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第1章 - 複製 · 9 Kevin Buehler et al., Beyond the Hype: Blockchains in Capital...

10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 監管研究 王聖雯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Transcript of 001-006-第1章 - 複製 · 9 Kevin Buehler et al., Beyond the Hype: Blockchains in Capital...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

監管研究

王聖雯 著

元 照 出 版 公 司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摘 要

在當前金融科技的浪潮下,最受國際矚目的關鍵技術

即為區塊鏈,隨著各界大舉投入資源研究、開發,區塊鏈

領域邁入百花齊放的階段,進而造就區塊鏈產業的興起。

在該產業中的新創團隊如同區塊鏈技術均起源於自由的開

源網絡社群,不將既定商業規則和思考模式奉為圭臬,而

是以創新的技術操作與邏輯思維快速發展,其中最具代表

性者即是對傳統融資方式的革新,運用區塊鏈技術與加密

數字代幣開創出特有的募資模式──ICO。

ICO具有群眾募資的活動形式,其商品成熟度則相當處

於VC的早期投資階段,又其發行具交易價值之物的環節更

與IPO高度相似。其作為一項金融創新、實現普惠金融與創

造通用數字代幣的新模式,近來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卻也對各國法制帶來衝擊。

面對此一新興事物,目前少有深度法律研究,惟各國

監管機構均已開始高度注意。其中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率先針對The DAO此一ICO專案提出的法律分析報告,及後

續對部分具誤導性ICO專案所為的處置,最具監管指標性。

故本書首先探討ICO之定義、運作模式、特性、與其他

融資模式之比較及社會評價等,再將不同種類的ICO項目重

點歸納,就每一類別各舉一經典的實際案例說明,並以美

國法為軸心,深入分析其法律問題及美國監管實務操作。

甚者,亦將介紹ICO交易平台並討論其適法性,以宏觀釐清

整體ICO生態圈的法律輪廓。再次,本書將剖析中國、香

港、加拿大、新加坡、瑞士、日本等主要國家地區對ICO的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監管措施,以更全面地瞭解國際間對ICO法律定性的闡釋及

所施行的監管機制。

此外,本書尚藉由質性訪談檢視目前ICO的實際運作、

市場現狀及實務問題,並統整思構具體可行的監管方向與

建議。最後回歸到我國現行法規,梳理不同ICO項目在我國

既有法律架構下的適用情形,探討可能需擔負的法律責

任。藉此研究脈絡,期待本書能供相關人士系統性瞭解ICO

所涉及的法律議題,並作為我國政府因應ICO發展的監管參

考。

關鍵字: ICO、區塊鏈、加密數字代幣、以太坊、The DAO、智能合約、虛擬貨幣、交易所、證券、適

性監管論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

近年來,Fintech在全世界掀起了變革的巨浪,在其中,最

快速升溫的議題便是區塊鏈(Blockchain)1。其係一種結合點

1 另有稱為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雖「區塊鏈」與「分散式帳本技術」二詞彙經常被替換使用,但嚴

格來說「分散式帳本技術」所涵蓋的概念較廣,是指一種資料庫架

構(database architecture),該技術將數位交易紀錄依照時間先後順

序記載在資料庫,並在通過參與者同意的規則或是獲得一定數量的

贊成票後,被記錄並加密保存於共享的資料庫(shared database)

中。因此其本質上是電子交易的紀錄或帳本(record or ledger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相當類似於會計帳本(accounting ledger),但

與一般會計帳本不同之處在於,其交易紀錄是由各參與用戶(一般

稱為「節點」,即“node”)相連共構的分布式網絡(Distributed network)所維護(maintain),而非透過中心組織(centralized entity),即其不需任何中央驗證系統(central validation system)協

助執行。而區塊鏈則是實踐此類資料庫架構的其中一種技術(a type of DLT),每當有交易產生時,其會將交易資訊傳送給各節點,由

各節點之電腦共同參與算力競爭,比賽計算一道繁複的數學函數

(俗稱「挖礦」),最先完成計算的節點便取得「記帳」之權利,

得將交易資訊紀錄至一個「區塊」(block)上,並即時向其他節點

廣播該交易區塊,其他節點會確認這個區塊所包含的交易資訊是否

真實有效,經認可而被接受的新區塊按照時間順序線性地串鏈

(chain)到原有的區塊鏈末端,如此前後串接的區塊形成一條完整

的交易鏈,其鏈上的交易紀錄無法再受更改,得以回溯追蹤所有交

易紀錄,並確保交易資訊的真實性、透明性和安全性。為求論述一

致及閱讀通順,本書統一使用「區塊鏈」之詞彙。Oliver Wyman and Euroclear, Blockchain in Capital Markets-The Prize and the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2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監管研究

對點通訊學、密碼學與軟體工程的創新技術,得以讓人們在沒

有中央權威機構的情況下,建立對彼此協作的信心,被譽為

「信任機器」(The Trust Machine)2,不但可能改變當前經濟

運行方式,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3,更是繼

蒸氣機、電力及電腦發明後,引領人類歷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

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潛力科技4。區塊鏈因

而引起國際間的高度重視,重要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及產業龍

頭等紛紛大舉投入資源研究。

2017年6月中旬,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最新出具的白皮書認為區塊鏈將開創具變革性的價值互

聯網(internet of value)時代,深刻改變商業模式、社會結構

與價值定義5;此前,WEF方甫於2016年發表報告指出區塊鏈

能重塑不同金融服務流程,係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礎設

施6;2015年英國政府科技辦公室(UK Government Office for

Journey, at 5 (2016); 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The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Applied to Securities Markets, Discussion Paper, at 8 (2016); Hossein Kakavand, Nicolette Kost De Sevres, Bart Chilton, The Blockchain Revolution: An Analysis of Regulation and Technology Related to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at 4-5 (2016); Arvind Narayanan, Joseph Bonneau, Edward Felten, Andrew Miller and Steven Goldfeder,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45 (2016).

2 The promise of the blockchain: The trust machine, The Economist (Oct. 31, 2015), available at: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771 98-technology-behind-bitcoin-could-transform-how-economy-works-

trust-machine (last visited July 18, 2017). 3 Klaus Schwab,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 24 (2017). 4 Id. 5 World Economic Forum,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Blockchain - A

Multistakeholder Approach to the Stewardship of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ies, White Paper, at 4-5 (2017).

6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 An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第一章 緒 論 3

Science)亦曾以官方報告肯認區塊鏈可改善公共服務與商業行

為的運作方式,並透過廣泛的應用場景提升社會生產力7;IBM

公司則於研究報告中主張區塊鏈有助於大幅減少交易成本,促

進組織管理的轉型,同時深化各方信任,對企業的影響不容小

覷8;另如Mckinsey & Company、Goldman Sachs也都提出報告

確認區塊鏈將是未來金融科技的主要投資與發展項目9。

隨著各界投身研究、開發,使區塊鏈技術領域邁入百花齊

放的階段,眾多項目案例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大量投資金額,

進而造就區塊鏈產業的興起10。而在此產業中,有兩種開發路

線正同步進行,其一是自上而下的路線,多由大型金融機構進

行主導,積極研究技術內涵、制定技術規則,以期在這場科技

變局中仍保有既得利益者之位置,並率先掌握新技術的話語

權;另一則是自下而上的路線,以伴隨區塊鏈而生的新創組織

Ambitious Look at How Blockchain Can Reshape Financial Services (2016).

7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Beyond Block Chain, A Report by the UK Government Chief Scientific Adviser, at 5 (Jan. 19, 2016), available at: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 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492972/gs-16-1-distributed-

ledger-technology.pdf (last visited July 18, 2017). 8 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Fast forward: Rethinking enterprises,

ecosystems and economies with blockchains, at 2 (Jun. 2016), available at: https://www-01.ibm.com/common/ssi/cgi-bin/ssialias?htmlfid=GBE0 3757USEN (last visited July 18, 2017).

9 Kevin Buehler et al., Beyond the Hype: Blockchains in Capital Markets, McKinsey & Company (2015); James Schneider et al., Blockchain: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Goldman Sachs (2016).

10 根據WEF於2016年的統計,自2013年起全世界對區塊鏈技術投資總

額已達14億美元,超過24國參與投資。此外,全球有90家以上央行

已在從事區塊鏈研究,近百家企業籌組不同區塊鏈聯盟,另有超過

2500項區塊鏈相關專利進行申請。詳參World Economic Forum, supra note 6, at 14.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4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監管研究

為代表,其致力研發各種技術應用、提供創新服務。據統計,

目前全球約有1175家區塊鏈新創公司11,並以超過65.2%的成長

率持續增加中12,顯現區塊鏈新創市場的蓬勃生機。這些新創

組織如同區塊鏈技術均起源於自由的開源網絡社群,不將既定

商業規則和思考模式奉為圭臬,而是以創新的技術操作與邏輯

思維快速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即是對傳統融資方式的顛

覆,開創出屬於區塊鏈業界特有的募資模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透過ICO,業者可逕發行加密數字代幣向社會大眾募集往

後開發計畫所需的資金,高效簡便,且於短時間內成功募得鉅

額資金之專案所在多有13,因而逐漸成為熱門的籌資利器。

2017年上半年,區塊鏈相關業者便藉由ICO募得三億兩千七百

萬美元,已首度超越來自創投基金(VC funding)的投資金

額 14。惟在 ICO盛行的同時,其相關的法律風險也開始受到

11 騰訊研究院等,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打造數字經濟時代信任

基石,2017年4月,頁19。 12 烏鎮智庫,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4月,頁7。 13 如在2017年6月中旬,一項名為Bancor的區塊鏈專案在進行ICO的三

小時內即籌得1.53億美元,創下當時單一ICO最高募資金額的新紀

錄,惟該紀錄在一個月後又被另一名為Tezos的專案刷新,其在四天

內已募得2.32億美元。Laura Shin, The Emperor’s New Coins: How

Initial Coin Offerings Fueled A $100 Billion Crypto Bubble, Forbes (July 10,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forbes.com/sites/laurashin/ 2017/07/10/the-emperors-new-coins-how-initial-coin-offerings-fueled-a-

100-billion-crypto-bubble/2/#1be584eb2ccb (last visited July 20, 2017); Panos Mourdoukoutas,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Millions Quickly These Days--CryptoMania, Forbes (July 16, 2017), available at: https:// www.forbes.com/sites/panosmourdoukoutas/2017/07/16/the-easiest-way-to-make-millions-quickly-these-days-cryptomania/#fdeaaa43b129 (last

visited July 20, 2017). 14 Alex Sunnarborg, ICO Investments Pass VC Funding in Blockchain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第一章 緒 論 5

關注。

首先,ICO的法律定性未明,關鍵在於發行代幣之行為,

實際上是否具有銷售證券之性質而應受證券交易法監管?若

否,則應適用何種法律規範?又 ICO隱藏哪些其他的法律風

險?目前ICO尚處法律真空地帶,對此一新興募資方式,應如

何監管方能在鼓勵創新與保護投資者間取得平衡?上述問題均

有探討空間,是本書之研究焦點。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書之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比較法研究及質性研究為

主。本書將藉由蒐集、整理與研究主題相關之各類中外文獻,

如專書、期刊、政府機構或管顧公司之研究報告、著名財經媒

體之文章等資料,以了解研究主題目前於國內外之研究程度及

相關議題,並形成研究概念,進而分析其中內涵。本書亦將透

過比較法研究,以美國為主,研究ICO代表案例之內涵及法規

適用情形,並分析其監管機關目前對於 ICO之見解,以供參

照,再進而探討ICO於我國現行法制框架下可能面臨之法律風

險及法規適用情況,希冀能提供我國相關主管機關因應ICO的

監管參考方向。此外,質性研究部分,以實際進行過ICO的區

塊鏈新創團隊、實際處理過ICO案件的律師及實際投資過ICO

項目的投資者等人作為參與研究對象,採用一對一、半結構式

深入訪談的密切互動方法,融入被研究者的經驗世界中,藉此

對ICO的實務運作層面進行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並希望能使由

此產生之質性研究資料與前述透過文獻分析法所得之研究內容

Market First, CoinDesk (Jun. 9,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coindesk. com/ico-investments-pass-vc-funding-in-blockchain-market-first/ (last

visited July 20, 2017).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6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監管研究

相輔相成,以強化研究結果之可信度。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現今有關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去中心自治組織等,在

全世界均屬非常新興的事物,相關法律議題更是近一年以來才

開始漸受關注,故相關書籍、期刊、論文等長篇文獻不多,司

法案例也相當稀缺,特別對於ICO領域的深度法律研究更付之

闕如。加之ICO相關領域所牽涉的背景知識與理論廣而複雜,

如區塊鏈技術、資訊工程、金融經濟學、加密演算法等,其加

密數字代幣種類亦相當繁多,不同發行個案之性質差異大。故

本書將在有限的文獻資料中,聚焦於若干具代表性之案例上,

著重該等ICO專案在法律層面之議題,雖亦將花篇幅析述ICO

相關技術的基本運作概念,惟過於專業的技術細節操作部分,

本書將不深入探討。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監管研究/

王聖雯著. -- 初版. -- 臺北市: 元照, 2018.09

面; 公分. ISBN 978-957-8607-83-5(平裝) 1.金融法規 2.論述分析

561.2 107011061

ICO市場的法律問題與 監管研究

2018 年 9 月 初版第 1 刷

作 者 王聖雯

出 版 者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00 臺北市館前路 28 號 7 樓

定 價 新臺幣 380 元

網 址 www.angle.com.tw

專 線 (02)2375-6688

傳 真 (02)2331-8496

郵政劃撥 19246890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Copyright © by Angle publishing Co., Ltd. 登記證號:局版臺業字第 1531 號 ISBN 978-957-8607-83-5

5Z042RA

購書請至: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