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 µ â Í o â 3 z³ U -...

211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Novels of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研究生:高幸佑 Hsing-Yu Kao 指導教授:蔡振念 博士 Dr. Jen-Nien Chai 中華术國 104 7 July 2015

Transcript of o¥ ; µ â Í o â 3 z³ U -...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Novels of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研究生:高幸佑

    Hsing-Yu Kao

    指導教授:蔡振念 博士

    Dr. Jen-Nien Chai

    中華术國 104 年 7 月

    July 2015

  • i

  • ii

    誌謝

    感謝蔡老師的包容、口試老師們的建議。

    感謝家庭讓我沒有經濟上的煩憂。

    感謝父親為我校對論文、朮親催我回家。

    感謝二弟讓我積欠圖書館的書、三弟幫我修改表格。

    感謝房東的親切與良好的住所。

    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拓展我視野的人。

    也感謝中山大學依山傍海的環境、陪我兜風的機車。

    感謝這四年讓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感受、有所成長。

  • iii

    摘要

    日治時期是臺灣新文學發展的開端,現代小說的發展也是由此開始。同時

    日治時期也是臺灣在國族、階級、傳統、現代互相交集衝突的階段,性別議題也

    在這時候成為焦點之一。在這個時期的文學書寫中女性形象表現上會如何展現,

    是此論文探討的主題。論文首先探討當時代女性的實際處境與女性主題的形成原

    因,再進行不同時期小說女性形象的解析,並探討男性作家與女性作家書寫女性

    的特色。

    臺灣具有批判性質的寫實小說,可說是在非武力抗日、社會蓬勃的啟蒙運

    動背景下開展過來的,其中帶有改革與批判目的的工具性質不容忽視。在眾多小

    說中,作家對女子處境的描繪往往帶有對殖民帝國的批判,為反殖民反資本主義

    壓迫等意識服務的目的。同時女性形象作為一種寫作素材,與作家自身的生命歷

    程、時代處境和書寫風格等不同層面之間交互成形。

    從對時代環境、作家特質、女性視野各方面的討論,使日治時期小說中整

    體的女性形象能夠以較清晰、全面的方式顯現。而這些女性形象與創作構成,既

    是一種現實的反映、理念與批判的展示素材與符號,也是想像的乘載體、自我主

    體的建構憑據;是國家、社會、個人意識,各力量交織作用下的成果。

    關鍵字:日治時期、小說、女性形象、後殖民論述、女性書寫

  • iv

    Abstract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s the beginning of Taiwan New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 novel. At the conflict of nations, classes, traditions and modernity, gender

    issue became one of the focuses. How the female images were unfolded in literature

    writing during the period is the subject of the essay. The thesis first discusses the

    females’ real situation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hat made female a subject in

    writings at that time, then analysis the female images in novel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male and female writers in writing females.

    Critical realism in Taiwan novels were spread in the background of nonviolence

    resistance to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enlightenment flourishing in society, so the

    instrumentality of novels for reform and critique cannot be ignored. In many novels,

    writers often describe females’ situation for the purpose to criticize the colonial

    empire and for the thought of opposing colonial and capitalism oppress.

    Simultaneously, the applications of female subject were also connected and formed

    with various perspectives involving the writers’ life tracks, situations during the times

    and their writing styles.

    By observing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riters, and the

    female perspective, the whole female images could be viewed more clearly and

    completely. The composing of female images is a reflection of reality, a material and

    symbol for concepts, also a carrier of imagination and the ground for subjective self

    construction, is a result interwoven with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Keywords:Japanese colonial period、novels、female images、post-colonalism

    discourse、feminine writing

  • v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1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2

    第三節 先行研究回顧……………………………………………………………………………………7

    第四節 論文架構……………………………………………………………………………….…………11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的處境與地位………………………………………………….…14-25

    第一節 父系社會與國家體制掌控下的女性……………………………………….………14

    一、日治以前的父權壓力…………………………………………………………………………14

    二、日治時期的國家掌控……………………………………………………………………….17

    第二節 附屬於民族與階級抗爭的婦女解放運動……………………………………….20

    第三章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中的女性……………………………………………….……………26-64

    第一節 1920~1930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26

    一、國族象徵……………………………………………………………………………………………26

    二、啟蒙與批判的憑藉……………………………………………………………………………30

    三、人道關懷……………………………………………………………………………………………35

    第二節 1931~1937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39

    一、經濟壓迫下的女性…………………………………………………………………….………40

    二、傳統束縛下的女性……………………………………………………………………………..45

    第三節 1937~1945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50

    一、代表本土風俗信仰習慣的女性…………………………………………………………51

    二、結合勞動堅毅健康的女性………………………………………………………………..58

    第四章 男性作家筆下女性角色的塑造………………………………………………………65-102

    第一節 外向式批判──楊守愚…………………………………………………………..………65

    一、平板與典型化的形象…………………………………………………………….…….…….66

    二、正負面分明的對立形象……………………………………………………………………..68

    第二節 封閉式檢討──呂赫若…………………………………………………………………..70

    一、隨小說焦點演變的女性…………..…………………………………………………………70

    二、堅固權力結構下的女性………….……………………………………………………….…73

    三、無聲的女人……………………………………………………………………………..………..77

    第三節 開放式對照──張文環…………………………………………………………………..82

    一、強烈自主的女性…………………………………………………………………………………83

    二、墨守規範的女性………………………………………………………………..……………….86

  • vi

    三、傳統與反傳統的雙向性….…………………………………………………..…………...89

    第四節 個人式探索──龍瑛宗…………………………………………………………………..92

    一、小說中女性形象演變……………………………………………………….………………92

    二、浪漫夢幻的女性形象……………………………………………………………….……….93

    三、樸素堅強的慈母形象……………………………………………………….………………..97

    第五章 女性作家小說中的女性…………………………………………………………………103-123

    第一節 大時代環境下女性作家的書寫………………………………………….………….104

    一、成熟期………………………………………………………………………………………………104

    二、戰爭期………………………………………………………………………………………………107

    第二節 女性自我意識的表現…………………………………………………………………….111

    一、自主的女性角色形象……………………………………………………..………………112

    二、女性主體的建構…………………………………………………………………..…………113

    第三節 隱身於男性的言說………………………………………………………………………..114

    第四節 感情的重視與書寫………………………………………………………………………..119

    第六章 結論………………………………………………………………………………………………………124

    參考書目………………………………………………………………………………………………………………126

    附表

    附表 1: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女性主題相關文論列表……………………………..……..133-147

    附表 2:日治時期女性主題小說女性角色列表…………………………………………….148-179

    附表 3:楊守愚小說女性角色列表……………………………………………………………….180-183

    附表 4:呂赫若小說女性角色列表………………………………………………………………..184-188

    附表 5:張文環小說女性角色列表………………………………………………………………189-193

    附表 6:龍瑛宗小說女性角色列表………………………………………………………………194-200

    附表 7:女性作家小說女性角色列表…………………………………………………………..201-203

    附表 8:辜顏碧霞《流》人物關係圖……………………………………………………………………204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窢 研究動機與目的

    「女性」做為一種寫作主題、素材、媒介,在某個時期是如何顯像,而「女

    性」在社會上、在文學書寫中,是否有某種共同的呈像,當中帶有多少共同想像

    與個人想像?而臺灣日治時期是新文學發展的開端,現代小說的發展也是由此開

    始;同時日治時期也是臺灣在國族、階級、傳統、現代互相交集衝突的階段,性

    別議題也在這時候成為焦點之一;在這個時期的文學書寫裡女性形象表現上會如

    何展現,有否普遍共通的形象?當中帶有什麼真實與想像?其中表達的涵義與反

    映的現實是什麼?不同作家、不同性別的凝視下,創作出來的女性形象又有什麼

    差異?

    遠景出版的《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編選的 166 篇小說中,主要以女性遭

    遇的困境為主題的小說約有 31 篇,占約 18.6%的比例。1以女性做為寫作題材,

    有如此份量是不可輕忽的現象,這種現象構成的原因,對於此題材描寫的方向與

    重點、欲表現的意義為何?都是值得探討的。藉由對此主題的探討,除了以了解

    「女性」做為文學主題與素材,在此時代如何因環境與作者本身的影響呈現其面

    貌,同時了解當時代女性處境以及作家亟欲展現的問題、並觀察其中透露出在制

    度與文化長時間下產生的刻板意識,以反思女性在臺灣現今的地位與處境所曾經

    歷的歷史階段。

    同時,除了一定時間內小說女性在描繪上具有的共相;作品也隨作者個人

    的觀念、理念、性格特質亦有不同的發展,如同大理念、大氛圍下必帶有分歧的

    意識。在女性主題上對不同作家進行比較探討,將能對各自作家的寫作特質有更

    深的了解,在時代縱觀下觀察各作家的創作,可發現作家在共同題材上表現出的

    自我風格。其中或包含了共同的關懷與批判,帶有共同的現實社會面相,同時又

    有作者在各自觀點與筆法下帶出自身對女性形象特有的想像。因此除了觀察女性

    形象在此時期小說中表現出的共同面相,在對共同形象的初步確認與了解下,各

    作家書寫、塑造女性時所具有的差異性、想像性即能開展出來。而作家書寫的個

    人特色在臺灣文學進入日治中後期之後尤為明顯,可看出在文學發展到一定的成

    熟度後作家開始大量創作並發展自我風格的情形。

    在日治時期臺灣初起步新文學發展深受社會運動與殖民政府政策的影響,

    早中期小說壓倒性呈現寫實批判的文風即可見一般,後期發展則在政府控制下使

    得文學表現受箝制;殖民背景造成臺灣作家的本土意識或對自身定位的反思成分

    相當濃厚,並且寫作內容與臺灣人民與社會情況深深結合,在小說中反映了臺灣

    1 陳春梅:《日治時期臺灣養女習俗與小說研究(1895-1945)》(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學位論文,2002),P.47。

  • 2

    本土的風氣與以及環境局勢演變情形。因此論文所要檢討的可說是臺灣日治時期

    小說中,「臺灣」、「女性」與「作家想像」所交織出來的文學成果。

    至今在日治時期小說的女性形象與議題上的研究也頗為豐富,可說日治時

    期小說出現的女性問題是受到研究者們一定程度注目的。現研究中雖普遍能注意

    到當時歷史因素與社會環境造成作家大量創作以女性問題為主題的小說,並能指

    出女性角色大致呈現的共有形象與表徵,然而隨日治時期社會的變動,文學小說

    對女性描寫的情形實際上是有階段性變化的情形,但目前並沒有對日治時期各階

    段演變有較全面性探討的論文。現有論文或依據各自論述的重點,提及其探討的

    女性角色創作所處的社會背景、或針對日治時期其中一個階段的女性形象來進行

    研究,也有以某一現象涵括整個時代脈絡,以致有含混、不夠清晰,甚至訛誤的

    情形。亦有著重在角色分類、或者女性處境分析,並加以討論其間的社會環境、

    權力結構等的研析方向,多是針對社會、制度、觀念造成的不公問題與壓迫為課

    題來進行深入。而部分在探討單一作家的作品論文中,往往會將當時代的現實情

    狀與普遍呈現的議題納入討論,雖然能對作品的題材內容有較完整的關照,但對

    作者的創作的分析,看到的往往是當時代的共有特色,削弱了對作者本身特質研

    究的力道,以至於日治時期各作家塑造描寫女性形象時的不同策略、所帶有的個

    人色彩較難顯現。

    以往探討日治時期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或在整體上過於廣泛,而難以論及時

    代中具有的分歧變化;或從探討單一作者或作品的窗口檢視其與社會環境的聯結,

    因此在視野上無法明晰時代共相與作者本身描寫特質的差異所在。而多數論文在

    女性角色形象與處境分類上也往往有重疊的情況。基本上日治時期女性角色處境

    與個性分類大致上有一定固定性與典型性,差異在於各作者如何塑造建構、當中

    具有作者的創作規律、與專注呈現的焦點。因此現今研究在時代透視與作者角色

    型塑上的關連的討論上還能有更加清晰與完整的餘地。

    本論文的目的不在角色處境分類、角色應對外在環境的行動討論、也不在

    分析壓迫問題下造成的種種情況──先行研究者對上述方向的解析已經有所成

    果。而是觀察這些共相的時代性與流變,以及作家的想像與型塑差異。因此本論

    文的目的在於探究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呈現與演變,同時透過全面的宏觀與共同特

    色的確認下,發現不同作家書寫女性上的特色。在日治時期這個特定階段內不同

    力量作用下,女性在小說中呈象的情形是本論文的重心。

    第二窢 研究範圍與方法

    本論文探討的原始文獻的範圍僅限日治時期曾刊載於報章雜誌上、或者有

    出版於世面的小說,因此作者本身留存的手稿文本以及日治之後才創作或出版的

    小說暫不列入討論,當中也是為了呼應在日治當時流通的能見文本的內容與風格

    傾向、文學界與讀者的接受和評判標準、以及殖民政府對臺灣文學文本內容的容

  • 3

    許程度。同時本論文討論的範圍只在雅正文學部份,大眾通俗文學的文本不在本

    文探討範圍之內,通俗文學亦是呈現當時代文界發展與讀者接受度的重要管道,

    尤其日治末期通俗文學是反映日本軍國思想的管道之一,然涉及的範圍與問題過

    廣,為免繁複,本論文依然聚焦以雅正文學為探討範圍,且日治時期通俗文學的

    相關研究成果在學界亦有一定份量,也成為一門值得另行探討的主題。2另外本

    論文暫只探討臺人寫成的作品,對於日人作品的探討礙於語言文字隔閡,有賴於

    翻譯文本的漸進,使得此方面的研究仍有開展空間。3雖本論文將此部份割捨,

    然日人在臺灣相關小說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形象與臺人具有相當不同之處,其中反

    映的女性觀與想像投射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是另一塊可開闢的空間。4

    討論所引用文本主要以鍾肇政、葉石濤主編的《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8

    冊(台灣文學叢書 13~20),5以及張恆豪主編的《台灣作家全集 短篇小說卷 日

    據時代》10 冊為主,6各作家另輔以《楊雲萍全集》、7《楊逵全集》、8《呂赫若

    小說全集》、9《張文環全集》、10《龍瑛宗全集》11中的日治時期小說文本。女性

    作家的小說另有葉石濤編譯的《台灣文學集》中收入的五篇作品。12日治時期的

    眾多作品皆為日文創作,論文中所引篇名與譯文皆見各全集所譯,不另附上原文

    2 如黃美娥:〈二十世紀初期臺灣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濤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作品

    為討論對象〉,《臺灣文學學報》第 5 期(2004.06),頁 1-48、林淑慧:〈日治末期「風月報」、「南

    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臺灣文獻》第 55 卷第 1 期(2004.03),頁 205-237、易燕

    玉:《日據時期台灣大眾小說研究——以女性角色為主》(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5)、歐陽瑜卿:《準/決戰體制下的女性發聲─《風月報》女性書寫與主體性建立的關

    係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曾婉君:《《三六九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形

    象——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7)、張美雲:

    《《風月報》中白話小說的女性意象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許姿閔:

    《日治時期臺灣白話通俗小說的女性空間及其文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2011)......等。 3 在臺日人作家重要者如西川滿、濱田準雄等作品現今有部分譯本,西川滿小說目前中譯本有《西

    川滿小說集》2 冊(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臺灣縱貫鐵道》(臺北:柏室科技藝術股份

    有限公司,2005),濱田準雄的中譯本有《南方移民村》(臺北:柏室科技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2004),但當中內容有小部分被譯者刪減的情形。與臺灣相關的重要作品又如庄司總一的《陳夫

    人》亦有流通(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09)。各日人作家的單篇作品部分亦收於葉石

    濤編譯的《台灣文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與王德威、王英哲主編的《華麗島的冒險》

    (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01)等,但在整體日人作品的譯著上仍未臻完善。 4 在邱雅芳:《聖戰與聖女:以皇民化文學作品的女性形象為中心(1937∼1945) 》(靜宜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即有初步對皇民化時期日臺作家小說中的女性相關書寫間的特色、差異

    與展現的意識型態有所探討。 5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7.07)。

    6 張恆豪編:《台灣作家全集 短篇小說卷 日據時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01)。

    7 楊雲萍著,林瑞明、許雪姬主編:《楊雲萍全集 1 文學之部》(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02)。

    8 楊逵著,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臺北:國立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06)。

    9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北:INK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03)。

    10 張文環著,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03)。

    11 龍瑛宗著,陳萬益主編:《龍瑛宗全集 中文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1)。

    12 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 1》(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 4

    篇名。

    研究方法以文本中女性為主題或對女性角色有重點式描寫與建構、使之成

    為關鍵角色或具有鮮明形象者為探討對象,觀察這些女性形象展現的共同特徵,

    探究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以及這些形象所具有的內涵。而造成當時創作共同傾向

    的情形,必與當時代的歷史與社會環境有所關聯,並且在日本殖民時期,臺灣新

    文學的發端與演進的確是與政治變化、社會狀況有非常強烈的不可分割性。因此

    必須注意作家所處時局的情勢與氛圍流變,細探這些女性主題與形象在時間演變

    下的呈現情形。

    葉石濤對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分作三的主要階段:1920~1925 年的搖籃期,

    1926~1937 的成熟期,與 1937~1945 的戰爭期。13陳芳明於《台灣新文學史》將

    日本殖民時期的文學分為啟蒙實驗期(1921-1931)、聯合陣線期(1931-1937)、

    皇民運動期(1937-1945)。14各學者亦有不同的分期法。15

    葉石濤區分的搖籃期以 1920 年《臺灣青年》創刊到 1925 賴和第一篇散文

    〈無題〉為期間,「主要展開的運動是新舊文學論爭。因此評論作品特多,小說

    和散文稀少,顯示臺灣作家札忙著建構臺灣新文學的理論體系,還沒有進入實際

    的作品創作。」16成熟期以 1926 年賴和的第一篇小說〈鬥熱鬧〉出現到 1936 年

    禁止使用漢文、《臺灣新文學》的廢刊為止,這期間中文作家的創作量豐富,大

    13

    葉石濤著,中島利郎、澤井律之註,彭宣譯:《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09),

    P.44。 1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10),p.30~34。 15

    王白淵分為 1937 年 6 月報刊「漢文欄」廢止前之「白話文時期」及其後之「日文時期」。《臺

    灣年鑑》第十七章第一節。

    吳瀛濤分為啟發期(1920~1930)、全盛期(1930~1937)與戰爭期(1937~1945)。〈臺灣新文學

    的第一階段〉,《臺北文物》三卷二期(1954.08.20),p.81。

    王詩琅分為萌芽期(1923~1930),正式發展期(1931~1936)及戰爭期(1937~1945)。〈半世紀

    來臺灣文學運動〉,《王詩琅全集》卷九。

    黃得時以 1928 年 8 月民報遷臺發行為斷,分期前為發軔期(1920~1927),其後為演進期

    (1927~1932)及展開期(1931~1937)。〈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三卷二期、三期、

    四卷二期暨〈「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與抗日運動」座談會〉,《大學雜誌》79 期。

    河原功將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1922~1937)以 1922~1931 為前期(抬頭期);1931~1937 年為

    後期(自立上昇期);1937 以後為「戰時下的台灣文學」。《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

    學的接點》(臺北:全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03),p.120~121。

    許俊雅於以《臺灣青年》創刊,至 1931 年臺灣人之政治、社會運動轉衰而普羅文學大興分期點,

    將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分為第一階段(1920~1931)、第二階段(1931~1937)及第三階段

    (1937~194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02)。

    梁明雄以 1920 年的《臺灣青年》的創刊為起點,分為民報遷臺前之開拓期(1920~1927),及之

    後的發展期(1927~1937)和戰爭期(1937~1945)。《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

    史哲出版社,1996.02)。 16

    葉石濤著,中島利郎、澤井律之註,彭宣譯:《台灣文學史綱》,P.47。

  • 5

    部分作品採寫實主義手法,以反映台灣農村的疲憊,各階層民眾的生活困境為主。

    並且在後期以日文寫作的作家也逐漸抬頭,其日文寫作的文字技巧和作品表現方

    式已達日本文壇的標準。

    陳芳明的分期,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之 1921 至 1931 年九一八事變,日本

    開始鎮壓臺灣內部的政治組織期間為「啟蒙實驗期」,在這期間是臺灣作家摸索

    語言使用與文學形式的萌芽階段,也是文學運動附屬於政治運動的關鍵時期──

    「知識分子已自覺到必須使用文學形式來喚起术眾的政治意識,引導术眾去認識

    殖术體制的本質。這樣的啟蒙運動,並非把文學視為自主的存在,而是當做政治

    運動的輔助工具。」17文學主要在呈現批判意志,因此除了少數作家的作品外,

    技巧和結構方面都顯得粗糙。而至 1931 年臺灣抗日團體包括臺灣文化協會與農

    民組合等被總督府鎮壓,知識分子鑑於政治運動的頓挫,轉而投入另一波文學行

    動,進入了聯合陣線期,此時期有幾個現象:其一是作家暫時拋開意識形態或政

    治信仰,而以日本殖民者為共同的敵人,進行使命式的文學抗爭,如 1934 年的

    臺灣文藝聯盟便是文學史上聯合陣線的具體實踐。其二是文學雜誌的獨立發行,

    意味文學運動有脫離甚而取代政治運動之勢,也代表以文學為專職之作家逐漸產

    生,也開始重視文學技巧與內容的兼顧。並且左翼文學在這時也有崛起的趨勢。

    可以看出葉石濤的分期以文學活動、文學文本文學技巧的成熟度為主軸來

    分期;陳芳明則是以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為中心、觀察其影響的文學發展來做分

    期;其他學者以新文學的初始從 1920~1923 不等,到 1937 年間多以 1927 臺灣民

    報遷臺或 1931 年政治與社會運動轉衰為分期點,並且所有分期皆以 1937 年為一

    個重要分水點,包括葉石濤的「戰爭期」、陳芳明的「皇民運動期」等皆以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中文創作在總督府不成文的規定下幾近消聲、報紙的漢文欄被

    廢為界。中文作家不得不退出文藝界,以日文為創作語言的作家群從而成為主體。

    並且在戰爭時局政府的強力監控與領導下,出現必須配和帝國政府宣傳的文學。

    而面對政府強勢的作為與各作家抱有的不同態度,使這個時期的作品在戰爭局勢

    與帝國掌控下有重要與複雜的時代性呈現。

    本論文要討論的女性形象主題,主要以小說所呈現的主題內容與小說環境

    形構下造成的女性形象及其變化來觀察。從小說刊登時間來看,第一篇論及的小

    說即從 1922 年開始(〈她要往何處去〉),直到戰爭結束的 1945 年間,基本上正

    涵括在整個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發展。而小說家在創造女性角色時也往往與環境

    思潮與自身理念有關,女性所處的處境也與當時社會結構相連。縱觀本論文所討

    論的女性相關小說,在 1930 以前出現的小說大部分在主題方向上以批判封建舊

    制為大宗,當中亦有以日人欺壓為主題的小說,而從 1929、1930 年開始出現以

    社會制度造成的經濟問題為女性受害因素的情形(〈夜聲〉、〈誰害了她〉),至 1931

    年出現直接以階級衝突為表現議題的小說(〈一個晚上〉、〈可憐她死了〉),三 0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面對經濟與階級的問題確實開始變得明顯且數量增多。因此在

    討論上大至劃分為 1920~1930 年受各種思潮影響的摸索並奠定基本寫作方向的

    1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p.31

  • 6

    初創期,與社會運動轉化為文學抗爭的 1931~1937 年──其中寫作與表達技巧漸

    趨成熟,隨著專門雜誌發行與社團結盟使得作品量亦急增,且社會運動的潛沉與

    經濟不景氣的情勢,讓當時的文學內容更具左翼色彩,並且如上述學者同樣以

    1937~1945 年的戰爭期為定點分期──當時的小說內容包括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在受到殖民政府政策強力推行的影響下,確實產生與前期相當不同的面貌。雖然

    每個時期實際上是連續不可割裂的時間流變,每個時期都有與前後階段相影響的

    因果關係,但也同時每個時期都有其關鍵或特色。從 1920 年代奠基期,到 1930

    年代蓬勃成熟期,直到戰爭期受政府控管與引導下文學的變異,當中都影響到小

    說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與呈現。

    同時,人物之「形象」(images),在小說呈現上可以在人物的外表、語言、

    動作、性格與內心的描寫、環境布局、情節設計、與全篇結構下角色的定位中產

    生其輪廓。18在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批判寫實小說中女性角色往往是「社會圖像」

    的一環,為展現社會之樣貌甚至弊病的目的風氣下,女性角色的展現大部分幾乎

    不脫其扁平性與一致性,可說是當時代作者依特定理念所形塑的角色。19角色在

    其性別、階級、處境下,其外在表現與內在性格都有被固定化的傾向。在下一節

    將論及的先行研究中,會發現學者們的討論方式也普遍以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或

    者女性角色對外在壓力的反應情形來劃約女性角色,可說前人研究共同指出日治

    時期小說女性形象強烈地依附於環境與社會,形象表現上的單一、以女性成為議

    題表現的工具,造成討論上多會從此方向出發。而本論文討論方式,是從時代轉

    變與文學演變下,探索人物展示出的趨向的共同性,檢視角色特性的共同成因與

    角色處境,再論及此種處境下人物的外顯形貌、行動表現,以及在文本整體中帶

    有的意涵或象徵。在角色的整體定位與處境下,表現出的面貌、行動與內涵,構

    成了此時代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與其附屬的社會圖像。

    同時在進行殖民體制下臺灣產生的小說作品解讀的上,也將會涉及「後殖

    民論述」(post-colonalism discourse)對種族、階級、性別的社會控制的文化批評。

    後殖民論述在處理被殖民者的自我形構(self-constituted)過程時,特別緊扣殖

    民者對性別、階級、種族的社會控制的不可分離,當中性別概念成為象徵權力的

    符號,成為政治權力建構合法化的鋪陳,同時這些類比與符碼與被殖民地社會本

    身原有的內部殖民(internal colonization)──父權思考體系的性別歧視與階級

    剝削上互相強化。在後殖民論述中,將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性別化是相當普

    遍的,被剝削的女性與掠奪的男性彼此間的性別權力,被運用在殖民者對被殖民

    者行為的合法解讀,同時也在被殖民者本身的思考觀念上成為一種共有隱喻。

    18

    文學中「意象」(“imagery”,為英文“image”的總稱)用以指文學作品裡所提到的物件或

    感官特質,無論是透過字面的描述呈現,或是透過典故(allusion),亦或是透過明喻或暗喻的媒

    介(vehicles,及第二層指涉)所呈現。M. H. Abrams‧Geoffrey Galt Harpham 著,蔡佳瑾審譯:《文

    學術語手冊》(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2012.04),p.171。 19

    「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s)是作者循單一理念或特質所建構出來的人物,有重複性與固定

    性的特質。與之相反的為「圓形人物」(Round characters)。可參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的《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vovel)第四章人物(下)(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 ,p.94~105)。

  • 7

    此外,文學作品的形成除了一定程度與時代環境有關,當中也具有寫作者

    的個人性質與風格特色。因此各作家在形塑女性角色時也帶有各自的特質與傾向,

    創作內容也因其個人的外在經驗與思想轉變而有所變化,對於專注的主題、議題

    的變化也會影響女性形象的型塑。因此本論文除了觀察大時代對女性書寫的共同

    現象,亦將分別細探創作量較大、並對女性主題有一定書寫份量的作者的作品─

    ─藉由大量與具有反覆主題的創作文本,能在其中看出不斷出現的寫作規律與特

    質──探索其中女性題材的變化與呈現上的特殊風格,如此將能對日治時期小說

    中女性形象的探討更為全面。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當時代女性作家創作的小說文本,雖然文本數量不多,

    但在探討小說女性形象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除了作家身為當代女性本身特有的

    觀察視野與感受,小說中的女性角色既是運用素材,亦是主體的寄託與延伸。觀

    察其中的特色與異同,是完成臺灣日治時代小說女性主題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本論文為方便討論以及檢索,於小說中對女性有重點描寫或女性角色佔

    有關鍵位置的小說進行女性角色的整理與表列,其中列出刊登報刊與日期,並依

    刊登時間早至晚排序,以利觀察流變,並且列出重要女角在小說中的處境以及結

    局,此舉除了方便辨認她在整體劇情中所處位置與背景經歷,同時也是因為日治

    時期中大部分小說針對的重點描寫即是女性的處境。而女性角色在這些處境建構

    下顯現的形象與個性等,具代表性者將會在論文中舉出討論。在討論各別作家時,

    則是將其小說中雖非主軸但有女性角色出現者皆列於表格,以利細部觀察作者在

    各篇小說創作角色上連繫、共通、與轉變。

    第三窢 先行研究回顧

    日治時期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與女性相關問題的研究已不是新鮮的主題,透

    過先行研究,可以看到對此主題領域的探索已成就的部分、以及還尚須探討的部

    分,而舊有研究成果亦有不少對本論文形構具建樹性觀點者。藉由對先行研究的

    回顧,省思其研究方向與觀點、以及尚可發展的不足之處,以確立本研究的立場

    與意義。

    目前對日治時期新文學小說中女性主題的討論,無論是單篇文論或學位論

    文都有相當的成果。在探討對象上有針對整體日治時期小說者,也有針對單一作

    家的全部或特定作品做探討者,探討重點大至有幾個方向:「探討小說中女性的

    社會地位與處境」、「政治意涵解讀」、「女性主義批評」、「形象表現與書寫策略」,

    其中又以「探討小說女性的社會地位與處境」最為大宗。而對單一作者小說的女

    性主題進行討論的文論,又以呂赫若的小說成為多數討論的重心,當中亦以探討

    女性的被壓迫處境與造成此種狀況的內外因素、社會結構與權力位階的問題占很

    大部分。20因為相關論文有一定的數量,茲將其篇名與論述重點整理成附表。21以

    20

    如溫文龍:〈受難女性的代言人──論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角色〉,《臺灣文藝》第 154 期

  • 8

    下配合本論文探討整體日治時期小說所要採取的視角,檢視在範圍上探討整體日

    治時期小說的女性為主題的論文,並提出在女性主題各探討方向上具有代表性論

    述者的論點。

    在整體日治時期小說中的女性主題探討上,有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

    中的婦女問題〉22及其著作《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中第五章「日據時期臺灣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的第一節「女性形象」、23沈乃慧〈日據時代台灣小說的女

    性議題探析〉、24與丁鳳珍《臺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25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的婦女問題〉的段落安排分為「自殺與瘋狂

    ──挫敗的臺灣女性命運」、「父權情結」、「果敢堅忍、有自主意識的臺灣女性」、

    「離家出走?──災難與死亡」。在小說研究一書則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分做六

    類:「被視為男人滿足生理欲望的對象」、「無由自主被拋售賤賣的女子」、「婚姻

    不幸庸弱見凌的女子」、「突破禮法追求情欲的女子」、「堅貞剛毅的女子」、「其他」。

    這些文論從日治時期的大量小說中整理女性面對的問題與受困於社會環境下展

    現的形象,重視小說中女子處境與行動的分類,並從中檢討當時代臺灣的社會制

    度與觀念,初步勾勒出對日治時期小說中女性主題研究的輪廓,並對文本中的女

    性展示情形與當時代作家和社會間的關係都能有精闢的見解。

    沈乃慧的女性議題研究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紹臺灣小說

    女性議題興起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女性小說作家與女性議題之間的關

    係來探討,第三部分則是將小說中呈現的女性議題加以分類探討,其中又分為封

    建父權、階級仇恨、殖民控訴、人身買賣與女性意識覺醒五方面來探討。此論文

    主要是針對當時代女性地位低弱等議題來探討,文本選擇也重於小說中女性的受

    迫處境,也對當時代社會環境、性別議題的背景資料多有引用。

    丁鳳珍的研究重視權力結構情境下的角色處境分類,其論文主要分為三章:

    「臺灣資產階級的女性角色」、「臺灣勞動階級的女性角色」、「臺灣殖民地結構下

    的女性角色」,再於其下依這些女性不同的處境更加細分,探討殖民、經濟與父

    權結構之下女性角色展現的各種情形,並比對各文本在建構相似權力結構處境時,

    對其中女性角色描寫上的差別。此論文雖是對整個日治時期小說的女性角色以權

    力結構為背景做類型處理,但仍在每章小結處對小說在不同時期(萌芽期

    1922-1931、成熟期 1931-1937.6、戰爭期 1937.7-1945.8)出現的關注主題、角色

    創造與描寫差異有初步的探討,但主要是在角色分類下選用的代表篇章為範圍來

    (1996.04)、陳姿妃:〈呂赫若小說中女性受害因素析論〉,《臺灣文學評論》第 4 卷第 4 期(2004.10)

    等。其他詳細文論列於後章對作家的專題討論。 21

    論文附表 1「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女性主題相關文論列表」,分以綜論、單一作家、女性作家三

    部分,於之下整理女性主題相關研究文獻並簡述其論述重點。 22

    原發表於 1994 年 11 月「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收入於

    許俊雅著:《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p.29~60。 23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02)。 24

    沈乃慧:〈日據時代台灣小說的女性議題探析〉,《文學臺灣》15 期(1995.07.05),p.284~304、

    第 16 期(1995.10.05),p.167~203。 25

    丁鳳珍:《臺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06)。

  • 9

    進行觀察,而沒辦法有更全面與深入的開拓。

    對戰爭期小說女性形象的探討有邱雅芳的《聖戰與聖女:以皇民化文學作

    品的女性形象為中心(1937∼1945)》26與〈以母親之名──皇民化時期臺灣男性

    作家作品的女性呈現(1937~1945)〉。27《聖戰與聖女》探討皇民化背景下日臺

    男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以母親之名〉是脫自前者的其中一章。主要將當

    時臺灣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以母親為重心分為「卑微的臺灣母親」、「慈愛的

    臺灣母親」、「強韌的大地之母」三種類型來探討;臺灣女性作家部分則論及黃氏

    寶桃與辜顏碧霞的作品。作品解析上重視作家與日本殖民政府意識型態的拉扯以

    及國族議題,觀察作家將「臺灣」與「女性」進行各樣的結合與表現。如同論文

    所針對的,在戰爭期小說普遍出現的母親形象上確實是個需要被注意現象,但同

    時在「母親」之外,當時小說的女性角色實際還有其他樣貌值得探討,並且在女

    性作家的討論上,因主題上限於國族議題、殖民想像的方向,難以進行更多樣的

    開展。

    以臺灣政治問題來對小說的女性形象進行解讀者,典型如陳芳明〈殖民地

    與女性──以日據時期呂赫若小說為中心〉認為呂赫若小說型塑的被壓迫者與自

    主反抗者兩種臺灣女性的形象,所經歷的生命經驗也是臺灣歷史命運的縮影,多

    重結構壓迫既是來自臺灣內部封建父權文化、亦是外部殖民壓力的顯影。28林瑞

    明〈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與反抗〉認為龍瑛宗以女性主題的

    小說展現了臺灣在殖民政治下被壓抑的苦悶,並以女性角色傳達堅持與反抗的意

    圖。29同樣,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第三章

    「分裂與轉向」對呂赫若與龍瑛宗筆下的女性角色有所探討,認為龍瑛宗在戰時

    以筆下的堅忍、自然、寬容的女性對時局作陰柔的抵抗,呂赫若於東京時期以描

    寫女性以做為逃避時局的港口,在戰時則塑造了軟弱無力的女性,並透過女性及

    小說中的傳統、倫理來重建臺灣文化主體性。30這些文論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與

    臺灣的政治情勢做連結與詮釋,卻也不免使得文學創作意圖和作品解讀的多元性、

    以及作者的個人特色掩蓋在一致性的國家敘事中,但這些研究也反映出日治時期

    作家的創作方向,一定程度與當時社會和政治有難以分離的關聯性。

    而除了普遍從小說中對社會不公與女性處境和權力結構分類與解析,以及

    從小說作者對政治的反應來解讀,在近期的研究更是開展出其他方向,如對張文

    環作品當中傳統社會文化與現代化交織造的情形進行探析,當中也涉及女性角色

    在現代化過程下的定位;31又或如游勝冠〈啟蒙、人道主義與前現代我族的凝視—

    26

    邱雅芳:《聖戰與聖女:以皇民化文學作品的女性形象為中心(1937∼1945)》(靜宜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27

    邱雅芳:〈以母親之名──皇民化時期臺灣男性作家作品的女性呈現(1937~1945)〉,《臺文學

    學報》第 3 期(2002.12),p.229~269。 28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06),p.199~218。 29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p.265~p.293。 30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臺南:臺南市立藝術中心,

    2000.11),p.137~205。 31

    如張文薰:〈由「現代」觀想「故鄉」--張文環〈山茶花〉作為文本的可能〉,《臺灣文學研究

  • 10

    呂赫若作為左翼作家歷史定位的再商榷〉以呂赫若實處於右翼啟蒙知識分子的政

    治位置的觀點,討論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塑造是以菁英主義與啟蒙主義的思考邏

    輯為中心的;32林姵吟〈沉默的她者—重探呂赫若,龍瑛宗與翁鬧作品中的女性

    角色〉則分析各男性作家以男性為中心的陽性(masculine)敘事。33而針對特定

    階層的女性樣貌在各媒體與文學上的再現研究如鄭鳳晴《日據時期新女性的再現

    分析:以媒體記事與小說創作為中心》、34翁聖峰〈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題材文學

    的變遷及女性地位〉35等,在比對當時各媒體管道與創作對女性的再現上,更能

    指出文新文學小說在形構女性形象的特別處與著重的描寫方向。

    女性作家的研究上,相關著作為呂明純的《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日

    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36以日治時期臺灣女性作家的詩歌、小說、

    散文為文本,以「女性中心批評」(gynocritics)的方法探討此時期女性文化脈絡

    下產生的寫作方式,梳理女性創作文學的內部形式,歸納出三大創作路線:「建

    立小我敘事的女性寫實路線」、「強調女性主體的抒情路線」、以及「具有強烈性

    別意識的批判寫實路線」。此觀點對本論文在解析女性作家創作的小說與角色型

    塑上的特色有一定的幫助。

    另楊翠所著《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

    (1920~1932)》37在日治時期婦女的處境與解放發展,有周詳的調查。為當時社

    會上與女性相關的實際問題、報導資料、言論思潮、政治運動情形提供了詳細的

    資料,在對當時女性主題小說背後的社會文化背景了解助益頗大。其他眾多未在

    此綜論中提及但對本論文內容形構有所提點與幫助的究成果,也都將在論文內文

    中標注引用。

    而從前人的研究,可看到女性地位與處境、社會與政治影響、作家的個別

    寫作特色與策略、性別與殖民視野的盲點探討等,都是此時代文學與女性主題的

    探討方向,指出此時期小說中女性主題所涉及複雜與多樣的面向。然不論是針對

    女性處境或社會議題與權力結構來探討、或從政治與國族問題、或從其他面向來

    解析,可以注意到目前的文論都是以一種確立而固定的時間或議題為窗口來探討,

    在固定時空下對女性進行分類,或對某一作家的固定作品來做詮析。但「女性」

    學報》第 2 期(2006.04)、杜昀玶:〈「談戀愛」?或是「談」戀愛?--以張文環〈山茶花〉為例〉,

    《臺灣文學評論》第 12 卷第 1 期(2012.01)等。 32 游勝冠:〈啟蒙、人道主義與前現代我族的凝視—呂赫若作為左翼作家歷史定位的再商榷〉,《臺灣文學學報》第 16 期(2010),p.1-32。 33 林姵吟:〈沉默的她者—重探呂赫若,龍瑛宗與翁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 10 卷第 2 期(2011.12),p.60-73。 34

    鄭鳳晴:《日據時期新女性的再現分析:以媒體記事與小說創作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台灣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35

    翁聖峰:〈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題材文學的變遷及女性地位〉,《臺灣學誌》創刊號(2010.4),

    p.1-31。 36

    呂明純:《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臺北:臺灣學生

    書局有限公司,2007.10)。 37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05.15)。

  • 11

    做為一種寫作素材與寄託工具,其本身即會隨著時間、環境與作者意識而演進變

    化,不論是對總體形象演變、或者作家對此主題展現的多元性和特色確立上都還

    未有完善的討論。本論文將針對此以一種對時代與作者全面性縱觀的視野來來進

    行討論,並期在前人的研究成果與觀點上衍伸、完善、並建立新的論述。

    第四窢 論文架構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總體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為探討中心,在討論順序上,首

    先對做為小說素材的女性在現實層面的情況進行了解,再進入小說中女性形象的

    探討,並在小說探討上先縱觀各文學分期女性形象的發展,再分別對各作家對小

    說女性的創作情形進行討論,而對女性作家所作的小說則另於一章進行縱觀與特

    色解析。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先行研究回顧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本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並界定研究範圍、指出研究採用的方法、探討先

    行的研究文獻,並簡述論文之章節安排。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的處境與地位

    第一節 父系社會與國家體制掌控下的女性

    第二節 附屬於民族與階級抗爭的婦女解放運動

    本章概述造就女性於小說中的形象與處境的實際社會背景,檢視自日治前

    保持的社會傳統,到日治時期政府帶來的新制與變動,當中女性處於如何的地位、

    身在什麼場域、受什麼制度與觀念限制、家族社會與國家是以什麼觀點與期望看

    待之。又探討當時初興的婦女解放觀念與婦女運動情形,點出「女性」及其解放

    在當時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中的附屬地位。

    第三章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中的女性

    第一節 1920~1930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

    第二節 1931~1937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

    第三節 1937~1945 年代小說中的女性

  • 12

    此章對小說中的女性呈像做分期探討,從當時期的社會風氣、思潮、文學

    焦點與政府權力左右等因素產生的文學變化、以及女性角色形象於其中的改變,

    指出從 1920 年代小說發展起,女性形象即作為一種批判工具或對臺灣處境的隱

    喻,其中女性的形象與處境的高度重複性,正可見將女性做為一種權力位階底層

    受壓迫階級的共通形象。至 1930 年代社會運動消匿、文學發展的蓬勃,加上受

    經濟不景氣波及的現實環境,女性形象開始有新的重點刻劃,其中也出現與社會

    主義思想結合的女性角色。戰爭期受政府皇民化政策與戰爭推進的影響,小說中

    女性形象也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特色,當中或存在臺灣作家對本土定位的拉扯、

    又或者展現出殖民政府的權力作用。而在不同時期女性形象的變化,也可以看到

    「女性」在小說中所帶有的作用、代表或隱喻與內涵的轉變。

    第四章 男性作家筆下女性角色的塑造

    第一節 外向式批判──楊守愚

    第二節 封閉式檢討──呂赫若

    第三節 開放式對照──張文環

    的四節 個人式探索──龍瑛宗

    此章選擇了作品創作有一定量、並且在女性角色的形塑與描繪有所注重的

    作者來進行討論,分別為楊守愚、呂赫若、張文環、龍瑛宗四人。這四人小說創

    作發表的時間也聯繫了日治各時期的文學發展,並且分別展現了日治時期男性知

    識份子於殖民者日本與殖民地臺灣、現代與傳統、個人與國家間徘徊時呈現的四

    個面向。探討這些作家的作品,可在檢視各作者與時代大敘述相切合的情形下,

    個人在書寫建構女性角色上的著重點與特色,而部分作家更是在自身創作歷程上

    有主題與風格的演變。從對各作者小說文本中女性形象的縱觀與討論,可增益對

    這些作者作品風格與特質的了解,探索不同作者對女性的關心、寄託與想像。

    第五章 女性作家小說中的女性

    第一節 大時代環境下女性作家的書寫

    第二節 女性自我意識的表現

    第三節 隱身於男性的言說

    第四節 感情的重視與書寫

    此章討論女性作家書寫的小說與其中女性角色展現的特色。探討在新式教

    育下產生的女作家們,其視野如何觀察、反映外在社會環境的情況,而創作出的

    女性角色又展現出什麼特質。同時透過這些女性角色在文本中的行動與應對,可

    以看到作者對舊制度與觀念、男性言說權的承襲、遵循或反逆的態度,並在文本

    上展現出情感抒發,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繫的特色。

  • 13

    第六章 結論

    此章總結全文。從上述各章對時代環境、作家特質、女性視野各方面的討

    論,使日治時期小說中整體的女性形象能夠以較清晰、全面的方式顯現。而這些

    女性形象與創作構成,既是一種現實的反映,亦是理念與批判的展示素材、想像

    的乘載體、自我主體的建構憑據;是國家、社會、個人意識,各力量交織作用下

    的成果。

  • 14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的處境與地位

    小說創作所依據、借鑒的乃現實,尤其臺灣日治時期的寫實文學更是如此。

    而大量產生以女性為題材的小說,無論是意識形態的隱喻或真實景況的控訴,無

    論是對殖民政府的抵抗或對封建社會的批評,又或者是做為美學與藝術的展現,

    作者在選用素材以及描寫上,無不是對社會環境的真實情形取材與投射。而在日

    治時期臺灣作家描寫女性的形象時,往往著重於女性地位之不平等與受壓迫境地

    的描寫,為何會有此種描寫,其所針對的是何種現實,是在何種文化與歷史因素

    下使得女性在小說中會以這種風貌呈現──當中除了文化歷史因素產生的實際

    呈像,同時也包含作家在創作小說時描寫此主題所帶有的目的。在探討作家筆下

    女性風貌的呈現與其中的文化意涵,必得觀察影響其中的文化源流與社會因素,

    就算社會制度與環境氛圍隨政治轉換在短時間內有所變化,然而風俗、觀念的承

    續與澱積下,依然一定程度的影響作家所描繪的圖像或對性別的看法觀念;而在

    殖民地的特殊環境,權力位階的變動、以及現代傳統的衝突使得一切越趨複雜。

    因此在現實中、在歷史變動下女性所處的情境與其於權力階級中的地位,都是有

    必要了解的,以下對女性於所處現實的景況與地位進行概述。

    第一窢 父系社會與國家體制掌控下的女性

    日治時期女性的處境與地位,除了承接自明清以來傳統漢人的父系制度,

    同時在日本殖民施行的新體制與管理下有新的變化。但總體而言兩方皆是以女性

    作為財產與工具來進行管控,而在延續的舊封建習俗與新殖民政府的掌握下,使

    得女性不管在家庭內部或外界社會,皆處於層層的權力結構之中。

    一、日治以前的父權壓力

    臺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自明鄭時期開始的漢人移民成為臺灣人口組成的

    最大宗。在進入日本統治以前,臺灣漢人文化的傳統封建社會,已是以父權為體

    制的社會。自殷周宗嗣傳男不傳女的規制至秦漢儒學之發展與儒教之推廣,從國

    家的公領域到家庭的私領域男性都握有主導權,而女性是為男性與家庭服務,「出

    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帅從父兄,

    嫁從夫,夫死從子。」1傳統禮教「夫唱婦隨」、「男尊女卑」的觀念澱積之下,

    清朝臺灣漢人的婚姻制度、財產的繼承方式、男女的社會功能分配皆圍繞在這種

    文化秩序上。男子作為執政者、經濟與財產的掌握者、家族大家長等身分使其地

    1《禮記‧郊特牲》,引自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0),p.709。

  • 15

    位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女性的生活範圍限於家庭之內,從事家務雜事、女紅針線

    等,甚至足不出戶。2而在父系繼嗣原則下,女性在社會中身分地位的取得是靠

    婚姻等方式轉移、附屬於於男性之下,對於女性稱道所謂婦德、貞潔,女子遵循

    「三從四德」等規範乃天經地義之事。

    雖然在前清時期臺灣移民具有的移墾社會的特質──政府的控制力薄弱、

    講求實務與成就取向、兩性失衡與文教未興等的因素下,女性有與中國內地女性

    在社會地位與活動上有不同之處。3因應生活環境,婦女纏足比率較低、易於奔

    波勞動,亦有偕伴外出逛街、進香、看戲等較開放的活動,「臺俗婦女靚妝入市,

    無肩輿,以傘蒙面而行,時伸時縮,以窺行人。」4然隨開發愈進,官方力量的

    逐漸普及,傳統道德標準漸深入人心,女性生活空間較為活潑開放的社會特質逐

    漸消失,至清代中葉,臺灣婦女的行徑也就與內地相並行了。同治年間志書謂:

    「臺灣舊俗,寬於婦責。近日漸摩禮義,風教聿新。官斯土者,尤宜表揚貞窢,

    矜式里閭。」5同時女性地位的流變,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來臺的丁紹儀就

    曾指出:

    女年十二、三,卽有破瓜者。人家生女,亦不甚重。臺灣縣志言臺人雖貧,

    男不為奴,女不為婢,乃百年以前事;今殊不然,每每轉鬻內地為人婢妾,

    價亦廉於漳、泉諸郡。他鄉人之旅食於臺者,積番銀數十圓,卽可得妻。6

    可窺見財貨深深影響女子的婚配與未來。並且台灣早期男女人口失衡嚴重,7男

    子得妻不易,或有從閩粵劫掠、偷渡女子販賣,臺灣本地亦形成以金錢聘禮競價

    的婚姻論財風氣。8中國傳統正式婚嫁中聘禮與嫁妝間金錢財產的流動往來的傳

    統,本已有將女性金錢量化的意味,同時臺灣作為移墾社會,為因應環境與經濟

    的實況,婚姻形式亦延伸出各種變異,如招婿、招夫、養媳、蓄妾等,其中養媳

    後來與養女制度相混淆,也成為女子人身買賣的一扇窗口。9隨著臺灣社會的開

    2 ﹝清﹞劉良璧所著《重修臺灣府志》卷六風俗引《臺海使槎錄》記:「詩書之家,女子旣筓,

    則居於房內,不復外出;常人則無論矣。」《重修臺灣府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p.106。 3 參見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文化社出版部,1993.05),p.188。

    4 ﹝清﹞董天工:《臺海見聞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09),p.29。另臺灣文獻史料

    叢刊第二輯:《福建通志臺灣府》卷八〈風俗志〉所引《臺海見聞錄》文為:「臺俗婦女,靚妝入

    市,無肩輿,以繖蒙首而行。」(臺北:大通書局,1984),上冊,p.204。 5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列傳四(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p.263。

    6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卷三習尚(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p.33。

    7 據《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康熙六十年(1721)諸羅縣大埔一帶二百五十七

    名居民當中只有一名女性。後因清廷搬眷政策鬆動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開放搬眷的影響而

    趨緩。明治二十九年(1896)日人初步人口調查顯示臺灣人口性別比為一百個婦女對一百一十九

    個男人。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p.60~61。 8 ﹝清﹞高拱乾等修:《臺灣府志》卷之六風土:「女鮮擇婿而婚姻論財」。《臺灣府志三種》(北

    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p.860。 9 養女與養媳原是有所區分的,養女即「養來做女」,並無預設之婚姻對象(無頭對),而養媳則

  • 16

    發與人口演變,女子不再「奇貨可居」,在婚姻重財的風氣與社會經濟條件不佳

    的影響下,傳統出嫁時嫁妝帶來的經濟壓力,使女性出生便有「賠錢貨」的標籤。

    「貴男賤女」的俗尚下,從而有溺女、典女、賣女等陋習;在經濟困頓、甚至人

    際杯葛與風水八字的因素下,女子可能如商品被質押、買賣,成為養女、查某嫻

    (婢女)、媳婦仔、或是娼妓。日治之初,曾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任職的佐倉孫

    三所著《臺風雜記》亦批評了當時臺灣錮婢質女的問題,言日本雖也有婢女娼妓,

    但其待遇「未見若臺俗之薄酷者」:

    臺地术間之婢女,年迄三、四十,有猶未嫁者;甚則終身禁錮,髮白齒落,

    尚被轉售,一生以婢終者亦有焉。天地陰陽之道屬徒爾,人間配偶之理為

    空談。是因富豪者用無夫之女,便閨房之出入,一年又一年,遂至老憊,

    欲婚嫁誰樂而受之。又典質子女,借金於人,名曰媳婦。及破瓜年紀,為

    娼妓,從賤業。及二十歲以上,尚不得贖還者,比比皆然。夫媳婦者,為

    其子娶婦者始可為媳婦。臺俗則不然。典質貴重人身,不知以背反天理,

    可謂陋矣!10

    男子能選擇婚姻、對象,女子則不得不受約於非自主的婚姻及他人對自身

    前途的取決;男子能蓄妾,女子則從一而終,否則受鄙;男子或因貧困而典賣妻

    妾子女,但從未聞女子因家中赤貧而典賣丈夫者;女子人身買賣完全是以男尊女

    卑的意識形態運作出來的陋習,女子於其間被物化,沒有自我主導權,只能任人

    宰割。而不管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又或者以金錢交易而來的養女、養媳、查某嫻、

    娼妓等,在表面上位階有高下之分,形式上有體面與鄙陋之別,但在本質上完全

    一致──女子的獨立人格無權自主,一切都是被安排、被涵化到父系的文化價值

    中。

    這一父系價值就算到日本統治時,政府針對婢女、養媳在法規制度上有所

    禁止與調整,11男尊女卑、金錢物化的價值觀依然從其文化源流、與移墾社會的

    歷史延續,女性所處的不平等地位與限於婚姻與家庭的情形仍然持續著。這一點

    也正是日治時期臺灣作家在描寫女性主題的小說中極力抨擊之處,作家將描寫焦

    點集中於延續或變相的習俗、12或者批判根深蒂固的不合理觀念,而將女性的受

    是養來做媳婦,因此後者除了撫養性質外,尚且包括了婚姻的性質。但在日治時期,養女性質與

    養媳、婢女、娼妓等有了混淆。日治時期為臺灣養女制度的盛行與變質期,原因其一是日本舊民

    法雖尊重臺灣習俗,但嚴格劃分養女與媳婦仔,如無頭對不得收作養媳,因此許多人為免日後糾

    葛不清,都以「養女」名義申報戶籍;其次是養女與婢女的被混同,由於複審院(高等法院)在

    一個判例中以婢女制度妨害良風美俗,而宣告某項人身買賣無效,此後並不受理婢女之戶口申報,

    許多人為方便計,都以養女為名申報;禁人身買賣,故欲買女為娼者亦鑽法律漏洞,加上日本藝

    妓制度流入島內之推波助瀾,「當養女」之風亦起──即將養女視作財產「出當」他人。見張雄

    潮:〈臺灣省的養女問題〉,《臺灣文獻》第 14 卷第 3 期(1963.09.27),p.97。 10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原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東京國光社出版,1961 由臺灣銀行重

    印,1996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據臺銀本重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09),p.16~17。 11

    見註 9。 12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第三章〈日據時期臺灣小說蘊含的思想內容〉第一節「批

  • 17

    害與封建舊俗緊密相連,其中也含有現實中女性無可避免、難以擺脫父權體制與

    觀念的深遠束縛的事實,也正是這層事實才會在二 0 年代引起相對的婦女解放思

    潮,以及文學對此主題的重視。

    在日本統治前,女性便已處於傳統封建期的父權壓力下,而進入日治時期

    時,在規制的變化與基礎教育的興辦下,女性的活動範圍、視野、自我意識也或

    有拓展的機會,但舊俗與觀念的延續、有形無形的制約依然不絕;同時殖民者的

    進入,也在權力位階上定位,從而成為新的壓力施加者與方向指導者,基本上女

    性在整體的權力位階,在傳統與現代間、殖民、資本與父權下,處於底層的地位

    依然難以翻轉。

    二、日治時期的國家掌控

    日本文化傳統對女性的壓抑並不亞於中國,其本身便是一個極其重視倫理

    秩序的父權社會,其對女性應溫柔順從、全心為家庭服務的觀念至今依然普遍。13重視國家主義和家庭制度的日本政府,自然不會開放給殖民地婦女相當的自由

    與平等,除非具有統治上的功利,政府並沒有改變殖民地臺灣傳統結構的意圖。

    從對家庭結構影響最深的民法而言,雖然日本國內在明治維新後已經改用較為進

    步平等的近代法,但在殖民地臺灣面對相同問題時,總督府卻仍然以「台地舊慣」、

    「現行之例」來做為民事事項的判決依據。14對於總督府而言,統治上的便利,

    遠比平等自由的新精神來得重要,延續傳統之舊慣除了為避免激起民族對立,另

    一方面也是為了討好在傳統社會中既得利益的仕紳階級,傳統舊習之聘金、納妾、

    養媳制度在日治時期皆未受到積極的革新;只要不影響經濟效益或引發管理上的

    危機,日本政府不願輕易撼動維持社會安定的家庭結構,因此父系宗嗣原則與男

    尊女卑的觀念依然束縛著傳統下的女性。

    同時,日本殖民政府基於經濟與功利目的,也企圖將殖民地女子納入社會

    生產線。其著重點可見於解纏足、日語教育、培養各式生產與工作能力、涵養日

    本國民性與日本女性美德、參與社會救助事業(指殖民者所鎖定的幾項公益事業)、

    作為戰爭的後勤……等。15藉由鼓勵婦女解纏足以提升殖民地的生產力,同時在教

    育與推廣上以對國家有益的目標為方針來指導,並將女性收納至可控制的陣營團

    體。

    評舊社會的陰暗面」中,與女性切身相關的主題內容即是「養女習俗」、「媒妁聘金」、「蓄妾風習」

    之俗。 13

    台灣綜合研究院的報告裡,2007 年於日本民眾調查數據中有 73.2%的受訪者指出男性在社會

    整體的地位上仍較女性佔優勢,44.8%的受訪者贊成男主外女主內,74%~85%家事勞動由妻子

    負責,並且在社會工作的薪資差距上,女性全職員工之平均薪資約為男性平均薪資的 68.1%。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台灣綜合研究院報告:〈民眾對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看法〉2010.06,

    p.105.106.109。 14

    臺灣日治時期民法與舊慣間的實際問題可參見陳昭如:〈日本時代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形成──

    權力、性別與殖民主義〉,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

    有限公司,2000),p.210-253。 15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p.62。

  • 18

    纏足為中國傳統禮教與男權的特殊產物,纏足使得婦女行動不便,深居閨

    宅,同時也滿足男性異衍的審美觀念。中上層階級女子更是要嫁就要縛腳,纏足

    從而成為一種地位表徵。臺灣總督府 1905 年的統計顯示,當時全臺近 57%的女

    性纏足,20 歲以上纏足者更近 73%。16這表示有一半左右的婦女無法完全將其

    勞動力釋放到生產線上,這對統治者而言無寧說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放足運動

    即在此種經濟考量下推展。而從 1905 年至 1915 年,全島纏足比例由 56.93%降

    至 17.36%,17在女性身體的解放上可說是有初步的成效。

    在教育上,傳統漢人社會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只須聽從其父兄與

    丈夫的指導即可。《臺風雜記》述日本領臺初臺人的教育程度:

    余始謂臺人承聖賢文學之遺流,文字富贍可知耳;而知文字者甚鮮,不能

    書姓名者亦有焉。男子且然。至婦女則日用文亯及家政帳簿類一切成於男

    子之手,婦女則不能窺之。余怪而問之。土人曰:「婦女是門內之人,裁

    縫、炊飯之外無所用,豈學無用文字乎」?於是余以為臺婦無字,則不教

    之罪也。18

    佐倉孫三亦記其謂臺人女言,日本女子不識字者寥如晨星,優秀者或成教師、或

    能著書、自成一家,聽此臺人婦女甚至疑而不信,可見傳統觀念將女性深限於家

    庭範圍情形之嚴重。中下階層女子為家庭勞務或無餘裕受教育,有機會受教育者

    乃中上階層的大家閨秀,而教科書則為《三字經》、《女論語》、《閨則》、《列女傳》、

    《孝經》等,除識字外,所要灌輸的不外乎貞潔柔順、三從四德等女教婦道思想。

    至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依據殖民教育政策與日本女子教育方針,正式將女

    子教育納入學制系統。但一般家庭因經濟問題或仍保有反對女子讀書的傳統觀念,

    對女子教育抱持冷淡的態度,即使在總督府與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鼓吹下,到日

    治末期,依然有近半成女童未入公學校就讀。19而在教育內容上除了日語教育、

    知識傳授外,對女子所著重施行的教育,是以涵養婦德、培養淑德節操之精神等

    為綱目,以培養在家庭中操持家務的賢妻良母為主要目的,20因此高等女學校的

    教育中,禮儀、裁縫、家政都是重要課程。21到了皇民化時期,更是以「鍊成皇

    16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p.229~245。 17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p.306~307。 18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p.12。 19

    1932 年男童就學率超過 50%時,女童就學的比率仍不到 20%,進入 1937 年皇民化時期後,

    雖然女童就學率快速成長,至 1944 年男童就學率為 80%,女童就學率為 60%,依然可見落差,

    其中還不包含中退者。參見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台灣新式教育的誕生》(臺北:

    東村出版,2012.11),p.154。中退情形又如《臺灣民報》於昭和三年(1928)四月一日報導一

    則新竹女子公學校女學生卒業的情形,說明該年度必業生入學時原有一百零八人,畢業時僅剩五

    十八人,退學者原因多為幫忙家計。 20

    1919 年的臺灣教育令第十三條:女子高等普通學校,施與女子高等普通教育、養成婦德及教

    授生活中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所在。參見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臺

    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2000),p.157。 21

    大正十三年(1924)八月十一日的《臺灣民報》即有一篇題為〈高女呢?下女呢?〉的文章,

  • 19

    國女性」為教育目的,除了「精通日語」和「確立日本國民性格」,更強化女子

    守備後方家庭的功能,重視女子在國防、生產和生活上的訓練。22

    同時在新教育體制下,師範學校女子部與女子職業學校也應運而生,西方

    新式科技與產業進入台灣,電話、汽車、打字機等現代化設備的發明與改良,使

    得就業職場有較為多樣的環境,女性在社會上的活動與角色有多元化的趨勢。另

    外在日本殖民帶來的現代化,臺灣現代經濟體制的建構與發展成熟下,新式消費

    與流行文化進入,都會中「女給」(咖啡店女服務生)職業產生。在昭和五年(1930)

    《臺灣民報》上即有一系列介紹臺灣女性職業的報導,當中包括看護婦(護士)、

    交換姬(女電話接線員)、採茶女、女車長、編帽女工、煙草女工、女教員等。23

    雖然隨著基本教育與各式產業興起,女性能有較多樣化的工作機會,但實際上,

    女性從事的職業集中於農業、紡織、待客服務等業種,並非全面性就業,無論是

    總就業人口還是從事的業種,男性依然遙遙領先。24並且女性在職場上依然得受

    民族與性別的歧視,同樣的工作女性薪資比男性低,臺人女性薪資較日人女性低,

    而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男性上司騷擾、逼迫的情形可說是常見的社會問題。25

    社會參與上,在臺灣知識分子的倡導、殖民政府政策的影響下,各類社團

    應運而生,這些社團提供了學校教育外,另一個學習新知與貢獻社會的管道。臺

    灣民間自發性社團有以男性知識份子為中心組成分子的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農民

    組合、臺灣共產黨、一新會等,眾組織倡導男女平等,並吸收女性會員,將女性

    納入組織的改革力量中,26其中的左翼組織的女性更是參與政治運動的先鋒,樹

    抨擊彰化高女的教育實為「下女教育」,所謂「料理實習」、「接待實習」實際就是教導女性必恭

    必敬地奉獻、服侍丈夫。昭和三年(1928)七月十五刊登的〈婦選附與和婦女解放〉也指出專門

    教育將女性摒棄門外的事實,批評當局以培育賢妻良母而非模範公民為女子教育宗旨的偏差心

    態。 22

    參見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8.12),

    P.55。 23

    《臺灣民報》第 294 號至第 301 號(昭和五年 1930.01.01~02.22)。 24

    1920 年的台灣總督府的國勢調查中,以台北州各職業人口為例:本島人有二十一萬多名的男

    性就業,但女性僅有三萬五千人,在整體就業人口的比例上只占一成五。並且女性的就業人口有

    大量集中在 16 歲至 20 的現象,比男性的 16 至 30 歲之間的分布更不平均。臺灣總督官房臨時

    國勢調查部:〈本業者ノ職業(大分類)ヲ種族、體性及年齡ニ分チタル人口(臺北州)〉,《臺灣

    國勢調查集計原表 第一回 (第三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 州廳ノ部》(大正 13 年 ( 1924)),P.94

    - P.96。其或因漢人社會中存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以至於部分男性的就學時間較女性長,從業年

    齡分布也相對有延展;並且許多不需要特定專業的職業而言,基礎日語能力常是必要籌碼,多數

    職業在女性求職時會要求至少公學校畢業的學歷,而從女子入公學校總體比例偏低的情況看,絕

    大部分女子從事家務或農事的情形可見一端。 25

    許多實際例子可見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

    第五章〈婦女解放與農工階級運動〉及其附表 5 之 1,其列出的 101 篇臺灣民報裡有關勞動婦女

    的言論中,明顯顯示女性勞工在民族與性別歧視下普遍遭到嚴重的不平等待遇。 26

    文協於 1923 年的會議將「尊重女子人格」列入其事業,1927 年改組後的新文協設置婦女部;

    農組大甲支部於 1928 年設立婦女部,其後各支部也開始通過婦女部組成之議案,在 1929 年與

    1930 年提出的綱領,均將擴大婦女部的運作列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台共於 1928 年成立之

    初即將婦女畫入階級鬥爭的力量之一,以婦女大眾為革命的一支部隊。見楊翠:《日據時期臺灣

    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第六章〈政治社會運動團體中的婦

    女政策及其運作〉。

  • 20

    立了積極強悍、勇於挑戰社會的女子形象。27然而這些具有抗爭性質的組織之後

    在取締與同化政策的加強下一一消失。28臺灣婦女自行組織的彰化婦女共勵會、

    諸羅婦女協進會、台中婦女親睦會等,屬小型、地域性的親睦交誼團體,組織宗

    旨與舉辦的演講內容主要在破除社會陋習、增加衛生知識、改革家庭及謀求婦女

    自我向上、鼓勵女子教育或女子就業。另一方面,官方主導的女性團體,從以小

    學校、公學校為單位的愛國少女團,至青年團女子隊、處女會、主婦會等,大型

    團體如愛國婦人會、國防婦人會、大日本婦人會等,將女性由幼至長,層層納入

    掌握。這些官方女性團體組織的目的不外乎培養生產能力、學習日語、涵養日本

    國民性、修習日本女性之傳統美德、參與社會事業如增產、儲蓄、醫護等。在戰

    爭時期,將女子總動員作為後方協力上政府指導與規範的成果更是明顯。「銃後

    奉公」、「男子往戰場,女子往生產」的要求下,婦女組織等成為政府宣揚並整合

    婦女勞動力的管道。

    在殖民政府所造就的環境下,女性的身體、生產力、社會參與力有初步的

    開展,但這並不能表示婦女因此得到了自由與解放。如楊翠所言──因為「國語」

    的學習,她們在社會上可以有聲音;因為各種技能的養成,她們有了生產力;因

    為社會事業的參與,他們的存在位置逐漸開闊,角色變得更多元;但是這並不是

    所謂的「婦女解放」,因為即使在初階段的「婦女解放」中,也必須包含有意識

    上的自主性,這個條件是婦解的必要條件,而我們在其中找不到這種條件的存在,

    反而看到「資本家─殖民者─父權」三種支配的形態正在建構化與正當化。29在

    殖民政策的領導與滲透下,雖然女性活動範圍與社會功能變得較廣闊,然而實質

    上這些「解放」仍是在以女性作為工具所產生的利益為考量的殖民與資本主義運

    作下的結果,仍然存在的歧視與不公、為家庭與國家奉獻的指導方針,實際上對

    女性的自我價值並沒有較大的伸展空間,其中透露出的外在權力的主宰力量反而

    更加明顯。然而在這些體制所造成的女性人身的開放下,仍使女子在人與獨立人

    格能夠有初步抬頭的可能。在日本的教育體制下,出現了部分受過現代教育洗禮

    的新女性,她們或參加社會改革活動、進行演講或於報章雜誌發表文章從事啟迪

    的工作,30或寫出與男性視野和筆法迥然不同的詩作與小說,31從而成為有自主

    意識的婦女解放先鋒者。

    第二窢 附屬於术族與階級抗爭的婦女解放運動

    27

    農組的葉陶、張玉蘭、簡娥,台共的謝雪紅等皆是代表人物。 28

    1929 年日本政府對農組實施大檢舉行動,即「二一二事件」,在日本當局持續取締下,農組活

    動轉為地下化。1931 年中業以後,當局對台共展開大規模檢舉,兩大左翼運動組織面臨覆滅。 29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p.64。 30

    可參考上註引書第八章〈進步女性在婦解意識萌芽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論點〉,以及第四章附

    表 4-4:女性演講者講題一覽表(共計 91 人次)。 31

    將於第五章論及。

  • 21

    一九二 0 年代,臺灣人的對日抗爭轉為非武裝的形式,推展一連串政治自

    主、社會解放與文化改造的運動,而婦女解放也是新文化動的一環。

    臺灣留學東京的知識份子受到世界性解放思潮與一九一 0 年代起一連串解

    放運動的衝擊:1911 年中國辛亥革命、1916 年日人吉野作造提倡民本主義、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1918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原則、芬蘭的勞動革命、

    1919 年愛爾蘭獨立、朝鮮三一獨立以及中國五四運動等,促使知識份子省思臺

    灣的處境問題,從而對殖民政府展開新的抗爭方向。當時知識分子進行的運動有

    兩個大方向──具有政治意義的反殖民運動與具有社會意義的批評舊制度運動,

    亦即包含了「抗日」和「啟蒙」兩個重點。而號稱「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32

    的《臺灣民報》,可說是臺灣知識分子在啟蒙與時事傳遞、批判、討論上的重要

    窗口,其前身《臺灣青年》及《臺灣》及之後的《臺灣新民報》,在反封建、反

    傳統、反陋俗、反殖民的文化意識形成一股強勁力量。在楊翠的歸納分析結果下,

    當時言論所標舉之解放聲浪最高者不外民族、階級、婦女三大議題。3319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