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18
硫硫硫硫硫硫硫 硫硫硫硫 硫硫硫硫硫硫硫 硫硫硫硫 硫硫硫硫硫硫 硫硫硫硫硫硫

description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单元知识总结. 复 习 目 标:. 1 、掌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2 、掌握 SO 2 的化学性质,了解用途及其对空气的污染。. 3 、掌握 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 、通过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 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5 、通过练习,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6 、认真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 、单质、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2 、元素价态与性质的关系。. 3 、掌握通性,抓住(有 / 无)特殊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Page 1: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单元知识总结单元知识总结

Page 2: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复 习 目 标:复 习 目 标:

11 、掌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22 、掌握、掌握 SOSO22 的化学性质,了解用途及其对空气的污染。的化学性质,了解用途及其对空气的污染。

33 、掌握 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 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4 、通过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通过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 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55 、通过练习,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通过练习,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66 、认真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认真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Page 3: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1 、单质、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单质、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22 、元素价态与性质的关系。、元素价态与性质的关系。

33 、掌握通性,抓住(有、掌握通性,抓住(有 // 无)特殊性。无)特殊性。

Page 4: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一、知识点及规律一、知识点及规律11 、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名称 符号

氧( O) 硫( S) 硒( Se) 碲( Te)

核电荷数 8 16 34 52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相似性

递变性

化合价

密 度

熔沸点

最外层都有 6个电子 (反应中容易得到 2个电子,显 -2价 )。

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小小 大大低低 高高

-2-2 -2-2 、、 +4+4 、、 +6+6-2-2 、、 +4+4 、、 +6+6-2-2 、、 +4+4 、、 +6+6

2 3 4 5

6 6 6 6

Page 5: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名称 符号 氧(氧( OO )) 硫(硫( SS )) 硒(硒( SeSe )) 碲(碲( TeTe ))与 HH22 化合的难 易氢化物的稳 定 性

氧化物的化 学 式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元 素 的非金属性

强强 弱弱

强强 弱弱

强强 弱弱

点燃剧烈化合 加热时化合 高温时化合 不直接化合

---- SO2 、 SO3 SeO2 、 SeO3 TeO2 、 TeO3

----HH22SOSO33

HH22SOSO44

HH22SeOSeO33

HH22SeOSeO44

HH22SeOSeO33

HH22SeOSeO44

Page 6: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11 、、下列关于硒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 、硒化氢比、硒化氢比 HH22SS 容易分解容易分解BB 、、 HH22SeOSeO33 是弱酸是弱酸CC 、硒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硒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SeOSeO22

DD 、、 SeOSeO22 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强氧化性

DD

22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AA 、、 FeClFeCl22 B B 、、 FeS CFeS C 、、 HH22S DS D 、、 SS

OO33

A DA D

FeClFeCl33

SOSO22

Page 7: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22 、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

HH22S S SOS S SO22 H H22SOSO44

-2-2 00 +4+4 +6+6

还 原 性 依 次 增 强还 原 性 依 次 增 强

氧 化 性 依 次 增 强氧 化 性 依 次 增 强

HH22SS 及及 -2-2 价的硫化物中,硫的价态最低,硫元素只表现还价的硫化物中,硫的价态最低,硫元素只表现还原性,原性,浓硫酸浓硫酸中,硫的价态最高,硫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而中,硫的价态最高,硫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而单质硫单质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亚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硫处于中间价态,中硫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小结小结 ]] ::

Page 8: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33 、、 HH22SS 和和 SS 有较强的还原性,应掌握以下规律有较强的还原性,应掌握以下规律

S S 22-- I I-- Br Br -- Cl Cl -- F F --

还 原 性 依 次 增 强还 原 性 依 次 增 强

氧 化 性 依 次 增 强氧 化 性 依 次 增 强

S IS I22 Br Br22 Cl Cl22 O O22 F F22

① ① OO22 、 、 ClCl22 因条件不同 , 位置可能有变化。因条件不同 , 位置可能有变化。

[[ 说明说明 ]] ::

Page 9: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 思考思考 ]] ::请写出请写出 4 — 64 — 6 个 个 SS 被氧化的反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被氧化的反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2

① ① HH22S + IS + I22 = S = S ↓↓ + 2HI + 2HI

② ② HH22S + BrS + Br22 = S = S ↓ ↓ + 2HBr + 2HBr

③ ③ HH22S + ClS + Cl22 = S = S ↓ ↓ + 2HCl + 2HCl

④ ④ SOSO22 + 2H + 2H22S = 3SS = 3S↓↓ + 2H + 2H22O O

⑤ ⑤ 2H2H22S + OS + O2 2 = S = S ↓ ↓ + H+ H22OO

⑥ ⑥ NaNa22SOSO33 + 2Na + 2Na22S + 3HS + 3H22SO4 = 3SSO4 = 3S↓↓ + 3Na + 3Na22SO4 + 3HSO4 + 3H22OO

[[ 结论结论 ]] ::SS2-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 SS 的非金属性比的非金属性比 ClClBrBr 、、 II 、、 OO 弱。弱。

Page 10: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 小结小结 ]] ::

SS2-2- SS氧化剂:氧化剂: HNOHNO33 、、浓浓 HH22SOSO44 、、

KMnOKMnO44 、、 OO22 、、 XX22 、、 HH22

OO22 等等

② ② SS22- - 被氧化时,常常产生硫的浅黄色沉淀。这是实 被氧化时,常常产生硫的浅黄色沉淀。这是实

验中的重要现象,依此可用于推断。验中的重要现象,依此可用于推断。

[[ 说明说明 ]] ::

Page 11: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33 、、在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硫化氢反应又能跟溴水反应的是( )在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硫化氢反应又能跟溴水反应的是( )

①① 硫化钠溶液 ②二氧化硫饱和溶液 ③ 硫酸铜溶液 ④ 硝酸银溶液硫化钠溶液 ②二氧化硫饱和溶液 ③ 硫酸铜溶液 ④ 硝酸银溶液

AA 、②④ 、②④ BB 、①③ 、①③ CC 、①②④ 、①②④ DD 、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CC

[[ 分析分析 ]] ::

④ ④ HH22S + 2AgNOS + 2AgNO33 = Ag = Ag22S ↓+ 2HNOS ↓+ 2HNO33

BrBr22 + H + H22O + AgNOO + AgNO33 = AgBr ↓ + AgBrO + 2HNO = AgBr ↓ + AgBrO + 2HNO33

①①NaNa22S + HS + H22S = 2NaHS NaS = 2NaHS Na22S + BrS + Br22 = 2NaBr + S↓ = 2NaBr + S↓

② ② 2H2H22S + SOS + SO22 = 3S ↓+ 2H = 3S ↓+ 2H22O SOO SO22 +Br +Br22 + 2H + 2H22O =HO =H22SOSO44 + 2HBr + 2HBr

③ ③ CuSOCuSO44 + H + H22S = CuS ↓ + HS = CuS ↓ + H22SOSO44 CuSO CuSO44 + Br + Br22== 不反应不反应

Page 12: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44 、掌握下列物质的性质极其应用、掌握下列物质的性质极其应用

(( 11 ))硫:硫: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还原性

(( 22 )) ** 硫化氢:硫化氢:不稳定性、还原性(可燃性)不稳定性、还原性(可燃性)

(( 33 )) ** 氢硫酸:氢硫酸:不稳定性、弱酸性、还原性 、氧化性不稳定性、弱酸性、还原性 、氧化性(( SS ))-2-2

(( HH++ ))

(( 44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

(( 55 ))亚硫酸:亚硫酸: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 66 ))浓硫酸:浓硫酸:酸性、难挥发性、(高沸点)、稳定性、吸水性、酸性、难挥发性、(高沸点)、稳定性、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Page 13: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 注意下面几种说法注意下面几种说法 ]] ::

11 、酸的氧化性:、酸的氧化性:

22 、、氧化性酸:氧化性酸:

常见的氧化性性酸?常见的氧化性性酸? HClOHClO 、、浓硫酸、硝酸、浓硫酸、硝酸、

44 、氧化性性酸的氧化性:、氧化性性酸的氧化性:

HH++ 表现的氧化性表现的氧化性

酸根部分具有氧化性的酸酸根部分具有氧化性的酸

酸根表现的氧化性酸根表现的氧化性

Page 14: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55 、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盐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盐的还原性

SOSO22 H H22SOSO33 Na Na22SOSO33

HH22SOSO33 、、 NaNa22SOSO33 通常就可以被通常就可以被 OO22 氧化。因此,保存和使用时氧化。因此,保存和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氧化而变质。要注意防止氧化而变质。 SOSO22 通常情况下不易被通常情况下不易被 OO22 氧化,在加热、氧化,在加热、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 SOSO33 ,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 SOSO22 可被可被 XX22 、、 KMnOKMnO44

(( H H ++ ))溶液直接氧化。溶液直接氧化。

思考:思考:实验室在配制实验室在配制 NaNa22SOSO33 溶液时,应注意什么?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Page 15: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66 、、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及其与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及其与 HClOHClO 、、 NaNa22OO22 等漂白原理等漂白原理 的差异,并对所出现过的具有漂白能力的物质进行归纳:的差异,并对所出现过的具有漂白能力的物质进行归纳:

漂 白 原 理漂 白 原 理 漂 白 效 果漂 白 效 果HClOHClO

氯水氯水漂白粉漂白粉NaNa22OO22

HH22OO22

OO33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氧化漂白—将有色物氧化漂白—将有色物质质氧化分解氧化分解,不可逆,不可逆

与有色物质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永久性漂白永久性漂白

暂时性漂白暂时性漂白

Page 16: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77 、、掌握掌握 SOSO442-2- 、、 SOSO33

2-2- 的检验方法的检验方法

SOSO442- 2- ——试剂:用盐酸或硝酸酸化的可溶性钡盐溶液。试剂:用盐酸或硝酸酸化的可溶性钡盐溶液。

现象:白色不溶沉淀。现象:白色不溶沉淀。SOSO33

2- 2- ——试剂:稀硫酸、品红溶液。试剂:稀硫酸、品红溶液。 现象:品红的红色腿去。现象:品红的红色腿去。

88 、对比、对比 SOSO22 和和 COCO22 的性质,掌握区分两者的方法。的性质,掌握区分两者的方法。

SOSO442-2-

SOSO332-2-

过量过量 HClHCl BaClBaCl22 溶液溶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SOSO44

2-2-

SOSO442-2-

COCO332-2-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说明说明

SOSO442-2-

过量过量 HClHCl

HNOHNO33

BaClBaCl22 溶液溶液

BaBa (( NONO33 )) 22

说明说明

Page 17: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二二、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HH22SS SS SOSO22 SOSO33 HH22SOSO44

FeSFeS HH22SOSO33

CuCu22SS NaNa22SOSO33 NaNa22SOSO44 BaSOBaSO44

NaNa22SS

CuSCuS

如何实现上述转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思考体现了物如何实现上述转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思考体现了物质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质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 练习练习 ]] ::

Page 18: 《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

再 见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