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b view内蒙古中环佳洁 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 · Web view内蒙古中环佳洁 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建 设 单 位(盖章):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11月

内蒙古中环佳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

编制

主持人

姓名

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

登记(注册证)编号

专业类别

本人签名

徐晓兰

20170352303

52016230007

B140803101

轻工纺织化纤

主要编制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

登记(注册证)编号

编制内容

本人签名

1

徐晓兰

20170352303

52016230007

000337

B140803101

全部

目 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10

三、环境质量状况12

四、评价适用标准15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9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3

七、环境影响分析24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4

九、环境风险分析评价35

十、结论与建议43

附图1地理位置图

附图2本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

附图 3项目四周照片

附图4平面布置图

附件1营业执照

附件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附件3总量计算说明

附件4地下水专篇

附件5地下水监测报告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王大艳

联系人

王大艳

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

联系电话

18845831111

传真

-

邮政编码

152500

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

东经128°71′865″,北纬46°96′847″。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机动车燃油零售

F5265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21.75

绿化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7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6%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8.1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位于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加油站于2004年建设后,闲置废弃多年。目前,该站不满足安全环保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及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拟对该加油站改建。加油站占地面积2021.75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他有关文件,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后,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此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加油站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因此,从产业政策符合性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三、工程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2021.75m2

生产规模:年销售油品800t,其中汽油350t/a,柴油450t/a。

2、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东侧45m为林地,南侧42m为鸡讷公路,西侧48m为民宅,北侧为原废弃站房。东侧、西侧、北侧为2.2米高通透式围墙。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本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项目四周照片见附图3。

3、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加油站原有情况: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原有罩棚一座,加油机4台;地下直埋罐5座(3座20m3汽油埋地单层油罐、2座20m3柴油埋地单层油罐),拆合储量为80 m³,为三级加油站。

本次改造内容:

1)原罐区清罐、检测合格后,拆除外运。新建SF双层油罐4座(4个50m³,1汽3柴)。新建操作井,所有工艺管线重新敷设,设置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及分散式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卸油管线安装卸油防溢阀。

2)原址原规模新建罩棚1座,占地面积729m2。利旧一层站房一座,维修硬化地面。拆除加油机4座;新设3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汽油加油机(带油气回收)。

3)设置液位变送器及测漏检测,液位超高(90%)时报警。并在卸油处和办公室内进行声光报警。地埋双层油罐设置测漏检测设备,储罐渗漏时在办公室进行报警;新建高清监控系统。

项目组成见表1-1。

表1-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

工程

加油站罩棚

新建罩棚1座,钢网架结构H=6m,占地面积为729.00m2。原有4台加油机拆除,新设3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汽油加油机(带油气回收)。

新建

储油罐

设置卧式埋地储油罐4个(新设3座50m3的埋地双层柴油罐、1座50m3的埋地双层汽油罐,合计容积200m3,柴油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为125m3,),SF双层罐(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新建

辅助

工程

站房

1层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72m²

利旧

围墙

2.2m高通透式围墙 L=50m

新建

依托工程

供水

引市政自来水,用水量为0.18t/d,65.7t/a

依托

供电

由当地国家电网提供。

依托

供热

冬季采用电采暖

依托

公用工程

排水

年污水排放量为52.56t,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新建

消防

站内储存灭火毯5块,消防沙2m3;本站设置4台加油机,共配置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具;油罐区附近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台;建筑物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配置5kg干粉灭火器8具。

新建

环保工程

废气

油罐设置油气回收系统,加油过程中使用油气回收专用油枪(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小呼吸回收效率为90 %),厂界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新建

废水

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新建

固废

加油站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送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罐底油泥产生量为0.3t/5a,集中收集后不储存,直接交由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

新建

噪声

车辆禁鸣、设备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

新建

地下水防渗工程

双层储油罐,防渗罐池,在建设项目场厂区地下水下游处设置1眼井深为100m的跟踪监测井并公开信息,制定应急预案。

分区防渗措施:储罐区和地下管道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加油区及卸油区划分为一般防渗区,其它地方划分为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一般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只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新建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014修订版)表3.0.9条规定,加油站的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2。

表1-2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级别

油罐容积(m3)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150<V≤210

V≤50

二级

90<V≤150

V≤50

三级

V≤90

汽油罐V≤30,柴油罐V≤50

罐容(汽油+柴油):(3×50+1×50)m3,总储量为200m3,折合汽油量为125m3,属二级加油站,该站项目建成后销售汽油350t/a,柴油450t/a,柴汽比为1.29。

4、油品来源及运输

本项目成品油外购,油品用油槽车送至本加油站,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已于供油企业签署供应协议,随时保证供应。

本项目所使用的油罐车是国家标准运油车,运油车已经安装了油气回收系统装置,在油罐车装卸油料的过程中,实现全封闭气体回收,限制油气向大气中排放。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汽油通过回收管路回到油罐车内。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达到油气回收目的。

5、主要设备

本项目加油站主要工艺设备见表1-3。

表1-3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V=50

1

汽油罐1个

V=50

3

柴油罐3个

2

汽油加油机

Q=5~50L/min

1

1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加油机

3

柴油加油机

Q=5~50L/min

3

3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加油机

6、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

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根据《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23/T727-2017:生活用水量按30L/人·d计,工作人员6人,用水量为0.18m3/d,65.7m3 /a。

(2)排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44m3/d,52.56m3/a。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3)供电

供电电源由当地供电网供应。

(4)供热工程

本项目冬季采用电采暖。

(5)消防

主要灭火设备如下:

表1-4灭火器配置一览表

序号

安全防护设施

火灾危险类别

灭火器

类型

数量

1

埋地罐区

35kg推车式ABC干粉

1台

灭火毯5块,沙子2m3

2

罩棚及加油机

4kg手提式ABC干粉

4具

3

站房

4kg手提式ABC干粉

8具(原有)

7、项目投资及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环保投资72万元,占总投资36%。

表1-5环保投资一览表

类别

环保设施

工程投资(万元)

施工期环境保护

防渗旱厕、扬尘遮盖、噪声设备隔声减振

20

运营期

废气

油气回收系统

1.5

废水

防渗化粪池

4

地下水保护

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油罐,防渗罐池储罐,地下水跟踪监测,并公开信息,制定应急相应预案

40

噪声

低噪设备、隔声、减振设施

0.5

固体废物

垃圾筒、罐底油泥处置等

3

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3

环保投资合计

72

8、劳动定员及工作天数

本项目工作人员6人,年工作365天。

四、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东侧为林地,南侧为鸡讷公路(主干路),西侧为民宅、烟囱、支路,北侧为原废弃站房、支路。该站设置了汽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及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具体参数见表1-6:

表1-6 站内设施与站外建筑物的安全防火距离 单位:m

站外建(构)

筑物

站内设备

埋地油罐

通气管管口

加油机

二级站(有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汽油

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西侧烟囱

51.4/17.5

56.3/12.5

64.3/12.5

三类保护物

西侧民宅

49.5/8.5

52.9/7

63.4/7

北侧原废弃站房

44.1/8.5

44.2/7

80.0/7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南侧鸡讷公路)

91.9/5.5

100.6/5

65.2/5

支路(西侧)

36.7/5

39.4/5

50.4/5

支路(北侧)

99.1/5

99.1/5

134.7/5

注:①表格中数字表示的意义为实测距离/规范距离。

表1-7 站内设施与站外建筑物的安全防火距离 单位:m

站外建(构)

筑物

站内设备

埋地油罐

通气管管口

加油机

二级站(有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柴油

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西侧烟囱

48.1/12.5

56.0/10

50.4/10

三类保护物

西侧民宅

46.1/6

52.6/6

49.6/6

北侧原废弃站房

44.3/6

44.2/6

80.5/6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南侧鸡讷公路)

91.9/3

100.6/3

47.3/3

支路(西侧)

33.3/3

39.1/3

36.6/3

支路(北侧)

98.9/3

99.1/3

134.7/3

注:①表格中数字表示的意义为设计距离/规范距离。

依据以上表可知: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距离均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版)第4.0.4条及4.0.5条的要求。

五、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加油站内由站房、储罐区、加油区、仓库组成。利旧站房位于站区中部。加油区位于站区南部,靠近道路。新建罐区位于站区中部,罐区由4台卧式储油罐组成,均埋地设置。南侧朝向道路开出入口,与道路圆滑相接。东侧、西侧、北侧为通透式围墙。

站内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车辆进、出口面向站外公路。站区周围空旷便于消防车通行,满足消防道要求。本项目站内设施防火间距均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版)中的规定,站内设施需设置一定的防火间距,本项目站内设施防火间距见表1-8。

表1-8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m)

设施名称

汽油罐

柴油罐

油品卸车点

站房

仓库

围墙

汽油罐

0.6/0.5

0.6/0.5

23.3/4

30.0/11.0

3.0/3

柴油罐

0.6/0.5

0.6/0.5

19.9/3

27.3/9.0

3.0/2

汽油通气管管口

9.0/3

27.4/4

36.2/10.5

3.0/3

柴油通气管管口

9.0/2

27.0/3.5

35.8/9.0

3.0/2

油品卸车点

31.6/5

汽油加油机

17.0/5

20.1/10.5

柴油加油机

17.1/5

18.8/9.0

注:①表格中数字表示的意义为设计距离/规范距离;②表中标准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版)确定;③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

由表1-8可知,站内各设施之间的距离均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版)中要求的防火间距。因此,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

图1-1 本项目平面布置图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于2004年建设,闲置废弃多年。目前,该站不满足安全环保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及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拟对该加油站改建。原有罩棚一座,加油机4台,单层砖混站房1座;地下直埋罐5座(20 m³汽油罐3座;20 m³柴油罐2座),拆合储量为80 m³,为三级加油站。

加油站原有污染情况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如下。

(1)废水

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原有员工6人。污水排放总量为0.18m3/d,65.7m3/a,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2)废气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汽车尾气、油罐大小呼吸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①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由于原有工程没有配备油气回收装置,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经通气管管口高4m全部排入到大气中,对环境空气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②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

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加油机、吸油泵产生的噪声以及油罐车及其它加油车辆进场时的汽车噪声,生产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同时采取减振、隔音等设施。原有加油站未进行过相关监测。

(4)固体废物

①生活垃圾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原有员工6人,产生量为3.0kg/d(按0.5 kg/人•天计),即1.095 t/a,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②危险废物

油泥:储油罐经过长期使用,在罐底积累的底泥需定时清除。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产生的油泥为危险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21-08),产生量约为 0.3t/5 年。油泥统一收集,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二、原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

(1)未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加油站产生的油气直接排放。

(2)原有5个20立方米埋地油罐为单层埋地油罐,单层埋地油罐会存在储油泄漏的风险隐患。

(3)原有油罐及加油机拆除,拆除的油罐及加油机收回,交给设备厂家回收处置。产生的油泥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类危险废物,清除后即运往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处置,不在项目场区内贮存。

三、以新带老措施

(1)拆除原有单层埋地油罐5个20立方米,新建4个50立方米双层防渗埋地油罐。

(2)安装油气回收系统。

(3)选择低噪音的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加强进出车辆管理。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南段山地及其西南山麓的丘陵、平原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27°38′20"~129°24′10",北纬46°28′40”~47°27′30",地理位置见图3-1-1。全市总面积为6620平方公里。东西跨越140公里,南北纵越115公里。东部、东北部与伊春市辖区接壤;南部、东南部与依兰、通河县毗邻;西南、西北与庆安县隔河相望。绥佳复线铁路横穿东西103公里,连接境内9个乡镇。

朗乡镇,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位于铁力市境东部,距市府64公里;东临带岭区,南邻南沟林场,西邻省树镇,北邻南烈经营林场;被称为翠花之乡。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小白村,地理坐标东经128°71′865″,北纬46°96′847″,地理位置情况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铁力市境内地层复杂、多样。它跨越张广才岭分区的伊春——玉泉小区和松嫩平原和孙吴小区两个边缘地带。境内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出露面积220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3.2%。市内地质构成的主要岩石为侵入岩,以深成的花岗类岩石为主,并有部分混合岩。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小兴安岭隆起带南端和松辽盆地边缘,境内地质构造形迹多样,比较复杂。依据地质力学观点.可以划分为华夏系、新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体系。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地貌,除此之外还有流域地貌、断裂构造地貌、丘陵平原地貌等。地貌状况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林地面积为733万亩,占总面积的76.5%;耕地面积39万亩,占总面积的4.1%;荒地面积47万亩.占总面积的4.9%;道路、村庄及其它占地面积97万亩,占总面积的10%。

朗乡镇境内地层复杂、多样。它跨越张广才岭分区的伊春——玉泉小区和松嫩平原和孙吴小区两个边缘地带。境内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地质构成的主要岩石为侵入岩,以深成的花岗类岩石为主,并有部分混合岩。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小兴安岭隆起带南端和松辽盆地边缘,境内地质构造形迹多样,比较复杂。依据地质力学观点.可以划分为华夏系、新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体系。

3、气候、气象

朗乡地处寒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侯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温湿而短促,年平均气温在0.36°C左右,最高气温为36°C,最低气温为-44.1°C。无霜期100天左右。

4、水文

呼兰河全长523km,流经12个市(县),是黑龙江省一条主要河流。其源头有两条支流汇成,一条是下小呼兰河,为呼兰河两大源流中最长者,全河在桃山境内,由东北向西南方流向,发源于呼源与铁力林业局交界处22林班,流经鸡岭、圣浪、神树、石长、桃东等5个场所,流至桃山正西3km处与呼兰河另一源流上呼兰河相汇,同入呼兰河。全河主干流长70km,有大小支流40余条,源头河宽不足半米,绕山穿谷,桃山西境最宽河道达50m,最浅处不足0.05m,最深入达3m,流量最大为每秒15m3,最小为5m3。另一条是上呼兰河,为呼兰河上游又一源流,是桃山第二大河,全河也在桃山境内,由东南向西北流向。发源于奋斗经营林场上游,流经奋斗、南河、上呼兰、柳河、春光、桃东等6个场所,至桃山正西3km处与下小呼兰河汇集后同入呼兰河,全河流长67.5km,有大小支流30余条,源头河宽也不足半米,至桃山西境最宽河道为45m,最浅处为0.03m,最深处为2.5m,最大流量为每秒12m3,最小为每秒4m3。另外桃山境内知名的河流还有白河、西掐河、柳河、喇叭河、东方河、钓鱼河、安全河、小东沟河等10条主要河流,各河支流有名水沟甚多,其中下小呼兰河中游支流水沟有金牛沟、秃顶沟、北斗沟、埋汰沟、马鞍山沟等,上呼兰河中上游支流水沟有林化沟、野猪林沟、大二沟等。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

本项目环境质量引用项目东侧10km处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新建建设项目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TSP、SO2、NO2。监测时间:农垦环境监测站于2017年7月1日~7月7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各监测因子的监测频率及数据的有效性规定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无法连续监测的特征污染物,监测其一次浓度值。连续监测7天, SO2 、NO2每天采小时浓度值,SO2 、NO2、TSP每天采日平均浓度。本项目与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新建建设项目均位于朗乡镇,场地开阔,周围没有重大污染源,环境质量相似,监测时间为2017年7月,为近三年监测数据,因此,引用数据合理。

本项目特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委托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11日~17日在本项目上风向、厂址、下风向进行监测。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小时值符合2mg/m3。根据常规污染物现状评价结果可知,监测点位SO2、NO2 1小时平均浓度值和24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区各评价因子均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呼兰河。本项目环境质量引用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9月19日对呼兰河水质监测数据结果,监测pH、CODcr、BOD5、NH3-N、TP。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现状水质已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1)的Ⅲ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

根据铁力市例行监测统计数据,目前该区域噪声主要环境背景噪声,区域昼、夜间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南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东侧为林地,南侧为鸡讷公路(主干路),西侧为民宅,北侧为原废弃站房。根据本项目特性和所在地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影响范围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等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四周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3-2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敏感目标

方位及距厂界最近距离

受影响人数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西山村

NWW1.9km

2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类

丰山村

E2.2km

950人

小白村

-

900人

狩猎村

NW950m

800人

奋斗村

NW1.3km

500人

环境风险

西山村

NWW1.9km

200人

-

丰山村

E2.2km

950人

小白村

-

900人

狩猎村

NW950m

800人

奋斗村

NW1.3km

500人

地下水

评价区地下水环境

区域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类

声环境

项目边界200m范围内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地表水环境

呼兰河

N1km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图 例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地下水评价范围

本项目位置

比例尺 2km

小白村

丰山村

奋斗村

狩猎村

西山村

图3-3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SO2

1小时平均

mg/m3

0.5

24小时平均

mg/m3

0.15

年平均

mg/m3

0.06

NO2

1小时平均

mg/m3

0.2

24小时平均

mg/m3

0.08

年平均

mg/m3

0.04

PM10

24小时平均

mg/m3

0.15

年平均

mg/m3

0.07

PM2.5

24小时平均

mg/m3

0.075

年平均

mg/m3

0.03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非甲烷总烃

时平均

mg/Nm3

2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

pH

无量纲

6~9

溶解氧

mg/L

≥5

高锰酸盐指数

≤6

COD

≤20

BOD5

≤4

氨氮

≤1.0

总氮

≤1.0

总磷

≤0.2

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

pH

-

6.5-8.5

总硬度

mg/L

≤45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硫酸盐

≤250

氯化物

≤250

≤0.3

≤0.1

挥发性酚类

≤0.002

耗氧量

≤3.0

硝酸盐

≤20

亚硝酸盐

≤1.0

氨氮

≤0.5

氟化物

≤1.0

氰化物

≤0.05

≤0.001

≤0.01

≤0.005

铬(六价)

≤0.05

mg/L

≤0.01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3.0

细菌总数

CFU/ml

≤100

石油类

mg/L

0.3

耗氧量

≤3.0

mg/L

≤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附录A

石油类(总量)

mg/L

≤0.3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dB(A)

昼间:60

夜间:5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

昼间:70

夜间:55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没有非甲烷总烃的标准。目前一致采用2mg/m3。

数据来源出处:

(1)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具体第244页。原文如下: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同类标准已废除,故我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5mg/m3。但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标准时选用2mg/m3作为计算依据。

(2)我国目前没有“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5mg/m3,长期为20mg/m3。我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中的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标准为4mg/m3,一般情况下,质量标准要小于厂界标准,因此采用2mg/m3作为小时标准。

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非甲烷总烃

4.0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

1.0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dB(A)

昼间

60

夜间

5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噪声dB(A)

昼间

70

夜间

55

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

pH

无量纲

6~9

COD

mg/L

500

石油类

30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非甲烷总烃≤25g/m3)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规定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的规定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2014年8月20日)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局部修订版)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

表4-1总量控制

污染物

非甲烷总烃

预测排放量(t/a)

1.816

核定排放量(t/a)

1.816

具体计算见附件3。

表4-2 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染物排放“三本帐”

类别

污染物

现有工程排放量(t/a)

以新带老削减量(t/a)

改扩建部分排放量(t/a)

改扩建后全厂排放量(t/a)

排放增减量

废气

非甲烷总烃

2.594

2.594

1.816

1.816

-0.781

废水

废水

0

0

52.56

52.56

+52.56

COD

0

0

0.016

0.016

+0.016

NH3-N

0

0

0.002

0.002

+0.002

备注

1.增减量中:新增(+)、减少(-)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工程

营运

管道铺设等基础施工

设备安装调试

场地

平整

噪声

扬尘

固废

废水

噪声

扬尘

固废

图5-1施工阶段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示意图

图5-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示意图

1、施工阶段

拟建项目的施工建设包括场地平整、管道铺设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运营四个阶段。其简单施工流程及各阶段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见图5-1。

2、营运阶段

首先油槽车将汽油(柴油)运至该供应站,将汽油(柴油)贮存于埋设于地下的油罐中(其中汽油罐1个,柴油罐3个),汽车油槽车卸油通过软管快速接头与地下卧式油罐进油管连通,通过自流方式将油品装入油罐,(车辆)按油品供应的不同,依次实施。

1)卸油及卸油油气回收流程

卸油:该站采用油罐车经连通软管与油罐卸油孔连通卸油的方式卸油。装满汽油、柴油的油槽车停在卸油固定停车位,待油罐车静止15分钟后,卸油员检查油罐车的安全设施,核对油品的数量,将槽车的静电接地线与固定的静电接地端子板连接好,核对油罐车的油品与相应的储罐,连接好卸油胶管和密闭卸油口。

汽油罐卸油油气回收:汽油油罐车卸下一定数量的油品,就需吸入大致相等的气体补充到槽车内部,而加油站内的埋地油罐也因注入油品而向外排出相当数量的油气。油气回收胶管和密闭油气回收接口,汽油通过密闭管道利用位差自流到相应的地下油罐中储存,汽油油气则回流至槽车内。

卸油及卸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图如下:

成品油

成品油

成品油

成品油

阀 门

软 管

油罐卸油孔

汽油油气

汽车油槽车

油 罐

图5-3 卸油及卸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图

2)加油及加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

加油:加油采用自吸泵加油工艺,将油品从储油罐吸出,经过加油机,加油枪加到汽车油箱中。

加油及加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5-4 加油及加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图

成品油

成品油

成品油

成品油

加油泵

加油机

加油枪

油气

油 罐

汽车油箱

油气回收工艺流程简述:油气回收工艺包括两个阶段,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是指采用密闭卸车方式将油料从油罐车卸进地下储油罐时,油罐内油气返回到油罐车的气相平衡式油气回收系统。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是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利用真空泵的外力将加油作业过程中逃逸出来的油气回收到储油罐的回收系统。油气回收系统的油气回收率高于90%,回收的油气最终通过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达到油气回收目的。

储油罐内的油气因压力变化通过储油罐呼吸管排放,储油罐呼吸管排放口安装呼吸阀,通气管管口高度为4 m。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施工期间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平整、各类建材及土石方进出施工现场带来的扬尘影响;

2、施工作业产生的含泥沙废水以及人员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各类建筑机械噪声对周围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改扩建后,工作人员无增减,即本项目工作人员6人,产生的废水水质简单,水量较小,年工作天数为365d,按人均用水量30L/d,生活用水量为0.18m3/d,即65.7m³/a,排水量以用水量的8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144 m3/d,52.56 m3/a;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废水污染物统计情况见下表。

表5-1 本项目废水统计一览表

分类

用水量

排放系数

废水产生量

主要污染物浓度(mg/L)

污染物产生量(t/a)

生活

污水

0.18m3/d

65.7 m³/a

80%

0.144 m3/d

52.56 m3/a

COD:300

氨氮:30

COD:0.016

氨氮:0.002

2、废气

(1)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加油站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油罐车卸油、储油罐存储、加油作业等过程造成燃料油以气态形式逸出进入大气环境,油气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有机物,从而引起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本项目年销售汽油量为350t,柴油量为450t,根据《大气挥发性有机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可知,加油站内挥发性气体排放系数为3.243g/kg油品,因此加油站汽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为1.135t/a,柴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为1.459t/a。加油站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总量为2.594t/a。

根据《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和《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对项目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进行计算(详见附件3),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油气总量为2.594t/a,其中柴油油气为1.459t/a、汽油油气为1.135t/a,小呼吸损失为0.27t/a。本项目拟定对汽油装置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油气收集及回收系统回收率为90%,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1.816t/a,其中汽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0.357t/a,柴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1.459t/a。

(2)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HC。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所以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

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加油机、吸油泵、油气回收装置装置产生的噪声及油罐车及其它加油车辆进场时的汽车噪声,加油机、吸油泵正常运行时噪声源强约为60~70dB(A)。一般汽车进出入加油站的车速较低,噪声强度在55~65dB(A)之间。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油泥。

(1)生活垃圾

本项目改扩建后,工作人员为6人,垃圾产生量以0.5kg/d人计,产生量3.0 kg/d,年工作天数为365d,年产生量为1.095t。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2)油泥:储油罐经过长期使用,在罐底积累的底泥需定时清除。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产生的底泥为危险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21-08),清除后即运往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处置,不在项目场区内贮存。底泥的清除、运输和处置均由具备该资质的专业公司完成,频率为5年一次,产生量约为0.3t。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处理后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油罐大小呼吸、槽车卸油、汽车加油过程

油气(非甲烷总烃)

2.594 t/a

1.816t/a

车辆

CO

NOx

HC

少量

少量

职工生活污水

废水量

52.56t/a

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COD

300mg/L

0.016t/a

氨氮

30mg/l

0.002t/a

职工人员

职工人员生活垃圾

1.095t/a

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油罐

罐底油泥

0.3t/5年

集中收集后不储存,直接交由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

加油机、加油泵

噪声

60~70dB(A)

厂界:

昼间≤60dB(A)

夜间≤50B(A)

油气回收装置

噪声

70~80dB(A)

加油车辆

交通噪声

55-65dB(A)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建成后,充分利用站区周围空地进行绿化,增加绿化面积,合理选择树种、花卉等品种,乔灌结合,选用常绿品种,起到美化、净化作用,降低厂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意义。

七、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间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将污染物对环境及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施工期污染以施工废水、施工大气、施工噪声和施工固体废物为主。

1、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配料、搅拌机等施工现场产生的少量废水。工程施工期间,严禁乱排和污染道路、环境等,严禁将施工污水散排。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应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内洒水降尘。生活污水要集中收集,排入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施工废水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伴随施工期的结束也将结束。

2、废气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等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会产生少量扬尘,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具体防治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现场设置围墙;

(2)施工场内道路应及时进行硬质覆盖;

(3)运输路面及时洒水压尘;

(4)应封闭贮存水泥、石灰等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是少量扬尘和汽车尾气,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为暂时性污染,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将消失。

3、噪声

施工噪声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距离防护、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等措施来实施的。

(1)降低设备声级: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与施工方式进行地基施工与结构施工;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的现象发生。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施工,以减缓局部累积声级过高风险。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4)局部隔声降噪措施:如达不到要求的距离,则需采用局部隔声降噪措施,将各种噪声比较大的机械设备远离环境敏感点,并进行一定的隔离和防护消声处理。

(5)施工车辆管理: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另外,还要加强项目区内的交通管制,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期间作业。

经上述治理后,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要求。

4、固体废物

为减轻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油罐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2)施工单位必须向有关的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好弃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

(3)施工期拆除的储罐等机械设备回收,交给设备厂家回收处置。

经上述治理后,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改扩建后,工作人员无增减,即本项目工作人员6人,产生的废水水质简单,水量较小,年工作天数为365d,按人均用水量30L/d,生活用水量为0.18 t/d,即65.7 t/a,排水量以用水量的8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144 t/d,52.56 t/a;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油罐大小呼吸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甲烷总烃。

(1)非甲烷总烃

根据《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为了减少加油站非甲烷总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油站需配置油气回收系统,对卸油油气和加油过程油气采取控制措施: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①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离罐底高度小于200mm;

②设置卸油油气回收口,增加卸油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100mm截流阀、密封式快速接头、球阀和帽盖;

③连接软管采用DN100mm密封式快接接头与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不能残留残油;

④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油罐,坡度不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50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①所有影响油气密闭性的部件,包括油气管线、所连接的法兰、阀门、快速接头以及其他相关部件都应保证小于750Pa时不漏气。

②埋地油罐采用具有渗漏监测功能的电子式液位计进行汽油密闭测量;

③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流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①加油产生的油气应采用真空辅助方式密闭收集;

②油气回收管线坡向油罐,坡度不小于1%;

③在油气管线覆土、地面硬化施工之前,应向管线内注入10L汽油监测液阻;

④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或滴油;

⑤油罐的呼吸管排放口安装压力/真空阀(呼吸阀),压力真空阀排放口距地平面的高度为4米;

⑥严格按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⑦当汽车油箱油面达到自动停止加油高度时,不应再向油箱内加油。

油气回收系统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建立的油气回收系统装置设计、建设符合《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中相关要求。加油作业和大呼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率可达90%。经油气回收后,本项目最终排放油气总量为1.816t/a,油气经处理后通过4m高通气管管口排放,可以减少加油站运营过程中的非甲烷总烃废气的排放,有助于保护环境空气质量。在认真落实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加油站内卸油油气、储油油气和加油过程油气控制措施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要求。

本环评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预测污染物的排放。大气污染物挥发油气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见表7-1。

表7-1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

主要参数

源的类型

面源

面源长度(m)

50

面源宽度(m)

40

面源高度(m)

4

污染物排放量(t/a)

1.816

污染物排放率(g/s)

0.058

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mg/m3)

0.1831

最大落地浓度与源的距离(m)

176

污染物浓度标准(mg/m3)

2.0

占标率(%)

9.16

经过预测得出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下风向176m处,落地浓度为0.1831mg/m3,占标率为9.16%,可见污染因子的落地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标准(小时均值2.0mg/Nm3);

污染因子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即4mg/m3)。

大气防护距离:

本项目以非甲烷总烃为污染源进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按项目用地确定面源宽度和长度。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标准(小时均值2.0mg/Nm3)。按大气导则推荐的模式计算其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为无超标点,因此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下图7-1。

图7-1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图

(2)汽车尾气

日常运营期,汽车进出加油站会排放一定量的尾气,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害成份,根据全国性的相关专项调查,一般离高速公路路肩10~20米外空气中的NO2、CO的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一般情况下,进出加油站的汽车流量和汽车的速度远小于公路上的车流通量和速度,尾气的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加油站对周边的影响不大。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预测内容

预测运营期厂界外1m的噪声级dB(A)。

2)预测模式

本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的工业噪声模式预测本项目各噪声源对厂界环境的影响。

室外声源:

计算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式中:

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Loct(r0)——参考位置r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ΔLoct——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其计算方法详见“导则”正文)。

如果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 oct,且声源可看作是位于地面上的,则

由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该声源产生的声级LA。

室内声源:

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式中:Loct,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Lw oct为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r1为室内某个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R为房间常数,Q为方向因子。

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

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将室外声级Loct,2(T)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第i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 oct:

式中:S为透声面积,m2。

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Lw oct,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计算总声压级

设第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 in,i,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in,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A out,j,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out,j,则预测点的总等效声级为

式中:T为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N为室外声源个数,M为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3)预测结果及分析

加油站运行期间的噪声主要为压缩机、加油机、吸油泵产生的噪声及油罐车及其它加油车辆进场时的汽车噪声,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设计中设备基础采取减振处理,设备1米处噪音如下表7-2。区域设置禁鸣限速标志,加强对进出车辆的管理,加强对场区的绿化带建设,可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厂界东侧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被接受。

表7-2 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预测点

贡献值

昼间

东侧外1m

35.94

南侧外1m

38.31

西侧外1m

35.46

北侧外1m

35.29

图7-2噪声预测等值线图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为3.0 kg/d,1.095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建设单位应将生活垃圾收集工作落实到个人,杜绝生活垃圾在站区内露天堆积和站区外的随意倾倒,避免因生活垃圾存放而产生的二次环境污染。

(2)油罐底泥污染防治措施

罐底油泥产生量为0.3t/5年,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清除后即运往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处置,不在项目场区内贮存。油泥的清除、运输和处置均应由具备该资质的专业公司完成。对环境无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5、地下水影响分析

见地下水专篇。

三、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表7-3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

监测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废气

加油站上风向、

加油站下风向

非甲烷总烃

1次/季度

非甲烷总烃

1次/季度

地下水

地下水下游跟踪监测井

石油类

1次/季度

噪声

厂界

连续等效A声级

1次/季度

四、总量控制

本项目运营期间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本项目新增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详见下表。

表7-4 项目污染物排放统计一览表

类别

污染物

现有工程排放量(t/a)

以新带老削减量(t/a)

改扩建部分排放量(t/a)

改扩建后全厂排放量(t/a)

排放增减量

废气

非甲烷总烃

2.594

2.594

1.816

1.816

-0.781

废水

废水

0

0

52.56

52.56

+52.56

COD

0

0

0.016

0.016

+0.016

NH3-N

0

0

0.002

0.002

+0.002

备注

1.增减量中:新增(+)、减少(-)

五、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根据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9月0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建设项目的环保实施三同时竣工验收一览表见表7-5。

表7-5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览表

序号

种类

污染物名称

污染防治措施

设备

验收内容及标准

1

废气

非甲烷总烃

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回收效率为90%)

3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单油品自吸泵式汽油加油机(带油气回收),设置卧式埋地储油罐4个(3座50m3的埋地双层柴油罐、1座50m3的埋地双层汽油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浓度排放监控限值(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4.0mg/Nm3);

油气排放处理装置

油气经处理后通过4m高通气管管口排放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25 g/m3

2

废水

COD

氨氮

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3

噪声

噪声

采用低噪环保设备,设置禁鸣、减速缓行等标识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

4

地下水

分区防渗措施:储罐区和地下管道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加油区及卸油区划分为一般防渗区,其它地方划分为简单防渗区。

重点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一般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只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1.2.2.1条的要求

5

固废

加油站人员生活垃圾

经统一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处置率100%

罐底油泥

产生的油泥清除后即运往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处置,不在项目场区内贮存。

六、污染源排放清单

本项目主要排放的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废水以及噪声和各类固体废物。-具体情况见表7-6。

表7-6 污染源排放清单

类别

排放源

产生量及浓度

排放量及浓度

处理措施

执行标准

废气

油气(非甲烷总烃)

2.594 t/a

1.816t/a

油气收集及回收系统回收率为90%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废水

职工生活污水

52.56t/a

COD

300mg/l

氨氮30mg/l

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

三级标准

固废

职工人员生活垃圾

1.095t/a

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

油罐

0.3t/5年

集中收集后不储存,直接交由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

噪声

加油机、加油泵

60~70dB(A)

厂界:

昼间≤60dB(A)

夜间≤50B(A)

选用低噪声先进设备、设置消音罩、车辆禁止鸣笛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dB(A)

油气回收装置

70~80dB(A)

加油车辆

55-65dB(A)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

染物

油罐大小呼吸、槽车卸油、汽车加油过程

油气(非甲烷总烃)

油气收集及回收系统回收率为90%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mg/m3

进出车辆

HC

CO

NOX

减少车辆在站内的停留时间等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

地表水

生活污水

COD

氨氮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地下水

地埋油罐

石油类

双层罐(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罐池,地下水跟踪监测,并公开信息,制定应急预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

固体废物

职工人员

加油站工作人员生活垃圾

经统一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固废处置率100%。

油罐

罐底油泥

集中收集后由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部门进行清运处置。

噪声

加油机、加油泵、油气回收装置、风机

噪声

采用低噪环保设备,减振。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 48-2008)中的2类和4类标准限值。

加油车辆

在加油站区内设置禁鸣、减速缓行等标识

九、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1、重大危险源识别及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2004]56号)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9-1、9-2。

表9-1危险源统计

危险源

燃料

单个罐容积(m3)

数量(个)

储油量(t)

贮存位置

罐区

汽油

50

1

29.6

地下

柴油

50

3

103.2

卸油、加油区

汽油

柴油

卸油、加油均通过地下管道传输;

加油区设汽油、柴油加油机共4台。

注:罐的充装系数取80%,汽油密度取740kg/m3,柴油密度取860kg/m3,柴油罐容折半计入总罐容。

表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单元名称

单元内物质名称

临界量(t)

单元内危险物质量(t)

qi/Q值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罐区

汽油

200

29.6

0.148

柴油

5000

103.2

0.021

由上表可以看出,汽油、柴油贮存量Σqi/Q=0.169<1,按GB18218-2009规定,该加油站罐区属非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关于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二级评价内容主要是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3、机动车燃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表9-3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①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及化学性肺炎。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急性经口中毒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病,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②理化特性

外观及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熔点(℃)

<-60

相对密度(水=1)

0.70~0.79

闪点(℃)

-50

相对密度(空气=1)

3.5

引燃温度(℃)

415~530

爆炸上限%(V/V):

6.0

沸点(℃)

40~200

爆炸下限%(V/V):

1.3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易溶于脂肪。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③稳定性及化学活性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高热。

禁配物

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④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小鼠径口),(120号溶剂汽油)

LC50 103000mg/kg小鼠,2小时(120号溶剂汽油)

急性中毒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化学性肺炎。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急性经口中毒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病,皮肤损害。

刺激性

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灭火剂

泡沫、干粉、CO2、砂土,用水冷却容器(用水灭火无效)

表9-4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①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②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途径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

闪点℃

45~55

相对密度

0.87~0.9

沸点℃

200~350

爆炸上限%(V/V)

4.5

自然点℃

257

爆炸下限%(V/V)

1.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氧化碳、醇,易溶于脂肪

③稳定性及化学活性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高热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④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 (目前尚无数据)

急性中毒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慢性中毒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

刺激性

具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灭火剂

泡沫、干粉、CO2、砂土,用水冷却容器(用水灭火无效)

4、环境风险原因分析

虽然该加油站汽油和柴油贮量未超过GB18218-2009规定的临界量,属非重大危险源,但由于燃料油的燃、爆性,仍然存在泄漏、爆炸、火灾等风险,主要原因是管线缺陷,焊缝开裂,基础工程不合格,管道腐蚀及违规操作、管理不善、自然灾害等。为降低风险概率,其设计和施工要严格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版)的各项规定,为增大对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应按地震裂度八度设防,提高储油基础结构的抗震强度,确保储油罐和输油管线在一般的自然灾害下不发生泄漏。

5、环境风险概率分析

项目属石化行业的储运系统。根据对同类石化企业调查,在最近十年内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中,以设备管道泄漏为多,占事故总数的52%;因人为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21%;污染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事故占15%;其他占12%。

据统计报导,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概率小于万分之一,并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我国北京地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50多年来建立800多个油罐,至今未发生油罐的着火、爆炸事故,据全国统计,贮罐火灾、爆炸事故概率低于3.1×10-5/年。

6、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可能发生的最大可信灾害事故

本工程的功能主要是对各种燃料进行储存及零售,工艺流程包括汽车卸油、储存、加油等。根据工程的特点并调研同类型项目的事故类型,本加油站主要事故类型是溢出与泄漏,若遇明火、静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油类泄漏或油气蒸发;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③油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有明火或静电;只有以上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

储油罐可能发生溢出的原因如下:①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加油过程中罐满溢出;②在为储罐加油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致使油类溢出;③在加油过程中,衔接不严密,致使油类溢出。

储油罐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如下:①输油管道腐蚀致使油类泄漏;②由于施工而破坏输油管道;③在收发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油类泄漏;④各个管道接口不严,致使跑、冒、滴、漏。

从前面两种事故分析来看,第一类事故出现的频率较低,但其危害性较大,一旦出现,瞬间即可完成,并且很难进行补救和应急,其后果十分严重。本加油站采用卧式油罐埋地设置,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采用卧式油罐埋地设置比较安全。从国内外的有关调查资料统计来看,油罐埋地设置,发生火灾的几率很小。即使油罐发生着火,也容易扑救。

第二类事故的发生频率相对第一类事故要高一些,其发生带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这类事故的出现对环境的影响将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带来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只要各输油管道与油罐都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并采取有效的检测渗漏设施,加强巡查和管理,按照行业操作规范作业,产生该类事故的几率也很小。

(2)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以下仅就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

①对地表水的污染

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非甲烷总烃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再次,成品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2的烷烃类、芳烃类、醇酮类以及卤代烃类有机物,一旦进入水环境,由于可生化性较差,造成被污染水体长时间得不到净化,完全恢复则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②对地下水的污染

储油罐和输油管线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的燃料油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这样即便污染源得到及时控制,地下水要完全恢复也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应当采用玻璃钢防腐防渗技术,对储油罐内外表面、油罐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均做防渗防腐处理;设置防漏槽,把油罐放置在防漏槽内;加油站一旦发生溢出与渗漏事故,油品将由于防漏槽的保护作用,积聚在防漏槽内,对地下水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③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对于突发性的事故溢油,油品溢出后在地面呈不规则的面源分布,影响油品挥发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油品蒸汽压、现场风速、油品溢出面积、油品蒸汽分子平均重度。

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工艺。应当采取防渗漏检查孔等渗漏溢出检测设施,可及时发现储油罐渗漏,再由于受储油罐罐基及防渗层的保护,渗漏的成品油将积聚在储油区。

储油区地面应采用混凝土硬化,较为密闭,油品将主要通过储油区放散管及入孔井非密封处挥发,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扩散,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槽车卸油时要采用密闭、带油气回收系统的卸油方式和安装防静电装置。

本项目厂区地面硬质化,并且严格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及2014局部修订要求,采用玻璃钢防腐防渗技术,对储油罐内外表面、防油堤的内表面、油罐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均做了防渗防腐处理,加油站一旦发生溢出与渗漏事故,油品将由于防渗层的保护作用,积聚在储油区,即使油品泄漏也不会对厂区内土壤、农田产生影响。

7、防范措施

(1)规范化设计

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严格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版)中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2)强化管理

各类事故及非正常生产情况的发生大多数与操作不当、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①加强油罐与管道系统的管理与维修,使整个油品储存系统处于密闭化,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②每个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工作上与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职责、责任必须明确。

③对各类贮存容器、机电装置、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人、限期落实整改。

④建立夜间值班巡查制度、火险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安全防火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人头。

⑤建设单位要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建立风险事故应急对策和预案。

(3)要按标准要求备足灭火器材

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油储罐区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设置灭火毯5块、砂子2m3。灭火器要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固定要稳、铭牌要朝外。

站区设置消防器材箱,采用统一规格产品。依围墙而设箱内放置灭火器、灭火毡、消防锹镐等灭火器材及工具。

(4)设置预警系统

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和连锁切断系统,当一旦发生油气回收处置系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小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可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可以最大限度的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事故救援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和组成:

②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

③应急培训和演习;

④应急救援行动;

⑤现场清除与净化;

⑥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停电时的应急预案;

②易燃易爆物料(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③发生火灾时的应急预案;

④发生爆炸时的应急预案;

⑤发生人员中毒时的应急预案;

⑥发生人员烧伤时的应急预案;

⑦生产操作出现严重触电、高温烫伤伤害和严重机械伤害时的应急预案;

⑧生产操作控制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⑨特殊气象条件和自然火灾时的应急预案。

1、应急机构和职责

项目组建风险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加油站风险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加油站安全负责人

成员:加油站工作人员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①执行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

②发生重大事故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实施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③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④负责对厂区内应急救援队伍下达指挥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⑤向上级部门汇报、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等,负责发布新闻报道;

⑥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⑦组织安全教育,救援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9、结论

本项目只要采取规范化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加强管理,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杜绝油的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要防火、防爆、防雷击,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可以将事故概率减小到10-5/年以下,其运营是安全的。

十、结论与建议

1、 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结论

环境空气:本项目环境质量引用项目东侧10km处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新建建设项目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TSP、SO2、NO2。监测时间:农垦环境监测站于2017年7月1日~7月7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各监测因子的监测频率及数据的有效性规定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无法连续监测的特征污染物,监测其一次浓度值。连续监测7天, SO2 、NO2每天采小时浓度值,SO2 、NO2、TSP每天采日平均浓度。本项目与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新建建设项目均位于朗乡镇,场地开阔,周围没有重大污染源,环境质量相似,监测时间为2017年7月,为近三年监测数据,因此,引用数据合理。

本项目特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委托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11日~17日在本项目上风向、厂址、下风向进行监测。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小时值符合2mg/m3。根据常规污染物现状评价结果可知,监测点位SO2、NO2 1小时平均浓度值和24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区各评价因子均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呼兰河。本项目环境质量引用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9月19日对呼兰河水质监测数据结果,监测pH、CODcr、BOD5、NH3-N、TP。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现状水质已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1)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根据铁力市例行监测统计数据,目前该区域噪声主要环境背景噪声,区域昼、夜间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北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标准)。

地下水环境:通过委托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现场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三、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

本项目无需供暖,非甲烷总烃为1.816t/a,污染物排放总量应在区域内平衡解决。

4、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该项目在采取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从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等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五、环境保护措施

1、地表水水环境

本项目建成后所排废水主要是加油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化粪池,后定期拉走。

2、环境空气

(1)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甲烷总烃

项目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为2.594t/a,项目设置有油气回收系统对加油站卸油和加油机加油过程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进行回收。同时,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并配套建设油气回收装置,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排放。

根据同类工程类比数据,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对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产生的油气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本项目以90%计。则项目排放非甲烷总烃的量为1.816t/a。

经计算本项目的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浓度排放监控限值,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4.0mg/Nm3,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HC。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不大。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噪声主要为加油机产生的噪声及油罐车及其它加油车辆进场时的汽车噪声,由于安装了减振、隔声设施及限速行驶,禁止鸣笛,并充分绿化,厂界南侧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加油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为3.0 kg/d,1.095 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

(2)罐底油泥

罐底油泥产生量为0.3t/5年,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清除后即运往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处置。

六、可行性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选址合理,符合当地区域规划;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使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总图布置合理。本项目运营时须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对策及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因此,从环境角度考虑,该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七、建议

为了实现生产目标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管理应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及投产后,加油站的环境管理部门要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将工程的环境管理纳入工厂整个环境管理计划当中,认真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协调好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搞好本项目建设。

附图1地理位置图

图 例

本项目位置

比例尺 100m

民宅

林地

鸡讷公路

废气站房

本项目所在位置

附图2本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

项目西侧 项目南侧

项目北侧 项目东侧

附图3 项目四周照片

附图3平面布置图

附件1 营业执照

附件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站址

大气保护目标

附件3总量计算说明

非甲烷总烃

1、产生量

本项目非甲烷总烃产生量根据《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进行计算:

(1)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总量

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年销售量(kg)×3.243g/kg油品;

本项目汽油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350×1000kg/a×3.243g/kg=1.135t/a;

本项目柴油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450×1000kg/a×3.243g/kg=1.459t/a;

本项目汽油与柴油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2.594t/a。

(2)汽油罐小呼吸量

依据《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汽油小呼吸产生量(m3/a)

式中:LDS─拱顶年小呼吸损耗量(m3/a);

P─油罐内油品本体温度下的蒸汽压(kPa),油品本体温度取自油品计量报表,如果缺乏这类资料,油品本体温度可取大气温度加2.8℃;P=25.6;

Pa─当地大气压(kPa(A));Pa=101.325;

H─油罐内气体空间高度(m),包括油罐罐体部分预留容积的高度和罐顶部分容积的换算高度;H=1;

△T ─大气温度的平均日温差 (℃);△T=10;

Fp─涂料系数1.2;

K2─单位换算系数,K2=3.05;

K3─油品系数,汽油K3=1;

当D=2.8时,查图A.0.3求得C1=0.47。

单个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m3/a)=(0.024×3.05×1×××1.2×0.47)m3/a=

0.024×3.05×1×0.34×5.94×1×3.16×1.2×0.47=0.37m3/a;

单个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t/a)=0.37m3/a×汽油密度=0.37m3/a×740kg/m3=273.8kg/a=0.27t/a;

则本项目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t/a)=单个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t/a)×项目汽油油罐数量=0.27×1=0.27t/a。

(3)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量

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产生量=汽油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汽油小呼吸产生量=(1.135-0.27)t/a=0.865t/a

2、预测排放量

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排放量=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产生量×(1-油气回收效率)= 0.865t/a×(1-90%)=0.087t/a;

汽油储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本项目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0.27t/a

汽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汽油油罐小呼吸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汽油加油作业及大呼吸排放量=0.27+0.087=0.357t/a;

柴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柴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1.459t/a

本项目总排放量=汽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柴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0.357+1.459)t/a=1.816t/a。

表1本项目挥发性有机物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t/a)

损失原因

产生量(t/a)

治理措施

排放量(t/a)

小呼吸损失

0.27

-

0.27

大呼吸损失

加油作业损失

汽油0.865

油气收集及回收系统,回收率90%

0.087

柴油1.459

-

1.459

合计

2.594

-

1.816

则本项目非甲烷总烃预测排放总量为1.816t/a。

3、核定排放总量

本项目预测排放总量=核定排放总量=1.816t/a。

1

附件4地下水专篇

铁力市桃山商贸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篇

内蒙古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