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 三叶草下童心飞扬 草坝场上梦想启航 · 而今,做一名不负人也不负己的教师,推 行着熊娜在教书育人的历程中不断行走,不断

Transcript
Page 1: 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 三叶草下童心飞扬 草坝场上梦想启航 · 而今,做一名不负人也不负己的教师,推 行着熊娜在教书育人的历程中不断行走,不断

2018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育世家,家风传承”系列报道(七)

04 编辑/舒玮 校对/舒玮 组版/舒玮

电话:2222226 邮箱:[email protected] YAAN DAILY20182018年年66月月44日日 星期一星期一

雅安教育 协办单位:雅安市教育局

本版稿件由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 采写

“叮叮叮……”随着一声清脆铃声响起,教室里的孩子们有序走出教室,并迅速排好队站在操场上,等待老师口令一下,便开始进行大课间活动。

眼保健操、广播体操、身体素质活动、特色活动、趣味游戏和自主活动便是草坝小学为了增强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孩子们主动参与所实施的

“快乐和谐大课间”。在这个充满欢乐氛围的活动里,

孩子们可以跳绳、打乒乓球、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多类型的锻炼,伴随着耳畔传来的“七彩阳光”音乐声,利用所占场地及器材创编各种游戏,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新建后的学校宛如一个正在成长的婴儿一般,各种教学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校便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系列活动。”草坝小学副校长黄璞介绍,新建不久的6000平方米的运动场是孩子们运动乐园,新添置的28个乒乓球桌,保证了每个班都能达到有球、有地进行训练。

同时,为了丰富课余生活,草坝

小学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课间活动方案,广场舞、武术操等既增强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有了方向和目标,工作的安排更加有的放矢。面对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草坝小学积极聘请校外篮球、体育舞蹈等方面的专业老师进校开展培训。

在去年雨城区第五届小学生艺术展演类节目比赛中,该校学生表演的

“稻田里的故事”突出重围,获得了二等奖,这便是对课间活动开展成效最有力的证明。

2017 年获得雨城区小学生“三好杯”篮球锦标赛小学男子乙组第二名,以及2018年荣获雅安市雨城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和雅安市小学生篮球锦标赛男子组第八名的优秀成绩,并在多次比赛中突破女子跳高、男子 800 米、女子 200 米等记录。

办学规范、特色明显、社会口碑好,这已经成为该校在家长们口中频传的词语。面向未来,草坝小学更将紧跟时代步伐,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校园。

本报讯“祝大家六一快乐!”5 月 31 日上午,雨城四小新华校区大门外的电子屏幕上,早早便滚动播放着雨城四小全体师生们对“六一”儿童节的祝福视频。

走进校园内,一排排张贴着雨城四小孩子们创作的毛笔字、手操报等展板陈列在路边,这些都是为喜迎“六一”儿童节所举办的第十三届“放飞希冀·熔铸理想”六一艺术节所做的准备。

随着指挥家挥动手中的指挥棒,舞台上的管乐团弹奏出音符,乐声缓缓飘荡,悠扬地飘进在场观众的耳朵里,既奏响了《暴风雨》和“周杰伦系列金曲”的曲谱,也敲响了孩子们欢乐庆“六一”的大门。

现场,来自雨城一幼的小朋友们身着整齐的服装表演《我要上一年级》的轻快舞蹈,新华合唱团的孩子们则用自己的歌声展现

歌曲《雪花的快乐》。同时,在此前雨城四小举行

的首届舞乐争霸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们用舞蹈表演了《舞乐争霸》、《千年荥砂反哺情深》等节目,丰富的节目依次上演,校园里成了音乐和舞蹈的海洋。

“孩子们的演出太精彩了,没想到他们能表演如此出色。”“这样的舞台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地方。”参与活动的家长纷纷表示。

“艺术启迪智慧,艺术可以健全人格,艺术丰富人生。其内涵在于创新,在于对永恒的追求。”雨城四小校长谢建明表示,举办诸如此类的文艺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而雨城四小也早已将其作为常规性活动开展,希望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努力成为身心健康、学有所长、品行端正、充满潜力的阳光少年。

要说真正让熊娜下定决心走上三尺讲台的,就是她勤奋好学的哥哥。

“哥哥学习成绩非常好,奖状一大堆。当初因为乡村办学条件不太好,哥哥便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到城里读书的机会。”将这些都看在眼里的熊娜,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哥哥担任一名大学教师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2008 年,大学毕业后的熊娜毅然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但毕竟,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初任教师的熊娜还是有些不适应。

“由于是农村,学生多数都为留守儿童,在长期缺乏父母教育下,学生行为习惯难免会出现偏差的情况,这时候就会给教学带来难度。”曾一度因此对自己选择感到怀疑的熊娜,甚至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

这时,马健康便告诉熊娜,要用真心和耐心去温暖他们。带着方法重新出发的熊娜,渐渐在岗位中找到了获得感。

而今,做一名不负人也不负己的教师,推行着熊娜在教书育人的历程中不断行走,不断追寻,只为了那份家风中淡淡的、弥久的教育情怀。

三叶草下童心飞扬草坝场上梦想启航

——记“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之雨城区草坝镇中心小学

六月,是花的海洋,是歌的沃土,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季节。姹紫嫣红的花朵装扮着城市的风景,也点亮了生命的绿意。每年“六一”前后,全市各所小学、幼儿园都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迎接儿童节到来。

5月31日,雨城区草坝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草坝小学),为了迎接儿童节到来,校园内格外热闹。与往年的校园文艺表演不一样的是,今年庆祝活动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开展“游园会”。

草坝小学长期以来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旨在给孩子们营造快乐童年。

多年来,草坝小学抓住新农村建设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坚持“从严治校、开拓创新、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依托灾后重建新修的运动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这所建校于 1923 年的近百年老校,在新的时期正以蓬勃的态势不断向前迈进。

从学校大门进入,沿石阶而上,两旁的大树枝叶繁茂,三叶草的绿意浸染了整个校园。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柔软的钉子。自 2015 年起,草坝小学便以“三叶草”为载体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让全校师生了解学校“坚韧、团结、豁达、阳光”的育人目标,和“快乐、优雅、爱学、健康”的校训。

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指示牌、教学楼标语牌、班号牌等全都印上“三叶草”标志,甚至在学生的校服、校牌、作业本上都会有这个小小植物的影子。

“首先是因为‘三叶草’的‘草’字与草坝镇这个地点名称相契合,其次该植物生长迅速、长势蓬勃、生命力顽强,既适合在校园内大面积栽种,又代表着学校老师对学生们寄予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草坝小学校长冮勇说,这一独具代表的校园文化标志深深印在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同时,学校已于今年自编自谱了一首以《梦想起航的地方》为歌名的校歌,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又更以身为草坝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除此之外,学校更加注重对“人”

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法制教育进校园、国旗下的演讲、班级大辩论赛等。

今年3月23日,草坝小学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由学校、当地派出所、交警携手开展的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校,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推进“法制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发展,强化全体师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意识。

每逢重大节日,该校便积极推行感恩文化教育和一些常规性的演练活动。

“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我才更加深刻了解到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和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办法,更加懂得一些科技知识、国学文化等,这对我们身心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今年已上六年级的王锶琪非常喜欢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平时爱看书的她也愿意将书本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在“国旗下的演讲”和班级的分享会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雅安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雅安市校风示范校”,并被市教育局授予“素质教育试点学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乡镇文明单位”……这些都是对草坝小学这所农村品质校最好的印证。

校园活动促德育 领航学校文化建设 锻炼学生体能素质 领航学校全面发展

最美的坚守 最真的情怀——记宝兴县五龙中心校教师熊娜一家三代坚守乡村教育的故事

运动会上,学生奋力冲刺。

文艺表演 校园一角 欢乐的师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6月1日儿童节,跟着孩子们玩耍的熊娜仿佛也回到了儿时,那时的她在口中低吟着这首外公马克正教她的诗词。

如今,参加工作11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终于能够明白外公、母亲为何如此淡然坚守于此,因为这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激昂澎湃的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又或者是一首常唱常新的歌,这一切,皆源于一种教育情怀。

而这皆在熊娜一家三代人身上体现。

“当时路途跋涉,道路泥泞不堪,外公不记得走了多久,只知道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他的学校。”幼时,便听母亲马健康讲述外公事迹的熊娜,并不能真正理解那一份教书人的执着。

“不通公路,还徒步从市区走到宝兴县,独自一人背上行李,虽然艰苦,但外公坚持下来了。”熊娜说,外公马克正对这些艰难困苦从不提及,唯一所能知晓的便是外婆为外公准备的好几双爬山的鞋子。

1951年从西康省军区教导团转业到宝兴五龙小学从教的马克正,后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入盐井乡(现蜂桶寨乡)和平小学任校长,最后又调入盐井小学任副校长直至1981年退休。

在熊娜的印象中,外公是从不发火的。正因如此,熊娜认为“温文尔雅”应该属于教师的代名词,而这也影响了她自己的教学生涯。

“外公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总是耐心地一字一句教,从不发脾气。”至今,熊娜仍旧记得,在昏黄的灯光下,马克正指着书本教她背诵诗词的场景。

“外公很喜欢看书,那时候我和哥哥便很好奇外公到底在那盏煤油灯下做什么,怎么会如此痴迷,等长大一点后,我识字了才知道,那是外公备课摘抄的佳句。”现在,每当伏案于桌前的熊娜,仿佛看到外公当年备课的场景。

蓝色布衣整理得一丝不苟,提着老式公文包,熊娜印象中的外公总是那么文雅。

外公:执着坚守乡村教育

“我从小便在外面上学,所以对母亲的教书印象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她一直很忙。”熊娜说,忙着上课,忙着回家后备课……熊娜总是看到母亲忙碌的背影。

上世纪80年代,母亲马健康继承父业,顺利从雅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盐井乡和平小学直至退休。

同样为了农村的发展,马健康的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37年的教学生涯,她却用快乐、勤奋填满了整个过程。

“母亲时常教诲,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因人而异。教师只有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学生才能得以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熊娜说。

退休后的马健康并不愿意搬到县城里去住,她更愿意跟同为教师的丈夫一起居住在乡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只要学校能用到他们,他们便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乡村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母亲:发挥余热奉献力量

自己:无悔奉献教育岗位

熊娜(左)和妈妈马健康研究教学

雨城四小举办第十三届“六一”艺术节

活动现场

教育资讯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