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Transcript
Page 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主要内容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一、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三、 吸收峰的位置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一、烃类化合物 二、芳香烃类化合物 三、醇类、醚类化合物 四、羰基类化合物 五、胺类化合物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 一、光栅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 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理图 三、仪器性能指标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一、试样的制备 二、红外光谱解析一般步骤

Page 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Page 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 近红外区

红外吸收光谱法分类

 波长 0.76~ 2.5µm ,波数 13158~4000cm-1

● 中红外区

波长 2.5~ 25µm ,波数 4000 ~ 400cm-1

● 和远红外区

波长 25 ~1000µm ,波数 400~ 10cm-1

Page 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Page 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

位能 U = K(r- re)2 2

1

缩re

伸伸

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

Page 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原子分子位能曲线双原子分子位能曲线

总能量 EV= U+T

分子振动能级能量

EV = (V+ )hν 2

1

位能 U = K(r- re)2 2

1

Page 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红外区分子的基本振动红外区分子的基本振动

1 、伸缩振动 (stretching vibration)

① 对称伸缩振动 υs

② 不对称伸缩振动 υas

2 、弯曲振动( bending vibration )①面内弯曲振动 β

● 剪式振动 δ

● 面内摇摆振动 ρ

② 面外弯曲振动 γ

● 面外摇摆振动 ω

● 扭曲振动 τ

Page 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对称 剪式 面外摇摆

伸缩振动

不对称 面内摇摆

面内弯曲振动

卷曲

面外弯曲振动

基本振动方式基本振动方式

Page 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甲烷中 C-H 的弯曲振动

甲烷中 C-H 的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Page 1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振动自由度vibrative degree of freedom

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即分子的独立振动数。

注意:分子平动能量改变不产生光谱,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远红外光谱超出中红外光谱的研究范围,因此应该扣除这两种运动形式。

Page 1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振动自由度

f = 3N (运动自由度)-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 f = 3N -5非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 f = 3N -6

Page 1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例如,水为非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 3N- 3- 3=3 ,说明水分子有 3 种基本振动形式

又如, CO2 为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 3N- 3- 2=4 ,说明 CO2有 4 种基本振动形式

Page 1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①EL =ΔV∙hν或 νL=ΔV∙ν ;

②Δμ≠0

Page 1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本振动吸收峰的数目少于振动自由度的原因基本振动吸收峰的数目少于振动自由度的原因( 1 )红外光谱简并

( 2 )非红外活性振动

振动频率完全相同的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中重叠的现象。

当振动过程中分子瞬间偶极矩不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红外光的吸收。

Page 1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吸收峰的强度

② 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

① 振动过程中键的偶极矩变化。

③ 振动形式 : > , ν > β asν Sν

④ 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有关。

Page 1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振动过程中键的偶极矩变化

基团的极性大,键的偶极矩也大,伸缩振动过程中

偶极矩的变化也大,其吸收峰的强度亦愈强。因此

分子中含有杂原子时,其红外谱峰一般都比较强。

Page 1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子结构的对称性

结构对称的分子在振动过程中,若其振动方向也对

称,则振动的偶极矩始终为零,没有吸收峰出现。

Page 1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吸收峰的绝对强度

ε> 100 时,称为非常强峰( vs )

ε在 20~100 范围内,为强峰( s )

ε在 10~20 范围内,为中强峰( m )

ε在 1~10 范围内,为弱峰( w )

ε< 1 时,为非常弱峰( vw )

Page 1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三、 吸收峰的位置三、 吸收峰的位置

( 1 )基本振动频率 ( 2 )基频峰和泛频峰 ( 3 )基频峰的分布规律 ( 4 )影响峰位的因素

( 5 )特征区和指纹区

Page 2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本振动频率基本振动频率Hooke 定律推导出的简谐振动频率计算公式

u

K

πν

2

1

用波数表示 σ( cm-1 ) '1302

u

K

u为 A、 B 原子的折合质量

BA

BA

mm

mmu

Page 2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本振动频率基本振动频率

① 折合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基团,其化学键力常数越大,伸缩振动基频峰的波数越高。

② 折合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基团的伸缩振动波数越高。

③ 以共价键与 C 原子组成基团的其他原子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红外振动波数减小。

④ 折合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基团,一般 ν > β> γ 。

ICBrCClCOCCCHC

Page 2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频峰和泛频峰基频峰和泛频峰●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由振动基态 (V=0) 跃

迁至第一激发态 (V=1) 时,所产生的吸收峰。位置规律性比较强且强度比较大,在红外光谱上较容易识别。

●倍频峰: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后,分子振动能级由基态(V=0) 跃迁至第二激发态 (V=2) 、第三激发态 (V=3)等所产生的吸收峰,分别称为二倍频峰、三倍频峰等。总称这些吸收峰为倍频峰。●差频峰:有些弱峰还由两个或多个基频峰频率的和或差产生, ν1+ ν2… 峰称为合频峰, ν1- ν2… 峰称为差频峰。

● 泛频峰:倍频峰、合频峰及差频峰统称为泛频峰。泛频峰多数为弱峰,一般在图谱上不易辨认。但增加了光谱特征性。

Page 2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化学键力常数对伸缩振动基频峰波数的影响化学键力常数对伸缩振动基频峰波数的影响

C≡Cσ >> C=Cσ C-Cσ

化学键类型 折合摩尔质量u'

键常数 KN/cm

基团振动波数cm-1

6 5 1190

6 10 1680

6 15 2060

不同基团的基本振动频率

C-C

C=C

C≡C

Page 2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诱导效应

C R'

O

R C

O

RC

O

R O R' Cl

1715cm-1 1735cm-1 1780cm-1

C R'

O

R

1715cm-1 1690cm-1

CH3 C CH C

O CH3

CH3

共轭效应

Page 2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氢键效应

Page 2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空间效应

互变异构效应

1738cm1 、 1717cm1C Oν 1650cm1

C Oν

Page 2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环张力效应

Page 2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特征区和指纹区特征区和指纹区

1. 特征区: 4000~1300cm1, 2.5~7.69µm

化学键和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区,吸收峰较稀疏,易辨认,

每一个吸收峰都和一定的基团相对应,一般可用于鉴定官能团

的存在。

2. 指纹区: 1300~400cm1, 7.69~25µm

吸收峰的特征性强,可用于区别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

异。吸收峰强度和位置相似,相互干扰较大,再加上各种弯曲

振动的能级差小,吸收峰密集、复杂多变、不容易辨认。

Page 2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两区域法的分区及其作用

区域 吸收峰类型 作用 特征

特征区

4000-1300cm-1

氢单键的伸缩振动峰 ① 确定化合物具有哪

些基团;②确定化合

物的类别

吸收峰比较稀疏,容易

辨认各种叁键、双键的伸缩振动峰

部分氢单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峰

指纹区

1300-400cm-1

各种单键的伸缩振动峰

① 某些特征峰及大量

相关峰作为确定基团

的旁证;②确定化合

物的细微结构

吸收峰密集、多变

且复杂,能够反映

各化合物微小差

异,可与标准图谱

或已知物谱图进行

对比分析

多数基团的面外弯曲振动峰

Page 3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特征峰和相关峰特征峰和相关峰

特征峰:用于鉴别化学键或基团存在的吸收峰。 相关峰:一组具有相互依存和佐证关系的吸收峰。

Page 3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Page 3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烃类化合物一、烃类化合物

正辛烷、 1— 辛烯、 1— 辛炔的红外光谱

Page 3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烃类的烃类的 CHCH 伸缩振动频率及强伸缩振动频率及强度度 C-H 类型 波数( cm-1 ) 峰强度 备注

SP3 杂化的 C

-CH32960、 2870 很强

-CH22930、 2850 强

-CH 2890 中强-OCH3

2830~ 2815 中强醛基 -COH 2820、 2720 中强 特征

SP2 杂化的 C

C=C—H 3040~ 3010 弱中~强 共轭向低频方向移动且峰增强

Ar—H 3100~ 3030 弱中~强 共轭向低频方向移动且峰增强

SP 杂化的 C

C≡C—H ~ 3300 中强

Page 3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烃类的烃类的 CHCH 面内弯曲振动频率及强面内弯曲振动频率及强度度

C-H 类型 波数( cm-1 ) 峰强度 备注

-CH3 (不对称) 1470~ 1430 中强

-CH3 (对称) 1396~ 1365 中或强 中心位置 1380 cm-1

(特征)-CH2- (不对称) 1470~ 1430 中强

Page 3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不同化学环境不同化学环境 CHCH33 的伸缩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频率的伸缩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频率 结构

脂肪 CH3 ~2960 ~2872 ~1462 ~1380

芳香 CH3 ~2925 ~2860

R—OCH3 ~2925 ~2870 ~1455 ~1362

R—COCH3 ~2975 ~1422 ~1375

脂肪 NHCH3 ~2808 ~1425

芳香 NHCH3 ~2815

脂肪 N(CH3)2 ~2818 ~2770

芳香 N(CH3)2 ~2830

R—SCH3 ~2975 ~2878 ~1427 ~1310

)cm( 1asCH

)cm( 1sCH

)cm( 1asCH

)cm( 1sCH

Page 3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烃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 CHCH 面外弯曲振动频率及强度面外弯曲振动频率及强度 烯烃类型 波数( cm-

1 )峰强度 备注

RHC= CH2 990、 910 强 可以鉴别烯烃R1HC=CR2H (顺

式)690 中或强 化合物的取代

R1HC=CR2H (反式)

970 中或强 位置和类型

R1R2C=CH2 890 中或强R1R2C=CR3H 840~ 790 中或强

Page 3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不同类型烯烃化合物特征振动频率不同类型烯烃化合物特征振动频率 cmcm-1-1

结构RHC=CH2 ~3085 ~2975 ~3025 ~1643 ~910 ~990 ~1825

R1R2C=CH2 ~3075 ~2975 ~1650 ~890 ~1790

R1R2C=CR3H ~3030 ~1680 ~820

R1HC=CR2H

(顺式)~3025 ~1650 ~690

R1HC=CR2H

(反式)~3020 ~1670 ~970

R1R2C=CR3 R4 弱或无

asCH2 s

CH2CH CC

2CH CH2CH2

Page 3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烷烃吸收峰有如下特点烷烃吸收峰有如下特点

① 烷烃的振动波数小于 3000 cm1 , > > >

② 甲基的与亚甲基的在谱图上常常为一叠加峰。

③ 当化合物中存在有 -CH(CH3)2、 -C(CH3)3或 -C(CH3)2 时,由于振动偶合峰发生分裂,出现双峰。

④ n≥4 的直链烷烃在 722cm1 左右出现峰,并且随着CH2 个数减少,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3

asCHν

2

asCHν

3

sCHν

2

sCHν

Page 3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芳香二、芳香烃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

甲苯、邻—氯甲苯、间—甲苯胺、对—氯甲苯的红外光谱

Page 4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 CHCH 面外弯曲振动频率、强度及峰形面外弯曲振动频率、强度及峰形 芳烃取代类型 波数( cm-

1 )峰强度 备注

单取代 770~ 730 很强 双峰单取代( 5 个相邻 H ) 710~ 690 强

邻双取代 770~ 735 很强 与单取代峰重叠,邻双取代( 4 个相邻

H )710~ 690 峰,易区别

间双取代 810~ 750 很强 与单取代峰重叠间双取代( 3 个相邻

H )725~ 680 中或强 但低频峰位置易变化

间双取代( 1 个孤立H )

900~ 860 中

对双取代( 2 个相邻H )

860~ 800 很强 单峰

五取代( 1 个孤立 H ) 900~ 860 很强

Page 4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三、醇类、醚类化合物三、醇类、醚类化合物

正己醇、 2— 丁醇、丁醚的红外光谱

Page 4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醇类和酚类化合物、、振动频率醇类和酚类化合物、、振动频率

化合物 ( cm-1 ) ( cm-1 ) ( cm-1 )

伯醇 36401350~ 1260cm-

1 1050

仲醇 36301350~ 1260cm-

1 1100

叔醇 36201410~ 1310cm-

1 1150

酚 36101410~ 1310cm-

1 1220

OHCH OC

Page 4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OHOH、、 NHNH 的伸缩振动频率、强度及峰的伸缩振动频率、强度及峰形形 基团类型 波数( cm-1 ) 峰强度 备注

υOH 3700~ 3200 强(特征)

游离 O—H 3700~ 3500 较强 尖缔合 O—H 3450~ 3200 强 宽—COOH

υOH 3550~ 2500 强(特征)

游离 O—H ~ 3550 强 尖缔合 O—H 3000~ 2500 强 宽

υNH3500~ 3100 强(特征)

游离 N—H 3500~ 3300 弱 伯胺为双峰、尖缔合 N—H 3500~ 3100 弱 伯胺为双峰、尖

3500~ 3300 强度不定C

O

NH2

Page 4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四、羰基类化合物四、羰基类化合物

苯甲醛、苯乙酮、苯甲酸、苯甲酸甲酯、苯甲酰胺、乙酸酐的红外光谱

Page 4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强度及峰形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强度及峰形 羰基类型 波数( cm-1 ) 峰强度 备注

酮(不共轭) 1740~ 1720 强 共轭向低频方向移动酸(不共轭) 1705~ 1725 强 共轭向低频方向移动醛(不共轭) 1705~ 1725 强 共轭向低频方向移动

酯(链状且不共轭) 1740~ 1710 强六元环内酯 1750~ 1730 强 环张力影响向高频方向移动五元环内酯 1780~ 1760 强 环张力影响向高频方向移动

酰卤 1815~ 1720 强

酸酐1850~ 1800 强 共振偶合,分裂成双峰1780~ 1740 强

酰胺1700~ 1680 强 游离1660~ 1640 强 缔合

Page 4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五、胺类化合物五、胺类化合物

正丁胺、二丁胺、三丁胺红外光谱

Page 4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的主要基频峰区段红外光谱的主要基频峰区段 波数( cm-

1 )波长( μm ) 振动类型

3750~ 3000 2.7~ 3.3

3300~ 3000 3.0~ 3.4

3000~ 2700 3.3~ 3.7 ( -CH3 ,饱和 CH2及 CH, -CHO )2400~ 2100 4.2~ 4.9

1900~ 1650 5.3~ 6.1 (酸酐、酰氯、酯、醛、酮、羧酸、酰胺)1675~ 1500 5.9~ 6.2

1475~ 1300 6.8~ 7.7 (各种面内弯曲振动)1300~ 1000 7.7~ 10.0 (酚、醇、醚、酯、羧酸)1 000~ 650 10.0~ 15.4 (不饱和碳 - 氢面外弯曲振动)

NHOH 、

ArHCHCH

CH

NCCC 、

OC

CNCC 、

CH

OC

CH

Page 4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

Page 4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光栅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一、光栅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1.辐射源 ●硅碳棒 ● 能斯特灯 ●白炽线圈2. 吸收池

●固体池●液体池●气体池

3.单色器 :迈克尔逊 (Michelson)干涉仪 4.检测器:热电型和光电导型检测器 5. 计算机系统

Page 5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Page 5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理图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理图

Page 5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样品量少到 10-9~10-11g仍可看到清晰图谱。

2. 分辨率高,波数准确度至 0.5cm1 ,甚至 0.005 cm1 。

3.测定的光谱范围宽,可测光谱范围 10000~10cm1 。

4.扫描速度快 一般在 1s 内即可完成全光谱范围的扫描,

比色散型仪器提高数百倍。

Page 5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三、仪器性能指标三、仪器性能指标

1. 分辨率 2. 波数准确度

3. 波数重现性

4.透光率或吸光度准确度

5.透光率或吸光度重复性

Page 5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Page 5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试样的制备一、试样的制备 1 、固体样品( 1 )压片法

( 2 )糊剂法

( 3 )薄膜法2 、液体样品

( 1 )夹片法

( 2 )涂片法

( 3 )液体池法

Page 5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红外光谱解析一般步骤二、红外光谱解析一般步骤

(一)收集未知物的有关数据

(二)确定未知物的不饱和度

(三)检查红外光谱图是否有杂质吸收

(四)解析图谱

(五)确定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六)与标准图谱比较确定结构

●萨特勒( Sadtler )红外图谱集

●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红外光谱集》

2

22 134 nnn

Page 5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解析的一般原则红外光谱解析的一般原则 1 、解析红外光谱的三要素:峰位、峰强及峰形。首先要识别峰位,其次观看峰强,然后分析峰形 2 、用一组相关峰确认一个基团:防止利用某特征峰片面的确认基团。3 、红外光谱的解析顺序:先观察解析特征区,确定化合物有何基团,并归属其类别。然后结合指纹区找到相关吸收峰,最后初步确认化合物的结构。 4 、了解和熟悉基团与特征频率的相关关系:对熟练

解析红外光谱、快速判断化合物的取代基团及类 型,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有很大帮助

Page 5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例例 1 1 某未知物沸点某未知物沸点 202℃202℃ ,分子式为,分子式为 CC88HH88OO ,红外光谱如下,试判断其结,红外光谱如下,试判断其结构。构。

解:从分子式求得不饱和度: 从不饱和度判断可能

有苯环。从上图可知~ 3010 cm-1为 υAr-H,1600, 1580cm-1为 υC= C ;

760, 690cm-1为 γΦH 。上述的吸收峰均指示分子中含有苯环。而

760, 690cm-1 的两个峰,提示该化合物可能为单取代苯衍生物。

52

8822

Page 5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 1680cm-1处有一很强的 υC= O 峰,可能是醛或酮。因为分

子式只有一个氧原子,不可能是羧酸或酯。在 2820,2720cm-1

附近不出现醛基的 υC-H 双峰,所以该化合物只能是酮类。

从分子式中减去 C6H5-和 C=O ,只余下一个 -CH3 。从谱图

中发现, 1360cm-1 有吸收峰。故该未知物结构为:

峰归属: 3010 cm-1, 2960 cm-1 , 1680 cm-1, 1600

cm-1, 1580 cm-1 , 1450 cm-1 , 1450 cm-1 , 1360 cm-1 ,

1260 cm-1 , 1180 cm-1, 1020 cm-1 , 760 cm-1、 690 cm-1 。

C CH3

O

HCH OC C

asCH s

CH

CCC H H

核对:①苯乙酮不饱和度为 5 。 ②查对标准光谱:与 Sadtier8290K 苯乙酮标准光谱一致。说明推断正确。

Page 6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例 2  某无色透明液体,沸点 107℃ ,分子式为 C4H10O ,红外光谱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解:根据分子式求得不饱和度: 为饱和化合物。从上图观察,在特征区可找到① (缔合) 3360 cm-1 。②

υC-H2970, 2 874cm-1 ,表示 -CH3, -CH2 存在。③ 1395cm-1,

1365cm-1 强度不等的双峰,表示 -CH3 存在,且可能是含有叔丁基。从 1350~ 1000cm-1的 C-O 可知可能是伯醇。

02

10422

OH

SCH3

Page 61: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故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为:

峰归属: 3360 cm-1, 2970 cm-1 , 2874cm-1 , 1476

cm-1 , 1395cm-1, 1365cm-1 , 1235 cm-1 , 1195 cm-1

CH3 C

CH3

OH

CH3

OH asCH s

CH asCH

aSCH3

SCH3

CC OC

核对:①原子数及不饱和度验证合理 ;

②查对标准光谱:与 Sadtier 13K 异丁醇标准光谱一致。 说明推断正确。

Page 62: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小 结1 、基本概念 ● 红外吸收光谱法 ● 基频峰 ● 泛频峰 ●倍频峰 ● 伸缩振动 ● 弯曲振动 ● 振动自由度 ● 简并

Page 63: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小 结1 、基本概念 ● 红外活性振动 ● 红外非活性振动 ●费米共振 ● 振动偶合 ● 特征峰 ● 相关峰 ● 特征区 ● 指纹区

Page 64: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2 、基本原理 ●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 基频峰的分布规律

● 红外光谱解析的一般步骤

● 红外光谱解析的一般原则

●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 光栅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及傅立叶变

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Page 65: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3 、主要计算公式

● 分子振动能级的能量

● 照射频率与基团固有频率的关系

●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 基频峰位 ● 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的经验式

小 结

Page 66: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1. (美 ) 中西香尔等著,王绪明译《红外光谱分析 100例》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2. 谢晶曦主编 .《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应用(修订版)》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2002

3. 吴瑾光主编 . 《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 .上卷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1994

4. 苏克曼主编 .《波谱解析法》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5. 朱明华主编 . 仪器分析(第 3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 Kenneth A. Rubinson Judityh F. Rubinson.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影印版)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2003

7. 汪尔康 . 二十一世纪的分析化学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Page 67: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相关网址相关网址1.渡岸学术搜索网http://read.freeduan.com/data/2007/0126/article_32123.htm

2. UCLA Chemistry & Biochemistry

http://www.chem.ucla.edu/~webspectra/

3.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Organic Chemists Web Resources

http://www.dq.fct.unl.pt/qoa/jas/ir.html

4. UAH Chemistry Department

http://chemistry.uah.edu/faculty/vogler/LectureNotes331/CH331Chap12-ir.pdf

5. Bio-Rad Laboratories

http://www.knowitall.com/academic/welcome.html

6.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of Calgary

http://www.chem.ucalgary.ca/courses/351/Carey5th/Ch13/ch13-ir-4.html

7.沈阳药科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http://www1.syphu.edu.cn/fxhx

Page 68: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经典习题解析经典习题解析1.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5H8O ,其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在 227nm( ε=104

L/(mol·cm-1) ),其红外光谱有吸收带: 3020, 2900, 1690和 1620cm-1 ,该

化合物 AgNO3氨性溶液不发生反应,试判断该化合物的结构。

解:( 1 )根据 UV 光谱的最大吸收在 227nm( ε = 104L/(mol•cm-1) ),可能 K

带存在(共轭体系 л→л* )。

( 2 )计算不饱和度 ,分子中含有 O ,可能为 α、 β 不饱和

酮、醛。因为该化合物与 AgNO3氨性溶液不发生反应,可以否定醛。如果

为 α、 β 不饱和酮, 227-215=12nm ,所以为 β 不饱和酮,其结构式为

22

8522U

CH3 CH CH C CH3

O

CH2 C C CH3

O

CH3

Page 69: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2. 某化合物在 4000~ 600cm-1 区间的红外吸收光谱如下,试通过光谱解析推断其为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经典习题解析经典习题解析

A 、 B 、CH2 CH2 C CHO

C 、 D 、

E 、

CHOH2CO 3 2 2 2 5CH CH CH COOC H

NH C C CH

O

Page 70: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引起分子振动能 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解:( 1)因为图中有芳香族的1610、 1580、 1520、 1430、 1170、 1115、 825cm-1峰,否定 D。

( 2)图中无~ 2200cm-1峰,否定 B、 E。

( 3)图中有 2820、 2730cm-1双峰示有 -CHO基,否定 A。应为C。

综上所述,其峰归属: 1690cm-1 ( ); 2820、 2730cm-1 ( )双峰; 1610、 1580、 1520、 1430、 1170、 1115、 825cm-1(苯环的一组相关峰); 2950、 1465、 1395cm-1( -CH3的一组相关峰); 1260、 1030 cm-

1 ( )峰。

经典习题解析经典习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