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ost on 21-Oct-2020

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New...

  • 读书14 读 周刊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责编:叶军 美编:陈昌 版式:丽菲 责校:蔡明君

    快览

    我读

    《根源之美》与庄氏父子李煦(历史爱好者)

    书评·经济

    《第二性》之后法国又一部致敬女性的经典之作

    《两性》:女儿不用回故乡,她就是故乡长江日报记者叶军

    经济是战争的导火线和终结者 文/胡艳丽

    大约 20多年前,我在一个单位的图书室里,看到了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的《根源之美》,真是“纸墨精良”,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出这么好的书呢?

    这部书的背后,很有些故事。1924 年 11 月 5 日,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政府下令成

    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房产并清点宫内文物。接管人员之中,有一位刚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庄严。

    庄严进宫,看到溥仪起居室的炕桌上有咬过的半个苹果。过了半个多世纪,已是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庄严读到《我的前半生》,溥仪在书中回忆被逐的那一刻,“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咬一口的苹果就滚落到地上……”

    溥仪出宫庄严入宫,两人都难忘那一幕,半个苹果就是历史的小注脚。

    1933 年,时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第一科科长的庄严受命,要将故宫所藏石鼓装箱南迁。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每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石鼓文”(大篆),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 《猎碣》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此时庄严已经装运过几千箱文物,但他发现石鼓出土千年来历代人士捶打拓片,已有许多裂缝,再不能受力,深感为难。后来他找到北平最大的收藏家霍保禄,学到了包装石鼓的密方——

    先要用极薄极软的棉纸蘸水浸湿,然后用镊子把湿软的棉纸塞进石鼓的裂缝里,这一步就花了近一个月。然后再用薄棉花层层覆裹,一直包上四五层之多;再用浆糊黏好,用细麻绳捆扎停当:而后外面再用厚棉纸裱糊妥贴,用粗麻绳捆牢,最后再在外面包上三四层之多的棉被,并且用粗麻绳扎紧。这时候,每一个石鼓已经变成了比原来体积大上一倍有余的庞然巨物。完成了这一步工作之后,再把每一包大石鼓装进定做的木箱,塞紧钉牢之后,外面再用稻草覆盖,然后用钢条绑扎封死,这样才算完成了石鼓的包装工作。

    这批石鼓先后运到上海、南京、陕西、四川贮放;抗战胜利之后回到南京,它们乘坐过汽车、火车、轮船,始终不曾开箱验看过,生怕打开了就无法还原。后来石鼓留在大陆,庄严在台湾悬念不已,

    “每一想起即寝食不安”。上世纪 70年代,庄严的长子庄申在香港大学艺术系做主任,

    他在一本大陆的书中看到一段话,立即拍下照片寄给父亲,那段话是:“一九五六年故宫有设置铭刻馆之议……启箱则毡棉包裹多重,原石丝毫无损。”庄严看到这段文字,内心十分激动:“不仅如释重负,内心更为之狂喜不已,四十多年来对于这批国宝之运迁与维护,终于得到圆满的交代。”

    2018 年,《国家宝藏》评选“石鼓”为九大国宝之一,亿万观众在屏幕上再次看见了这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石鼓,这里面无疑有庄严等人一份功劳。

    再说回《根源之美》,这部书的作者就是上面提到的庄严长子庄申。故宫文物南迁时,他和弟弟们一路跟随父亲。因山区多湿,书画也必须趁天气晴和时取出晒晾,于是在父亲的讲解下,他们认识了历代的名画家,甚至对他们传世作品的画题和内容也都能熟记于心。每晚临睡前,他们玩一种“名画接龙”的游戏,譬如庄严先说:“宋代。”庄申接:“董源。”弟弟就要接:“洞天山堂图。”如此持续背诵接玩,直到有人说错认输,或玩累睡着才停止。

    庄申和他的 3个弟弟后来都成了台湾艺文界的大咖,庄申本人著有《中国画史研究》《王维研究》(上)《扇子与中国文化》《从白纸到白银——近代广东书画收藏史》《长安时代:唐人生活史》等作品,还创办了香港大学艺术系。1978 年,他在香港《百姓》杂志开艺术专栏,九年间写下百余篇文章,后结集为《根源之美》出版。

    庄申设定的阅读对象是是普通读者,其笔下远至先秦,近至20 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精华尽收其中,涵盖书法、绘画、版刻、雕塑、器物、服饰、书籍、建筑等,尤其重视对当时大陆考古成果的吸纳,以及对域外文化的联系、比较,这部书不是根据时间线平铺开的艺术发展史,它从先秦岩画讲到印第安人岩画,也可以从一幅

    《红衣罗汉图》串起宋元易代之际文人的政治考量。距离我初次看到《根源之美》,20 多年也过去了,那家单位固

    然几经变换,图书室里的资料更是星散;不过我也等来了大陆出版的《根源之美》,还是“纸墨精良”,我感到满足。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出自一战时期的德国财政大臣兼内务大臣卡尔·赫弗里希之手(王光祈 译 台海出版社),他既是一战的亲历者,也是制订战时德国经济政策,支撑德国在英国的层层封锁下,与各中立国进行贸易互通的主要人物。他的这部回忆录,对于当时德国在复杂战争局势中所采取的各种战时经济政策可以一斑而窥全豹。

    经济战争,顾名思义是指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针对经济利益开展的竞争角逐,这里没有硝烟,却如战争一般激烈残酷;而战争经济则是应对战争的经济,指在战时经济因军事、政治等原因而呈现出的不同于正常市场的状态,市场因战争而扭曲,也因战争而迸发新动能。在本书中,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在一战背景下同步推进。在作者笔下,德国如同一个被英国欺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依靠经济与外交智慧,巧妙与英国及一众中立国斡旋的“孤胆英雄”,虽难逃最终战败的命运,却在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中打出了漂亮的守卫战。

    战争的罪恶无需赘述,但不妨追究一下战争的根源。世界历史上大部分以政治、种族、正义、平等、自由之名发起的战争,其背后的驱动力都是利益,一战如此、二战如此,很多国家的内战同样如此。假如武力解决不了问题,那么经济战争、文化战争、思想战争必然上演。

    所以,回顾德国“战时经济英雄”财政大臣赫弗里希的这本回忆录,无疑有助于人们看清现代复杂国际时局下,各种经济战的实质及背后的驱动力量,以及战

    局之下经济的种种形变。一战时,英方为了围困德国,切断其与周边中立邦

    国的贸易往来,行非常之举,实行了严厉的“海禁”。德国一方面启动国内自救,国内发明创新不断,比如从空气中取出“氮素”技术的成功研发,为军需子弹提供了原料,而在农业领域,为解决饲料的匮乏问题,终于攻关研发出马铃薯脱水技术,使其可以长期保存,这项技术还拓展应用于更多的农作物中,使从前的废物成为战时的宝贝。在行将穷途之际,一个国家的创新智慧被点燃,并且在战时积累的创新成果,还成为战后复建的重要力量,或许这是人类独有的黑色幽默。

    另一方面,德国利用周边国家需要德国煤炭、药材等弱点,暗中加大与各国的贸易联系,架空英国的封锁。同时,为了调配有限的国内资源支持战争,德国采用“经济效率原则”停产一切小工厂,专用大工厂生产;不再允许民间商人与中立国进行贸易,输入输出由国家集中监管。虽然此举制约了民间的商业获利空间,但国家却在对外贸易中拥有了与他国谈判的筹码和话语权。

    综上,创新的力量,不仅是支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守卫国家安全,与他国进行外交、谈判的重要武器;而“资源”,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是影响战争走势的筹码。如何令有限的资源在关键时期效用最大化,考验着战争指挥者运筹全局的能力。而德国的战败,与德国资源供应链的断裂不无关系,这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在战争与生产之间,并没有万全之策。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经济战争,还是战争经济都牵一发动全身,德国非常时期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生产生活,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被牺牲。一些政策的制订,便意味着一部分人的失业;征兵服役措施的微调,也可能影响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命运。赫弗里希拼尽全力,也无法避免来自各个层面的指责,而出于战争保密性的要求,他又无法对国民尽数公布“底牌”,以防敌对国见招拆招。不论如何努力,一代“经济枭雄”面对捉襟见肘的资源窘境,难免英雄气短,而德国在一战中的败局已定,终是回天乏术。

    经济是战争的导火索、助推器,也是战争的终结者。利益当前,群雄蜂拥而至,各显其能,不择手段;经济能源不断供给,战争便愈演愈烈,当人力、物力耗尽,也必是战争终结之时。一战、二战硝烟已远,但余波未尽,伴随科技的升级,未来的战争将更加复杂。和平需要维护,战争也无法以单方的意志为转移,了解战争、思考战争,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形式的战争,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历史镜鉴。

    《孙子兵法·谋攻》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时代在进步,或许“屈人之兵”,也未必尽善,化敌为友,强强合作,利益共享,当是全球化时代的善选。当然,化敌为友、强强合作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强大的国力,除了诱人垂涎的资源之外,还要有更多可供合作可平衡各方关系的技术力量、文化力量、军事力量,以及以综合国力为支撑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才行。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王东杰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语运动在现代中国影响既深且巨,作者将其纳入20世纪中国整体转型的脉络中,探讨语言和文字改革是如何反映并实际参与了这个过程,又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考察,侧重于国语运动和国家建构、国族认同、文化理想、地方观念、阶级意识等范畴的互动,还呈现了它和变动中的物质景观、资讯手段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

    《过劳时代》[日]森冈孝二 著 米彦军 译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

    《人行道王国》[美]米切尔·邓奈尔 著马景超 刘冉 王一凡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行道的秩序、安全来自何处?怎样的人行道,才能维系个体的尊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本书关注在街头讨生活的人,有助于我们反思社会治理的局限,和城市生活更人性化的可能。

    《辫子》[法]莱蒂西娅·科隆巴尼 著 张洁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个女人,三种生活,三个大洲,同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印度女人的辫子,经西西里女孩加工成假发,戴在了加拿大女人的头上。她们原本素昧平生,却被这条辫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第二性》出现前,女性的生存状态不被看见,弗洛依德曾经将女性形容成黑色的大陆;随着《第二性》的出版,人们开始关注这类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过分激进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被反省,有人甚至认为一些以“性自由”来争取妇女解放的结果是妇女自身遭殃,“传统的美德重新抬头”。

    福克的《两性》出现,对妇女解放有了新的推动,比《第二性》更具当代性。

    福克与中国渊源颇深。早在 1975 年 3 月 8 日国际妇女节,她就第一次来到中国;八十年代又曾两次来华。1995 年再一次到访中国,作为欧盟代表团成员前来中国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与各国代表共同探讨女性的未来。

    因为对中国女性有相当程度了解,福克也希望把中国的女性介绍给法国以及欧洲读者。通过自己创办的

    女性出版社,她出版了大量中国女性题材的书,如1973年在法国出版《秋瑾》,把这位中国近代女侠的故事传播至更广的舞台;她耗费 7年编纂的《女性创造者百科全书》于2013年出版,书中汇集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女性创作者共 12000名,其中包括 100多名中国知名或不知名的女性,让中国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被世界所了解。

    曾经有一位中国女性询问福克:为什么您这么致力于女性发出声音,致力于推进女性的事业,您是从哪里得到这种力量?福克回答说:是一种爱的力量。她解释,这中间有她对母亲的爱,也有对同伴的爱。

    福克非常热爱自己的母亲,在她眼里,母亲“目不识丁却很有才华”,她母亲用自己母亲的名字为她取名,福克则把母亲的名字给了女儿。在目录前页,她写着“致文森特”,文森特是她母亲和女儿共同的名字。这是一本送给她的母亲和女儿,也是送给天下所有母

    亲和女儿的书。1949年以后,我国妇女的选举权被宪法确认。上世

    纪八十年代前,弱化性别特征的“铁姑娘”一度在我国流行。《两性》中文版的发行,使得福克在辞世四年后再度以某种方式重回中国。不仅填补了中国在法国当代女权思想领域的空白,也被看作是女权运动跨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毕竟,中国女性人口目前占全世界人口总数八分之一。

    在1949年写《第二性》的时候,波伏娃曾说“我希望这本书很快就可以过时”,但是到1967年接受加拿大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波伏娃说“我很悲哀地看到这本书远远没有过时”。

    其实在2004年的时候,福克也意识到,女性主义运动会有麻木、停滞和回潮。也许,重要的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讨论“女性主义到底是什么?”很多东西越辨越明,这比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更重要。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1949年,法国哲学家西蒙·德·波伏娃写下惊

    世骇俗的《第二性》。1995年,法国另一位具

    有旗帜意义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女性

    学创始人安托瓦内特·福克,出版论集《两

    性》发表不同意见,她认为并不存在第一性、

    第二性,“人生而有两性”才是基本事实。

    1986 年 4 月 14 日 ,波 伏 娃 于 巴 黎 去

    世。同年,《第二性》译本在中国大陆出版。

    而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福克《两

    性》中文版本,这也是福克首部被译介到中

    国的作品。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把女性受到的压抑比作“半个人类的奴隶制度”,认为女人的发展前景一直受到男权的压制,只有让女人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女性才能得到解放。这本书的出版是轰动性的,大胆直白的内容令人震惊。梵蒂冈教廷直接把它列为了禁书。不过,这没能阻碍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

    而到了《两性》,福克却颠覆了波伏娃的说法。她提出,根本不存在什么第一性、第二性,人类天生有两种性别。男性有男性的特点,女性有女性的特点。

    福克特别看重女性的生育过程。她说“女人身体里一直都承载着他者,寻求和他者的共处。她在为将要来临的孩子辛勤付出。生育吸引我的,是时间和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有女人都把自己掏空,腾出位置去迎接陌生的躯体。”她认为女性对他者的接纳,完全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推广到各个研究领域,包括心

    理分析、人类学、哲学,甚至科学等。福克用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除了弗洛依德所说

    的力比多,人类还存在子宫力比多。她认为弗洛依德所说女性存在阉割恐惧,其实是男性对女性拥有子宫的嫉妒。“女儿用不着回故乡,她就是故乡本身。”

    人类学家认为话语起源于农业和渔业,是在男人出去狩猎和打仗时发明的。但福克认为,女人才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当她们怀孕和之后在跟胎儿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人类最初的口头语言,才得以创造并传播。

    《两性》法文原版的封面,并非一个妙龄时尚女子,就是一个普通的怀孕的妈妈。福克创建的女性学理论来源于自己的怀孕经验,但她希望能超越“母性”这个话题。在孕育中思考,在思考中孕育。在福克看来,人类文明最高的境界其实就是女性孕育的这么一个境

    界,完全是一种无私奉献,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这之中有难以企及的美。

    不过,女性对生命的创造,常常被忽视。“生儿育女既不算在国内生产总值里,也不算在国民生产总值里,就算它没有被贬低,也像是一种地下的、不为人知的、隐藏的价值”,“平均每个女人生两个孩子,她们确保世代延续,肩负起全人类的未来。但没有人计算过生两个孩子需要付出多少时间,18个月每天 24小时整个身体不停孕育,除此以外还要加上工作和几乎都落在她们头上的家务:女人是三重劳动者。”

    她在欧洲议会介绍她的女性三重活力理论——人口、发展和民主,但受到嘲笑。这令她郁闷难平:今天,没有哪个一流思想家不把一个国家的人口当做国家财富的一个指标,而人口完完全全就是女人身体的直接产物——只有认可女性价值,才能真正推动人类进步。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法国的女性主义者分成两大阵营:平等派与均等派。这两派对应的哲学理念便是以波伏娃《第二性》为代表的普遍主义(或反本质主义)与以安托瓦内特·福克“女性学”为代表的差异主义(或本质主义)。

    在七十年代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差异主义,随着九十年代均等运动的发展一日千里,俨然成为主流思潮。

    所谓均等运动,其基本诉求是要在政治决策机构中实现男女比例均等。虽然在平等派的努力下,两性平等取得极大进步,但是,书面文件与现实生活之间仍

    有巨大鸿沟。法国社会默认一定程度的女性歧视是合理的,只要歧视的程度保持在一定的“容忍值”范围内即可。

    福克却认为:这种暧昧的态度令人无法容忍。最终在 2000 年 6 月 6 日,法国政府颁布均等法案,

    在选举中实行男女比例均等;2008 年以后,法国又相继颁布系列法案,规定在经济、高等教育、社会团体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行均等原则,管理层应做到男女人数均等。

    均等派成果累累。福克却指出:很多女候选人当

    选之后,对女性事务并不关心,她们像男性那样思考与工作,并不试图改变既有的男权中心社会结构,俨然成了“女儿子”们。她呼吁用真正质的均等来取代表面上量的均等。

    她提出诸如“合作共赢”“尊重差异”等大原则来改变现状,但没有拿出具体方案。这受到平等派们诟病。

    平等派们认为:以福克“女性学”的观点来看,女性拥有完全有别于男性的特质,那也就意味着在社会分工时,有些职业和领域可能更适合女性来从事,比如婴幼儿教育、护士等。这会不会造成历史性倒退?

    从《第二性》到《两性》

    均等与女儿子

    与中国的缘分

    《两性》【法】安托瓦内特·福克 著黄荭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福克(左一)与家人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