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婚姻之痛与 生命之舞 -...

1
读书时间 13 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李晓宇 王评川 本书是一本讲述中世纪意象的历史书籍。作 者雅克·勒高夫是声名卓著的史学大家,但是本 书的语言绝不枯燥乏味,这位大师俨然一位风趣 的导游,带读者穿行在意象世界中。本书配有大 量出自古代手抄本的插图,让中世纪的意象世界 以更鲜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眼前。对于渴望了解 中世纪的读者来说,此书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文化 盛宴。 关于婚姻,美国作家桑顿·怀 尔德曾在其剧作《我们的小镇》中 写下这样的句子:“人就应该结 婚,就应该两两一对走过这个世 界”。而婚姻,恰恰是美国现代文 学最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毕 竟,世界那么远,生活这么近。在 提起笔来创作之前,谁的脑海中 不会闪过一两则社区里的头条? 想来,安·泰勒正是如此。在她迄 今为止的所有作品中,不难找到 相似的设定:婚姻、家庭。似乎是 要与寻常生活保持同步,她的小 说剥离了所有戏剧化的元素,只 以白描般细碎的句子,深入婚姻 的腠理,揭开家庭生活的真相。 或者,不妨把《时间之舞》称 为《命运之舞》。小说共分四章, 就像四幕短剧,既彼此呼应,又相 互独立。安·泰勒仿佛女性命运 的猎手,将女主角薇拉·德雷克的 人生握在手心,从中截取童年、青 年、中年、老年四个片段,展开了 她的文本实验。但说到底,她还 是传统的,既不刻意,更不做作, 只是一如既往地穿行在她熟悉的 场景中。就像在某个明媚的春日 午后,与老友一起坐在花树下,喝 一杯美味的红茶。甚至,就连一 些本该大事张扬的段落(劫机、车 祸、枪击),也被处理得风轻云淡, 不留一点痕迹。 显然,安·泰勒无意为我们塑 造完美无瑕的婚姻模板。她很清 楚,在美国中产阶级的词典里, “婚姻”有着怎样不堪的定义。是 的,它就是一部灾难片,永远兵荒 马乱,永远没有幸存者,吓破了胆 的人们“猛地聚在一起,暴露出真 实的个性”。而家庭呢,还是不碰 为妙。它的最大功能不是制造幸 福美满,而是为小说家“提供非常 好的仿真菜肴”。《时间之舞》就是 这样一道“仿真菜肴”,表面上香 气扑鼻,但只要翻开书页,将薇拉 的人生稍作梳理,谁都能看出一 点不同:童年时,她照着菜谱给妹 妹做甜点,竟然遭到父亲的嘲笑; 结婚后,她与家庭疏远,几乎断绝 了往来; 41 岁,当她习惯了妻子的 身份,转眼就成了寡妇…… 那么,应该怎样来形容薇拉 的人生?最贴切的词莫过于“痛 苦”。当然,安·泰勒从不留恋痛 苦。与反复书写婚姻之苦的同辈 作家不同,她的态度很洒脱,写法 很冷峻—既然我们明知会成为 受害者,那又何必非要躺在一地 的残骸中自怜自艾,倒不如早早 地站起身来,走了出去,将所有的 不甘心、不认同、不顺遂、不乐意, 统统抛在脑后。反正,安·泰勒不 会期待婚姻能将女性带入天堂, 更不指望男人会改变对她们的态 度。换句话说,如果生命是一道 “平坦光滑的攀岩壁,根本没有凸 起的地方让她抓”,她也要创造机 会,摆脱不幸,重塑真正的自我。 老年的薇拉是《时间之舞》的 重头戏。2017 年,61 岁的她得知 儿子肖恩的前女友丹尼丝受伤住 院,留下9岁的女儿谢莉儿独自 在家,无人照管。于是,索性飞到 千里之外的巴尔的摩,和谢莉儿 住在一起。薇拉本应对丹尼丝一 家的遭遇深感同情,然而占据内 心的偏偏是强烈的嫉妒:她嫉妒 谢莉儿的早熟,更嫉妒这对母女 的互动。9 岁的谢莉儿有一头焦 糖色的头发,像极了维多利亚时 代画作里的小天使。与许多单亲 家庭的孩子一样,她很独立,也很 谨慎,“好像老练的成年人寄寓在 了小姑娘的身体中”;薇拉则恰恰 相反,在她衰老的皮囊下,永远藏 着一个天真的小姑娘,时不时探 出头来凝视这个她并不太懂的世 界。 《思家小馆的晚餐》里,有一 句话说出了安·泰勒的心声:“生 命是无法预先安排的旅程,下一 步,终究要你自己来选”。毫无疑 问,《时间之舞》就是一长串选择 的结果。那么,什么是“时间之 舞”?在薇拉的想象中,这是一个 女子的独舞,她“在舞台上从左到 右一路旋转下去,观众只能看到 一团飞旋的模糊色彩,然后她便 消失在侧幕中”。薇拉就是这个 舞者。她自顾自地迈开步子,从 童年出发,历经诸多磨难,一路优 雅地变老。这样的蜕变,将它称 为“重生”,安·泰勒一定不会反 对。显然,如果她可以持续写下 去,那么在下一个 10 年,或者下 一个20年,等待薇拉的恐怕还是 相同的“重生”。当然,我们实在 不必羡慕薇拉,因为安·泰勒早就 把选择权交到了我们手中。而此 时,选择“生存还是毁灭”,大约也 不再是什么恼人的难题了。 婚姻之痛与 婚姻之痛与 生命之舞 生命之舞 谷立立 人们常说:“人生还应该 有诗和远方”,如果远方太 远,不如就品读诗书,因为诗 里就有远方。所以,闲暇的时 候,不如找一个独处的地方, 泡一杯清茶,捧一卷诗书,静 静地去读几首关于生活的诗 吧。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溪水、犬吠、钟声、小 鹿,桃花,翠竹、青松,构 成了一副多么生趣盎然的画 面。诗人闲闲的倚在松树 上,多么惬意悠然。生活中 有许多的美好,只能以安静 的心才能感受到。如果生活 太匆忙,不如尽量让自己有 一方安静的空间,找到自己 最舒适的状态。 《过户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相携田家,纵情欢饮。尽兴 处,高歌一曲,全然忘记了世俗生 活,功名利禄。如果不是内心安 静无求,日子又怎么会如此快 活。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 无车马喧”,有时候,内心的宁静 往往才是生活的快乐之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在古人的眼里,美景不仅仅 是美景,更是值得与朋友分享的 趣事。当我们相隔千里,而我独 享一份安然的美景,自然也想把 这份安然传递给你。这样美好的 画面,这样无声的分享,让我们的 岁月都更加美好,心安。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夕阳,仿佛可以让一切都归 于宁静。樵人已归,栖鸟初定,在 这样寂然宁静的时候,诗人抚琴 等着好友的来访。也许最美好的 岁月就是这样,一切都很安静,而 我们又可以默默等一个好友来 访,共话桑麻。 诗词是修行,是追求。安静是 祥和,是平静。在平静的岁月里, 守一份追求,读几首诗,愿我们都可 以把岁月过成我们最想要的样子。 让心灵安静 岁月生香 “共有的历史”三部曲之二,著名国际史、 跨国史学者徐国琦力作。一部亚洲视角下的新一 战史,全景展现中、日、朝、越、印五国共有的 近代化历程。一战是亚洲五国共有的近代化起 点:亚洲五国都对一战前景有至高期望,对战后 结果、和平会议则倍感羞辱且十分失望。他们经 历了惊人的共有集体经验,迈上了共有的旅程。 亚洲与一战 作者: 徐国琦 黄子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领 域知名批评家。文学与批评,是黄子平人生取 道的线索。概言之,本书从“文”与“评”出 发,汇编黄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华,将他批评 文字中“疏阔幽默”的文学性和散文杂感里 “笔露机警”的批判性结合起来,从文本与批评 的维度,汇编他在各处的文本研究和杂感文 字,在“彷徨于无地”的地上,找寻作为批评 家的坐标点。 文本及其不满 作者: 黄子平 中世纪的 英雄与奇观 作者:雅克·勒高夫(法)

Transcript of 书 婚姻之痛与 生命之舞 -...

Page 1: 书 婚姻之痛与 生命之舞 - epaper.hehechengde.cnepaper.hehechengde.cn/upload/cdwb/2020-07-02/WB... · 我爱诗词 图书推介 本书是一本讲述中世纪意象的历史书籍。作

读书时间 13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李晓宇 王评川

我爱诗词

图书推介

本书是一本讲述中世纪意象的历史书籍。作者雅克·勒高夫是声名卓著的史学大家,但是本书的语言绝不枯燥乏味,这位大师俨然一位风趣的导游,带读者穿行在意象世界中。本书配有大量出自古代手抄本的插图,让中世纪的意象世界以更鲜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眼前。对于渴望了解中世纪的读者来说,此书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

关于婚姻,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曾在其剧作《我们的小镇》中写下这样的句子:“人就应该结婚,就应该两两一对走过这个世界”。而婚姻,恰恰是美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毕竟,世界那么远,生活这么近。在提起笔来创作之前,谁的脑海中不会闪过一两则社区里的头条?想来,安·泰勒正是如此。在她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中,不难找到相似的设定:婚姻、家庭。似乎是要与寻常生活保持同步,她的小说剥离了所有戏剧化的元素,只以白描般细碎的句子,深入婚姻的腠理,揭开家庭生活的真相。

或者,不妨把《时间之舞》称为《命运之舞》。小说共分四章,就像四幕短剧,既彼此呼应,又相互独立。安·泰勒仿佛女性命运的猎手,将女主角薇拉·德雷克的人生握在手心,从中截取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片段,展开了她的文本实验。但说到底,她还是传统的,既不刻意,更不做作,只是一如既往地穿行在她熟悉的

场景中。就像在某个明媚的春日午后,与老友一起坐在花树下,喝一杯美味的红茶。甚至,就连一些本该大事张扬的段落(劫机、车祸、枪击),也被处理得风轻云淡,不留一点痕迹。

显然,安·泰勒无意为我们塑造完美无瑕的婚姻模板。她很清楚,在美国中产阶级的词典里,

“婚姻”有着怎样不堪的定义。是的,它就是一部灾难片,永远兵荒马乱,永远没有幸存者,吓破了胆的人们“猛地聚在一起,暴露出真实的个性”。而家庭呢,还是不碰为妙。它的最大功能不是制造幸福美满,而是为小说家“提供非常好的仿真菜肴”。《时间之舞》就是这样一道“仿真菜肴”,表面上香气扑鼻,但只要翻开书页,将薇拉的人生稍作梳理,谁都能看出一点不同:童年时,她照着菜谱给妹妹做甜点,竟然遭到父亲的嘲笑;结婚后,她与家庭疏远,几乎断绝了往来;41岁,当她习惯了妻子的身份,转眼就成了寡妇……

那么,应该怎样来形容薇拉的人生?最贴切的词莫过于“痛苦”。当然,安·泰勒从不留恋痛苦。与反复书写婚姻之苦的同辈作家不同,她的态度很洒脱,写法很冷峻——既然我们明知会成为受害者,那又何必非要躺在一地的残骸中自怜自艾,倒不如早早地站起身来,走了出去,将所有的不甘心、不认同、不顺遂、不乐意,统统抛在脑后。反正,安·泰勒不会期待婚姻能将女性带入天堂,更不指望男人会改变对她们的态度。换句话说,如果生命是一道

“平坦光滑的攀岩壁,根本没有凸起的地方让她抓”,她也要创造机会,摆脱不幸,重塑真正的自我。

老年的薇拉是《时间之舞》的

重头戏。2017年,61岁的她得知儿子肖恩的前女友丹尼丝受伤住院,留下 9 岁的女儿谢莉儿独自在家,无人照管。于是,索性飞到千里之外的巴尔的摩,和谢莉儿住在一起。薇拉本应对丹尼丝一家的遭遇深感同情,然而占据内心的偏偏是强烈的嫉妒:她嫉妒谢莉儿的早熟,更嫉妒这对母女的互动。9岁的谢莉儿有一头焦糖色的头发,像极了维多利亚时代画作里的小天使。与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她很独立,也很谨慎,“好像老练的成年人寄寓在了小姑娘的身体中”;薇拉则恰恰相反,在她衰老的皮囊下,永远藏着一个天真的小姑娘,时不时探出头来凝视这个她并不太懂的世界。

《思家小馆的晚餐》里,有一句话说出了安·泰勒的心声:“生命是无法预先安排的旅程,下一步,终究要你自己来选”。毫无疑问,《时间之舞》就是一长串选择的结果。那么,什么是“时间之舞”?在薇拉的想象中,这是一个女子的独舞,她“在舞台上从左到右一路旋转下去,观众只能看到一团飞旋的模糊色彩,然后她便消失在侧幕中”。薇拉就是这个舞者。她自顾自地迈开步子,从童年出发,历经诸多磨难,一路优雅地变老。这样的蜕变,将它称为“重生”,安·泰勒一定不会反对。显然,如果她可以持续写下去,那么在下一个 10 年,或者下一个20年,等待薇拉的恐怕还是相同的“重生”。当然,我们实在不必羡慕薇拉,因为安·泰勒早就把选择权交到了我们手中。而此时,选择“生存还是毁灭”,大约也不再是什么恼人的难题了。

婚姻之痛与婚姻之痛与生命之舞生命之舞

□ 谷立立

人们常说:“人生还应该有 诗 和 远 方 ”, 如 果 远 方 太远,不如就品读诗书,因为诗里就有远方。所以,闲暇的时候,不如找一个独处的地方,泡一杯清茶,捧一卷诗书,静静 地 去 读 几 首 关 于 生 活 的 诗吧。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溪 水 、 犬 吠 、 钟 声 、 小

鹿 , 桃 花 , 翠 竹 、 青 松 , 构成 了 一 副 多 么 生 趣 盎 然 的 画面 。 诗 人 闲 闲 的 倚 在 松 树上 , 多 么 惬 意 悠 然 。 生 活 中有 许 多 的 美 好 , 只 能 以 安 静的 心 才 能 感 受 到 。 如 果 生 活太 匆 忙 , 不 如 尽 量 让 自 己 有一 方 安 静 的 空 间 , 找 到 自 己最舒适的状态。

《过户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相携田家,纵情欢饮。尽兴处,高歌一曲,全然忘记了世俗生活,功名利禄。如果不是内心安静无求,日子又怎么会如此快活。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时候,内心的宁静往往才是生活的快乐之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在古人的眼里,美景不仅仅是美景,更是值得与朋友分享的趣事。当我们相隔千里,而我独享一份安然的美景,自然也想把这份安然传递给你。这样美好的画面,这样无声的分享,让我们的岁月都更加美好,心安。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夕阳,仿佛可以让一切都归

于宁静。樵人已归,栖鸟初定,在这样寂然宁静的时候,诗人抚琴等着好友的来访。也许最美好的岁月就是这样,一切都很安静,而我们又可以默默等一个好友来访,共话桑麻。

诗词是修行,是追求。安静是祥和,是平静。在平静的岁月里,守一份追求,读几首诗,愿我们都可以把岁月过成我们最想要的样子。

让心灵安静 岁月生香

“共有的历史”三部曲之二,著名国际史、跨国史学者徐国琦力作。一部亚洲视角下的新一战史,全景展现中、日、朝、越、印五国共有的近代化历程。一战是亚洲五国共有的近代化起点:亚洲五国都对一战前景有至高期望,对战后结果、和平会议则倍感羞辱且十分失望。他们经历了惊人的共有集体经验,迈上了共有的旅程。

亚洲与一战作者: 徐国琦

黄子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文学与批评,是黄子平人生取道的线索。概言之,本书从“文”与“评”出发,汇编黄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华,将他批评文字中“疏阔幽默”的文学性和散文杂感里

“笔露机警”的批判性结合起来,从文本与批评的维度,汇编他在各处的文本研究和杂感文字,在“彷徨于无地”的地上,找寻作为批评家的坐标点。

文本及其不满作者: 黄子平

中世纪的英雄与奇观作者: 雅克·勒高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