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统一使用部编新教材 《乌鸦喝水》《小马过河》 …cjrb.cjn.cn/images/2019-08/25/3/25R03C.pdf · 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Transcript
Page 1: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统一使用部编新教材 《乌鸦喝水》《小马过河》 …cjrb.cjn.cn/images/2019-08/25/3/25R03C.pdf · 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五代教师品读语文新教材

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责编:殷雪君 美编:职文胜 版式:刘利明 责校:肖芳 焦 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统一使用部编新教材

《乌鸦喝水》《小马过河》等又回来了长江日报记者周锐 刘嘉 向洁

从今年9月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将统一使用部编新教材。22日上午,长江日

报记者在新华书店江岸课本发行部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确保所有教材开学前准时发放到师生手中。

“今年将首次与武汉师生见面的新教材是三四五六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以及九年级《语文》。”发行部主任

张海兵说。

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介绍,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统一组织编写三科教材,到2017年历时5年,完成了全

部的编审工作。全国2017年起在义务段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三科部编教材,到2019年实

现全覆盖。“这项工作武汉走在全国前面,2016年就开始了。”

小时候读的《司马光砸缸》改用文言文

五年级、六年级语文新教材

《语文》课文换了三分之二古诗文篇幅加大

此次教材上新最受关注的就是《语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

大,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课文。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全国语文教研员(小学)培训会上说:

“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另外大家会发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温儒敏教授在培训时形象地说,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给弄跑了。

一年级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读

“一年级教材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6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江岸区低年段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力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孩子很快就可以自己阅读了。”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另一大亮点。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李力说。

鼓励“海量阅读”读些与考试作文无关的书

今年暑期,全市任课教师和学科教研员完成了三科统编教材省(市)级培训。

“当时,还没有拿到新教材,大家用的还是影印本。”江岸区小学中段语文教研员张绮对今年7月的培训印象深刻。

“培训专家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部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鼓励

‘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文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这在加强阅读方面,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张绮说。

新教材选入了更多具有新时代新理念气息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篇目一直保留下来,比如《开国大典》。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的小学老师让我们每个同学都到讲台上去读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段话,同学们

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爱国热情。这篇课文现在仍被选入了小学高段的教材中,可见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我想为新教材的设计点个赞。插图以水彩画为主,带一点水墨画,人

物形象多为卡通,设计贴合学生认知层次。整本教材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风,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话”转换成

“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们进行中国特色的美学教育。

(长江日报记者周锐 刘嘉 向洁)

90后童贝 我想为新教材的中国风设计点个赞

9月即将上新的部编教材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语文》。新书未到,网络电子版已先火起来。本

周,武汉几位不同年龄的语文老师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已通过提前学习做足了功课。

新教材带给我们不少惊喜:课本变大了——16开本的课本疏朗大气,大片的留白可以直接在书本上做笔记和旁批;变美了——全彩色印刷,插图漂亮,图片富有童趣和古典韵味;变有趣了——课本

中穿插的绘本、历史故事引人入胜。我发现新教材很好地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且爱国情怀和国际认同结合具有创新性。例如斯

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名篇影响了几代人,既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55后黄德灿 保留了影响我们几代人的经典名篇

新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有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事实上,有些篇目在我们读书的年代就为大家所乐道,比如《司马光》,过去是白话文,题目为《司马光砸缸》,新教

材改用文言文。这些让孩子们从小就打下古文功底。

四年级教材中收录的《小英雄雨来》《黄继光》,五年级教材中保留的

《草船借箭》《景阳冈》《自相矛盾》,还

有深入人心的《七律·长征》(毛泽东诗)、《狼牙山五壮士》《少年闰土》《为人民服务》等课文我小时候就学过,沿用几十年,堪称经典。

60后刘文全 白话文《司马光砸缸》改用文言文

一批经典的课文又回来了。开学前,手捧新教材研读,仿佛又做回小学生一般。《乌鸦喝水》《小壁虎借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是我30多年前上小学学过的课文呢!课本

里《王二小》《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这些革命英雄故事仍在代代传唱。每次读到这些课文,我的内心总有一种力量在涌动,眼眶也不禁涌出感动的泪花……

从 1984 年到 2019 年,从黑白到彩色,从学生到老师,我所感受到的是教材不变的是经典名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改善的是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其更科学、更有效、更有生命力!

70后王琴 再读《狼牙山五壮士》很激动

作为一个 80 后,上世纪 80 年代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点燃了我的教师梦。一篇篇精美、朗朗上口的美文,到现在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在探索新版教材中,我还发现了

很多新课文,这些课文都奏响着科技时代的最强音。如《表里的生物》《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些课文都向我们诉说着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小脑袋里面要有小问号,展开奇思妙想,鼓励大家多维度地思考问题,这也是新教材的特别之处。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诉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

80后李雯静 新课文里藏着许多“新科技”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杨学工)谈及新旧教材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历史教师表示,新教材强调主权意识,强化国家意志,注重史料实证,时序性编排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汉阳区兼职历史教研员、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历史教师徐元明介绍,部编教材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编排方式则采取点线结合,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比如事件、人物、历史现象等,“线”是历史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从结构来说,使学生既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史事有所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部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坚持唯物史观,凝练核心素养。”徐元明说,新教材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功能性栏目,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

部编教材有部分增添、删减内容,比如九年级上册《封建时代的欧洲》增加了《西欧庄园》一课,因为在欧洲,庄园制经济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典型特点。在编排上,将《美国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放在了下册。八年级上册增添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八年级下册增添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这样的编排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徐元明介绍,七年级的教材以历史地图、原始居民等史料为依托,多方面印证南海诸岛的归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强化国家主权意识培养。

此外,《历史》教材更注重国际理解教育。在世界史中,重点介绍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各个地区、各主要国家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部编教材培训过程中,教育部专家特别强调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尤其要注重史料的实证,不要选用似是而非的史料。”徐元明介绍,新材料在史料选用上非常严谨。我国古代汉朝发明家、文学家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就从新教材中删除。因为地动仪从未出土过实物,此前课本中的地动仪图片,只是考古学家根据古籍记载所造出的模型而已。

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注重史料实证

道德与法治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晓彤)今年9月,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将在武汉中小学实现全覆盖。新版教材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等内容。有资深政治教研员表示,新教材的改版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思考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范莉

介绍,部编本《道德与法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等新方式,突出价值引领。

她举例,九年级上册的新教材里,设计了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4个学习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做自信中国人。

新教材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每一课都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方法与技能”等板块,更强调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这些形式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好接受,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武汉市解放中学政治老师吴又存介绍,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政治老师李伟华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法能让他们明白做事的边界。而构建法治社会,就要在孩子心里种下法治的种子,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大幅增加宪法内容让法治理念深入孩子内心

历史

《语文》新教材里的插图充满童趣本版图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小学教师研读语文新教材 工作人员在整理即将送出的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