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WBA09BMS09C20200601...2020/06/01  · 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2019 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学校举办了民族 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穿上绚丽

Transcript
  • 校长寄语

    未来,我们要让“雅文化”真正落地,将“雅文化”贯穿在校本课程中,在师生中更深入人心。师生做到举止优雅、端庄,学生更严格自律、讲文明懂礼貌,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正能量”和“雅文化”的熏陶,在欢快幽雅的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南宁市玉洞小学校长周日新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值班主任/周婵娟 编辑/赵翠玲 版式/廖健安 校对/李冬莉 组版/钟永敏

    10尚学·专题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五五))

    看良庆看良庆 年年 听教育最强音听教育最强音15南宁市玉洞小学创建白话童谣特色品牌传承民族文化之魂

    “雅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本报记者黄颖黄敏玲通讯员黄莹

    “邕江河畔系我家,南宁细纹(小孩)都爱它……”在南宁市玉洞小学,全校师生都会唱白话童谣。学校以白话童谣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之魂。学校白话童谣节目荣获第十二届广西少年儿童艺术比赛金奖。如今,学校已成功打造以白话童谣、传统武术、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正养德 以雅修身”,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

    南宁市玉洞小学始建于1965年。近年来,在良庆区委、良庆区人民政府、良庆区教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占地面积34608平方米,有四栋教学楼及一个标准运动场,同时配备有计算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室,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完善。

    南宁市玉洞小学党支部书记黄贤廷自1996年来到玉洞小学工作,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和变化。建校之初,学校只有两栋陈旧的教学楼。乘着良庆区建区的东风,2007年下半年,学校成为城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增加了一栋四层的教学楼。2010年学校正式扩建,如今已发展成为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学校。

    “三风一训”树新风。学校以“以正养德 以雅修身”为办学理念,以“正心正身 雅言雅行”为校训,逐步形成“正于心 雅于行”的校风、“正雅立范”的教风以及“乐学达雅”的学风,这就是“雅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获评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南宁市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校园专题短片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一等奖;荣获2018年南宁市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荣获

    “广西全民美育学校”称号;荣获2019年南宁市青少年健身操舞啦啦操比赛特等奖;参加2019年广西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获二等奖;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一等奖等。

    民族文化共传承。学校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每逢传统节日,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2019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学校举办了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唱起嘹亮的壮族民歌,品尝壮乡美食,展示家乡独特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在学校的体育课、社团活动课、大课间以及校运会等活动中,都积极开展传统武术、滚铁环、跳竹竿、抛绣球、三人板鞋等民族体育项目。

    记者在学校的操场看到,孩子们扎着标准的马步,左出拳右出拳,展示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学校将武术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积极落实“武术进校园”精神,通过组建武术队、武术进课堂等多种途径,确保武术特色教育活动有步骤地开展。南宁市武术协会派来优秀的武术教练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周一至两次的武术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武术学习中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2019年中国-东盟(南宁)武术大会上,玉洞小学的小将与来自

    国内和东盟各国的选手同台竞技,勇夺1银1铜佳绩;2019南宁市首届儿童运动会武术项目中,斩获2金2银2铜;

    “2019 南宁市小学校园武术锦标赛”中,获得4金6银13铜的好成绩。

    校长周日新说:“学校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人文精神融入校本课程,构建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让传统文化、‘雅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

    以正养德以雅修身 “三风一训”树新风

    白话童谣润童心 传承民族文化之魂

    民族文化共传承 “雅文化”润成长

    “白话童谣中蕴含着南宁市的历史文化。”南宁市白话童谣传承人万立仁老师说,

    “邕江河畔系我家,南宁细纹都爱它,五象岭下三叠石,次次旅行都去耍……”这首名为《邕江河畔系我家》白话童谣中短短几句话就蕴藏着南宁的地理环境、南宁人的生活文化。学习传承白话童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万立仁老师的大力帮助下,玉洞小学将童谣传唱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以多种形式推广传唱白话童谣。学校以白话童谣为载体,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让学习更具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个班级利用音乐课、班会课以及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邀请万立仁老师创作优秀剧本,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用白话童谣进行编排。例如,名为《放学安全童谣》的放学安全歌,让孩子用自己熟悉的白话来传唱,提升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018年,学校白话童谣节目《听我讲南

    宁古仔》参加广西少年儿童艺术比赛荣获金奖;2019年7月,学校白话童谣作为广西群艺联盟进京交流重要节目,参加北京“春雨工程”演出,反响热烈。

    学校白话童谣艺术团成员韦滢罄参加了北京“春雨工程”演出。“在北京演出时,台下的观众既开心又热情,我感到很自豪。”她还表示,白话童谣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例如:学校的放学安全童谣很有节奏感,能让学生们将安全知识记得更牢。

    “因为家里人会说南宁白话,所以我学唱白话童谣并不难。”学校白话童谣艺术团成员莫景文称,参加艺术团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他更加了解了南宁的传统文化。“我的梦想是当白话童谣传承人。”他说。

    玉洞小学德育处主任徐祝玲表示,学校取得了将童谣从校园推广至家庭的积极效果,还将通过培养传承人、编著少儿读物、创新童谣形式、组织表演比赛活动、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继续打造白话童谣学校这一特色品牌。

    ▲南宁市玉洞小学以白话童谣节目到北京参加“春雨工程”演出获佳绩 (学校供图)

    ◀南宁市玉洞小学学生在练习武术强身健体 李洋摄

    南宁市玉洞小学南宁市玉洞小学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李洋李洋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