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课程简介

Transcript
Page 1: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实验室简介 抓住武汉中国光谷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机,紧跟世界光学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建设一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队伍,取得一批在理论与实用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培养出光学信息技术领域的中高级人才,为武汉中国光谷经济提供科学与技术服务。 光学信息技术实验室拥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分为光电子学和光通信技术两个方向招生。经过多年建设,实验室于 2010 年获得光学工程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实验室以“长江学者”陆培祥教授领衔,有教授 11 名,其中有“楚天学子”特聘教授 2 名、“工大学子”特聘教授 1 名;拥有博士学历的中青年教师 18 人,其中 6 人具有境外留学经历。实验室目前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 项,已发表论文 240 多篇,其中发表在 Optics

Express 、 Optics Letters 、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等世界学科顶级刊物的 SCI 论文有 50 余篇。撰写专著 7 部,已获授权专利 9 项。

根据近年来光学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武汉工程大学在光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优势和侧重点,本实验室凝练的研究方向包括:( 1 )飞秒激光创新应用;( 2 )微纳光电功能材料;( 3 )光电系统核心器件与集成;( 4 )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

项目基础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光学学会理事、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激光科学与技术研究部筹备组组长、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助理、五星特聘教授。 一直从事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 已 在 Phys. Rev. Lett. , Phys. Rev.,A(E) , Opt. Lett. , Opt. Express, Appl. Phys. Lett. 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 200 多篇,已被 SCI 引用 1000 余次,包括 Rev.Mod.Phys. , Nature Physics , Nature Photonics 等权威论文的引用。 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 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博士点基金、省重点基金等项目。

责任教授:陆培祥 博士 研究方向

实验获得一系列新型的可用于高温等极端环境的高灵敏度光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监测、化工过程温度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Microhole-structured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 United Patent, US8160412B2, 2011.

亮点成果 - 微结构型光纤传感器亮点成果 - 微结构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 F-P 微腔干涉仪

微孔结构长周期光纤光栅

光纤MZ 微腔干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