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12
10 11 4 5 2015年5月2日-2015年5月8日 每逢周六出版 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免费 FREE COPY 127 大马华人 C HINESE W EEKLY 议会民主选举的最大特点 英国执政党得票率不到50% 「理解」是未来学习的重大方向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编辑部 [email protected] | 发行部 [email protected] | 行政部 [email protected] 8 9 由李光耀去世说到“客家学” 扫描登入 扫描登入 就客家学的研究发现,李光耀、 他信和瓦希德三位客家原籍,在 他们认同客家人之余,也和全球 客家社团网络不弃不离,可是他 们认同客家根的同时,没有丝毫 影响他们敞开胸怀拥抱身边的其 他民族。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为国家服务才是 重 点 项目 现有 最新调整 调幅 下议员每月津贴 6千508令吉59仙 1万6千令吉 145.82% 应酬津贴 1千500令吉 2千500令吉 66% 司机津贴 1千200令吉 1千500令吉 25% 每月固定交通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 电话津贴 900令吉 保持不变 -- 特别付款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 过路费津贴 300令吉 保持不变 -- 汽车燃油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 总计 1万3千108令吉59仙 2万5千700令吉 96% 2014年国会议员(薪酬)修正法案通过后的差别 这是少见的“跨越党派”的事件。但是, 放在消费税在同一个月份实施的背景来看,那 些之前大力反对消费税,认为消费税增加低收 入群体负担的反对党国会议员;此外,向来表 现出代表小市民的行动党议员,在此修正案 里,却与他们平时贬低得一文不值 的国阵议员“齐齐捞”,阿邦阿 烈,让人看傻了眼。 2 3

description

*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为国家服务才是重点 * 由李光耀去世说到“客家学” * 实现马来西亚成“亚洲小龙” * 李光耀蒋经国 橙与苹果比较 网络伪命题引纷纷议论 * “理解”是未来学习的重大方向 * 议会民主选举的最大特点 英国执政党得票率不到50% * 神仙吵架 百姓遭殃 www.chineseweekly.com.my

Transcript of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Page 1: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10 11

4 5

2015年5月2日-2015年5月8日

每逢周六出版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免费 FREE COPY

第127期大马华人周刊

CHINESE WEEKLY

议会民主选举的最大特点 英国执政党得票率不到50%

「理解」是未来学习的重大方向精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编辑部 [email protected] | 发行部 [email protected] | 行政部 [email protected]

8 9由李光耀去世说到“客家学”

我们的网站

扫描登入扫描登入

就客家学的研究发现,李光耀、他信和瓦希德三位客家原籍,在他们认同客家人之余,也和全球客家社团网络不弃不离,可是他们认同客家根的同时,没有丝毫影响他们敞开胸怀拥抱身边的其他民族。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为国家服务才是 重 点

项目 现有 最新调整 调幅下议员每月津贴 6千508令吉59仙 1万6千令吉 145.82%应酬津贴 1千500令吉 2千500令吉 66%司机津贴 1千200令吉 1千500令吉 25%每月固定交通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电话津贴 900令吉 保持不变 --特别付款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过路费津贴 300令吉 保持不变 --汽车燃油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

总计 1万3千108令吉59仙 2万5千700令吉 96%

2014年国会议员(薪酬)修正法案通过后的差别

这是少见的“跨越党派”的事件。但是,放在消费税在同一个月份实施的背景来看,那些之前大力反对消费税,认为消费税增加低收入群体负担的反对党国会议员;此外,向来表现出代表小市民的行动党议员,在此修正案

里,却与他们平时贬低得一文不值的国阵议员“齐齐捞”,阿邦阿

烈,让人看傻了眼。

2 3

Page 2: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2

专 题

大家都知道,民联三党的某些议员在防恐法案,表现是非常积极的反对。他们认为,政府只不过是以防恐法案,为已经废除的内安法令“借尸还魂”。在他们眼中,这是违法人权,也是可能被政府滥用的新法令。

讲是这么讲,但就在关键投票的时刻,竟然有26名民联三党的国会议员,包括民主行动党的秘书长林冠英缺席国会会议。防恐法案以79对60票漏夜通过。

选择缺席辜负了支持者对许多民联支持者而言,即使民联国会议员只有86人,比国阵

的134名国会议员少,要投票表决,民联在人数上处下风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民联三党认为是关键的法案,却选择缺席,辜负了三党的支持者。有的支持者批评,在第13届全国大选,民联三党共获得50.88%的选民票,但是却在关键法案,让支持者失望。

他们的缺席,证明了他们并没有坚持反对防恐法,与他们在国会外大力反对的立场是两回事。更加重要的,对防恐法的表决,正反两方的数目是那么接近。民联议员要是同心协力,使到该法案无法通过,并非不可能!

持平而论,防恐法通过,并不能完全怪民联三党。民联粉丝的一厢情愿,其实应该负上更大的责任。

民联三党同床异梦粉丝一厢情愿我们说民联粉丝的一厢情愿,是因为一方面,即使民联三党

同床异梦是非常明显的,但粉丝们还是宁愿相信他们是一体,在任何课题上都是一致的。另外一方面,561万3千984名

在第13届全国大选支持民联三党的选民,也不是大多数都是因为民联有共同的理念与斗争目标。这些选民(尤其是华人选民)的想法是,巫统是大家的共同敌人。

说到民联三党同床异梦,最先让人想到的首推伊斯兰党执政的

吉兰丹州州议会带头通过伊刑法修正案,行动党对伊党批评得很

厉害,但是最终的决定却是只是与该党主席哈迪阿旺“断绝

关系”,但却与伊党保持关系。行动党一直以“伊刑法

不在民联共同纲领”及哈迪不守信用合理化与伊党的合作。这是糊弄民众的伎俩,但是还是有人继续相信。

在“停钟”漏夜通过的防恐法案,民联的支持者也是认为民联三党的立场是一致的,因此对于在防恐法案投票当天,多达26名民联议员缺席感到失望。事实上,我们看看缺席的议员,就会发现到伊斯兰党的议员占了绝大多数。该党的21名国会议员,只有2人在开会。

以缺席来表态支持防恐法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议员不出席,传达的是与民联某些大力反对防恐法的议员不一样的讯息:支持,并以缺席来避开需要表态的选项。这比26名民联议员在重大法案表决之时缺席的意义重大得多。至少,我们可以看到,民联三党各自表述,有的抬出世俗、自由民主人权;有的要回归神权,有的采取骑墙态度,对重大课题是保持模棱两可。

事实胜于雄辩:民联三党各有各的盘算,而不是步伐一致的国会反对党阵线。期望民联共同反对防恐法,与期望民联皆会一致支持防恐法,无疑的都是缘木求鱼。

而谈到有约51%的选民支持民联三党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巫统,传达的讯息是扳倒巫统,是选民的最大心愿。因此,只要不是巫统(AsAlkAn BukAn umno简称ABu)或者与巫统有关联,其他政党都可选。同样的,除了扳倒巫统,其他课题都不重要。这些课题,包括了伊刑法、内安法令、煽动法令等等。我们看到了“选党不选人”的大趋势。这么选的结果是,不少中庸、清廉、勤奋的国阵候选人,因为“进错党”纷纷落选。

大选激情过后,民联支持者的最大心愿(“改朝换代”),没有变成事实。可以预料,即使最大心愿变成事实,还是改变不了支持民联的选民,对很多课题都是存在分歧的。我们上面提到的防恐法案,对许多保守的穆斯林(包括大部分伊党党员及支持者)而言,是有必要保留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联议员没有“全力以赴”反对防恐法,并不让人感到奇怪。那些希望看到他们全力以赴反对防恐法案者,是心存幻想。

所以,像马来亚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阿兹米沙隆,对民联三党议员没有全力以赴,并在事后以各种借口推搪责任,感到非常的失望,但却不敢承认本身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也就是民联三党从一开始就是同床异梦视而不见,继续存在幻想。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为国家服务才是

刚结束的国会下议院会议,通过了好几个重要的法案。其中,防恐法案在民联三党的26名国会议员缺席下通过,以及朝野议员合作通过

国会议员薪金修正法案为自己加薪,引起民众广泛的关注。

重 点

Page 3: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3

专 题

标榜自己是贪污腐败的“抓鬼英雄”

另外,在争取选民支持的时候,民联三党的政治领袖,特别是民主行动党的领袖的最爱,是标榜自己与巫统及巫统的“走狗”(例如马华、民政党及人联党)是完全两个层次的政治人物。他们把自己描绘为替老百姓仗义执言者,是贪污腐败、朋党裙带风的“抓鬼英雄”。如此的大吹大擂,倒是让许多华裔同胞听了如痴如醉,潜意识里以为行动党的大大小小领袖,可以替他们出气。

最终,是狐狸露出尾巴。在同一季的国会会议的最后一天,朝野国会议员漏夜开会,只经过半个小时的辩论,在4月10日凌晨3时许通过《2014年国会议员(薪酬)修正案》,为自己加薪,而且加薪的幅度可不小。

国会下议院议员每月津贴从6千508令吉59仙,调高到1万6千令吉,涨幅达145.82%。国会上议员的每月津贴,从4112令吉79仙,调高到1万1千令吉,涨幅167.45%。更加妙的,这些调整是从2015年1月1日算起。新的每月津贴,再加上应酬、司机、交通、电话、过路费及汽油津贴等,国会下议员的每月收入可达约2万5千700令吉。这薪金的调整,为政府增加了每年3千197万1千091令吉36仙的开支。

项目 现有 最新调整 调幅下议员每月津贴 6千508令吉59仙 1万6千令吉 145.82%应酬津贴 1千500令吉 2千500令吉 66%司机津贴 1千200令吉 1千500令吉 25%每月固定交通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电话津贴 900令吉 保持不变 --特别付款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过路费津贴 300令吉 保持不变 --汽车燃油津贴 1千500令吉 保持不变 --

总计 1万3千108令吉59仙 2万5千700令吉 96%

项目 现有 最新调整 调幅上议员每月津贴 4千112令吉79仙 1万1千令吉 167.45%应酬津贴 1千500令吉 2千令吉 33%燃油津贴 750令吉 保持不变 --过路费津贴 200令吉 保持不变 --上下议院议长/主席每月津贴

1万4千907令吉20仙 3万1千令吉 107.95%

上下议院副议长/副主席每月津贴

1万零847令吉65仙 2万2千令吉 102.89%

这是少见的“跨越党派”的事件。但是,放在消费税在同一个月份实施的背景来看,那些之前大力反对消费税,认为消费税增加低收入群体负担的反对党国会议员;此外,向来表现出代表小市民的行动党议员,在此修正案里,却与他们平时贬低得一文不值的国阵议员“齐齐捞”,阿邦阿烈,让人看傻了眼。

消费税并没有所描绘的那么糟

就事论事,消费税的实施,并不是这些反对党议员所描绘的那么糟糕。可是这些议员为了愚弄人民,特别是那些低收入群体,把消费税当作是政府“劫贫济富”的手段。另外,我们也常听到他们告诉老百姓,我国资源丰富,因为政府管理不当,造成许多浪费。有反对党领袖,甚至一度以乘搭廉价航空飞机的经济舱,来标榜自己为政府“省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们看到这只不过是他们在搞民粹的绰头,讲一套做一套。

国会议员是所谓的“人民代议士”,他们的最主要任务是立法,完善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进而塑造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议员获得较合理的薪水及津贴,以便能够更有效、更专心的为国为民服务,无可厚非。

可惜的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民主社会,政党政治形成的党派之争,人民代议士经常把他们的任务与党派利益混为一谈,在议会里少有作为,多数是毫无作为。

2014年国会议员(薪酬)修正法案通过后的差别

备注:(-)保持不变

我们经常看到国会议员,特别是反对党的国会议员,拿了纳税人不少钱,却特别喜爱指控政府挥霍无度。可是,他们却忘记,或者认为民众都会忘记他们其实是拿纳税人的钱。提高议员的薪金,不就等于增加国家的开支了吗?

对行动党的财务肯定有帮助

值得关注的事项之一,在这次津贴调整,对被认为捍卫“中下层”华裔,经常通过政治讲座或者宴会为党筹款的民主行动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行动党财务而言,肯定是个大帮助。

在下议员薪金调整后,每名下议员的每月津贴多出了9千491令吉41仙。行动党全职议员,需每个月捐出15%的薪水给党。也就是说,以行动党37名国会议员(假设他们都是全职议员)来算,行动党每个月的收入,就增加了约5万2千677令吉,达8万8千800令吉,每年至少有106万5千600的收入。不要忘记,行动党现在有107名州议员,如果以每人的月捐平均500令吉来计算,他们的捐献的总数至少也有64万2千令吉。因此,行动党从其议员捐献所得收入,一年不会少过2百万令吉。

这么一来,行动党还是个穷政党吗?还需要大众,尤其是中下收入的华裔捐钱支持吗?

对一些人来说,议员津贴增加,本来就不应该是个课题。他们会认为,议员津贴越高,他们就会(或者应该)“自动自发”的自我提升,做好功课,勤奋出席国会,提高国会辩论的素质等等。现实是,

积极在国会辩论者,人数本来就不多。在津贴增加后,他们不会因此改变本身在国会的态度,是可以肯定的。

可能增加全职政治工作者还有可能出现的一个趋势是,国会议

员津贴的提高,非常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所谓“全职政治工作者”。你可能会说,全职政治工作者很好呀,他们可以全心投入政治,成为“专业的政治人物”。

问题是,“专业政治人物”与诸如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设计师等最大 的 差 别 是 “ 专 业 政 治 人 物 ” 不 需 要 专业。

以国会议员为例子。国会是立法的神圣殿堂。立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从简单的议员加薪,到复杂的高科技。要是这些议员没有丰富的基本知识,或者最基本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他们要如何参与辩论?

我们都知道,我国许多国会议员,以动辄发表文告当作是他们“专业”的一部分,但在国会辩论的时候,保持“高贵的沉默”。而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专业政治人 物 ” , 因 为 与 政 党 的 实 权 领 袖 关 系 良好 , 被 派 到 包 赢 的 选 区 竞 选 。 胜 选 后 ,不 需 为 民 服 务 , 在 国 会 也 不 需 要 参 与 辩论。一句话,他们拿的几乎可以说是“干薪”—那些可是纳税人的钱。

所以,这些专业政治人物最擅长的,不在于让大家看到他们担任国会议员有什么表现,而是在一些时候,发表一些与其身份完全不相符的谈话。也难怪,许多人对国会议员为自己加薪感到愤怒了!

Page 4: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4

香港崇正总会在黄石华出任理事长期间便曾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地,以及世界所有客家社区的地方,以“联合国”模式将全球各国的客家族群组成宗亲会,以“崇正会”为名贯通全世界,并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单是以“崇正会”名义出席会议的客家菁英来自不下七十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每两年召开一次的恳亲大会,全球各地的客家领袖也就一一现身,有关他们的成就也就在客家世界广为传颂。像李光耀、他信、瓦希德三位分别为新加坡总理、泰国总理与印尼总统,他们的客家身份都是由当地客家社团和“崇正总会”沟通后,一一认祖归宗。

李光耀是崇正联合总会“荣誉会长”

李光耀早在1950年代初第一届客属恳亲大会便通过当地客属总会开始作出联系,后来还被当地客总、香港崇正总会、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经与会菁英提名与投票选为“荣誉会长”,借资号召。他信则为泰国丰顺会馆菁英而成名于客属世界,瓦希德则自己提供家族历史传说,后经学者查证其族谱,证明他原姓陈,来自泉州,祖先第一代是随郑和下西洋留在印尼传教的回教教士。第二届东盟客属总会在印尼召开大会时,瓦希德还亲邀与会客家菁英到他的总统府举行大会,并在会上亲自签名把考证他的家世的传记送给与会者。

李光耀于3月23日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立即通告全球属会,共同志哀,并代表属会向其长子李显龙总理暨家属悼丧,同时也表扬李光耀总理对新加坡建国之丰功伟绩贡献,誉满全球,也是客家族群之光。在此同时,李光耀的祖籍粤东大埔县 的家乡,也在祖先祠堂设灵堂拜祭,盛况也属罕有,至于全球客属会众也都为李的成就而感到吾族之光。

新、泰、印尼三国客家政治领袖成就大

通过这客家学的研究,从而寻找家族的根,建立族群的网络关系,当会发现过去长期以来,学界与政界常有一种错误的解读,以为族群的认同是排他性的认同,对抗性的关系网络。实则相反,就客家学的研究发现,李光耀、他信和瓦希德三位客家原籍,在他们认同客家人之余,也和全球客家社团网络不弃不离,可是他们认同客家根的同时,没有丝毫影响他们敞开胸怀拥抱身边的其他民族。

李光耀的最大政治成就就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多元民族平等融洽的国家,英国在新加坡统治一百五十年做不到像今天的新加坡,李光耀却在五十年间做到了。

他信在泰国组织了“泰爱泰党”,一举而赢得了国会议席的多数上台执政,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开放国会民主选举以来,没有一个政党能拿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国会议席,也没有一个政党能打破多党联合执政的弱势政府困境,但他信做到了,这说明这个客家人“有容乃大”。

瓦希德是第一个不靠军人夺权,也不靠政党而靠宗教组织当上总统的,他的家族长期在印尼从事宗教信仰的工作。在众多宗教组织中,只有他的教会遍及印尼全国,信徒最多,一旦印尼打破军人专政改行民主选举总统,瓦希德便最有条件取得最多国会议员支持而当选总统,他的教会拥有超过三千万信徒,没有任何一个宗教、社会或政党组织能与其匹敌。

纵 目 天 下

1992年由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黄石华博士发起的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在大会上一位美国学者宣读了他的论文,

他发现毛泽东带领的“长征”红军中有好几万客家人。接着这篇论文,在另一次在赣州举行的客家学研讨会中,针对赣南红军根据地的历史,有更多论文针对井冈山、宁都等整个赣南客家人民住的地区参与红军革命的情况勾勒出来,让人看到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和长征革命,近代中国三大革命运动,都与客家人有着密切关系。

客家人参与中国近代三大革命

从“客家学”的角度来看待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也不难发现事出非无因。所指的客家族群是南宋跟着逃离中原乱事的一个汉民系,南迁到赣南、粤东、闽西播迁后,才出现“客家人”的称谓。起因大抵是“作客他乡”自称为“客人”,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为“客家人”,因为官宦之家才有必要举家逃避被清算,正如国民政府退守台湾跟着定居下来的多达三百多万多是官宦之家,失去江山之痛,令客家人历经元、明、清三朝的变乱,始终不忘以复兴民族大业来勉励与教训下一代。

因此,即使是隐居在赣、闽、粤山区,客家族群从来都不忘以“耕与读”为训教导下一代。这一来,在中国传统政治以“重农学文”的家训下,对政治特别敏感,勇于发动政治运动的后代往往有客家人参与其事,也就可说是形势所使然。

崇正总会团结全球客家人

自1992年迄今,中国海内外参与客家学研究的学人已不下二、三千人,而且也不断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地著名的政治世家中不少是客家人。在港创立的“香港崇正总会”自清末翰林港大中文系教授赖际熙开始客家姓氏源流考证以来,便不断有著名继承会务的领导人如胡文虎、张发奎、黄石华开展全球客家族群联系与研究,也因此认证到像李光耀、马英九、他信(泰国总理)、邓小平、朱德、叶剑英、更早期的罗芳伯与叶亚来等等都是客家人的后裔。

认证他们的祖先背景首由客家学者根据族谱追溯上去,因为客家族群都有记录家庭成员的习惯,很多族谱可追溯到五六百年的记录,即使远至天涯海角,家庭成员一有添丁,便会通知中国家乡的祠堂将其列入家谱中。根据这个纪录,倒也不难印证客家人的身世。

郑赤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院长、

马来西亚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由李光耀 去世说到“客家学”

Page 5: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5

东 马 视 野

李、他、瓦三人都是客家人,从中国近代政治改革众多成功领袖也来自客家人的一个事实,说明了源自汉民系而又比较完整继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客家人,无论海内外,都能展现家风,像孙中山先生遗嘱所念念不忘想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的思想怀抱。

应深入研究汉民族各族群

像其他汉民系的众多方言族群中,他们都如客家人那样承传了中原传统文化,如果能像客家学那样深入研究这些族群,同样也会发现家家有本“名人传”。如果能好好开发中华民族名下各个族群学,对于中国走向全球化开发大同世界大有启发的作用!

愿吾等学人共勉之,并以此文献给李光耀。 实现马来西亚成“亚洲小龙”

如何打通大专院校研发

成果行销世界的通路?

当前是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全球各所大学在全世界争抢高材生,大学不仅成为培养顶尖人才的摇篮,这些精英团队可通过大学实验室研发

各类高新科技产品,以及建立科学理论基础,大学既成为人才库,同时也成为研究成果的聚宝盆。

把大学研究成果商品化

国外许多大学都在想方设法把在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加以商业化,把产品推出消费市场成为一种商品,这样一来,大学也享有商业利益,通过更大的市场回酬来实现支援大学的更大更高发展,可谓两全其美。

因此,我们可以见到某些脑筋动得快的大专院校,与某些大型企业进行双赢的精明合作,互惠互利,大学不仅不会失去校园培育人才的宗旨和内涵,同时并举也实践大学与市场接轨。

马来西亚政府早前也已经雄心勃勃立下欲把我国打造成为一个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这是一个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国家发展人才不可或缺,放眼于与全球经济接轨,并与全球各国竞争,立于不败之地,让大马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网罗全球人才尖子,定位正确。

因此,马来西亚各所大专院校如何实现和国内外市场之间,建立一套实际可行的紧密联系机制,把在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顺利推出全球市场,是一个重要焦点之一。

记得早前时任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副校长的凯鲁汀就曾指出,该大学和国内其它大学,其实有好多具备发明和创意天份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人才水平相当优秀,可跟国外媲美。

创新产品找不到合作企业只是有一个还有待于各所大学要去加

强的弱项,即是由马来西亚各所大学教授及学生团队所研发和创新的产品,往往难以找到可以密切双向合作的企业机构,把大学中的新研发产品或智慧产权,推向世界或区域市场成为一个让广大消费者受惠大众化商品。

他同时也点出了一个时间关键问题,即当今全球抄袭成风,如果大学当局无法在一年半载内找到可以合作的企业伙伴,

那这些新产品的概念及内容,很可能将面临遭其它有心人抄袭或模仿,因而让别人捷足先登进入市场,这样一来,大学和师生将平白失去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发展潜能,实为可惜。

他还列举马砂大学2012年时有11种新研发产品赢得国际级大奖,显示东马大学的教育水平与国际大学并驾齐驱。

该大学当初就誓言要积极去找着愿意实现双赢合作的企业机构,以便尽快把该校11种由教授和学生携手研发的新产品尽快推向销售市场。

他当初还说要是最终无法在国内找到适当的合作企业机构,该大学将转而把合作触角伸向国外,以期把这些大学新研发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商品之一。

以上种种事实,显示我国政府应该快马加鞭,协助各所大专院校赶快建设一套可行的市场运作机制系统,把国内各所大学实验室和商业市场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把大学研发品或智慧产权商业化,让大学、教授、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到商业利益,以资鼓励。

必须提升国家竞争力如果与国外大学比较,我国大学在把

大学实验室研发品加以商业化方面,显得相当落后,有必要加紧努力,急起直追。关于这一点,或可参考国外大学与市场实

现对接的运作模式。

对此,我国大学在管理和运作的机制上,也应该跟得上新时代步伐,这样一来,才有望提升我国人民和国家竞争力。

比如说,马砂大学研究室成果,真的有机会推向国内外市场,这肯定对大学、学生、教授是一种巨大鼓舞,增强信心和动力,迈向卓越目标。

这个创新办学理念,也有望带动我国社会迈向新型经济,对国家整体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促成新兴产业发展链,积极带动国家经济创新。

还有,马来西亚许多优秀人才外流到国外,这些人才在国外大放异彩,显示马来西亚在留住人才方面,还有许多要改善而且存在已久的弱点。

纵观一个家庭出了人才,那个家庭将兴旺,有望脱贫致富;同样地,只要国家有人才团队,并让他们发挥所长,珍惜并善用人才,马来西亚想要成为生机勃勃的“亚洲小龙”指日可待。

锺永有

Page 6: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6

网络经常都有学理兼备、情义两全的学术文章,公开张贴,让大家免费分享。表面

上看来,立题依据,说明立场和见解,素质高的文章,自然吸引大批读者,回应踊跃、众说纷纭,参与者不是评论,就是补充意见。然而,很少人去怀疑,一些过于主观偏颇,然而有论述新颖、诡辩高明的伪装技巧,成功骗倒网民,引导他们走向所欲设置的舆论方向。

争议性课题,产生各种回应,有人认同,有人反对,也有者把持中立客观,不置可否。然而,网络上以反现实、亲反对派的意见居多。例如李光耀逝世成话题,许多焦距镜头、舆论主调,犯下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逻辑谬误。特别是,以新国的政治扣留犯、关闭华文大学等个别事例,评估李公功过得失,失去载道解惑的意义。

结论唐突冒失无法叫人心服口服

李 公 葬 礼 甫 结 束 , 学 者 潘永强博士,于网络论坛《燧火评论》,发表长达3,300余字文章,题为《李光耀不如蒋经国》,谈新国威权政治模式,与台湾蒋经国时代相互比较。得出结论为,新国的人文发展,以及民主自由制度,比不上台湾进度。然而,文中谈新国部分较多,结论却显得唐突冒失,无法叫人口服心服。

到底这篇网络文章说了什么?

潘永强总结,新国“文明有序,规范理性,但先进国家不会欣赏新加坡模式,因为这里没有公民社会,没有地方传统,没有文化生机,没有社会活力,没有同情宽容,没有新闻自由,没有道德追求,没有关怀弱势......”。多达8个的“没有”,似乎为新国模式,立下贬意代名词,不难判断其先入为主的撰文角度。

作者指责,因为严峻无情的监控下,新国普世价值消失殆尽。作者形容,新国“清洁舒适,宜居城市,富裕稳定,但不是一个伟大社会和国家,它只有工具理性、功利现实、专业傲慢、教条僵化。”这样的描述,属于正确的吗?难怪许多留言者,表明自己曾生活新台两地,深谙其中不同之处,却不是如作者所言的一般糟糕。

网络世界

关山渡

李光耀 蒋经国橙与苹果比较

网络伪命题引纷纷议论

潘永强博士

认为李光耀的功绩只在国防外交

象牙塔里闭门造车,不是全盘虚假,不否定一些论点,符合一般的认知。作者说,新国重用官僚精英,有效集中国家资源,成就不算偶然。话锋一转,指李公成功领域,只在于国防和外交。因为新国建国初期,东南亚敌对国家环视、东西方冷战形势构成,逼切建立优质精良的国防力量,并在大国的政治博弈中,发挥平衡战略。

潘永强反复评价新国历史,说明这是“高昂代价换来治理成就”,所犯的弊端,包括压制工会运动、限制言论自由、监管社会生活、镇压异议力量。他形容,英治时期的香港,日本等国家,也同样做得到发展需要。新国的基本设施,因为英国人要维护反共战略利益,而没有受忽略。李公轻易接收整套军警和行政系统,完成其余任务。

换句话说,他贬轻李公,纵然创下政绩,证明执政能力,但西方人眼中,靠一群能干的市长或总督,也一样办到,“只有东方社会才会惊叹如此贤君”。他说,“望治心切”的发展中社会,欣赏李公手腕,包括来自非洲、中国和一部分的大马华人。而后期的李公,在作者眼中,利用儒家的政治教化,强化道德基础,达到统治目的。

他批评,新国经济表面亮丽,事实上贫富差距严重。教育偏重精英,忽视或歧视弱势,阶级分野明显。人民行动党从创建初期的民主社会主义,因为李公的人格影响,趋向美国右翼保守派价值,对社会福利和安全网“不具好感”。他指新国模式,缺乏人文价值,没有自由包容,少有同理心,不容许现代公民拥有参与构筑理想社会的权利。

他继续说,甚少听到西方领袖,宣称要在欧美复制新国模式。而李公的许多“制度创新”,无法让民主社会认同,如发明集选区,内阁部长垄断职工运动领导权等。西方的认同,限于冷战结束后,受慑于李公的知识渊博,和国际洞察力。也因为这个条件,李公与蒋公相提并论。

Page 7: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7

李光耀抵抗世界浩荡潮流

他说,就历史地位而言,李公不如蒋公。两人虽然关系密切,面对的情境相似。后来的发展,蒋公晚年服膺时代精神,默许民主转型,李公则为铁腕辩护,抵抗世界浩荡潮流。历史格局上的分水岭,在于蒋公宣示,蒋家放弃总统职位。李公则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为栽培儿子,拒绝启动自由和民主化,以免打乱接班部署,增添不可预期风险。

他非议,李公身边的人,常渲染李公如何努力学华文,为一种“放不下的原罪意识”现象。李公建立一种高品质的威权,有强大的国家机关支撑,但缺乏民主制衡。作者质问,如此威权能否长存于世?

以这种逻辑推论,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很可能由民主党的希拉里(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对垒共和党的杰布 • 布什(前总统小布什的弟弟,其父亲老布什也曾任总统),两人之中选一人,这也不是证明“皇亲国戚”政治,美国社会也一样不可避免?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弱点,还是民主制度家族政治的抬头?

潘永强引述美国学者塞缪尔 • 菲利普斯 • 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评语,大意说李登辉离开,台湾民主体制依然存在,但失去李公,新国统治模式无法持续。亨廷顿曾提争议性“文明冲突论”,对新国这样的保守社会,自然不抱任何好感,褒台贬新,也是意料之中。

鼓励建立西方社会制度不管国情

以西方世界观,审视其他国家,若果没有“民主自由”体制,自然不会获得青睐。这代表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人权标准,强加诸他国,台湾照单全收,自然获得加分,地位比起新国更高尚。这样的思想逻辑,深入影响许多学者文人。甚至民联的政治宣传手法,时时刻刻鼓励政治思维,建立如西方式社会制度,不管是否符合国情民意。

全球化及现代化趋势下,有了网络和移动平台,“民主自由”如洪水猛兽,西方大规模控制讯息流向,无限扩大软实力。不难发觉,一些文人对新国政治的偏颇观点,都是深受西方自由化熏陶。部分看法,也取自流亡国外的新国异议人士,与官方论调全然不同。

其中之一的邓亮洪,曾在我国开讲,揭露其个人遭遇。而另外一个著名流亡政治家陈华彪,也曾于隆雪华堂,推介个人著作《烟幕与镜子的把戏——探究“马克思主义阴谋”》,以他的角度剖析新国历史,不认同“发展优先于人权”的意识形态。他们两人,都在评论界具有一定知名度。

网络撰写人杨善勇,发表文章《光耀一生,狱满天下》,片面扼要 地 描 述 新 国 政 治 犯 故 事 , 旁 敲侧击“冷藏行动”真相。这些历史事实,没有对错之分,但当作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部印象,未免失准失焦。因为其发生时间,多于上个世纪建国初期,早已时过境迁、人事已非!

而且,如果因为曾有政治犯,而否定一个国家的人权纪录。不要忘记,美国迄今,操作关塔那摩湾(Guantanamo Bay)拘押中心,拘捕大量国外人士的恐怖嫌疑犯,而几乎全部没受公平审讯,甚至遭受酷刑拷问。这些事实,为何美国人权纪录,还算比起亚洲诸国优秀?

网络世界

李成就不如蒋是个伪命题

说李公成就不如蒋公,到底如何立下比较标准?真实说来,这是一则伪命题,既忽略客观存在,有违一般道理。申辩起来,不过如游花园兜圈子,不会有确定后果。两人虽然处于相同时代,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地位级别,种种条件天差地别,何从比较?

蒋公经历国共内战、两岸对峙,基本上沿袭老父的衣钵。他搞十大建设、经济起飞,无后顾之忧后,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及实行“民意机构改革”,贡献有目共睹。但不能因为这样,等于李公也可以推行同样模式。到底新台两边,属于两个不同政治个体。

台湾是从极权专制,转化为美国式民主社会。新国沿袭英国殖民传统,配合国情作出蜕变。两地都是以繁荣经济起家,但社会开放,无法寄望平起平坐。缺乏素质的自由民主制度,生搬硬套只会招来恶果。不可否认的,两地的政治灾难承受程度,存在很大分野。

杨善勇

台湾经历太阳花学运,民主缺乏自律,闹至行政院瘫痪整月,警方束手无策,竟然有人高声疾呼,这是民主典范!陈水扁偏激治国方针,反效果沉痼自若!这类社会冲击波,小国如新加坡,根本难以承担后果。何况,新国有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等差异,社会结构复杂,管制棘手困难。2013年小印度暴乱,即是明证。

另个角度看,李公是否得民心?政治决策是否受欢迎?其最高规格的告别方式,出葬仪式壮观隆重、极尽哀荣,场面万人空巷,反映民众心中,形象崇高可敬。据估计,超过165万人,蜂拥到新国国会大厦,以及全国18个社区悼念处,向已故建国总理致敬,没有一个是非自愿前来的!

新国总理李显龙,宣读悼文时点出,当年的建国团队扮演重大角色,其中包括吴庆瑞博士、拉惹勒南、奥斯曼渥、韩瑞生、林金山、杜进才博士、王邦文和蒂凡那等人。因此评价李光耀,总不能让他一人,担当所有负面政治责任。而据历史记载,蒋经国推出十大建设,完全出于个人构思,连当时的财政部长都蒙在鼓里。

以团队和个人比较,自然没有办法得出具体结果。

有人发泄不满,把放鞭炮庆祝截图,上载面子书夸耀,不过显示自己的幼稚滑稽。另外一些言论,把批评李公者,无论是理智或情绪化,出言不逊反击,否决他人批评权力。还有的,似乎折服于李公模式,期望投射于我国的政治现实中,来个盲目个人崇拜。这全都属欠成熟、少包容的病态表现。

网络崛起,迟早影响任何政治体制,改变社会核心价值。一代伟人功过,盖棺定论,但不是代表可以无的放矢,或是滥用学术名堂,仅凭个人主观论述,引用欠准绳的比较数据,得出错误的论断。炮制网络伪命题,产生误导舆论,这样的言论自由,不要也罢!

台湾民主

缺乏自律

Page 8: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8

学者论述

2001年6月,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1)发表了课程改革文件《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全人发展》,开宗明义提出:「我们的主导原则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达到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的」。这十多年来,至少在两岸三地的教育界人士的话语中,「学习」这一概念受到相当的重视,可是,什麽是「学习」呢?

「理解」

黄显华教授

作者简介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学系客座教授。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教育博士,曾任三所小学、两所中学教师及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学顾问,及参与世界银行在中国的教育技术援助项目协调工作。

所以在教师的心目中,「明白(理解understand)」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性质。

大部分教师在教导学生时都会问「你(们)明白了吗?」

未来学习的重大方向

知道并不等于理解一位教师谈起自己的学习时

说:「当我上学时,我们学了很多,但几乎什麽也不理解(un-derstand)。一点也不明白。自己所学的东西跟课室之外的世界没有什麽联繫。简直是浪费!」这位教师说得对:知道并不等于理解,知识渊博亦不必然意味所知对自己的生命有任何真正用途或价值。

当我念大学的时候,不只一个教授在念他们的笔记,同学们在写笔记。当时我在想,这些内容我也懂得看,为什么要劳烦他去念出来,同学们这样子记录,双方好像都是录音机,分别扮演播音和录音的工作——这样便是学习吗?

巴西著名教育家Paulo Freire提倡提问教育(problem posing education),主张师生之间应通过对话来学习。教师不再只是教导者,通过对话,他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为了探究学习的性质,笔者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近74万字的《现代学习和教学论:性质、关係和研究》一书。该书引用了800多份最近发表的学报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实证研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14年8月出版。该书的第一章便是探讨「明白/理解」。

什么是明白/理解?不少学者都曾提出「明白/理解」一词的定义。美国督

导与课程发展协会认为该词有六方面的内容:

解释(explanation)——为什麽要做这些?提出理由和理论加以解释。

阐释(interpretation)——对有关内容能提出比喻、讲故事、模拟,释出背后意思,解释意义,寻找意思和意义的规律。

应用(application)——解决问题,把它应用到新的情境,试图有所创新。

观点(perspective)——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用不同方法,远距离看事物。

同理心(empathy)——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生活、文化、感觉;如果身处相同情境会有什麽感觉。

自觉(self knowledge)——清楚自己所知与不知,了解自己的偏见,能自我评鉴,有自我荣誉感,知道自己如何理解。

虽然上面提出了「理解」的六方面,但事实上它是很难分层次去检视,而应整体去理解;「理解」不是要「形式上完成」内容,而是要「深入地展现」真相(not cover, but uncover)。

有学者指出「理解」具有以下特徵:个人能掌握相互关联的事实和关係所构成的複杂网络,并能运用它们解释和预测现象。它包含运用知识和把知识适当应用于多种情境的能力。这是现行通识教育科的理想,即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

综合来说,「理解」是将一点一滴知识织成连贯的整体,从而发现这些知识的模式、联繫、关联和关係的能力;它亦是把这些知识、概念和技能阐明并应用于新问题或情境的能力。

Page 9: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9

学者论述

达到明白和理解,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性质。

若要「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这新概念得到广泛接受,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协助教师改变惯常的工作方式上。专业发展的新尝试表明教师与研究者彼此协作的重要性,并有必要运用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往复以改变教师的做法。此外,教师的转变需要长期和不断的努力,并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包括互动多媒体科技。科技系统要建基于建构主义的概念:通过提问并使用不同资源(包括学生及教师的录像、录音及文字记录等)来回答问题,掌握教学及学习上的新思维,并处理执行上的问题。这些系统是为合作运用而设计,包括鹰架式(scaffolding)学习。

现 在 学 校 对 学 生 和 教 师 的 典 型 期 望 和 规范,都以细緻而明确的方式限制了「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假如缺乏同事或行政人员的支持,教师在实践上便受到根本的限制。「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跟行政人员所习惯评估和监督的那些教学和学习活动不同,它要求教师自己成为学习者,不断观察自己的实践,更新自己的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可是在现有规范下,作为专业成长和责任的中心假设,「需要改进」是教师评估表上的污点。教师如何能够承认他们需要更多知识,并愿意暴露他们教学法中的不确定因素呢?

为什麽要明白/理解?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学生需要对所学有

所明白和理解,而不仅记忆事实和数字。商业领导者都支持这样的目标,因为要在不断变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获得成功,下属便需要知道如何学习和思考。政治家亦总是声称民主社会的公民不应惟命是从,而应能批判地分析信息及观点,以便作出合理和负责任的决定。过去十年,学习理论已经证明学生并不能从教导式教学中记住或理解得很多。为了理解複杂的思想和探究模式,学生必须边做边学,积极改变自己的想法。各学科的教育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均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概念发展、创意思维、问题解决及论据建构的能力。与此相彷,测试学生对记忆孤立信息的多项选择题亦受到新评估标准的排斥。主张评估应与学习结合的学者们推荐使用更真实、更深入、更基于表现的评估方法,并跟教学结合起来。

「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个整体的大方向。只要有助理解,任何合理的策略都可以。很多方法都可以有助理解,而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

1. 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focused questioning)指瞄准一个具体目标的问题。目标要因应教学阶段及理解的本质而调节。焦点问题和推论的必要条件:必须有相关的、便于使用的先备知识,不然就要提供或建构;必须明瞭关係或者建构关係。

2. 强迫性的预见

预见(prediction)可迫使学习者关注信息,为信息加工,并留心能够作出预见的模式和关係。理解是响应问题的先决条件。如果已掌握了模式,细节便可以删除。一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模式、关联和关係。

3. 认知上的鹰架

认知上的鹰架(scaffolds)是引导心智过程的架构。焦点问题起到了协助的作用。这种问题的目标是刺激对提出问题时相关因素的思考。往后的问题又重新聚焦,需要在心智上处理眼前的新认知任务。

4. 追寻意义

知识的量和质并不相同。人们可能知识丰富,但意义匮乏。理解就是为原本零散的信息赋予意义。理解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它能够将溷乱的心智世界简化成为一种更可预见、更令人满意的状态,同时亦能够协助进一步学习、回忆知识,使响应(特别是在新情境中的回应)变得灵活恰当。

大马华人周刊

CHINESE WEEKLY马上登入 专页按

www.facebook.com/ChineseWeekly 赞扫描登入

随时浏览更多

有关华人社会的评论与报道!

结 语

《灼见名家》(www.master-insight.com)授权转载

Page 10: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0

英国将在5月7日举行全国大选。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度,国王/

女王“统而不治”,实际掌握政权的是民主选举产生的首相以及由他领导的内阁部长。

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民主的国家,有“议会民主之母”之称,它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度,受到

其前殖民地马来西亚、印度、澳洲、加拿大、纽西兰等遵循。因此,了解英国选举制度对马来西亚选民有一定的意义。

英国国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之分。上议员是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都是委任的。只有下议院议员是民选的。

国际漫步

英国议会民主选举有多个特点,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各项:

(1)多党参与选举,两党轮流执政

英国是所谓的“两党制”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前,由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二战之后,由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自由党沦为第三大党。事实上,除这三大党之外,每次大选都有诸多地方性小党和其他小党参选。如2010年大选,共有超过40个政党参选,但选票和议席集中在三大党。它们合占选票的88.1%和总议席650席中的622席即95.69%,其余政党占总选票的11.9%和议席的4.31%。

大选过后,由于没有任何政党取得过半数议席,由保守党和自民党组织联合政府。这是特殊例子。

(2)单一选区相对多数票当选

英国实行的是小选区制,把全国划分为65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1名议员,因此全国有650名议员。当选议员最多的政党成为执政党。

在个别选区,实行的是“相对多数票”当选。也就是说,在那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候选人不论所获得的票数是否有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就当选为该选区的议员。

(3)三分之二议员得票少过50%

由于参选的政党众多,平均每个选区有超过4名候选人。个别选区候选人超过10名。因此,一名候选人要获得超过50%的选票并不容易。换言之,不少国会议员实际上是以“少票数”当选。他在本身当选的选区实际上缺乏代表性。

例如,在2010年大选中,只有4名当选议员得票超过70%,占总数的0.62%,得票超过60%者共22人,占3.38%,得票超过50%者191人,占29.38%。得票超过50%的总人数是217人,占总数的33.38%。换言之,只有三分之一的议员 是 以 超 过 半 数 的 选 票 当选。

另 一 方 面 , 得 票 不 到50%的当选议员占总数的433人或66.62%。其中得票超过40%者占322人,占总数的49.54%(即有大约一半的议员是以40%强的选票当选),得票超过30%者有110人,占总数的16.93%。有1名议员是以29.36%的票数当选。(见表一)

议会民主选举的最大特点

英国执政党得票率不到

50%林金树

(4)执政党得票率不到50%

这是英国式议会民主选举最大的特点,也是被人讽刺英国议会民主制度“不能代表民意”的原因。

由于“单一选区多数票”当选,不论是执政党或反对党,各自在国会下议院中所拥有的席位与其所得的选票比例不相符成为常态,这种情况历来如此,从未得到平衡或扭转。

最为人诟病的是,执政党在下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乃至绝大多数议席,但在历次大选中,总得票率几乎都达不到总票数的50%。(见表二)

例如,从1900年至2010年的110年的29次大选中,只有3次执政党(都是保守党)获得超过50%的选票。计1900年51.1%,1931年60.6%,1935年53.7%。保守党在那三次大选中所赢得的议席分别是60%,84%和70%,都远远超过得票率。

二战之后从1945年起迄今的大选,一直由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而历届大选,从来没有执政党的得票率达到50%。最高的一次是1955年,由保守党获胜执政,它的得票率只有49.8%,但当选的议席是344个,占总议席的54.6%。

最低的一次是2005年,工党获得35.2%的选票,但在645个议席中赢得356席或55.2%。保守党获得32.3%选票,议席是198个或30.7%,自由民主党获得22.1%选票,但只赢得62个或9.6%的议席。

换言之,在2005年大选中,10个选民,只有3.5个把票投给工党,另外6.5个把票投给其他政党。但工党却因为赢得超过一半的议席而成为执政党。这样的政府怎样可以算是具有民意代表性?

(5)选举制度对小党不利

英国的选举对小党不利,尤其对作为第三大党的自由民主党更加不利。

例 如 , 从 1 9 8 3 年 以 来 的 历 届 大选 , 自 民 党 获 得 的 总 选 票 分 别 是25.4%,23.1%,18.3%,16.8%,18.3%, 2 2 . 1 % 和 2 3 . 0 % , 但 议 席 只 占 3 . 5 %,3.3%,3.0%,6.9%,7.8%,9.6%和8.7%。自民党所得议席和总得票率完全不成比例。

得票率 当选人数 占人数比率

超过70%

超过60%

超过50%

4人

22人

191人

0.62%

3.38%

29.38%

小结 217人 33.38%

超过40%

超过30%

超过20%

322人

110人

1人

49.54%

16.93%

0.15%

小结 433人 66.62%

总数 650人 100.00%

表一 :英国2010年大选当选议员得票率

Page 11: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1

国际漫步

(6)选票少但议席多的政党执政

在英国选举制度下,不但执政党总体上没有代表性,还有几次出现选票少但议席多的政党执政的现象。

例如,在1929年,工党获得37.1%选票,但有288席,保守党获得38.2%选票,只得260席,由工党执政。1951年保守党得票48%,议席321,工党得票48.7%,议席295,保守党执政。1974年,工党得票37.2%,议席301,保守党得票38.2%,议席297,工党执政。

(7)少数政府和联合政府

有时候,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在大选中赢得总议席的一半以上,便由获得最多议席的政党组成少数党政府。例如,1929年和1974年的工党政府都是少数党政府。

英国也有成立联合政府的时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192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931-1945),都由三大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以共度国难。1940年还因此取消大选。

在2010年的大选后,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赢得过半数议席,又不想成立少数党政府,便由赢得最多议席(307席)的保守党和赢得57席的自民党组织拥有稳定多数议席(在650席中占364席或56%)的联合政府。

(8)不同选区选民相差5倍

在2010年的大选中,英国共有45,597,461名选民。划分为650个选区,每个选区平均有选民70,150人。

选举年份 总议席保守党 工党 自民党 其他

执政党选票 (%) 议席(比例) 选票 (%) 议席(比例) 选票 (%) 议席(比例) 选票 (%) 议席(比例)

1990 670 51.1 402 (60.0%) 1.8 2 (0.29%) 44.6 184 (27.47%) 2.5 82 (12.24%) 保守党

1906 670 43.6 157 (36.0%) 5.9 30 (4.47%) 49.0 400 (59.70%) 1.5 83 (12.39%) 自由党

1910 670 46.9 273 (40.75%) 7.7 40 (5.97%) 43.2 275 (41.10%) 2.2 82 (12.24%) 自由党

1910 670 46.3 272 (40.59%) 7.2 42 (6.26%) 43.8 272 (40.59%) 2.7 84 (12.54%) 自由党

1918 707 38.7 383 (54.17%) 23.7 73 (10.33%) 25.6 161 (22.77%) 12.0 90 (12.73%) 联合政府

1922 615 38.2 345 (56.09%) 29.5 142 (23.08%) 29.1 116 (18.86%) 3.2 12 (1.95%) 保守党

1923 615 38.1 258 (41.95%) 30.5 191 (31.06%) 29.6 159 (25.85%) 1.8 7 (1.14%) 工党(少数政府)

1924 615 48.3 419 (68.13%) 33.0 151 (24.55%) 17.6 40 (6.50%) 1.1 5 (0.81%) 保守党

1929 615 38.2 260 (42.28%) 37.1 288 (46.83%) 23.4 59 (9.60%) 1.3 8 (1.30%) 工党 (少数政府)

1931 615 60.6 521 (84.72%) 30.6 52 (8.46%) 7.0 37 (6.02%) 1.7 5 (0.81%) 联合政府

1935 615 53.7 432 (70.23%) 37.9 154 (25.04%) 6.4 20 (3.25%) 2.0 9 (1.46%) 联合政府

1945 640 39.8 213 (33.28%) 47.8 393 (61.40%) 9.0 12 (1.86%) 3.4 22 (3.43%) 工党

1950 625 43.5 298 (47.68%) 46.1 315 (50.40%) 9.1 9 (1.44%) 1.3 3 (0.48%) 工党

1951 625 48.0 321 (51.36%) 48.7 295 (47.20%) 2.5 6 (0.96%) 0.7 3 (0.48%) 保守党

1955 630 49.8 344 (54.60%) 46.3 277 (43.97%) 2.7 6 (0.95%) 1.2 3 (0.48%) 保守党

1959 630 49.4 365 (57.94%) 43.8 258 (40.95%) 5.9 6 (0.95%) 0.9 1 (0.16%) 保守党

1964 630 43.4 303 (48.09%) 44.2 317 (50.32%) 11.1 9 (1.43%) 1.3 1 (0.16%) 工党

1966 630 41.9 253 (40.16%) 47.9 363 (57.62%) 8.5 12 (1.90%) 1.7 2 (0.32%) 工党

1970 630 46.4 330 (52.38%) 43.0 288 (45.71%) 7.5 6 (0.95%) 3.1 6 (0.95%) 保守党

1974 635 38.2 297 (46.77%) 37.2 301 (47.40%) 19.3 14 (2.20%) 5.3 23 (3.62%) 工党(少数政府)

1974 635 35.8 277 (43.62%) 39.3 319 (50.24%) 18.3 13 (2.05%) 6.6 26 (4.09%) 工党

1979 635 43.9 339 (53.39%) 36.9 268 (42.20%) 13.8 11 (1.73%) 5.4 17 (2.68%) 保守党

1983 650 42.4 397 (61.08%) 27.6 209 (32.15%) 25.4 23 (3.54%) 4.6 21 (3.23%) 保守党

1987 650 43.3 376 (57.85%) 31.5 229 (35.23%) 23.1 22 (3.38%) 2.1 23 (3.54%) 保守党

1992 651 42.8 336 (51.62%) 35.2 271 (41.69%) 18.3 20 (3.07%) 3.7 24 (3.67%) 保守党

1997 659 30.7 165 (25.04%) 43.2 419 (63.58%) 16.8 46 (6.98%) 9.4 29 (4.40%) 工党

2001 659 31.7 166 (25.19%) 40.7 413 (62.67%) 18.3 52 (7.89%) 9.4 28 (4.25%) 工党

2005 645 32.3 198 (30.70%) 35.2 356 (55.19%) 22.1 62 (9.61%) 10.4 29 (4.50%) 工党

2010 650 36.1 307 (47.23%) 29.0 258 (39.69%) 23.0 57 (8.77%) 11.9 28 (4.31%) 联合政府

表二 :1900-2010英国历届大选各党得票率及议席

不过,不同选区选民人数相差很大,人数最少的选区,只有选民21,780人,人数最多的选区有选民109,922人,两者相差5.05倍。

其他选区选民人数3万多,4万多,5万多,6万多,7万多,8万多,9万多的都有,相差两三倍很平常。换言之,在英国并没有每个选区选民人数相等这回事。

(9)“影子内阁”准备执政

英国的政党是由当选的下议院议员选举该党领袖。执政党的领袖出任首相,主要反对党的领袖出任国会反对党领袖。

英国国会有“影子内阁”之设,由主要反对党成立,有“影子首相”和“影子部长”。在国会开会时“影子部长们”与政府部长针锋相对,平时则学习与所掌管的“影子部门”的各种知识,以便一旦执政时驾轻就熟,顺利施政。加、澳、纽等国也有“影子内阁”之设。

英式“三重不民主”成为民主典范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发现,英国民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缺乏民意代表性”,而且是“三重不民主”。从总体而言,执政党得票不到总票数的一半,是不民主。个体而言,当选的议员得不到选区票数的一半,同样是不民主。第三,选区选民人数相差几倍,也可以说是不民主。因此,“一人一票,票票等值”是天方夜谭!

不过,英国既然是“议会民主之母”,其选举制度便成为“典范”,成为同样实行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模仿的对象。

小结

Page 12: 第127期 国会议员加薪该不该?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2

他山之石

上个月欲到香港参加一个座谈会时,得知消息的老陈问我有否到深圳的打算,並说他有一位二十几

年没见的老友在深圳,托我带些东西过去。此乃义不容辞的事,东西拿来时用手一掂有超过十公斤,是海参、海藻之类的东西。醒目的老陈说:“我补你托运费用。”

参加了座谈会,得益良多,知道一些有关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事,以及地缘政治、板块移动、东风正在压到西风等等,满心高兴。

第二天由香港过罗湖口岸时,行李被拦截了。打开行李,被告知海参、海藻等动植物类东西全不能带进去,被扣押了。並把我护照、入境卡等都影印留存。说我回程香港时,可以领回那些礼物。折腾了约十五分钟。也知道此时非说是非、讲道理的好时机,因此匆忙把行李箱内的残留件收拾好,赶快过关以向人作个交待。

心里嘀咕如何领回礼物

回程时,心里嘀咕着,到底要如何才能领回这批礼物。沿着出境处墙上贴着大大个字的“中国梦”时,心想,我如今的中国梦是,只要我能在领回这批礼物时,其程序是简单明确的,官员办事是有理有节,高效率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或只要有其中一项有达到的,不像以前,官员的脸孔总是冷漠的,问多一句话,就被回以白眼。。。那我不但不会为带这批货来来去去懊恼,看到我热爱的国家官员表现出泱泱大国的素质,我反而会有像当年看到中国拿到第一块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的欣喜。拿多二十公斤,心甘情愿。PlEAsE!我心中双掌合十。

在出境处的二楼,看到海关检查柜台空无一人,房间铁门锁紧。问了警卫,被告知要领回被扣押的东西是在三楼。上了三楼,只见房间铁门都是紧锁的,问了警卫,被告知必须出了境才能领回扣押物。但外国人出境边是在二楼,於是又跑回二楼出境。出境后又跑回三楼。四周一看,不见任何指示。问了警卫,警卫说:“不知道”,然后指柜台下方的一组电话号码说:“你打这个电话问。“

神仙吵架百姓遭殃

两地官老爷在倒澡盆水时,连婴孩一拼倒掉。

“喂,请问我要领回被扣押物品要到哪里?”

答:“你问问警卫,因为我告诉你,你也找不到。”

“但已经问了警卫,他说不知道呀!”

答:“你再问问。还有,我要十五分钟后才能过来。”

硬着头皮,再问警卫。

答:“不知道,你去问别人。”

警卫的态度已显不耐,再问,那将是自取其辱。

看看游人如过江之鲫,匆匆而过,真不知要问谁才好。

左拐右弯才找对地方

后灵机一动,问问免税店的小姐或许有答案。果然,小姐热心的指示我如何左拐右弯,终于到小角落的一个铁门贴有电话号码,敲门不应,再打电话:回应:“都说要等多十分钟。”

铁门打开时,只见满地都是被扣押物品。

在官员搜找我的物品时我问道:“几时实施这些条例?”“最近”“现在要为親友带点手信都不行吗?”“最好不要带!”

“我不可能是水客。”

“正因为你不是水客,才让你拎回。否则早充公了。但你还是要缴交二十块管理费。”

经商精明的香港却不搞奶粉加工基地

这些日子,天天都看得到佔中,反水客的新闻。水客新闻成为热门新闻始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香港成为大陆民众购买奶粉的超热地方,几度卖到断

市,引起香港民怨。奇怪的是,向以经商精明著称的香港,怎不趁势多进口奶粉。甚至在香港搞个世界最大的奶粉加工基地,好好的发奶粉财!反而定了一条恶法,凡是出境香港

带超过1.8公斤的奶粉,要罚款五十万港元!

近日佔中运动转为反水客运动,港府马上急於实施修改自由行条例,只准大陆人民一个星期进出香港一次,一年不准超过进出五十二次。深圳当局还以不准游客带诸多物品入境规定,其中一项是凡是动植物物品一概不准带入境。

中、港两地为应付时下纷扰时局,所采取种种措施利弊,固不讨论。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波及千千万万无辜老百姓为亲友带点手

信,表达亲情爱意的心愿,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剥夺了。

嵩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