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品質預測

13
46 品質預測 /工業理工/ TK Design & Company

Transcript of 46 品質預測

Page 1: 46 品質預測

46 品質預測 /工業理工/ TK Design & Company

Page 2: 46 品質預測

這是我管理生產線的一個故事,寫於 2012 年。

好幾年前(於 2003 年),我向一位投顧公司的經理說明我的生

產線品質管理方法,我說我使用『品質預測』的管理方法,他

說他大學時有選修過品管,居然不曾聽到過有『品質預測』的

理論。

是 CASIO 公司啟發了我的『品質預測』管理方法

當我約二十二、三歲時(約 40 年前),管理一條五、六十人的生

產線,生產手提收錄音機,從基板插件做到成品,自己要排定

作業流程、工作方法,以及線上的品管、不良的改善。

Page 3: 46 品質預測

當時,有一個日本人看我品質和效率做的還不錯,跟我提到一

個新聞,說日本的 CASIO 公司,其座右銘是『零不良』,所以

出品的東西都沒有壞的。

這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一直思考要如何才能做好品質管理,

達成跟他們一樣的、零不良。我的結論是,人力的品管存有正

確率;隨機抽檢,也會有漏洞,唯有做出都沒有壞的東西,才

可能有『零不良』的品質。

不要讓品保檢出任何不良

當時,生產線的管理員每次被品保部門抽檢判退的時候,多不

Page 4: 46 品質預測

能接受事實,而會跟他們大吵一番,只有我被判退的時候,還

會跟他們說一聲『謝謝』,並立即回生產線找出不良原因,做

改善, 一直到不良不可能再發生為止。

品保對我被判退的欣然接受態度都大感驚訝,怎麼會有這樣子

的人。為什麼,這是因為我心裡想的,是要把東西做到沒有不

良,沒有第三人的檢查,怎能發現自己的東西竟然還有不良,

所以我當然是謝謝他們幫我挑出不良來。

然後,漸漸的,品保部門就找不出我的不良點來了,包括致命

缺點、重缺點、輕缺點,都是掛零,今天這樣,明天也一樣,

Page 5: 46 品質預測

這個禮拜,下個禮拜,下個月,每個月都可以是一樣,要達成

AQL 幾%都已不是問題。

有客戶寫信來問為什麼都沒有壞的

到後來,美國的一個客戶受不了了,居然寫信來問東西為什麼

都沒有壞的。到後來,因為沒有不良而能一直加快生產速度,

產量大增,都達到排定產量的 150%以上,公司終於賺錢了。

老闆來我身邊跟我說:『TK,謝謝你。』讓我在那個年代寫下

一段歷史,到我被升任到生產技術課任副主管,全公司最年青

的技術主管。

Page 6: 46 品質預測

我為什麼能做出好品質

認真於工作當然是一定要的,而主要應該是我對品質管理的正

確認知,以及我為了達成『零缺點』,自己做了一套『品質預

測』的管理辦法,讓東西還沒送到品保檢查或出口檢查前,已

經能知道這批貨的不良內容為何,百分比為何,能達到 AQL

什麼水準,會被判退還是能輕易通過,出口後有否後遺症。

我的生產線『品質預測』管理方法

1. 管理產線上的不良率。理論上,產品只要掺有不良品,無論

如何檢查,就一定會疏漏一定比率的不良出去,例如 以普通

能力的全檢,會疏漏掉不良數的 20%來推算,若已存在的不

Page 7: 46 品質預測

良率為 10%,則還會有 2%的不良會疏漏過去。如果要有百

分之百的良品,只能從沒有任何不良品的製程得到。所以製

程中要管理不良,在各設定的檢查站,各不良率必須在一限

定的百分比以下,通常是設定在 3%以下,超過了,成品品質

就會出問題,這是對全檢正確率的認知,做成的管理方法。

2. 品質要均一。這是品管學的最基礎,所謂的良品,並非無限

上崗,品質是『品質在規格範圍內,且互相沒有差異』。所謂

的『互相沒有差異』是,最好是一百個都是一個樣子,不要

一百個有兩個樣子,所以不允許有同一批的成品中,存有材

料、製程、或工作方法等的不同因素,寧願整批成品都是同

Page 8: 46 品質預測

樣的不良點,也不要有一些是比較好,有一些是比較差的。

看到品質在偏移,漸有差異,要立即拉回來。一些的小數量

的有差異的東西,就是不良品,不用猶疑就應拿掉,不要混

入成品內。不要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是品質均一的

管理方法。

3. 做統計才能做出預測。以線上的全檢報表的不良點和不良

率,就已能推算出產品品質會符合 AQL 幾%,再決定要不要

送出給品保做檢查。例如 由檢查報表,可以看出分配在各段

的檢查人員的能力,以各能力來推算出會流出的各不良點和

各不良數,然後要調整檢查項目,或換人做檢查。能確認品

Page 9: 46 品質預測

保抽檢一定會通過的,才會去送檢,可能會不通過的,就做

再一次的全檢,但這個全檢方法不是原本的方法,而是對策

不良點所設定的檢查方法,完成後再看報表推算,就知道會

不會通過抽檢,這樣才能保證品質。

對自己做的品質負責,是品質預測的管理目標,『零不良』就

是結果。

作業要有 SOP

作業人員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包括左手、右手,怎麼動;

零件、工具、治具,怎麼放置;每一點的工時也要被設定,每

Page 10: 46 品質預測

一個人都要像機器一樣的被我所決定如何作業,這才叫做

SOP,這包括檢查的動作和順序,也一樣的不能被他自己決定。

修理也要有 SOP

對修理工作做教導、做管理。不良只能依標準修理方法作業。

以更換零件來做復原,無法復原就要放棄,不准用私自的方法

做修理,才能使修理品的品質,回歸到和量產的品質一樣,所

以也要有 SOP。

我有解決問題的渴望和能力

經常的去查看 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後,的東西,對將會發

Page 11: 46 品質預測

生的不良,立即的給予排除,而不會等到東西做出來,被別人

檢查後才知道。

問題是『立即的獲得控制』,之後再『做出正確的對策』。而『做

出正確的對策』須要有『分析』和『判斷』的能力,要完全瞭

解該產品的技術要點,並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無論任何不良,重缺點或輕缺點,全部都找出真實的發生過

程,重新教導,或改變做法,並親身稽核,至確認不會再發生

了為止,包括追查到 IQC 和廠商那裡,才能真的消滅不良。

每天統計並檢討檢查報表;每天都檢討如何改善的方法;線上

Page 12: 46 品質預測

的檢查項目是視須要,一直在改變項目和方法;隨機開小型教

導會議。

下班之後,仍繼續計畫明天要怎麼做,所以 24 小時都是上班

時間內,我能樂此不疲。

管理要親臨現場

親臨現場,才能看到『真實的面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若管理只透過基層人員的報告,認知就會變質,聽這些報告就

去做決策,做錯了還會以為是做好了,這樣的管理,我沒有看

到過有多成功的經驗,倒是看到過很多的失敗。

Page 13: 46 品質預測

品質好成本相對降低

沒有成功經驗的人會說,要品質好成本就會提高,但事實是、

我做的品質很好,成本卻是降低的。因為沒有壞的,因為生產

效率高,都直接而明顯的降低了成本,而使公司因此賺錢。反

過來,如果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壞的,就會做不出來,都要修理,

結果是賠錢。所以,是品質不好成本會更高。

1970 年,時任 台灣東菱電子公司 製造部。2005 年,在 東

莞上端電子公司 複製了一次,同樣成功。

TK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