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警医伉俪 共同坚守...

1
长春晚报记者 海涛 一位是“蓝衣卫士”,一位是“白衣天 使”,不同的制服,一样的情怀,面对突如其 来的抗疫阻击战,他们是伉俪,更是“战友”, 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坚守在各自 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全力奋斗。 结婚周年 无声祝福 1月30日是第三看守所民警陶涛和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妻子结婚 十周年纪念日。细心的陶涛早早就开始策划 庆祝仪式并拍摄了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但随 着疫情快速蔓延的消息不断传来,军旅出身 的陶涛隐隐意识到使命可能就在前方召唤, 于是悄悄取消了春节出行的旅游计划。结婚 纪念日当天,身为护士的妻子在医院加班, 夫妻二人只能彼此在心里默默祝福对方。 正月初二,陶涛和妻子一起下夜班回 家,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弥补一下,但陶涛却 发现今天的妻子好像不同往常,欲言又止的 样子仿佛怀揣心事。终于还是妻子打破了沉 默,说自己想要报名参加赴武汉驰援的医疗 队伍,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本以为丈夫会反对,没想到陶涛却紧紧 握住了自己的手,深情地说了声“去吧!”。原 来陶涛对此早有觉悟,同时表示自己也将随 时响应上级号召参加一线执勤。妻子为丈夫 的理解与支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请愿书 中她这样写道:“曾经我是一名军嫂,现在我 是一名警嫂,更是一名有着十多年临床护理 经验的护士,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 候,我有义务和责任主动请战。” 不久,陶涛接到了封闭勤务的命令,对 此他没有片刻犹豫,毅然报名参加了最为艰 苦的首批任务。安顿好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 俞七旬的父母,挥别枕戈待旦的护士妻子, 背起行囊的陶涛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投入 到高风险的监所安保“战疫”之中。 重逢之日 是战胜疫情凯旋之时 第三看守所民警郑宇是一名标准的“85 后”,妻子赵雪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 一名护士,两人育有一个 3 岁的女儿。春节前 夕,新闻媒体每天都在播报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肺炎疫情的消息,看到无数患者遭受病痛 的折磨,身为公安民警的郑宇和身为白衣天 使的妻子内心一直牵挂着武汉前方的消息。 1月26日上午,吉大二院信息交流中心 召开“紧急驰援、共赴时艰—支援湖北医 疗队动员会”,次日首批医疗人员即抵达武 汉。得知这一消息后,郑宇的妻子再也坐不 住了,义无反顾地在院内援助梯队报名单上 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做好随时赶赴前线抗击 疫情的准备。看到这样无私勇毅的妻子,郑 宇内心十分欣慰和骄傲。作为一名每天用脚 步续写平安,用坚守诠释忠诚的看守所巡控 民警,郑宇打趣地对妻子说,等着瞧吧,自己 绝对不会“甘居妻后”。 1月31日晚,郑宇在家中接到所内通 知,上级下发封闭管理战时动员令。“疫情就 是警情,防控就是命令”,郑宇火速报名参加 所内最为艰苦的首批封闭任务并获得领导 批准。临行前在与妻子的通话中郑宇说道, “本以为我能成为你坚强的后盾,但现在我 要先一步赶赴战场了,我们既是人民群众的 前线也是最后的防线,孩子就辛苦你和父母 了,咱们要履行各自的使命,重逢之日就是 战胜疫情凯旋之时。” 警医伉俪 共同坚守 长春晚报记者 于慧 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刻起,所有消息就牵 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来自吉林大学中日 联谊医院呼吸科三单元的护士长刘启迪也 不例外。带着家人的牵挂、同事的鼓励、自己 的坚定决定,跟着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一同来 到武汉,一晃 10 多天过去了,繁忙的工作已 经让她没有时间去想6岁的儿子。12日一 早,下夜班休息的刘启迪却意外被队友们感 动得稀里哗啦,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不仅 吃到生日面,还收到队友们用零食做的“花 束”,捧着这个特殊的生日“花束”,她激动地 说:“这个最特别的生日礼物把我感动得稀 里哗啦!” 眼睛还没睁开 就被队友们感动哭了 “昨天晚上9点下的夜班,早上起来的有 点晚,睡了一会懒觉,眼睛还没睁开,就被队 友们感动哭了……”12日中午,刘启迪用微 信给记者发来一段文字,还有一束特殊的 “花”和一碗生日面的照片。只见那束“花”里 面“开”满了巧克力、蛋糕、士力架等许多小 零食。 刘启迪告诉记者,12日是她的37岁生 日,以前在家的时候,都是家人给她想着,特 别是她的生日还在正月里,亲人、朋友总能 聚一起热闹一下。有一年过生日,她自己忘 记了,下班回家后,一推开门就听见生日祝 福歌,让她感动不已。 这次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面对每 天的护理工作,她不仅要担负起一部分管理 责任,还要走进病房护理患者,忙碌中,让忘 记了自己生日。“虽然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 没有蛋糕,但我却有特别的‘花束’,拥有队 友们的祝福和院领导的关爱……”刘启迪激 动地说。 妈妈的付出 让她后顾无忧 疫情开始后,在知道医院要选派一批医 护人员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时候,刘启迪 马上报了名。准备出发去武汉的时候,看着 6 岁儿子不舍的眼神,她还是放下心中的牵 挂。“儿子还小,丈夫常年出差,我这次出来, 孩子就靠妈妈照顾了。”刘启迪说起家里的 事儿,特别的牵挂,但让她欣慰的是,妈妈把 家里的活都替她承担下来。“自从我来到武 汉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家人很多关 心,让我特别感动。”刘启迪告诉记者,她这 次过生日,不仅收到崔院长、郭院长以及其 他单位领导的祝福,领导们还准备了礼物送 到她的家里,给予她的家人关心,让她的心 里暖暖的。 到达武汉后,通过培训、选拔,身为吉林 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理领队的刘启迪成为 了12楼东区管理组织框架中的一员。面对一 个全新的医院、全新的队伍,对一切的未知, 刘启迪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为她 不仅要对本院的21名护士负责,也要对其他 医院的护士负责。 刘启迪告诉记者,她在武汉工作的疗 区由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大中日联谊 医院、一汽总医院、省人民医院、吉林医药 附属医院6所医院的护士组成,她不仅是 中日联谊医院的护理领队,同样也是这个 疗区护士的主心骨。值得高兴的是,经过5 天4夜不眠不休的工作,跟同行们一起研 究制定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与护士一同 熟悉工作环境及病人,再把遇到的问题和 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很快就让工作走上 正轨。 如今刘启迪和队友们到武汉已经 10 多 天了。每天她不仅要负责照顾患者,还要和 团队的副组长及护士长做一些事务性的工 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为了让一线的护士工 作没有后顾之忧,深入到病区去了解大家的 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由于病区工作强度 大,每天工作时间至少 6 个小时,加上交接班 的时间及脱防护用品的时间,会长达7个小 时。即便这样,她们每天依旧微笑着信心百 倍地护理着每一名患者。 而当天,刘启迪也将在她的护理岗位上 度过自己的 37 岁生日。 在抗疫一线 迎来 37 岁生日 “生日花束”最“寒碜”但最温暖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编辑:左洋 责校:李继宏 04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题报道 战疫 日记 zhanyiriji 战疫 日记 zhanyiriji 战疫 先锋 zhanyixianfeng 新闻 快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从自己的 小家出发,奔赴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同一 个战壕的“战友”,他们是同仇敌忾的“夫 妻兵”,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病 毒。暂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来不及事 先商量。其实,当初他选择她的时候,早 就知道“救死扶伤”四个字对医护人员意 味着什么;她选择他的时候,早就知道 “平安卫士”四个字对于警察意味着什 么。当使命考验对方的时候,他(她)知 道对方会怎么做。他们选择了不约而 同,勇敢肩负起社会使命。爱,也在不约 而同的选择中升华,他们深深爱着对方, 爱着温馨港湾一样的小家,爱着自己幅 员辽阔的国家。 警徽闪亮,白衣飘飘。 他们年幼的孩子,现在也许还不知 道“大家和小家”意味着什么。但多年以 后,这三位警察老 爸可以骄傲地告诉 孩子—在国家有 难的时候,我和你 妈从咱家出发,曾 经一起并肩战斗 过! 从小家出发…… 者东 工作中的刘启迪。 长春晚报记者 梁闯 通讯员 马逢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 前,我市社会各界正夜以继日地投身“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0 日下午,经开 区一家不肯透漏名字的爱心企业将120 件棉服和 20 万片消毒片送到了东方广场 街道办事处,并附上了一封特殊的感谢 信,支援防控工作,助力抗击疫情。 当日下午,一辆运载着满满防控物 资的车辆,缓缓地停在了东方广场街道 办事处门前,一家不肯透漏名字的爱心 企业工作人员,依次将120件棉服和20 万片消毒片从车上搬运下来,几名工作 人员只留下一句“希望这些东西能用得 上”,就离开了。捐赠的物资堆得像小山 一样,上面的一封感谢信这样写道:“感 谢街道、社区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冲在 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着辖区人民生 命安全……你们不惧风险,毅然决然的 站在了最前面;你们不顾严寒,默默无闻 地逆行而上,你们不忘初心和使命,守护 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留下来的是物品,带不走的是情谊。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重要节点,这批爱 心物资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抗疫 工作者的心田。“他们的举动让我们在寒 夜中感到非常温暖,让我们的工作更加 有激情,更加有干劲,我们相信有了大家 的支持,抗击疫情,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东方广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 安排专人对这些捐赠物资加以管理,统 一协调,统一配发,把急需的物资按照防 控工作的需要用到最关键的地方,保重 点、保一线,确保这些物资在疫情防控工 作中发挥最大效用,全力以赴保卫好人 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阻 止疫情传播。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更是一 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战役。越是危难时刻, 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 大爱。一箱箱物资是捐赠企业的一份份 担当与爱心,彰显了企业的大爱情怀。当 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齐 心、众志成城,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 战。 爱心企业不留名 捐赠物资抗疫情 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现场。 打赢阻击战 打赢阻击战 长春在行动 长春晚报记者 何少梅 12日,记者从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获悉,新冠 肺炎疫情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处(长春专利代办处)转 换工作方式,暂停窗口现场办理业务,强化“零跑动”业 务办理。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知识产权保护处积极推动 和指导办事群众采取网上申请、审查,相关证明材料采 取接收邮件方式办理业务。 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网站、吉林市场监管公众 号、代办微信工作群宣传政策,告知当事人因疫情原因 延误期限的救济措施,让相关当事人安心。通过值班 电话、微信工作群等方式耐心解答专利申请人、专利代 理人等服务对象的咨询,及时给出专业、合理的建议。 对我省企业涉及到防治新冠病毒的相关专利申请有快 速授权需求的,及时给予审核并第一时间推荐至国家 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门,并跟踪协调尽快办理。 据统计,3 日至 10 日,共网上办理专利事务 350 件。 我省开通 网上办理专利申请 长春晚报记者 陈思秀 为切实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 人才保障,确保我市就业大局稳定,长春 市人才中心即日起至 3 月 10 日开展公益 网络招聘月活动,以线上招聘代替线下 招聘。 招聘月期间,长春市人才中心将充 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优先发布我市重 点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本地挖掘、余缺调 剂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同 时 充 分 利 用 和 发 挥 长 春 人 才 网(www. ccrc.com.cn)、长春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平 台等政府公益性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搭 建企业和求职者有效对接的互动平台。 为了将进一步细化实化服务举措, 能够实现线上求职,市人才中心将详细 提供简历模板和操作指南;不能够实现 线上求职的,提供招聘岗位联系方式。 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利用微信视频和第 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远程面试,促进 人岗对接。并通过各高校和基层平台, 通知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 生参加线上招聘会。采取电话、微信等 方式跟踪回访,记录服务效果,及时改进 招聘服务。 服务月期间,市人才中心将把各县 (市)区、开发区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和 疫情期间省市各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文 件进行整体宣传,使招聘单位、求职人员 和返程复工人员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有 关要求。 市人才中心将持续开展见习政策宣 传和见习岗位开发工作。并通过长春人 才 网(www.ccrc.com.cn)、微 信 公 众 平 台等线上多渠道发布见习岗位信息和相 关联系方式,使有意愿、符合条件人员充 分了解就业见习政策。待疫情结束后, 迅速开展就业见习专场、专区对接会,保 证全年见习工作指标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市人才中心还将继续对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实名登 记、就业跟踪、推荐就业等服务工作,确 保这部分人群就业形势稳定。同时,市 人才中心还将持续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 和创业典型,利用长春人才网、微信公众 平台等渠道发布,将代表性强、带动就业 效果突出的创业典型向社会推广。 市人才中心还将面向各县(市)区、 开发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广泛征集 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电话等 多种方式提前发布或公告相关信息。利 用基层平台的微信群、QQ群向返乡农民 工、贫困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等重点群体定向推送岗位信息,方便劳 动者多渠道获知。 市人才中心启动公益网络招聘 除了文中提到的两对夫妇,丁志鑫和杨洋也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警医伉丽。 长春晚报记者 何少梅 12日,我市以4.1℃的最低气温刷新了2月中旬最 低气温的最高纪录,一派暖意融融。记者从长春市气 象台获悉,预计13日早晨到前半夜,我市有雨夹雪转 小雪天气,大部分地方降水量约1毫米至2毫米。13 日夜间开始,我市气温明显下降,降温幅度可达12℃ 至14℃,14日早晨最低气温为-12℃至-16℃。 预计 14 日至 18 日全市平均气温在-11.5℃左右, 较9日至13日明显下降,比常年同期-10.8℃稍低;最 低气温将出现在17日凌晨,可达-18℃至-22℃。19 日白天开始,气温逐步回升。 近期气温变化剧烈,提醒市民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尽量减少出行,继续做 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3 日降水期间 道路湿滑,且能见度较差,对交通有一定影响,提醒居 民出行注意安全。 风云突变 气温直降 14℃

Transcript of 战疫 警医伉俪 共同坚守...

Page 1: 战疫 警医伉俪 共同坚守 先锋epaper.1news.cc/ccwb/pc/paper/att/202002/13/9764aeea-d46...事儿,特别的牵挂,但让她欣慰的是,妈妈把 家里的活都替她承担下来。“自从我来到武

长春晚报记者 海涛

一位是“蓝衣卫士”,一位是“白衣天使”,不同的制服,一样的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抗疫阻击战,他们是伉俪,更是“战友”,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全力奋斗。

结婚周年无声祝福

1月30日是第三看守所民警陶涛和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妻子结婚十周年纪念日。细心的陶涛早早就开始策划庆祝仪式并拍摄了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但随着疫情快速蔓延的消息不断传来,军旅出身的陶涛隐隐意识到使命可能就在前方召唤,于是悄悄取消了春节出行的旅游计划。结婚纪念日当天,身为护士的妻子在医院加班,夫妻二人只能彼此在心里默默祝福对方。

正月初二,陶涛和妻子一起下夜班回家,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弥补一下,但陶涛却发现今天的妻子好像不同往常,欲言又止的样子仿佛怀揣心事。终于还是妻子打破了沉默,说自己想要报名参加赴武汉驰援的医疗队伍,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本以为丈夫会反对,没想到陶涛却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手,深情地说了声“去吧!”。原来陶涛对此早有觉悟,同时表示自己也将随时响应上级号召参加一线执勤。妻子为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请愿书中她这样写道:“曾经我是一名军嫂,现在我是一名警嫂,更是一名有着十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有义务和责任主动请战。”

不久,陶涛接到了封闭勤务的命令,对此他没有片刻犹豫,毅然报名参加了最为艰

苦的首批任务。安顿好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俞七旬的父母,挥别枕戈待旦的护士妻子,背起行囊的陶涛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投入到高风险的监所安保“战疫”之中。

重逢之日是战胜疫情凯旋之时

第三看守所民警郑宇是一名标准的“85后”,妻子赵雪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一名护士,两人育有一个3岁的女儿。春节前

夕,新闻媒体每天都在播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看到无数患者遭受病痛的折磨,身为公安民警的郑宇和身为白衣天使的妻子内心一直牵挂着武汉前方的消息。

1月26日上午,吉大二院信息交流中心召开“紧急驰援、共赴时艰——支援湖北医疗队动员会”,次日首批医疗人员即抵达武汉。得知这一消息后,郑宇的妻子再也坐不住了,义无反顾地在院内援助梯队报名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做好随时赶赴前线抗击疫情的准备。看到这样无私勇毅的妻子,郑

宇内心十分欣慰和骄傲。作为一名每天用脚步续写平安,用坚守诠释忠诚的看守所巡控民警,郑宇打趣地对妻子说,等着瞧吧,自己绝对不会“甘居妻后”。

1月 31日晚,郑宇在家中接到所内通知,上级下发封闭管理战时动员令。“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命令”,郑宇火速报名参加所内最为艰苦的首批封闭任务并获得领导批准。临行前在与妻子的通话中郑宇说道,

“本以为我能成为你坚强的后盾,但现在我要先一步赶赴战场了,我们既是人民群众的

前线也是最后的防线,孩子就辛苦你和父母了,咱们要履行各自的使命,重逢之日就是战胜疫情凯旋之时。”

警医伉俪 共同坚守

长春晚报记者 于慧

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刻起,所有消息就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三单元的护士长刘启迪也不例外。带着家人的牵挂、同事的鼓励、自己的坚定决定,跟着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一同来到武汉,一晃10多天过去了,繁忙的工作已经让她没有时间去想6岁的儿子。12日一早,下夜班休息的刘启迪却意外被队友们感动得稀里哗啦,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不仅吃到生日面,还收到队友们用零食做的“花束”,捧着这个特殊的生日“花束”,她激动地说:“这个最特别的生日礼物把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眼睛还没睁开就被队友们感动哭了

“昨天晚上9点下的夜班,早上起来的有点晚,睡了一会懒觉,眼睛还没睁开,就被队友们感动哭了……”12日中午,刘启迪用微信给记者发来一段文字,还有一束特殊的

“花”和一碗生日面的照片。只见那束“花”里面“开”满了巧克力、蛋糕、士力架等许多小零食。

刘启迪告诉记者,12日是她的37岁生日,以前在家的时候,都是家人给她想着,特别是她的生日还在正月里,亲人、朋友总能

聚一起热闹一下。有一年过生日,她自己忘记了,下班回家后,一推开门就听见生日祝福歌,让她感动不已。

这次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面对每天的护理工作,她不仅要担负起一部分管理责任,还要走进病房护理患者,忙碌中,让忘记了自己生日。“虽然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没有蛋糕,但我却有特别的‘花束’,拥有队友们的祝福和院领导的关爱……”刘启迪激动地说。

妈妈的付出让她后顾无忧

疫情开始后,在知道医院要选派一批医护人员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时候,刘启迪马上报了名。准备出发去武汉的时候,看着6岁儿子不舍的眼神,她还是放下心中的牵挂。“儿子还小,丈夫常年出差,我这次出来,孩子就靠妈妈照顾了。”刘启迪说起家里的事儿,特别的牵挂,但让她欣慰的是,妈妈把家里的活都替她承担下来。“自从我来到武汉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家人很多关心,让我特别感动。”刘启迪告诉记者,她这次过生日,不仅收到崔院长、郭院长以及其他单位领导的祝福,领导们还准备了礼物送到她的家里,给予她的家人关心,让她的心里暖暖的。

到达武汉后,通过培训、选拔,身为吉林

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理领队的刘启迪成为了12楼东区管理组织框架中的一员。面对一个全新的医院、全新的队伍,对一切的未知,刘启迪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为她不仅要对本院的21名护士负责,也要对其他医院的护士负责。

刘启迪告诉记者,她在武汉工作的疗区由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大中日联谊医院、一汽总医院、省人民医院、吉林医药附属医院6所医院的护士组成,她不仅是中日联谊医院的护理领队,同样也是这个疗区护士的主心骨。值得高兴的是,经过5天 4夜不眠不休的工作,跟同行们一起研究制定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与护士一同熟悉工作环境及病人,再把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很快就让工作走上正轨。

如今刘启迪和队友们到武汉已经10多天了。每天她不仅要负责照顾患者,还要和团队的副组长及护士长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为了让一线的护士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深入到病区去了解大家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由于病区工作强度大,每天工作时间至少6个小时,加上交接班的时间及脱防护用品的时间,会长达7个小时。即便这样,她们每天依旧微笑着信心百倍地护理着每一名患者。

而当天,刘启迪也将在她的护理岗位上度过自己的37岁生日。

在抗疫一线 迎来37岁生日

“生日花束”最“寒碜”但最温暖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编辑:左洋 责校:李继宏04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题报道

战疫日记zhanyiriji

战疫日记zhanyiriji

战疫先锋

zhanyixianfeng

新闻快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从自己的

小家出发,奔赴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是同仇敌忾的“夫妻兵”,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病毒。暂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来不及事先商量。其实,当初他选择她的时候,早就知道“救死扶伤”四个字对医护人员意味着什么;她选择他的时候,早就知道

“平安卫士”四个字对于警察意味着什么。当使命考验对方的时候,他(她)知道对方会怎么做。他们选择了不约而同,勇敢肩负起社会使命。爱,也在不约而同的选择中升华,他们深深爱着对方,爱着温馨港湾一样的小家,爱着自己幅员辽阔的国家。

警徽闪亮,白衣飘飘。他们年幼的孩子,现在也许还不知

道“大家和小家”意味着什么。但多年以后,这三位警察老爸可以骄傲地告诉孩子——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我和你妈从咱家出发,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

从小家出发……者东

工作中的刘启迪。

长春晚报记者 梁闯通讯员 马逢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我市社会各界正夜以继日地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0日下午,经开区一家不肯透漏名字的爱心企业将120件棉服和20万片消毒片送到了东方广场街道办事处,并附上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支援防控工作,助力抗击疫情。

当日下午,一辆运载着满满防控物资的车辆,缓缓地停在了东方广场街道办事处门前,一家不肯透漏名字的爱心企业工作人员,依次将120件棉服和20万片消毒片从车上搬运下来,几名工作人员只留下一句“希望这些东西能用得上”,就离开了。捐赠的物资堆得像小山一样,上面的一封感谢信这样写道:“感谢街道、社区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着辖区人民生命安全……你们不惧风险,毅然决然的站在了最前面;你们不顾严寒,默默无闻

地逆行而上,你们不忘初心和使命,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留下来的是物品,带不走的是情谊。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重要节点,这批爱心物资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抗疫工作者的心田。“他们的举动让我们在寒夜中感到非常温暖,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激情,更加有干劲,我们相信有了大家的支持,抗击疫情,一定能够大获全胜。”东方广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安排专人对这些捐赠物资加以管理,统一协调,统一配发,把急需的物资按照防控工作的需要用到最关键的地方,保重点、保一线,确保这些物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用,全力以赴保卫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阻止疫情传播。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更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战役。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一箱箱物资是捐赠企业的一份份担当与爱心,彰显了企业的大爱情怀。当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齐心、众志成城,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爱心企业不留名 捐赠物资抗疫情

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现场。 打赢阻击战打赢阻击战长春在行动

长春晚报记者 何少梅

12日,记者从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获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处(长春专利代办处)转换工作方式,暂停窗口现场办理业务,强化“零跑动”业务办理。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知识产权保护处积极推动和指导办事群众采取网上申请、审查,相关证明材料采取接收邮件方式办理业务。

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网站、吉林市场监管公众号、代办微信工作群宣传政策,告知当事人因疫情原因延误期限的救济措施,让相关当事人安心。通过值班电话、微信工作群等方式耐心解答专利申请人、专利代理人等服务对象的咨询,及时给出专业、合理的建议。对我省企业涉及到防治新冠病毒的相关专利申请有快速授权需求的,及时给予审核并第一时间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门,并跟踪协调尽快办理。

据统计,3日至10日,共网上办理专利事务350件。

我省开通网上办理专利申请

长春晚报记者 陈思秀

为切实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确保我市就业大局稳定,长春市人才中心即日起至3月10日开展公益网络招聘月活动,以线上招聘代替线下招聘。

招聘月期间,长春市人才中心将充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优先发布我市重点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本地挖掘、余缺调剂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长春人才网(www.ccrc.com.cn)、长春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平

台等政府公益性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搭建企业和求职者有效对接的互动平台。

为了将进一步细化实化服务举措,能够实现线上求职,市人才中心将详细提供简历模板和操作指南;不能够实现线上求职的,提供招聘岗位联系方式。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利用微信视频和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远程面试,促进人岗对接。并通过各高校和基层平台,通知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线上招聘会。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跟踪回访,记录服务效果,及时改进招聘服务。

服务月期间,市人才中心将把各县(市)区、开发区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和疫情期间省市各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进行整体宣传,使招聘单位、求职人员和返程复工人员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有关要求。

市人才中心将持续开展见习政策宣传和见习岗位开发工作。并通过长春人才网(www.ccrc.com.cn)、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多渠道发布见习岗位信息和相关联系方式,使有意愿、符合条件人员充分了解就业见习政策。待疫情结束后,迅速开展就业见习专场、专区对接会,保

证全年见习工作指标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市人才中心还将继续对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实名登记、就业跟踪、推荐就业等服务工作,确保这部分人群就业形势稳定。同时,市人才中心还将持续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典型,利用长春人才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发布,将代表性强、带动就业效果突出的创业典型向社会推广。

市人才中心还将面向各县(市)区、开发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广泛征集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电话等多种方式提前发布或公告相关信息。利用基层平台的微信群、QQ群向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定向推送岗位信息,方便劳动者多渠道获知。

市人才中心启动公益网络招聘

除了文中提到的两对夫妇,丁志鑫和杨洋也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警医伉丽。

长春晚报记者 何少梅

12日,我市以4.1℃的最低气温刷新了2月中旬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一派暖意融融。记者从长春市气象台获悉,预计13日早晨到前半夜,我市有雨夹雪转小雪天气,大部分地方降水量约1毫米至2毫米。13日夜间开始,我市气温明显下降,降温幅度可达12℃至14℃,14日早晨最低气温为-12℃至-16℃。

预计14日至18日全市平均气温在-11.5℃左右,较9日至13日明显下降,比常年同期-10.8℃稍低;最低气温将出现在17日凌晨,可达-18℃至-22℃。19日白天开始,气温逐步回升。

近期气温变化剧烈,提醒市民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尽量减少出行,继续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3日降水期间道路湿滑,且能见度较差,对交通有一定影响,提醒居民出行注意安全。

风云突变气温直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