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用好“紧箍咒”确保水安全 新疆输水为塔河解渴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4-02/18/06B/2014021806B_pdf.pdf · 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

Transcript
Page 1: 用好“紧箍咒”确保水安全 新疆输水为塔河解渴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4-02/18/06B/2014021806B_pdf.pdf · 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

责编:赵娜 电话: (010)67164834 传真: (010)67113772 星期二 2014/02/18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mail:[email protected]生态06

据新华社电 水 利 部 、发 展 改 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对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我国为何要用最严格的手段管水?“最严格”体现在哪?“紧箍咒”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会产生哪些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能否硬起来?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委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部分河流利用率超过100%半数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水安全问题,一方面水资源过度开发,一方面水污染步步紧逼。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缺水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

“目前我国一些河流的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 100%,如海河,相当于一年所有的水资源都要被用一遍。再加上超采一部分地下水,引一部分黄河水,才能基本满足需要。黄河、辽河的开发利用率约为 80%,远超过国际公

认的 40%的安全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说,全国仍有一半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此 次 公 布 的《方 案》明 确 ,对 各省级行政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 标 完 成 、制 度 建 设 和 措 施 落 实 情况进行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主要考核 用 水 总 量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用 水量 、农 田 灌 溉 水 有 效 利 用 系 数 和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4 项 指 标 。 制 度 建 设 和 措 施 落 实 情况 包 括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用 水 效 率 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过去用水是没有指标控制的,一个行政区域、流域或者是用水户用水,没有指标控制,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当代用水挤占子孙后代用水。”水利部原水资源司司长、教授级高工高而坤说,今后区域、流域、用水户在取水、用水、排水,即利用水资源的全过程,都将受到“最严格”的红线指标约束,官员也将受到

“最严格”的管水考核。

“紧箍咒”倒逼产业转型

根据《方案》,对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国务院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

安排上优先予以考虑。对于年度或期末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整改不到位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套上考核‘紧箍咒’,有利于三条红线硬起来,促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从‘以需定供’向‘量水而行’转变。”王建华说。

专家们认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将对地区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倒逼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等产生深远影响。

高而坤表示,在农业方面,农业用水约占 60%,用水效率不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将使缺水地区发展灌溉面积受到限制,使农业节水加快推进;在工业和产业布局方面,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将被抑制、淘汰,现有的产业将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以符合用水控制指标的要求;在生态方面,实施限制纳污控制,减少对生态用水的挤占,将促进水环境改善,实现一泓清水。

严格管水亟待加快监控体系建设

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到 2030 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 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

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 40 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 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5%以上。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表示,近年来,水利部完成了省、市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完成第一批 25 条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技术方案,并启动第二批 28 条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山东、广东、江苏等省已率先开展了考核工作。

“ 实 施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考核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陈明 忠 说 ,当 前 存 在 的 主 要 困 难 是 水资源监控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仍较为 薄 弱 ,水 资 源 管 理 有 关 法 规 建 设进程偏慢。

专家们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用水还不能精确计量,一些工业用水户的自备水源往往没有计量设施,全国总体计量率约为 50%。同时,需要加快建设透明的信息化平台,加快遥感方式等技术应用,提高监测质量。此外,一些地区干部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还存在认识不足。

“上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集中在江河下游、沿海,污染是局地的,而这一轮产业转移是向内陆、河流上游延伸的,一旦发生水问题,将是全流域受灾。因而‘三条红线’必须切实硬起来。”王建华说。

用好“紧箍咒”确保水安全——专家详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如何落地

●严格实施取水许可

——对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

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

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

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

水位控制;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

采范围,严格查处地下水违规采用;限期

关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

自备水井。

●严格水功能区监管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

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对排污量超出水

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

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同样道理,水资源管理并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跨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要让全社会行动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将是未来我国包括水资源管理在内的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必须破解“九龙治水”带来的难题。在我国,由于用水、管水和治水工程分属各个部门,宏观管理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各自为政、重复工作、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

水资源管理需要和水环境管理相衔接,两者不能割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除了要控制住用水量以外,还要通过治水提高水质。但现实情况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均属于不同部门来管理。

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管理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因此,要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克服“就水论水”的治理模式。只有各相关部门不再以部门利益为重,而是着力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理念转变成“向开发保护并重”,形成巨大合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营造出良好的控水治水的社会氛围。

长话短说长话短说

控水治水必须同步

赵娜

本报记者杨涛利乌鲁木齐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以来,经过 10 余年的不懈努力,有效缓解了流域生态严重退化的被动局面,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目前,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面积达 1333 平方公里,植物物种由 17种增加到 46种。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目前已完成了《近期治理规划》拟定的九大类工程项目,年节水 27.22 亿立方米,实现了节水、输水目标。塔河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2001~2013 年),塔河源流向干流多年平均输水 42.62 亿立方米,完成规划目标的 91.7%,大西海子下泄生态水多年平均 3.3 亿立方米,治理工程

投入运行后每年平均下泄 4.75 亿立方米(2009~2013 年),超过规划报告确定的年均下泄 3.5 亿立方米的生态输水任务,结束了塔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 30年的历史,实现了“水流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的规划目标。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同输水前相比,塔河干流下游距主河道 1 公里以内的地下水位由至地面 8 至 12 米回升到两至 4 米;塔里木河两岸植被重现生机,大量的盐渍化耕地得到改良,沙地面积减少 204 平方公里,以往难觅踪迹的野生动物也已常见,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华夏绿讯HUAXIALVXUN

新疆输水为塔河解渴下游植物物种从 17种增为 46种

海口绿肺重现生机重拳整治东寨港环境,演丰东河水质达标

本报见习记者王尔东 李拉海口报道 海南省海口市全面系统整治东寨港环境,通过关停整改、退耕还林等一系列举措,恢复昔日靓丽景色,演丰东河水质由整治前的劣 V 类变为Ⅳ类,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

为了让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重现生机,海口市把关停演丰东河养猪场作为东寨港整治的重中之重,果断确立了养猪场关停时间表。截至去年 12月,演丰东河流域 3 万头猪场等 6 家大型养猪场全面关停,另外 6 万头猪场等3 家养猪场正在着手转型升级搬迁,按计划今年 3月底前完成。

据悉,海口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整治区域内的污染源调查,共调查各类污

染源 2812 家,并对整治范围内的养殖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和区域环境容量进行论证,通过摸清区域环境家底,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海口市美兰区政府拆除了整治区域内的违法建筑2877 平方米,整治 20 家餐饮企业,启动演丰镇和三江镇污水处理前期工作。

此外,海口市林业局还实施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人工恢复种植红树林 66.7亩。

经过 5 个月的攻坚克难,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据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 月监测结果表明,演 丰 东 河 水 质 已 达 标 ,达到Ⅳ类功能区划标准,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大连金州投入近五千万元治理废弃矿山

抚平疮痍重披绿衣本报讯 昔日尘土飞扬的辽宁省大

连市金州新区杏树声远砖厂废弃矿山,经过削坡、加固、清坡、场地平整、因地制宜修建蓄水池、复绿等治理,变成了蓝天、绿树、碧波的美景。

根据大连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今年 ,金 州 新 区 将 按 照治 理 工 程 与 造 地 、村 镇 改 造 、园 区 建设 、矿 山 关 闭 整 顿 、退 耕 还 林 、发 展沟 域 经 济 相 结 合 等 6 个 原 则 ,继续推进治理工作,为新区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去年,金州新区加大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力度,完成了杏树声远砖厂粘土矿闭坑矿山破损山体治理工程、龙王红砖

厂页岩矿破损山体治理工程等 4 个省级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 4857 万元,治理总面积达 26.76 公顷,占全市治理总面积的 50.5%。

据了解,在对废弃矿山的治理过程中,金州新区将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与推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有 机 结 合起 来 ,积 极 探 索 矿 山 地 质 环 境 治 理与 土 地 整 理 、工 业 园 区 建 设 、矿 山 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的模式,提前保质保量 完 成 了 大 连 市 下 达 的 重 点 治 理 任务。哈大高铁沿线两侧矿山地质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王雪明 吴宝娟尹小丽

赤山湖湿地公园升级将进一步改善湿地周边环境,扩大鸟类栖息地

本报讯 国家林业局近日正式同意建立江苏省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试点)。在现有基础上,赤山湖湿地公园将继续实施水质保护、滩涂生态系统修复、水禽栖息地恢复重建、科普宣教等工程,构建野生动植物天堂,以及具有浓郁地方湿地文化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 理 利 用 区 和 管 理 服 务 区 5 个 功 能区。试点期间,各个功能区将进一步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系统工程。项目区内

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 89 科 210属 292 种,包括野大豆、莼菜、水车前等珍稀濒危植物 12 种;有动物 34 目 86 科240 种,其中鸟类 9 目 18 科 69 种,以鹭类和鸻鹬类居多,常见白鹭、牛背鹭、黑腹滨鹬、鸿雁等,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小天鹅等。

句容赤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立将进一步改善湿地周边环境,保护和扩大鸟类栖息地,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对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提高湿地功能效益、维护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波 张媛

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全国

2015 年

50%

27%

55%

53%

52%

50%

41%

38%

53%

62%

62%

71%

81%

88%

59%

56%

78%

85%

68%

86%

89%

78%

77%

77%

75%

90%

69%

65%

74%

62%

85%

60%

2020 年

77%

61%

75%

73%

71%

78%

69%

70%

78%

82%

78%

80%

86%

91%

78%

75%

85%

91%

83%

90%

95%

85%

83%

85%

87%

95%

82%

82%

88%

79%

90%

80%

2030 年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为调节、保护长江上游的水域生态环境,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水务局相关人员近日在长江上游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兴镇安民村龙溪河放流鱼苗。共计有鲢鱼、鲫鱼、鲤鱼等 6类 132万尾鱼苗被放流龙溪河。 刘传福摄

山东:

2010 年 9 月,颁布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明确提出,要强化对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引江水以及污水处理再生水、淡化海水等各类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建立起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取水许可、统一监测计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五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013 年 6 月,印发了《山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2013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明确提出,各设区市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采用年度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采用评分法,划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个等级。

江苏:

2012年3月,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确立“三条红线”——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 2030 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 600 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8%以上。

建立“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实施“六项举措”——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突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突出用水效率控制、突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突出河湖管理和保护、突出水资源有偿使用。

地方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