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食品谣言止于智者 更要止于“治者”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7-03/02/10/2017030210_pdf.pdf · 日蛋糕。当天,黄雁社区为辖区两名老人一起庆祝生

Transcript
Page 1: 食品谣言止于智者 更要止于“治者”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7-03/02/10/2017030210_pdf.pdf · 日蛋糕。当天,黄雁社区为辖区两名老人一起庆祝生

终南时评·家在社区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www.xiancn.com1010 责编 知为 铁英 视觉编辑 张淼组版 杨艳 校对 国强 张蕴

8821622388216223经济社会部主办经济社会部主办

电话

达人志

■记者 张奂雅

如今“押一付三”是租房市场的普遍付租形式,缴付押金对房东来说是一种保障,对房客是一种约束。然而近些年,原本是为租赁双方提供便利的押金却成为了房东房客的主要矛盾,租赁合同到期时房东往往以“房间设施有损坏”等各种原因不退或者少退押金,房客也满心委屈认为房东不按合同退款。那么这棘手的押金到底该咋退?

现象 房屋污损 提前退租 押金不退市民王东就经历了这么一件事,之前自己租住在朱雀坊

小区,前两天一年房屋租赁合同到期,自己也找到了新的住处,便和房东商定在搬家当天验收房子、退还1600元押金。

然而在房东查看房子时却发现卧室里的一块地板有轻微翘起,房东坚持说是王东将水洒在了这里才导致木地板不贴合。王东说,翘起的位置靠近窗户,除了拖地,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水,但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在租房时确实没有仔细查看过房间,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翘起的。

房东口口声声说肯定是王东住进来后才出现的,要求从王东的押金里扣除赔偿金 600元。“我当时就不乐意了,那个地板也不是实木地板,一平方米不可能那么贵。”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房东从押金里扣了300元作为赔偿,王东依然对此愤愤不平,但由于没有证据表明翘起的具体时间,自己也只能“认栽”。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租客杨少敏身上,去年7月,从老家来西安打工的她租下了一套1000元的房子,并交了一个月房租作为押金。合同本来是今年 2月中旬到期,考虑到1月底就要过年,回来再找新房子时间紧张,杨少敏便在1月初就找好了新房,同时跟房东商议在过年前退租、拿回

押金。“房东就说这押金不能退,说房子空置的费用需要我承

担。”杨少敏表示自己已经提前告知退租不应承担这部分费用,房东则提出离过年没有几天,留给自己找新房客的时间太短,杨少敏理应为此负责。两人僵持一番后,房东只退了一半的押金。

难点 证据不足 期限不明 界定不易说起退还押金,作为房东的市民贾楚一也是一肚子苦

水,“房客张口闭口就是‘不退不合理’,但是房子是我的,他们不爱惜造成的损坏难道我还不能索赔了吗?”

去年,贾楚一将房子租给了一对年轻夫妻,但收房时却发现墙上多处有水洇,厨房的瓷砖也掉了几块。贾楚一表示自己将房屋出租时还是刚装修好的新房,担心造成房屋损坏她还特意规避了一些看起来卫生习惯较差的租客,没想到情况并不乐观。

提出扣除押金作为维修金时,房客夫妇俩激烈反对,一再表示厨房的瓷砖是自然滑落的,墙壁的水洇是此前就有的,不能算在自己头上。最后,贾楚一从手机里调出房屋刚装修好时的照片进行对比,房客才退了一步表示只能扣除刷墙的钱 300元,坚决不赔偿厨房瓷片费用。贾楚一也只好作罢,之后修补花费了 800多元,“这次是我这个房东吃了哑巴亏,肯定也有房子在租前就出现问题然后让房客‘背黑锅’的,这种损坏真的很难界定。”

对此,西安置美房屋房产经纪人吕先生表示此类情况解决的难点就在于界定。有些房客为了规避责任,将人为损坏执意说成是自然损坏,而有些房东则会将房屋因自然原因出现的问题强加给房客,获取赔偿金额。“许多房东房客在租房前都不留意房屋情况,到收房检查时发现了问题,

考虑到反正也没有证据,就互相指责,直接索要赔偿。”提前退租也是如此,双方在租房合同中往往对“提前通

知”的时限不进行明确,导致退还租金时各说各有理。

破解 详细记录 细化合同 勇于维权那么押金退还真的就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吗?其实这

类问题完全可以规避,房客网客户部工作人员张婷婷建议,在入住前,房东房客最好协同社区或物业等第三方,共同对房屋进行一次检查,详细记录将房屋内设施的情况,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拍照存证。如果在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房客可第一时间进行拍照,并通知房东,共同协商进行维修。在签房屋租赁协议时,可以在内容中添加房屋设施的损坏由哪方负责维修以及费用分担明细。

对于提前退租、推迟退租等情况,张婷婷建议一定要在合同中详细标注时间期限,明确房客应在退租前多少天告知房东、推迟退租几天后需要缴纳违约金等等。

记者了解到,也有不少租客是与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押金也在中介机构。对此,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怀亮表示,如果遇到了中介不退还押金的情况,建议房客直接向中介总部或有关部门投诉。

除了双方完善合同、依照合同办事外,李怀亮还提醒,如果租客已经对损坏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合同到期后房东就无权克扣押金。“现在有些房客认为维权成本太高,不愿意为了1000元左右的押金对簿公堂,其实这都在无意中损害着房客的权益。”如果在房客履行合同的前提下房东仍然不退还押金,房客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

■记者 陈静文/图

一般老人亡故,除了自家叔叔、伯伯等人指点外,即使自己头脑再清醒,也必须要请一位礼宾先生帮忙料理,避免家里混乱。那么礼宾先生哪里请呢?利君南苑有一位 74岁的老先生雷四庆,从业 11年,送走的老人已经有 200多名,多次被单位评为社会公益先进个人。“我就是发挥发挥自己的余热,给年轻人讲讲规矩,让死去的人尽量走得安心些。”雷师傅谦虚地说道。

昨日下午,记者在益民坊社区服务中心见到了这位老人。他身穿一件洗得有些发旧的藏蓝色中山装,左胸前的口袋挂着一支笔,黑色镜框下一双敏锐的眼神似乎能把人一眼看透。

说起步入礼宾行业的过程,他告诉记者,其实退休后便一直想找些事情干,发挥发挥自己的余热,正好发现院子里

经常帮邻居料理丧事的两位居民,他们一个能说不会写,一个是能写却不会说,他便想着能不能吸取两人的长处集于一身。“我属于

精力比较旺盛的人,闲不住,在单位工会、后勤都待过,经常参加单位的合唱比赛,毛笔字也还行,我觉得学习对我来说并不太难。”雷师傅说道,从此以后他便注意学习这两位居民在丧礼上的讲话和丧事的各种礼仪规矩,注意收集这方面知识。

有人觉得丧事的礼仪无非就是那几样,只要记住了便可以做一个好的礼宾,拿钱拿到手软,但雷师傅却有自己的思路。“丧事的礼宾不但要懂得该有的礼仪,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不落俗套、接地气。”雷四庆顺口说道,“永远不忘养育恩,终身怀念慈容面,每年有个清明节,别忘记给老人送烧纸钱,每年有个十月一,别忘记给老人送寒衣,请老人一路走好!”

之所以能在传统的模式中创新,还源于雷师傅有随时学习记录的良好习惯。有一次和邻居一起去参加养生讲座,他听工作人员说得一番话比较好,马上取下胸前的笔,让工作人员给他写下来,回去之后他便默诵记了下来。

这些年来,雷师傅知道哪里的花圈便宜,哪里的饭菜实惠丰富,经他送走的老人家属都对他赞赏有加。因为他替主家精打细算,不让乱花一分冤枉钱,因此在利君公司4个家属区都受到大家尊敬。“大部分老人因病去世,都已经住

院花了不少钱,待客吃饭,花钱的地方很多,能省一点是一点,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雷师傅觉得人活一世,到老了健康最重要,他希望所有的老人都保持好心态,注意饮食,适当锻炼,好好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

热心公益做礼宾分文不取10余年间送走数百位老人

大家谈

租房押金交时容易退时难

本报讯(记者 王燕)“这个生日过得不一般,我们还学了个新手艺!”3月 1日下午,在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汤秉华老人自己动手做好了生日蛋糕。当天,黄雁社区为辖区两名老人一起庆祝生日,老人们沉浸在学做蛋糕的乐趣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当天,社区工作人员采购了新鲜的食材,请来了专业糕点师,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创意工坊举行生日宴。76岁的赵新浩老人和 74岁的汤秉华老人,听说要自己动手做生日蛋糕,都非常期待。在糕点师耐心地指导下,两位老人很快上手,自己裱花、用草莓等水果在蛋糕表面搭配出美丽的图案,还用奶油在蛋糕上写下了

“生日快乐”四个大字。蛋糕做好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始为两位老

人庆祝生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伴随着温馨的歌声,手捧着社区送的鲜花,看着漂亮的蛋糕,老人们体验到了亲自动手的快乐,高兴得合不拢嘴,“很有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做蛋糕!”汤秉华老人开心地说,“这是个温暖又特别的生日。”

自己动手做蛋糕

社区老人过别样生日

本报讯(记者 邢小俊)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四路中段的雁塔区杜万全堂中医医院昨日盛大开业。

陕西万全堂国医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医疗、中药研发、中药材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公司。公司下属西安杜万全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医、教、研、防、康复于一体的新型中医医院,目前已汇集百余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及祖传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新城区杜万全堂中医医院院位于长乐中路与公园北路十字西南角(燕兴公司一楼),雁塔区杜万全堂中医医院位于电子四路中段(二〇五所南门对面)。

雁塔区杜万全堂中医医院昨开业

图为老寿星在制作蛋糕。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图为雷四庆在讲述自己学习礼仪的故事。

图说新闻

热点众议

西安市南二环太白路立交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邮编:710068

来稿来稿请寄请寄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毛建国(江苏)

近期,大量关于“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在国新办2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指出,对于近期在网上传播的“塑料紫菜”等食品谣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打击。(2月28日《法制日报》)

面对谣言,我们很容易想到“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是不错的。拿近日网传一些紫菜由塑料制成的谣言来说,这则谣言并不难以识别。只要保持一点常识,增加一点求证精神,很容易就能发现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但值得思考的是,这是一个并不缺少质疑的年代,为什么面对食品谣言,公众很容易失去求证精神呢?

想想那些曾经流行的食品谣言,比如“纸馅包子”“打针西瓜”……很多人都曾经中过枪。这不是过去时,就在今年2月20日至2月26日期间,食品安全谣言就多次发生,比如

“塑料袋制紫菜”和“吃大盘鸡、泡椒凤爪感染禽流感”的谣言,均引发恐慌情绪。这些食品谣言,给相关行业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其背后,甚至有着利益动机。现在,有的微信公号、微博的运营者,经常故意耸人听闻,通过

“标题党”等方法,有意夸大、生造新闻,这是需要警惕和打击的。

食品谣言治理,要让公众有“智”,首先要让公众有“知”。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让消费者保持一双慧眼,防止上了食品谣言的当。正如毕井泉提醒的,“消费者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者对于谣言的轻信程度,也许与整个市场生态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讲,如果市场生态良好,给消费者传递了足够信心,那么见到一则谣言,消费者就可能保持理性,做到慎传慎信;如果市场生态不大良好,漏洞较多,在这一背景下,有的消费者就可能高度紧张,甚至“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

提及当前的食品市场现状,很多人都是一阵苦涩。 不客气地讲,当前食品市场失序,监管缺位、不到位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

食品谣言治理,显然更需要“治者”——监管部门的履职尽责。这也是人们感慨的,食品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

“治者”。“治者”是监管部门,既要及时打击谣言,也要改变市场生态,促进市场向上向善。如果治理效果不彰,让市场接二连三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似乎只能“风声鹤唳”了,看到一则食品谣言,很可能失去“正常判断”,从而给食品谣言产生和流传提供机会。

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食品谣言治理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等方面主动 参 与 ,齐 抓共 管 ,多 方 发力 ,共 同 遏 制食品谣言。

食品谣言止于智者 更要止于“治者”

□邓海建(江苏)

驾驶员行车途中使用手机是重大安全隐患,也是交通违法行为。为全面消除该安全隐患,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即日起,江苏常州公交集团公司正式实施《行车中禁止使用手机管理办法》,对在运营全过程中有拨打接听电话、翻看手机、使用带有蓝牙及Wi-Fi功能耳机、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私人电子产品的驾驶员,给予顶格处理,解除劳动合同。(3月1日《扬子晚报》)

司机开车玩手机,本身就够危险的了,如果是公交车司机,简直就是拿一车乘客的性命在玩手机。只是,手机日益成为信息时代现代人的“电子器官”。检索新闻可知,“邯郸一公交车司机行驶途中不忘玩手机”、“三亚一公交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遭乘客投诉竟抵赖”、“广东一公交司机玩手机用脚开车”等拍案惊奇,大江南北从无绝迹。

为了解决公交或出租车司机开车玩手机的问题,各地监管部门似乎也是蛮拼的:比如,去年底,沈阳曾在公交行业开展“公交违章随手拍”活动,市民通过手机对驾驶员打手机(玩手机)等违章行为进行拍照。再比如,天津也在去年搞过“公交拍客”有奖征集,很短时间,就有9名驾驶员的违纪线索得到核实。其中,行车玩手机共有7件,占被拍摄违纪总数的77.8%。只是,纵使认定为开车玩手机,一般也就是临时停职、外加罚款几百块钱。

还是数字更有发言权:根据统计数据,开车玩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以数倍的速度不断递增。开车发信息时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35%,比毒驾、酒驾更危险;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几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8倍。

有两个共识越发清晰:一则,开车玩手机本就是违法行为,不仅危害道路交通秩序,对公共安全也是极大的隐患。公交司机开车玩手机,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相较于可能出现的惨烈后果,罚款和计分的责罚,显然太过绵软。二则,在公共场所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重要领域的今天,严禁公交司机开 车玩手机等违法行为,早就到了“乱世重典”的时刻。

常州禁止公交司机开车使用手机的办法,不妨推而广之。

公交司机开车禁手机不妨推而广之

□苑广阔(广西)

日前,南京市民刘先生在扫描摩拜单车二维码时,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转账提示,于是向警方报案。当地有些市民也发现,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后,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钱就被转走了。虚假二维码骗局并非孤例。在广东破获的一起二维码诈骗案中,犯罪分子通过扫码盗刷获利90余万元。(2月28日《现代金报》)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大大方便了商家、消费者和普通的网友。然而,不管是从手机用户还是从警方反馈的信息都显示,利用扫描二维码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出日益猖獗的态势,不但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钱财损失,也为未来二维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蒙上了一层阴影。

利用二维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制码技术几乎是零门槛,不法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病毒、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当中,让消费者上当受骗。二是二维码是一种用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技术,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粘贴的方式用自己的二维码遮盖商家门口、柜台上正常的二维码,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识别,更别说有效防范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越是这种入门门槛低的违法犯罪活动,就会有越多人参与,也会有较多人受骗,因此从政府到社会,都不能任由二维码乱象继续蔓延下去,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才行。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对二维码诈骗只能是有心无力,那么作为二维码使用的企业,首先应该承担起积极防护的责任,从企业的角度承担起自己对社会、对商家、对消费者的责任。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在软件里加强了安全监控保护,确保用户扫码安全。比如支付宝公司近日宣布,从2月20日起,支付宝付款码将专码专用,只用于线下

付款。而且支付宝已经自带网址检测功能,用于判定扫描的二维码是否存在恶意链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系统会发出安全提示,让用户判定是否需要进入跳转界面。这就避免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付款的机制实施转账诈骗。

但从根本上来说,要想为当前乱象丛生的二维码市场正本清源,还是应该从法律与制度入手,结束目前二维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既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也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虽然现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也注意到了围绕二维码所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但是却囿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难以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为此,理应从法律与制度入手,让二维码从生产、制作,再到流通和使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有望为其立好规矩,扬长避短。

扫描二维码 谨慎!

云南白药或许再也不能叫云南白药了。速效救心丸、风油精、鼻炎灵,这些名字也属当改之列。前不久,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一个中成药命名指导原则,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原则,人名地名不能入药名,速效、精、灵,也都不能叫。

药名该不该规范?应该。起个好名字,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当然该管。有专家称,特别是近20年来复方中药出得太多了,有时药方改变一点点,改个名,就算新药了。药名成了忽悠的工具。

然而,应该怎么规范才好呢?真要按指导原则中那么办,很多人表达了担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担忧社会成本。像云南白药这样的老字号,历经百年,沉淀下来的是品牌价值、文化符号甚至情感寄托,一旦改名,损失难以用金钱估算。按照新的原则,涉嫌命名不规范、必须改名的老字号、老品牌不止云南白药一家,换名就是换牌子,这个成本账要不要算一算?除了药材产业的成本,消费者也要付出代价,原来耳熟能详的,现在要重新识药,认识成本也增加了。

担忧认知混乱。改名是为了帮助老百姓防止误导,别让夸大的名字带沟里,还老百姓一个清楚明白。可是,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字,改了之后,反而会导致模糊甚至混乱。速效救心丸也好、风油精也罢,都知道咋用,改新名字后,会不会一时让大伙更懵懂?

此外,还有人对有些原则也有疑问。比如,不让用人名地名当药名,这为啥呢?王守义十三香、王致和豆腐乳,叫了多少年,没觉得有啥坏处啊。调料、食物能用人名,中成药为啥就不能呢?也有人说,降压、消炎这样的说法,一定是夸大疗效吗?可不可能只是在说明主治方向呢?老百姓也不会认为带灵字的药就一用就灵吧?还有人建议,是不是可以将具有品牌价值的老字号、形成社会认知的老药品,与那些涉嫌夸大和暗示疗效的药物区别对待?对已上市和新申报的产品是不是也分开考虑?

这些担忧和建议,应该说,挺有代表性,不乏道理。征求意见稿,有意见很正常,相关部门也表示,会充分考虑代表性意见。希望中成药命名规范这件事,做起来成本尽量低些,效果尽量好些。(商旸《人民日报》)

云南白药

不改名不行吗

今日聚焦

媒体观点

社会观察

若银行卡余款多了近5万元,你会怎么办? 2 月 27 日,家住泸州市纳溪区的罗大妈就遇到这样的事。“这钱是怎样来的?”面对这笔意外之财,罗大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两次主动找到银行表示钱款出错,却被对方告之“银行不会有错”;当银行发现确实是自己的工作失误后,罗大妈不得不第四次来到银行,将钱退还对方。(2月28日四川新闻网)

朱慧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