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 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16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 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1 植物学性状 1.1 植株 1.1.1 树龄 从定植当年起计算,单位为 y。注明种苗类型。 1.1.2 树姿 在结果树未挂果期,随机抽样 3~5 株未经人工修剪整形自然生长的毛叶枣植株,采用 目测和量角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测量植株主枝与主干的夹,按照下列标准,确定种 质的树姿。 1 直立 (<45°) 2 半直立 (45°~60°) 3 开张 (60°~80°) 4 下垂 (≥80°) 1.1.3 树势 在末次秋梢叶片转绿到花序抽生前,以结果年龄树 3~5 株为观测对象,目测整株树冠, 根据末次梢的数量、长度、粗度和叶色的总体表现判断树势。 3 5 7 1.1.4 主干高度 随机抽样 3~5 株,用钢卷尺测量每株树主干从地面到第一主枝的距离,计算平均值。 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 1.1.5 干周 样本同 1. 1 .4。测量地面以上 20cm 处树干周长,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1 cm1. 1.6 主干光滑度 样本同 1. 1.4。目测或用手触摸从地面到第一个主枝间的主干表面,按照下列分类确定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 http://www.cgris.net

Transcript of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 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

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1 植物学性状

1.1 植株

1.1.1 树龄

从定植当年起计算,单位为 y。注明种苗类型。

1.1.2 树姿

在结果树未挂果期,随机抽样 3~5 株未经人工修剪整形自然生长的毛叶枣植株,采用

目测和量角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测量植株主枝与主干的夹,按照下列标准,确定种

质的树姿。

1 直立 (<45°)

2 半直立 (45°~60°)

3 开张 (60°~80°)

4 下垂 (≥80°)

1.1.3 树势

在末次秋梢叶片转绿到花序抽生前,以结果年龄树 3~5 株为观测对象,目测整株树冠,

根据末次梢的数量、长度、粗度和叶色的总体表现判断树势。

3 弱

5 中

7 强

1.1.4 主干高度

随机抽样 3~5 株,用钢卷尺测量每株树主干从地面到第一主枝的距离,计算平均值。

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

1.1.5 干周

样本同 1. 1 .4。测量地面以上 20cm 处树干周长,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1

cm。

1. 1.6 主干光滑度

样本同 1. 1.4。目测或用手触摸从地面到第一个主枝间的主干表面,按照下列分类确定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 http://www.cgris.net

主干光滑度。

1 光滑

3 粗糙

5 极粗糙

1.1.7 主干颜色

样本同 1. 1.4,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采用目测植株主干表面的颜色,并与标准比

色卡上的颜色进行比对,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主干颜色。

1 黄

2 灰

3 黑

4 其他(注明)

1.1.8 嫩梢颜色

在枝梢抽生期,以整个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目测法

叶片展开后的嫩梢节间表面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嫩梢

颜色。

1 黄

2 黄绿

3 绿

4 黄褐

5 紫褐

6 其他(注明)

1.1.9 老熟枝条颜色

在枝条老熟期,以整个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目测植

株老熟枝条节间的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老熟枝条颜色。

1 黄绿

2 黄褐

3 红褐

4 暗褐

5 其他(注明)

1.1.10 枝条长度

在各次枝条老熟期,随机抽样 3~5株,每株选取 10 条有代表性当年抽生并成熟的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2 http://www.cgris.net

梢,用卷尺测量长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

1.1.11 枝条粗度

用1.1.4的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枝条中部粗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01cm。

1.1.12 枝条密度

枝条密度以植株树冠每平方米的枝梢条数判断。在末次梢完全老熟后至开花前,每

份种质随机观察 3~5 株,每株树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取一个点,每个点在中部取

样,量出 1m2 后,数其枝条数,计算平均值。单位为条/ m2,精确到 1 条/ m2。

3 稀疏

5 中等

7 稠密

1.1.13 年抽生新梢次数

以 3~5 株未经人工修剪树为观测对象,记载年抽生新梢次数。计算平均数。单位为次/

年,精确到 1 次/年。

1.1.14 叶片长度

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随机选择成熟叶片 10 片,测量叶片长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

精确到 0.1cm。

1.1.15 叶片宽度

样本同 1.1.14,测量叶片宽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

1.1.16 叶形指数

利用 1.1.14 和 1.1.15 的数据,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叶形指数。计算平均值。精确到

0.1。

叶形指数=叶长/叶宽

1.1.17 叶片形状

以整个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目测树冠外围中上部成熟叶片的形状,参照毛叶

枣图 1,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叶形。

1 卵圆形

2 椭圆形

3 倒卵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3 http://www.cgris.net

毛叶枣图 1 叶形

1.1.18 嫩叶颜色

在抽梢期,以整个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目测植株

新稍嫩叶正面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种质的叶色。

1 浅绿

2 黄绿

3 其他(注明)

1.1.19 成熟叶片颜色

在叶片老熟期,以整个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目测

植株树冠中上部外围叶片正面的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种质的叶色。

1 浅绿

2 绿

3 深绿

4 其他(注明)

1.1.20 叶柄长度

样本同 1.1.14,测量叶柄长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

1.1.21 叶柄粗

样本同 1.1.14,用游标卡尺测量叶柄最粗处横切面的宽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

精确到 0.01cm。

1.1.22 叶尖形状

样本同 1.1.18,参照毛叶枣图 2,目测并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叶尖形状。

1 钝圆

2 渐尖

3 急尖

1 卵圆形 2 椭圆形 3 倒卵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4 http://www.cgris.net

毛叶枣图 2 叶尖形状

1.1.23 叶基形状

样本同 1.1.18,参照毛叶枣图 3,目测并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叶基形状。

1 偏斜形

2 楔形

3 圆楔形

4 圆形

毛叶枣图 3 叶基形状

1.1.24 叶缘形状

样本同 1.1.18,参照毛叶枣图 4,目测并确定种质的叶缘类型。

1 钝齿

2 粗齿

3 细齿

1 钝齿 2 粗齿 3 细齿

毛叶枣图 4 叶缘类型

1.1.25 叶面状态

样本同 1.1.18,目测并确定叶面的状态。

1 平滑

2 波状

3 皱缩

1钝圆 2 渐尖 3 急尖

1 偏斜形 2 楔形 3 圆楔形 4 圆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5 http://www.cgris.net

1.2 花及花序

1.2.1 花型比例

在开花前,随机在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东、南、西、北方向各取 1 条花序,挂牌标记,每

日下午记载开放的雄花、雌花、两性花和变态花的数量,并摘除当日开放的小花,在花序上

全部花开完之后,计算各类型花的数量、总量及花型比例。计算平均值,用%表示,精确到

0.1%。

1 雄花

2 雌花

3 两性花

4 畸形花

1.2.2 花朵长度

在盛花期,随机抽样 20 朵,用游标卡尺测量从花顶端到基部的距离,计算平均值。单

位为 cm,精确到 0.01cm。

1.2.3 花朵宽度

样本同 1.2.2,用游标卡尺测量花的最宽处的距离,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01cm。

1.2.4 花瓣颜色

样本同 1.2.2,目测花瓣的颜色,并与标准色卡比对,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花

瓣颜色。

1 白

2 黄

3 绿黄

1.2.5 花托颜色

样本同 1.2.2,目测观察花托的颜色,与标准色卡比对,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

花托颜色。

1 米黄

2 淡黄

3 深黄

1.2.6 花粉萌发率

样本同 1.2.1。在雄花集中开放期采取雄花花药,于阴凉处过夜,待花粉散出,收集花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6 http://www.cgris.net

粉,在 28oC 下、于含 10%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24h,镜检,测定花粉萌发率。萌发花

粉管的长度超过花粉直径的,记为萌发。计算花粉萌发率。用%表示,精确到 0.1%。必要

时注明取样日期和天气。

1.3 果实

1.3.1 单果重

在果实采收期,随机选该种质 3~5株结果树,在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东、南、西、北方

向各采 4 个果,用感量 1/100 的天平分别称单果重,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g,精确到 0.1 g。

1.3.2 果实纵径

样本同 1.3.1,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果实的纵径,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01cm。

1.3.3 果实横径

样本同 1.3.1, 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果实的横径,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01cm。

1.3.4 果形指数

计算果实纵径与果实横径的比值。精确到 0.1。

1.3.5 果实形状

样本同 1.3.1,目测果实的形状。参照毛叶枣图 5,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商品果

果形。

1 圆形

2 偏圆形

3 卵圆形

4 长圆形

5 圆柱形

6 圆锥形

7 扁柱形

毛叶枣图 5 果实形状

1 圆形 2 扁圆形 3 卵圆形 4 长圆形 5 圆柱形 6 圆锥形 7 扁柱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7 http://www.cgris.net

1.3.6 果实顶部

样本同 1.3.1,目测果顶部的形状。参照毛叶枣图 6,确定种质的果实顶部形态。

1 凹

2 平

3 凸

毛叶枣图 6 果实顶部

1.3.7 果皮色

样本同 1.3.1,目测果实的皮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

果皮色。

1 黄白

2 淡黄

3 黄绿

4 淡绿

5 深绿

6 其他(注明)

1.3.8 果面质地

1 有棱

2 粗糙

3 平滑

1.3.9 果肉颜色

样本同 1.3.1,对半纵切剖开果实,目测观察果实横切面的果肉色,并与标准比色卡

比对,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果肉色。

1 乳白

2 白

3 其他(注明)

1.3.10 果肉质地

10 个或 10 个以上人品尝,根据的口感结果和下列说明,确定种质的果肉质地。

1 疏松

2 较致密

1 凹 2 平 3 凸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8 http://www.cgris.net

3 致密

4 酥脆

1.3.11 果肉重

样本同 1.3.1。用利刀纵向切开果实,去除果皮和种核,用感量 1/100 天平称量果肉重

量,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g,精确到 0.1 g。

1.3.12 果肉厚度

样本同 1.3.1,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果实纵切后中部果皮距种子的厚度,计算平均值。

单位为 cm,精确到 0.01cm。

1.4 种子

1.4.1 种核重

样本同 1.3.1,去除掉果肉后阴干种核,用 1/100 的电子天平称取种核的重,计算平均

值。单位为 g,精确到 0.1g。

1.4.2 种核颜色

样本同 1.4.1,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种核的颜色。根据观测结果,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子的种核颜色。

1 灰白

2 黄白

3 淡黄

4 黄

5 其他(注明)

1.4.3 种核长度

样本同 1.4.1,用游标卡尺测量从种核的顶端到基部的距离,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

精确到 0. 01cm。

1.4.4 种核宽度

样本同 1.4.1,用游标卡尺测量种核的最宽处的距离,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cm,精确到

0.0 1cm。

1.4.5 种核形状

样本同 1.4.1,参照毛叶枣图 7,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质的种核形状。

1 圆型

2 椭圆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9 http://www.cgris.net

3 纺锤形

4 倒纺锤形

毛叶枣图 7 种核形状

2 农艺性状

2.1 物候期

2.1.1 定植/播种期

记录种子播种或苗木定植的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格式“YYYYMMDD”。

2.1.2 抽梢期

以 3~5 株为观察对象,一年中定期观察整个树冠,分别观察各植株新梢开始抽生时间,

取平均数。表示方法为“月日”,格式“MMDD”。如“0328”,表示 3 月 28 日抽梢。

1 春梢

2 夏梢

3 秋梢

4 冬梢

2.1.3 枝梢老熟期

样本树及观察方法同 2.1.2。以 95%枝梢的新叶完全转成绿色的日期记载为枝梢老熟期。

表示方法为“月日”,格式“MMDD”。各次梢分开记载。

1 春梢

2 夏梢

3 秋梢

4 冬梢

2.1.4 抽蕾期

样本树及观察方法同 2.1.2。以大约 25%植株的花蕾开始生长至花蕾发育完全的日期。表

示方法为“月日”,格式“MMDD”。

1 圆形 2 椭圆形 3 纺锤形 4 倒纺锤形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0 http://www.cgris.net

2.1.5 花期

在植株的开花期,每株选择 10 个花序,观测开花的时间,调查开放的花朵和未开放的

花朵,计算开放的花朵的百分比。表示方法为:“月日”,格式“MMDD”。

1 初花期 (5%~25%花朵开放)

2 盛花期 (25%~75%花朵开放)

3 末花期 (75%以上花朵开放)

2.1.6 初果树龄

以整个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毛叶枣从播种/定植到第一次结果的月数。

单位为月,精确到 1 月 。

2.1.7 果实发育期

以整个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毛叶枣从座果到收获的天数。单位为 d,

精确到 1d。

2.1.8 果实收获期

以整个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毛叶枣从第一次采收到果实最后一次采收

的天数。单位为 d,精确到 1d。

2.2 生长结果习性

2.2.1 坐果率

在花期和生理落果后,随机选取 3~5 株树,每株随机选取一个正常的主枝,在没有人

工和其他辅助授粉措施下,植株的结果数占开花数的百分率,确定种质的坐果率。用%表示,

精确到 0.1%。

2.2.2 采前落果

样本同 2.2.1。记载采收前 15 天内脱落的果数,按[脱落果数/(脱落果数+采果数)]×

100%计算落果率,计算平均值。用%表示,精确到 0.1%。

2.2.3 果实成熟特性

在物候期观测的基础上,统计每份种质从末花期到采收期的天数。与标准品种比较,确

定种质的成熟特性。

1 特早

2 早

3 中

4 晚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1 http://www.cgris.net

5 特晚

2.2.4 单株产量

从植株的始收期到末收期,随机选取的 3~5 个植株为观测对象,统计每株收获果实的

重量,计算平均值。单位为 kg/株 ,精确到 0.1kg/株。

2.2.5 单产

用 2.2.4 的结果,参照植株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折算出每公顷的总产量,单位为 kg/hm2,

精确到 1 kg/hm2。

2.3 果实的耐贮期

随机采摘成熟果实 50 个,于常温下贮放,记载果实保持食用品质的天数。单位为 d,

精确到 1d。

注意事项:

贮藏场所各部位的温度和湿度、包装所用塑料袋规格一致。

设置耐贮性不同的代表性对照品种。如果不同批次间,对照品种的表现差异显著,需考

虑重新进行试验。如果三个对照品种的实验结果分别表现为相应的强、中、弱,则本次鉴定

试验合格。

3 品质特性

3.1 可食率

利用 1.3.1 和 1.4.1 的数据,按下式计算可食率,计算平均值。用%表示,精确到

0.1%。

果实重量-种核重量

可食率(%)= —————————————×100%

果实重量

1 低 (<70.0%)

2 中 (70.0%~80.0%)

3 高 (≥80.0%)

3.2 果肉营养成分

3.2.1 可溶性糖含量

在果实成熟期,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 20 个果实样品。参照 GB/T 6194 测定果汁中可

溶性糖含量。用%表示,精确到 0.1%。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2 http://www.cgris.net

3.2.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样本同 3.2.1。按照 GB/T 12295 的方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表示,精确到

0.1%。

3.2.3 维生素 C 含量

样本同 3.2.1,按照 GB/T 6195 的方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用 mg/100g 表示,精确到

0.1 mg/100g。

3.2.4 可滴定酸含量

样本同 3.2.1,参照 GB/T 12293 的方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表示,精确到 0.01%。

3.2.5 糖酸比

根据 3.2.1 和 3.2.4 的结果,计算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精确到 0.1。

3.3 果肉硬度

在果实成熟期,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 20 个果实,采用硬度计测量,取平均值。单位

为 kg/cm2, 精确到 0.1kg/cm2

3.4 裂果

以 3~5 株树为观测对象。观察果实发育期间直到采收前的果皮开裂情况。根据树上开裂

的果实占树上总果量的比例,按下列标准确定裂果情况。

1 无裂果

3 少量裂果

5 严重裂果

3.5 果实外观

样本同 1.3.1,以果形大小、均匀度、新鲜度、颜色等进行综合评价。

1 差

2 中

3 好

4 很好

3.6 香气

样本同 1.3.1,通过嗅觉判断评价。

0 无

1 有

3.7 果肉风味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3 http://www.cgris.net

样本同 1.3.1,10 个或 10 个以上人品尝,根据口感结果和下列说明,确定种质的果肉

风味。

1 浓甜

2 清甜

3 酸甜

4 甜酸

5 酸

6 很酸

7 微涩

8 其他(注明)

3.8 果实品质

果实取样方法同 1.3.1。根据果肉厚度、质地、风味、果汁等综合性状进行评价。

1 差

2 中

3 上

4 优

4 抗逆性

4.1 抗寒性(待定)

4.2 抗旱性(待定)

4.3 耐涝性(待定)

5 抗病虫性(待定)

6 分子标记

对已进行过分子标记的种质,记录分子标记的方法,并注明所用的引物、特征带分子的

大小或序列以及所标记的形状和连锁距离。

7 细胞学性状

7.1 染色体数目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4 http://www.cgris.net

1 取材:取毛叶枣的根尖或茎尖,根尖分生组织易于识别和截取,为观察染色体的最

适宜材料。取材时间在上午 9~10 点为最佳。

2 预处理:在植物染色体的研究工作中,无论是对染色体进行计数,还是进行染色体

的组型分析及其他方面的观察,均以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最为合适。但处于分裂中期的分

裂相相当少。这些分裂中期相,还由于紧密的排列在赤道上,又有纺锤丝的牵连,所以,在

压片操作时很难使染色体分散,尤其是染色体较大或数量比较多的细胞,很容易产生染色体

的严重重叠,不仅不能识别单个染色体的形态,有时甚至连计数也困难。因此需要用化学或

物理的方法对材料进行预处理。这些方法的作用在于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但并不妨碍分裂前

期的进行。这样就可以获得比较多分中期分裂相。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导致染色体的收缩,使

染色体变短。预处理的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素(Colchicine)浓度范围可以从 0.01%~1%,

不过,通常用 0.05%-0.2 的浓度;对二氯苯,用饱和水溶液;8-羟基喹啉,溶于酒精难

溶于水,浓度范围 0.002-0.004。处理时间,一般 4-6 小时。

1 固定:一般用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氯仿:纯酒精=1:3:6),固定时间 2-24 小

时,放置在冰箱中,固定后保存在 70%酒精中。

2 解离:5N 盐酸室温下处理 5-30 分钟。

3 染色:目前应用较多的染色剂石炭酸-品红(Carbol fuchsin) 配方:Ⅰ——原液

A 称取 3 克碱性品红于 100 毫升 70%酒精中;原液 B 取 10 毫升原液加入 90 毫升 5%的石

炭酸水溶液(2 周内使用);染色液 55 毫升原液 B 加 6 毫升冰醋酸和 6 毫升 37%的甲醛。Ⅱ

——取配方Ⅰ中的染色液2-10毫升加 90-98毫升 45%醋酸和 1.8克山梨醇(Sorbitol)。

此染色液配制后为淡品红色,如果立即使用,染色较淡,放置 2 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

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染色步骤:

1)经固定后的材料转入 50%酒精中并用蒸馏水清洗。

2)用 1N 盐酸于 60℃解离 2-8 分钟;

3)经解离后的材料用蒸馏水洗几次。转入 45%醋酸中软化 10 多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

4)取出根尖置载片上,按常规压片。

5)用冰冻法脱盖片,室温晾干。

6)在二甲苯中透明约 0.5-1 小时。

7)用溶于二甲苯的任何树胶封片。

7.2 染色体倍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5 http://www.cgris.net

毛叶枣种质经染色体数目检测,确定其染色体倍数。

1 二倍体(2N=2X=24)

2 三倍体(2N=3X=36)

3 四倍体(2N=4X=48)

4 非整倍体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

16 http://www.cgri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