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24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从词到文: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 推介 《减少课程选择促进性别公平?数学必修课程对 STEM 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推介 《物理教学中的同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积极变化的方法》推介 《眼动分析支持下的地图目标识别记忆任务中地图要素的处理与整合》推介 本期推荐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第 1 期 2018 RESEARCH FRONTIERS IN SUBJECT EDUCATION

Transcript of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Page 1: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RESEARCH FRONTIERS IN SUBJECT EDUCATION

( INTERNAL INFORMATION,STARTED IN 2018 )

2018 VOL.1 NO.1

SPONSORED B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内部交流,2018 年创办)

2018 第 1 辑 第 1 期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责任编辑:卢晓旭 胡 陶 学科责任编辑:(投稿邮箱)

语言教育(母语)

语言教育(外语)

数学教育

物理教育

化学教育

生物教育

科学教育

公民教育

历史教育

地理教育

其他学科教育及教师教育

沈银银 ([email protected]

郑晓影 ([email protected]

韩宝玲 ([email protected]

刘紫微 ([email protected]

全微雷 ([email protected]

刘阳丹 ([email protected]

乔丹璇 ([email protected]

李 凡 ([email protected]

冯敏仪 ([email protected]

孙裕钰 ([email protected]

华文嘉 ([email protected]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编委会主 编:周 彬 万明霞 副主编:汪晓勤 吴成领 蒋 瑾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从词到文: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 推介

《减少课程选择促进性别公平?数学必修课程对 STEM 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推介

《物理教学中的同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积极变化的方法》推介

《眼动分析支持下的地图目标识别记忆任务中地图要素的处理与整合》推介

本期推荐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第 1 期 2018

R E S E A R C H F R O N T I E R S I N 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

Page 2: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目 录

语言教育

《从词到文: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推介................................................................................沈银银 (1)

《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与文本衔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推介......................................................................沈银银 (2)

《日本英语学习者和教师对课本中非标准英语的态度》推介......................................................................钱仲薇 (3)

数学教育

《减少课程选择促进性别公平?数学必修课程对 STEM 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推介......................韩宝玲 (4)

《造就女性数学家:中学课堂中积极数学身份的多样性》推介.................................................................韩宝玲 (5)

物理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同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积极变化的方法》推介.

.........................................................................................................................................................................................................刘紫微 (7)

《认识论发展成熟的物理教师培养:职前教师到在职教师认识论发展的交叉研究》推介.

.........................................................................................................................................................................................................刘紫微 (8)

化学教育

《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理解模型本质的影响》推介.......................................................全微雷 (9)

《本科化学课程中改进型过程导向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体验的影响》推介.

.........................................................................................................................................................................................................全微雷 (9)

生物教育

《用几何方法解析遗传平衡定律:生物与数学的结合》推介...................................................................肖晓婷 (10)

《文献综述:生物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推介........................................................林小梅..罗玉娥.(11)

历史教育

《小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行动研究》推介.............................................................................冯敏仪 (12)

《移动 AR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非课堂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推介.

......................................................................................................................................................................................................冯敏仪 (13)

公民教育

《中国深圳的内部移民与公民教育》推介............................................................................................................李..凡 (14)

《社会经济地位与校外公民教育的关系——以中国上海为例》推介....................................................李..凡 (15)

地理教育

《高中地理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推介........................................李..萍..孙裕钰 (16)

《基于眼动分析的学生应试策略及其在视觉空间表现中的迁移》推介...........................孙裕钰..潘..艳 (16)

《眼动分析支持下的地图目标识别记忆任务中地图要素的处理与整合》推介...............................孙裕钰 (17)

科学教育

《5至 10年级学生科学态度评估工具的开发及验证》推介.......................................................................乔丹璇 (18)

教师教育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供给性:基于一所中国中学的个案研究》推介................................郑晓影..程..晓 (19)

《发现学习与直接教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介.......................................................................................乔丹璇 (20)

注:原文作者姓名后的上标“*”代表其为通讯作者。................责任编辑:卢晓旭

Page 3: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2018 Vol.1, No.1

阅读理解的复杂性使得低阶技能(如词汇知识

和词义检索)和高阶技能(如推理判断)可以在阅

读理解过程中相互影响。

Daugaard等作者的文章《从词到文:推理在儿

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向我们介绍了阅读理解

的重要影响因素:词汇、推理、工作记忆,论证了

这三种重要因素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并

用实验加以了验证。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如下研究基

础上:Cromley和Azevedo对高中生阅读理解的直

接和推理中介(DIME)模型进行的测试;Ahmed

等人在2016对Cromley和Azevedo的DIME模型进行

的验证研究;Segers和Verhoven 2016年一项关于

推理支持词汇对阅读理解间接影响的研究。另外两

项成年人阅读研究——DIME模型在大学生中的验

证研究以及对大学生的出声思维研究都证明了推理

能够调节词汇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但是这些基础性

研究的目的多是确认特定成分对阅读理解的意义,

词汇和推理对儿童阅读理解产生的偏差往往被单独考

虑。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词汇和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

中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上述研究的缺陷在于没有评估

数据对以下假设的支持程度,即词汇能够通过推理的

中介作用对阅读理解产生影响的程度,且研究的方式

欠佳使统计结果受到影响,并且已有研究似乎降低了

词汇的重要性同时突出了推理的重要性。

Daugaard等的这项研究选取了六所学校的308

名六年级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单词阅读的测试,并

从这些样本中选取了62名学生的较小样本进行单独

《从词到文: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推介

沈银银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推理(inference making);词汇(vocabulary);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

【原文标题】From words to text: inference making mediates the role of vocabulary in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原文作者】Daugaard Hanne Trebbien1;Cain Kate2;Elbro Carsten1

【作者单位】1.University of Copenhagen,Copenhagen,Denmark;2.University of Lancaster,Lancaster,UK

【文献来源】[ J].Reading & Writing, 2017, 30(8):1773-1788.

(责任编辑:卢晓旭)

评估。研究目的是通过口语词汇测试与推理综合测

试的实施(包括词汇认读、阅读理解、推理判断、

词汇量及工作记忆等测试),探讨儿童阅读理解

中推理判断和词汇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工作

记忆作为解释变量加以考虑。研究的具体问题是:

1.推理是否会影响词汇对文本阅读的理解。2.言语

工作记忆是否可以解释在推理过程中词汇对阅读理

解的间接作用。

第一个问题的实验结果显示,推理、词汇和言

语工作记忆都与阅读理解显著相关,词汇和言语工

作记忆也与推理显著相关。词汇和言语工作记忆之

间的相关性很低。为了确定推理是否影响词汇对阅

读理解的影响,运用SPSS 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发

现词汇通过推理对阅读理解的间接影响是显著的,

推理调节了词汇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第二个问题,

作者以言语工作记忆为协变量进行中介分析,发现

即使在控制言语工作记忆之后,通过推理促进词汇

对阅读理解的间接影响也是显著的。言语工作记忆

对推理的形成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言语工作记忆自

身对阅读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该研究验证并拓展了先前的研究,不仅考虑

了词汇和推理对儿童阅读的影响,还通过实验数据

证明了词汇和推理在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复杂关系。

虽然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小,但有代表性。也启发我

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依靠词汇理解文本的意

思,还可以依靠推理获得词汇在文中本意,进而理

解文本。实证的研究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语言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4: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2 2018 Vol.1, No.1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不优秀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

中在大学生的阅读理解上,《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

与文本衔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的作者希望通过研

究中学生的阅读,来探讨文本衔接与学生阅读的体

裁倾向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是

指学生喜欢读何种体裁的文本。文本衔接是指文本

中的一些话语标记(是一种话语层次上的标记,在

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等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

连贯性与条理性,并起到一定的指示与提示作用)

将文章前后连贯一致。文本衔接能帮助学生在阅读

文本时保持阅读心理连贯。文本的局部衔接表示在

句子内或句子间有话语标记进行衔接,整体衔接则

表示整篇文章由话语标记衔接(如标题、中心句、

简短摘要等)。

作者具体分析了以下问题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a)文本衔接(包括局部衔接和整体衔接)对阅

读理解是否有重要影响?(b)学生阅读的体裁倾

向对阅读理解是否有重要影响?(c)学生阅读的

体裁倾向与文本衔接(局部衔接或整体衔接)是否

有交互作用?他们的阅读理解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d)当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阅读技能时,文本

衔接和体裁倾向如何影响阅读理解?

实验是一个2×2×2的设计,构建了四个文本

衔接强度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文本版本(G+L+文

本、G+L-文本、G-L+文本、G-L-文本)。实验

中的符号表意:

G 整体衔接 G+ 整体衔接强 G- 整体衔接弱

L 部分衔接 L+ 部分衔接强 L- 部分衔接弱

E说明性体裁阅读倾向 L文学性体裁阅读倾向

《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与文本衔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推介

沈银银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实验样本是来自于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

伦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11所城市综合

学校的754名9年级学生,其中375名女生和379名

男生。实验需要在50分钟内按以下顺序完成:在收

集学生的人口统计数据(年龄、性别)后,评估学

生已有的知识和阅读技能(20分钟),然后要求学

生阅读一个文本版本并加以理解,之后完成测试题

(30分钟)。

该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三点:第一,针对研究问

题a和b,发现文本衔接和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都会

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且会形成交互作用,即使考

虑他们的阅读技能和先验知识,这种交互也是明显

的。第二,针对研究问题c,学生阅读的体裁倾向

与文本衔接(局部衔接或整体衔接)并没有明显的

交互作用。文本的衔接程度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

大的影响。当文本衔接程度较高时,文本类型对阅

读理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当文本衔接程度较

低时,相比说明性文本,学生在阅读文学性文本上

的阅读理解表现更好。第三,学生原有的知识和阅

读技能会影响文本衔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而基础

较好的学生无论文本衔接程度如何,在阅读测试中

都能达到同等的水平,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需要衔

接良好的文本。相比文学性文本,学生在阅读说明

性文本时更需要整体衔接良好的文本,以达到理解

文本的需要。

我们无法改变说明性文本与文学性文本客观

上存在的差异,也无法或无必要改变学生的阅读倾

向,但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征以及学生阅读的体裁

倾向选择合适的文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

语言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5: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32018 Vol.1, No.1

几十年来,人们努力将不同形式的世界英语纳

入英语教学(ELT)的实践和教材。然而,最近一

些教科书,包括日本政府批准的课本,已经出现被

称为非标准英语的学习内容。非标准英语是指背离

标准英语所具有的一整套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

英语,如新加坡、印度等国使用的英语。如在印式

英语中,thin发音成tin。《日本英语学习者和教师

对课本中非标准英语的态度》这篇文章重点考察日

本英语学习者和教师对英语教学中使用这些非标准

英语形式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

发现教师和学生对非标准英语持有不同的态度。中

学教师表示会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英语,因为这

些非标准英语给学生展示了实际生活中的英语是如

何运用的,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很有益处,而学生

《日本英语学习者和教师对课本中非标准英语的态度》推介

钱仲薇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材(teaching materials);课本(coursebooks);非标准英语(non-standard English);态度

(attitudes);日本(Japan)

【原文标题】Attitudes of Japanese learners and teachers of English towards non-standard English in

coursebooks

【原文作者】Reiko Takahashi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 Gakushuin Women’s College, Japan

【文献来源】[ J]. Changing English, 2017, 24(1): 42-45

(责任编辑:郑晓影)

们则认为接触不同形式的英语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篇文章话题新颖,以教材中非标准英语的出

现为切入口,调查探讨教师和学习者对非标准英语

的态度。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其持有截然不

同的态度,而形成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也值得进一

步探讨。中国作为英语非母语的国家,这个研究结

果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也有借鉴意义,中国学者可

以开展类似的研究来分析中国的情况。由于此研究

只停留在现状调查和分析层面,今后的研究可以继

续深入。如,可以进一步研究非标准英语的运用对

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影响,探讨教材引入非标准英语

最合适的时机,亦或是以何种方式引入非标准英语

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最有益。

【关键词】文本衔接(text cohesion);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体裁倾向(genre expectations);

文本与读者的互动 (text-reader-interaction)

【原文标题】Students’genre expect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text cohesion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原文作者】Schmitz Anke1;Graesel Cornelia2;Rothstein Bjoern3

【作者单位】1.University of Cologne,German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ologne, Germany;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Wuppert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Wuppertal,Germany;3.University of

Bochum,German Linguist & Didact,Bochum,Germany

【文献来源】[ J]. Reading & Writing, 2017, 30(5): 1115-1135.

(责任编辑:卢晓旭)

语言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6: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4 2018 Vol.1, No.1

数学学业成绩、数学自我概念和职业兴趣是预

测学生是否会选择STEM相关职业的关键因素,并

且这些概念都与高中课程紧密相关。现实中,女生

在高中选择高等数学课程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作者

认为鼓励女生选择高等数学课程可能会使得更多的

女性在未来进入STEM领域工作。

这篇文章呈现了德国2002年的高中学制改革

对于男女生数学学业成绩、数学自我概念和职业兴

趣的不同影响。改革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数学基

础课程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后所有学生都被指定

选择高等数学课程。作者比较了来自于改革前的

4730名学生和改革后的4715名学生的数据,调查

的时间间隔是1年半。发现:在改革之前,男女生

的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男生有优势,男

生女生的数学成绩差值为d=0.58;改革之后男生的

数学成绩无明显变化而女生成绩有所提高,导致男

女生之间的成绩差异缩小为d=0.44。但男女生数学

自我概念和职业兴趣方面的差异在改革后比改革前

有所增大,男生与女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在改革前的

差异为d=0.29,改革后差异增加到d=0.45;而男女

《减少课程选择促进性别公平?数学必修课程 对STEM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推介

韩宝玲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学校改革(school reform);数学成就(math achievement);数学自

我概念(math self-concept);职业兴趣(vocational interests)

【原文标题】Maximizing gender equality by minimizing course choice options? Effects of obligatory

coursework in math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TEM

【原文作者】Nicolas Hübner, Eike Wille, Jenna Cambria, Kerstin Oschatz, Benjamin Nagengast, and Ulrich

Trautwein

【作者单位】Hect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and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Germany

【文献来源】[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7, 109(7): 993-1009.

(责任编辑:卢晓旭)

生的职业兴趣差异在改革前的差值为d=0.84,到改

革后增加到d=0.99。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并没有达到

预期的缩小性别差异的目的,反而带来了相反的结

果——增大了男女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和对STEM职

业兴趣的差异,改革后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无明显

变化而女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有所减小,改革后男生

对于STEM领域内的工作兴趣有所增加而女生对于

STEM领域内工作的兴趣并无明显变化。该论文的

研究结果表明减少高中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并不能有

效增大STEM领域内的性别平等。

作者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对该研究的局限性进

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认为对于STEM课程,只研究数学而没有研究物

理和化学学科是不充分的,因为物理、化学学科中

的性别差异甚至更大;此外,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

了这样的结果,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探索STEM

领域中的性别差异;作者还提到兴趣的培养需要时

间,该研究的时间间隔是1年半,或许这个时间还

不足以用来研究兴趣的发展。作者的这些反思都是

值得对该研究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思考的。

数学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7: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52018 Vol.1, No.1

数学教育

过去几十年的一些研究证明女生学习数学存在

困难,女生的数学表现比起男生相对较差,并且在

义务教育之后选择的数学课程比男生少,从事与数

学相关职业的女生比男生少。最近,数学教育中越

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采用身份或

者数学身份(MI)的概念。这篇文章系统地报告了

义务教育阶段在数学上表现很成功的一组女生如何

表现出积极的数学身份(MIs)。该论文的创新之处

在于处理了关于MIs研究的现有文献中存在的3个不

足:1.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女生在数学中的投入和积极

身份;2.观察她们与数学之间的描述性关系如何发

展;3.探究这些身份的形成过程与同伴和同伴群体之

间的关系,因为这些同伴在青少年时期非常重要。

作者首先采用综合的社会文化概念来界定身

份:身份是一个语言和实践的矛盾统一体,既可以

用描述性故事来说明一个人的身份,也可以在其参

与形式或者行为方式中观察身份特征。“其他人”

对于这一辩证关系很重要,个人身份的形成与其他

人有关,正是在自己给自己进行定位和被别人定位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身份。学生之间的小群体

是学生建构身份的重要来源并且群体的特征也就成

为了个人身份的一部分。

为了描述身份的这种复杂性,Yin曾经采用了

一种基于案例研究的嵌套模型(MI),提出一个

案例(即女性数学学生)可以嵌套在另一个案例中

(即数学课堂内的一群学生),也可以嵌套在一个

较大的案例中(即整个数学课堂),所有这些都嵌

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个MI模型如下图。此

文作者Darinka等通过使用嵌套的身份模型,探讨

了在一个数学课堂中属于三个不同群体的三个女孩

的数学身份建构过程。

该研究以智利为背景,智利这个国家的女生们

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问题,女生们的数学表

现不理想。研究的样本来自于智利一所被大家普遍

认为要求很高的学校中7年级(13-14岁)的一个

班级,该班级有39名学生。研究中选取了3名女生

(假名为“Maria,”“Carla,”“Katia”)作为主

《造就女性数学家:中学课堂中积极数学身份的多样性》推介

韩宝玲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要研究对象,这3个女生的数学成绩都排在班级前

列,而且在起初的调查中都表示数学是她们最喜爱

的学科。此外,她们的老师或者同学们都提到这3

名女生与数学有着很好的关系。作者主要关注这3

名女生的目的是希望她们能够代表班级中那些与数

学的关系很好但是属于不同小群体的女生。

研究的过程包括收集数据、课堂观察、数学

组访谈、小群体访谈、个人访谈等。为了获得班级

信息并且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经常到学生的教室中并且参与他们的数学课堂和一

些班会。数学组的访谈对象是16名代表着不同成

绩等级的学生(7个男生、9个女生),作者分别

对他们进行单独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目的是识别

出班级里不同种类的数学学生,探究3名女生在她

们自己的心目中以及数学组的其他成员心目中的定

位以及是如何定位的。小群体的访谈对象包括12

名学生(5名男生和7名女生),先由教师根据学

生们不同的性格特征选出小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学

生进行访谈,然后根据这些访谈得到的信息再来选

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访谈,直到新的访谈中不再出

现更多的小群体为止。个人访谈是为了观察学生如

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数学身份,对7名女生(其中

包括“Maria,”“Carla,”“Katia”)和7名男生进

行了访谈,作者让每个女生都思考她们的“数学故

事”:目前她们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并

且想象一下这个关系将来会如何发展?这些故事中

的重要节点会被标注在一张数学地图上,用来表示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8: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6 2018 Vol.1, No.1

她们数学生活中的最高点(积极情绪)和最低点

(消极情绪)。访谈中,作者鼓励女生去思考谁对

她们的数学故事和目前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

响,也就是说访谈中关注其他人对这些女生的数学

身份的影响。

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关键词】课堂互动(classroom interactions);性别(gender);数学身份(mathematical identities);叙述

(narratives);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积极身份(positive identities)

【原文标题】Being a girl mathematician: Diversity of positive mathematical identities in a secondary classroom

【原文作者】Darinka Radovic a, Laura Black b, Christian E. Salas c, Julian Williams b

【作者单位】a.Universidad de Chile, Chile; b.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c.Universidad

Diego Portales, Chile

【文献来源】[ J].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7, 48(4): 434-464.

(责任编辑:卢晓旭)

Maria Carla Katia所属的同伴群体 青春期组(成熟,更女性

化,关注社交活动)

韩流组(行为古怪,喜欢

一起行动,十分忠诚于同

伴)

正常组(女孩很安静,男孩很

吵闹而且行为像孩子一样)

主要的行为身份 超脱自然的,很少参与整

个班级的讨论,除非是老

师提问她,因此参与讨论

的次数最少

主角,具有挑战性:很积

极地投入班级讨论,参与

讨论的次数最多,几乎所

有的问题都会参与

依赖性强,喜欢寻求他人支持

或帮助,也会参与讨论,但是

参与的次数介于Maria和Carla

之间

所属的数学群体 学数学很容易 努力 努力

她们认为的数学文化模型 数学是一种天生的能力 数学是与众不同的 数学是属于男性的学科:男生

学数学更容易而且学得更好

主要的描述性身份 高效的,快速地完成数学

任务,从而有时间投入到

正常生活

与众不同的,学数学是更

好地理解数学而不像其他

人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解

负责任的,需要帮助群体中的

男生投入到数学中,而且要想

取得好成绩就得尽职尽责

喜爱的完成数学任务的形式 独立的,合作的 更宽泛的,复杂的 直接的,有程序的

从上述3个案例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伴关

系对于女生的数学身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

证明了数学身份与学生的同伴关系以及同伴群体文

化之间存在相互交叉作用。该班级表现出的文化模

型认为数学学习是需要天赋能力的,很容易取得成

就或者说存在天赋这种说法最近成为了学校中许多

学生的一个常见激励方式。有趣的是,在后义务教

育阶段的教育研究中发现男生存在数学天赋,而在

该论文中作者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女生也可能出

现不需要努力就能学好数学的身份,即女生也有可

能存在着数学天赋。该研究中另一个与性别相关的

有趣发现是,男生存在数学天赋这种说法似乎成为

了一些女生面对困难时的理由,这一点主要体现在

Katia的数学故事中:那些学数学很容易的人基本

上都是男生,而发现居然有女生也满足这一点(如

Maria)让她感到很惊讶。作者思考为什么Katia会

采用这种描述:男生精于数学而女生必须很努力才

行,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描述在Katia的身份中

有着固定的作用,她即使不擅长数学仍然能够和数

学保持一个积极的关系,因为那些擅长数学的都是

男生。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将来的研究需要

更加关注课堂当中同伴群体的结构,并且对教学实践

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方

式是多样的,教师如果承认这种多样性就应该积极

探索学生的个人想法,看学生如何看待数学以及学

生的同伴关系如何影响这些想法。接受群体本身的

差异性和参与数学课堂方式的多样性,会使得数学

课堂变得看起来不那么正常,然后对性别少一些偏

见,就可能使得更多的女生拥有积极的数学身份。

数学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9: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72018 Vol.1, No.1

现有的研究表明,传统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物理

及物理学习的态度和信念发生消极转变,而一些改革

后的教学法能使学生对物理和物理学习的态度和信念

发生积极转变已被证实。现有研究提到了四个可能与

改善学习者态度相关的因素:教学方法、班级规模、

学生人数和前测分数。虽然这些因素也没有成为多元

分析(meta-analysis)方法的明确结果出现,但有研

究人员指出,发表文献中的研究对象缺乏学习基础的

同质性,可能会使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疑。

为此,Ping Zhang等的这篇《物理教学中的同

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积极变

化的方法》论文的研究对象全部选择了在北京师范

大学学习入门物理课程的学生。这个学生群体的独

特之处在于他们的身份背景、大学预备课程以及他

们所处的班级类型相对一致。该研究遵循了准实验

设计原则,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前测分数,将一

种改革后的教学法——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

PI)的学生与同类传统课程中的同类学生进行比较。

因此,该实验控制了上述教学方法因素、班级规

模、学生人数和前测分数,以系统地调查PI教学对学

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该研究中,Ping Zhang等将学生(Ñ = 441)分成四

个班级,其中一个(A班)使用传统(讲座)教学方法

教学,另外三个(B、C、D班)使用同伴教学方式(PI)

授课。在两个PI班级(B、C班)中,每个班级的讨论组

在学期内都有所变化,而另一个PI班级(D班)的讨论

组在开始时由学生选定,并在学期内保持固定。A、C

两班对比研究PI对学生态度和物理信念的影响;同时,

B、D两班对比研究同伴分组对学生态度和物理信念的

影响;而且各班学生之间同质性高,研究结果效度高。

该研究中采用的PI课程由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研

究小组开发。在该PI课程中,学生完成课前阅读任

务,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在教师提问(有兴趣的读者

可在原文中看到PI课程中的示例问题)、学生回答和

同伴讨论上。为避免学生不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导

致PI课程难以进行,该研究在每堂课开始时使用课

《物理教学中的同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 发生积极变化的方法》推介

刘紫微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堂反应系统(答题器)进行测验,并对学生的课前

阅读进行适度干预,这样促进了学生的课前阅读,

也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课堂上同伴讨论结束后,

教师将与全班讨论问题,解释答案,再转到下一

问题。这一环节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PI课程的教学

质量。

作者用科罗拉多学习态度测试量表对实验对象进

行了测试,前后测结果表明,一个学期后,在传统的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物理和学习物理的态度与信念明

显比之前更不坚定,这一结果与现有文献中所报道的

结果一致。使用PI方法教授的三个班级都改善了学生

对物理和学习物理的态度和信念。在讨论组固定的PI

班(D班)中,学生在态度和信念上比其他PI班的学

生表现出更大的正向转变。该研究还考察了学生学习

态度的性别差异。性别研究结果显示,PI班的理科女

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了比男生更大的正向转变。

具体来说,该研究解决了以下问题:

· 一个学期内,传统教学课程和PI课程使学生的

态度和信念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 这两类学生在一学期内对物理和学习物理的

态度的变化是如何比较的?

· 在PI班级中,固定同伴组的学生与可变同伴组

的学生相比,学习态度如何?

· PI与传统课堂在转变学习态度和信念方面是否

存在性别差异?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PI可作为一种替代教学技

术,它比传统教学课程能够为学生的态度和信念

带来更多益处。从本文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女同

学在学习态度的转变上似乎比男同学更受益于同伴

教学。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试图研究同伴分组

(固定或可变组)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这是该

研究的新颖之处。这个话题还没有被研究过,可以

增加人们对交互式教学机制及其对学生学习态度影

响的理解,有助于优化非活动教学。从长远来看,

该研究的结果或能暗示出更多可能的教学技巧和教

学法,这也许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物理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0: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8 2018 Vol.1, No.1

【关键词】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认识论(epistemology);同伴分组(peer grouping)

【原文标题】Peer instruction in introductory physics: A method to bring about positive changes in

students’attitudes and beliefs

【原文作者】Ping Zhang1, Lin Ding2 , Eric Mazur3

【作者单位】1.Department of Physic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2.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3.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USA

【文献来源】[ J]. 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2017, 13 (1): 010104(9).

(责任编辑:卢晓旭)

【关键词】认识论发展(epistemological progression);职前教师(pre-service teachers);在职教师(in-service

teachers)

【原文标题】Making of epistemological ly sophisticated physics teachers: A cross-sequential study of

epistemological progression from pre-service to in-service teachers

【原文作者】Lin Ding1, Ping Zhang2

【作者单位】1.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2.Department of

Physic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文献来源】[ J]. 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2016, 12 (2): 020137(16).

(责任编辑:卢晓旭)

物理学认识论是指人们对物理学和学习物理

学的看法、态度、信念。以往有关物理学认识论的

文献几乎全部集中在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分析和对学

生观点的影响上,人们对其他群体物理学认识论状

况的了解或其他因素对物理学认识论的影响知之甚

少。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聚焦于大学毕业后学习

者认识论的变化,对亚洲学生的研究更少。Lin Ding

等的这篇论文旨在考察中国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

物理学认识论发展,勾勒出刚进入职前培训计划的

学生的认识论发展轨迹,并扩展到在职教师。

该研究采用交叉序列方法,结合纵向和横断面

设计,对六组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都在

中国的同所大学中完成物理学本科教师准备课程,

包括大一新生、准大二生、准大三生、准大四生、

毕业生及即将进入第二年教学的高一物理教师。作

者Lin Ding等使用科罗拉多学习态度量表(CLASS)

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测和后测,以此来衡量研究对

象在整个学年认识论观点的变化,还进行了跟踪访

《认识论发展成熟的物理教师培养:职前教师到在职教师 认识论发展的交叉研究》推介

刘紫微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谈,以探索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CLASS测量结

果表明,认识论发展趋势并非单调递增;相反,新

生入学第一年的认识论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接着是

长期停滞,直到大四结束。随后,在执教的第一年

里,毕业生的认识论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反弹,接着

是高原期。访谈显示,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内容难

度增大及大学生陌生化教育是影响新生物理学认识

论的主要因素。相反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

以及相对容易的高中物理学内容,都积极地影响了

毕业生对物理和学习物理的看法。

该研究结果表明,让师范生有机会体验从学生

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能是有益的。当然,这不仅仅

是指派师范生去授课,而是要包括让他们对学生和

自己教授的内容负责,这样做可以使作为学习者的

师范生在课堂上体验更真实的角色变化,以促进他

们的认识论变化。这或许能为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

提供新思路。

物理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1: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92018 Vol.1, No.1

化学教育

【关键词】计算机模型(computer mode l s);形成性评价(for mat ive a s se s sment);模型本质理解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odels)

【原文标题】The effect of computer models as formative assessment on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odels

【原文作者】Mihwa Park*a, Xiufeng Liua, Erica Smithb, Noemi Waighta

【作者单位】a.Department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University at Buffalo, Buffalo, NY, USA; b.Tulane

University, New Orleans, LA, USA

【文献来源】[ J].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 Practice, 2017, (18): 572-581.

(责任编辑:华文嘉)

Mihwa Park等作者的《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形成

性评价对学生理解模型本质的影响》研究旨在探

究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形成性评价对高中生理解模

型本质的影响,他们为此设计了一门以物质、能

量、科学模型为基础的与形成性评价相关的高中

化学课程CCFA(Connected Chemistry as Formative

Assessment),该课程以计算机模型作为化学教学

的主要方法,以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形成性评价作为

监测化学教学的手段。参与研究的9位高中化学教师

在实验组班级和对照组班级分别采取了为期一学年

的CCFA课程教学模式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

研究。用已开发的SUMS(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odels in Science)量表评估学生对模型的科学用

途和作用的看法,一年课程前后分别进行前后测,

同时在一学年课程开始前,以PUM(Progression of

《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理解模型本质的影响》推介

全微雷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Understanding Matter)量表评估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

的认识和理解,并以PUM测试成绩作为控制变量,

说明化学的知识基础对CCFA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计算机模型使用的频率对SUMS

量表中部分子量表的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揭示

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模型的经验越丰富,越

有利于学生理解模型本质;然而学生对模型多重表

征的理解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可能是由于教师支

持的缺乏而不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模型。该研究首

次从计算机模型以及形成性评价的角度评估学生对

模型本质的理解,研究结果阐明了学生要建立科学

模型与化学概念之间良好的联系,不仅会受课堂上

使用计算机模型频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

师合理的解释。

Venkat等人的《本科化学课程中改进型过程导

向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体验的影

响》研究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过程

导向探究性学习(Process-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POGIL),他们根据学习环境对过程导向探

究性学习进行了改进,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

知理论,研究该策略对学生情感特征和学习体验的

影响。这项研究调查了559名本科一年级化学入门学

生,在实施为期一学期的包括完成POGIL工作表、

《本科化学课程中改进型过程导向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体验的影响》推介

全微雷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研讨会、小组合作等活动的改进型POGIL课程后,

考察学生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体验的变化。在采用

POGIL干预的前后,分别以Bauer(2005)开发的化

学学习态度问卷(ASCI v2)测量学生态度变化,对

Coll(2002)的化学态度和体验问卷(CAEQ)适当

修改,使其适用该研究环境后,测试学生自我效能

感和体验的变化。在学期结束后,利用半结构式访

谈收集参与者对化学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体验

变化的定性数据,以获得他们对化学学习经历更为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2: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0 2018 Vol.1, No.1

【关键词】过程导向探究性学习(process-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态度(attitudes);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体验(experiences)

【原文标题】Students’attitudes, self-efficacy and experiences in a modified process-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classroom

【原文作者】Venkat Rao Vishnumolakala*a, Daniel C. Southama, David F. Treagustb, Mauro Mocerinoa, Sheila

Qureshic

【作者单位】a.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urtin University, Perth, Australia; b.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Centre, Curtin University, Perth, Australia; c.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Doha, Qatar

【文献来源】[ J].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 Practice, 2017, (18): 340-352.(责任编辑:华文嘉)

生物教育

详细的看法。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体

验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升高,并揭示了POGIL为刚

接触化学的学生提供的积极情感体验。该研究首次

在POGIL教学环境中使用CAEQ测量学生自我效能感

和体验的变化,并通过计算ASCI v2和CAEQ的科隆

巴赫信度验证了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该研究分析

较为完善,在定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又以质性研

究进一步补充,阐明以学生为中心的POGIL教学策

略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

【关键词】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数学(mathematics);几何(geometry);进化(evolution);可操

控的(manipulative)

【原文标题】Solving hardy-weinberg with geometry: An integration of biology and math

【原文作者】Laura A. Schoenle1, Matthew Thomas2

【作者单位】1.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Global Change Fellow, Virginia Tech,Blacksburg,USA;

2.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Ithaca College, NY,USA

【文献来源】[ J].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2017, 79(4): 309-312.

(责任编辑:刘阳丹)

把遗传平衡定律引入高中或大学课堂可能有难

度,因为许多学生难以理解遗传平衡定律方程的数

学形式。尽管存在潜在困难,但将遗传平衡定律纳

入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利用数据探讨科学理论以及

整合生物学和数学学科的机会。

《用几何方法解析遗传平衡定律:生物与数学

的结合》一文提出了一种解析遗传平衡定律的几何

方法,即巧妙结合数学分配律,绘制边长为1的正

方形,将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划分成两个部分,各

代表不同的基因频率,并以内部矩形的面积代表基

因型频率。该方法使遗传平衡定律可视化,并使学

生能够专注于其核心思想而抛开代数负担,在没有

记忆的情况下对方程进行严谨的几何学理解。该方

法还引入了交互式程序,利用数学的分配律,让学

生能实时地通过手机等设备在线操作,进行虚拟实

验。通过该程序,学生可以观察遗传平衡的群体中

《用几何方法解析遗传平衡定律:生物与数学的结合》推介

肖晓婷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对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在课堂

上引入遗传平衡问题时,建议先引入几何方法,或

者与代数方法一并引入。

观察发现,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通常倾向于使

用代数方法解决遗传平衡问题,而不喜欢数学或恐

惧数学的学生则更喜欢用几何方法。虽然学生可能

有所偏好,但这种方法对学生理解代数和几何思想

非常可贵。其中,使用几何解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

地理解概念,提高解决遗传平衡定律相关问题的能

力;另外,几何工具能有效解决涉及复杂代数知识

的两个以上等位基因的相关问题。学生可使用文章

提供的思想和工具联系生物学和数学,将生物学与

代数和几何建立联系。

该研究中的思路易于理解,工具实用可行,能

使遗传平衡的抽象概念具体化表达,适合教师在教

学中参考。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3: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12018 Vol.1, No.1

生物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育(biology education);可持续教育(sustainability education);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教育可持续发展(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小学

(primary schools);中学(secondary schools);职前教师教育(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原文标题】Teaching methods in biology edu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including outdoor education

for promoting sustainability--A literature review

【原文作者】Eila Jeronen1, Irmeli Palmberg2, Eija Yli-Panula3

【作者单位】1.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Oulu, Finland; 2.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Welfare Studies,

Åbo Akademi University, Finland; 3.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文献来源】[ J]. Education Sciences, 2017, 7(1): 1-19.

(责任编辑:刘阳丹)

在中小学教育研究和职前教师教育研究中,关

注生物学教育和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不多。

该文通过在ERIC和Web of Science等科学数据库中分

别用英语、芬兰语、瑞典语和德语搜索“生物学教

育”“教学方法”“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可

持续发展教育”“户外教育”“野外工作”“远足

与学习旅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

的学习”等关键词获得相关文献,并对从16种期刊

2006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2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主

要分析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心理活动技能、情感

和态度、知识和思维技能以及评估方法。采用归纳

法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的价值与影响进行分析;

采用演绎推理法对心理活动技能、情感和态度、知

识和思维技能以及评估方法进行分析。

在24篇文献中,普遍采用小组合作和让学生

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被提及最多的前6种教学方

法依次是小组合作、户外教学与野外工作、教师演

示法、讨论法、实验教学、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

均有10篇以上文献提及。24篇文献资料中提及最多

的有效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包含学生活动、学生

参与和学生间互动。在心理活动技能方面,可分为

感知、准备状态、引导反应、机械化和复杂性外在

反应5个层次,前三者研究得较多,后两者研究得

较少;在情感和态度方面,可分为参与、回应、评

价、组织和输出五个层次,同样是前三者研究得较

多,后两者研究得较少。在知识和思维技能方面,

《文献综述:生物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推介

林小梅 罗玉娥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知识可分为事实、概念、方法和元认知四个方面,

前三者的研究较多,元认知研究较少;思维技能可

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综合六个层

次,涉及知识、理解和应用的研究较多,涉及综合

的研究最少。在学习环境方面,24篇文献中有22篇

提及教室,14篇提及户外环境,此外还有博物馆、

公园和实验室等环境。在评价方面,有18篇文献提

及终结性评价,17篇提及诊断性评价,只有10篇提

及形成性评价。

该论文认为综合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

部分,需要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来补充终结

性评价。该文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心理活动技

能、情感和态度、知识和思维技能以及评估方法的

分析为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可持续性提供

了参考,同时也为全过程评估提供了方法。作者特

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亲身体验真实环境的归纳式

教学的重要性。此外,该论文还研究了上述教学方

法的影响。24篇文献中大部分文献认为上述教学方

法具有指导意义,并且为学生提供了真正学习的机

会,较多文献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强调了亲身经验、

户外教育和经验教学的重要性,较少文献提及教学

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学、维持环境教育的可

持续性发展和全校参与的影响。该论文认为全校参

与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它有助于学校共同体

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及培

养关键能力。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4: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2 2018 Vol.1, No.1

历史教育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小学(primary school);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历

史思考能力(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原文标题】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from implementing the f 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primary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原文作者】Vasiliki Aidinopoulou1,2 and Demetrios G. Sampson3,4*

【作者单位】1. Greek-French School Jeanne d’Arc, Greece; 2. Department of Digital Systems, University

of Piraeus, Greece; 3. School of Education,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4.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e,

CERTH, Greece

【文献来源】[ J]. His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7, 20(1),237-247.

(责任编辑:卢晓旭)

翻转课堂(FC)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混合学习模

式,它基于一套完善的教学理论原则,根据个人和小

组学生需求,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互动学

习设计。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式学

习活动,包括教师进行个性化反馈和搭建脚手架,而

传统讲课则通过异步视频的形式在课外时间学习。

FC模式已不仅在小学教育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

学(STEM)等自然学科中采用,在以传统教学方式

为主的历史或者社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

注。《小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行动研

究》一文的作者进行了一项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应用FC

模式的行动研究,在FC模式的使用背景、使用方式、

实行情况及其产生的成效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

探究。

这项行动研究持续了一个完整的学年,主要围绕

两个问题进行:①在小学历史课程中实施FC模型是

否导致课堂时间更多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②与

传统的教学策略相比,这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成效?

在实际研究中,来自希腊的Jeanne d'Arc小学的

49名11岁的学生参与了此项研究。他们分别参与到两

个不同模式的五年级历史课程《罗马和拜占庭历史》

中,其中26名学生(男生11人,女生15人)组成FC模

式的实验组,另外23名学生(男生7人,女生16人)

组成传统讲座方法的对照组。这项行动研究利用了

《小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行动研究》推介

冯敏仪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McKernan螺旋模型,分两个行动周期进行。研究者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记录和

比较了六种数据: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活动中的

课堂时间分布情况;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历史内

容记忆评估中的学习成果;③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历

史记忆成绩差异的显著性;④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在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历史思考能力(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 HTS)培养评估中学生的学习成果;⑤实验组和

对照组之间学生HTS培养成绩评分差异的显著性;⑥

利用上述数据全面评估以确定FC模型的益处和可能的

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FC模式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课堂

时间并在提升学生HTS方面有更好的效果。然而,数

据显示FC模型对培养学生传统历史内容记忆成绩的积

极影响较小。这意味着两个研究小组在历史内容记忆

中都有类似的学习成果,尽管对照组的学生在教师讲

课中花费了更多的课堂时间,而实验小组的学生却没

有时间在课堂上面对面地进行现场讲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就在小

学历史课堂中使用FC模式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他们很可能不熟悉FC模型以及

它引入的不同学习角色和活动;对于老师来说,FC模

型创建课程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需要教师进行

投入,并需要一定的技能;而家庭在小学生的学习中

起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家长也需要熟悉FC模型。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5: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32018 Vol.1, No.1

【关键词】历史移情(historical empathy);基于位置的增强现实(location-based augmented reality);历史推

理(historical reasoning);实地考察(field trips);非课堂环境学习(non-formal learning),小学(primary school)

【原文标题】An inquiry-based augmented reality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to foster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istorical reasoning in non-formal settings

【原文作者】Irene Efstathiou, Eleni A. Kyza , Yiannis Georgiou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Studies, Cypru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massol,

Cyprus

【文献来源】[ 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8(1): 22-41.

(责任编辑:卢晓旭)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作为

一种能够实时计算影像位置及角度并加上图像的技

术,能够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中并能

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互动,增强用户的体验

感。如果将AR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

的历史学习能力能够起什么作用?本文作者利用实

验研究的方法,调查了AR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环

境对培养三年级学生历史移情能力和概念理解能力

的作用。历史移情能力是历史推理能力的核心,作

者以学生的历史移情能力和历史概念理解能力作为

评价学生历史推理能力的主要测量项目。

作者提出了“带有位置感知特性的AR技术应

用在非课堂教学环境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念理

解能力和历史移情能力”的假设。作者将以AR技术

支持的探究式历史实地考察与传统的无技术支持的

历史实地考察进行学习效果对比。主要研究两个问

题:①利用AR技术进行实地考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

了学生的历史移情能力?②学生的历史概念理解能

力提高了多少?

塞浦路斯的两所小学的53名三年级学生(32名

男生和21名女生)参与了这项研究,来自A校的29

名学生参加的是传统实地考察,作为对照组;来自B

校的24名学生参加的是AR实地考察,作为实验组。

来自A的学生由两名教龄分别为10年和15年的教师

授课,来自学校B的学生则由本文第一作者,有15年

《移动AR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非课堂环境下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推介

冯敏仪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龄的Irene老师授课。两组学生分别在使用和不使

用AR技术的学习环境下参观了一处考古遗迹。来自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另

外,来自实验组中的12名学生参加了个别访谈,实

验组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延迟测试。

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生的

历史概念理解能力和历史移情能力都得到提高。作

者利用Mann-Whitney U统计检验、Wilcoxon统计检

验等统计学方式证明了:①AR学习环境比非技术方

式更有助于学生历史移情能力的发展;②无论是否

使用AR技术,实地考察都有助于学生的历史推理能

力发展;③在对照组中,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后测

分数并没有随着前测分数的增高而产生明显变化。

但在实验组中,随着学生概念理解能力前测分数的

提升,概念理解能力后测也随之呈现更明显的进步

趋势,表明AR实地考察对概念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

的提升作用更大。此外,通过对被试的前后访谈分

析,作者指出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基于位置的AR学习

环境对学生的概念理解和历史移情能力的影响。

文章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年轻的考古学家”AR

学习环境的可用性、学生借助“脚手架”教学方式

在AR户外调查中进行探究、在户外环境中使用位置

感知AR技术进行学习等的问题。虽然目前AR技术

应用对历史学习效果进行的实证探索尚处于起步阶

段,但此研究能给研究者带来启发。

历史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6: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4 2018 Vol.1, No.1

公民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关键词】内部移民(internal migration);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中国深圳(China,Shenzhen)

【原文标题】Internal 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China’s Shenzhen City

【原文作者】Wangbei Ye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文献来源】[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16, 48(1): 77-97.

(责任编辑:蒋瑾)

很多研究成果都讨论了移民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研究都建立在国际人口迁移的背景下,

比如北美和欧洲。鲜有研究者注意到内部移民或发展

中地区的移民对公民教育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个研究

空白,这篇文章以中国——当下和未来都面临大量内

部移民的国家为例,分析了其内部移民、社会权力改

变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这篇文章以深

圳,这一在过去三十几年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人口迁

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的中国移民城市为例,探讨了内

部移民、社会权力改变和公民教育间的关系。

该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法、调查法等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研究者在2008年采访了6所学校中的38位(中

学)老师、大学学者、教育局官员,并对采访的结果

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几个主题在采访中被多次提及:

1.一线老师认为内部移民父母缺少必要的时间、

精力与情感去支持国家公民教育。

2.学校领导和教育局官员的兴趣在于如何重新建

构公民教育以更好满足移民的需要。

3.地方政府想要通过创新公民教育等教育优势,

去吸引更多分散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居民。然而地方政

府正面临着由内部移民引起的对国家权威的挑战:一

个挑战是监管私人部门的公民教育项目;另一个挑战

是平衡公民教育创新过程中学校自主与国家监管的

关系。

《中国深圳的内部移民与公民教育》推介

李凡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除此之外,受访者还提到了深圳在公民教育中遇

到移民与公民教育产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包括安全

教育、环保教育、在课程里反映内部移民家庭或团体

的需要,增加对移民学生的爱与关怀,同时塑造深圳

的公民教育文化等。

针对研究所证实的内部移民给深圳公民教育带

来的问题,作者深入探讨了深圳移民与公民教育的模

式:解决移民问题同时创造深圳文化。通过分析调查

结果,作者在对比一些民族与国家的公民教育做法后

认为,他们在公民教育上采用的是矛盾同化方法,减

小差异,比如要求移民者放弃他们的方言与文化成为

一个完全地道的移民者;但是深圳公民教育在对待同

化与多元文化上的方法与众不同,它很少去减小或调

和移民间种族与文化的差异,而是更倾向于解决移民

现象所带来的公共问题。同时,深圳强调促进移民融

合与社会凝聚,打造独特的深圳公民教育文化。

最后,作者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探讨了独特的移民

与公民教育的深圳模式产生的原因。第一,从深圳地

方—国家—个人权力关系的角度来看,深圳当地缺乏

本土主导文化的优势,国家公民教育政策落后于深圳

移民需求以及移民者拥有高经济地位,因此,深圳公

民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由移民带来的问题而不是去解

决差异;第二,深圳致力于促进移民社会的和谐,深

圳公民教育的兴趣在于创造城市文化。

Page 17: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52018 Vol.1, No.1

公民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关键词】校外教育(out-of-school);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上海(shanghai)

【原文题目】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ut-of-schoo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China’s Shanghai

【原文作者】Wangbei Ye

【作者单位】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文献来源】[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17(2): 001312451771360.

(责任编辑:蒋瑾)

很多研究都注意到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学生

的课外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

关注在校外环境中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公民教育的

关系。为了弥补这个研究空白,本文于2015年在中国

上海展开了一个关于校外公民教育的研究以探究社会

经济地位和学生的校外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参与研

究的对象包括2950位教师,7388个学生,2564位父母

和112个校外教育机构。在研究中,针对四种不同的

群体,研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问卷,并通过线上线下

多角度多维度多途径展开调查(问卷可在http://dydy.

shnu.edu.cn/wj/web/user/survey-index查看)。研究内容

的结论如下:

1. 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校外公民教育的关系。

作者认为中小学学生父母的职业与接受教育的程度会

影响学生参与校外公民教育。父母在一些国际机构、

组织、公共组织等比较专业的岗位任职的学生比父母

从事军事、工业与农业的学生更多地参与校外公民教

育;父母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比父母接受教育程度

低的学生更多地参与校外公民教育。但是父母的职业

与接受教育的程度对于高中生参与校外公民教育程度

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2.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学生在接受校外公民教育时

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学生在参加校外公民教育活动

类型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各个年级皆是如此。中

学生呈现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女生更加倾向于参加

艺术类活动,男生则更加倾向于科学和物理相关的活

动。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家长更加倾向于让

他们自己选择课外教育的内容。

《社会经济地位与校外公民教育的关系——以中国上海为例》推介

李凡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 学生的课外公民教育程度与家长所处的社会经

济地位间的关系。首先,父母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居住

地的选择,而在选择校外教育资源时又常常会采用就

近原则选择离家更近的地方,因而父母的教育程度会

间接影响校外教育资源的选择,一般而言,父母接受教

育程度越高(除小学及以下程度外)更加倾向住在更

中心的区域;其次,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会影响他们

陪伴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包括免费活动)的频率和

对学校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的支持率。再次,父母的职

业也会影响陪伴孩子参加课外教育的意愿。

4. 校外教育组织对学生、家长与学校实际需求的

满足程度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校外教育组织更加关

注艺术类与物理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家长与学

校的需求反应迟钝。同时,尽管家长与老师都很担心

教育机构的教师质量,但是被调查的教育机构对于提

升教师质量并不是很关注,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问题

也不会被其关注。

5. 影响学校教师参与校外教育的因素。第一,学

校教师的课外教育能力被学校的各类活动所限制;第

二,学校教师对课外教育机构的选择和参与的频率都

与教师的学科背景有关系;第三,学校的政策会对教

师参与校外教育产生影响。

该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可以用一种知识—

权力的动态关系去理解上海学生校外公民教育。通过

权力—知识的视角去解释时发现教育与权力之间的关

系并不是机械的以致于只有强大的社会力量才能决定

或影响知识的学习;相反,教育力量与学生也可以调

节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Page 18: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6 2018 Vol.1, No.1

地理教育

【关键词】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地理教师(geography teachers);发展测量(development of

measurement);量表(scales);高中(senior high school);中国大陆(Mainland China)

【原文标题】A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scale for geograph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原文作者】Xiaobing Su1, Xiaorui Huang2, Chun Zhou3, Maiga Chang4

【作者单位】1.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acult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Teachers’Education, China;

2.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acult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na; 3.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4.Athabasca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anada

【文献来源】[ J]. Eğitim Ve Bilim, 2017, 42(190): 325-341.

(责任编辑:卢晓旭)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在 学 校 教 育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框架被越

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研究、评估和提升教师在课程教

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中国迄今尚未开发出用

于评估地理教师TPACK能力的测量工具,苏小兵等

基于TPACK七因子模型,在现有的TPACK测量工具

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大陆高中地理教师

的TPACK测量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包含

40个项目,其中七因素为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

(PK)、学科内容知识(CK)、学科教学知识(PCK)、整

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

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

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高中地理教师发送问

卷填写邀请,最后收集到来自中国大陆9个省份的869

份有效问卷。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 Amos(version

21.0)软件处理,对TPACK七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

《高中地理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推介

李萍 孙裕钰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子分析,以检验TPACK七因子模型和该测量量表的聚

敛效度、区分效度。其中采用卡方差异检验法来判别

量表是否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

大陆高中地理教师TPACK知识结构遵循7因素模型,

其中有37个测量项目的因子载荷分布在0.57和0.94之

间,每个因子的组合信度值均在0.87和0.93之间,表

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七个因子两两配对后

的所受限模型与未受限模型间的卡方值差异量均达到

0.05显著水平,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该文章选取了当前较为新颖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

学知识的主题,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开发了适合中国

本土地理教师的TPACK量表,对评价和提升地理教师

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积极意义。同时该

文章也启发我们要放眼全球,关注国内外研究热点、

难点问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本土化研究,弥补中国

学科教学研究领域的不足。

《基于眼动分析的学生应试策略及其在视觉空间 表现中的迁移》推介

孙裕钰 潘艳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韩国的Kinam等人所做的《基于眼动分析的学

生应试策略及其在视觉空间表现中的迁移》研究主

要探讨了任务要求对学生任务完成过程的作用,以

及任务完成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策略在后续地理学习

中迁移的特征。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以32名初高

中学生为被试样本,通过观察实验中学生的眼动情

况,分析被试在应对不同任务要求时不同的视觉表

征处理,以及在任务期间形成的应试策略在下一任

务中的迁移特征。在实验1中,被试被分为两组,

均向他们展示一幅景观图片,一组被试被告知即将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19: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72018 Vol.1, No.1

【关键词】任务要求(task demand);眼动(eye-movement);空间知识(spatial knowledge);视觉空间表征

(visuospatial representation);结构信息(structural information)

【原文标题】Eye-movement analysis of students’active examination strategy and its transfer in visuospatial

representations

【原文作者】Kinam Kim1, Minsung Kim2, Jungyeop Shin3, Jaemyong Ryu4

【作者单位】1. Yedang High School, Seoul, South Korea;2.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Daegu, Daegu, South Korea;3.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South Korea;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South Korea

【文献来源】[ J]. Journal of Geography, 2015, 114(4): 133-145.

(责任编辑:卢晓旭)

驾车驶过图片上的区域,另一组被试被告知将到图

片上的区域旅行,并通过眼动仪记录任务下达后被

试的眼动信息。接下来的实验2则设计了一个地图

任务,要求两组被试均在同样的地图中找到某个目

标,仍然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信息。分析不

同被试的视点地图,发现实验1中被告知将驾车驶

过图片区域的一组被试,会更专注于图像中的结构

信息,如路线和连接,而且在实验2的任务完成过程

中,也明显具有侧重结构信息的倾向,其认知过程会

迁移到地图任务上,相比另一组被试能更快更准确地

找到目标。研究得出结论:任务要求能显著影响学生

视觉表征的处理,且其影响会转移到其他情境中。

该项研究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教学启示,教师

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任务来引导教师期望的学习方

法。该研究通过分析被试的眼动轨迹得出结论,能

真实地看到被试的表现,但由于样本量较少、样本

特征不具有普遍性和任务内容唯一,结论有可能存

在一定偶然性,可以进一步验证。

地理教育

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眼动分析探究地图观察者在

识别记忆地图目标的任务中如何处理地图要素。众多

研究已经探讨了感知和知识对地图目标识别有重要作

用,也有研究发现地形图中的网格线和一些可视细节

有助于目标位置的编码和识别,但对观察者是如何处

理地图要素的研究却很少。因此,Lars Kuchinke等研

究者进行了一项眼动追踪研究。制作了12幅地图,每

幅图随机标示6个目标位置,其中6幅图背景为白色,

6幅图背景为地形图,相同背景中一半为方形网格,

一半无网格。设计2(有背景、无背景)*2(有方形

网格、无方形网格)混合实验。被试为来自德国波鸿

鲁尔大学的31名学生(平均年龄24.3岁),在实验过

程中,首先为他们依次呈现6个目标位置(以红色圆

圈的形式标示),让被试进行记忆(编码阶段),大

约需要45秒,然后再依次呈现12个目标位置,其中6

《眼动分析支持下的地图目标识别记忆任务中地图要素的处理与整合》推介

孙裕钰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个是新的,6个是原来的,但打乱呈现顺序,每一个

目标位置呈现3秒后被试有2秒时间识别此目标位置是

否是原先出现过的目标(识别阶段),并根据判断进

行1-6的等级评分,等级越高说明越确定是原来出现

过的目标。研究者通过分析方形网格与地形图背景等

地图要素在不同阶段(编码阶段、识别阶段)对眼动

指标(注视次数、注视持续时间、感兴趣区的总注视

时间与定位任务总注视时间之比等)的影响,以及眼

动指标与识别记忆结果的内在联系,来间接探究地图

要素对识别记忆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方形网

格和地形图背景能增强识别记忆的假设。同时,眼动

数据还揭示了在编码阶段,方形网格和地形图背景会

触发被试注意力,引导被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目标

的位置。此外,研究还利用地图识别过程中的热点分

布探索性分析了方形网格的空间结构功能,比较不同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20: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8 2018 Vol.1, No.1

科学教育

【关键词】眼球追踪(eye-tracking);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空间记忆(spatial memory);方形网格

(squared grids);地形细节(topographic detail);目标定位(object locations)

【原文标题】The processing and integration of map elements during a recognition memory task is mirrored in

eye-movement patterns

【原文作者】Lars Kuchinkea,b,*, Frank Dickmannc, Dennis Edlerc, Martin Bordewieckb, Anne-Kathrin Bestgenb,c

【作者单位】a.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University Berlin, Germany;b.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uhr-

University Bochum, Bochum, Germany;c.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uhr-University Bochum, Bochum, Germany

【文献来源】[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6, 47: 213-222.

(责任编辑:卢晓旭)

【关键词】态度(attitudes);有效性和可靠性(validity/reliability);学生信念(student beliefs);价值(values)

【原文标题】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cross

grades 5 through 10

【原文作者】Ryan Summers*a,Fouad Abd-El-Khalickb

【作者单位】a.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Grand Forks, North

Dakota; b.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文献来源】[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18, 55(2): 172-205.

(责任编辑:卢晓旭)

阶段方形网格与地形图背景功能的异同点,例如在识

别记忆阶段对到达第一个注视点时间的影响,发现

方形网格和地形图背景都被整合到了地图的心理表

征中。

该研究通过眼动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地图要素在

地图观察者识别记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究了观察

者对地图要素的处理和整合过程。由于眼动分析方法

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试的真实表现,因此得出的实验

结论较为可靠,这种研究方法值得研究者们学习和

借鉴。

现有科学态度评估中存在的“定义不规范、结

构混乱、缺乏可靠理论支撑、缺乏内部一致性”等问

题,为此,Ryan Summers等研究者开发并验证了一套

测量学生科学态度及证实其结构的工具。

研究者依据理性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TRAPB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设

计了科学行为态度和意向(Behaviors,Related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 Science, BRAINS)调查框架,相

应开发了由59个项目构成的量表。研究者随机抽取

了1291名伊利诺斯州5至10年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改进,最终确定了一个包含

5个因素30个项目的科学行为态度和意向测量工具,

其RMSEA值为0.04,CFI值为0.95,表明量表具有良

好的结构拟合效度。依据测量数据所验证的五个结

《5至10年级学生科学态度评估工具的开发及验证》推介

乔丹璇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构维度是科学态度(attitudes toward science)、科学

研究意向(intentions to engage in science)、行为信念

(behavioral beliefs)、规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

和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

该研究依据一个稳健的理论模型开发测量工具,

通过多种渠道确定工具的有效性和内部一致性,基于

大样本验证并使用统计方法探索测量工具的结构特

征。BRAINS调查框架可通过多变量、多层次建模来

检验不同层次分析结果间的关系,同时证实五个因素

并探索其差异。未来BRAINS调查框架应重新审视理

解TRAPB理论潜含的因果序列,并需详细研究学生科

学研究意向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意向与学生现

有的科学行为以及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致性。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21: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192018 Vol.1, No.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供给性:基于一所中国

中学的个案研究》一文所述的研究基于作者在2009

至2012年对上海一所完全中学的英语教师学习共同

体进行的质性调查,调查以了解教师发展经历与轨

迹、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发展阶段以及教师发展共同

体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研究者通过课堂

观摩(并辅以录像)的形式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

践;对学习共同体中的英语教师、学校管理者、外

聘的教师培训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教

师发展的理念、实践方法、体会感受等;以参与共

同体活动(教研会议、听评课、备课活动等)并辅

以录音和会议记录的形式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

师参与交流互动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学

习机会。

作者首先结合活动理论与供给理论,构建出分

析教师学习活动的理论框架,通过教师学习活动的

“客体”分析,发现该个案学校的英语教师学习共

同体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

末期教师发展处于无序随机的状态,缺乏有组织、

经常性的活动;第二阶段,2000-2010年,在学校

主管领导和英语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英语教师学

习共同体开始了定期的备课、听评课和教学竞赛活

动,尤其是2007年至2009年间,学校外聘了教师培

训专家两周一次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使得教师

学习效果更为突出,教师们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从

开始阶段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自发的学习,使得

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真正起到了促进教师学习的作

用,而非流于形式;第三阶段,2010年起,为了进

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尤其是依据

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英语教师的共同体

活动重点从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转移到课程标准在教

学中的实施上来,具体形式为制定英语学科的校本

课程标准,通过骨干教师的编写范例和讨论改进范

例等活动,大部分教师由最初的抵触和不理解,改

变为积极参与,并在编写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标准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供给性:基于一所中国中学的 个案研究》推介

郑晓影 程晓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的理解,提高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调节工具: 物理工具或象征工具

客体:活动的目的导向是什么, 是有形的 结果 还是无形的

分工:所有共同体成员 的角色与责任共同体:

多种的个体和 / 或次级团体

规则:共同体的

规范与协定

主体:个人的 / 次级团体的, 机构的观点分析

活动理论复杂模型(Engestrom, 1999)

该文还从“个体供给性”与“社会供给性”

两个层面对该活动系统(除“客体”外)的五个要

素进行分析,以高一教研组的三个教师为个案,着

重调查了她们的职业发展经历,总结并比较了她们

各自发展轨迹及其异同,得出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

阶段。该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为:个体供给性与社

会供给性均对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与教师学习共同

体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

而后者则决定了发展的路径与节奏。教师个体供给

性(如个人的发展意识与意愿)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动力,决定了教师发展的起点与速度;社会供给性

(如教研组、学校、区市级等各层面的发展环境)

对教师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决定了教师发展的基本

轨迹与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本研究还发现“工

具”的种类与形式并不能直接决定活动系统中活动

的效果与质量,人们利用“工具”的方式才是关键

的因素。

文章作者基于一所中国中学,透过社会文化视

角,调查其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学习经历和成长

轨迹。借助活动系统模型和供给性理论,文章试图

解决三个研究问题:(1)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时

期有哪些?(2)教师职业发展是否存在共同时期?

如果存在,有哪些共同时期?(3)调查中,教师学

教师教育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22: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20 2018 Vol.1, No.1

教师教育

【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活动系统(activity system); 可供性(affordances);

英语教师(EFL teacher); 中国中学(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原文标题】The affordanc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原文作者】Xiao Cheng, Li-ying Wu

【作者单位】English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English Department, Wenzao

Ursuline University of Languages, Taiwan

【文献来源】[ 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2016, 58: 54-67.

(责任编辑:郑晓影)

习共同体有哪些个体的和社会的供给性?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社会供给性还是个体供给

性,都对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

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

而后者决定着发展的路径和节奏。此外,文章还论

证了活动系统模型对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分析的可用

性,对研究不同语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直接教学(direct instruction);发现 (discovery);控制变量策略(control-of-variables strategy);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转移(transfer)

【原文标题】Invention Versus Direct Instruction: For Some Content, It’s a Tie

【原文作者】Catherine C. Chase*a,David Klahrb

【作者单位】a.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b.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USA

【文献来源】[ 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Technology, 2017, 26(6): 582-596.

(责任编辑:卢晓旭)

发现教学法或直接教学法是否能帮助学生产

生良好的学习和迁移结果是广泛争议的教学热点问

题。已有研究证明,发现教学法在深度结构学习上

更成功,而直接教学法在一般实验设计教学上具有

优越性。Catherine等人的《发现学习与直接教学: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文章介绍了他们的同类研究,

其研究样本是101名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

变量控制策略比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

IT(Invent-then-Tell 发现学习和直接教学法的混合

方法)和TP(Tell-then-Practice 直接教学法)的相对有

效性。在这项研究中,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概念

理解和迁移上都同样有效,这些结果在不同学习基

《发现学习与直接教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介

乔丹璇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础和不同学校的人群中都是一致的。方法的效果虽

然不分伯仲,但作者在数据分析中还是发现这两种

教学法的相对有效性受特定教学情境(比如所教授

知识的类型)的影响。作者提出,教师应选择自身

偏好和擅长的教学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学

习技巧及深层原理。未来的研究可以系统地探讨每

种方法什么情况下最有效,什么背景因素(如内容

或学生的初始目标)影响特定教学方法的成功等。

对教学因素和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进行更系统的研

究,可以对我们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教

学方法有帮助。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Page 23: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征稿启事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8年1月创建的以介绍国内外学科教育

研究前沿成果的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平台一方面为学科教育研究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和研

究成果提供信息服务,以协助研究者把握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另一方面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

的一线教师提供最新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学科教育新理论的应用和先进经验的推广。

平台主要以电子文件形式发布信息,与学科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关注者和中小学教师定向交流。

平台上所发表的文章以推介、评论、综述类文章为主,接受国内学科教育领域的师生投稿。您

如果搜索到一篇高质量学科教育前沿研究的文献,就可以以文章推介或评论的形式撰文投稿,如果

您了解学科教育领域的某些研究方向及其一系列研究成果,则可以以综述的形式述评这些成果及其

对现有研究的启示。前沿研究领域源文章的作者也可以投稿推荐自己的研究成果。平台优先推介来

源于SSCI的期刊文献。

平台暂设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科学教育、历史教育、公民

教育、地理教育等学科教育方向,也欢迎体育与健康、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教育

方向和教师教育方向的稿件。欢迎研究机构学者、高校师生、中小学教师踊跃向平台投稿,尤其欢

迎国内师范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文献阅读之余,将自己搜集到的学科教育研究的前沿文献推介

到平台。希望平台能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和学科教学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加深文献阅读深

度和展示文献阅读广度的平台,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对国内外学科教育领域研究成果和最新动向的

全面掌握,这也是平台建设的宗旨和意义所在。

感谢您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前沿》平台的关注和支持!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

平台后续征稿方向

语言教育: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研究 历史教育: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公民教育:师德教育、公民政治素养教育 地理教育:空间认知和眼动分析

Page 24: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 - cte.ecnu.edu.cn · 2 423:qn03.Pq03 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面对重重困难,多次 PISA测试结果也表明德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并

RESEARCH FRONTIERS IN SUBJECT EDUCATION

( INTERNAL INFORMATION,STARTED IN 2018 )

2018 VOL.1 NO.1

SPONSORED B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内部交流,2018 年创办)

2018 第 1 辑 第 1 期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责任编辑:卢晓旭 胡 陶 学科责任编辑:(投稿邮箱)

语言教育(母语)

语言教育(外语)

数学教育

物理教育

化学教育

生物教育

科学教育

公民教育

历史教育

地理教育

其他学科教育及教师教育

沈银银 ([email protected]

郑晓影 ([email protected]

韩宝玲 ([email protected]

刘紫微 ([email protected]

全微雷 ([email protected]

刘阳丹 ([email protected]

乔丹璇 ([email protected]

李 凡 ([email protected]

冯敏仪 ([email protected]

孙裕钰 ([email protected]

华文嘉 ([email protected]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编委会主 编:周 彬 万明霞 副主编:汪晓勤 吴成领 蒋 瑾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从词到文:推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的中介作用》 推介

《减少课程选择促进性别公平?数学必修课程对 STEM 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推介

《物理教学中的同伴教学法:一种能使学生的态度和信念发生积极变化的方法》推介

《眼动分析支持下的地图目标识别记忆任务中地图要素的处理与整合》推介

本期推荐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第 1 期 2018

R E S E A R C H F R O N T I E R S I N 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科教育研究前沿2018 VOL.1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