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 memorial booklet

50
Simon Li 1954–2012 2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Page 1: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Simon Li 1954–2012

懷念

Simo

n Li 1954–2012

2

Page 2: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Page 3: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Page 4: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

李 慶 生 (Simon),廣 東 東 莞 人,1954 年 出 生 於 香港。家中排行第一,有兩弟一妹。父親為汽車技術員,母親為家庭主婦,家境清貧。1958 年,父親本着愛國的心,毅然決定舉家回中國大陸生活,

參 與 大 躍 進 運 動,歷 經 三 年,於1961 年又舉家返回香港,從此在港

定居。

Simon 回港後即入讀東莞同鄉會小學。父 母 深 信 知 識 可 改 變 命 運,對子女的寄望甚殷,對長子的期望尤甚。他也不負雙親所望,在學業上用功甚勤,成績優異,先後於培聖中學、文理書院、伍華書院完成中學及預科課程。1975 年,考入香港大學翻譯系。同年,父親因病去世,身為長子的他從此擔當起父親的角色,照顧家人。得到母親的鼎

力支持和鼓勵,他一方面繼續學業,一方面到夜校任職,半工半讀,於 1978 年取得榮譽學士學位。

礙於家庭經濟壓力,Simon 投身社會後,須一身兼數職,於新法書院任教師,又同時在保險公司兼任營業員,還於晚上到協同夜中學任教。夜校的學生大都是半工半讀、期望憑知識力爭上游的一群,Simon 對他們每多鼓勵,更願意為成績落後的學生免費補習。

執教鞭的同期,Simon 出任中大出版社的市務經理,從此接觸教科書出版業。1982 年,任職香港生

產力促進中心的市場顧問,為電子業界服務。1985

年,他轉職到電腦生產公司 Ergo Electronics。該公司的電腦遠銷海外,他需要經常到世界各地去洽談生意,而在外國辦展銷會,往往要於外地逗留個多月,這一切都為 Simon 累積了寶貴的海外工作經驗。1988 年,重投出版界,於一位大學同學創立的保祿出版社任市務總監。1990 年,任職牛津大學出版社市務總監,2001 年,更擢升為區域董事總經理,成為牛津大學出版社首位出任此職位的華人。

Simon 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工作 22 年,成績斐然,大略可歸納如下:一、他一方面鞏固牛津傳統的英語教育出版業務,另一方面以「啟思」的品牌,開拓中國語文教科書市場,課本甫踏入市場,即取得領導地位;二、把牛津傳統的「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定位轉變為「教育方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以適應教育改革和競爭激烈的教科書市場;三、把牛津過去以香港教科書為主的單一核心業務,擴展為三個核心業務——香港教科書、中國大陸合作出版和版權業務;四、以盈利計,牛津

(中國)仍然穩佔牛津全球十大分社之首。

Simon 對香港出版業的發展十分關注,投入不少時間擔任公職,例如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中英文教事業協會副會長、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主席等,大力推動香港出版業和教育出版業的發展。在保護出版界知識產權上,也做了大量工作,為業界爭取版權權益。

同時,他積極參與香港社會事務,關心國家發展,

生平

三兄弟小時候

Page 5: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共諧連理

先後出任香港特區選委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等職,盡心盡責。

Simon 童年時居於土瓜灣,後來遷往彩虹邨。當年的鄰居中,有一個小女孩,名叫熊玉娥,與 Simon 分外投緣,她就是後來 的 李 太 太。他 們 於 1981 年共諧連理,育有一女,康琪。Simon 對工作的投入,人所共

知,李太太也深明丈夫的個性,把家庭大小事項打點妥當,讓丈夫可以專注事業。Simon 很愛惜女兒,也十分着緊她的學業,是一位要求嚴格的父親,遇上女兒考試,定必請假替她溫習。對女兒在學業路途上的每個抉擇,多加指引。

2005 年,Simon 不幸患上癌病,經過悉心治療,曾康復過來,可惜及後復發。他憑着堅強的意志,一直與癌病對抗,繼續熱情投入工作,為出版界作貢獻,直至生命最後一刻。2012 年 8 月與世長辭。

父女趣事一:乖巧的女兒愛送聖誕卡給爸爸,用英文寫上祝福語。認真的爸爸欣然收下後,會批改錯字和文法,交給女兒

父女趣事二:父女二人都不愛做家務,有一天,兩人閒坐沙發上,媽媽訓示他們:「你們多大了,不幫忙做點家務?」女兒說:「我三歲。」爸爸也說:「我五歲。」

Simon 也有愛玩的一面,某次出版商會旅行,在一棵連理樹前,與太太相擁合影

3

大學畢業

家住彩虹邨

Page 6: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4

Page 7: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家 •庭•篇

Page 8: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6

生命不在乎長短 只要曾發光發熱

李慶生:

我的良師益友,有緣共度三十一個寒暑,期盼若干年後,共聚在另一個國度。

妻 熊玉娥 (Tina)

Page 9: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7

家庭篇

Page 10: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8

我最親愛的 Daddy:

直至這一刻,我還是不想相信您已經離開了,這是場夢嗎? 因為我記得不久之前您才摸着我的肚子,說會為裏面的 baby 取中文名字,叮囑我萬事小心,還跟 Mummy 一起取笑我發胖了。

當我見到 Mummy 凌晨的來電,還以為她想囑我隔天來看您時要多買一點物資,但傳來的是她帶着急切的聲音說:「你 Daddy 情況危怠,立刻趕來醫院!」一路上,我不斷祈禱希望 Daddy 可以捱過這一關,但到達時看到護士的眼神,我已經知道來不及見您最後一面了。

我的世界停頓了,只懂抱着 Mummy 放聲痛哭。堅強的 Mummy 一邊哭一邊安慰我,說不要哭得太厲害,否則爸爸不能安心上路。我只好忍着淚,緊握您瘦瘦的手對您承諾會好好照顧 Mummy 和照顧自己,請您不用擔心。只是當我看到衣物遮蓋下您瘦得令人不忍卒睹的身軀,我不禁責怪自己,怎麼我察覺不到您的病已經如斯嚴重,我應該多陪您、關心您、支持您、擁抱您,對您說我愛您,但一切已經太遲了!Daddy 對不起!

回到家哭着躺在牀上,腦海裏的往事一幕幕浮現:兒時您陪我玩捉迷藏,為我表演魔術,在我牀前說虎姑婆的故事,輕撫我的眼睫毛哄我入睡。讀小學時您放假陪我讀書,每次收到成績表後是「例牌」的三小時訓話加「趕我出街」的威脅;每次我的芭蕾舞

表演您怎樣忙都會來捧場。選大學時我們意見不合大吵一場,赴英唸碩士時您堅持陪我安頓買家具;畢業時我第一次覺得您為我而驕傲。當我首次找工作時,您和我一起預備面試;之後面對工作逆境時您又會勉勵我。

我要結婚了,您比我還要緊張,也為婚宴鬧意見,但我知道您是因為愛錫我才想事事完美。在婚宴上跟您跳舞,我還記得您望着我的眼神,半帶不捨半帶欣慰,但大意的我卻忘了在台上再三感謝您,為此我內疚至今。對不起 Daddy ,謝謝您如此愛我。

一切往事都像是剛剛發生,轉眼間您已不在了。我以為您會康復的,我以為您會等到孫兒出世的。我知道這不是夢,只好哭着起牀,狠狠的痛哭起來。我開始怪您只忙工作不理身體,為甚麼您要撇下我和 Mummy?我知道您很愛工作不想在九月退休,您是故意在退休前離開的嗎?但當我們翻看您的照片,看見工作中的您時常面帶笑容,渾身散發耀眼光芒,我頓時明白了。Daddy,工作給予您力量為您的生命帶來光彩,與您共事過的都說您是業界的靈魂人物,我為您而感到驕傲,所以您開心就夠了,我不會再怪您。

哀傷有時,振作有時,即使難捨,也要學習放手。再難過,也要哭着過。當我仰頭看天想起您時,終有一天可將眼淚化為微笑,因為我知道您已經不再受病痛煎熬,在天堂悠然自得,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默默的守護着我們。

慈父深恩 常在我心

Page 11: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9

家庭篇

Daddy,我會堅強的生活下去,照顧 Mummy,

教您的孫兒要學公公一樣,做人頂天立地,以德服人。我會謹記您的教誨,凡事全力以赴,持之以恆,對人要有愛心,要懂得明辨是非黑白。您永遠是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肥Daddy。Daddy,您常在我心,我會永遠懷念您、愛您,今生能做您的女兒是我的福份,希望來生可以再做您的孩子。

再見,Daddy,一路好走!

永遠懷念您愛您的女兒 李康琪

Page 12: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10

好幾天沒見了爸爸您瘦多了神情也幽幽的頭髮也更白了

您還記不記得以前您教我怎麼做功課我們聊天我們說笑一切都是美好的

現在一切都變了您已經離開了您笑着說沒甚麼可怕只要自己心態好就好了

現在唱這首歌給您聽想讓您知道我愛您沒有哭泣 沒有難過我一直一直想念着您的

爸爸您一定要放心其實我已經長大不會像以前那樣還哭哭啼啼跟您撒嬌爸爸您更不要擔心我會像您說的那樣不管遇到甚麼挫折都要堅強堅強 我一定會堅強

爸爸給我的堅強

今天睡醒時夢裏的您很快樂享受安靜的美品嚐幸福的味

想念拖着淚要告訴您下輩子還當您的孩子您的微笑所有回憶全部都鎖在心裏

爸爸您一定要放心其實我已經長大不會像以前那樣還哭哭啼啼跟您撒嬌

爸爸您更不要擔心我會替您照顧媽媽不管遇到甚麼挫折都要堅強堅強 您永活在我心

女兒 李康琪

Page 13: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11

家庭篇

To Simon, my father-in-law

Simon, you left us way too early — too early to meet your grandkid to come

and too early to see your daughter become a loving mother. You shall rest

in peace, knowing that your closest family is loved and will be taken care

of. We will all miss you dearly.

Ivan, your son-in-law

Page 14: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12

我們的大哥 Simon,生長在一個普通的低下階層家庭,共有兄弟三人及一個妹妹。父親是一個熱心愛國的修車師傅,母親是典型的傳統家庭主婦。我們成長在一個並不富裕,甚至可算是貧窮的家庭。一家六口,最初住在土瓜灣北帝街一個丁方百呎的板間房,一扇窗戶也沒有。後來,我們幸運地可以搬往廉租屋,也不過是彩虹邨一個約二百餘呎的單位,生活尚可温飽,其他資源則十分匱乏。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極盼望子女多受教育,努力求上進。由於爸爸愛國,我們一家由香港回歸祖國,參與了一場轟烈的「大躍進」運動,折騰了三年多後才返回香港,重新開始,因此哥哥和我都錯失了接受幼兒教育的機會。

在父母的鼓勵下,加上哥哥天資聰敏及有過人的毅力,他的學業總是名列前茅。我們在一個資源匱乏,生活環境極不理想的地方成長。我們居住的單位在地下,向着升降機大堂,人來人往,十分嘈雜,難以集中精神做功課和温習。但大哥卻能憑過人的專注力和毅力,克服障礙,人窮志不窮,每每取得卓越的成績,不斷超越自我。

命運總是愛跟人開玩笑,困難的時刻一再降臨。我們的父親早逝,猶記得那是 1975 年,大哥剛考進香港大學,但我們卻失去唯一的家庭經濟支柱。幸好我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縱有甚麼困難,她都一力承擔,誓要每個子女都能受最高的教育。結果大哥不負所望,努力完成了大學課程。

後來,大哥投身社會,牛津大學出版社是他三十多

精神不死 風範長存 大哥,永遠懷念您……

年的工作生涯中,服務最長的機構,也是他人生的終點站。大哥是一個頗「多心」的人,三至五年就要搬家一次,但他竟然在牛津工作了廿二個寒暑,可能他真的視牛津為大家庭。我相信大哥在牛津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而事實上他也在牛津成就了一生的事業,而且成就非凡。可惜,他的生命太短暫了,未能讓他繼續發光發熱,貢獻社會,也未有機會享受到人生美好的另一面,還要他歷盡病魔的纏繞,真是太不公平了。我們都以他為榮,他永遠是我們的大哥,永遠是我們心中的精神領袖。

談到大哥的人生觀,面對生死,他總是豁達積極的。人的生命有限,這是先天的無奈,但他認為人生的意義,是由自己手中的彩筆去繪畫的。我深信大哥所選擇的人生道路,對他來說肯定是富有意義的,因為他已將生命的能量發揮到極限,今生無悔。另一方面,認識大哥的人,都會感受到他的正能量。說起來,我也經歷過兩次生死的關口,是大哥引領我坦然面對,對生命無畏無懼。所以我相信大哥也是去得坦然,無牽無掛,惋惜的是他英年早逝,社會失去了一股寶貴的正能量。

最後,我想大家永遠記得大哥給我們的啟示,對生命無畏無懼,積極面對人生,為社會發展貢獻正能量,為社會發展盡一分力。請大家不要悲傷,讓我們永遠、永遠懷念這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大哥。讓他的精神不死,風範長存!

二弟 慶華

Page 15: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13

家庭篇

悼慶生大伯 To Simon, my brother-in-law

It was shocking and saddening that Simon, the head of our

family, left us in the midnight of 26 August. It was a terrible loss

to our family,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he society.

Simon was a ma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ies. His academic and

career achievements were outstanding. We were all impressed by

his courage and hi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and life. We

will cherish his good deeds and remember him dearly.

After fighting the disease for over seven years, Simon is now

finally resting peacefully and comfortably in Heaven.

Dear Simon, your memory lives on. We will be strong and more

united in overcoming any difficulties ahead. Most importantly,

we will spare more time for all those we love.

Rest in Peace.

Liana Li, your sister-in-law

紅日正方中雁行斷飛痛未完今生夢寄雲月清風

弟婦 玉瓊

Page 16: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14

親愛的伯伯︰

您突然離世,實在令我很傷感和難過。

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的慈愛和教導,守護着我成長。我會永遠懷念小時候我們兩家人一起走過的日子。您慈祥的愛護、我們溫馨的聚會、一起去過的旅行,還有一起吃過無數的美食,這一切一切,我都會銘記在心。

願您在遙遠的地方得到解脫,不用再受病痛的煎熬。伯伯,永別了,希望您好好安息。永遠懷念您!

姪兒 卓翰

I was deeply saddened to hear that Uncle Simon passed away. I am writing this short

article in order to express my sorrow and respect for him.

Although I do not speak Cantonese and met Uncle Simon only several times, I could

see how respectable he was. He was more than just my uncle. Being a great leader and

a wonderful father who built a strong bond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took care of

everyone, Uncle Simon’s existence is irreplaceable to the Li’s family. I also appreciated

that he held firmly to his own personal philosophy all his life. I deeply admire his

persistence and will always remember him. It is a tragedy that we lost him, but hi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what he had done for us will be in our heart forever.

Rest in peace, dearest Uncle Simon.

Soonyong Jung

To Uncle Simon

Page 17: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15

家庭篇

In my memory, Simon was a born leader with vision,

ideas, persistence, devotion and love. He loved his family,

country, company and friends.

We grew up in a grass-roots family in the 1950’s. Ever

since our father passed away 37 years ago, you assumed the

role of our father. Your love, persistence and values have

been keeping the whole family united.

Your devotion to your job was greatly felt by everybody

around you. Sometimes, I could not help but wonder about

your priority – your job over your health. Nevertheless, I

fully respect and support your choice. Your early departure

was not only sad news to the family, but also a great loss to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s the saying goes, “Behind a successful man, there is a

woman.” Simon was no exception. Tina has been silently

supporting Simon and tirelessly taking care of him

throughout the year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her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Anki, you have great

parents and they love you more than anything in the

world.

Simon, my dearest brother, please rest in peace. I assure

you that the family will continue to be strong and united.

You are always in my heart.

Man,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imon, my beloved eldest brother

Page 18: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電話筒內傳來嫂嫂急促而顫抖的聲音:「Simon 已經certified 了!」我嚇得反應不過來,放下電話後,有點不知所措。接下來的幾分鐘,腦子一片空白。定下神後,發覺自己跟老公、一對兒子已經坐在的士上,趕往醫院。的士車廂內,沒有任何聲響。這時候,我悄悄地打開當天下午 Simon 回覆我的短訊:“Don’t worry. I’ll hold on.” 我的面頰已沾滿了奪眶而出的淚水。大哥,您為何不守信用啊!

爸媽早已離開了我們,在四兄妹中,Simon 一直擔當着父兄的角色,是家中的靈魂人物。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是家中的老大,也因為他卓越的成就。眾所周知,Simon 是一個工作狂。他熱愛工作

念 Simon

甚於一切,甚於自己的生命。我曾經因此有點惱他,覺得他傻,不珍惜生命,害得身邊愛他的人為他擔心,為他心痛。這幾天為了出版 Simon 的紀念冊,我翻看了他在工作中的許多照片。照片中的Simon,展露出無比燦爛的笑容。Simon 的笑容讓我明白到,他在工作上找到自信、歡樂和滿足。那一刻,我不再惱他;知道他在不眠不休的工作中過得開心,就夠了!

癌病對我家來說並不陌生,爸媽都是被癌病帶走的。從樂觀的角度看,Simon 走得輕鬆多了,沒有多大痛苦。祝福他在一個更美好的地方與爸媽團聚,展開另一段精彩的旅程。在他離開後的第二天,我寫了一段感言,謹以此作為本文的結束。

您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了。

周遭的空氣變得沉沉的,混雜着甜酸苦辣的味兒。

想起兒時的種種,百般滋味;

想起生活的點點滴滴,眼淚一湧而至;

想起七年來您與癌魔的搏鬥:

您的苦,我痛;您的堅毅,我欽佩。

生命本無常,我懂;

但當生命的盡頭無聲而至,我不甘,更不捨。

大哥,請放下您的包袱,踏上您的雲彩,前往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妹妹 Ruth Lee

Page 19: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17

家庭篇

七年。前前後後,您跟病魔搏鬥了整整七年。

曾經,您的燦爛笑容溫暖我的心。

曾經,您的稱讚是我努力的能源。

但現在,我已經無法再感受您的笑容和讚美了。

雖然您已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您仍然活在我美好的回憶之中,永遠成為我的榜樣。

您的風骨,您的毅力,我會永遠銘記。

我親愛的大舅父,安息吧,天堂裏再見。

外甥 卓均

別了……舅舅

Page 20: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18

慶生英年早逝,深為哀切。妻兒失去多年相處的親愛老伴、知己,及敬愛的父親、引路人。弟妹失去關懷備至、滿載手足情懷的好大哥。我失去一位能幹、可信託的好姪兒。社會失去一位傑出、有貢獻的英才。 記憶常存 音容宛在

姑姐麥李玉真(攜好)

大表哥:

明知您被頑疾侵擊,大家已作了最壞的預算,但原來我從沒有為這「預算」準備過。當媽媽哭着告訴我您清晨靜靜地走了,我心頭不禁抽搐了一下,感覺很痛,然後很傷心地哭了一場!

十天過後,我慢慢接受突然而來的噩耗,其間一再翻看儲存在電腦內關於您的剪報檔案,很是難過!相信您不知道我一向有留意關於您的訪問和書展上的活動報道;又想起雖說我們一班表兄弟姊妹是

「由細玩到大」,但原來我們幾位老表從沒有真正一起「玩耍」過。究竟您較我年長十歲還是八歲?到這

刻我還是弄不清楚!只記得您在香港大學上課時,我正在香港大學對面的一所小學就讀,年紀小的我一直覺得您是很嚴肅,不會和我玩耍的大表哥!

您給我的嚴肅感覺,直至 2001 年才有所改變。那次是一位法國來的訪客,在中國會看到一本關於中國近代畫家的書內提及他的收藏品,便記下書名要求我代購。只是我在各大書局也遍尋不獲,後來醒覺那書是牛津出版的。那是我第一次致電到辦公室打擾您,當時您的祕書小姐問我:「找李生有甚麼事情?」我告訴她,我要買一本牛津出版的書但遍尋不獲,所以想找李先生幫忙。祕書小姐沉默半晌後,請我留下書名和聯絡電話,我最後補充了一

悼姪兒慶生

記在思念 —— 我的大表哥真棒!

Page 21: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19

家庭篇

句:「我是李生的表妹。」沒料到一個多小時後,您親自回電,語氣像大哥哥般告訴我那是一本絕版書,出版社也沒有存貨,但您會為我向分銷商查看。兩天後的早上,收到您的電話說書找到了,還問我會否介意包裝膠紙損毀的部分發黃了。那一刻我只感到高興,即使是書變霉了也不會介意,更遑論那一點點瑕疵?於是我立即找正在太古坊附近的同事順道給我買回來。書本已沒有了新印刷時的書

「香」,卻滿溢着人情味。那位鍾情收藏藝術品的法國人收到書後,非常欣賞那一點點泛黃的「懷舊味」和「古董味」,跟我說了多遍 “Bravo & très bien”,而我心裏的回話則是大表哥真棒!真是 très bien!

猶記得 2004 年 7 月,我媽媽跌斷了腿,需留院多天。幾個晚上您都在八時前後出現在她病榻前,您說是放工駕車返家順道繞過去看看她,很方便!媽媽告訴我這事時,看得出她是腿痛但心甜!謝謝您!其實,我知道您是騙媽媽的,實情該是您探完媽媽再順道折返辦公室多工作兩、三句鐘才回家,對嗎?您對工作如此熱誠,又怎會這樣早下班?半夜才下班是我一直認識的大表哥作風,您實在太辛苦了!

近幾年,我也多生了華髮,彼此的年齡距離彷彿拉近了,話題好像也多了。媽媽跟我們都盼望您能早些退休,保重身體, 說不定大家退休後可以多些聚頭。只是現在事與願違,我們連老人家的玩意「耍太極」也再沒機會一起「耍」一趟, 多麼可惜!

前兩天新學期開始,想起學生們書包內定必有牛津出版的課本,想起您近年的健康狀況轉差,相信支

撐您的除了醫師的治療外,還有您對香港近年的教育改革的宏圖。知道您一直對教育的堅持,每天都盡心盡力和教育界、出版界和參加文憑試的學生們一起面對「日日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不知您是否因辛苦多年而終於得見首屆文憑試順利完成而決定功成身退?但我們又怎捨得您離去?

雖然您選擇平平靜靜地離開,但我又怎會忘記那位對香港教育有莫大貢獻的大表哥!我以有您這位大表哥為榮!

願您一路好走,往生淨土!

三表妹 麗容

Page 22: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0

親愛的二姑丈:

這幾天我腦海中不斷閃着您灰白的頭髮及和靄的笑容,我真不相信您已經離開了我們,返到天家。

二姑丈,您做事態度認真、工作熱誠一直是我的好榜樣,今後我會以此作為我人生的目標;此外,您對我們的循循善誘,亦令我畢生難忘,使我明白到做人要有自信、對信念要有堅持,您教訓的一點一滴都會銘記於心。

二姑丈,您的離去我很傷心,但媽媽對我說:「好人在天家會過得好快樂。」我相信媽媽的話。

永遠懷念您的姪女 卓盈

姑丈從來都沒有接收過我甚麼心意,可我受他的恩惠卻無法算清。打從我出生籌劃教育開始,便一直生活在姑丈的福蔭下。他為我付出了許多,我除了當面道謝,便沒有其他了。

此刻我發現到的是,自己原來不知感恩。幸好,我還是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即使錯過了也未算太遲。希望自己從此能夠珍惜身邊一切渺小的恩典。

  姑丈,永遠懷念您!

姪兒 熊文浩

Page 23: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21

家庭篇

8 月 26 日清晨的電郵,得悉慶生已往生極樂,心情悲痛。

認識慶生於微時,晃眼已五十個寒暑。回想過去,他的領袖才能及大哥哥風範早於小學同窗時代已表露無遺。

由於同學們多年來感情深厚,經常都有聚會,每次亦無不天南地北,盡興而回。

即使他於抗病後期,面容極為憔悴,有時既說不出,也嚥不下,但他仍把握每次相聚機會,關心我們的近況。

那依依不捨之眼神,回想也潸然。

除了是半世紀的益友,慶生也是我的伯樂,2000 年前後,得他大力推動,令正統的英語語音教育成功跨出一大步,沒有他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團隊,相信便沒有這套為廣東人而寫的「擺脫廣東腔」系列,更沒有那個延續了十年,由不同大專院校及傳媒機構協力推動的國際音標正音運動。

這一切都源於他。身為作者、推廣人的我,衷心感激他對下一代語文教育的不遺餘力,及實事求是的關愛與熱誠。

憶友

他的離去,留下的不單是一份深厚情誼,還有他對工作的認真態度、魄力和毅力,對出版事業及教育界的強烈使命感,及那絕不言敗的抗逆精神。

在此希望慶生家人節哀,為能跟他共度半個世紀而自豪,也祝願慶生早登極樂。

東莞同鄉會小學同學 香港大學語文及文化學系名譽副教授

賴玉華

Page 24: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2

昨日,一位認識了五十年的老同學,敵不過癌魔,終於失敗了,但是在人生旅途上,他是一位成功者,讀書時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走進社會,是學術界裏成功的出版商。他為人友善,樂於助人,多年來雖然與病魔糾纏,但是每次同學聚會, 都堅持出席,希望見得一次得一次,可想他很珍惜我們這份友誼!現在他已離世,心中很是難過……慶生,你在天國一方,可以享受那片寧靜的樂土了!安息吧!永遠懷念你……

東莞同鄉會上午 6A 班同學徐金蓮 泣敬

和 Simon 認識始於 1970 年,那時我們是中三的同班同學。他給我的印象是一位思想成熟、行事低調和踏實的少年人。可能由於早年喪父之故,令身為長兄的他,磨鍊出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敢於迎難而上,協助母親帶領家人度過艱難的歲月。他的堅毅和積極生活的態度,毫無疑問,為我等同學樹立了榜樣。

文理書院同學錢德球

悼亡友書

Page 25: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23

家庭篇

其實,人的一生,從出世那一刻,就開始步向死亡的了。在人生旅途上,我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好好把握和珍惜,把生命活得精彩罷了!

我相信李慶生真的能夠活出他的精彩人生,無憾、無悔,不枉此生。

我從小學就認識李慶生,他在校成績優異,名列前茅,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待人和藹,友善有禮,個性率直,從不與人爭吵。他樂於助人,有責任感,又熱心為同學服務。記得當年他和我一起當過正副班長,童年往事,現在還歷歷在目。

長大後,我們曾一起在同一家機構工作。他工作誠懇,熱心待人,努力向上,不斷爭取超卓的業績,所以獲獎無數。他轉到牛津大學出版社工作後,步步高升,更成為亞太區總裁。這一再證明他孜孜不倦,永不放棄,總是抱着做到最好的精神。

我知道他患上第四期鼻咽癌後,真是晴天霹靂,立刻介紹一位治癌聖手給他,並勸告他早日引退,好好休息,留下一些日子給自己。可惜他沒有聽從,繼續工作。我現在才想到,工作到最後一刻,可能是他最大的心願。

他是一個很有鬥志、熱忱和堅持理想的人。他永不言休、永不言敗、永不放棄,在他心中的牛津字典裏,是沒有一個「不」字的。他讀書要有好成續,做班長也要爭取「坐正」,工作更要出人頭地,表現出色。他做事要求高、負責,有拼搏精神。他從不當自己是一個病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工作、貢獻給社會。他是一個敬業樂業的佼佼者,值得我們敬愛及尊重。Simon,你在我們的心中永遠留下美好的回憶!

他自發病至今的七年間,憑自己的堅持、忍耐、勇氣和毅力去與癌魔搏鬥;更重要的是在他背後默默支持和鼓勵的妻子,陪伴他走過這段艱辛而漫長的歷程,令他無後顧之憂,才能戰鬥至今。Tina,真的辛苦你了!你是最值得表揚的。我要代 Simon 給你一個 Big Hug!你是居功至偉的人!

我們的傷痛是無法形容的,希望大家能把傷痛化為力量,好好生活,才能令 Simon 在天之靈感到安慰!終有一天,我們會在天國相聚!Simon,我們永遠懷念你!安息罷!

東莞同鄉會小學同學許婉珠

給摯友李慶生

Page 26: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4

Page 27: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

Page 28: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6

李慶生先生在 1990 年加入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二十二年間,殫精竭力,直至過世前的一星期,縱身罹頑疾,仍然心繫公務。他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為出版界奉獻半生,為大中華的教育、出版貢獻良多,令人景仰。

2001 年,李先生出任牛津(中國)首位華人區域董事總經理。他領導全社上下披荊斬棘,創出彪炳業績,使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大中華出版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在香港,從學前教育到高中大專的各科教材發展完備,各門各類的學術文化出版競放異彩;在國內,牛津英漢詞典廣受大眾讀者歡迎,英語教材助千萬學生學好英語。在李先生帶領下的牛津(中國),既弘揚了牛津大學「卓於研究、博於學術、篤於教育」的優良傳統,也實踐了牛津(中國)推動大中華教育的旨趣。

李先生稱自己為「一個熱愛出版的出版人」,「深信出版是傳播知識及推廣教育的重要媒介及載體,從事出版業可以幫助推動這項知識傳承的偉大工程,讓千千萬萬人受惠,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沒有人比牛津同仁對這個稱號、這個信念體會更深。

李先生熱愛出版工作,凡事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早年擔任市務總監時,與編輯及市務同事研討銷售策略,一同探訪學校介紹教材;2007 至 2009

年全社投入新高中教材出版,李先生親自指導出版戰略,出席每一科每一回的推廣會;為拓展國內市場,李先生長年風塵僕僕奔走各省,聯結合作夥

伴;除了社內的工作,李先生更擔任多個出版、版權、書刊協會的公職,為教育出版業盡心盡力。李先生的管理之道,是以人為本,知人善任,社內人才遂得以各展所長,為共同的出版信念奮進。李先生待人隨和,全社三百多位同事,視李先生如父兄、摯友,既敬且愛。

牛津大學出版社同仁有幸曾與李慶生先生共事,蒙其教澤,深感光榮。李先生的風範定必長

存每位熱愛出版的人心中。

李慶生先生與牛津大學出版社

Page 29: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27

Page 30: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28

Simon made an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OUP in the twenty two years that he

worked here. His achievements are I believe without parallel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Press, or indeed our industry.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and uncertainty,

Simon transformed the nature and size of OUP’s activities in China—building

a position which is admired by our competitors and a source of pride to our

staff. Throughout his time as Regional Director the Press enjoyed continuous

growth and remarkable financial success, which few managers can claim over

such a long period. But success to Simon was as much about fulfilling OUP’s

educational mission as it was about exceeding budgets. He focused always

on maintaining and extending the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of OUP and had

a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 of those within his organisation, and

across the Press more broadly.

I worked with Simon for only a short time but I am incredibly grateful for the

experience and wish that it could have been for longer. Despite the physical

challenges from his illness, Simon worked with incredible energy and dogged

determination throughout. He worked to protect what he had built but also

to address new opportunities for our future. He was at all times modest and

gracious, despite his success. His generosity towards, and support of, his

colleagues from all parts of the Press was evident in all that he did and it is that

aspect of Simon’s character and conduct that I will miss the most.

Simon’s sudden passing has sent a shockwave through the whole of OUP and

the senior team at the University. We had all hoped that he and his family

would be able to enjoy his mightily deserved retirement which was due to

start in a few weeks. All of us I know have reflected on Simon’s tremendous personal

qualities and it is clear that he meant so much to so many. I wish to express my

deepest sympathy to his wife and family. We have certainly lost someone very special.

Nigel PortwoodChief Execu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 31: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29

Simon joined OUP China back in May 1990 and worked

as Marketing Director for ten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he

create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for himself. However, it

was his promotion to Regional Director in January 2001

that marked a sea-change in OUP’s thinking about Hong

Kong and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we had a local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branch. Simon went on to lead the branch

through times of great change, both in Hong Kong, in

particular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in Mainland China, with the setting up of the office in

Shanghai. Simon’s years were a time of sustained success

for the branch despite a low-growth market in Hong

Kong—sales increased by 60%, surplus doubled and the

headcount grew by 50% to over 300 staff. In October last

year, Simon oversaw the celebrations to mark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OUP China in whose record of success he

has played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But the real sign of Simon’s achievements are much more

than the figures. His lasting impact will, I feel, be found in

his great generosity of spirit—he always thought of others

and put their needs before his—in his professionalism—

he always knew how to act whatever the situation—

and in his incredible commitment—he wa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hardest workers in the whole of OUP! Simon

has been immensely respected as a leader both within

OUP China and in the Chines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general. Colleagues in other parts of OUP have admired

his business sense, his quiet assurance and his remarkable

bravery in fighting his illness. Moreover we have all felt

Simon’s warm-heartedness and selfless attitude. For my Neil Tomkins

Managi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wn part, I have felt Simon’s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on many occasions, perhaps most notably when I spent

some time working for him in Hong Kong in 2005.

During that time and also during our many trips to China

together, he taught me a lot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more generally about how Managing Directors should act;

his over-riding sense of duty perhaps being the thing that

will most stand out for me.

Simon was a very special person. He will be remembered

by OUP colleagues and others for all his achievements and

his wise words when it came to business, but most of all he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warm, generous and honourable

man. He will be missed very much indeed.

Page 32: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Simon personified all that is good abou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s commitment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education

was evident in everything he did from his work in Hong

Kong for the Press, his involvement with 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his dealings with government, and his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 Mainland China. No one

worked harder than Simon. He led by example and

while he sometimes kept unconventional hours, he was

constantly engag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business.

His dedication and selflessness inspired great loyalty and

affection amongst those who worked for him, his peers,

and those of us in Oxford. Simon developed a strong

team of managers who will now have to run the business

without his wise counsel, wealth of experience, and

superior analytical skills.

Susan and Henry ReeceFormer Managi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Division and

former Chief Execu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 kept in touch with Simon after we retired from the

Press exchanging emails and photos and reports on our

respective daughters. Our last meeting with him however,

will remain one of our happiest memories. We were in

Hong Kong for Henry’s retirement. After all the formalities

were completed, Simon, along with Ben and Raymond,

took some time out to take us to Lantau Island. We rode

the cable car up to see the largest outdoor sitting Buddha

in the world. It was a lovely spring day and we had a

marvelous time sight-seeing. This was followed by a

memorable Japanese meal with people who had become

friends as well as colleagues.

It was a privilege to have known and worked with Simon.

He was a kind and unassuming man who achieved a huge

amount without demanding or expecting attention or

accolades. He served as a senior statesman and inspiration

to the other Managers with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In short, Simon was a lovely man, an exceptional colleague,

and a good friend. We will remember him with great

fondness.

Page 33: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Page 34: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32

Simon 加入牛津 ( 中國 ) 超過二十二年,2001 年起一直擔當區域董事總經理的職務,作為出版社的最高掌舵人,他到底如何領導公司的發展呢?我希望從三個角度介紹他的非凡貢獻。

Simon 是牛津的守護者,他守護的並非賬面所見的收益,而是出版社經歷數百年所承載的使命,包括對文化傳播的熱誠、對教育發展的關懷、對出版物素質的嚴謹要求和對人的尊重。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要堅持理想並不容易,特別是近年業界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但 Simon 有一句口頭禪:「這個世界是有真理的」,正因為他的個人信念能夠與出版社的使命合而為一,所以無論順境逆境,Simon 都是由心而發,表裏如一地實踐他的牛津出版夢。

Simon 還有另一句口頭禪:「汝曾被警告」。在決策上,Simon 很樂意放權讓下屬作決定,讓他們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成長。當下屬不完全同意他的某些觀點時,他只會細心解釋,然後温馨地提示一下,便不再強求執行自己的方案。當然,經過一些日子和失敗經驗,同事都變得聰明了,努力學習他那種仔細、全面和高瞻遠矚的思考模式,不希望在「被警告」後才懂得選最好的方案。Simon 是牛津的先知。

2011 年倫敦書展,牛津隆重發行英文版《朱鎔基答記者問》。四月英國還很冷,Simon 和兩位同事從機場到展覽館找尋快郵過去的第一批書。可是,展覽館的職員哪會這麼早上班?Simon 和兩位同事千辛萬苦地把那批書翻檢出來,各人捧着箱子,走在冷清的倫敦街頭,Simon 總走在最前,瘦削的身形,一頭銀髮,在晨曦中閃閃發亮。他是我們的僕人領袖,凡事不求自己的益處,千斤重擔一力承擔,就如

《聖經》所說:「道就活在我們中間了」。

Simon,多謝你。

Simon 在牛津的三個角色 麥嘉隆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副區域董事總經理兼巿務總監

Page 35: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33

今年 6 月下旬,我從牛津退休前,曾告訴 Simon 我接着想寫兩本書,《18

年 18 書》( 牛津歲月 1) 和《18 年 18 人和事》( 牛津歲月 2)。作為我多年的直接老闆,Simon 在這第二本書中有自己特定的位置。8 月 2 日,我按計劃給Simon 發去了第一份書面採訪單;大約二周後,Simon 給我來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他聲音一反常態的清晰響亮。我脫口而出:「Simon,你的聲音說明你這一段情況很不錯」;「依依,我自己的感覺很不好」。從他得病那天起,七、八年了,這是他第一次對我這麼說,我心裏咯噔了一下;隨即便和香港的同事聯繫,得到的回覆卻那麼一致:「這週他沒進公司,我們沒有看見他」,這也是他在牛津 ( 中國 ) 第一次真正的缺席。27 日收到他辭世的消息,我很後悔,為甚麼那天沒和他多聊一會兒?為甚麼不更多的勸說他適當減少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為甚麼……就在那一瞬間,我收到了 Simon 從天堂對我採訪單上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對所有親朋好友和牛津員工的回覆:

「得病是我個人和家庭的不幸,但能選擇用人生有限的時間追求人類精神的無限境界,讓有限的生命綻放人類意志的無限風采,則是我的幸運,對此我一生無悔!」Simon 的精神和意志將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一路走好,Simon!我們《18 年 18 人和事》裏再見!

Simon 來自天堂的回覆 孫依依前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大中華區副總裁

董事兼中國總經理

Page 36: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34

有機會跟 Simon 共事、向他學習,是我們的榮幸。

牛津三百多位來自中、港、澳的同事,視 Simon 如父兄、朋友,這不僅因為 Simon 在牛津工作二十二年,是牛津大家庭的老大哥,更因為 Simon 待人謙厚、平和、慈愛,令整個牛津的同事像家人般友愛、相親。Simon 縱使公務繁忙,對同事總是體貼細心,且舉幾個我們印象特別深刻的例子:

2007 至 2009 年,全 社 在 準 備 新 高 中 教 材 出 版,Simon 知道大家都在承受巨大壓力,便在董事會裏

跟我們商量,怎樣幫同事打打氣。最後他決定給每位同事送「心意包」。當同事收到 Simon 親身送來的蔘茶、補眼素和鼓勵時,都很感動。牛津在新高中教材一役成績美滿,是因為 Simon 的温情化成了我們奮戰的力量。

聖誕聯歡會是牛津全體同事放下公務、盡情歡慶的日子。Simon 不管有多忙,都必定來跟我們歡度這個晚上,與眾同樂。2011 年,牛津慶祝成立五十周年,董事會跟社內其他部門一樣,表演助興。我

我們的 Simon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董事會

「這個世界是有真理的」,這是 Simon 常說的話,不管是在領導公司業務、在行業間討論出版界面對的挑戰、又或是在人情世事上協助同事,總能看到他對理性和公義的堅持,也總能見到他以過人識見和性格魅力,為大家找出以理性克服扭曲的方法。稍微誇張的說一句,在 Simon 的處事中看到「真理」得以體現的時刻,可能要比這「真理」在其他時候讓人能感受到的更多。

在 Simon 離開之前,我到了國內工作,在與國內業務夥伴和同事的交流中,我明顯了解到他在大家心目中不只是一位業務領袖和文化工作者,更是一個

以真誠讓大家深深被 打 動 的 好 朋 友。國 內 同 事 對 Simon

在拓寬大家視野和提升同事水平方面的 努 力,對 他 關 心部下的細膩情感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都 深 為 懷 念。其中好幾位都透過電郵發出了與 Simon 相處的回憶片段,情真意切,充分反映了 Simon 的人格對大家的感召力,這份力量,也將長久存在於我們心間。

懷念 Simon 黎秋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董事兼中國總經理

Page 37: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35

們知道 Simon 不熱衷玩樂,便派給他一個戲分最輕但舉足輕重的角色:總司令。Simon 竟然每次都興致勃勃來綵排,耐心等到總司令出場的最後一刻,亮出功架來壓軸。那一夜,Simon 又演戲又唱歌,是同事看到二十二年來 Simon 最「鬼馬」的一面。結束時,董事會同事逐一擁抱 Simon,對這個不在劇本裏的安排,Simon 略帶一點意外,隨即欣然接受。我們之間的默契與感情,盡在不言中。

在 Simon 的時間表裏,沒有所謂「上班時間」——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要下班!在辦公室,清晨會見到他,深夜會見到他,假期會見到他。見不到他的時候,他一定又在途上了:去開公職會議,到英國述職,到世界各地開國際會議,到上海、北京等各大

城市跟合作夥伴洽談,出席書展。多年來,大家無不嘀咕:Simon 不辛苦的嗎?Simon 不吃不睡的嗎?Simon 怎麼不肯停下來養病?近日為編 Simon

這本紀念冊,我們翻出他在公司二十多年來拍下的照片,於是明白了、釋懷了:工作時 Simon 是那麼投入、那麼神采飛揚。Simon 熱愛工作,他在工作中發光發熱。

Simon 很傳統,他曾經說過最喜歡的書是《荀子》,我們竟沒有追問過為甚麼。我們相信,Simon 必對這一段深有共鳴:「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他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在我們看來,Simon 真的做到荀子所說:「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領袖風範,莫過於此。

Page 38: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36

Page 39: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37

Page 40: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Page 41: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牛津

Page 42: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40

對於我,慶生兄是相好的同業,更是相得的朋友!是一個雖然離世,但會永誌心頭的朋友!

慶生兄也是我生平交往中,一位很特別的同業,很特別的朋友。我們認識逾二十年,作為同業也好,作為朋友也好,來往不算密切,大多數往來都關乎業務和業界中事,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我們都是很認真的人,也是很勤奮的人。不同的是,我有文人習性,興到很喜歡「吹水」,「癮頭」也多,而慶生兄是較寡言笑的人,一身「撲」在工作上。「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與此有關。 然而與慶生兄認識不久,對他就有一份可信任感。這種信任感一直沒有改變過。

試舉一、二事以茲說明。我們雖「各為其主」,各擔其責,但從來都能以誠相待,相互尊重,有事會不猶疑的請他幫忙。1996 年我在商務印書館,大力投資開發 SAP 電腦系統,在香港業界甚至是零售界,我們是初應用者,缺少可資借鏡的公司。我知道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總公司,用的正是 SAP,而且第一次開發並不大順利。所以我找了慶生兄,情商能否遠赴牛津總社考察取經。二話不說,慶生兄為我們張羅好到英國總社訪問考察事。這次取經,相當得益,有助我們順利完成這系統的開發。同樣,97 年香港回歸前夕,慶生兄說他們英國總公司高層會到香港實地了解,出版生態環境會否回歸後有改變,是否能與他們見面一談。牛津總公司兩位老總聯同

慶生兄過訪,時任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李祖澤先生和我一同見面,我們真誠而坦率的交換意見。我們認為九七回歸之後,出版生態環境會一仍其舊,不會有大轉變,更不會妨礙外資公司的發展。我記得曾說,只要聯合集團和牛津、朗文等大公司,能合力維持香港行業行之有效的市場規範,香港圖書出版業是沒有值得擔憂的。看來,牛津總公司兩位老總聽了相當滿意。回歸後也證明我們所言不虛。

我與慶生兄一直擔任行業社團的工作。他勇於任事,肯承擔。最重要的是,只要他答應下來的事,我們都不用擔心。事,他一定會做,而且會做好!

就這份可信任感和對工作承擔精神,我一直對他很尊重。生前我從未對他說過,既然「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來自一種相知相得,說就變得多餘了。但是,慶生兄去了,這份埋在心內的感受應該說出來的,希望他在天之靈,會感受到。

會永誌心頭的朋友     陳萬雄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

Page 43: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出版界

41

沉痛哀悼香港教育出版界翹楚李慶生先生     

2012 年 8 月 26 日,香港教育出版界的優秀出版人李慶生先生(1954-2012)與世長辭了。噩耗傳來,大家咸感悲痛與哀傷。今天吾等齊集一堂,對慶生先生的不幸逝去表示最沉痛的悼念,並向他作最後的告別和致意。

慶生先生服務於香港教育出版界已屆卅年,生前曾任牛津大學出版社區域董事總經理、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副主席、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主席及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本人與慶生份屬教育出版事業同行,又長期在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香港出版總會合作共事,度過了許多患難與共的日日夜夜,深感他將全部身心投入了業界,付出和貢獻良多,實可謂本港出版企業的靈魂人物。

長期以來,慶生先生憑着優良的商業觸覺,注意學術和市場的平衡,重視調查研究,提倡公平競賽,創立了一系列品牌產品,令企業得以持續發展。除教科書編印出版外,他非常注意保護出版物版權的工作,又重視電子時代新媒體的轉變,極力促使出版界的可持續發展。慶生先生堅持出版、電子無疆界的理念,努力用合作出版的方式拓展內地的市場,帶動香港出版業界打破地域限制,以建樹大中華及華文市場的廣闊視野,更是功德無量、影響 至深。

慶生先生參與多個教育出版商會的領導工作,與人為善、群策群力,帶領業界與政府教育機構及學校、家長諸方面,取得良性的互動,既維護業界利益,又推動了本港的教育出版事業。本來吾等期望慶生先生能在出版崗位上,繼續堅持不懈地服務,令本港的教育出版事業更上一層樓;孰料天妒英才,使其在未及耳順之齡,竟撒手塵寰而早逝,實屬可傷可悼。

值此無比艱難與悲傷的時刻,我們謹向李慶生先生致以最誠摯的哀悼,並切望其夫人及闔家節哀順變,千萬保重身體。吾等雖難以接受慶生離世的現實,唯逝者已矣,唯待大家化悲痛為力量,繼續他未竟的事業,以慰其在天之靈。

黃旌 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主席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 現代教育研究社總裁

Page 44: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42

驚悉慶生兄離世,雖早前已有心理準備,驟聞噩耗心中仍難免湧起無限傷痛及惋惜之情!

慶生兄三十多年前揀選了教育事業為其終身職業,在他的領導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優質教材,深為教育界所欣賞。他一生處事嚴謹,擇善固執,面對外界對出版業界的各種不合理批評,他必定會站出來帶領業界與政府有關部門周旋,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更因而改變了市民大眾對出版界的誤解。

慶生兄對工作充滿熱誠。他雖自知身患重病,在離世前兩星期仍為出版界事務而付出自己最後的心力——思考如何在保障出版社的版權權益與學界使用教材、學材的便利兩方面取得平衡。他這種對工作的全情投入確實令人肅然起敬!

慶生兄今離我們而去了!對於我來說,我失去了不單是一位十分敬重的業界好對手,更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悼念李慶生先生     石國基

香港教育出版商會義務祕書 導師出版社社長

漢榮書局董事總經理

Page 45: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出版界

43

驚悉李慶生先生不幸離世,不勝哀悼。他的離去不僅令我痛失益友,更令出版界痛失英才。在出版事業上,李先生是我的戰友,他的談吐風采,他的視野識見,都令人景仰和懷念。

李先生資歷深厚,在出版界工作三十多年,竭智盡力。身為牛津大學出版社 ( 中國 ) 區域董事總經理,他付出無數的精神及時間,每每工作至夜深,從無怨悔。這份敬業樂業的精神,值得我們記取學習。在我眼中,李先生的商業觸覺敏銳,了解市場脈搏。他一直強調要結合出版理念和商業元素,達致持續發展的目標。這份信念和遠見,既為出版市場注入新的元素,也大大提升了出版質素,令教育出版界能持續發光發亮。

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以外,李先生更兼任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副主席、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主席等。即使疾病纏身,仍不間斷地參與出版界的各類活動,積極聯繫教育局及其他機構,致力為出版界謀福祉,對維護教育書籍的版權貢獻甚鉅。

李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深信,他永遠活在出版界同工的心中,他永遠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我們的良師益友   黃嫻

香港教育出版商會會長培生亞太大中華區總裁

Page 46: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44

十多年來,在版權協會和教科書商會與 Simon 共事,跟隨他為行業工作,是自己的運氣。我從他身上學懂很多做人處事的方法和技巧,更深深領會到他對出版的熱誠和委身。

這十多年是出版界的多事之秋,先是版權條例修訂,後有教材分拆風波,處理不好,影響至深。而我們要應付的主要對手是政府和傳媒,可以想像當中的困難。回想版權法修訂一役,在 Simon 的領導下,與其他同事緊密工作,在內開了無數次會議,對外不斷四出奔波游說,不可為而為之,最終爭取成功,回憶美好,感慨良多。

Simon 是位儒雅君子,處事永不過火。他雖是領軍者,卻從來不搶着發言,每每騰出空間,由同事先表達意見,最後才總結和建議。若有不同意見,相持不下時,他會耐心分析情況,引導大家從全局考慮問題,以獲得共識。這種領導風範,教人折服。

他做事很有原則和謀略。面對爭取版權權益這複雜問題和局面,既要與政府談判,同時要應付各大學、中小學、大眾、影印店、海關和立法會議員,進行大量爭取和游說工作。對此他都早有盤算和仔細部署,如何逐步開展,逐步爭取,如何與其他版權持有人結盟,內部如何分工合作,均有條不紊、

永遠懷念——這位熱愛並忠於出版的前輩 李家駒

出版總會理事出版學會會長

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副主席

思路清晰。由於是代表整個行業爭取,面對政府及立法會議員等對手時,他態度不卑不亢,站穩原則,據理力爭,永不輕言讓步及放棄。記得,當我們與政府逐條審議修訂法案初稿時,業界一些訴求遭政府強烈反對,我們輪流發言均不得要領,我心中已不存寄望。卻看到 Simon 仍不斷堅持,不言放棄,一次又一次會議去爭取,最終成功。 Simon 很少動怒,但為行業爭取權益時,遇上極不合理和不公道的對待,他偶會發火。這種堅持和動力,反映他的性格,亦反映他對行業由心出發的大愛。

他言行一致、極具責任感和勤奮。他多次跟我說,近年面對各種問題,行業需要團結,需要自我優化和改進。可以想像,要改變過去一些做法,甚至乎要行家在競爭中團結互信,並不容易。Simon 肯從大局出發,願意帶頭,主催協調,往往不計較小我,贏得業界的信任。在爭取版權保障期間,大量文件及電郵從四方八面傳來,他往往是最早回應的人。以一位擔當出版社要職,工作已極忙的人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相信他應是犧牲不少私人及休息時間,為行業而努力。近月就算是病情反覆,他仍不忘公務。8 月,他仍約我商討版權協會事務,並協助修改好香港出版總會對出版印刷業未來發展的意見書,以便上呈新政府參考。我萬料

Page 47: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出版界

45

Simon 投身出版行業三十多年,敬業樂業,鞠躬盡瘁,建樹良多;他的堅毅、熱忱、氣魄深受同行敬重。匆匆記下幾則往事,藉此聊表敬意。

Simon 平日處理牛津業務已忙得不可開交,但只要出版界需要他,他一定會二話不說,出心出力。當年部分無良書店售賣翻版書情況猖獗,直接影響出版社的生意,有見及此,Simon 發起「優質書店」活動,呼籲零售書店支持正版書,售賣正版書。此活動不單令書店開始尊重知識版權,出版社亦得以減少損失。

除幫助同業,Simon 亦致力為家長減輕買教科書的負擔。他主動與銀行接洽,游說銀行給與家長以信用咭買教科書,可免息分期付款的優惠。零售書店大多是小本經營,算帳時遠不及連鎖書店方便,而且交易金額不大,銀行起初對此建議不大熱中。全賴 Simon 不辭勞苦,多番與銀行商討,大小事情都安排得妥貼非常,最後銀行不單答應家長買教科書可以十二個月免息分期付款,更附送迎新禮物。時至今日,家長買教科書,仍然可以十二個月免息分期付款。

Simon 是個工作痴,我們私底下交往不多,但每年出版總會的活動他都會出席。記得有次我們到昆明考察,順道四處遊覽。昆明風光明媚,旅途上眾人開懷高歌。原來 Simon 歌喉還真不錯,可惜此情此境都已成追憶了。

Simon 曾說退休後打算專研賽馬,意不在贏錢,好玩之處在於賽馬是項考智力、考眼光的活動,無論是練馬師、騎師,抑或投注者,大家都在鬥智鬥力,要力壓群雄就先要搜集大量數據,繼而全面分析,再下準確判斷。對待公餘嗜好都如此認真、細心,你說 Simon 還不是個

痴人?

念痴友Simon

許超明 教育圖書零售業商會會長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天利行有限公司總經理

不到那時他的身體狀況原來已不好,我應多關心他。回想起來,令我更敬重他對工作、行業的無比熱誠,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香港出版總會議決推薦 Simon

參加今屆傑出出版成就大獎,為此他給我一篇他對出版及工作看法的文章,令我更深刻了解他的想法和抱負。Simon 辭世的消息來得太突然,最初真的不能置信。對於失去一位忠於出版、材德兼備、亦師亦友的領導、前輩與戰友,是哀痛和傷感。Simon,安息,永遠懷

念您!

Page 48: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46

我在 1990 年認識 Simon。那時大家共事於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教科書市場部,他是新來的主管。他做事作風嚴謹,每事盡心盡力,積極進取。及後我離開牛津轉職到 John WiIey,因着香港版權法例修訂,自 2000 年再與他合作,與本港及國際出版業界友好結盟聯繫,經多年努力,香港終於修例成功,成為區域中的典範,此事 Simon 居功至偉。

他的離開是本港及國際業界的損失——失去一位好領袖、好朋友、好橋樑。我們仍會繼承 Simon 的志願,推動香港出版業界保持世界水準。我們再次多謝 Simon,祝願他得安息。

I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being a mentor to me with your wisdom and patience for over 20 years.

Thank you for setting up a dream model for me as you demonstrated perfectly a

sincere business partner and a full-loving father.

Top of all, I thank you for being my friend, a friend I admire and a friend I trust.

I know you will always be there, your gentleness, your courage and your sincerity…

To my forever friend, Simon

業界的好領袖 李偉榮 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代表副主席

天窗出版社行政總裁

Paul Chen Chairman of Caves Books

Page 49: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事業篇•出版界

47

謙謙君子──李慶生

李慶生先生離我們而去了,雖然知道他近期身體欠佳,但驟聞噩耗,還是感到非常痛心和難過。

在出版界,Simon 待人謙厚,人緣極佳,沒有誰不讚賞的。他對工作的狂熱,也是人所共知的。在他患病期間,經常工作至深夜,還不時飛往各地視察,那得不擔心他的身體呢?

我們非常感謝他,每當有事請教他的時候,他一定為我們冷靜分析,並建議我們怎樣處理,很有見地。我們非常尊重和敬佩他。

Simon,請安息吧,我們永遠懷念你!

陳健華 陳遠嫻 英利音樂有限公司

Page 50: Simon's memorial booklet

懷念 Simon Li (1954–2012)

「這麼多年來,我的出版理念都是如此:產品要優質、有價值、對人有好的影響,推動好的價值觀,推動教育,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出版對影響下一代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但若要加上商業元素,出版人在選題時便要兼顧價值取向和市場需要,達致持續發展,這是出版人必需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