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16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江瑞璋、李長軍、孫沛立 摘要 數位相機從感光元件獲得影像資訊後,是經過很多流程的影像處理步驟才能將好的影 像品質呈現給使用者。但是其色彩往往不是如我們所願所見的表達出來。究其原因是白平衡 的設定問題影響最大。其解決方法為取出原始影像檔(raw 檔)加以處理,如 retinex GWA(Grey World Assumption) 的演算法就可幫助我們找到想要的白點。 關鍵字:白平衡、retinexgrey worldraw

Transcript of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Page 1: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江瑞璋、李長軍、孫沛立

摘要

數位相機從感光元件獲得影像資訊後,是經過很多流程的影像處理步驟才能將好的影

像品質呈現給使用者。但是其色彩往往不是如我們所願所見的表達出來。究其原因是白平衡

的設定問題影響最大。其解決方法為取出原始影像檔(raw檔)加以處理,如 retinex 和

GWA(Grey World Assumption)的演算法就可幫助我們找到想要的白點。

關鍵字:白平衡、retinex、grey world、raw 檔

Page 2: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59

印 刷 科 技

前言

使用手機或數位相機的拍攝功能時,

最常令使用者困惑的事情為色彩問題,例

如:將黃昏的泛紅景色拍成大白天一樣。

這種情形是屬於白衡的問題。以下做個實

驗就可以明白白平衡與色彩的關係了。

實驗環境設定

光箱:採用可變換光源的光箱,X-Rite

SpectraLight III

測 色 儀 器:TOPCON Uniformity

Analyzer UA-1000A

數位相機:Canon D60

實驗方法:

光箱光源設定(環境光源):D65 和 A

光源等二種

數位相機白平衡設定:設定了三種不

同的白平衡條件

1. 自 動 白 平 衡(AWB, Auto White

Balance)

2.白熾燈(A光源,色溫約 3200K)

3.日光(色溫約 5000K)

依據以上的條件,可以導出三種實驗

狀況

狀況一:相機設定日光(色溫 5000K)

為白平衡,加上環境光源為 D65和 A光源

的情況下拍攝。

圖一:X-Rite SpectraLight III光箱

圖二:TOPCON Uniformity Analyzer UA-1000A

圖三:Canon D60

狀況二:相機設定白平衡為自動白平

衡,加上環境光源為 D65和 A光源的情況

下拍攝。

狀況三:相機設定白熾燈(A光源,

色溫約 3200K)為白平衡,加上環境光源

為 D65和 A光源的情況下拍攝。

Page 3: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60

實驗結果:

狀況一:相機白平衡設定為日光

(5000K)時所拍攝的影像:

圖四:相機白平衡設定為:日光(約

5000K)時,光箱的環境光源分別切換至

D65(左邊)和 A光源(右邊)時,對著

ColorChecker拍攝的影像。左圖的環境光源

為 D65時所拍攝到正常的影像。而右圖的

環境光源為 A光源時所拍攝到偏紅黃色系

的影像,由於 A光源本身就是偏紅黃色

系,所以右圖的影像亦可認為在 A光源下

所表現的正常影像。

圖五:由色域圖可看出:當相機的白

平衡設定為日光時,有以下的現象:

1. 設定相機的白平衡為日光模式時,

表示不需做太大的修正,忠實的呈現日光下

所有的色彩,所以 D65環境光(藍色實線)

的色域最接近標準的色域(藍色虛線)。

2. 此時環境光源為白熾燈時,其色溫

為偏黃的光源,其色域的中心點(紅色三

角點)已偏向黃色色軸,表示影像將偏向

紅黃色系(紅色實線的色域範圍)。

灰階判斷(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日光約 5000K)

圖四

圖五

灰階 (D65 環境光 )

R G B

19 216.22 229.04 237.7

20 185.77 205.39 222.2

21 149.95 168.14 185.69

22 100.02 115.11 129.95

23 56.77 67.46 77.11

24 23.52 27.35 31.96

CIELAB色域圖分佈如下:

Page 4: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61

印 刷 科 技

圖六:由於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日光,

色 溫 約 5000K, 而 環 境 光 源 為 D65

(6500K),較日光偏藍色,由灰階級數表

可得知有些許偏藍的色調。

圖七:當環境光為 A光源時,整個光

箱是呈現偏黃的色彩,由灰階級數表可明

顯看出 RGB數值的 B較少,偏黃的灰階。

狀況二:相機設定白平衡為自動白平

衡,加上環境光源為 D65和 A光源的情況

下拍攝。

圖八:相機白平衡設定為:AWB自動

白平衡時,光箱的環境光源分別切換至

D65(左邊)和 A光源(右邊)時,對著

ColorChecker拍攝的影像。左圖呈現較自然

的影像,而右圖原本應該是偏紅黃的色

系,卻因為自動白平衡的緣故,將 A光源

的影像做了修正,沒有嚴重偏紅黃的現象。

圖九:由色域圖可看出:當相機白平衡

設定為AWB自動白平衡時,有以下現象:

1. 設定相機的白平衡為自動模式時,

表示即將影像做自動修正。

2. 當環境光源為 D65時,其色溫為稍

微偏點藍的光源,D65色域的中心點(藍

色十字點)被調整至標準色域(藍色虛線)

的中心點。

3. 當環境光源為 A光源時,其色溫為

偏黃的光源,A光源色域的中心點(紅色三

角點)也被調整至標準色域的中心軸上(b

值仍然高於 0),表示還有點偏黃的現象。

圖八

灰階 (A 環境光 )

R G B

19 255 222.21 157.82

20 247.02 195.4 136.89

21 215.4 162.85 109.44

22 168.31 121.28 84.71

23 112.78 76.7 51.04

24 46.37 30.7 22.98

相機白平衡設定為 AWB,自動白平衡 時所拍的影像:

Page 5: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62

從灰階判斷: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 AWB自動白平衡

灰階(D65環境光) R G B

19 231.25 231.05 231.13

20 207.11 207.38 207.65

21 168.55 169.08 172.15

22 114.82 116.61 117.76

23 66.37 67.42 68.45

24 26.67 26.96 27.67

圖十:由於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 AWB

自動白平衡,RGB值都很接近,表示可忠

實的表現灰色的能力。

灰階(A 環境光) R G B

19 236.37 224.96 209.04

20 211.84 201.36 186.43

21 177.65 168.95 157.04

22 132.03 127.37 118.08

23 84.82 80.48 73.2

24 33.65 32.41 30.48

圖十一:當環境光為 A光源時,整個

光箱是呈現偏黃的色彩,雖由自動白平衡

的功能自動調回正常白,但仍有些許偏黃

的色偏。

狀況三:相機設定白熾燈(A光源,

色溫約 3200K)為白平衡,加上環境光源

為 D65和 A光源的情況下拍攝。

圖九

CIELAB色域圖分佈如下:

圖十二

相機白平衡設定為 白熾燈(A光源約 3200K)時:

Page 6: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63

印 刷 科 技

圖十二:相機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

(A光源約 3200K)時,光箱的環境光源分

別切換至 A光源(左邊)和 D65光源(右

邊)時,對著 ColorChecker拍攝的影像。左

邊圖的環境光源為 A光源,原本應是偏紅

黃的色系,被數位相機拉回了正常的色彩。

而右圖 D65光源原本沒有如此偏藍色系,

卻因為白平衡設定的緣故造成右圖偏藍。

圖十三:由色域圖可看出:當相機的

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A光源 3200K)時,

有以下的現象:

1. 會將環境光源為白熾燈的影像修正

為接近標準的影像。也就是原本應該是偏

黃的影像,會被修正為接近標準白(藍色

虛線)的影像。這樣的作法類似人眼的色

適應現象,例如,在白熾燈光源下看書

時,剛開始會認為紙白是偏黃的,過了一

會兒後就會覺得紙白是沒有偏色的白紙。

2. 由於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的

條件,會將影像往藍綠的方向修正,以利

將環境 A光源的影像修正為沒有色偏的顏

色。所以,此時對環境光為 D65光源的影

像也會往藍綠的方向修正,造成偏藍的現

象。如色域圖所示,環境光為 D65的色域

明顯的偏向藍色系和綠色系

從灰階判斷:

灰階(A 環境光) R G B

19 224.19 215.6 208.39

20 198.36 191.37 186.99

21 165.83 160.54 156.42

22 123.78 121.42 119.28

23 78.6 75.04 74.43

24 30.18 29.6 29.26

圖十四:由於相機白平衡設定為白熾

燈,對著環境光A光源拍攝,灰階的R,G,B

接近等量,可以呈現灰色。所以將偏黃的

影像修正至不偏色的影像。

灰階 (D65 環境光 ) R G B

19 194.45 222.2 254.07

20 153.13 196.83 250.77

21 108.87 158.03 227.94

22 66.21 107.11 171.34

23 38.12 63.2 108.88

24 16.77 25.38 47.17

圖十三

CIELAB色域圖分佈如下:

Page 7: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64

圖十五:由於相機白平衡設定為白熾

燈,對著環境光 D65光源拍攝,灰階的 R

值明顯的少於 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的色彩是有其道理的。例如:數位相機的

白平衡設定為 A光源時,就意味著要將偏

黃紅色調的影像調回到正常的影像,所以

會朝向藍色的方向做修正。而這樣的調整

或許你會很喜歡、或許會很在意黃紅色調

的感覺不在了。而如此的調整正是依循著

人眼色適應的感覺。數位相機就是為了模

擬人眼感覺的問題才會做色調上的修正。

色彩的一些問題如下:

1.數位相機直接獲得了影像資訊,這

些資訊是光與反射物體交互作用的結果。

因此數位相機是無從得知光源的特性,此

時就需要白平衡的作用來估算一下從場景

反射回來光線之特性為何。

2.色彩恆常性(Colour Constancy),是

指光源改變不影響人眼對色彩的感知(Roy

S. Berns,2000)。色彩恆常性可做為物體認

知的一個輔助。日光的強度相當於 1000燭

光。而鎢絲燈泡的強度較暗且顏色偏黃,

當拿著一份報紙由室外移入室內的鎢絲光

源時,由於人類的視覺系統會自動產生補

償的機制,使報紙的紙白起初會是偏黃

的,但過了一會兒顏色越於一致,報紙的

紙白不再偏黃了,而不察覺到顏色差異

(Hunt R.W.G 1992)。然而色恆常性的情形

卻不會自動自發的發生在數位相機上。

3.數位相機可以經由轉換函數將訊號

轉成 XYZ三刺激值。而要合成相同的三刺

激值是有很多選項的,可以改變光源和物

體的組合,仍然可以達到相同的 XYZ三刺

激值。所以說是多對一(一種三刺激值)

的現象。因此,想要由三刺激值反推回光

源和物體的分光反應情況是很難辦到的。

4.在一般的色彩量化過程中,其過程

是依據 SAD(光源、物體、感測)系統來

估算出三刺激值。先取得或量測光源的光

譜能量分佈曲線(SPD, 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再量測透射物體或反射物體

的分光透射或反射率曲線,再依據感測條

件計算出三刺激值(XYZ)。如圖十六所

示:將光源(SPD)、反射物體的分光光譜

反射率曲線(SRC)和標準觀測者的積分

可得到三刺激值 XYZ。

然而數位相機是屬於與設備從屬

(Device Dependent)有關的設備,其意思是

說每一台數位相機對同一個景拍攝時,所

得到的 RGB訊號值並不相同,而不相同

RGB訊號的原因也牽涉到更多相機內部的

色彩和影像品質的流程。所以才要將不相

同的 RGB訊號經由轉換函數,將 RGB色

空間轉至 CIE色空間,例如 CIE LAB色空

Page 8: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65

印 刷 科 技

間, 以 獲 得 與 設 備 無 關(Device

Independent)的色彩資訊。

而在數位相機的訊號轉換過程裡,感

測器只記錄了 RGB的訊號,並不知道光源

的條件是多少的色溫。所以表現出來的影

像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色彩,什麼是實際你

看到或想要的色彩:

1.如黃昏時的紅黃色系,是否經由相

機猜測是白熾燈(A)光源,而將紅黃色系

調整為偏藍白的色系,失去了夕陽無限好

的感覺。

2.晚上在燈光美、氣氛佳、色溫柔和

的室內聚會時,你感覺是在一般正常的照

明之下,白色的紙張仍然是白色的,但是

拍出來的影像卻是偏紅黃的色系,與您在

當時眼睛看的感覺不一樣。

以上二種情況是你實際在操作數位相

機時常常發生的問題,主要的原因是相機

無法判斷數位影像的光源屬性,因此相機

的色彩量化模式就會改變成如下的情況:

圖十七:數位相機的色彩訊號成像示意圖

ρr = c ∫ab E(λ)R(λ)Sr(λ)dλ

ρg = c ∫ab E(λ)R(λ)Sg(λ)dλ

ρb = c ∫ab E(λ)R(λ)Sb(λ)dλ

c:表示每個獨立的畫像元素(pixel)

E:光源特性

Sr, Sg, Sb :表示數位相機感測元件

如果令 L(λ)=R(λ)E(λ),L表示藍伯

漫射面(Lambertian surface),意味著光線是

均勻的分佈。因為無法從數位影像正確獲

知光源的特性,則數位相機的刺激量為如

下的表示法:

ρr = c ∫ab L(λ)Sr(λ)dλ

ρg = c ∫ab L(λ)Sg(λ)dλ

圖十六

Page 9: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66

ρb = c ∫ab L(λ)Sb(λ)dλ

以上的公式仍然帶有光源的味道在裡

面,如果可以有一種方法,經由簡單的假

設之後,將光源的因素從色彩的量化過程

中移除,那麼就可以試著找出白平衡的點

了。最常用的方法有二種白平衡估算的方

法,分別為White Patch Retinex 和 Grey

World Assumption(GWA)。

Retinex方法

Retinex 理 論 來 自 於 1971 Edwin H.

Land,Retinex其實是 “retina” 與 “cortex”

的合成字。

假設數位相機的 R,G,B感測元件為單

波長的性質。

Sr(λ)=δ(λ-λr)

Sg(λ)=δ(λ-λg)

Sb(λ)=δ(λ-λb)

δ:唸法 delta圖十八:數位相機 RGB感光元件的假設條件

所以數位相機色彩量化的程式:

ρr = c ∫ab E(λ)R(λ)Sr(λ)dλ

ρg = c ∫ab E(λ)R(λ)Sg(λ)dλ

ρb = c ∫ab E(λ)R(λ)Sb(λ)dλ

可依此改寫為:

ρr = c ∫ab E(λ)R(λ)δ(λ-λR)dλ

ρg = c ∫ab E(λ)R(λ)δ(λ-λG)dλ

ρb = c ∫ab E(λ)R(λ)δ(λ-λB)dλ

而 ∫ab δ(λ-λR)dλ的值趨近於 1,依此

類推,所以可得如下的公式:

ρr =cE(λr)R(λr)

ρg = cE(λg)R(λg)

ρb = cE(λb)R(λb)

影像的任一畫像元素或位置,給予一

個座標位置的代號為 (x,y),在均勻的光線

分佈之下,其公式為:

ρr(x,y)=G(x,y)E rRr(x,y)

ρg(x,y)=G(x,y)EgRg(x,y)

ρb(x,y)=G(x,y)EbRb(x,y)

G(x,y):影像上的一個座標位置

Rr(x,y):物體在某一波長λr的反射

率,其餘 g,b依此類推

Er(x,y):光線在某一畫像元素或座標位

置上,於波長λr的照射強度,其餘 g,b依

此類推

除了假設相機的感光元件的特性之

外,我們再假設白點存在影像的某一畫像

元素或位置,且其位置的座標為 (W),

Rr(W)=1(其餘 g,b依此類推 ),在均勻的光

線分佈之下,其公式為:

ρr(W)=G(W)ErRr(W)= G(W)Er

ρg(W)=G(W)EgRg(W)=G(W)Eg

ρb(W)=G(W)EbRb(W)=G(W)Eb

再假設 G(x,y)≦ G(W),如果超過

G(W)的白點則可視為鏡面光的白、毫無層

Page 10: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67

印 刷 科 技

次的白。則以上的公式可寫為如下:

Er,max=max{ρr(x,y)}=G(W)Er

Eg,max=max{ρg(x,y)}=G(W)Eg

Eb,max=max{ρb(x,y)}=G(W)Eb

因為

ρr(x,y)=G(x,y)E rRr(x,y)

ρg(x,y)=G(x,y)EgRg(x,y)

ρb(x,y)=G(x,y)EbRb(x,y)

所以

or(x,y)=ρr(x,y)/Er,max= G(x,y) Rr(x,y)/G(W)

og(x,y)=ρg(x,y)/Eg,max= G(x,y) Rg(x,y)/G(W)

ob(x,y)=ρb(x,y)/Eb,max= G(x,y) Rb(x,y)/G(W)

經由以上的推導過程,就可以將光源

的訊息從影像中移除了。or(x,y),og(x,y),ob(x,y)

表示與數位相機與等能白光有關的刺激反

應,而等能白光也可認為是規範的標準光

源 (canonical illumination)

Retinex影像實驗

準備二張不同光源的原稿,一張為室

內白熾燈光源下所拍攝的原稿,另一張為

混合了室外光源和檯燈的影像。

圖二十:原稿一:在室內白熾燈光源下所拍攝的影像 圖二十一:原稿二:混合了室外光源和檯燈的影像

Retinex流程圖

如影像品質太亮了,可重新調整起始百分比

排序影像資料每一列的最大值(R,G,B 分別處理 )

預測有層次白點的起始位置百分比 (Percent)

找出符合起始百分比的數值,(R,G,B 分別處理 )Rw=(R/Rmax) ≦ PercentGw=(G/Gmax) ≦ PercentBw=(B/Bmax) ≦ Percent

將每一畫像元素除以有層次的白點 (Rw,Gw,Bw), (R,G,B 分別處理 )

將每一畫像元素轉為 256 階,0~255(R,G,B 分別處理 )

圖十九:retinex流程圖

讀入影像

輸出影像

Page 11: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68

圖二十二:左圖為原稿影像,右圖為採用 retinex的估算法,雖經調整後,但整體的顏色仍然偏黃。

圖二十三:左圖為原稿影像,右圖為採用 retinex的估算法,由於白點設定位置不佳,易造成反光性的死白沒有層次,另一缺點是其色彩仍然偏黃。

圖二十四:左圖為原稿影像,右圖為採用 retinex的估算法,雖經調整後,但整體的色彩品質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並非均勻的光源。

Page 12: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69

印 刷 科 技

由以上的實驗可得知 retinex的缺點有:

1. 單一畫像元素,由於光源的色溫影

像,可導致影像的色偏現象。

2. 此方法不適用在超過一種以上的混

光環境。

3. 改 善 的 方 法 可 用 直 方 圖 法

(histogram)於 RGB色版。

The Grey World Assumption (GWA)的方法

The Grey World Assumption (GWA)的方

法於 1980年時,由 Buchsbaun所提出。此

方法對於色彩的恆常性提供了較佳的運算

方法。

GWA除了算出每一色版的平均值之

外,在選定了白點位置之後,同時強制所

有的色版乘以白點調整系數,形同做了灰

色平衡的原理一樣,因此對於單一且平均

的光源產生的影像有較佳的效果。

GWA實驗結果

原稿同 Retinex所採用的原稿。

GWA流程圖

圖二十五:Grey World Assumption 流程圖

圖二十六:左邊的原稿為混合光源,右邊為經由 GWA調整後的影像,並不是很完美。

計算平均值(R,G,B 分別處理 )Rmean, Gmean, Bmean

每一色版的畫像元素除以平均值

將 RGB 各排成一個欄位,且合併為一個檔案

找出每一列的最大值,並由小至大排序

設定 p 值並藉由 p 值決定白點的位置

調整系數α = 255/ 白點

影像乘以調整系數 α,合併圖檔

可重新調整白點位置

讀入影像

輸出影像

Page 13: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70

圖二十七:左邊的原稿為偏黃色溫的單一光源,右邊為經由 GWA調整後的理想影像。

圖二十八:左邊的原稿為混合光源,右邊為經由 GWA調整後的影像,但是白點設的位置不對,導致影像的亮部接近沒有層次的死白效果。

圖二十九:左邊的原稿為偏黃色溫的單一光源,右邊為經由 GWA調整後的理想影像,回到正常的白色 (灰色平衡 )。

Page 14: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71

印 刷 科 技

數位相機白平衡的估算

數位相機的白平衡也被稱為灰色平

衡、色彩平衡。在電影影視領域裡則稱為

色彩分級(color grading)、color painting、

color timing或是 digital grading。不論是平

面設計和電影工業,對於色彩有其特殊的

處理技巧來表現想要的色彩意境。除了採

用數位取像設備的白平衡設定之外,也期

望能得到拍攝瞬間時、未經色彩處理的影

像。然後再依據想要的白平衡來調整影像。

下圖為數位相機的流程圖(孫沛立教

授提供)

raw檔或譯成原始圖檔,從數位相機、

掃描器或電影膠片掃描器的影像感測器所

處理的原始資料。通常情況下,原始影像

有寬色域的色彩資訊,可以進行精確的調

整,可以在轉換之前對於色彩影像的裝置

作出一些簡單修改,和儲存為 TIFF或

圖三十:在進入白平衡 (AWB)時,將其拍攝資料擷取出來的檔案稱為 RAW檔,可藉由 RAW檔調整想要的白平衡

圖三十一:圖為採用數位相機拍攝,儲存方式定

為 raw檔,並對 raw檔做了線性和白平衡的調整。雖然 raw檔看起來暗暗的,卻保留了該有的層次和細節,經由必要的白平衡調整後即可得到

想要的色彩。

Page 15: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第三十卷第一期

72

JPEG檔案格式。原始圖檔,有時也被稱為

數位底片,因為它們充當與底片相同的角

色,並不是作為影像直接使用,而是建立

一個包含所有訊息的影像。raw檔影像格式

的目的是儘可能的捕捉(即特定感測器的

最好效能)拍攝現場的特性。也就是說,

包含有關場景的光照強度和顏色的反應情

況。

各種檔名的 raw檔

raw依廠商而定有許多不同的名稱 ,包

括3FR (Hasselblad), DCR, K25, KDC (Kodak),

IIQ (Phase One), CR2 (Canon), ERF (Epson),

MEF (Mamiya), MOS (Leaf), NEF (Nikon),

ORF (Olympus) , PEF (Pentax) , RW2

(Panasonic) and ARW, SRF, SR2 (Sony), DNG

是 Adobe 數位底片格式,屬於 TIFF 6.0格

式的擴充功能並相容 TIFF / EP。以上的 raw

檔基本上都屬於 TIFF格式,而有些檔案可

能在某些資訊與 TIFF標準不一樣,如使用

非標準的檔頭,加入額外的影像資訊和一

些項目資料的加密。

採用 raw檔的理由

數位相機藉由設定白平衡處理來自感

測器的資料,以及色彩飽和度,對比度,

清晰度等。raw檔通常必須在電腦上做些額

外的處理。如:

• 更高的影像品質。因為所有的計算(如

gamma校正 ,去馬賽克 ,白平衡,亮

度,色調,飽和度,對比度,等等 ......)

直接對原生的畫像元素加以運算,將得

到更加準確和細部層次的處理。

• JPEG影像通常屬於失真的壓縮格式。raw

檔格式是無壓縮或使用無失真壓縮,即

相機在拍攝中得到的資料不會產生任何

損失,相機記錄下什麼,raw檔格式就記

錄下什麼。

• raw檔影像資料的階調較線性、平順。

• 白平衡處理可以設定為任意值,如「日

光」或「白熾燈」。設定為任何需要的色

彩空間 。

• 可採用不同的演算法處理影像的每一過

程。

缺點

• 數位相機原始檔案的大小通常比 JPEG檔

案大小大 2至 6倍,但使用 raw檔格式

能避免壓縮為 JPEG格式的影像品質損

失。

• 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標準原始影像

格式(ISO 12234-2的 TIFF / EP)。DNG

格式是潛在的標準,但尚未被許多大廠

所選擇。

• 由於缺乏一個標準的格式,所以讀取 raw

檔的專業軟體之開發人員必須經常更新

他們的產品,以支援最新的相機,如

dcraw程式就很適合讀取raw檔案的資料。

Page 16: 數位相機白平衡 的原理和應用 - cepp.gov.tw · 值明顯的少於g, b。沒有達到灰平衡的條 件,顏色偏藍和綠。 色彩的問題 數位相機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導致不同

73

印 刷 科 技

dcraw讀取 raw檔

在 cmd(dos)環境

下執行,例如讀取檔

案資訊。

如果要做進一步

影像處理,如白平

衡,可以在MatLab軟

體上下指令並寫些簡

短的程式,就可以看

到白平衡的效果。

結論

數位相機的影像隨拍即用的設計帶給

了很大的便利性,但也提供了與傳統相機

不一樣的思考方式於影像處理的問題和意

境上,想要達到與眼睛瞬間看到的色彩,

還是經過眼睛適應後的色彩,在白平衡的

設定上就必須要能夠掌控想要表達的方

式。而白平衡處理前的影像必須是沒經過

資料壓縮和處理的原始檔案,因此 raw檔

的拍攝和讀取就顯的相當重要。在專業的

領域上是有必要了解數位相機的拍攝過

程,並加以適當的處理 raw檔。

作者簡介

江瑞璋 中央印製廠

李長軍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孫沛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圖三十二:在 cmd環境下執行 dcraw程式,以獲得檔案的基本資訊

圖三十三:採用Matlab環境時的做法,也可以看到檔案基本資料

>> str='dcrawMS -i -v IMG_1500.CR2'

str =

dcrawMS -i -v IMG_1500.CR2

>> system(str) Filename: IMG_1500.CR2 Timestamp: Mon Dec 05 15:20:24 2011 Camera: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speed: 100 Shutter: 1/32.0 sec Aperture: f/4.0 Focal length: 58.0 mm Embedded ICC profile: no Number of raw images: 1 Thumb size: 5616 x 3744 Full size: 2808 x 1872 Image size: 2808 x 1872 Output size: 2808 x 1872 Raw colors: 3 Daylight multipliers: 2.391381 0.929156 1.289254 Camera multipliers: 2473.000000 1024.000000 1460.000000 1024.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