论是桌椅、书本、纸张,它们为什么会陈旧、败坏呢?所以天地之间没有一样东西,能一刻之间停止而不改变的。

可是反过来, 要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的话,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如果我们从宇宙不改变的一方面来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那么,我们身外宇宙之间的万物与我们自己都是无尽的,都是无穷的。

我们刚才说这个流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如果把宇宙之间不断不停止的生命也比作生命的流水的话,那么这个生命之流也是“未尝往也”。有生也有死,然而整个生命之流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如果从宇宙不变的一方面来看,万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

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万物的无穷尽我是相信的。今年的花落了,明年仍有花开;今年的草枯黄了,明年仍然还会碧绿,万物是无穷尽的,宇宙永远如此。宇宙万物虽然是无穷尽的,然而我们人生是有穷尽的,是短暂的,为什么苏东坡却说万

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呢?

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流,是由我们子子孙孙的生命来延续的。不但我们肉体的生命有这样的延续, 我们精神上的生命也有这样的延续,就像我们所接受的思想很多是古人遗留给我们的。

也许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之间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所写的一篇文章,可能影响到千年万世之后的人。所以苏东坡说:“而又何羡乎!”他劝他的朋友,你又何必羡慕那无穷的长江呢,人类的生命同样是无穷的。

把自己在挫折时能有的超旷襟怀写得很好

接下去,苏东坡又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而且人也不要羡慕那些不可得的东西。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假如不是我所能够得到的,虽然是一丝一毫这样微小、渺小的东西,我也不要过分地去得到它、占有它。中国古人常常讲“乐天知命”“知天命”,有的时候人应该有这种心态。我们之所得的是有定数的,不要去强求。 这种看法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过于消极了,

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满足,能够乐天知命,但并不是停止在那里不动, 所以儒家一方面讲乐天知命,另一方面讲君子自强不息,这并不是互相违背的事情。

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呢?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只有那江上吹过来的徐徐清风———在这篇《赤壁赋》开头曾说“清风徐来”,还有那“山间之明月”———升在那高山上明亮的月光。

像这样美好的东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那就是造物者给我们的。《庄子·列御寇》的注解中有这样的话:“能造化万物,故谓之造物。”

为什么称他为“造物”呢?因为他能够创造化生万物,故曰造物。苏东坡说,风声和月色,这就是造物者给我们的无尽的宝藏。

我们知道,这篇《赤壁赋》是苏东坡被贬官在黄州时所作的,他把自己在挫折、患难、被贬官的时候,能够有的这份超旷襟怀写得很好。人生何必眼光这样拘狭,把得失看得这样重呢?所以他说,“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不要狭隘地看待得失。

(李东宾 整理)

为什么写“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张宏杰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有多重要?

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我们都知道,记性不好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就忘,做事颠三倒四,他的人生显然会受到影响。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梳理分析自己的历史,它在现实当中就会总犯错误,甚至会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因此有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

但是,“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多读几本史书, 就会明智起来,没那么简单。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

然而, 分析历史的规律是件很难的事情,

面临着很多困难。

第一个是历史资料方面的困难。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夏商开始我们就有史官了,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历史资料最多的国家,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别的不说,一套“二十四史”就有四千多万字。

我们还有《资治通鉴》《史通》《通典》……都是大部头的。如果你都想通读一遍,再去总结,一辈子也读不完。

第二个是总结和梳理的困难。

你掌握了史料,读了大量的史书,也不见得能从历史当中获得益处,相反,还可能被历史给坑了。

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能会总结出完全不同的规律。

中国拥有最庞大的史料库,然而并不见得最伟大的历史学就能因此产生。事实上,在漫长

的中国古代史上,历史学家们基本上是按照“善恶忠奸” 这个简单思路, 对复杂的历史记忆进行整合。几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总是认为,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 就是因为不肯好好听孔子的话。而普通老百姓听了历代的评书、演义,得出的结论更是简单: 一切成功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忠臣的话,一切失败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奸臣的话。所以只要“亲贤臣、远小人”,天下自然太平。这种历史总结能力,是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一直在“鬼打墙”

式的治乱循环中绕圈子的原因之一。

所以,读史需要悟性。“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并不绝对正确。 学历史不见得都能获得智慧,

有的时候获得的是更深的愚昧。

因此,我会在这本书中对比在地理因素影响下的先秦和希腊文明,对比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对比清代中国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财政能力,

对比中国、 日本和缅甸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时的反应,这样才能凸显出中国历史的独特规律。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史也都会总结出不同的经验和教训。这本书的性质是普及读物, 并非对历史知识的均衡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我自始至终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而非“历史学家”。因此我的这本书是典型的一家之言,肯定有很多偏颇之处。但是如果这本小书能刺激你更主动、更积极地思考历史,或者说,你能把这本书当成我手绘的中国历史导游图,拿着它去漫游,探索更深入、更广阔的历史,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简读中国史》张宏杰 著岳麓书社

从南京这个窗口看中国历史

■ 曾禾

近日,作家叶兆言携新著《南京传》做客建投书局举办的读书会。他告诉现场读者,作为一名南京人,他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文字,而《南京传》是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南京这扇窗户把中国历史说一遍。

主持人: 您是一名南京土著,这本书的写作跟您对南京的感情深厚有关吗?

叶兆言:感情肯定有的,我是一个南京人,而写作者一般总会书写自己的家乡。

今天,世界不断在变,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地方特色变得越来越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我写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南京人看的。

南京是中国南方城市的一个代表。在我看来,南方人想要了解我们的南方,中国大历史中的南方,这本书是一个窗口。我写这部书,就是以南京这个城市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来说中国的历史。在书中,南京这个符号是重要的,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从南京这个窗口能看到的中国历史。我一直说,这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历史。

我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文字,

觉得自己不会再写, 不可能再写。直到找到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南京这扇窗户把中国历史说一遍……没想到创作状态会那么好, 有段时间,

我每天工作将近 10个小时, 结束时天旋地转,仿佛云里雾里。真是疯狂,

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上岁数的老同志,能够这样,实在太美妙了。

主持人:您的很多随笔写了很多人,您觉得写人跟写一个城市,或者把城市做成一个专著有什么不一样?

叶兆言:完全不一样。如果有一点一样,那就是写作本身都是坐在那面对着一台电脑说。我觉得一个写作者就是一个话痨,想说、喜欢说,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 写人物比较随意,显得自由一点。而我写《南京传》,

写这样一座城市,基本就是按照时间轴写下来的。

我觉得为一个城市立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如果光写南京的历史,我并没有太大兴趣。我特别想写一写中国历史, 根据我的阅读经验,我认为两个城市特别适合讲中国的历史,一个是北京,它是中国的中心,特别适合于叙述大一统江山的历史。还有一个城市就是南京,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华文明核心的一个“备胎”。而西安、洛阳,可能更适合讲汉唐这种断代的历史。

主持人:您是写小说出身,这本书是非虚构写作。所以,请问您创作此书时和您写小说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叶兆言: 我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确实写了很多年的东西。对我来说, 这两种写作都让我感到快乐,都写得挺有意思。

《南京传》叶兆言 著译林出版社

《迦陵讲赋》是叶嘉莹 95 岁之年刊行的新著,为读者解读《芜城赋》《小园赋》《秋声赋》等6 篇经典赋作。

赋是诗词之外,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重要文学体式, 兼采诗与散文之长,既有诗歌的押韵, 又取散文字句的长短不齐。在此书中, 叶嘉莹的解析不但展示了赋铺陈状物、文藻华美的语言特点,还剖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志意风骨。本文摘自《迦陵讲赋》,是叶嘉莹对苏轼代表作《前赤壁赋》的解读,有删节。

序言

《迦陵讲赋》叶嘉莹 著中华书局资料图片

未完成的“大上海计划”

计划在黄浦江下游虬江口一带造深水大港,第一期就占地800亩,港区长1400米,然后在真如设货运总站,与铁路沪宁、沪杭各线相连。

这一深水港的建设在“大上海建设计划”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笔。众所周知,上海是以港兴市的,当时就是在外滩,也有大大小小好几个码头。黄浦江虬江码头一建,就等于卡住了租界当局的咽喉。

熟悉上海历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所谓繁华只局限于租界、华界南市以及租界当局“越界筑路” 所蚕食的很小的一片区域,今日的商业繁华之地, 风光旖旎之处,如徐家汇、静安寺、龙华、虹桥等地,当年都还十分偏僻, 更不要说是江湾了。那时的江湾,“地势平坦,村落稀少,人踪难觅”,可以讲是一张白纸。而要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这么一个新上海宏伟的蓝图,描绘出大上海未来的美景,是很有魄力的。

但是要实施这么一个计划谈何容易,其中最困难的是资金。当时张群提出发行“大上海建设”特别公债,第一期共300万元, 以市房捐收入作担保,到1937年每隔半年还本一次, 分14期还清。 上海市民对建设新上海热情高涨,

一些电影明星、名媛淑女纷纷上街向市民促销,300万元公债一销而空。要知道当时一个小学教员的工资月薪才12元至20元。又是这个沈怡想出了一个怪点子,就是利用土地的差价做文章。当时江湾的地价低廉,平均每亩地的地价不到1000元,沈怡大刀阔斧,以这样的价格征下5.4万亩地。根据总体规划,他留

足了新的市政府公共设施的用地外,将其余的地分别以2000元至2500元一亩的价格抛售,一下子获得差价180万之巨,这一款项保证了新的市政府大厦等一系列公共建筑物的建设资金。

1931年7月23日, 正在青岛避暑的宋太夫人倪桂珍不幸去世,不久灵柩便从青岛运回上海安葬,宋氏三姐妹霭龄、庆龄、

美龄以及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等均聚集在上海,为母亲送葬。蒋介石因公务繁忙,原本想让张群作为他的私人代表参加葬礼,但宋美龄坚持定要蒋介石亲自来沪参加葬礼,于是蒋介石又一次匆匆赶到上海。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爆发,

上海陷于一片火海之中,但战火依然没能阻止大上海建设的步伐。1933年10月10

日,上海市最高行政机关———市政府大厦落成,这座高4层31米,长93米,宽25米,中国古典式彩绘梁柱、 典雅庄重的建设物,

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美丽。市长办公室装潢之讲究,陈设之豪华,在上海史上空前绝后,以至第一次踏进这间办公室的时候,见多识广的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也吓了一跳。大礼堂雕梁画栋,中西合

璧。就连职员用膳的食堂也是红木的靠背椅,红木的长条桌,气度非凡,让人瞠目结舌。

不久,建筑面积都为3500平方米左右的市立图书馆和市立博物馆相继落成,这两幢建筑物风格相同, 都是宫殿式门楼,

与市政府大厦相一致,但二层以上却采用当时最现代化的建设风格和设备,在亚洲堪称一流。

在“大上海建设计划”中特别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志在增强市民体质,一扫“东亚病夫”的窘态。计划中的市立体育设施包括5座建筑物,即运动场、游泳馆、体育馆、网球场和棒球场。到了1935年,体育场、游泳馆和体育馆相继落成。这3座体育场馆,规模空前,在旧中国是最大的。尤其是体育场,占地达300亩,据《上海市年鉴》

记载:江湾体育场“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其于体育场之地位,目下远东殆无与匹”。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年间,

这3座体育场馆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体育场馆。

这里有一个插曲,1936年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狂妄自大的日本人一走进上海江湾体育场,不由得大惊失色,他们绝

对没有想到从“明治维新”以后一直被他们所瞧不起的中国人居然造成了这么一座宏伟漂亮、亚洲第一的体育场,于是一直耿耿于怀。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上海沦陷,卑鄙无耻的日本人就将江湾体育场变成马场,放养他们的军马,以泄心头之恨。

抗战胜利后,上海人清理体育场,单单从这里清理出的马粪就装了11卡车。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整个上海成了剧烈搏杀的战场。11月, 上海沦陷,“大上海建设计划”终成泡影。

1931年4月26日, 星期天, 刚过了谷雨,上海就进入了罕见的小阳春,街上树叶早已透出了新绿,外滩公园里的柳树垂下了缀满新芽的枝条。和风拂面,一些时髦姑娘迫不及待地穿起了短袖旗袍,最多在臂膀上搭上一条开丝米的大方巾,一副暮春初夏的味道。

中午时分,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特科专门负责情报的第二科科长陈赓 (化名王庸)突然闯进了浙江路112号清和坊2楼的中央军委秘密联络点, 找到了正在和秘书商谈工作的周恩来。 他神情古怪地看了一下周恩来,突然激动起来:“刚刚收到钱壮飞让他的女婿刘杞夫从南京专程送来的紧急情报,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了……”

“什么?”周恩来大吃一惊:“这消息你们核实了吗?”

“应该是不会错的,”陈赓回答,“顾顺章去武汉,钱壮飞并不知道。”

身着长衫的周恩来双目炯炯, 紧盯着陈赓,突然他低下头去,惘然若失、痛苦万状地叹了口气。 据当时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陈养山回忆:周恩来确实非常震惊,平时绝少抽烟的周恩来, 破天荒地向陈养山要了支烟,抽了几口,让烟呛了好一阵子……

(五) 连 载

############################################################################$%%%%%%%%%%%%%%%%%%%%%%%%%%%%%%%%%%%%%%%%%%%%%%%%%&%%%%%%%%%%%%%%%%%%%%%%%%%%%%%%%%%%%%%%%%%%%%%%%%%%%%%%%%%%%%%%%%%%%%%%%%%%%%&%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吴基民 编

上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