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少年天空,法治阳光 好的电影不撒谎newspaper.jcrb.com/2020/20200417/20200417_008/news-zgjcb-917… ·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罗杰· 伊伯特著作《伟大的电影》;本文

Transcript
Page 1: 少年天空,法治阳光 好的电影不撒谎newspaper.jcrb.com/2020/20200417/20200417_008/news-zgjcb-917… ·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罗杰· 伊伯特著作《伟大的电影》;本文

LüHAIFUKAN

副刊 8 版

●●●● ●●●●

法治影视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编辑 龙平川 校对 李 瑶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2020 年的这场疫情,对所有

人 都 是 一 种 折 磨 。这 个 地 球 病了 ,得 了 一 种 叫 COVID-19 的病毒。

种种迹象表明,它的传染性次 于 流 感 ,而 它 的 致 命 性 可 与SARS不相上下。它将与中世纪的黑死病、1918年的大流感一样,成为人类历史上噩梦般的存在。

身处这样的时空之中,除了继续工作,尽量正常地生活之外,我们有必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多少做一些思考性的工作。于我个人而言,读书,或回放电影史上的经典老片,最合适不过。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影,好的电影,同样不可或缺。

伟大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认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最能唤起我们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好的电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对此,我个人表示认同。好的电影,如同好书一样,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用另一个人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及其他。看更多的好电影,可以让人用更多的视角认识这个充满了不确定 性 的 世 界 。人 的 视 野 一 旦 打开,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如此有趣和富有多样性。这意味着,你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至少在精神层面上是这样的。

也可以说,好电影可以帮助我们修正三观。

二什么是好电影?这个问题类

似“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我个人认为,光影只是技术手段。光影提供的,不应,也绝不止是娱乐;光影,是为叙事服务的。电影的核心,是故事。

正如好莱坞导演昆汀·塔伦蒂 诺 一 再 强 调 的 那 样 ,电 影 是

“Story、story、story”。只有好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否则就是光影的垃圾,是对人眼的污染。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性

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讲过:如果电影还不错,观众们的脸上就是一幅魂不守舍的表情。这短暂的 一 刻 ,他 们 游 离 于 另 一 个 时空,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感动。

拍出了《阿基尔,上帝的愤怒》这部不朽电影的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希望,观众在看他的电影时能够置身电影的时间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威力无穷的上苍如何将人类的理想与幻梦彻底摧毁,并为之感到深深的悲哀。

感 同 身 受 ,并 被 打 动 的 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人类的困境。就如同我们现在面临的疫情一样,全人类都要反思,并为下一次可以不犯同样的错误作一些准备。

三好的电影,或直接或间接地

抵达生活的真实。好的电影不撒谎。

费德里科·费里尼最好的电影《八部半》中,导演借助男主角之口称:“快乐就是能够说出实话,却不伤害任何人。”这个,真的很难。

纵观电影史,那些称得上经典的电影,无不在努力地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尤其是那些可以概括为“作者电影”的电影。

导演中心论称,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不是制片厂,不是剧作家,不是明星,也不是类型模式,而 是 电 影 导 演 。从 这 个 意 义 上说,费里尼,是;巴赞、特吕弗、戈达尔、雷乃、阿巴斯、法斯宾德、塔可夫斯基、帕索里尼,是;杨德昌、侯孝贤、贾樟柯、娄烨、许鞍华、陈果,是。正是这些创作型的作者导演,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了心灵的营养液。

罗杰·伊伯特称,布努埃尔对人性的厚颜无耻最感兴趣;斯科塞斯关注宗教罪恶感的无底深渊;黑泽明歌颂身处于充满敌意的大环境下的个体;而希区柯克创造的影像犹如罪人的梦魇。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最终会抵达小津安二郎的视界,并领会到电影的本质并非运动,而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抉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学会思考时,我们才成了真正的人。头脑赋予我们工具,让我们有能力理解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现在,我们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颗孤独的星球上,而是居住在群星之间。我们并 非 无 知 肉 块 ,而 是 智 慧 的 生物。”在评论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时,罗杰·伊伯特如是说。

四在 当 代 ,好 的 电 影 越 来 越

少,这与世界电影的好莱坞化有关。这个事实,让人难过。

罗杰·伊伯特在他的著作《伟大的电影》的导言中写道:“好莱坞已经进入了一味追求市场效益的阶段,而全球电影界又被好莱坞机制所统治,生产的影片专以糊弄低端口味的观众为目标。”又如两届奥斯卡影帝西恩·潘所说:

“要是一部片子里表达了三个观点,那就算坏了(好莱坞的)规矩,这片子也就没人看了。”

也就是说,现在是票房中心主义,一切要效益。没人想看你表达什么,更不用说更复杂的表达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要的是简单明了的剧情和花式的特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爆米花电影。

罗杰·伊伯特无奈地表示,观众已经深陷音响效果和动作特效的包围之中,电影镜头越来越短,声音越来越大。特效抢了主题和表演的风头,甚至取代了后者。今天的观众正在逐渐失去进 入 电 影 叙 事 弧(NarrativeArc)的能力。

可以说,当代观众正在失去最后的耐心。

五这次的疫情重创全球电影

业,全世界人民现在都没有多少新片可看。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妨挖掘资源,回顾老片。

《伟 大 的 电 影》一 书 中 ,罗杰·伊伯特评论了 100 部他认可的电影。由于篇幅原因,我们仅列出前 10 部:《2001:太空漫游》

(1968 年)、《四百击》(1959 年)、《八部半》(1963 年)、《阿基尔,上帝的愤怒》(1973 年)、《恐惧吞噬灵 魂》(1974 年)、《慧 星 美 人》

(1950 年)、《公 寓 春 光》(1960年)、《现代启示录》(1979 年)、

《阿 普 三 部 曲》(1950 年 —1959年)、《战舰波将金号》(1925 年)。

中 国 电 影 也 有 佳 作 。今 年初,以影评人为主导,邀请了很多大牌导演和业内人士,评选出21 世 纪 前 20 年 的 华 语 电 影 20强。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单相对靠谱,在此一并推荐(片名加导演):

《一一》(杨德昌)、《花样年华》(王家卫)、《鬼子来了》(姜文)、《卧虎藏龙》(李安)、《刺客聂隐娘》(侯孝贤)、《无间道》(刘伟强、麦兆辉)、《色戒》(李安)、《站台》(贾樟柯)、《一代宗师》(王家卫)、《铁西区》(王兵)、《白日焰火》(刁亦男)、《黑社会》(杜琪峰)、《功夫》(周星驰)、《路边野餐》(毕赣)、《大象席地而坐》(胡波)、《春风沉醉的夜晚》(娄烨)、

《大佛普拉斯》(黄信尧)、《三峡好人》(贾樟柯)、《天水围的日与夜》

(许鞍华)、《推拿》(娄烨)。(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罗杰·

伊伯特著作《伟大的电影》;本文标题《好的电影不撒谎》,向费里尼致敬——费里尼说过:“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好的电影不撒谎

□戴玉亮

电视剧《决胜法庭》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抽丝剥茧的推理和控辩双方斗智斗勇的抗辩,展示了人民检察官勇敢正直的法律人形象。在为主人公敬业精神喝彩的同时,作为检察人,我们也为剧中几个未成年人的监护缺位和保护缺失而心绪难平。

□李 玲

剧中,林小萱因遭遇母亲家庭暴力而报复他人,高霜因失手推同学被网传校园欺凌,丁天因罪错行为矫治缺失而吸毒成瘾、暴虐成狂,最终成为杀人犯,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 孩 子 成 长 的 摇 篮 、栖 息 的 港湾。父母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林小萱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随着家庭一夜暴富,父亲喜新厌旧,另组家庭,母亲因此将怨气发泄在女儿身上,对林小萱实施家庭暴力。林小萱受到家庭暴力后愤怒情绪无处释放,进而因琐事迁怒高霜,利用视频编辑造成高霜打人假象,并从网络复仇中发泄快意。

高霜是检察官高剑的女儿,因父母离异,母亲不辞而别、父亲忙于工作造成了她既独立又渴望被关怀、外表冷漠内心却极度敏感的复杂性格。作为检察官,高剑的角色是完美的,但作为父亲,他是不成熟甚至是不尽责的。虽然是高霜的监护人,但是每次需要家长到场的时候都是张小波、傅小柔、铁力等人轮番救场,他既没有精力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也不够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致使父女间一直存在隔阂。好在父亲的正直品行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高霜,再加上傅小柔等人关怀和保护,高霜的内心依然善良和阳光,最终理解了父亲。

小白是剧中唯一没有台词的演员,她因拒绝丁天示爱,在学校被丁天推下楼梯变成了植物人,被亲生父母抛弃后,刑警队长马力行认她做女儿一直照顾,最终因马力行被人报复而惨遭杀害。

从剧情来看,这几个孩子的监护人都是失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

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监护权作为一种身份权,其本身就是权利和义务交织的共同体,不论是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还是其他监护人,都有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义务。

不管是家庭暴力还是不履行监护职责,对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被侵害,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具有一定关联。作为未检干警,我们在办案中也要注意加强亲职教育,通过亲职教育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保护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校园欺凌事件在近几年频发,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许多青少年在校园欺凌过程中,将欺凌行为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发布到网上。经由网络社交平台迅速转发评论,引起社会热议。

剧中高霜因口舌之争失手推倒同学林小萱,被同学用手机拍下推搡过程,经过林小萱将母亲殴打的伤痕剪辑拼凑后在网上恶意传播,利用“检察官的女儿打人”的噱头引起轩然大波。这次事件不仅让高霜父女矛盾升级,更让高剑因此被停职。幸亏傅小柔发现了视频存在疑点和问题,通过走访与说理,让“校园欺凌”事件真相水落石出。

剧中这一事件也反映出自媒体时代“互联网+校园欺凌”的传播威力,网络传播者利用充斥着暴力、侮辱、煽动性的内容,甚至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方式,对涉事未成年人带来身心上的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在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的年龄段,他们把从网上看到的欺凌版本拿到校园付诸实践,再发布到网上,形成网络暴力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2019 年10 月 1 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儿童个人 信 息 网 络 保 护 规 定》正 式 施行,2019 年 11 月《未成年人保护

法》(修订草案)也增加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2020 年3 月 1 日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让未成年人在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下,健康茁壮成长。

看过该剧的人也许对其中的一个情节不理解,为什么丁天把小白推下楼梯,导致小白变成植 物 人 却 没 有 受 到 任 何 处 罚 ?结合剧情以及当事人的叙述,我们大概能推出丁天当时应该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所以未受到刑事追究。少年时的丁天,是“罪错未成年人”中的涉错未成年人,即我们常说的“问题少年”。

《未 成 年 人 保 护 法》规 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一个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对于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责令家长或者监 护 人 加 以 管 教 ,在 必 要 的 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司法实践中,一般会采取责令父母管教、训诫、送入工读学校、收容教养、社区矫治等措施,但各地均缺乏统一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实践中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通过剧中丁天的结局也能看出,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司法矫治和家庭监管,丁天身心发展已出现严重偏差,越滑越远,最终因杀害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被判处了死刑。

对于罪错未成年人,他们是社会的危害者,同时也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从丁天的成长悲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罪 错 未 成 年 人 简 单 地“ 一 关 了之”或者“一放了之”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他们“严管又厚爱,宽容不纵容”。这个年龄的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判断是非能力欠缺。如果一味地保护,既容易陷入司

法纵容的误区,也会让未成年人产生司法不够威严的错觉;倘若单纯地打击,不但不利于未成年人改过自新,更容易造成反社会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未检部门任重道远,我们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涉法规律的探索,积极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理、临界预防等制度,将学校教育、家庭监护、政府矫正、司法惩戒等各方面联合起来,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用法治的阳光雨露,共同呵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少年天空,法治阳光

正反双方:《决战法庭》网评

@蚂蚁女王:喜欢这种大小案件穿插的设计,大案子推动剧情,小案子刻画人物,就拿藏尸案 来 说 ,马 队 长 审 讯 的 业 务 能力,高剑的大局观,傅小柔的成长都有体现。……庭外调查和庭上公诉相互配合,每一个人物的呈现都很完整。

@XU:奔 着 积 累 一 下 国 内庭审相关的专有词汇而来。几个主要人物带案出场,案件互为独立,各自发展,检察官同时担任几个案件的公诉人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每个案件都比较简单、不出彩、割裂。国内电视剧什么时候才能青睐上单元剧的处理方式呢?

@吃瓜群众:作为一个在将来可能成为傅小柔的人,希望能遇到高剑这样的师傅。叶律师用力过猛,略尬。剪辑不太行,有时候莫名其妙切画面。配音口型有时对不上。案子还可,不懂法的爸妈也能看懂且被普法。

@无糖沙琪玛:真 的 还 不错,对得起这个阵容。有人觉得

《决胜法庭》不好看我可以理解,这种土土的务实风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是你说它不如《精英律师》我就不能忍了。好歹这个剧勇敢面对了每次庭审,说清楚了每个案件背后的作案动机和法律逻辑,不是喝喝咖啡换换衣服走路带风打打嘴炮就成律政之神了。

@湖心亭雪:编 剧 野 心 太大,一集几个案件搞得稀碎,如果削去四分之一,评分应该会上去不少。政法大学高材生直接闯入案发现场,接送重要证人穿高跟鞋,无论如何男女主看着你都像腐女……最感人的部分是铁家的亲情戏。

@福二九:看前几集的时候觉得真好看!有剧情还有紧张感,感觉上也很专业,后来 8 集开始几条线我可太看不下去了;还有叶家二女儿和九爷的戏份也太烦了,完全没必要出现。剧情本来走向不错的,非得磨磨叽叽加这些有的没的!

@晨风:艺术加工可以,但不 能 拿 张 三 的 生 活 塞 给 李 四 。中国的法庭什么时候允许像那样辩论了?编剧最好再整个陪审团出来,然后把地点改到美国或是英国就“完美”了,放中国真心不太合适。

@盒饭:说出“罪疑惟轻是疑罪从无上位原则”的雷语,还被当成卖点?一家律所合伙人级别的刑事律师,能弱智到连罪疑惟轻都不知道,用另一个看似有道理实则侮辱人智商的名词来诡辩,这是看不起谁呢?

@演员自我修养:看了几集,作为一个法院人,先说一些印象深的:……一个大学生妹子刚进体制内啥都不会,一来就办案?还是和单位最牛的一起办案,你可拉倒吧!如果是法检系统内的人看这剧,基本一看就穿吧!

正是这些导演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了心灵的营养液,布努埃尔对人性的厚颜无耻最感兴趣;斯科塞斯关注宗教罪恶感的无底深渊;黑泽明歌颂身处于充满敌意的大环境下的个体;而希区柯克创造的影像犹如罪人的梦魇……

昆汀·塔伦蒂诺

杨德昌

沃纳·赫尔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