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 責任編輯:王鉅科 李 夢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1-07/B10/B10.pdf ·...

1
一三年一月七日 星期一 B10 文化 責任編輯:王鉅科 美術編輯:李錦霞 粵劇發展基金資助的香港青苗粵劇團(下稱 青苗),近期演出新編粵劇《一夢南柯》,應該 是莎士比亞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首度被改編 的粵劇。 不同版本仲夏之夢 《仲》是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 作品,全世界的舞台都有不同的歌劇、舞蹈或戲 劇形式正在演出。西方現代劇場最為經典的版本 ,首推上世紀七十年代彼得布魯克的導演作品, 劇中的森林變成馬戲班,劇中人盪鞦韆、踩高蹺 、翻筋斗、擊鼓樂,讓觀眾完全投入仲夏夢境當 中。香港劇場亦對《仲》劇趨之若鶩,較大型的 演出包括千禧年的雙胞胎:香港話劇團參與 文戲劇節演出的粵語及普通話版本、中英劇團 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攜手參與 港藝薈萃:千禧頌 演出。較為獨特的形式,還有二○○八年詹瑞 文導演的劇場版本;較為精緻的演出,分別有二 ○○九年中英劇團的 葵青駐場藝團學員工作坊 及二○一一年 挽劇走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的製作。 戲曲方面,中國戲曲學院與美國馬里蘭大學 剛於本年十月聯合創作《仲夏夜之夢》,在美國 公演後更移師中國戲曲學院大劇場演出。該劇可 說是現代劇場的合成體,將中國戲曲與西方話劇 的元素融合為一。 倘若將《仲》劇完全轉移為戲曲作品,青苗 的《一夢南柯》應是前所未有。 戲曲舞台一夢南柯 編劇黎耀威本身亦是粵劇新進演員,他選取 了《仲》劇的基本結構而成粵劇,而非完全搬演 原劇。《一》與現時大部分常演粵劇的格式類似 ,全劇分為六場,第一場 林中初遇交代了劇 中三個階層,包括皇族、年輕情侶、平民百姓, 彼此的交錯關係,以及鋪排往後的發展方向。第 二及第三場 錯用夜薇花四角愛,敘述 了林中仙子將神奇花液誤灑不同情侶,從而引起 了情愛爭執;另外平民百姓籌謀為皇后祝壽演出 ,幾番考慮決定選演《八仙賀壽》。第四至六場 分別是 比武釋怨尋回諸葛皇宮祝 ,當中兩對年輕情侶互相冰釋前嫌,被神奇 花液化身為驢的諸葛子亦回復真身,平民百姓最 終到皇宮演出,烏龍百出,卻是喜慶完場。 從改編的角度而言,戲曲的主體是唱造念打 ,因此並不能完全等同話劇的模式。現時《一》 劇盛載了《仲》劇的三條主線,其中側重了兩對 情侶(藍天佑、鄭雅琪、關凱珊、林子青飾演) 的錯摸情緣,兼顧了皇族(韋俊郎和陳鴻進飾演 )的妒嫉猜疑,以及平民百姓(黎耀威、王潔清 、袁善婷、黃鈺華飾演)的樂天知命。另一方面 ,《一》劇未能將《仲》的仙凡差別(莎士比亞 原劇的仙皇及仙后)保留,以致綠林仙(康華飾 演)徘徊於人神兩界顯得含糊,亦未能表現仙凡 之間同樣面對的情愛煩惱。 可是,《一》劇仍然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首先,《仲》劇的角色豐富,而青苗不乏新進 演員,而且行當齊全,因此小生、花旦、丑生一 應俱全。全劇十二位主要演員(還有飾演皇后的 黃寶萱),較之現時粵劇戲班慣常採用的六柱制 ,更能發揮敘事戲劇的功能。以粵劇形式演出莎 翁的喜劇,除以梆黃作為主要唱詞,《一》劇亦 以大量小曲作為角色的情愛宣言,粵劇的味道甚 為突出。經驗較為資深的陳鴻進飾演皇族儲妃, 既符合粵劇丑生的反串行當,亦令到《一》劇的 喜劇效果更加豐富。 整體而言,粵劇與十六世紀的莎劇可說有異 曲同工之妙。粵劇的草根性適合普羅民眾的口味 ,其虛擬舞台更能體現藝術的美學要求。《一》 劇於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演出,舞台雖然較為侷 促,但《一》只以粵劇軟幕作背景,演區只放置 一個道具樹頭作為布景,故事就由演員的唱曲和 做手完全表現。《一》劇可視作粵劇向前發展的 重要嘗試。 盧志榮在香港的 首次個人展覽 文明願 將於中環舉行,展 出盧志榮一系列手稿及雕 塑作品。 盧志榮在一九九二年於斯圖加特 舉行的個人展覽 景觀和物件中展出的繪畫,一直都是 他建築及設計的靈感來源。二十年後,他重看這些繪畫, 依照當中的造型及精神,將平面的圖像以雕塑形式忠實地 呈現出來。這些作品互為參照連貫,展示一種超越時間空 間的想像文明。 從繪畫到雕塑,從紙上的圖像到具體的物件,盧志榮 在作品中強調一種徘徊在似與不似、真實與虛構、熟悉與 陌生之間的詩意及張力。這些雕塑作品對相似及陌生的詩 性隱喻喚起觀者的好奇,藉以重新思考人們對詩的理解。 盧志榮細緻地將對立中的和諧、不可能中的超越、共 鳴中的澄澈、批判中的力量編織一起,建構出這個他一直 嚮往的文明。同時,他也像一個觀察者及探索者,以繪畫 及雕塑重現他在這想像文明所見的一景一物,並邀請觀眾 探索在想像中的各種可能。 展覽畫冊將同時於展覽期間出版,收編德國哲學家 Dr. Hans-Dieter Bahr及藝評家Leslie J. Urena的論文 及藝術家的作品及創作筆記。 盧志榮,建築師及設計師,生於香港,自一九九一年 開始定居希臘。於一九八八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 建築系碩士。曾任教於紐約雪城大學。作品曾於一九九一 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希臘館及一九九六年米蘭的三年展中 心展出。他曾為意大利著名傢具品牌Giogetti的藝術總監 。二○○七年,盧志榮獲香港設計中心邀請,為香港回歸 中國十周年設計作品。同年,香港電台廣播了關於他的經 歷和作品的紀錄片。二○○九年,他在雅典的 Tower House獲密斯凡德羅建築獎提名, 亦曾擔任俄羅斯聖彼德堡設計雙年展評 委會主席。他的作品遍及米蘭、雅典、 倫敦、迪拜、上海及北京等地。 盧志榮個展將於本月十一日 至二月八日在季豐軒畫廊(中環 雪廠街二十號地下)舉行。 盧志榮作品《科歐之行》 ▲盧志榮作 品《哈克斯之行》 青苗粵劇團把 莎翁名劇《仲夏 夜之夢》改編粵 劇演出 宇文飄飄因老父將 宇文飄飄因老父將 她許配令狐風 她許配令狐風故相 故相 約夏侯俊私奔 約夏侯俊私奔 令狐風得知飄飄 令狐風得知飄飄 與人私奔 與人私奔欲前往 欲前往 阻止 阻止 公羊儲妃因 公羊儲妃因 被綠林仙施以 被綠林仙施以 法術 法術 繼而錯 繼而錯 愛上同樣被施 愛上同樣被施 法術的諸葛子 法術的諸葛子 【本報訊】實習記者王丹報道:中銀 通中國書畫及雜項春拍昨日於香港灣仔北 海中心二十樓舉行,分別在上午十時半與 下午二時進行雜項與中國書畫專場拍賣。 本次拍賣會上,嶺南畫派作品表現亮 眼。 嶺南三高高劍父、高奇峰與高劍 僧兄弟的作品在此次拍賣會上均以遠高於 估價的價格落槌。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 奇峰的畫作《帆影》拍出了八萬一千元價 格,高於估價的四倍。 三高之中年紀 最幼者高劍僧因為年少早逝,所以成熟作 品較少。本次拍賣會上,其畫作立軸《雙 鹿》更以二十三萬落槌。 潮汕畫作受歡迎 潮汕畫作受歡迎 而當代 嶺南畫派四大家楊善深、 關山月、趙少昂與黎雄才的作品亦獲買家 歡迎。楊善深的創作中西兼取,注重寫生 ,作品構思新穎,筆墨凝重,巧拙互用, 雄放而不失秀雅,以花鳥、走獸見長,人 物亦別具特色。本次拍賣中,楊善深作品 《貂蟬拜月》體現了畫家在人物與山石、 草木畫法上的特徵與風格。現場買家踴躍 出價競投,氣氛熱烈,經過數十次承價, 該作品最終被一位電話買家以四十五萬元 購得。關山月、黎雄才等畫作,都經歷激 烈競拍,最終都以高於估價的價格被買家 收入囊中。 之前被看好的馮康侯《團扇書法作品 十二幅》,分別以不同字體書寫,以平均 每幅兩萬元的價格拍出。馮康侯曾任黃埔 軍校校長辦公廳秘書,擅長書法和篆刻。 購得馮康侯團扇書法的買家表示自己收集 馮康侯不同字體書法是為全面了解其作品 面貌。 另外,潮汕籍畫家范昌乾的花鳥草木 作品亦受到買家青睞,其《蘭竹四屏》最 終以八萬兩千元落槌。 親民拍品觀賞性佳 親民拍品觀賞性佳 參與競投本次拍賣的個人藏家費志國 表示,雖然這次拍賣範圍不大,除一些嶺 南名家畫作可作投資購買外,其實還有一 些參拍品很 親民,具有不錯的觀賞性 。談到藝術品投資,費志國笑言自己亦是 初學者,從事投資行業二十年,發覺 金融市場風險越來越大,藝術品投資反而 更加保值和穩定,於是就抱 求教心態來中型拍賣會 交點學費中銀通執行董事李思群表示, 中銀 是一家內地轉戰香港藝術品市場的公 司。本次登記的買家,來自內地的買家佔 了大約一半。 【本報記者張春寧 哈爾濱報道】 生命北 王建男環北極攝 影考察(十六回合)作 品展正在哈爾濱哈藥 當代美術館舉行。此次 展出的逾四百幅紀實攝 影作品,拍攝於丹麥、 挪威和冰島等北極八國 中近百個北極人居點和 生態區。 生命北極展覽 以表現北極人文生態為 核心,共分三個部分: 人文部分包括 聚落風情漁獵民 新淘金時代迎接新的太陽回來等專題,生態 部分包括 地貌天象物種 等主題。 概覽部分的 表情一百 十六次北上回眸,彰顯了展覽 生命主題,並回顧了王建男前後 十六次進入北極的時間和路線。 中銀通拍賣嶺南畫作搶眼 中銀通拍賣嶺南畫作搶眼 圖為王建男作品展現場 本報攝 拍賣師叫價 本報攝 【本報訊】香港聲樂家及樂評家史君 良新著《古典音樂影碟品鑑》,現已由上 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本書評介了一百五十多款古典音樂影 碟,涵括歌劇、合唱、獨唱/重唱,也有 管弦樂、獨奏/重奏、指揮、舞蹈等。這 些影碟真實記錄與再現了二十世紀音樂大 師藝術與生活的不同側面,內容豐富,是 歷史上珍貴的視覺影像資料,具很高的音 樂觀賞性,或可予聽眾一些音樂上的啟發 、悟覺以及借鑒。 作者專業性的品鑑,客觀中肯,筆下 有樂,有褒有貶。該書既可作為研究用的 專書,又可以作為觀賞影碟的參考書。 《古典音樂影碟品鑑》出版 史君良新著《古典音樂影碟品鑑》

Transcript of B10 責任編輯:王鉅科 李 夢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1-07/B10/B10.pdf ·...

Page 1: B10 責任編輯:王鉅科 李 夢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1-07/B10/B10.pdf · 及藝術家的作品及創作筆記。 盧志榮,建築師及設計師,生於香港,自一九九一年

藝術賞析

二〇一三年一月七日 星期一B10文化1051673責任編輯王鉅科 李 夢美術編輯李錦霞

粵劇發展基金資助的香港青苗粵劇團(下稱青苗)近期演出新編粵劇《一夢南柯》應該是莎士比亞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首度被改編的粵劇

不同版本仲夏之夢《仲》是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

作品全世界的舞台都有不同的歌劇舞蹈或戲劇形式正在演出西方現代劇場最為經典的版本首推上世紀七十年代彼得布魯克的導演作品劇中的森林變成馬戲班劇中人盪鞦韆踩高蹺翻筋斗擊鼓樂讓觀眾完全投入仲夏夢境當中香港劇場亦對《仲》劇趨之若鶩較大型的演出包括千禧年的雙胞胎香港話劇團參與 「華文戲劇節」演出的粵語及普通話版本中英劇團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攜手參與 「港藝薈萃千禧頌」演出較為獨特的形式還有二八年詹瑞文導演的劇場版本較為精緻的演出分別有二九年中英劇團的 「葵青駐場藝團學員工作坊」及二一一年 「挽劇走」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的製作

戲曲方面中國戲曲學院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剛於本年十月聯合創作《仲夏夜之夢》在美國公演後更移師中國戲曲學院大劇場演出該劇可說是現代劇場的合成體將中國戲曲與西方話劇的元素融合為一

倘若將《仲》劇完全轉移為戲曲作品青苗的《一夢南柯》應是前所未有

戲曲舞台一夢南柯編劇黎耀威本身亦是粵劇新進演員他選取

了《仲》劇的基本結構而成粵劇而非完全搬演原劇《一》與現時大部分常演粵劇的格式類似全劇分為六場第一場 「林中初遇」交代了劇中三個階層包括皇族年輕情侶平民百姓彼此的交錯關係以及鋪排往後的發展方向第二及第三場 「錯用夜薇花」和 「四角愛」敘述了林中仙子將神奇花液誤灑不同情侶從而引起了情愛爭執另外平民百姓籌謀為皇后祝壽演出幾番考慮決定選演《八仙賀壽》第四至六場分別是 「比武釋怨」 「尋回諸葛」和 「皇宮祝壽」當中兩對年輕情侶互相冰釋前嫌被神奇花液化身為驢的諸葛子亦回復真身平民百姓最終到皇宮演出烏龍百出卻是喜慶完場

從改編的角度而言戲曲的主體是唱造念打因此並不能完全等同話劇的模式現時《一》劇盛載了《仲》劇的三條主線其中側重了兩對情侶(藍天佑鄭雅琪關凱珊林子青飾演)的錯摸情緣兼顧了皇族(韋俊郎和陳鴻進飾演

)的妒嫉猜疑以及平民百姓(黎耀威王潔清袁善婷黃鈺華飾演)的樂天知命另一方面《一》劇未能將《仲》的仙凡差別(莎士比亞原劇的仙皇及仙后)保留以致綠林仙(康華飾演)徘徊於人神兩界顯得含糊亦未能表現仙凡之間同樣面對的情愛煩惱

可是《一》劇仍然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首先《仲》劇的角色豐富而青苗不乏新進演員而且行當齊全因此小生花旦丑生一應俱全全劇十二位主要演員(還有飾演皇后的黃寶萱)較之現時粵劇戲班慣常採用的六柱制更能發揮敘事戲劇的功能以粵劇形式演出莎翁的喜劇除以梆黃作為主要唱詞《一》劇亦以大量小曲作為角色的情愛宣言粵劇的味道甚為突出經驗較為資深的陳鴻進飾演皇族儲妃既符合粵劇丑生的反串行當亦令到《一》劇的喜劇效果更加豐富

整體而言粵劇與十六世紀的莎劇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粵劇的草根性適合普羅民眾的口味其虛擬舞台更能體現藝術的美學要求《一》劇於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演出舞台雖然較為侷促但《一》只以粵劇軟幕作背景演區只放置一個道具樹頭作為布景故事就由演員的唱曲和做手完全表現《一》劇可視作粵劇向前發展的重要嘗試

佛 琳

盧志榮在香港的首次個人展覽 「文明願景」將於中環舉行展出盧志榮一系列手稿及雕塑作品

盧志榮在一九九二年於斯圖加特舉行的個人展覽 「景觀和物件」中展出的繪畫一直都是他建築及設計的靈感來源二十年後他重看這些繪畫依照當中的造型及精神將平面的圖像以雕塑形式忠實地呈現出來這些作品互為參照連貫展示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想像文明

從繪畫到雕塑從紙上的圖像到具體的物件盧志榮在作品中強調一種徘徊在似與不似真實與虛構熟悉與陌生之間的詩意及張力這些雕塑作品對相似及陌生的詩性隱喻喚起觀者的好奇藉以重新思考人們對詩的理解

盧志榮細緻地將對立中的和諧不可能中的超越共鳴中的澄澈批判中的力量編織一起建構出這個他一直嚮往的文明同時他也像一個觀察者及探索者以繪畫及雕塑重現他在這想像文明所見的一景一物並邀請觀眾探索在想像中的各種可能

展覽畫冊將同時於展覽期間出版收編德國哲學家Dr Hans-Dieter Bahr及藝評家Leslie J Urena的論文及藝術家的作品及創作筆記

盧志榮建築師及設計師生於香港自一九九一年開始定居希臘於一九八八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曾任教於紐約雪城大學作品曾於一九九一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希臘館及一九九六年米蘭的三年展中心展出他曾為意大利著名傢具品牌Giogetti的藝術總監二七年盧志榮獲香港設計中心邀請為香港回歸中國十周年設計作品同年香港電台廣播了關於他的經

歷和作品的紀錄片二九年他在雅典的Tower House獲密斯凡德羅建築獎提名

亦曾擔任俄羅斯聖彼德堡設計雙年展評委會主席他的作品遍及米蘭雅典

倫敦迪拜上海及北京等地盧志榮個展將於本月十一日

至二月八日在季豐軒畫廊(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舉行

盧志榮把繪畫變雕塑

盧志榮作品《科歐之行》

盧志榮作品《哈克斯之行》

青苗粵劇團把莎翁名劇《仲夏夜之夢》改編粵劇演出

宇文飄飄因老父將宇文飄飄因老父將她許配令狐風她許配令狐風故相故相約夏侯俊私奔約夏侯俊私奔

令狐風得知飄飄令狐風得知飄飄與人私奔與人私奔欲前往欲前往阻止阻止

公羊儲妃因公羊儲妃因被綠林仙施以被綠林仙施以法術法術繼而錯繼而錯愛上同樣被施愛上同樣被施法術的諸葛子法術的諸葛子

【本報訊】實習記者王丹報道中銀通中國書畫及雜項春拍昨日於香港灣仔北海中心二十樓舉行分別在上午十時半與下午二時進行雜項與中國書畫專場拍賣

本次拍賣會上嶺南畫派作品表現亮眼 「嶺南三高」高劍父高奇峰與高劍僧兄弟的作品在此次拍賣會上均以遠高於估價的價格落槌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的畫作《帆影》拍出了八萬一千元價格高於估價的四倍 「三高」之中年紀最幼者高劍僧因為年少早逝所以成熟作品較少本次拍賣會上其畫作立軸《雙鹿》更以二十三萬落槌

潮汕畫作受歡迎潮汕畫作受歡迎而當代 「嶺南畫派四大家」楊善深

關山月趙少昂與黎雄才的作品亦獲買家歡迎楊善深的創作中西兼取注重寫生作品構思新穎筆墨凝重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以花鳥走獸見長人物亦別具特色本次拍賣中楊善深作品

《貂蟬拜月》體現了畫家在人物與山石草木畫法上的特徵與風格現場買家踴躍出價競投氣氛熱烈經過數十次承價該作品最終被一位電話買家以四十五萬元購得關山月黎雄才等畫作都經歷激烈競拍最終都以高於估價的價格被買家收入囊中

之前被看好的馮康侯《團扇書法作品十二幅》分別以不同字體書寫以平均每幅兩萬元的價格拍出馮康侯曾任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秘書擅長書法和篆刻購得馮康侯團扇書法的買家表示自己收集馮康侯不同字體書法是為全面了解其作品面貌

另外潮汕籍畫家范昌乾的花鳥草木作品亦受到買家青睞其《蘭竹四屏》最終以八萬兩千元落槌

親民拍品觀賞性佳親民拍品觀賞性佳參與競投本次拍賣的個人藏家費志國

表示雖然這次拍賣範圍不大除一些嶺

南名家畫作可作投資購買外其實還有一些參拍品很 「親民」具有不錯的觀賞性談到藝術品投資費志國笑言自己亦是「初學者」從事投資行業二十年發覺

金融市場風險越來越大藝術品投資反而更加保值和穩定於是就抱 「求教」的心態來中型拍賣會 「交點學費」

中銀通執行董事李思群表示 「中銀通」是一家內地轉戰香港藝術品市場的公司本次登記的買家來自內地的買家佔了大約一半

【本報記者張春寧哈爾濱報道】 「生命北極王建男環北極攝影考察(十六回合)作品展」正在哈爾濱哈藥當代美術館舉行此次展出的逾四百幅紀實攝影作品拍攝於丹麥挪威和冰島等北極八國中近百個北極人居點和生態區

「生命北極」展覽以表現北極人文生態為核心共分三個部分人文部分包括 「聚落」 「風情」 「漁獵民族」 「新淘金時代」和 「迎接新的太陽回來」等專題生態部分包括 「地貌」 「天象」和 「物種」等主題 「概覽」部分的 「表情一百

」和 「十六次北上回眸」彰顯了展覽的 「生命」主題並回顧了王建男前後十六次進入北極的時間和路線

哈爾濱展

﹁生命北極﹂

中銀通拍賣嶺南畫作搶眼中銀通拍賣嶺南畫作搶眼

圖為王建男作品展現場 本報攝

范昌乾畫作《蘭竹四屏》

楊善深畫作《貂蟬拜月》四十五萬元

落槌

拍賣師叫價本報攝

【本報訊】香港聲樂家及樂評家史君良新著《古典音樂影碟品鑑》現已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本書評介了一百五十多款古典音樂影碟涵括歌劇合唱獨唱重唱也有管弦樂獨奏重奏指揮舞蹈等這些影碟真實記錄與再現了二十世紀音樂大師藝術與生活的不同側面內容豐富是歷史上珍貴的視覺影像資料具很高的音樂觀賞性或可予聽眾一些音樂上的啟發悟覺以及借鑒

作者專業性的品鑑客觀中肯筆下有樂有褒有貶該書既可作為研究用的專書又可以作為觀賞影碟的參考書

《古典音樂影碟品鑑》出版

史君良新著《古典音樂影碟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