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ail 4.0 GS1 Taiwan 與商研院共同戮力 智慧商業人才的實務介接 ·...

8
/ 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經理 張錦萍 By Sarah Chang, Manager of Marketing Dept., GS1 Taiwan GS1 Taiwan 為加速業界對GS1 標準 系統的認識與導入,並釐清業內在Omni- channel 數位化與互動行銷實務議題,今 2018)年爭取與商研院就「智慧零售」 共闢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 共同推動國內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發展。 GS1 and CDRI will announce a strong-step collaboration on local commercial talent training soon. The partnership is expected to benefit industry, commercial stakeholders and GS1 Taiwan’s members. GS1 Taiwan 與商研院共同戮力 智慧商業人才的實務介接 Retail 4.0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rtificated by CDRI and GS1 GS1 Taiwan為加速業界對GS1標準系統的認識與導入,並釐清業內在Omni- channel數位化與互動行銷實務議題,繼2017年參與「全通路跨域零售整合行銷 計畫」、「實體門市圖像搜尋方案」後,攜手規劃與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下文簡稱「商研院」)將於近期就「智慧零售」共闢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 基礎培訓課程,以強化GS1會員廠商現有從業人員的「智慧設計」、「巨量資 料」、「虛實整合」等新零售技術能量,協助會員廠商因應新零售挑戰的專有 技術與跨境應用知識能量。 實務介接需求 Apply Learnings to Your Business Immediately 作為國家級服務業研發智庫的商研院承接20172018年「亞洲矽谷智慧商 業服務應用推動計畫」之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評選國內優質 公協會辦理關鍵人才養成,同時整合相關產業公協會之能量,本會亦投入資源 爭取辦理人才培訓,培育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裨益智慧商業與智慧物流發 展。 這項兼具科技化、數位化、智慧化、聯網化的系列課程(參見1)預期將 自五月份開課,為求符合業界需求與商業利益落實,GS1 Taiwan將自3月份起詢 雙重認證 Retail 4.0 1、符合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設計主軸 全通路發展趨勢(3小時課程) 大數據分析概論(3小時課程) 數位人物誌分析(6小時課程) 互動資料視覺化(6小時課程) 顧客旅程地圖操作與應用(6小時課程) 服務設計要素與服務傳遞流程設計(6小時課程) 消費者洞察方法與工具(3小時課程) GS1全通路創新工具(3小時課程) 封面故事 4 Mar. 2018

Transcript of Retail 4.0 GS1 Taiwan 與商研院共同戮力 智慧商業人才的實務介接 ·...

文/ 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經理 張錦萍By Sarah Chang, Manager of Marketing Dept., GS1 Taiwan

GS1 Taiwan為加速業界對GS1標準系統的認識與導入,並釐清業內在Omni-channel數位化與互動行銷實務議題,今(2018)年爭取與商研院就「智慧零售」共闢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

共同推動國內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發展。

GS1 and CDRI will announce a strong-step collaboration on local commercial talent training soon. The partnership is expected to benefit industry, commercial stakeholders and GS1 Taiwan’s members.

GS1 Taiwan與商研院共同戮力智慧商業人才的實務介接Retail 4.0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rtificated by CDRI and GS1

GS1 Taiwan為加速業界對GS1標準系統的認識與導入,並釐清業內在Omni-channel數位化與互動行銷實務議題,繼2017年參與「全通路跨域零售整合行銷計畫」、「實體門市圖像搜尋方案」後,攜手規劃與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下文簡稱「商研院」)將於近期就「智慧零售」共闢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

基礎培訓課程,以強化GS1會員廠商現有從業人員的「智慧設計」、「巨量資料」、「虛實整合」等新零售技術能量,協助會員廠商因應新零售挑戰的專有

技術與跨境應用知識能量。

實務介接需求Apply Learnings to Your Business Immediately

作為國家級服務業研發智庫的商研院承接2017、2018年「亞洲矽谷智慧商業服務應用推動計畫」之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評選國內優質

公協會辦理關鍵人才養成,同時整合相關產業公協會之能量,本會亦投入資源

爭取辦理人才培訓,培育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裨益智慧商業與智慧物流發

展。

這項兼具科技化、數位化、智慧化、聯網化的系列課程(參見圖1)預期將

自五月份開課,為求符合業界需求與商業利益落實,GS1 Taiwan將自3月份起詢

雙重認證 Retail 4.0

圖1、符合智慧商業服務應用人才基礎培訓課程設計主軸

全通路發展趨勢(3小時課程)大數據分析概論(3小時課程)數位人物誌分析(6小時課程)互動資料視覺化(6小時課程)顧客旅程地圖操作與應用(6小時課程)服務設計要素與服務傳遞流程設計(6小時課程)消費者洞察方法與工具(3小時課程)GS1全通路創新工具(3小時課程)

封面故事

4 Mar. 2018

問重點會員廠商的課程需求,並彙整於課程大綱制定,力求所提供的在職學習,能讓受訓人才在現職

上就能採取行動。課務諮詢窗口:劉士瑜專案經理,E-mail:[email protected]

雙重認證人才Retail 4.0 Marketer Certificated by CDRI and GS1

新零售時代,通路業者如何整合實體通路(零售店面)、虛擬平台(網站)、行動裝置(智慧終

端)等多元銷售或服務通路,輔以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應用等新創模式提高營運績效,成為零售

企業最為關心的課題。

GS1 Taiwan 31年來服務逾18,000家國內廠商,結合國內服務業發展智庫的商業發展研究院,這項專業持續發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簡稱CPD)將有助您與業界專家互動與實際對談,藉由專家研發素材,獲取Retail 4.0等技術能量,而GS1與商研院的雙重認證計劃的評估,更能提供您在行業最佳實務的遵循。最新課務公告,參見GS1 Taiwan官網:www.gs1tw.org。

圖2、GS1 Taiwan在零售業實行全通路輔導規劃路徑圖

課程特色:

█講師來自具豐富專業或顧問輔導經驗的實務界專家;

█行業龍頭業者最佳實務的分享,符合業界需求可行驗證; █側重於商業利益的在職學習,在您現職上就能採取行動;

█小組式教學提供您混合式腦力撞擊與跨業行銷合作機會;

█通過完成課程,獲得商業服務4.0關鍵職能的正式認證。

2018延續輔導GS1 Taiwan’s 2018 Retail Omni-channel Engagement

GS1 Taiwan在商業司 2016年主導「零售通路POS端資訊標準化的智慧應用」議題、2017年參與「全通路跨域零售整合行銷計畫」、「實體門市圖像搜尋方案」,2018年的「數位行銷管理師」希冀為國內業界進一步強化Omni-channel數位行銷動能。為促進供應鏈應用效益最大化,繼產品主檔資料在零售端的標準化與人工智慧的加值應用,GS1 Taiwan持續推動國內零售的全通路輔導(參見圖2)。

5Mar. 2018

國內使用電子發票已蔚為風潮Domestic Use of Electronic Invoice Having Become a Trend

國內電子發票從民國100年年底統一超商開始導入,到去(106)年年底,電子發票每年開立量已超過68億張,大約七成五的發票都是電子發票。談到電子發票重要的推展進程,劉醇錕簡

任分析師首先說明:「最初導入電子發票,我們先找全聯褔利中

心及國內四大超商-統一超商、全家、萊爾富及OK,因為他們原先就是每一筆交易都會開立發票,企業經營很有制度,絕不

會逃漏稅。以四大超商來說,他們一年的發票總量合計

就有二十幾億張,約佔台灣發票總量的1/4。隨著四大超商的陸續導入電子發票,很多的百貨公司、大賣場

也慢慢跟進。整體來說,從統一超商在民國100年年底開始導入電子發票,到去(106)年年底,電子發票年開立量已有『68億張』,若以全台灣發票總量90億來估算,目前大約75%都是電子發票(參考圖1)。」

「多年來我們推行電子發票,都是跟企業以

『公司利益』的角度來推動的。以統一超商

來說,因為他們需開立的發票數量非常

龐大,若改為電子發票,成本可以降

低很多,光紙張發票成本就可以節省

約一億元,同時可以節省很多的人

工處理作業。加上統一超商如果導

入電子發票,門市結帳速度每次

可以節省1-2秒,對排長隊的門市而言每個顧客就可以節省數分鐘

的結帳排隊時間,這對統一超商

是很大的導入誘因。另外,以

往企業若使用紙本發票,資料

必須保存5-7年。若導入電子發票把所有資料都變成資訊檔,

在財政部作存證,如同我們財

政部電子發票平台提供一個資

訊倉儲空間給業者。像全聯全

年發票約2億多張、若要保存5年,需要很大的倉儲空間,全聯

「行動支付」是目前政府必推的ㄧ個重要政

策,在行動支付的強力推行下,開立發票一定會慢

慢都變成電子化、無紙化,以後「商品條碼」號碼

資訊將會變成電子消費明細上最主要溯源追蹤的精

準依據。相信在大數據時代,對企業、國家政策

等,都必然有很大的助益!

“Mobile Payment”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push now. With the strong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Payment, opening invoices will surely gradually become electronic and paperless. In the future, the “barcode” number information will become the precise basis for tracing the most important tracing of consumption details. I believe it is bound to have a great help for enterprises’ and 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

國內電子發票前瞻性成功導入商品條碼應用

Barcode Applications Introduced Successfully and Prospectively into Domestic Electronic InvoiceAn Interview with Liu, Chun-Kun, Senior Systems Analyst, Fiscal Information Agency, Ministry of FinanceTalking about E- invoice Transaction Details Needed to Join A Small Barcode for a Big Futur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文/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 林秀玲專訪 Interviewed by Linda Lin, Editor of Marketing Dept., GS1 Taiwan

專訪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劉醇錕簡任分析師 談大數據時代 電子發票交易明細必要加入小條碼才有大未來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劉醇錕簡任分析師

封面故事

6 Mar. 2018

圖1、電子發票重要的推展進程

因為這項利多而改用電子發票。還有奇美公司上下游廠商約

ㄧ、二千家同時導入電子發票,因為這個政策對他們內部管

理有很大的幫助。單就核銷一事來說,以前都要會計一張張

單據蓋章核銷,但是導入電子發票,所有作業流程電子化後

都變得很快,縮短至一、二天。對合作廠商來講,請款速度

相對加快了;而對奇美公司來講,他們需要的就是『簡化流

程』,導入電子發票後不但大量節省內部管理成本,在時效

上的競爭力也增加非常多。對大型企業來說,提升內部管理

效益和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

但,劉醇錕簡任分析師也坦言:「過去這幾年,為了推

行電子發票,從南到北,在全國各地有好幾百場說明會,參

加人數非常得多。大家問的問題經我歸納起來,比較有疑慮

的問題,大概都是有關稅的問題。稅的問題是國家政策,大

家做生意一定要繳稅。有些業者反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

個政策是不好的,而是他們認為使用電子發票後,稅務應用

的空間變小了。簡單來說,無論業者開立電子發票或傳統發

票,在稅務的查核上其實都是一樣。尤其,未來若80%、90%的廠商都開立電子發票、比較難造假,國稅局要查帳反而會

集中火力去找沒有開立電子發票的業者。所以我常常會請業

者不妨反向思考一下,並不是不導入電子發票可以比較安全

一點;而且不是電子化的東西,業者在管理上勢必要花費很

多的人力和時間去查核。以多方面來考量,電子發票這個政

策是好的,不但可以節省企業的成本,而且可以做為公司內

部的精準管理。」

「當初推動電子發票,對消費者和企業有二個目的。對

消費者來講,因地球暖化問題,是以環保概念為訴求。但因

大多數消費者長久以來習慣索取紙本發票,需要一段時間來

適應和改變;近來我們也欣見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改變使用無

紙化的載具。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每年90億張的發票,除了一聯給消費者,任何開立單位也要保存一聯,等於需要90億

雙倍的紙張。但導入電子化之後,消費者

端的90億張發票,可以逐步達到全面無紙化。在開立單位端的存根聯已全部無紙化

後,至少可以較以往節省超過1/2的紙張。另外,對企業來講,除了可以節省5-7年紙本發票的保存空間之外,推電子發票也已經

把『會計憑證』和『稅務憑證』這兩種一直

沒辦法無紙化的憑證完全扭轉變成電子化,

讓企業從下訂單、請款到報稅,全部都可以

變成電子化流程,讓所有的簽核不再需要任

何紙張的憑證,這也打通企業全面自動化、

無紙化的最後一哩路!所以今天電子發票會

推行成功,是有它的道裡的。未來我們會持

續努力,幫業者找出導入的利基點!」

前瞻性導入商品條碼於電子發票應用Prospective E-invoice Applications Introduced into Item Barcodes

因時勢所趨,使用電子發票已變成一

種風潮,業者都慢慢的接受並開立電子發票。接著在新階段

的專案中,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極力鼓勵業者可以將商品條

碼號碼資訊伴隨著電子發票上傳發票雲。劉醇錕簡任分析師

解釋說:「隨著電子發票的推行成功,接下來我們會著力在

電子發票交易明細的資訊上。為什麼需要商品條碼號碼資

訊?因為近年來發生ㄧ些食安事件,而在追查問題食品的流

向時遇到ㄧ些問題,相關人員就來查找電子發票內容。主要

因為電子發票上有買賣雙方交易的資訊,能夠提供商品溯源

追蹤的協助。但問題來了,發票上的商品名稱都是由每家業

者自己定的,雖然也許是同一商品,但每家通路廠商登打的

品名卻都不一樣。所以今天問題產品到底是A?還是B?在發票的品項品名上是完全沒有辦法確定的。從這幾次的食安事

件中,我們學習到的經驗:我們需要統一的品項名稱,或是

可以統一判讀識別商品的方法。」

「在沒有使用商品條碼以前,我們初始是用『大數據分

析』,從68億張電子發票上去做商品名稱的統合和歸類。但這樣的做法,精準度還是差很多。因為同一商品使用太多不

同的名稱,怎麼做都不可能100%吻合,所以我們已經很清楚知道商品名稱的辨識度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們又想到現行

商品流通最常使用的『商品條碼』,只要商品條碼使用有ㄧ

致性,商品名稱上的差異化就不會構成商品辨識上的問題,

所以鼓勵業者使用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在電子發票的交易明細

內容上,才是最好的方法!但仔細研究後發現通路上流通的

商品條碼五花八門、非常混亂。除了『GS1國際條碼』是由GS1組織全球統一發號專責管理外,還有ㄧ些業者的自編碼並沒有統一的機構去訂定標準讓業者遵循。以長遠的眼光,我

們希望全國業者都可以統一使用同一種商品條碼,如『GS1國際條碼』。如此一來,業者的商品條碼不但在國內所有通路

都可以通行無阻,同時也可以無縫接軌國際100多個國家的商品條碼應用,這對我們主管機關來說是最方便、也是一勞永

※圖檔來源: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7Mar. 2018

逸最具前瞻性的作法!希望業者都可以採行標準化的商品條碼,例如『GS1國際條碼』...等,唯有『標準化』才能真正徹底全面提昇資訊品質,電子發票中央資料庫所接收的商品流通資訊,才會是最精準、最有

參考價值的資訊(如圖2)。」

「老實說,回溯到最早的發票規劃,只要有品項品名就符合發立發票的條件,『商品條碼』在原本

稅務和發票規劃上並非必要的條件,因此目前並沒有強制的法令,可以規範業者ㄧ定要加商品條碼號碼資

訊在電子發票上,所以目前我們跟業者談的方式,都是採用輔導、勸導、說明使用商品條碼在電子發票上

有什麼利益、好處。正因為無法採用法律強制的手段,所以我們就必須想辦法規劃好的施行策略。」

「我們再次規劃從統一超商開始推行商品條碼的應用,除了因為它的店家數最多、商品品項數目最

多,也因為先前統一超商有配合環保署加入『環保積點』活動,加入活動的通路業者必須要上傳『商品條

碼』以利判別何者為綠點商品,而不需要去比對商品名稱。有鑑於統一超商導入環保積點就有商品條碼的

應用經驗,所以我們優先找統一超商談合作。從去(106)年10月開始上線,在此同時與統一超商合作的店家,像在台鐵等有統一超商駐點的11家業者,他們的電子發票都有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發票雲。目前每個月大約有ㄧ億多張的電子發票都是有含商品條碼號碼資訊的,約佔全國電子發票總量的20%。」

電子發票使用商品條碼利多說不完Lots of Benefits of Using Item Barcode into E-invoice to Talk about

到底,電子發票加入商品條碼號碼資訊,業者會有什麼好處呢?劉醇錕簡任分析師說明:「以我們

多年來對產業自動化的研究,若業者能在電子發票交易明細加上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對企業管理是很有幫

助的。舉例來說,若突然發生食安問題,因大家都已經很精準的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所以主管機關

就可以很容易使用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判別問題商品並追蹤商品流向。以業者的角度來講,已經將商品條碼

號碼資訊上傳發票雲的廠商,很輕易的可以在第一時間證明自家產品的清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但若是

像現在使用商品名稱來判讀,因為太多的商品名稱都非常相似,若不巧廠商商品與問題食品名稱相類似,

就很難從商品名稱上去撇清關係。所以優良廠商,應該都會很贊成使用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在電子發票上才

對!以政府的角度來講,有了商品條碼號碼資訊的應用,不但可以很快速度處理食安事件,保護優良的廠

商,並把食安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讓消費者的傷害免於擴大。同時,在大數據分析的精緻度上,也會有

大幅的提昇,未來對政府在經濟、食品及各種政策上,都是很好的參考依據。」

「現在坊間的資訊業者,已經開發很多與電子發票相關的應用程式,而且很多都透過介面與發票雲

介接,企業可以做為商品管理、倉儲管理等多種應用。未來電子發票若能全面同時上傳商品條碼號碼資

訊,對消費者有很多的幫助及更多的保障。尤其在民生物資的比價上,只要抓對商品條碼號碼資訊ㄧ經比

對,馬上就清楚知道每個賣場的售價,讓消費者很容易找到最便宜的賣場買東西。同時利用各式APP與發

圖3、商品條碼對應國內品項交易查詢圖2、 業者若能統一採行「GS1國際條碼」號碼資訊在電子發票的交易明細內容上,電子發票中央資料庫所接收的商品流通資訊,才會是最精準、最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圖檔來源: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封面故事

8 Mar. 2018

圖4、近期擬邀集營業人初步規劃

票雲介接,可以去抓取消費者自身食衣住行的消費資訊分類、消費金額統計,做為自身的帳簿管理。」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如果未來商品條碼號碼資訊都能隨著電子發票往上送,無論是從企業的角度、

從政府的角度、從消費者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資訊來源(參考圖3)。因為著眼在這種種全民受益的

利多因素上,所以我們非常積極的去推動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電子發票雲。在此想跟業者特別說明,

當初設計電子發票就有預留輸入商品條碼號碼資訊的欄位,所以不管任何行業的店家,只要有開立電子發

票皆可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

籲請業者自動配合上傳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到電子發票雲The Industry Appealed to Automatically Upload Barcode Number Information to the E-invoice Cloud

未來,主管機關對於商品條碼號碼資訊應用在電子發票上,有什麼樣的時程規劃?劉醇錕簡任分析

師表示:「因這個條碼應用可以說才剛開始起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仍有80%的空間需要去努力!我們也會陸續找有加入環保綠點的業者談,因為環保綠點規範裡已經加入商品條碼的應用,基於過去長久

的合作關係,我們希望鼓勵這些業者也能慢慢順勢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隨著電子發票往上送到發票雲。」

「在今 (107) 年嶄新年度,我們規劃找其他像全家、萊爾富等超商業者都能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發票雲,明 (108) 年則希望大賣場的八大業者也能陸續加入(參考圖4)。我們期望藉由這些大型企業的

加入,能夠快速呈現應用商品條碼的成果,相信其他業者看到好的應用成效,也會慢慢自動的加入。」

「剛剛已經談過,我們沒有辦法強制業者導入商品條碼應用,同樣我們會用有利企業管理的角度去

思維。希望業者計算企業內部的利益和投資的成本,不論是導入電子發票、或是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

發票雲,以現代科技電子化的成本及長久管理的利益來看,都是非常值得投資的!這對企業電子化管理、

競爭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商言商,我們推行的角度都是從對企業有好處的地方為出發點,這樣才能雙

贏!」

「總結現代多元化的社會瞬息萬變,我們一定要跟隨著環境的改變去改變。電子發票唯一不變的就

是變!我們沒有辦法固守在現有推行的成果上。為了掌握隨時新的改變,我們只能一直不斷去學習和隨

機應變。只要是對企業、對政府政策、對未來發展,是對的、是好的,我們都會盡力去做,我們一定隨

時要保持前瞻性的努力!『行動支付』是目前政府必推的ㄧ個政策,希望在2025年能達到90%。在行動支付的強力推行下,開立發票一定會慢慢都變成電子化、無紙化,以後『商品條碼』號碼資訊將會變成

電子消費明細上最主要溯源追蹤的精準依據。相信在大數據時代,對企業、國家政策等,都必然有很大

的助益!在此,我們籲請業者能夠大力的配合及早將商品條碼號碼資訊上傳到電子發票雲的政策,希望

大家能夠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做整體長遠的考量,瞭解對企業的種種好處,然後自主性的來加入這個全

民受益的利多政策!」

※圖檔來源: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9Mar. 2018

文/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薛安聿協理、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 張錦萍經理By An Yu Xue, AVP of Environment Resource & Information Co Ltd. and Sarah Chang, Marketing Manager of GS1 Taiwan

GS1 Taiwan正夥同會員廠商與環保夥伴環資國際有限公司結合零售通

路為回收端創造「再消費」商機,並

藉由國內處理後「再產品化」能力,

驅動國內消費用品的循環再利用。

GS1 Taiwan and key industry play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behind the objective of a circular economy plan to set joint commitments, kick-start a cross-value chain demonstrator project.

成就消費「再產品化」循環密碼GS1 Barcodes and Services to Support Taiwan Circular Schemes for Container Reuse

綠色和平去(2017)年底在台灣外海研究發現,海灘上的垃圾前五名包括寶特瓶、塑膠瓶蓋、吸管、塑膠袋及手搖飲料杯,這些民眾生活常用的塑膠製品不

但是海洋塑化的原凶,也直接衝擊到食安與海洋生態系統﹙參1﹚。台灣自今年

所展開的「限塑令」正是呼應這項議題,並且直接反映在你我身邊與零售通路。

應用GS1標準的容器押金計畫Container Deposit Schemes Using GS1 Standards

不只台灣,澳洲去(2017)年12月在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下文簡稱NSW)所展開的「容器押金計畫」(Container Deposit Schemes,下文簡稱CDS),直接將塑膠容器的回收責任與成本要求飲料供應端買單。該項減少垃圾進入垃圾掩埋場的回收計畫,應用GS1標準和服務來識別所有符合條件容器(參見圖1),確保並加速在指定地點交付合格飲料瓶的任何人獲取現金獎勵。

環保愛地球的主張正隨著消費者的關注而升溫,更多業者正思考除了提高塑

料瓶回收率,如何提高從這些材料中獲取價值的機會,並且有望讓數位或實體平

台取得成本效益,達成互利共生的商業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再產品化」服務生

態系。

有效宣達產品/服務主張Radically Improve Recycling

台灣在塑料回收上行之有年、備受稱譽(參2),其塑膠分類的細緻正持續

符合消費者與品牌原廠的期待,有助國內消費用品朝向循環經濟的願景。

GS1產品鏈結

封面故事

10 Mar. 2018

圖1、GS1條碼作為NSW CDS的唯一容器識別

※圖檔來源:NSW環保局官網http://www.epa.nsw.gov.au/waste/cds-works.htm

圖2、零售點可以作為「原產品」消費點與「再產品化」回收點

洽詢窗口

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薛安聿協理Tel:(02)6630-8000 #336E-mail:[email protected]

【參考資料】

參1. ﹝綠色和平2018-01-16新聞稿﹞臺灣海域很有塑http://www.greenpeace.org/taiwan/zh/press/releases/oceans/2018/plastic-in-Taiwan-sea-area/。

參2.﹝新華網2017-03-10﹞看臺灣如何有效實現垃圾分類回收http://www.xinhuanet.com/tw/2017-03/10/c_129506408.htm。

循環經濟在產業鏈的生產、分配、消費階段有賴貿易夥伴共識、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義務落實,與轉換消費者的價值觀和消費模式。GS1標準能促進協調一致的產品可持續性報告方法,支持產品資料完整性,確保這樣服務生態系在標準化框架的運作下,能讓消費用品所有

參與者包括製造商、進口商、批發商或零售商,可以有效宣達產品/服務主張和回收需求。為了強化產品永續性在國內業界的結構化對話和資訊交流,GS1 Taiwan正夥同環保夥

伴-環資國際有限公司於近期邀集GS1會員廠商,共同進行這項零售創新的訴求評估(Claim Assessment),以利後續商業模式上的通路配合與回饋機制(參見圖2)。

11Ma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