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2010 年高考 《 论语 》 复习 材料

80

description

福建省 2010 年高考 《 论语 》 复习 材料. 《 论语 》 复习建议. 1. 早读时间 回归文本 《 先秦诸子选 读 》 (读懂意思、理解思想 —— 结 合课后 “ 相关链接 ” )。 2. 课外阅读、识记、理解 孔子思想 (可联系实际 —— 现实意义)。 3. 适量 训练 (了解题型、命题特点、 答题思路等)。. 孔子思想简介. ( 一 ) 仁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福建省 2010 年高考 《 论语 》 复习 材料

《论语》复习建议1. 早读时间回归文本《先秦诸子选读》(读懂意思、理解思想——结合课后“相关链接”)。

2.课外阅读、识记、理解孔子思想(可联系实际——现实意义)。

3.适量训练(了解题型、命题特点、答题思路等)。

• ( 一 )仁• 孔子思想学说的内在核心是“仁”。这个概念在

《论语》中共出现了 109次。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直白一点说,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治天下和以仁修身,要求个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人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 二 ) 礼• 为了实践“仁”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孔子十分重视“礼”,可以这样说,“礼”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外在行为准则。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主张的“礼”有严格的君臣士民等级规范和繁琐的生活行为要求,但他又认为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想借此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 三 ) 君子人格•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

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 其一,君子必须重视仁德修养。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 其二,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于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三戒、三畏、九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 其三,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 四 ) 学习观念• 其一,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

乐学,这是关键。• 其次,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 其二,学习的方法。孔子主张重温习、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精益求精。

• 其三,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一以贯之”,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 其四,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

( 五 ) 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

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

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强调启发,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尤其是诗、书、礼、乐。

•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 六 )“ 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神秘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人生命运的一种虚幻寄托。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孔子说:“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 ?”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 七 ) 务政思想

• 《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

• 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 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八 ) 治国安邦之理•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

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 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即“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严于律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 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

•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梳理《先秦诸子选读》专题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着精神。

★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专题二:当仁不让于师——领会孔子与弟子间

的师生关系(平等、尊重、关爱)。

★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孔子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

专题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自身修养、对待学习、对待过错、“信”)。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专题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论语》的思想核心“仁” /“恕” /“忠恕”(遵循“礼”的规定、对他人的关怀 / 爱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等)。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它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课堂示例一★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 微子》)

(桀溺)曰:“滔滔②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③易之?且而④与其从辟人之士⑤也,岂若从辟世之士⑥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 微子》)

【解题步骤】一、读懂意思——结合注释、调动积累。二、理解思想——紧扣语段 、 结合积累。 《微子》篇主要记载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以及世人对于乱世的不同态度。本语段主要讲孔子处世态度——高度社会责任感。

【解题步骤】• 三、审清题目(常见三种题型):结合上面语段,联系当今社会,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认识。

• 【参考答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世态度在任何社会都是应该秉承的。 孔子所处的年代,政治不清明,天下无道,举世皆浊,有隐者隐遁山林与鸟兽同居,但孔子却认为人与鸟兽不同,即使世事艰难,也应挺身而出扭转大局,只要是有利人民,合乎义理的,没有不尽力为之奋斗的。 在当今社会,政治清明时局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我们应始终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参与变革,慨然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课堂示例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解题步骤】一、读懂意思——结合注释、调动积累。二、理解思想——紧扣语段 、 结合积累。

以上三则主要讲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

【解题步骤】三、审清题目: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

参考答案:1. 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

2.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

3.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推己及人。

课堂示例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 (3)斯语矣。” 【解题步骤】一、读懂意思——结合注释、调动积累。二、理解思想——紧扣语段 、 结合积累。本语段也是讲孔子的“仁爱”思想。(“恕”——仁爱,推己及人。)

【解题步骤】

三、审清题目:“忠” “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

• 答题参考:• “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积极方面来说的。

• “恕” 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

•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实行仁的方法 ) 。

梳理《先秦诸子选读》 专题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握孔子的“义利”观(对物质的追求要合乎道义、但不是君子最高的追求、道的实行更重要、现实意义等)。

★ 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

★“义”和“勇” 是儒家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专题六:有教无类——理解《论语》中有关教育及教与学的思想(教育对象广泛、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 学习方法、师生相互切磋等)

★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专题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理解“学”基本内涵(学习能力不同、主要指人格修养的学习、学礼和修身 / 学习的意义等)

★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从中可见出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课堂示例四★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 ·公冶长》 )

【注】① 盍:何不。 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 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2 、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

【参考答案】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 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

※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 哉?人焉廋哉?”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课堂示例五

• 【译文 】• 1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 2、侍俸君主,如果反复向其进谏,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反复向其提意见,就会和朋友疏远

• 3、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在做什么,而且要考察他的经历, 还要看他的理想志向是什么,这样,这个人的真相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的真相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 4 、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 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解题参考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

3.孔子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

补充: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善恶分明)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

主义”?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

• 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

众而不结党营私。” • 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 总之,孔子对于外在的表现,总是能把握好一个度,刚

刚好。 • 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

约束他 。•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

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A.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

B.“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C. 折衷主义 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

D.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

2009年福建省高考题• 8.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①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②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

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

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

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参考译文】

• ①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 ②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参考答案• 8. ( 1 ) C•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

理解。 C 项“选择与仁德为邻”与“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有误,第一处的“仁德”应为“有仁德的人”,第二处的说法不对,“焉得知”说的是“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而不是“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一处考查的是“仁”的含义,二处考查的是“知”的含义。

• (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 ( 2 )答案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 (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交友思想,是建立在其“仁”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答时,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即要指出“择友”与“择处(选择居住的地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与“仁德养成”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阐述孔子“择友”观的内涵,即指出孔子为什么会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此句话从正面说是: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素养高的人交朋友。考生若能从此处入手,答题会更符合答案的要求。

答题步骤• 1 、结合注释,读懂文本• 2 、联系孔子的思想体系,把握文本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

• 3 、分析不同语段思想的异同点• 4、看清题目要求,准确判断选项• 5、联系社会生活,结合文本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 1 )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 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2 )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

( 1 )参考答案: C。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2)参考答案:本章所反映的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认为,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张认为,士人的通达,就是在国家要有好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必定也有名声。 B.孔子十分委婉地指出子张所谓的通达只不过是一些虚假的名声,不是真正的通达。 C.士人要想真正通达,就要品质正直,知礼,要学会察言观色,常常想着谦恭待人。 D.有些人表面上行仁可实际上却违背仁义而且没有羞愧之心,虽有名声,但不算通达。( 2)对于“达”和“闻”,有人通观了中国社会,提出了“德孚于人者必达,矫行求名者必闻”的看法。请结合这句话和文段内容,谈谈“闻”和“达”之间存在哪些区别?( 3 分)

( 1 ) B项,孔子直接指出,而非十分委婉。( 2)闻者,沽名钓誉,居而无其实,注重表面工夫,争名于朝;达者,脚踏实地,实有而不居,注重内在修养,克己而修身于内。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 ?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①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②也,自经③于沟渎④而莫之知也!”(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认为,管仲并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眼看着桓公杀公子纠而不能够替他去死,而且还主动辅佐桓公,这是违背君臣之礼的。B.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帮助他称霸诸侯,使天下得到了匡正,老百姓到现在能享受他恩赐,管仲是一个有仁德的人。C.孔子告诉子贡,如果没有管仲,天下还是处在一片混乱与野蛮之中,因此,管仲的功劳是不能够被他当时违背君臣之礼所掩盖的。D.孔子回答子贡,并没有顺着子贡的角度来评价管仲,而是从另一角度说明,这反映出孔子的教学以引导为主要,而不是灌输。( 2)在评价管仲时,孔子还说过“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 1 ) A项,“不能死”不能理解为“替他去死”,应该是“为他死”。 ( 2)肯定他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他是一个“仁者”。 [ 译文 ] 子贡说:“管仲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能殉难,而且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得到完全匡正,人民直到今天还享受着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已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在沟渎里自杀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呢!

•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篇》)

• [注]①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 ( 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

• C.“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复”的意思是回复。

•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包括了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 ( 2 )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参考答案• ( 1 )( A )( 3 分)( A.孔子以礼来规

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 2)( 3 分)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

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

颜渊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实践仁德完全在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要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听,不合于礼的事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一定要按照你的话去做。”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

•( 4分)参考答案: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4分,第一问 1分,第二、三问 3分)

【译文】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4.16 )子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参考答案:( 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

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 2)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1 )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

• ( 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

参考答案: 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

君王。2 “ 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

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

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下列各项中,对下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 B.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山他的态度倨傲,白认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

• 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孔子的话 (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 )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

• 却给予严历的批评。• ( 2 )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儒家“知其不可而

为之”处世态度的理解。( 3分)•

(1)B (3分 )

• (2) 孔子认为,君子出仕,是在践行君臣的火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不应该弃天下而不顾,而应以一种伟大的救世精神,挺身而出,积极行道,承担起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这才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针对相同的问题,孔子说出了不同的答案,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 ( 1 )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 (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1 )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 2)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体现。示例二: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确实忙,对儿子的学习有些顾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鲤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灰心。从最终的结果看,孔鲤学无所成,是不是也可证明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

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

20)•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子曰:“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7. 19)

• 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较为明显。

•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 ?(1 分 )•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

度和教学思想 ?(3 分 )

• 7-1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 7-20「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参考答案: 1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 )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歌手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的基本政治倾向是相和相应的。(第一个采分点 1分,回答“述而不作”即可。第二个采分点 3分,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和他的政治倾向是一致的”即可,语言组织不必过分拘泥)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 1 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2分)

• 2 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 50字)

1 、“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2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4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参考答案:

10.( 2分)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11.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 2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 2分,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 13—14 题。•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

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5)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 【译文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

的人。” 】 【评析】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 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可以看出,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今天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要点:运用所给材料做出分析,( 2分)指出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要讲求仁德,也就是社会公正。( 2分)中庸之道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2分)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 1 )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1 分)

• (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4分)

参考答案:• 1 )以德治国( 1分) ( 2 )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 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1分)表述通顺、完整 (1分 )(共 4分 )

•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1 、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  【评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参考答案:1 、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2、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4 )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7·8 )

• 1.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参考答案: 24.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有“则不复也。”(即不再教他)的态度。( 1分)⑵这两章里体现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 3 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④于吴,为同姓⑤,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节选自《论语 ·述而》)

• 【注释】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②昭公:鲁国的君主。 ③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 ④ 取:同娶。 ⑤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 这段选文可以看出孔子对守礼有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 3 分)

• 答:

守礼很重要,但还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参考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

“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 【评析】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 ·雍也》)• 【注】①济众 :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 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 ( 2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3分)

•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 ( 1 ) A (“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 ( 2 )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①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②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③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 注:①讪:毁谤。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③徼:抄袭。

• ( 1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

的人。• ( 2 )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 3 分)

• 子路曰 :“ 君子尚勇乎 ?” 子曰 :“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作直率的人。”

•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 (1)(3 分 ) B

• (2)(3 分 ) 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了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