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_Sutra_27

20
乘妙法華經淺釋 乘妙法華經淺釋 乘妙法華經淺釋 乘妙法華經淺釋 化老和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一九六八年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莊嚴王 妙莊嚴王 妙莊嚴王 妙莊嚴王」是一個國王 是一個國王 是一個國王 是一個國王,這國王信邪 這國王信邪 這國王信邪 這國王信邪教、信婆羅門 信婆羅門 信婆羅門 信婆羅門教,沒有 沒有 沒有 沒有真正的智 正的智 正的智 正的智 慧。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 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 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 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有什 有什 有什 有什麼善根 善根 善根 善根呢?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四個 有四個 有四個 有四個 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 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 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 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 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 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 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因為四個比丘 四個比丘 四個比丘 四個比丘 都要吃飯 都要吃飯 都要吃飯 都要吃飯,也都要有地方住 也都要有地方住 也都要有地方住 也都要有地方住,需要有護法來供養 需要有護法來供養 需要有護法來供養 需要有護法來供養。其中有一位比丘發 其中有一位比丘發 其中有一位比丘發 其中有一位比丘發 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 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 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 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他說:「 :「 :「 :「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 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 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 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會沒有 會沒有 會沒有 會沒有 飯吃 飯吃 飯吃 飯吃、沒有地方住 沒有地方住 沒有地方住 沒有地方住,因為沒有人供養 沒有人供養 沒有人供養 沒有人供養,不能修道 不能修道 不能修道 不能修道。現在我發願來做護 現在我發願來做護 現在我發願來做護 現在我發願來做護 法,護持 護持 護持 護持你們三個人的修行 們三個人的修行 們三個人的修行 們三個人的修行;等你們三個人證果之後 們三個人證果之後 們三個人證果之後 們三個人證果之後,我再修行 我再修行 我再修行 我再修行。我現 我現 我現 我現 在先發願來護持 在先發願來護持 在先發願來護持 在先發願來護持你們,我去做工來供養 我去做工來供養 我去做工來供養 我去做工來供養。」 。」 。」 。」這樣子商議妥了 這樣子商議妥了 這樣子商議妥了 這樣子商議妥了,那麼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三個修道 三個修道 三個修道 三個修道,他去做工 他去做工 他去做工 他去做工,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 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 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 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 三個比丘一修 三個比丘一修 三個比丘一修 三個比丘一修,果然修證果了 果然修證果了 果然修證果了 果然修證果了。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因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因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因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因緣,知道 知道 知道 知道 這位護法因 這位護法因 這位護法因 這位護法因為護持三 護持三 護持三 護持三,有很的功德 有很的功德 有很的功德 有很的功德,所以做了國王 所以做了國王 所以做了國王 所以做了國王。這國王他因 這國王他因 這國王他因 這國王他因 為世有這種善根 世有這種善根 世有這種善根 世有這種善根,還有一種慈悲心 還有一種慈悲心 還有一種慈悲心 還有一種慈悲心、善心 善心 善心 善心,但是他信邪 但是他信邪 但是他信邪 但是他信邪教,不信正 不信正 不信正 不信正 教。這三個證果的同參想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想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想 這三個證果的同參想:「 :「 :「 :「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 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 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 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怎麼 怎麼 怎麼 怎麼辦?」 ?」 ?」 ?」於是 於是 於是 於是 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 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 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 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一位發願作 一位發願作 一位發願作 一位發願作為這國王的 這國王的 這國王的 這國王的,兩位發願作 兩位發願作 兩位發願作 兩位發願作為他的 他的 他的 他的 兒子 兒子 兒子 兒子。為什麼?他們想 他們想 他們想 他們想:「 :「 :「 :「人能以受影響的 人能以受影響的 人能以受影響的 人能以受影響的,能以易度的 能以易度的 能以易度的 能以易度的,最好是 最好是 最好是 最好是 他的妻和子 他的妻和子 他的妻和子 他的妻和子;因為男人數會聽女人的話 男人數會聽女人的話 男人數會聽女人的話 男人數會聽女人的話,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 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 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 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 接近長久了 接近長久了 接近長久了 接近長久了,一可以把他度了 一可以把他度了 一可以把他度了 一可以把他度了!」 !」 !」 !」所以這三個同參 所以這三個同參 所以這三個同參 所以這三個同參,一個做他的 一個做他的 一個做他的 一個做他的 ,兩個做他的兒子 兩個做他的兒子 兩個做他的兒子 兩個做他的兒子,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 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 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 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邪見的丈度得信三 邪見的丈度得信三 邪見的丈度得信三 邪見的丈度得信三 了,也一起證果了 也一起證果了 也一起證果了 也一起證果了。〈 。〈 。〈 。〈妙莊嚴王本事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是 是說的這個公案 的這個公案 的這個公案 的這個公案。

description

上 宣 下 化老和尚講述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 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是梵語禪是梵語禪是梵語禪是梵語,,,,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把把把把你你你你的思慮的思慮的思慮的思慮清清清清淨了淨了淨

Transcript of Lotus_Sutra_27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是一個國王是一個國王是一個國王是一個國王,,,,這國王信邪這國王信邪這國王信邪這國王信邪教教教教、、、、信婆羅門信婆羅門信婆羅門信婆羅門教教教教,,,,沒有沒有沒有沒有真真真真正的智正的智正的智正的智

慧慧慧慧。。。。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可是這個人很有善根的,,,,有什有什有什有什麼麼麼麼善根善根善根善根呢呢呢呢????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四個有四個有四個有四個

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比丘在一起發願修行,,,,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但是這四個比丘卻不能一齊修行,,,,因因因因為為為為四個比丘四個比丘四個比丘四個比丘

都要吃飯都要吃飯都要吃飯都要吃飯,,,,也都要有地方住也都要有地方住也都要有地方住也都要有地方住,,,,需要有護法來供養需要有護法來供養需要有護法來供養需要有護法來供養。。。。其中就有一位比丘發其中就有一位比丘發其中就有一位比丘發其中就有一位比丘發

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願來護持其他三位比丘,,,,他他他他說說說說:「:「:「:「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我們四個人若是要一齊修道,,,,會沒有會沒有會沒有會沒有

飯吃飯吃飯吃飯吃、、、、沒有地方住沒有地方住沒有地方住沒有地方住,,,,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不能修道不能修道不能修道不能修道。。。。現在我發願來做護現在我發願來做護現在我發願來做護現在我發願來做護

法法法法,,,,護持護持護持護持你你你你們三個人的修行們三個人的修行們三個人的修行們三個人的修行;;;;等等等等你你你你們三個人證果之後們三個人證果之後們三個人證果之後們三個人證果之後,,,,我再修行我再修行我再修行我再修行。。。。我現我現我現我現

在先發願來護持在先發願來護持在先發願來護持在先發願來護持你你你你們們們們,,,,我去做工來供養我去做工來供養我去做工來供養我去做工來供養。」。」。」。」這樣子商議妥了這樣子商議妥了這樣子商議妥了這樣子商議妥了,,,,那那那那麼麼麼麼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三個就修道三個就修道三個就修道三個就修道,,,,他就去做工他就去做工他就去做工他就去做工,,,,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用錢來供養這三個人。 。 。 。

三個比丘一修三個比丘一修三個比丘一修三個比丘一修,,,,果然就修證果了果然就修證果了果然就修證果了果然就修證果了。。。。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察因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察因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察因這三個證果的同參一觀察因緣緣緣緣,,,,知道知道知道知道

這位護法因這位護法因這位護法因這位護法因為為為為護持三寶護持三寶護持三寶護持三寶,,,,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就做了國王所以就做了國王所以就做了國王所以就做了國王。。。。這國王他因這國王他因這國王他因這國王他因

為為為為宿世有這種善根宿世有這種善根宿世有這種善根宿世有這種善根,,,,還有一種慈悲心還有一種慈悲心還有一種慈悲心還有一種慈悲心、、、、善心善心善心善心,,,,但是他就信邪但是他就信邪但是他就信邪但是他就信邪教教教教,,,,不信正不信正不信正不信正

教教教教。。。。這三個證果的同參就想這三個證果的同參就想這三個證果的同參就想這三個證果的同參就想:「:「:「:「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他這種邪見不拔出去,,,,怎麼怎麼怎麼怎麼辦辦辦辦?」?」?」?」於是於是於是於是

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三位比丘又同時發願,,,,一位發願作一位發願作一位發願作一位發願作為為為為這國王的太太這國王的太太這國王的太太這國王的太太,,,,兩位發願作兩位發願作兩位發願作兩位發願作為為為為他的他的他的他的

兒子兒子兒子兒子。。。。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他們想他們想他們想他們想:「:「:「:「人能以受影響的人能以受影響的人能以受影響的人能以受影響的,,,,能以容易度的能以容易度的能以容易度的能以容易度的,,,,最好就是最好就是最好就是最好就是

他的妻和子他的妻和子他的妻和子他的妻和子;;;;因因因因為為為為男人多數會聽女人的話男人多數會聽女人的話男人多數會聽女人的話男人多數會聽女人的話,,,,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的心理。。。。

接近長久了接近長久了接近長久了接近長久了,,,,一定可以把他度了一定可以把他度了一定可以把他度了一定可以把他度了!」!」!」!」所以這三個同參所以這三個同參所以這三個同參所以這三個同參,,,,一個做他的太一個做他的太一個做他的太一個做他的太

太太太太,,,,兩個就做他的兒子兩個就做他的兒子兩個就做他的兒子兩個就做他的兒子,,,,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結果把這邪見的父親、、、、邪見的丈夫度得信三寶邪見的丈夫度得信三寶邪見的丈夫度得信三寶邪見的丈夫度得信三寶

了了了了,,,,也一起證果了也一起證果了也一起證果了也一起證果了。〈。〈。〈。〈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就是就是就是就是說說說說的這個公案的這個公案的這個公案的這個公案。 。 。 。

Page 1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C4.明人護(分六)

D1.略明本事 D2.標所化能化 D3.明能化方便

D4.明所化得益 D5.結會古今 D6.聞品進道

今D1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佛告諸大佛告諸大佛告諸大佛告諸大眾眾眾眾::::乃往古世乃往古世乃往古世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有佛名有佛名有佛名

雲雷音宿王華智雲雷音宿王華智雲雷音宿王華智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劫名劫名劫名

喜見喜見喜見喜見。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佛告諸大佛告諸大佛告諸大佛告諸大眾眾眾眾::::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說說說完了完了完了完了〈〈〈〈陀羅尼品陀羅尼品陀羅尼品陀羅尼品〉〉〉〉之後之後之後之後,,,,正要正要正要正要說說說說這這這這

〈〈〈〈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佛告訴在法會中這一切的大佛告訴在法會中這一切的大佛告訴在法會中這一切的大佛告訴在法會中這一切的大眾眾眾眾。 。 。 。

乃往古世乃往古世乃往古世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在過去很古以前那個世界在過去很古以前那個世界在過去很古以前那個世界在過去很古以前那個世界。。。。

有多古有多古有多古有多古呢呢呢呢????經過沒有數量經過沒有數量經過沒有數量經過沒有數量、、、、沒有邊際沒有邊際沒有邊際沒有邊際,,,,不可考不可考不可考不可考,,,,也不可以心思也不可以心思也不可以心思也不可以心思、、、、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言議言議言議言議,,,,無量無數那無量無數那無量無數那無量無數那麼麼麼麼多的劫數多的劫數多的劫數多的劫數。 。 。 。

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那時候有一位那時候有一位那時候有一位那時候有一位

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名號名號名號名號為為為為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雲雲雲,,,,這位佛的身這位佛的身這位佛的身這位佛的身,,,,好像雲普覆好像雲普覆好像雲普覆好像雲普覆

一切一切一切一切;;;;雷音雷音雷音雷音,,,,佛的聲音佛的聲音佛的聲音佛的聲音,,,,好像雷聲音似的好像雷聲音似的好像雷聲音似的好像雷聲音似的。。。。宿王華智宿王華智宿王華智宿王華智,,,,這一位佛這一位佛這一位佛這一位佛,,,,他有他有他有他有

智慧智慧智慧智慧。。。。多陀阿伽度多陀阿伽度多陀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是梵語 是梵語 是梵語 是梵語 TathagataTathagataTathagataTathagata,,,,譯譯譯譯為為為為如來如來如來如來;;;;這是因這是因這是因這是因為為為為梵語的音有梵語的音有梵語的音有梵語的音有

輕重的問題輕重的問題輕重的問題輕重的問題。。。。阿羅訶阿羅訶阿羅訶阿羅訶,,,,是梵語 是梵語 是梵語 是梵語 ArhanArhanArhanArhan,,,,也就是阿羅漢的意思也就是阿羅漢的意思也就是阿羅漢的意思也就是阿羅漢的意思;;;;阿羅漢阿羅漢阿羅漢阿羅漢,,,,

就是就是就是就是「「「「應供應供應供應供」,」,」,」,應該受人間和天上的供養應該受人間和天上的供養應該受人間和天上的供養應該受人間和天上的供養,,,,也就是應該受九法界也就是應該受九法界也就是應該受九法界也就是應該受九法界眾眾眾眾生的生的生的生的

供養供養供養供養。。。。九法界九法界九法界九法界,,,,就是菩薩法界就是菩薩法界就是菩薩法界就是菩薩法界、、、、緣緣緣緣覺法界覺法界覺法界覺法界、、、、聲聞法界聲聞法界聲聞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天法界天法界天法界、、、、人法人法人法人法

界界界界、、、、阿修羅法界阿修羅法界阿修羅法界阿修羅法界、、、、畜生法界畜生法界畜生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餓鬼法界餓鬼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地獄法界地獄法界地獄法界。。。。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也就也就也就也就

是三藐三菩提是三藐三菩提是三藐三菩提是三藐三菩提;;;;這也是梵語這也是梵語這也是梵語這也是梵語,,,,翻譯翻譯翻譯翻譯為為為為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每每每每位佛都有十號位佛都有十號位佛都有十號位佛都有十號,,,,就是就是就是就是

如來如來如來如來、、、、應供應供應供應供、、、、正遍知正遍知正遍知正遍知、、、、明行足明行足明行足明行足、、、、善逝善逝善逝善逝、、、、世間解世間解世間解世間解、、、、無上士無上士無上士無上士、、、、調御丈夫調御丈夫調御丈夫調御丈夫、、、、天天天天

人師人師人師人師、、、、佛佛佛佛,,,,有這十種名號有這十種名號有這十種名號有這十種名號,,,,才才才才夠夠夠夠資格稱資格稱資格稱資格稱為為為為「「「「世尊世尊世尊世尊」。 」。 」。 」。

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劫名喜見劫名喜見劫名喜見::::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在世的時候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在世的時候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在世的時候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在世的時候,,,,這國土的這國土的這國土的這國土的

名字名字名字名字為為為為光明莊嚴光明莊嚴光明莊嚴光明莊嚴;;;;常常光明常常光明常常光明常常光明,,,,就算是沒有一切的日就算是沒有一切的日就算是沒有一切的日就算是沒有一切的日、、、、月月月月、、、、星星星星、、、、燈光燈光燈光燈光,,,,也也也也

是光明的是光明的是光明的是光明的。。。。這時候的劫名這時候的劫名這時候的劫名這時候的劫名,,,,叫做喜見叫做喜見叫做喜見叫做喜見,,,,一切一切一切一切眾眾眾眾生都歡喜生都歡喜生都歡喜生都歡喜。 。 。 。

D2.標所化能化

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

Page 2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二名淨眼二名淨眼二名淨眼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所謂檀波所謂檀波所謂檀波

羅蜜羅蜜羅蜜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羼羼羼提波羅蜜提波羅蜜提波羅蜜提波羅蜜、、、、毘離耶波羅蜜毘離耶波羅蜜毘離耶波羅蜜毘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般若波羅般若波羅般若波羅

蜜蜜蜜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又又又又

得菩薩淨三昧得菩薩淨三昧得菩薩淨三昧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長莊長莊長莊長莊

嚴三昧嚴三昧嚴三昧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 。 。

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有王名妙莊嚴::::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這個時候有這個時候有這個時候有這個時候有

一個國王一個國王一個國王一個國王,,,,名名名名為為為為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其王夫人,,,,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名曰淨德::::王的太太王的太太王的太太王的太太,,,,名名名名為為為為淨德淨德淨德淨德

夫人夫人夫人夫人。。。。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有二子,,,,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一名淨藏,,,,二名淨眼二名淨眼二名淨眼二名淨眼::::王有兩個兒子王有兩個兒子王有兩個兒子王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名叫淨第一個名叫淨第一個名叫淨第一個名叫淨

藏藏藏藏,,,,清清清清淨而有寶藏淨而有寶藏淨而有寶藏淨而有寶藏;;;;第二個兒子的名字第二個兒子的名字第二個兒子的名字第二個兒子的名字,,,,就叫淨眼就叫淨眼就叫淨眼就叫淨眼,,,,既清既清既清既清淨淨淨淨,,,,又有智慧又有智慧又有智慧又有智慧

眼眼眼眼。。。。智慧眼智慧眼智慧眼智慧眼,,,,也就是有擇法眼也就是有擇法眼也就是有擇法眼也就是有擇法眼。。。。什什什什麼麼麼麼是擇法眼是擇法眼是擇法眼是擇法眼????就能辨別法的是非就能辨別法的是非就能辨別法的是非就能辨別法的是非;;;;什什什什

麼麼麼麼是是法是是法是是法是是法、、、、非法非法非法非法,,,,什什什什麼麼麼麼法是正法法是正法法是正法法是正法、、、、邪法邪法邪法邪法,,,,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哪哪哪哪一樣對一樣對一樣對一樣對、、、、哪哪哪哪一樣不對一樣不對一樣不對一樣不對,,,,

他能分別得出來他能分別得出來他能分別得出來他能分別得出來。 。 。 。

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智慧::::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他們都有大神通他們都有大神通他們都有大神通他們都有大神通

了了了了,,,,又有福又有福又有福又有福,,,,又有德行又有德行又有德行又有德行,,,,又有大智慧力又有大智慧力又有大智慧力又有大智慧力。。。。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久修菩薩所行之道::::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他他他他

們有大福德們有大福德們有大福德們有大福德,,,,又有大智慧又有大智慧又有大智慧又有大智慧呢呢呢呢????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他們在很久以前就修行菩薩所行的他們在很久以前就修行菩薩所行的他們在很久以前就修行菩薩所行的他們在很久以前就修行菩薩所行的

道道道道,,,,就是六度萬行就是六度萬行就是六度萬行就是六度萬行。。。。這兒講這兒講這兒講這兒講「「「「七度七度七度七度」,」,」,」,本來有本來有本來有本來有「「「「十度十度十度十度」,」,」,」,有十波羅蜜有十波羅蜜有十波羅蜜有十波羅蜜

的的的的。 。 。 。

所謂檀波羅蜜所謂檀波羅蜜所謂檀波羅蜜所謂檀波羅蜜::::檀檀檀檀,,,,譯譯譯譯為為為為布施布施布施布施,,,,就是布施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布施布施布施,,,,有財施有財施有財施有財施、、、、法法法法

施施施施、、、、無畏施無畏施無畏施無畏施;;;;財施也就是法施財施也就是法施財施也就是法施財施也就是法施,,,,法施也就是無畏施法施也就是無畏施法施也就是無畏施法施也就是無畏施,,,,無畏施也就是財無畏施也就是財無畏施也就是財無畏施也就是財

施施施施。。。。怎麼怎麼怎麼怎麼這樣講這樣講這樣講這樣講呢呢呢呢????你你你你有財了有財了有財了有財了,,,,就可以養道就可以養道就可以養道就可以養道,,,,可以修行可以修行可以修行可以修行。。。。若沒有錢若沒有錢若沒有錢若沒有錢,,,,就就就就

像方才所像方才所像方才所像方才所說說說說的公案的公案的公案的公案,,,,這四個人一起來修行這四個人一起來修行這四個人一起來修行這四個人一起來修行,,,,要是等著護法來供養要是等著護法來供養要是等著護法來供養要是等著護法來供養,,,,那就那就那就那就

不容易的不容易的不容易的不容易的;;;;若護法不來若護法不來若護法不來若護法不來呢呢呢呢????就沒有飯吃就沒有飯吃就沒有飯吃就沒有飯吃,,,,甚至於就餓死了甚至於就餓死了甚至於就餓死了甚至於就餓死了!!!!餓死餓死餓死餓死怎麼怎麼怎麼怎麼能能能能

修行修行修行修行呢呢呢呢????所以就有一個人發願去做苦工所以就有一個人發願去做苦工所以就有一個人發願去做苦工所以就有一個人發願去做苦工,,,,來供養其他人可以繼續修行來供養其他人可以繼續修行來供養其他人可以繼續修行來供養其他人可以繼續修行。 。 。 。

供養三寶供養三寶供養三寶供養三寶,,,,這是財施這是財施這是財施這是財施;;;;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你你你你有財施有財施有財施有財施,,,,他才能行道修行他才能行道修行他才能行道修行他才能行道修行,,,,這也就是法這也就是法這也就是法這也就是法

施施施施。。。。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有護法有護法有護法有護法,,,,所以他沒有恐懼了所以他沒有恐懼了所以他沒有恐懼了所以他沒有恐懼了,,,,也不怕餓死也不怕餓死也不怕餓死也不怕餓死、、、、凍死凍死凍死凍死,,,,不怕沒有飯不怕沒有飯不怕沒有飯不怕沒有飯

吃吃吃吃,,,,也不怕沒有衣服穿也不怕沒有衣服穿也不怕沒有衣服穿也不怕沒有衣服穿,,,,也不怕沒有地方住了也不怕沒有地方住了也不怕沒有地方住了也不怕沒有地方住了。。。。修行修行修行修行,,,,這衣這衣這衣這衣、、、、食食食食、、、、住住住住,,,,

是很要緊的是很要緊的是很要緊的是很要緊的。。。。若沒有飯吃若沒有飯吃若沒有飯吃若沒有飯吃,,,,也打妄想想攀也打妄想想攀也打妄想想攀也打妄想想攀緣緣緣緣;;;;沒有衣服穿沒有衣服穿沒有衣服穿沒有衣服穿,,,,也打妄想想也打妄想想也打妄想想也打妄想想

攀攀攀攀緣緣緣緣;;;;沒有住的地方沒有住的地方沒有住的地方沒有住的地方,,,,也是打妄想想攀也是打妄想想攀也是打妄想想攀也是打妄想想攀緣緣緣緣。。。。要是有人供養要是有人供養要是有人供養要是有人供養,,,,他就不害怕他就不害怕他就不害怕他就不害怕

了了了了:「:「:「:「這回我餓不死了這回我餓不死了這回我餓不死了這回我餓不死了,,,,凍不死了凍不死了凍不死了凍不死了!!!!不要緊不要緊不要緊不要緊,,,,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用功修行。」。」。」。」就不打妄想就不打妄想就不打妄想就不打妄想

了了了了。。。。他不害怕了他不害怕了他不害怕了他不害怕了,,,,這豈不是無畏施這豈不是無畏施這豈不是無畏施這豈不是無畏施呢呢呢呢????所以分而言之是三種所以分而言之是三種所以分而言之是三種所以分而言之是三種,,,,合而言之合而言之合而言之合而言之

Page 3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是一種是一種是一種是一種,,,,這是檀波羅蜜這是檀波羅蜜這是檀波羅蜜這是檀波羅蜜。 。 。 。

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尸羅是梵語尸羅是梵語尸羅是梵語尸羅是梵語,,,,譯譯譯譯為為為為「「「「戒戒戒戒」。」。」。」。戒戒戒戒為為為為成佛之母成佛之母成佛之母成佛之母,,,,成佛就要持成佛就要持成佛就要持成佛就要持

戒戒戒戒,,,,不能犯戒的不能犯戒的不能犯戒的不能犯戒的。。。。犯戒犯戒犯戒犯戒,,,,就好像船行在大海中就好像船行在大海中就好像船行在大海中就好像船行在大海中,,,,船底下要是有窟窿就會船底下要是有窟窿就會船底下要是有窟窿就會船底下要是有窟窿就會

漏水了漏水了漏水了漏水了,,,,這船是不是要這船是不是要這船是不是要這船是不是要沉沉沉沉到大海裏去到大海裏去到大海裏去到大海裏去????所以犯戒好像船所以犯戒好像船所以犯戒好像船所以犯戒好像船沉沉沉沉到海裏一樣到海裏一樣到海裏一樣到海裏一樣。。。。

你你你你受了戒受了戒受了戒受了戒,,,,必須要守戒必須要守戒必須要守戒必須要守戒;;;;不是受戒而不持戒不是受戒而不持戒不是受戒而不持戒不是受戒而不持戒,,,,你你你你不守戒不守戒不守戒不守戒,,,,就漏了就漏了就漏了就漏了。。。。這一這一這一這一

漏漏漏漏,,,,就成了有漏了就成了有漏了就成了有漏了就成了有漏了,,,,不是無漏了不是無漏了不是無漏了不是無漏了。。。。無漏無漏無漏無漏,,,,就是就是就是就是你你你你不破戒不破戒不破戒不破戒;;;;你你你你一破戒一破戒一破戒一破戒,,,,這這這這

就漏就漏就漏就漏。。。。漏了漏了漏了漏了怎麼怎麼怎麼怎麼辦辦辦辦????就要補就要補就要補就要補,,,,要多做功德要多做功德要多做功德要多做功德。。。。或者或者或者或者你你你你出錢出錢出錢出錢,,,,或者或者或者或者你你你你出力出力出力出力

量量量量,,,,來作功德來作功德來作功德來作功德,,,,在三寶的面前來立功在三寶的面前來立功在三寶的面前來立功在三寶的面前來立功、、、、贖罪贖罪贖罪贖罪;;;;贖罪贖罪贖罪贖罪,,,,就是就是就是就是你你你你有立功有立功有立功有立功,,,,你你你你

就沒有罪了就沒有罪了就沒有罪了就沒有罪了。 。 。 。

羼羼羼羼提波羅蜜提波羅蜜提波羅蜜提波羅蜜::::羼羼羼羼提是梵語提是梵語提是梵語提是梵語,,,,譯譯譯譯為為為為忍辱忍辱忍辱忍辱,,,,就是忍辱波羅蜜就是忍辱波羅蜜就是忍辱波羅蜜就是忍辱波羅蜜。。。。不忍辱不忍辱不忍辱不忍辱,,,,就不就不就不就不

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你你你你忍辱忍辱忍辱忍辱,,,,就波羅蜜就波羅蜜就波羅蜜就波羅蜜。。。。說說說說這波羅蜜是不是很這波羅蜜是不是很這波羅蜜是不是很這波羅蜜是不是很甜甜甜甜的的的的????這這這這「「「「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

的的的的「「「「蜜蜜蜜蜜」」」」字字字字,,,,中文也可以寫中文也可以寫中文也可以寫中文也可以寫「「「「密密密密」」」」字字字字。。。。這波羅蜜是不是這波羅蜜是不是這波羅蜜是不是這波羅蜜是不是甜甜甜甜的的的的????不是不是不是不是甜甜甜甜

的的的的,,,,是很苦很苦的是很苦很苦的是很苦很苦的是很苦很苦的!!!!可是苦完了可是苦完了可是苦完了可是苦完了,,,,就該樂了就該樂了就該樂了就該樂了,,,,該該該該甜甜甜甜了了了了。。。。你你你你不苦不苦不苦不苦,,,,就不就不就不就不

甜甜甜甜。。。。所以這忍辱波羅蜜所以這忍辱波羅蜜所以這忍辱波羅蜜所以這忍辱波羅蜜,,,,就是就是就是就是你你你你不能忍的不能忍的不能忍的不能忍的,,,,你你你你就要忍就要忍就要忍就要忍;;;;你你你你想發脾氣的時想發脾氣的時想發脾氣的時想發脾氣的時

候候候候,,,,你你你你就要想忍辱波羅蜜就要想忍辱波羅蜜就要想忍辱波羅蜜就要想忍辱波羅蜜,,,,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發脾氣。。。。發脾氣就像自己帶著很多手發脾氣就像自己帶著很多手發脾氣就像自己帶著很多手發脾氣就像自己帶著很多手

榴彈榴彈榴彈榴彈、、、、很多原子彈很多原子彈很多原子彈很多原子彈,,,,身上隨處都是身上隨處都是身上隨處都是身上隨處都是;;;;要爆炸要爆炸要爆炸要爆炸,,,,你你你你就要想就要想就要想就要想:「:「:「:「不要點這個不要點這個不要點這個不要點這個

火火火火!!!!要忍辱要忍辱要忍辱要忍辱啊啊啊啊!」!」!」!」你你你你身上的原子彈沒有爆炸身上的原子彈沒有爆炸身上的原子彈沒有爆炸身上的原子彈沒有爆炸,,,,既既既既不會把自己轟死不會把自己轟死不會把自己轟死不會把自己轟死,,,,也不也不也不也不

會把人家打死會把人家打死會把人家打死會把人家打死,,,,所以這所以這所以這所以這「「「「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是最不錯的是最不錯的是最不錯的是最不錯的。 。 。 。

毘奈耶波羅蜜毘奈耶波羅蜜毘奈耶波羅蜜毘奈耶波羅蜜::::毘奈耶是梵語毘奈耶是梵語毘奈耶是梵語毘奈耶是梵語,,,,譯譯譯譯為為為為精進精進精進精進,,,,就是精進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精進精進精進精進,,,,就就就就

是身也精進是身也精進是身也精進是身也精進,,,,心也精進心也精進心也精進心也精進,,,,不懶惰不懶惰不懶惰不懶惰,,,,天天都來聽經天天都來聽經天天都來聽經天天都來聽經,,,,時時都要時時都要時時都要時時都要研研研研究佛法究佛法究佛法究佛法,,,,

時時刻刻都發一個正信心時時刻刻都發一個正信心時時刻刻都發一個正信心時時刻刻都發一個正信心,,,,正信三寶正信三寶正信三寶正信三寶。 。 。 。

你你你你們學佛法們學佛法們學佛法們學佛法,,,,學來學去學來學去學來學去學來學去,,,,不是就是聽經不是就是聽經不是就是聽經不是就是聽經,,,,到要用的時候到要用的時候到要用的時候到要用的時候,,,,你你你你不會用了不會用了不會用了不會用了,,,,

把什把什把什把什麼麼麼麼都忘了都忘了都忘了都忘了────────布施也忘了布施也忘了布施也忘了布施也忘了,,,,持戒也忘了持戒也忘了持戒也忘了持戒也忘了,,,,忍辱也忘了忍辱也忘了忍辱也忘了忍辱也忘了,,,,那更不要談那更不要談那更不要談那更不要談

精進精進精進精進嘍嘍嘍嘍!!!!你你你你不精進不精進不精進不精進,,,,就沒有禪定就沒有禪定就沒有禪定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沒有禪定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生不出智慧來就生不出智慧來就生不出智慧來就生不出智慧來,,,,所以這所以這所以這所以這

都是有互相連帶的關係都是有互相連帶的關係都是有互相連帶的關係都是有互相連帶的關係。。。。連帶連帶連帶連帶,,,,就是就是就是就是你你你你和我和我和我和我,,,,大家都有關係的大家都有關係的大家都有關係的大家都有關係的。。。。好像好像好像好像你你你你

們現在們現在們現在們現在皈皈皈皈依我這個法師依我這個法師依我這個法師依我這個法師,,,,這都有一點前因後果的關係這都有一點前因後果的關係這都有一點前因後果的關係這都有一點前因後果的關係;;;;若沒有若沒有若沒有若沒有,,,,這這這這絕絕絕絕對對對對

不會有這種情形的不會有這種情形的不會有這種情形的不會有這種情形的。 。 。 。

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波羅蜜::::禪是梵語禪是梵語禪是梵語禪是梵語,,,,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此云思惟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就是靜慮;;;;把把把把你你你你的思慮的思慮的思慮的思慮清清清清淨了淨了淨了淨了。 。 。 。

Page 4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般若是梵語般若是梵語般若是梵語般若是梵語,,,,就是智慧就是智慧就是智慧就是智慧。。。。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不直接翻譯智慧波羅蜜不直接翻譯智慧波羅蜜不直接翻譯智慧波羅蜜不直接翻譯智慧波羅蜜

呢呢呢呢????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智慧智慧智慧智慧」」」」是很普通的是很普通的是很普通的是很普通的,,,,這這這這「「「「般若般若般若般若」」」」含有三個意思含有三個意思含有三個意思含有三個意思,,,,所以不翻所以不翻所以不翻所以不翻;;;;

若翻若翻若翻若翻「「「「智慧智慧智慧智慧」,」,」,」,就沒有三個意思了就沒有三個意思了就沒有三個意思了就沒有三個意思了。。。。這三個意思是這三個意思是這三個意思是這三個意思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觀照般觀照般觀照般

若若若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一切的經典就是一切的經典就是一切的經典就是一切的經典;;;;觀照般若觀照般若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就是用自己這就是用自己這就是用自己這就是用自己這

種觀察的智慧種觀察的智慧種觀察的智慧種觀察的智慧,,,,來照了一切的境界來照了一切的境界來照了一切的境界來照了一切的境界;;;;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本來就有這般若就是本來就有這般若就是本來就有這般若就是本來就有這般若。。。。

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而啟啟啟啟發觀照般若發觀照般若發觀照般若發觀照般若,,,,因因因因為為為為觀照般若而契合實相般若觀照般若而契合實相般若觀照般若而契合實相般若觀照般若而契合實相般若。。。。有這三有這三有這三有這三

種意思種意思種意思種意思,,,,所以保留不翻所以保留不翻所以保留不翻所以保留不翻。 。 。 。

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就是到彼岸就是到彼岸就是到彼岸,,,,也就是成功了也就是成功了也就是成功了也就是成功了。。。。譬如譬如譬如譬如你你你你修行想成佛修行想成佛修行想成佛修行想成佛,,,,你你你你成佛了成佛了成佛了成佛了,,,,

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你你你你想吃飯想吃飯想吃飯想吃飯,,,,吃完不餓了吃完不餓了吃完不餓了吃完不餓了,,,,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你你你你想講經想講經想講經想講經,,,,上了法上了法上了法上了法

座講完經了座講完經了座講完經了座講完經了,,,,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這是波羅蜜。。。。什什什什麼麼麼麼都是波羅蜜都是波羅蜜都是波羅蜜都是波羅蜜,,,,波羅蜜是很多的波羅蜜是很多的波羅蜜是很多的波羅蜜是很多的。。。。你你你你讀讀讀讀

書書書書,,,,小學讀完了小學讀完了小學讀完了小學讀完了,,,,這小學的波羅蜜這小學的波羅蜜這小學的波羅蜜這小學的波羅蜜;;;;中學讀完了中學讀完了中學讀完了中學讀完了,,,,中學的波羅蜜中學的波羅蜜中學的波羅蜜中學的波羅蜜;;;;大學大學大學大學

讀完了讀完了讀完了讀完了,,,,大學的波羅蜜大學的波羅蜜大學的波羅蜜大學的波羅蜜,,,,處處都是波羅蜜處處都是波羅蜜處處都是波羅蜜處處都是波羅蜜。 。 。 。

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方便方便方便方便,,,,就是觀機逗就是觀機逗就是觀機逗就是觀機逗教教教教,,,,觀察這機觀察這機觀察這機觀察這機,,,,來用這種的來用這種的來用這種的來用這種的教教教教,,,,來來來來教教教教化化化化

眾眾眾眾生生生生。。。。所謂所謂所謂所謂「「「「因人因人因人因人說說說說法法法法」,」,」,」,這這這這說說說說法不是一定的法不是一定的法不是一定的法不是一定的,,,,法無定法法無定法法無定法法無定法。《。《。《。《金剛經金剛經金剛經金剛經》》》》

說說說說:「:「:「:「法法法法尚尚尚尚應捨應捨應捨應捨,,,,何況非法何況非法何況非法何況非法?」?」?」?」遇到什遇到什遇到什遇到什麼麼麼麼人人人人,,,,就就就就說說說說什什什什麼麼麼麼法法法法。。。。你你你你遇到殺豬遇到殺豬遇到殺豬遇到殺豬

的的的的,,,,你你你你就給他講殺豬就給他講殺豬就給他講殺豬就給他講殺豬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樣可以令豬不痛苦樣可以令豬不痛苦樣可以令豬不痛苦樣可以令豬不痛苦,,,,殺完了殺完了殺完了殺完了,,,,又又又又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樣炮製這樣炮製這樣炮製這樣炮製這

種肉種肉種肉種肉。。。。和他講這個和他講這個和他講這個和他講這個,,,,他就覺得他就覺得他就覺得他就覺得你你你你講得很在行的講得很在行的講得很在行的講得很在行的,,,,你你你你是行家是行家是行家是行家,,,,你你你你很明白這很明白這很明白這很明白這

種的事情種的事情種的事情種的事情。。。。然後然後然後然後你你你你就可以再給他就可以再給他就可以再給他就可以再給他說說說說:「:「:「:「說說說說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說說說說,,,,可是殺豬就和殺人可是殺豬就和殺人可是殺豬就和殺人可是殺豬就和殺人

是一樣的罪是一樣的罪是一樣的罪是一樣的罪,,,,只不過只不過只不過只不過牠牠牠牠是畜生是畜生是畜生是畜生,,,,我們是人我們是人我們是人我們是人。。。。在國家在國家在國家在國家,,,,殺人犯法殺人犯法殺人犯法殺人犯法,,,,殺豬就殺豬就殺豬就殺豬就

不犯法不犯法不犯法不犯法;;;;雖然不犯法雖然不犯法雖然不犯法雖然不犯法,,,,但是在因果上但是在因果上但是在因果上但是在因果上,,,,和犯法是一樣的和犯法是一樣的和犯法是一樣的和犯法是一樣的。」。」。」。」就對他講這就對他講這就對他講這就對他講這

因果因果因果因果。。。。他一聽他一聽他一聽他一聽:「:「:「:「這還有因果這還有因果這還有因果這還有因果呢呢呢呢!!!!我殺了這頭豬我殺了這頭豬我殺了這頭豬我殺了這頭豬,,,,這豬將來也要殺我這豬將來也要殺我這豬將來也要殺我這豬將來也要殺我,,,,

這不得了了這不得了了這不得了了這不得了了。」。」。」。」於是就不殺了於是就不殺了於是就不殺了於是就不殺了。。。。你你你你先給他講他所知道的法先給他講他所知道的法先給他講他所知道的法先給他講他所知道的法,,,,然後再講這然後再講這然後再講這然後再講這

個個個個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樣的重要樣的重要樣的重要樣的重要、、、、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樣厲害樣厲害樣厲害樣厲害;;;;他聽了他聽了他聽了他聽了,,,,就會改邪歸正就會改邪歸正就會改邪歸正就會改邪歸正,,,,就會不殺生就會不殺生就會不殺生就會不殺生

了了了了。。。。這叫方便波羅蜜這叫方便波羅蜜這叫方便波羅蜜這叫方便波羅蜜。 。 。 。

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慈慈慈慈,,,,所謂所謂所謂所謂「「「「慈能予樂慈能予樂慈能予樂慈能予樂」,」,」,」,給給給給眾眾眾眾生一切所歡喜的生一切所歡喜的生一切所歡喜的生一切所歡喜的;;;;悲悲悲悲,,,,就是就是就是就是

「「「「悲能拔苦悲能拔苦悲能拔苦悲能拔苦」,」,」,」,拔一切拔一切拔一切拔一切眾眾眾眾生的苦生的苦生的苦生的苦。。。。喜喜喜喜,,,,是歡喜是歡喜是歡喜是歡喜;;;;捨捨捨捨,,,,就是布施就是布施就是布施就是布施。。。。這慈這慈這慈這慈、、、、

悲悲悲悲、、、、喜喜喜喜、、、、捨捨捨捨,,,,就叫四無量心就叫四無量心就叫四無量心就叫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慈無量心慈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悲無量心悲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喜無量心喜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捨無捨無捨無

量心量心量心量心。 。 。 。

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皆悉明了通達::::又要修三十七品助道法又要修三十七品助道法又要修三十七品助道法又要修三十七品助道法,,,,就是四就是四就是四就是四

念處念處念處念處、、、、四正勤四正勤四正勤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四如意足、、、、五根五根五根五根、、、、五力五力五力五力、、、、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八正道八正道八正道八正道,,,,總共三十總共三十總共三十總共三十

Page 5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七品七品七品七品。。。。這三十七品這三十七品這三十七品這三十七品,,,,在小乘稱在小乘稱在小乘稱在小乘稱為為為為正道法正道法正道法正道法,,,,在大乘稱在大乘稱在大乘稱在大乘稱為為為為助道法助道法助道法助道法,,,,在這唯一在這唯一在這唯一在這唯一

佛乘的圓佛乘的圓佛乘的圓佛乘的圓教教教教,,,,也不是正道也不是正道也不是正道也不是正道,,,,也不是助道也不是助道也不是助道也不是助道,,,,非正非正非正非正、、、、非助非助非助非助,,,,但也是正道但也是正道但也是正道但也是正道,,,,也也也也

是助道是助道是助道是助道。。。。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佛乘是圓佛乘是圓佛乘是圓佛乘是圓教教教教,,,,是圓融無礙的是圓融無礙的是圓融無礙的是圓融無礙的。。。。圓圓圓圓,,,,就是圓滿就是圓滿就是圓滿就是圓滿,,,,所謂所謂所謂所謂「「「「圓滿圓滿圓滿圓滿

菩提菩提菩提菩提,,,,歸無所得歸無所得歸無所得歸無所得」。」。」。」。圓融無礙圓融無礙圓融無礙圓融無礙,,,,是是是是怎麼怎麼怎麼怎麼說說說說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由慈悲喜捨這四由慈悲喜捨這四由慈悲喜捨這四由慈悲喜捨這四

無量心無量心無量心無量心,,,,乃至於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於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於三十七品助道法乃至於三十七品助道法,,,,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都明瞭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都明瞭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都明瞭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都明瞭,,,,通達通達通達通達

無礙無礙無礙無礙。 。 。 。

又得菩薩淨三昧又得菩薩淨三昧又得菩薩淨三昧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長長長長

莊嚴三昧莊嚴三昧莊嚴三昧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又證得種種的三昧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又證得種種的三昧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又證得種種的三昧這淨藏和淨眼二位菩薩又證得種種的三昧。。。。

三昧三昧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正受就是正定正受就是正定正受就是正定正受。「。「。「。「菩薩淨三昧菩薩淨三昧菩薩淨三昧菩薩淨三昧」,」,」,」,菩薩所應該得的淨三昧菩薩所應該得的淨三昧菩薩所應該得的淨三昧菩薩所應該得的淨三昧。。。。淨三淨三淨三淨三

昧昧昧昧,,,,就是圓淨三垢就是圓淨三垢就是圓淨三垢就是圓淨三垢;;;;三垢三垢三垢三垢,,,,是貪垢是貪垢是貪垢是貪垢、、、、瞋垢瞋垢瞋垢瞋垢、、、、癡垢癡垢癡垢癡垢,,,,也可以也可以也可以也可以說說說說是見惑是見惑是見惑是見惑、、、、思思思思

惑惑惑惑、、、、塵沙惑塵沙惑塵沙惑塵沙惑。。。。把這三種不乾淨的東西都乾淨了把這三種不乾淨的東西都乾淨了把這三種不乾淨的東西都乾淨了把這三種不乾淨的東西都乾淨了,,,,這叫淨三昧這叫淨三昧這叫淨三昧這叫淨三昧。「。「。「。「日星宿日星宿日星宿日星宿

三昧三昧三昧三昧」,「」,「」,「」,「日日日日」」」」譬譬譬譬喻喻喻喻實智實智實智實智,「,「,「,「星星星星」」」」譬譬譬譬喻喻喻喻權智權智權智權智,,,,權實不二權實不二權實不二權實不二。「。「。「。「淨光三淨光三淨光三淨光三

昧昧昧昧」,」,」,」,本性本性本性本性清清清清淨淨淨淨,,,,而現出無量的光明而現出無量的光明而現出無量的光明而現出無量的光明,,,,所以叫淨光定所以叫淨光定所以叫淨光定所以叫淨光定。「。「。「。「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淨色三昧」,」,」,」,

本性本性本性本性清清清清淨淨淨淨,,,,而現出一切的色身來而現出一切的色身來而現出一切的色身來而現出一切的色身來,,,,這叫淨色定這叫淨色定這叫淨色定這叫淨色定。「。「。「。「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淨照明三昧」,」,」,」,這自這自這自這自

性的光明性的光明性的光明性的光明,,,,遍照無量三千大千世界遍照無量三千大千世界遍照無量三千大千世界遍照無量三千大千世界;;;;這是光明的自性照了諸法這是光明的自性照了諸法這是光明的自性照了諸法這是光明的自性照了諸法,,,,所所所所產產產產生生生生

的定的定的定的定。「。「。「。「長莊嚴三昧長莊嚴三昧長莊嚴三昧長莊嚴三昧」,」,」,」,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大威德藏三昧」,」,」,」,

大威德大威德大威德大威德,,,,就是十力的威德就是十力的威德就是十力的威德就是十力的威德。 。 。 。

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於此三昧亦悉通達::::在這七種的三昧中在這七種的三昧中在這七種的三昧中在這七種的三昧中,,,,也都通達無礙也都通達無礙也都通達無礙也都通達無礙,,,,也都明瞭了也都明瞭了也都明瞭了也都明瞭了。。。。

對這種定力的境界對這種定力的境界對這種定力的境界對這種定力的境界,,,,都是照了無礙都是照了無礙都是照了無礙都是照了無礙。 。 。 。

D3.明能化方便(分三)

E1.時至 E2.論議 E3.現化

今E1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及愍念及愍念及愍念眾眾眾眾生故生故生故生故,,,,說說說說是法華經是法華經是法華經是法華經。 。 。 。

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想要度妙莊嚴王想要度妙莊嚴王想要度妙莊嚴王想要度妙莊嚴王,,,,以及慈悲愍念一以及慈悲愍念一以及慈悲愍念一以及慈悲愍念一

切切切切眾眾眾眾生的生的生的生的緣緣緣緣故故故故,,,,所以講所以講所以講所以講說說說說這這這這《《《《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的的的的真真真真實義實義實義實義。 。 。 。

E2.論議

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

智佛所智佛所智佛所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眾眾眾眾中中中中

Page 6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說說說說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宜應聽受宜應聽受宜應聽受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汝等汝等汝等

應往白父應往白父應往白父應往白父,,,,與共與共與共與共俱俱俱俱去去去去。。。。淨藏淨藏淨藏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而而而而

生此邪見家生此邪見家生此邪見家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為為為現神變現神變現神變現神變,,,,若得見者若得見者若得見者若得見者,,,,心必心必心必心必

清清清清淨淨淨淨,,,,或聽我等或聽我等或聽我等或聽我等,,,,往至佛所往至佛所往至佛所往至佛所。 。 。 。

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合十指爪掌白言::::當時當時當時當時,,,,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

位妙莊嚴王的兒子位妙莊嚴王的兒子位妙莊嚴王的兒子位妙莊嚴王的兒子,,,,來到母親淨德夫人所住的地方來到母親淨德夫人所住的地方來到母親淨德夫人所住的地方來到母親淨德夫人所住的地方,,,,就合起掌來就合起掌來就合起掌來就合起掌來,,,,對他對他對他對他

母親就母親就母親就母親就說說說說了了了了。。。。這十個手指頭這十個手指頭這十個手指頭這十個手指頭、、、、兩個手合到一起兩個手合到一起兩個手合到一起兩個手合到一起,,,,這叫合十指爪掌這叫合十指爪掌這叫合十指爪掌這叫合十指爪掌。 。 。 。

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們現在願意請母親我們現在願意請母親我們現在願意請母親我們現在願意請母親您您您您,,,,到雲雷音宿王到雲雷音宿王到雲雷音宿王到雲雷音宿王

華智佛的道場華智佛的道場華智佛的道場華智佛的道場,,,,去聽去聽去聽去聽《《《《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我我我我

們做兒子的們做兒子的們做兒子的們做兒子的,,,,也侍候著也侍候著也侍候著也侍候著您您您您到那兒聽經去到那兒聽經去到那兒聽經去到那兒聽經去,,,,到那兒親近雲雷音宿王華智到那兒親近雲雷音宿王華智到那兒親近雲雷音宿王華智到那兒親近雲雷音宿王華智

佛佛佛佛,,,,供養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供養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供養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供養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為為為為什什什什

麼麼麼麼我們要親近我們要親近我們要親近我們要親近、、、、供養供養供養供養、、、、禮拜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禮拜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呢呢呢呢????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此佛於一切天人眾眾眾眾

中中中中說說說說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宜應聽受宜應聽受宜應聽受宜應聽受::::因因因因為為為為這一位佛這一位佛這一位佛這一位佛,,,,現在在一切天人大現在在一切天人大現在在一切天人大現在在一切天人大眾眾眾眾中中中中,,,,正在正在正在正在

講講講講說說說說《《《《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我們應該到那地方去聽受我們應該到那地方去聽受我們應該到那地方去聽受我們應該到那地方去聽受。 。 。 。

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妙莊嚴王的夫人妙莊嚴王的夫人妙莊嚴王的夫人妙莊嚴王的夫人,,,,也就是這位淨德夫人也就是這位淨德夫人也就是這位淨德夫人也就是這位淨德夫人,,,,告訴兩個兒子告訴兩個兒子告訴兩個兒子告訴兩個兒子說說說說,,,,

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深著婆羅門法::::你你你你們的父親他不信佛們的父親他不信佛們的父親他不信佛們的父親他不信佛,,,,而信外道而信外道而信外道而信外道,,,,他對他對他對他對

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教教教教是很執著的是很執著的是很執著的是很執著的,,,,就聽信婆羅門就聽信婆羅門就聽信婆羅門就聽信婆羅門教教教教。。。。凡不信佛法的凡不信佛法的凡不信佛法的凡不信佛法的,,,,都叫外道都叫外道都叫外道都叫外道,,,,所所所所

謂天主謂天主謂天主謂天主教教教教、、、、耶耶耶耶穌穌穌穌教教教教、、、、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教教教教、、、、道道道道教教教教。。。。汝等應往白父汝等應往白父汝等應往白父汝等應往白父,,,,與共與共與共與共俱俱俱俱去去去去::::你你你你們們們們

現在應該到現在應該到現在應該到現在應該到你你你你父親那兒父親那兒父親那兒父親那兒,,,,對他對他對他對他說說說說這件事這件事這件事這件事,,,,和他一起去佛所和他一起去佛所和他一起去佛所和他一起去佛所,,,,去聽受去聽受去聽受去聽受《《《《妙妙妙妙

法蓮華經法蓮華經法蓮華經法蓮華經》。》。》。》。你你你你看他這個母親看他這個母親看他這個母親看他這個母親,,,,旁人不掛著旁人不掛著旁人不掛著旁人不掛著,,,,就掛著他們的就掛著他們的就掛著他們的就掛著他們的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叫叫叫叫她她她她

兒子去度他兒子去度他兒子去度他兒子去度他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去去去去。。。。她她她她恐怕自己還度不了恐怕自己還度不了恐怕自己還度不了恐怕自己還度不了,,,,叫叫叫叫她她她她兒子去度兒子去度兒子去度兒子去度。 。 。 。

淨德淨德淨德淨德、、、、淨藏淨藏淨藏淨藏、、、、淨眼這三位淨眼這三位淨眼這三位淨眼這三位,,,,都是大菩薩都是大菩薩都是大菩薩都是大菩薩,,,,在宿世就得到宿命通了在宿世就得到宿命通了在宿世就得到宿命通了在宿世就得到宿命通了。。。。雖然雖然雖然雖然

他們來到這兒仍然做人他們來到這兒仍然做人他們來到這兒仍然做人他們來到這兒仍然做人,,,,又給人做兒子又給人做兒子又給人做兒子又給人做兒子,,,,又給人做太太又給人做太太又給人做太太又給人做太太,,,,他們本來都是他們本來都是他們本來都是他們本來都是

有大神通有大神通有大神通有大神通。。。。就是我前邊講的就是我前邊講的就是我前邊講的就是我前邊講的,,,,這三個本來和妙莊嚴王以前都是四個比這三個本來和妙莊嚴王以前都是四個比這三個本來和妙莊嚴王以前都是四個比這三個本來和妙莊嚴王以前都是四個比

丘丘丘丘,,,,在深山裏修行在深山裏修行在深山裏修行在深山裏修行,,,,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沒有人供養,,,,其中一人發心來供養他們三個比其中一人發心來供養他們三個比其中一人發心來供養他們三個比其中一人發心來供養他們三個比

丘丘丘丘。。。。於是他不出家了於是他不出家了於是他不出家了於是他不出家了,,,,還俗做護法還俗做護法還俗做護法還俗做護法。。。。他進到塵世間他進到塵世間他進到塵世間他進到塵世間,,,,就到城市裏邊去買就到城市裏邊去買就到城市裏邊去買就到城市裏邊去買

辦辦辦辦菜蔬菜蔬菜蔬菜蔬,,,,或者買米或者買米或者買米或者買米、、、、麵麵麵麵、、、、油油油油、、、、鹽鹽鹽鹽,,,,或者去化或者去化或者去化或者去化緣緣緣緣,,,,或者去做工或者去做工或者去做工或者去做工。。。。很多的時很多的時很多的時很多的時

候候候候,,,,就在王宮的附近做工就在王宮的附近做工就在王宮的附近做工就在王宮的附近做工;;;;國王一出來國王一出來國王一出來國王一出來,,,,前呼後擁的前呼後擁的前呼後擁的前呼後擁的,,,,很多護衛隊的很多護衛隊的很多護衛隊的很多護衛隊的。。。。

「「「「這做皇帝是不錯的這做皇帝是不錯的這做皇帝是不錯的這做皇帝是不錯的。。。。若我做了皇帝若我做了皇帝若我做了皇帝若我做了皇帝,,,,再來當護法再來當護法再來當護法再來當護法,,,,你你你你說說說說這多好這多好這多好這多好!!!!那時那時那時那時

候候候候,,,,我講什我講什我講什我講什麼麼麼麼是什是什是什是什麼麼麼麼!」!」!」!」他因他因他因他因為為為為生了這一念生了這一念生了這一念生了這一念,,,,果然來生就做了妙莊嚴果然來生就做了妙莊嚴果然來生就做了妙莊嚴果然來生就做了妙莊嚴

Page 7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王王王王。 。 。 。

他做國王做得時間久了他做國王做得時間久了他做國王做得時間久了他做國王做得時間久了,,,,把這護正法的心忘了把這護正法的心忘了把這護正法的心忘了把這護正法的心忘了,,,,護起邪法來了護起邪法來了護起邪法來了護起邪法來了,,,,所以就所以就所以就所以就

深著外道深著外道深著外道深著外道,,,,執著婆羅門執著婆羅門執著婆羅門執著婆羅門教教教教;;;;又信這個又信這個又信這個又信這個,,,,又信那個又信那個又信那個又信那個,,,,總而言之總而言之總而言之總而言之,,,,都是迷人都是迷人都是迷人都是迷人

的的的的,,,,令人瞎眼睛的這種道令人瞎眼睛的這種道令人瞎眼睛的這種道令人瞎眼睛的這種道,,,,令人天的眼目都沒有了令人天的眼目都沒有了令人天的眼目都沒有了令人天的眼目都沒有了。。。。信這種道信這種道信這種道信這種道,,,,就是由就是由就是由就是由

這這這這麼麼麼麼一念的貪心一念的貪心一念的貪心一念的貪心:「:「:「:「做皇帝是很好的做皇帝是很好的做皇帝是很好的做皇帝是很好的!」!」!」!」所以他就做了皇帝了所以他就做了皇帝了所以他就做了皇帝了所以他就做了皇帝了。 。 。 。

修行修行修行修行,,,,只怕只怕只怕只怕你你你你打妄想打妄想打妄想打妄想;;;;你你你你一打妄想一打妄想一打妄想一打妄想,,,,就會成功的就會成功的就會成功的就會成功的。。。。但是這是但是這是但是這是但是這是說說說說打壞的妄打壞的妄打壞的妄打壞的妄

想想想想。。。。好的妄想不容易成功的好的妄想不容易成功的好的妄想不容易成功的好的妄想不容易成功的,,,,你你你你若打那壞的妄想就成功若打那壞的妄想就成功若打那壞的妄想就成功若打那壞的妄想就成功。。。。好像現在這世好像現在這世好像現在這世好像現在這世

界各國的元首界各國的元首界各國的元首界各國的元首,,,,都是當初修道的人來著都是當初修道的人來著都是當初修道的人來著都是當初修道的人來著,,,,或者是阿修羅王也有或者是阿修羅王也有或者是阿修羅王也有或者是阿修羅王也有,,,,他們都他們都他們都他們都

打這種妄想打這種妄想打這種妄想打這種妄想:「:「:「:「我去做國家的元首我去做國家的元首我去做國家的元首我去做國家的元首!」!」!」!」有這種領袖欲有這種領袖欲有這種領袖欲有這種領袖欲,,,,所以現在都做了所以現在都做了所以現在都做了所以現在都做了

領袖領袖領袖領袖。。。。你你你你不要以不要以不要以不要以為為為為他們這是好他們這是好他們這是好他們這是好,,,,這正是迷了這正是迷了這正是迷了這正是迷了,,,,正是和妙莊嚴王是一類正是和妙莊嚴王是一類正是和妙莊嚴王是一類正是和妙莊嚴王是一類

的的的的。。。。但是妙莊嚴王還有個好太太但是妙莊嚴王還有個好太太但是妙莊嚴王還有個好太太但是妙莊嚴王還有個好太太、、、、兩個好兒子兩個好兒子兩個好兒子兩個好兒子,,,,所以才把他度得又明白所以才把他度得又明白所以才把他度得又明白所以才把他度得又明白

了了了了。。。。現在這一些世界各國的領袖現在這一些世界各國的領袖現在這一些世界各國的領袖現在這一些世界各國的領袖,,,,恐怕要找好太太恐怕要找好太太恐怕要找好太太恐怕要找好太太、、、、好兒子也不容易好兒子也不容易好兒子也不容易好兒子也不容易

的的的的。 。 。 。

淨藏淨藏淨藏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淨眼合十指爪掌淨眼合十指爪掌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白母白母白母::::淨藏和淨眼二位王子淨藏和淨眼二位王子淨藏和淨眼二位王子淨藏和淨眼二位王子,,,,合起掌來合起掌來合起掌來合起掌來,,,,對母對母對母對母

親親親親說說說說了了了了,,,,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而生此邪見家而生此邪見家而生此邪見家::::我們現在已經都是行菩薩道的我們現在已經都是行菩薩道的我們現在已經都是行菩薩道的我們現在已經都是行菩薩道的

菩薩菩薩菩薩菩薩,,,,已經是法王之子已經是法王之子已經是法王之子已經是法王之子。。。。可是最不好了可是最不好了可是最不好了可是最不好了,,,,就是生在這種邪知邪見的家庭就是生在這種邪知邪見的家庭就是生在這種邪知邪見的家庭就是生在這種邪知邪見的家庭

裏裏裏裏,,,,我們最不幸運了我們最不幸運了我們最不幸運了我們最不幸運了────────中國人講中國人講中國人講中國人講,,,,這是最倒這是最倒這是最倒這是最倒楣楣楣楣的的的的。 。 。 。

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母告子言::::這兩個兒子不願意去度他們的父親這兩個兒子不願意去度他們的父親這兩個兒子不願意去度他們的父親這兩個兒子不願意去度他們的父親,,,,但是他們的媽媽放不下但是他們的媽媽放不下但是他們的媽媽放不下但是他們的媽媽放不下

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就告訴就告訴就告訴就告訴她她她她兒子兒子兒子兒子。。。。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為為為現神變現神變現神變現神變::::你你你你們應該有們應該有們應該有們應該有

一種孝順心一種孝順心一種孝順心一種孝順心,,,,應該憂念應該憂念應該憂念應該憂念你你你你們的父親們的父親們的父親們的父親。。。。你你你你要知道要知道要知道要知道,,,,在往昔在往昔在往昔在往昔,,,,是他供養我們是他供養我們是他供養我們是他供養我們

三個人成就道業三個人成就道業三個人成就道業三個人成就道業,,,,證果得宿命通證果得宿命通證果得宿命通證果得宿命通,,,,才能行菩薩道的才能行菩薩道的才能行菩薩道的才能行菩薩道的,,,,你你你你們不要忘了們不要忘了們不要忘了們不要忘了。。。。你你你你

們要度他成佛們要度他成佛們要度他成佛們要度他成佛,,,,他現在迷了他現在迷了他現在迷了他現在迷了,,,,你你你你們應該到那兒去顯顯神通們應該到那兒去顯顯神通們應該到那兒去顯顯神通們應該到那兒去顯顯神通、、、、顯顯本領顯顯本領顯顯本領顯顯本領。。。。

這個顯神通這個顯神通這個顯神通這個顯神通,,,,不是多吃一點飯的神通不是多吃一點飯的神通不是多吃一點飯的神通不是多吃一點飯的神通;;;;這是要踴身這是要踴身這是要踴身這是要踴身虛虛虛虛空空空空,,,,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

現十八變現十八變現十八變現十八變,,,,這種神通這種神通這種神通這種神通。。。。若得見者若得見者若得見者若得見者,,,,心必心必心必心必清清清清淨淨淨淨::::他看見他看見他看見他看見你你你你們有這樣的神通們有這樣的神通們有這樣的神通們有這樣的神通

變化變化變化變化,,,,就會覺悟的就會覺悟的就會覺悟的就會覺悟的,,,,他的心就可以明白了他的心就可以明白了他的心就可以明白了他的心就可以明白了。。。。或聽我等或聽我等或聽我等或聽我等,,,,往至佛所往至佛所往至佛所往至佛所::::或者或者或者或者

他就許可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兒他就許可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兒他就許可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兒他就許可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兒,,,,去聽去聽去聽去聽《《《《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 》。 》。 》。

E3.現化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湧在湧在湧在湧在虛虛虛虛空空空空,,,,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現種種神變現種種神變現種種神變。。。。於於於於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

Page 8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行住坐臥行住坐臥行住坐臥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虛虛虛虛

空中空中空中空中,,,,而復現小而復現小而復現小而復現小,,,,小復現大小復現大小復現大小復現大;;;;於空中滅於空中滅於空中滅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忽然在地忽然在地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入地如水入地如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履水如履水如履水如

地地地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 。 。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淨藏和淨眼淨藏和淨眼淨藏和淨眼淨藏和淨眼,,,,這妙莊嚴王的兩個兒子這妙莊嚴王的兩個兒子這妙莊嚴王的兩個兒子這妙莊嚴王的兩個兒子,,,,因因因因為為為為母親這母親這母親這母親這

麼麼麼麼樣一提樣一提樣一提樣一提,,,,他們也就想起以前他們修道他們也就想起以前他們修道他們也就想起以前他們修道他們也就想起以前他們修道,,,,幸虧有這一位以前的同參幸虧有這一位以前的同參幸虧有這一位以前的同參幸虧有這一位以前的同參,,,,就就就就

是現在的父親是現在的父親是現在的父親是現在的父親,,,,所以才能成就道業所以才能成就道業所以才能成就道業所以才能成就道業。。。。湧在湧在湧在湧在虛虛虛虛空空空空,,,,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現種種神現種種神現種種神

變變變變::::於是到了父親所在的地方於是到了父親所在的地方於是到了父親所在的地方於是到了父親所在的地方,,,,踴身到踴身到踴身到踴身到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有七有七有七有七棵棵棵棵多羅樹五丈那多羅樹五丈那多羅樹五丈那多羅樹五丈那麼麼麼麼

高高高高,,,,現出來有十八種的神通變化現出來有十八種的神通變化現出來有十八種的神通變化現出來有十八種的神通變化。 。 。 。

於於於於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行住坐臥行住坐臥行住坐臥行住坐臥::::在在在在虛虛虛虛空中走路空中走路空中走路空中走路,,,,也不需要坐飛機也不需要坐飛機也不需要坐飛機也不需要坐飛機。。。。在在在在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又又又又

站在那地方站在那地方站在那地方站在那地方,,,,又坐到又坐到又坐到又坐到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又又又又躺躺躺躺在在在在虛虛虛虛空裏空裏空裏空裏。。。。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身身身

下出水下出水下出水下出水,,,,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在身的上邊就往外出水在身的上邊就往外出水在身的上邊就往外出水在身的上邊就往外出水,,,,身下邊就出火身下邊就出火身下邊就出火身下邊就出火;;;;或者在身或者在身或者在身或者在身

下邊出水下邊出水下邊出水下邊出水,,,,身上邊又出水身上邊又出水身上邊又出水身上邊又出水。。。。就這就這就這就這麼麼麼麼奇怪奇怪奇怪奇怪,,,,水火同時水火同時水火同時水火同時,,,,就互相合和就互相合和就互相合和就互相合和,,,,水也水也水也水也

不怕火不怕火不怕火不怕火,,,,火也不怕水火也不怕水火也不怕水火也不怕水。 。 。 。

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或現大身滿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而復現小而復現小而復現小而復現小,,,,小復現大小復現大小復現大小復現大::::或者現出像或者現出像或者現出像或者現出像虛虛虛虛空那空那空那空那麼麼麼麼一個大一個大一個大一個大

身身身身。。。。大身現完了大身現完了大身現完了大身現完了,,,,又現小身又現小身又現小身又現小身;;;;現小了現小了現小了現小了,,,,又現出一個大身又現出一個大身又現出一個大身又現出一個大身。。。。於空中滅於空中滅於空中滅於空中滅,,,,忽忽忽忽

然在地然在地然在地然在地::::或者在或者在或者在或者在虛虛虛虛空中消滅又沒有了空中消滅又沒有了空中消滅又沒有了空中消滅又沒有了,,,,忽然又忽然又忽然又忽然又跑跑跑跑到地上來到地上來到地上來到地上來。。。。入地如水入地如水入地如水入地如水,,,,

履水如地履水如地履水如地履水如地::::或者鑽到地裏邊去或者鑽到地裏邊去或者鑽到地裏邊去或者鑽到地裏邊去,,,,好像是鑽到水裏邊去似的好像是鑽到水裏邊去似的好像是鑽到水裏邊去似的好像是鑽到水裏邊去似的;;;;或者在水上或者在水上或者在水上或者在水上

走路走路走路走路,,,,也好像在地上走一樣也好像在地上走一樣也好像在地上走一樣也好像在地上走一樣。 。 。 。

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令其父王心淨信解::::兩位王子現出來以上所兩位王子現出來以上所兩位王子現出來以上所兩位王子現出來以上所說說說說的這的這的這的這

種種神變種種神變種種神變種種神變,,,,為為為為了是令他們的父親看見這種種的神通變化了是令他們的父親看見這種種的神通變化了是令他們的父親看見這種種的神通變化了是令他們的父親看見這種種的神通變化,,,,心裏也就覺悟心裏也就覺悟心裏也就覺悟心裏也就覺悟

了了了了、、、、恢復恢復恢復恢復清清清清淨了淨了淨了淨了,,,,就生一種信心就生一種信心就生一種信心就生一種信心,,,,不信外道了不信外道了不信外道了不信外道了。 。 。 。

D4.明所化得益(分十)

E1.信子伏師 E2.白母求出家 E3.勸親覲佛 E4.敘歎功德

E5.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 E6.佛授王記 E7.出家修行 E8.稱歎二

E9.佛述行高 E10.讚佛自誓

今E1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得未曾有得未曾有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合掌向子言合掌向子言合掌向子言::::汝等師汝等師汝等師汝等師為為為為是是是是

誰誰誰誰,,,,誰之弟子誰之弟子誰之弟子誰之弟子????二子白言二子白言二子白言二子白言::::大王大王大王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今在七寶菩提今在七寶菩提今在七寶菩提

Page 9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樹下樹下樹下樹下,,,,法座上坐法座上坐法座上坐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於一切世間天人於一切世間天人於一切世間天人眾眾眾眾中中中中,,,,廣廣廣廣說說說說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我是我是我是我是

弟子弟子弟子弟子。。。。父語子言父語子言父語子言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可共可共可共俱俱俱俱往往往往。 。 。 。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得未曾有得未曾有得未曾有::::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妙莊嚴王看見兩個妙莊嚴王看見兩個妙莊嚴王看見兩個妙莊嚴王看見兩個

兒子有這兒子有這兒子有這兒子有這麼麼麼麼樣的神通妙用樣的神通妙用樣的神通妙用樣的神通妙用,,,,心裏也就生大歡喜了心裏也就生大歡喜了心裏也就生大歡喜了心裏也就生大歡喜了。。。。他想他想他想他想,,,,我兒子現在有我兒子現在有我兒子現在有我兒子現在有

這這這這麼麼麼麼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這這這這真真真真奇怪了奇怪了奇怪了奇怪了!!!!他們一定是有一個好的師父他們一定是有一個好的師父他們一定是有一個好的師父他們一定是有一個好的師父!!!!他們這個師父他們這個師父他們這個師父他們這個師父

是誰是誰是誰是誰????於是就想學他兒子這種神通了於是就想學他兒子這種神通了於是就想學他兒子這種神通了於是就想學他兒子這種神通了。。。。信這信這信這信這麼麼麼麼多年的外道多年的外道多年的外道多年的外道,,,,外道外道外道外道哪哪哪哪有這有這有這有這

麼麼麼麼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呢呢呢呢????無論是婆羅門無論是婆羅門無論是婆羅門無論是婆羅門教教教教、、、、什什什什麼教麼教麼教麼教,,,,都沒有這都沒有這都沒有這都沒有這麼麼麼麼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合掌向合掌向合掌向合掌向

子言子言子言子言::::於是合起掌來於是合起掌來於是合起掌來於是合起掌來,,,,對他兒子對他兒子對他兒子對他兒子說說說說了了了了。 。 。 。

汝等師汝等師汝等師汝等師為為為為是誰是誰是誰是誰,,,,誰之弟子誰之弟子誰之弟子誰之弟子::::你你你你們現在有這們現在有這們現在有這們現在有這麼麼麼麼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一定有個師父一定有個師父一定有個師父一定有個師父;;;;

若沒有個師父若沒有個師父若沒有個師父若沒有個師父,,,,你你你你們們們們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會學這會學這會學這會學這麼麼麼麼多多多多、、、、這這這這麼麼麼麼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大的神通呢呢呢呢????你你你你們師父是誰們師父是誰們師父是誰們師父是誰

啊啊啊啊????你你你你們是誰的弟子們是誰的弟子們是誰的弟子們是誰的弟子? ? ? ?

二子白言二子白言二子白言二子白言::::這兩個兒子就這兩個兒子就這兩個兒子就這兩個兒子就說說說說了了了了,,,,大王大王大王大王::::他不叫妙莊嚴王他不叫妙莊嚴王他不叫妙莊嚴王他不叫妙莊嚴王「「「「父親父親父親父親」,」,」,」,就叫就叫就叫就叫

了一聲大王了一聲大王了一聲大王了一聲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今在七寶菩提樹下今在七寶菩提樹下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法座上坐法座上坐法座上坐::::那那那那

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現在於七寶菩提樹下現在於七寶菩提樹下現在於七寶菩提樹下現在於七寶菩提樹下,,,,在法座上坐在法座上坐在法座上坐在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於一切世間於一切世間於一切世間

天人天人天人天人眾眾眾眾中中中中,,,,廣廣廣廣說說說說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法華經::::為為為為一切世間天人大一切世間天人大一切世間天人大一切世間天人大眾眾眾眾中中中中,,,,廣廣廣廣說說說說這部這部這部這部《《《《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妙法蓮華

經經經經》。》。》。》。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是我等師,,,,我是弟子我是弟子我是弟子我是弟子::::他就是我們的師父他就是我們的師父他就是我們的師父他就是我們的師父,,,,我們就是這一位佛的我們就是這一位佛的我們就是這一位佛的我們就是這一位佛的

弟子弟子弟子弟子。 。 。 。

父語子言父語子言父語子言父語子言::::妙莊嚴王一聽妙莊嚴王一聽妙莊嚴王一聽妙莊嚴王一聽,,,,他就對兒子他就對兒子他就對兒子他就對兒子說說說說了了了了,,,,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可共可共可共

俱俱俱俱往往往往::::我現在看我現在看我現在看我現在看你你你你們有這們有這們有這們有這麼麼麼麼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大神通,,,,你你你你們的師父們的師父們的師父們的師父,,,,他的神通一定更大他的神通一定更大他的神通一定更大他的神通一定更大、、、、

更不可思議了更不可思議了更不可思議了更不可思議了。。。。我也想去見一見我也想去見一見我也想去見一見我也想去見一見你你你你們的師父們的師父們的師父們的師父,,,,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這就和他兩個兒這就和他兩個兒這就和他兩個兒這就和他兩個兒

子商量可不可以子商量可不可以子商量可不可以子商量可不可以啊啊啊啊????是不是可以給我介紹是不是可以給我介紹是不是可以給我介紹是不是可以給我介紹呢呢呢呢????如果可以的話如果可以的話如果可以的話如果可以的話,,,,我現在可我現在可我現在可我現在可

以同以同以同以同你你你你們一起去們一起去們一起去們一起去,,,,你你你你說說說說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 ? ?

E2.白母求出家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合掌白母合掌白母合掌白母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父王今已信解父王今已信解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堪任發阿耨堪任發阿耨堪任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我等我等我等為為為為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願母見聽願母見聽願母見聽,,,,於彼佛所於彼佛所於彼佛所於彼佛所,,,,出家修出家修出家修出家修

道道道道。 。 。 。

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妙莊嚴王這兩個兒子,,,,在空中現十八變在空中現十八變在空中現十八變在空中現十八變;;;;妙莊嚴王看見他兒子有這妙莊嚴王看見他兒子有這妙莊嚴王看見他兒子有這妙莊嚴王看見他兒子有這麼麼麼麼大大大大

的神通的神通的神通的神通,,,,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下出水、、、、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身上出火,,,,又在空中行又在空中行又在空中行又在空中行、、、、

Page 10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住住住住、、、、坐坐坐坐、、、、臥臥臥臥,,,,在那兒非常的自在在那兒非常的自在在那兒非常的自在在那兒非常的自在,,,,於是就問他兩個兒子的師父是誰於是就問他兩個兒子的師父是誰於是就問他兩個兒子的師父是誰於是就問他兩個兒子的師父是誰????他他他他

兒子告訴妙莊嚴王兒子告訴妙莊嚴王兒子告訴妙莊嚴王兒子告訴妙莊嚴王,,,,是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是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是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是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那那那那麼麼麼麼他也就想要去拜佛他也就想要去拜佛他也就想要去拜佛他也就想要去拜佛

了了了了,,,,想要去供養佛了想要去供養佛了想要去供養佛了想要去供養佛了,,,,要求他兩個兒子給他做一個介紹人要求他兩個兒子給他做一個介紹人要求他兩個兒子給他做一個介紹人要求他兩個兒子給他做一個介紹人。 。 。 。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到其母所,,,,合掌白母合掌白母合掌白母合掌白母::::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他這兩個兒子他這兩個兒子他這兩個兒子他這兩個兒子,,,,

於是從空中下來了於是從空中下來了於是從空中下來了於是從空中下來了,,,,先到淨德夫人的住所先到淨德夫人的住所先到淨德夫人的住所先到淨德夫人的住所,,,,合掌對母親合掌對母親合掌對母親合掌對母親說說說說了了了了。。。。父王今已父王今已父王今已父王今已

信解信解信解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父親,,,,他以前信外道他以前信外道他以前信外道他以前信外道,,,,信信信信

那個婆羅門那個婆羅門那個婆羅門那個婆羅門教教教教,,,,信那種種的外道法信那種種的外道法信那種種的外道法信那種種的外道法,,,,邪知邪見邪知邪見邪知邪見邪知邪見,,,,現在他已經改邪歸正現在他已經改邪歸正現在他已經改邪歸正現在他已經改邪歸正,,,,

生一種正信的心了生一種正信的心了生一種正信的心了生一種正信的心了。。。。父親現在堪可擔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種父親現在堪可擔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種父親現在堪可擔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種父親現在堪可擔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種

心心心心,,,,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了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了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了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了。 。 。 。

我等我等我等我等為為為為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願母見聽願母見聽願母見聽,,,,於彼佛所於彼佛所於彼佛所於彼佛所,,,,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我們我們我們我們為為為為父親已經父親已經父親已經父親已經

大做佛事了大做佛事了大做佛事了大做佛事了。。。。願母親願母親願母親願母親您您您您許可我們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地方許可我們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地方許可我們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地方許可我們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地方,,,,跟著佛出跟著佛出跟著佛出跟著佛出

家修道去家修道去家修道去家修道去。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以偈白母以偈白母以偈白母: : : :

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諸佛甚難諸佛甚難諸佛甚難值值值值 我等隨佛學我等隨佛學我等隨佛學我等隨佛學

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缽缽缽缽華華華華 值值值值佛復難是佛復難是佛復難是佛復難是 脫脫脫脫諸難亦難諸難亦難諸難亦難諸難亦難 願聽我出家 願聽我出家 願聽我出家 願聽我出家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以偈白母以偈白母以偈白母::::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淨藏和淨眼這兩位兒淨藏和淨眼這兩位兒淨藏和淨眼這兩位兒淨藏和淨眼這兩位兒

子子子子,,,,願意把這個意思再願意把這個意思再願意把這個意思再願意把這個意思再說說說說多一點多一點多一點多一點,,,,於是用偈頌向母親於是用偈頌向母親於是用偈頌向母親於是用偈頌向母親說說說說明白明白明白明白。 。 。 。

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出家作沙門::::我們現在唯一的願望我們現在唯一的願望我們現在唯一的願望我們現在唯一的願望,,,,希望母親希望母親希望母親希望母親您您您您把我們放把我們放把我們放把我們放

開了開了開了開了,,,,不要再用不要再用不要再用不要再用「「「「家家家家」」」」來枷著我們了來枷著我們了來枷著我們了來枷著我們了!!!!我們想要出家去做沙門我們想要出家去做沙門我們想要出家去做沙門我們想要出家去做沙門。。。。沙門是沙門是沙門是沙門是

梵語梵語梵語梵語,,,,此云勤息此云勤息此云勤息此云勤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息滅貪瞋癡息滅貪瞋癡息滅貪瞋癡」。」。」。」。諸佛甚難諸佛甚難諸佛甚難諸佛甚難值值值值,,,,我我我我

等隨佛學等隨佛學等隨佛學等隨佛學::::遇到佛是最不容易的遇到佛是最不容易的遇到佛是最不容易的遇到佛是最不容易的,,,,遇到佛的法也不容易的遇到佛的法也不容易的遇到佛的法也不容易的遇到佛的法也不容易的,,,,遇到僧也不遇到僧也不遇到僧也不遇到僧也不

容易的容易的容易的容易的,,,,我們現在願意隨著佛來學習一切佛法我們現在願意隨著佛來學習一切佛法我們現在願意隨著佛來學習一切佛法我們現在願意隨著佛來學習一切佛法。 。 。 。

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缽缽缽缽華華華華,,,,值值值值佛復難是佛復難是佛復難是佛復難是::::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佛好像優曇佛好像優曇佛好像優曇佛好像優曇缽缽缽缽華華華華,,,,那種瑞應的花那種瑞應的花那種瑞應的花那種瑞應的花,,,,三千三千三千三千

年才開一次花年才開一次花年才開一次花年才開一次花,,,,所以很難遇著的所以很難遇著的所以很難遇著的所以很難遇著的;;;;遇到佛遇到佛遇到佛遇到佛,,,,比遇到優曇比遇到優曇比遇到優曇比遇到優曇缽缽缽缽華還更難華還更難華還更難華還更難。。。。脫脫脫脫

諸難亦難諸難亦難諸難亦難諸難亦難,,,,願聽我出家願聽我出家願聽我出家願聽我出家::::若是想解若是想解若是想解若是想解脫脫脫脫這一切的八難這一切的八難這一切的八難這一切的八難,,,,也是非常困難的也是非常困難的也是非常困難的也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現在遇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我們現在遇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我們現在遇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我們現在遇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希望母親答應我們的要求希望母親答應我們的要求希望母親答應我們的要求希望母親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願意我們願意我們願意我們願意

隨著這位佛去出家修道隨著這位佛去出家修道隨著這位佛去出家修道隨著這位佛去出家修道。 。 。 。

Page 11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E3.勸親覲佛

母即告言母即告言母即告言母即告言,,,,聽汝出家聽汝出家聽汝出家聽汝出家,,,,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佛難佛難佛難佛難值值值值故故故故。。。。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善哉善哉善哉

父母父母父母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親近供養親近供養親近供養,,,,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佛難得佛難得佛難得佛難得

值值值值,,,,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缽缽缽缽羅華羅華羅華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值值值值浮木孔浮木孔浮木孔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生生生生值值值值佛佛佛佛

法法法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是故父母當聽我等是故父母當聽我等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令得出家令得出家令得出家。。。。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諸佛難諸佛難諸佛難諸佛難值值值值,,,,時亦難遇時亦難遇時亦難遇時亦難遇。 。 。 。

母即告言母即告言母即告言母即告言::::淨藏淨藏淨藏淨藏、、、、淨眼他們兩個的母親淨德夫人淨眼他們兩個的母親淨德夫人淨眼他們兩個的母親淨德夫人淨眼他們兩個的母親淨德夫人,,,,就告訴就告訴就告訴就告訴她她她她這兩個兒這兩個兒這兩個兒這兩個兒

子子子子。。。。聽汝出家聽汝出家聽汝出家聽汝出家,,,,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好了好了好了好了,,,,我聽許我聽許我聽許我聽許你你你你出家出家出家出家,,,,你你你你可以出家了可以出家了可以出家了可以出家了。。。。為為為為什什什什

麼麼麼麼我聽許我聽許我聽許我聽許你你你你出家出家出家出家呢呢呢呢????佛難佛難佛難佛難值值值值故故故故::::能遇到佛能遇到佛能遇到佛能遇到佛,,,,這是最不容易的這是最不容易的這是最不容易的這是最不容易的、、、、最難了最難了最難了最難了! ! ! !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妙莊嚴王兩個兒子妙莊嚴王兩個兒子妙莊嚴王兩個兒子妙莊嚴王兩個兒子,,,,對父母親就對父母親就對父母親就對父母親就說說說說了了了了,,,,善哉父母善哉父母善哉父母善哉父母!!!!

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親近供養親近供養親近供養::::現在現在現在現在真真真真是好了是好了是好了是好了!!!!你你你你們們們們真真真真是我是我是我是我

們的好們的好們的好們的好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好媽媽好媽媽好媽媽好媽媽,,,,這這這這麼麼麼麼樣慈悲樣慈悲樣慈悲樣慈悲,,,,許可我們出家許可我們出家許可我們出家許可我們出家。。。。我們願意父親我們願意父親我們願意父親我們願意父親、、、、母母母母

親親親親,,,,都同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道場都同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道場都同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道場都同我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道場,,,,親近佛親近佛親近佛親近佛,,,,供養佛供養佛供養佛供養佛。。。。所以所以所以所以

者何者何者何者何::::所以然的原因所以然的原因所以然的原因所以然的原因,,,,是什是什是什是什麼麼麼麼緣緣緣緣故故故故呢呢呢呢? ? ? ?

佛難得佛難得佛難得佛難得值值值值,,,,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如優曇缽缽缽缽羅華羅華羅華羅華::::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佛出興於世,,,,是不容易遇著的是不容易遇著的是不容易遇著的是不容易遇著的,,,,好像瑞應華好像瑞應華好像瑞應華好像瑞應華

似的似的似的似的,,,,很不容易能遇到開花很不容易能遇到開花很不容易能遇到開花很不容易能遇到開花。。。。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又如一眼之龜,,,,值值值值浮木孔浮木孔浮木孔浮木孔::::又好像一隻眼又好像一隻眼又好像一隻眼又好像一隻眼

睛的龜睛的龜睛的龜睛的龜,,,,牠牠牠牠在大海中在大海中在大海中在大海中,,,,想在那飄浮著的木頭上想在那飄浮著的木頭上想在那飄浮著的木頭上想在那飄浮著的木頭上,,,,去找那去找那去找那去找那麼麼麼麼個窟窿個窟窿個窟窿個窟窿,,,,來作來作來作來作

為為為為牠牠牠牠的房子的房子的房子的房子。。。。這到什這到什這到什這到什麼麼麼麼地方去找地方去找地方去找地方去找呢呢呢呢????這不容易遇著的這不容易遇著的這不容易遇著的這不容易遇著的!!!!就是兩個眼睛的就是兩個眼睛的就是兩個眼睛的就是兩個眼睛的

龜龜龜龜,,,,也不容易找得到也不容易找得到也不容易找得到也不容易找得到啊啊啊啊! ! ! !

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而我等宿福深厚,,,,生生生生值值值值佛法佛法佛法佛法::::可是我們兩個人在宿世種了很多福可是我們兩個人在宿世種了很多福可是我們兩個人在宿世種了很多福可是我們兩個人在宿世種了很多福,,,,這功這功這功這功

德很大的德很大的德很大的德很大的,,,,也很深厚的也很深厚的也很深厚的也很深厚的,,,,所以我們在今生就遇到佛所以我們在今生就遇到佛所以我們在今生就遇到佛所以我們在今生就遇到佛,,,,值值值值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了。。。。是是是是

故父母當聽我等故父母當聽我等故父母當聽我等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令得出家令得出家令得出家::::因因因因為為為為這這這這緣緣緣緣故故故故,,,,所以我們的父親所以我們的父親所以我們的父親所以我們的父親、、、、母親母親母親母親,,,,你你你你

們應該聽許我們出家們應該聽許我們出家們應該聽許我們出家們應該聽許我們出家。。。。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所以者何::::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呢呢呢呢????諸佛難諸佛難諸佛難諸佛難值值值值,,,,時亦難時亦難時亦難時亦難

遇遇遇遇::::因因因因為為為為諸佛不容易遇諸佛不容易遇諸佛不容易遇諸佛不容易遇,,,,時候也不容易遇時候也不容易遇時候也不容易遇時候也不容易遇,,,,所以非常地困難所以非常地困難所以非常地困難所以非常地困難。 。 。 。

E4.敘歎功德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淨眼菩薩於法淨眼菩薩於法淨眼菩薩於法

華三昧久已通達華三昧久已通達華三昧久已通達華三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

欲令一切欲令一切欲令一切欲令一切眾眾眾眾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能知諸佛秘密之能知諸佛秘密之能知諸佛秘密之

藏藏藏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善化其父善化其父善化其父,,,,令心信解令心信解令心信解令心信解,,,,好樂佛法好樂佛法好樂佛法好樂佛法。 。 。 。

Page 12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淨藏和淨眼這兩位菩薩淨藏和淨眼這兩位菩薩淨藏和淨眼這兩位菩薩淨藏和淨眼這兩位菩薩說說說說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

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妙莊嚴王的後宮妙莊嚴王的後宮妙莊嚴王的後宮妙莊嚴王的後宮,,,,有八萬四千的宮娥有八萬四千的宮娥有八萬四千的宮娥有八萬四千的宮娥、、、、婇婇婇婇女女女女、、、、妃嬪之類的妃嬪之類的妃嬪之類的妃嬪之類的,,,,

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大家都一齊發心大家都一齊發心大家都一齊發心大家都一齊發心,,,,都能受持這都能受持這都能受持這都能受持這《《《《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妙法蓮華

經經經經》,》,》,》,都發菩提心了都發菩提心了都發菩提心了都發菩提心了。 。 。 。

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這位淨眼菩薩這位淨眼菩薩這位淨眼菩薩這位淨眼菩薩,,,,對於法華三眛對於法華三眛對於法華三眛對於法華三眛,,,,久已通久已通久已通久已通

達無礙達無礙達無礙達無礙。。。。法華經三昧法華經三昧法華經三昧法華經三昧,,,,就是權實不二的法門就是權實不二的法門就是權實不二的法門就是權實不二的法門。 。 。 。

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淨藏菩薩淨藏菩薩淨藏菩薩淨藏菩薩呢呢呢呢????已經已經已經已經

在無量百千萬億劫在無量百千萬億劫在無量百千萬億劫在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通達離諸惡趣三昧;;;;他能現一切色身他能現一切色身他能現一切色身他能現一切色身,,,,令一切令一切令一切令一切眾眾眾眾生生生生

都離地獄都離地獄都離地獄都離地獄、、、、餓鬼餓鬼餓鬼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畜生這三惡道畜生這三惡道畜生這三惡道。。。。欲令一切欲令一切欲令一切欲令一切眾眾眾眾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生離諸惡趣故::::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他想他想他想他想

要使令一切要使令一切要使令一切要使令一切眾眾眾眾生生生生,,,,都離開這三惡道的都離開這三惡道的都離開這三惡道的都離開這三惡道的緣緣緣緣故故故故。 。 。 。

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這位妙莊嚴王的夫人這位妙莊嚴王的夫人這位妙莊嚴王的夫人這位妙莊嚴王的夫人,,,,就是淨德夫人就是淨德夫人就是淨德夫人就是淨德夫人,,,,她她她她因因因因為為為為

想要使令一切想要使令一切想要使令一切想要使令一切眾眾眾眾生都離開三惡道生都離開三惡道生都離開三惡道生都離開三惡道,,,,所以證得諸佛集三昧所以證得諸佛集三昧所以證得諸佛集三昧所以證得諸佛集三昧。。。。她她她她一入這種三一入這種三一入這種三一入這種三

昧昧昧昧,,,,諸佛就都現前了諸佛就都現前了諸佛就都現前了諸佛就都現前了,,,,都來集會了都來集會了都來集會了都來集會了。。。。諸佛現前做什諸佛現前做什諸佛現前做什諸佛現前做什麼麼麼麼呢呢呢呢????就在定中給就在定中給就在定中給就在定中給她她她她

說說說說法法法法。。。。能知諸佛秘密之藏能知諸佛秘密之藏能知諸佛秘密之藏能知諸佛秘密之藏::::諸佛所諸佛所諸佛所諸佛所說說說說的法的法的法的法,,,,她她她她都能明白都能明白都能明白都能明白;;;;就是秘密不傳就是秘密不傳就是秘密不傳就是秘密不傳

的這種妙法的這種妙法的這種妙法的這種妙法,,,,她她她她都都都都懂懂懂懂了了了了。 。 。 。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善化其父善化其父善化其父,,,,令心信解令心信解令心信解令心信解,,,,好樂佛法好樂佛法好樂佛法好樂佛法::::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淨藏和淨眼這兩

位菩薩位菩薩位菩薩位菩薩,,,,就像上邊所就像上邊所就像上邊所就像上邊所說說說說的的的的,,,,用這種神通妙用的方便力量用這種神通妙用的方便力量用這種神通妙用的方便力量用這種神通妙用的方便力量,,,,以種種善法以種種善法以種種善法以種種善法,,,,

把他父親也把他父親也把他父親也把他父親也教教教教化了化了化了化了。。。。令他生出一種正信的心令他生出一種正信的心令他生出一種正信的心令他生出一種正信的心,,,,信正法而不信邪法信正法而不信邪法信正法而不信邪法信正法而不信邪法,,,,歡喜歡喜歡喜歡喜

來來來來研研研研究佛法了究佛法了究佛法了究佛法了,,,,對佛法特別地歡喜對佛法特別地歡喜對佛法特別地歡喜對佛法特別地歡喜。 。 。 。

E5.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俱俱俱,,,,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婇婇婇女眷屬女眷屬女眷屬女眷屬俱俱俱俱,,,,其王二子與其王二子與其王二子與其王二子與

四萬二千人四萬二千人四萬二千人四萬二千人俱俱俱俱,,,,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到已到已到已到已,,,,頭面禮足頭面禮足頭面禮足頭面禮足,,,,繞佛三繞佛三繞佛三繞佛三匝匝匝匝,,,,卻住一卻住一卻住一卻住一

面面面面。 。 。 。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俱俱俱::::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妙莊嚴王和文武百官這些個大妙莊嚴王和文武百官這些個大妙莊嚴王和文武百官這些個大妙莊嚴王和文武百官這些個大

臣臣臣臣,,,,以及眷屬等以及眷屬等以及眷屬等以及眷屬等,,,,很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很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很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很多人一起來到佛所。。。。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婇婇婇女眷屬女眷屬女眷屬女眷屬俱俱俱俱::::

淨德夫人和後宮這些宮娥淨德夫人和後宮這些宮娥淨德夫人和後宮這些宮娥淨德夫人和後宮這些宮娥婇婇婇婇女女女女,,,,一起也都到佛所了一起也都到佛所了一起也都到佛所了一起也都到佛所了。。。。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其王二子與四萬二

千人千人千人千人俱俱俱俱::::淨藏和淨眼這兩個兒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兒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兒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兒子,,,,和他們的眷屬有四萬二千人這和他們的眷屬有四萬二千人這和他們的眷屬有四萬二千人這和他們的眷屬有四萬二千人這麼麼麼麼多多多多,,,,

一起到佛所一起到佛所一起到佛所一起到佛所。。。。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一時共詣佛所::::這這這這麼麼麼麼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多人一起來到佛所多人一起來到佛所。 。 。 。

Page 13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到已到已到已到已,,,,頭面禮足頭面禮足頭面禮足頭面禮足,,,,繞佛三繞佛三繞佛三繞佛三匝匝匝匝,,,,卻住一面卻住一面卻住一面卻住一面::::他們到了之後他們到了之後他們到了之後他們到了之後,,,,五體投地向雲五體投地向雲五體投地向雲五體投地向雲

雷音宿王華佛頂禮雷音宿王華佛頂禮雷音宿王華佛頂禮雷音宿王華佛頂禮,,,,然後向右來繞佛三然後向右來繞佛三然後向右來繞佛三然後向右來繞佛三匝匝匝匝,,,,表示一心恭敬表示一心恭敬表示一心恭敬表示一心恭敬,,,,退到一邊退到一邊退到一邊退到一邊

去去去去。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彼佛彼佛彼佛彼佛為為為為王王王王說說說說法法法法,,,,示示示示教教教教利喜利喜利喜利喜,,,,王大歡悅王大歡悅王大歡悅王大歡悅。。。。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妙莊嚴王及其夫妙莊嚴王及其夫妙莊嚴王及其夫

人人人人,,,,解頸解頸解頸解頸真真真真珠瓔珞珠瓔珞珠瓔珞珠瓔珞,,,,價價價價值值值值百千百千百千百千,,,,以散佛上以散佛上以散佛上以散佛上,,,,於於於於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

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其上有佛其上有佛其上有佛,,,,結跏趺坐結跏趺坐結跏趺坐結跏趺坐,,,,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放大光明。。。。爾爾爾爾

時時時時,,,,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佛身希有佛身希有佛身希有,,,,端嚴殊特端嚴殊特端嚴殊特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彼佛彼佛彼佛彼佛為為為為王王王王說說說說法法法法,,,,示示示示教教教教利喜利喜利喜利喜,,,,王大歡悅王大歡悅王大歡悅王大歡悅::::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來了這來了這來了這來了這麼麼麼麼多多多多

眾眾眾眾生聽法生聽法生聽法生聽法,,,,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就給妙莊嚴王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就給妙莊嚴王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就給妙莊嚴王這位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就給妙莊嚴王說說說說法法法法,,,,指示指示指示指示教教教教化化化化,,,,令令令令

他得到利益他得到利益他得到利益他得到利益,,,,令他生歡喜心令他生歡喜心令他生歡喜心令他生歡喜心。。。。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妙莊嚴王聞法之後妙莊嚴王聞法之後妙莊嚴王聞法之後妙莊嚴王聞法之後,,,,非常高興非常高興非常高興非常高興、、、、

非常快樂非常快樂非常快樂非常快樂。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妙莊嚴王及其夫人妙莊嚴王及其夫人妙莊嚴王及其夫人::::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妙莊嚴王和淨德夫人妙莊嚴王和淨德夫人妙莊嚴王和淨德夫人妙莊嚴王和淨德夫人,,,,解頸解頸解頸解頸真真真真珠珠珠珠

瓔珞瓔珞瓔珞瓔珞,,,,價價價價值值值值百千百千百千百千,,,,以散佛上以散佛上以散佛上以散佛上::::把頸項上所戴的把頸項上所戴的把頸項上所戴的把頸項上所戴的真真真真珠瓔珞這種寶貝珠瓔珞這種寶貝珠瓔珞這種寶貝珠瓔珞這種寶貝,,,,非常非常非常非常

貴重貴重貴重貴重、、、、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值值值值錢錢錢錢;;;;用這種最寶貴的瓔珞用這種最寶貴的瓔珞用這種最寶貴的瓔珞用這種最寶貴的瓔珞,,,,拿下來供養於佛拿下來供養於佛拿下來供養於佛拿下來供養於佛,,,,散在佛上散在佛上散在佛上散在佛上。。。。

於於於於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化成四柱寶臺::::這些個寶物這些個寶物這些個寶物這些個寶物,,,,在在在在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當時就化成四個柱當時就化成四個柱當時就化成四個柱當時就化成四個柱

子的寶臺子的寶臺子的寶臺子的寶臺。。。。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說說說說「「「「四柱四柱四柱四柱」」」」呢呢呢呢????這就因這就因這就因這就因為為為為有四弘誓願有四弘誓願有四弘誓願有四弘誓願────────眾眾眾眾生無邊誓生無邊誓生無邊誓生無邊誓

願度願度願度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由四所以由四所以由四所以由四

弘誓願弘誓願弘誓願弘誓願,,,,而變成四柱寶臺而變成四柱寶臺而變成四柱寶臺而變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敷百千萬天衣::::在寶臺的上在寶臺的上在寶臺的上在寶臺的上

面面面面,,,,又有大寶床又有大寶床又有大寶床又有大寶床,,,,這床是用七寶造成的這床是用七寶造成的這床是用七寶造成的這床是用七寶造成的。。。。在這寶床上在這寶床上在這寶床上在這寶床上,,,,又敷放百千萬很又敷放百千萬很又敷放百千萬很又敷放百千萬很

多種天衣多種天衣多種天衣多種天衣────────「「「「柔和忍辱柔和忍辱柔和忍辱柔和忍辱」」」」這就是衣這就是衣這就是衣這就是衣。。。。其上有佛其上有佛其上有佛其上有佛,,,,結跏趺坐結跏趺坐結跏趺坐結跏趺坐,,,,放大光放大光放大光放大光

明明明明::::在寶床上在寶床上在寶床上在寶床上,,,,有一尊佛結著雙跏趺坐有一尊佛結著雙跏趺坐有一尊佛結著雙跏趺坐有一尊佛結著雙跏趺坐,,,,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放大光明。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妙莊嚴王作是念::::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在這時候,,,,妙莊嚴王就這樣想了妙莊嚴王就這樣想了妙莊嚴王就這樣想了妙莊嚴王就這樣想了。。。。佛身希有佛身希有佛身希有佛身希有,,,,

端嚴殊特端嚴殊特端嚴殊特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成就第一微妙之色::::佛的身體佛的身體佛的身體佛的身體真真真真是少有是少有是少有是少有,,,,沒有人的身體有佛沒有人的身體有佛沒有人的身體有佛沒有人的身體有佛

這這這這麼麼麼麼莊嚴莊嚴莊嚴莊嚴,,,,真真真真是特別的是特別的是特別的是特別的。。。。這這這這真真真真是最第一微妙的色身是最第一微妙的色身是最第一微妙的色身是最第一微妙的色身,,,,佛有三十二相佛有三十二相佛有三十二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八八八

十種隨形好十種隨形好十種隨形好十種隨形好。 。 。 。

E6.佛授王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告四告四告四眾眾眾眾言言言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於我前合掌立於我前合掌立於我前合掌立

不不不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當得作佛當得作佛當得作佛,,,,號娑羅樹號娑羅樹號娑羅樹號娑羅樹

王王王王,,,,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眾眾眾眾及無量聲及無量聲及無量聲及無量聲

Page 14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聞聞聞聞,,,,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功德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如是。 。 。 。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告四告四告四眾眾眾眾言言言言::::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這時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訴四告訴四告訴四告訴四

眾說眾說眾說眾說,,,,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於我前合掌立不於我前合掌立不於我前合掌立不::::你你你你們大們大們大們大眾眾眾眾,,,,現在看見這位現在看見這位現在看見這位現在看見這位

在我前邊合掌站著的妙莊嚴王了沒有在我前邊合掌站著的妙莊嚴王了沒有在我前邊合掌站著的妙莊嚴王了沒有在我前邊合掌站著的妙莊嚴王了沒有? ? ? ?

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精勤修習助佛道法::::這個國王這個國王這個國王這個國王,,,,在我法之中在我法之中在我法之中在我法之中,,,,他他他他

應該做比丘應該做比丘應該做比丘應該做比丘;;;;他精進他精進他精進他精進,,,,非常地勤而不懶惰非常地勤而不懶惰非常地勤而不懶惰非常地勤而不懶惰,,,,修習助佛弘揚佛法修習助佛弘揚佛法修習助佛弘揚佛法修習助佛弘揚佛法。。。。當得作當得作當得作當得作

佛佛佛佛,,,,號娑羅樹王號娑羅樹王號娑羅樹王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劫名大高王::::他將來應該成佛他將來應該成佛他將來應該成佛他將來應該成佛,,,,名號名號名號名號為為為為娑娑娑娑

羅樹王佛羅樹王佛羅樹王佛羅樹王佛,,,,國名國名國名國名為為為為大光大光大光大光,,,,劫名劫名劫名劫名為為為為大高王劫大高王劫大高王劫大高王劫。。。。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有無量菩薩

眾眾眾眾及無量聲聞及無量聲聞及無量聲聞及無量聲聞::::這位娑羅樹王佛這位娑羅樹王佛這位娑羅樹王佛這位娑羅樹王佛,,,,他有很多的菩薩弟子他有很多的菩薩弟子他有很多的菩薩弟子他有很多的菩薩弟子,,,,又有很多的聲又有很多的聲又有很多的聲又有很多的聲

聞弟子聞弟子聞弟子聞弟子。。。。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其國平正,,,,功德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如是::::他將來成佛這個國家他將來成佛這個國家他將來成佛這個國家他將來成佛這個國家,,,,這大光國土這大光國土這大光國土這大光國土,,,,地地地地

平如掌平如掌平如掌平如掌。。。。所得的功德所得的功德所得的功德所得的功德,,,,就是這樣的莊嚴就是這樣的莊嚴就是這樣的莊嚴就是這樣的莊嚴。 。 。 。

E7.出家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並諸眷屬並諸眷屬並諸眷屬,,,,於佛法中於佛法中於佛法中於佛法中,,,,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王王王王

出家已出家已出家已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歲歲歲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過是已後過是已後過是已後,,,,得一切得一切得一切得一切

淨功德莊嚴三昧淨功德莊嚴三昧淨功德莊嚴三昧淨功德莊嚴三昧。 。 。 。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其王即時以國付弟::::妙莊嚴王聽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樣給他一妙莊嚴王聽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樣給他一妙莊嚴王聽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樣給他一妙莊嚴王聽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這樣給他一說說說說法法法法,,,,他他他他

一想一想一想一想:「:「:「:「這國家這國家這國家這國家真真真真是麻煩事情太多了是麻煩事情太多了是麻煩事情太多了是麻煩事情太多了,,,,我不做國王了我不做國王了我不做國王了我不做國王了,,,,出家了出家了出家了出家了。」。」。」。」即刻即刻即刻即刻

就把國家也不要了就把國家也不要了就把國家也不要了就把國家也不要了。。。。國家交給誰國家交給誰國家交給誰國家交給誰呢呢呢呢????交給他的弟弟治理交給他的弟弟治理交給他的弟弟治理交給他的弟弟治理。。。。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與夫人二子,,,,

並諸眷屬並諸眷屬並諸眷屬並諸眷屬::::他就和淨德夫人他就和淨德夫人他就和淨德夫人他就和淨德夫人,,,,以及淨藏以及淨藏以及淨藏以及淨藏、、、、淨眼這兩個兒子淨眼這兩個兒子淨眼這兩個兒子淨眼這兩個兒子,,,,還有他的眷還有他的眷還有他的眷還有他的眷

屬屬屬屬,,,,於佛法中於佛法中於佛法中於佛法中,,,,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中,,,,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出家修道

了了了了。。。。你你你你看看看看,,,,做國王都放得下做國王都放得下做國王都放得下做國王都放得下,,,,都要出家修道都要出家修道都要出家修道都要出家修道;;;;我們不要我們不要我們不要我們不要說說說說做大國王做大國王做大國王做大國王,,,,小小小小

國王也沒有做國王也沒有做國王也沒有做國王也沒有做,,,,連連連連鄉鄉鄉鄉長也沒有做長也沒有做長也沒有做長也沒有做,,,,總想出家總想出家總想出家總想出家,,,,還放不下還放不下還放不下還放不下,,,,這個也捨不這個也捨不這個也捨不這個也捨不

得得得得,,,,那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人家一個國家都放下了人家一個國家都放下了人家一個國家都放下了人家一個國家都放下了,,,,都不要了都不要了都不要了都不要了,,,,就出家修道就出家修道就出家修道就出家修道。 。 。 。

王出家已王出家已王出家已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於八萬四千歲歲歲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修行妙法華經::::妙莊嚴王出家之妙莊嚴王出家之妙莊嚴王出家之妙莊嚴王出家之

後後後後,,,,他在八萬四千他在八萬四千他在八萬四千他在八萬四千歲歲歲歲這期間這期間這期間這期間,,,,晝夜六時都是修行用功晝夜六時都是修行用功晝夜六時都是修行用功晝夜六時都是修行用功,,,,總也不懶惰總也不懶惰總也不懶惰總也不懶惰。。。。你你你你

看看看看,,,,八萬四千八萬四千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歲歲歲歲那那那那麼麼麼麼長的時間都不懶惰長的時間都不懶惰長的時間都不懶惰長的時間都不懶惰,,,,我們才修了幾個月我們才修了幾個月我們才修了幾個月我們才修了幾個月,,,,或者幾或者幾或者幾或者幾

年年年年,,,,就退心了就退心了就退心了就退心了,,,,比較起來妙莊嚴王比較起來妙莊嚴王比較起來妙莊嚴王比較起來妙莊嚴王,,,,那那那那真真真真應該生大慚愧應該生大慚愧應該生大慚愧應該生大慚愧!!!!他修什他修什他修什他修什麼麼麼麼呢呢呢呢????

就依照就依照就依照就依照《《《《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來修行來修行來修行來修行。。。。過是已後過是已後過是已後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過過過過

了這時期以後了這時期以後了這時期以後了這時期以後,,,,他就證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他就證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他就證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他就證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一切都一切都一切都一切都清清清清淨了淨了淨了淨了;;;;用這種用這種用這種用這種

Page 15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清清清清淨的功德淨的功德淨的功德淨的功德,,,,來莊嚴他的法身來莊嚴他的法身來莊嚴他的法身來莊嚴他的法身,,,,得到這種的定得到這種的定得到這種的定得到這種的定。 。 。 。

E8.稱歎二子

即升即升即升即升虛虛虛虛空空空空,,,,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世尊世尊世尊世尊!!!!此我二子此我二子此我二子此我二子,,,,已作佛事已作佛事已作佛事已作佛事,,,,以神以神以神以神

通變化通變化通變化通變化,,,,轉我邪心轉我邪心轉我邪心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得見世尊得見世尊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是我善是我善是我善是我善

知識知識知識知識,,,,為為為為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饒益我故饒益我故饒益我故,,,,來生我家來生我家來生我家來生我家。 。 。 。

即升即升即升即升虛虛虛虛空空空空,,,,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妙莊嚴王出家修行妙莊嚴王出家修行妙莊嚴王出家修行妙莊嚴王出家修行,,,,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

昧的時候昧的時候昧的時候昧的時候,,,,即刻就踴身升到即刻就踴身升到即刻就踴身升到即刻就踴身升到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距離地有七多羅樹之高距離地有七多羅樹之高距離地有七多羅樹之高距離地有七多羅樹之高,,,,就是有五就是有五就是有五就是有五

丈那丈那丈那丈那麼麼麼麼高高高高。。。。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對佛就對佛就對佛就對佛就說說說說了了了了。 。 。 。

世尊世尊世尊世尊!!!!此我二子此我二子此我二子此我二子,,,,已作佛事已作佛事已作佛事已作佛事::::世尊世尊世尊世尊!!!!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他們在過去已經大他們在過去已經大他們在過去已經大他們在過去已經大

作佛事了作佛事了作佛事了作佛事了,,,,所以得到神通變化所以得到神通變化所以得到神通變化所以得到神通變化。。。。以神通變化以神通變化以神通變化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轉我邪心轉我邪心轉我邪心::::他用他的神通他用他的神通他用他的神通他用他的神通

變化變化變化變化,,,,來轉變我這種邪心來轉變我這種邪心來轉變我這種邪心來轉變我這種邪心,,,,令我生出正知正見令我生出正知正見令我生出正知正見令我生出正知正見。。。。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得得得

見世尊見世尊見世尊見世尊::::使令我安住到佛法裏邊使令我安住到佛法裏邊使令我安住到佛法裏邊使令我安住到佛法裏邊,,,,而明白佛法而明白佛法而明白佛法而明白佛法;;;;因因因因為為為為這種關係這種關係這種關係這種關係,,,,所以我所以我所以我所以我

現在才能見到世尊現在才能見到世尊現在才能見到世尊現在才能見到世尊。。。。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是我善知識是我善知識是我善知識::::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我這兩個兒子,,,,他們就是他們就是他們就是他們就是

我我我我真真真真正的善知識正的善知識正的善知識正的善知識啊啊啊啊!!!!為為為為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饒益我故饒益我故饒益我故,,,,來生我家來生我家來生我家來生我家::::他們他們他們他們為為為為

了想要令我發起宿世所種的善根了想要令我發起宿世所種的善根了想要令我發起宿世所種的善根了想要令我發起宿世所種的善根,,,,為為為為了對我有一種饒益了對我有一種饒益了對我有一種饒益了對我有一種饒益,,,,對我有一種好對我有一種好對我有一種好對我有一種好

處處處處,,,,所以他們才來生到我的家裏邊所以他們才來生到我的家裏邊所以他們才來生到我的家裏邊所以他們才來生到我的家裏邊。 。 。 。

E9.佛述行高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汝所言如汝所言如汝所言!!!!若若若若

善男子善男子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善女人善女人善女人,,,,種善根故種善根故種善根故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世世得善知識世世得善知識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示示示教教教教

利喜利喜利喜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善知識者善知識者善知識者善知識者,,,,是大因是大因是大因是大因緣緣緣緣,,,,所所所所

以化導以化導以化導以化導,,,,令得見佛令得見佛令得見佛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大王大王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

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親近恭敬親近恭敬親近恭敬親近恭敬,,,,於諸佛於諸佛於諸佛於諸佛

所所所所,,,,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愍念邪見愍念邪見愍念邪見眾眾眾眾生生生生,,,,令住正見令住正見令住正見令住正見。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告妙莊嚴王言::::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雲雷音宿王華雲雷音宿王華雲雷音宿王華雲雷音宿王華

智如來智如來智如來智如來,,,,告訴妙莊嚴王告訴妙莊嚴王告訴妙莊嚴王告訴妙莊嚴王說說說說。。。。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汝所言如汝所言如汝所言::::是這樣的是這樣的是這樣的是這樣的!!!!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

的的的的!!!!正如正如正如正如你你你你所所所所說說說說的道理這樣子的道理這樣子的道理這樣子的道理這樣子。 。 。 。

若善男子若善男子若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善女人善女人善女人::::假使有修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假使有修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假使有修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假使有修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種善根故種善根故種善根故種善根故,,,,世世得世世得世世得世世得

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因因因因為為為為在宿世種諸善根的在宿世種諸善根的在宿世種諸善根的在宿世種諸善根的緣緣緣緣故故故故,,,,所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以在生生世世之中,,,,都會遇到都會遇到都會遇到都會遇到

Page 16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示示示教教教教利喜利喜利喜利喜::::他所遇到的善知識他所遇到的善知識他所遇到的善知識他所遇到的善知識,,,,能以大作能以大作能以大作能以大作

佛事佛事佛事佛事,,,,有一切神通變化有一切神通變化有一切神通變化有一切神通變化,,,,來指示來指示來指示來指示眾眾眾眾生生生生、、、、教教教教化化化化眾眾眾眾生生生生、、、、利益利益利益利益眾眾眾眾生生生生,,,,令一切令一切令一切令一切眾眾眾眾

生都歡喜生都歡喜生都歡喜生都歡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使令入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法裏邊使令入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法裏邊使令入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法裏邊使令入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法裏邊

來來來來。 。 。 。

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大王當知::::大王大王大王大王!!!!你你你你應當要知道應當要知道應當要知道應當要知道,,,,善知識者善知識者善知識者善知識者,,,,是大因是大因是大因是大因緣緣緣緣::::最善的善知最善的善知最善的善知最善的善知

識識識識,,,,這決定是有一種大的因這決定是有一種大的因這決定是有一種大的因這決定是有一種大的因緣緣緣緣;;;;若沒有大因若沒有大因若沒有大因若沒有大因緣緣緣緣,,,,絕絕絕絕對遇不著善知識的對遇不著善知識的對遇不著善知識的對遇不著善知識的。。。。

遇不著善知識遇不著善知識遇不著善知識遇不著善知識,,,,就是遇到惡知識就是遇到惡知識就是遇到惡知識就是遇到惡知識;;;;惡知識就是叫惡知識就是叫惡知識就是叫惡知識就是叫你你你你不明白不明白不明白不明白,,,,愈愚癡愈愈愚癡愈愈愚癡愈愈愚癡愈

好好好好,,,,愚癡到連飯都不會吃愚癡到連飯都不會吃愚癡到連飯都不會吃愚癡到連飯都不會吃,,,,好把好把好把好把你你你你所吃的飯都留下給他吃所吃的飯都留下給他吃所吃的飯都留下給他吃所吃的飯都留下給他吃。。。。惡知識就是惡知識就是惡知識就是惡知識就是

自私的自私的自私的自私的,,,,總要利益他自己總要利益他自己總要利益他自己總要利益他自己。。。。善知識正是相反善知識正是相反善知識正是相反善知識正是相反,,,,他是大公無私的他是大公無私的他是大公無私的他是大公無私的,,,,是利益是利益是利益是利益

眾眾眾眾生的生的生的生的。。。。由這個由這個由這個由這個,,,,你你你你就可以分別什就可以分別什就可以分別什就可以分別什麼麼麼麼是善知識是善知識是善知識是善知識、、、、什什什什麼麼麼麼是惡知識是惡知識是惡知識是惡知識????惡知識惡知識惡知識惡知識

就是自私就是自私就是自私就是自私,,,,善知識就是大公無私善知識就是大公無私善知識就是大公無私善知識就是大公無私。 。 。 。

所以化導所以化導所以化導所以化導,,,,令得見佛令得見佛令得見佛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教教教教化化化化眾眾眾眾生的原因生的原因生的原因生的原因

是什是什是什是什麼麼麼麼????就是因就是因就是因就是因為為為為想令想令想令想令眾眾眾眾生見佛聞法生見佛聞法生見佛聞法生見佛聞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到得到得到得到

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 。 。 。

大王大王大王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汝見此二子不::::大王大王大王大王!!!!你你你你看見這兩個兒子看見這兩個兒子看見這兩個兒子看見這兩個兒子嗎嗎嗎嗎????此二子已曾供養六此二子已曾供養六此二子已曾供養六此二子已曾供養六

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你你你你這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他們過去已經供養諸他們過去已經供養諸他們過去已經供養諸他們過去已經供養諸

佛佛佛佛,,,,有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那有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那有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那有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那麼麼麼麼多的諸佛多的諸佛多的諸佛多的諸佛。 。 。 。

親近恭敬親近恭敬親近恭敬親近恭敬,,,,於諸佛所於諸佛所於諸佛所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受持法華經::::他們親近這他們親近這他們親近這他們親近這麼麼麼麼多的佛多的佛多的佛多的佛,,,,恭敬這恭敬這恭敬這恭敬這麼麼麼麼多多多多

的佛的佛的佛的佛,,,,在這一些諸佛的道場在這一些諸佛的道場在這一些諸佛的道場在這一些諸佛的道場,,,,生生世世都是受持生生世世都是受持生生世世都是受持生生世世都是受持《《《《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你你你你

看看看看,,,,過去諸佛過去諸佛過去諸佛過去諸佛、、、、諸菩薩都受持諸菩薩都受持諸菩薩都受持諸菩薩都受持《《《《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我們現在如果不受持我們現在如果不受持我們現在如果不受持我們現在如果不受持

《《《《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那豈不是自棄大利那豈不是自棄大利那豈不是自棄大利那豈不是自棄大利,,,,把這個大利益都不要了把這個大利益都不要了把這個大利益都不要了把這個大利益都不要了????愍念邪愍念邪愍念邪愍念邪

見見見見眾眾眾眾生生生生,,,,令住正見令住正見令住正見令住正見::::你你你你這兩位兒子這兩位兒子這兩位兒子這兩位兒子,,,,他們發願愍念有不正當知見的他們發願愍念有不正當知見的他們發願愍念有不正當知見的他們發願愍念有不正當知見的眾眾眾眾

生生生生,,,,令他們生起正知正見的心令他們生起正知正見的心令他們生起正知正見的心令他們生起正知正見的心。 。 。 。

E10.讚佛自誓

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虛虛虛虛空中下空中下空中下空中下,,,,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世尊世尊世尊世尊!!!!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以功德智慧以功德智慧以功德智慧

故故故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頂上肉髻光明顯照頂上肉髻光明顯照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青青青青色色色色,,,,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白如珂月白如珂月白如珂月白如珂月,,,,齒齒齒齒

白齊密白齊密白齊密白齊密,,,,常有光明常有光明常有光明常有光明,,,,脣色赤好脣色赤好脣色赤好脣色赤好,,,,如頻婆果如頻婆果如頻婆果如頻婆果。 。 。 。

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虛虛虛虛空中下空中下空中下空中下,,,,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而白佛言::::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妙莊嚴王即從虛虛虛虛空中空中空中空中,,,,七多羅樹這七多羅樹這七多羅樹這七多羅樹這

Page 17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麼麼麼麼高的距離就下來高的距離就下來高的距離就下來高的距離就下來,,,,來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來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來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來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對佛就對佛就對佛就對佛就說說說說了了了了。 。 。 。

世尊世尊世尊世尊!!!!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以功德智慧故以功德智慧故以功德智慧故::::世尊世尊世尊世尊!!!!如來是特別稀有的如來是特別稀有的如來是特別稀有的如來是特別稀有的,,,,很不容很不容很不容很不容

易才遇著佛易才遇著佛易才遇著佛易才遇著佛。。。。佛以所修的一切功德佛以所修的一切功德佛以所修的一切功德佛以所修的一切功德,,,,得到一切智慧的得到一切智慧的得到一切智慧的得到一切智慧的緣緣緣緣故故故故,,,,頂上肉髻光頂上肉髻光頂上肉髻光頂上肉髻光

明顯照明顯照明顯照明顯照::::所以頂上就有肉髻相所以頂上就有肉髻相所以頂上就有肉髻相所以頂上就有肉髻相,,,,常常放光常常放光常常放光常常放光,,,,常常顯照這個世間常常顯照這個世間常常顯照這個世間常常顯照這個世間。 。 。 。

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其眼長廣而紺青青青青色色色色::::佛的眼睛很長佛的眼睛很長佛的眼睛很長佛的眼睛很長,,,,又很廣大又很廣大又很廣大又很廣大,,,,是紺是紺是紺是紺青青青青色色色色。。。。紺紺紺紺,,,,是是是是

「「「「碧碧碧碧」,」,」,」,也就是有點也就是有點也就是有點也就是有點青青青青色的樣子色的樣子色的樣子色的樣子。。。。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眉間毫相,,,,白如珂月白如珂月白如珂月白如珂月::::佛的兩眉中佛的兩眉中佛的兩眉中佛的兩眉中

間間間間,,,,有白毫相光有白毫相光有白毫相光有白毫相光,,,,潔白如珂月潔白如珂月潔白如珂月潔白如珂月,,,,好像十五那個滿月似的好像十五那個滿月似的好像十五那個滿月似的好像十五那個滿月似的。 。 。 。

齒白齊密齒白齊密齒白齊密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常有光明常有光明常有光明::::佛的牙齒佛的牙齒佛的牙齒佛的牙齒,,,,非常的白非常的白非常的白非常的白,,,,又非常的齊整而不疏落又非常的齊整而不疏落又非常的齊整而不疏落又非常的齊整而不疏落,,,,

也常常放光也常常放光也常常放光也常常放光,,,,有一種光明有一種光明有一種光明有一種光明。。。。密密密密,,,,就是不疏就是不疏就是不疏就是不疏。。。。脣色赤好脣色赤好脣色赤好脣色赤好,,,,如頻婆果如頻婆果如頻婆果如頻婆果::::佛的佛的佛的佛的

嘴唇嘴唇嘴唇嘴唇,,,,也不需要擦口紅也不需要擦口紅也不需要擦口紅也不需要擦口紅,,,,天然就是紅色的天然就是紅色的天然就是紅色的天然就是紅色的,,,,不用化妝品來化妝不用化妝品來化妝不用化妝品來化妝不用化妝品來化妝,,,,好像頻好像頻好像頻好像頻

婆果似的婆果似的婆果似的婆果似的。。。。頻婆果頻婆果頻婆果頻婆果,,,,翻譯翻譯翻譯翻譯為為為為相思果相思果相思果相思果,,,,它它它它是紅色的是紅色的是紅色的是紅色的。。。。相思相思相思相思,,,,就是兩個人這就是兩個人這就是兩個人這就是兩個人這

麼麼麼麼互相想互相想互相想互相想。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於如來前於如來前於如來前,,,,一心合一心合一心合一心合

掌掌掌掌,,,,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復白佛言::::世尊世尊世尊世尊!!!!未曾有也未曾有也未曾有也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

德德德德,,,,教教教教戒所行戒所行戒所行戒所行,,,,安隱快善安隱快善安隱快善安隱快善;;;;我從今日我從今日我從今日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不生邪見不生邪見不生邪見、、、、憍憍憍憍

慢慢慢慢、、、、瞋恚瞋恚瞋恚瞋恚、、、、諸惡之心諸惡之心諸惡之心諸惡之心。。。。說說說說是語已是語已是語已是語已,,,,禮佛而出禮佛而出禮佛而出禮佛而出。 。 。 。

爾時爾時爾時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時候,,,,妙莊妙莊妙莊妙莊

嚴王讚歎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嚴王讚歎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嚴王讚歎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嚴王讚歎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像這像這像這像這麼麼麼麼樣無量百千萬億功德之後樣無量百千萬億功德之後樣無量百千萬億功德之後樣無量百千萬億功德之後。。。。於如於如於如於如

來前來前來前來前,,,,一心合掌一心合掌一心合掌一心合掌,,,,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前,,,,就又一齊就又一齊就又一齊就又一齊

心心心心,,,,而合十爪掌而合十爪掌而合十爪掌而合十爪掌,,,,又對佛又對佛又對佛又對佛說說說說了了了了。 。 。 。

世尊世尊世尊世尊!!!!未曾有也未曾有也未曾有也未曾有也::::世尊世尊世尊世尊!!!!真真真真是從來未曾有是從來未曾有是從來未曾有是從來未曾有啊啊啊啊!!!!這佛的相這佛的相這佛的相這佛的相,,,,是特別的妙是特別的妙是特別的妙是特別的妙

好好好好。。。。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如來所如來所如來所如來所說說說說的佛法的佛法的佛法的佛法,,,,是非常是非常是非常是非常

圓滿圓滿圓滿圓滿,,,,具足成就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具足成就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教教教教戒所行戒所行戒所行戒所行,,,,安隱快善安隱快善安隱快善安隱快善::::教教教教化化化化眾眾眾眾

生生生生,,,,使令使令使令使令眾眾眾眾生諸惡莫作生諸惡莫作生諸惡莫作生諸惡莫作,,,,眾眾眾眾善奉行善奉行善奉行善奉行,,,,又使令又使令又使令又使令眾眾眾眾生都安樂而隱逸生都安樂而隱逸生都安樂而隱逸生都安樂而隱逸,,,,又快又快又快又快

樂樂樂樂,,,,時時都非常之好的時時都非常之好的時時都非常之好的時時都非常之好的。 。 。 。

我從今日我從今日我從今日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不復自隨心行::::我從今天開始我從今天開始我從今天開始我從今天開始,,,,不會再任性了不會再任性了不會再任性了不會再任性了,,,,不會隨著自不會隨著自不會隨著自不會隨著自

己妄想心去做事己妄想心去做事己妄想心去做事己妄想心去做事,,,,不會再跟著迷惑的心去行事了不會再跟著迷惑的心去行事了不會再跟著迷惑的心去行事了不會再跟著迷惑的心去行事了,,,,不再迷了不再迷了不再迷了不再迷了。。。。不生邪不生邪不生邪不生邪

見見見見、、、、憍憍憍憍慢慢慢慢、、、、瞋恚瞋恚瞋恚瞋恚、、、、諸惡之心諸惡之心諸惡之心諸惡之心::::以後也不生邪知邪見這種不正當的見解以後也不生邪知邪見這種不正當的見解以後也不生邪知邪見這種不正當的見解以後也不生邪知邪見這種不正當的見解

Page 18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了了了了,,,,也不生也不生也不生也不生憍憍憍憍慢的心慢的心慢的心慢的心,,,,也不生瞋恚的心也不生瞋恚的心也不生瞋恚的心也不生瞋恚的心,,,,也不生愚癡的心了也不生愚癡的心了也不生愚癡的心了也不生愚癡的心了。。。。一切諸惡一切諸惡一切諸惡一切諸惡

這種心都不生了這種心都不生了這種心都不生了這種心都不生了。 。 。 。

說說說說是語已是語已是語已是語已,,,,禮佛而出禮佛而出禮佛而出禮佛而出::::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妙莊嚴王說說說說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完這話之後,,,,向佛五體投地禮拜向佛五體投地禮拜向佛五體投地禮拜向佛五體投地禮拜,,,,就就就就

又退到一邊去又退到一邊去又退到一邊去又退到一邊去。 。 。 。

D5.結會古今

佛告大佛告大佛告大佛告大眾眾眾眾::::於意云何於意云何於意云何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妙莊嚴王豈異人乎妙莊嚴王豈異人乎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其淨德夫其淨德夫其淨德夫

人人人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於彼中於彼中於彼中於彼中

生生生生。。。。其二子者其二子者其二子者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是藥王是藥王是藥王是藥王、、、、藥上菩薩藥上菩薩藥上菩薩藥上菩薩,,,,成就如成就如成就如成就如

此諸大功德此諸大功德此諸大功德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植植植眾眾眾眾德本德本德本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成就不可思議諸善

功德功德功德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亦應禮拜亦應禮拜亦應禮拜。 。 。 。

佛告大佛告大佛告大佛告大眾眾眾眾::::釋迦牟尼佛告訴法華會中的大釋迦牟尼佛告訴法華會中的大釋迦牟尼佛告訴法華會中的大釋迦牟尼佛告訴法華會中的大眾眾眾眾,,,,於意云何於意云何於意云何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妙莊嚴王豈異妙莊嚴王豈異妙莊嚴王豈異

人乎人乎人乎人乎::::在在在在你你你你們大們大們大們大眾眾眾眾的心中的心中的心中的心中,,,,你你你你認認認認為怎麼為怎麼為怎麼為怎麼樣樣樣樣呢呢呢呢????我所我所我所我所說說說說那位妙莊嚴王那位妙莊嚴王那位妙莊嚴王那位妙莊嚴王,,,,他他他他

豈是旁人豈是旁人豈是旁人豈是旁人嗎嗎嗎嗎????不是旁人不是旁人不是旁人不是旁人哪哪哪哪!!!!是誰是誰是誰是誰呢呢呢呢????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今華德菩薩是::::就是現在這位華德就是現在這位華德就是現在這位華德就是現在這位華德

菩薩菩薩菩薩菩薩。。。。他以前就是妙莊嚴王來著他以前就是妙莊嚴王來著他以前就是妙莊嚴王來著他以前就是妙莊嚴王來著,,,,他做過那他做過那他做過那他做過那麼麼麼麼一段的糊塗事一段的糊塗事一段的糊塗事一段的糊塗事,,,,你你你你們知道們知道們知道們知道

嗎嗎嗎嗎????幸虧他有個好太太幸虧他有個好太太幸虧他有個好太太幸虧他有個好太太。。。。他這好太太是誰他這好太太是誰他這好太太是誰他這好太太是誰呢呢呢呢? ? ? ?

其淨德夫人其淨德夫人其淨德夫人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那位淨德夫人那位淨德夫人那位淨德夫人那位淨德夫人,,,,就是現在於我就是現在於我就是現在於我就是現在於我

的面前的面前的面前的面前,,,,這位光照莊嚴相菩薩這位光照莊嚴相菩薩這位光照莊嚴相菩薩這位光照莊嚴相菩薩。。。。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他要去給妙莊嚴王做太太他要去給妙莊嚴王做太太他要去給妙莊嚴王做太太他要去給妙莊嚴王做太太呢呢呢呢????我我我我

告訴告訴告訴告訴你你你你們大家們大家們大家們大家。。。。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於彼中生於彼中生於彼中生::::因因因因為為為為他太可憐他太可憐他太可憐他太可憐

妙莊嚴王了妙莊嚴王了妙莊嚴王了妙莊嚴王了,,,,他他他他說說說說:「:「:「:「他現在墮落得這他現在墮落得這他現在墮落得這他現在墮落得這麼麼麼麼樣子樣子樣子樣子,,,,他以前供養過我他以前供養過我他以前供養過我他以前供養過我,,,,那那那那麼麼麼麼

我成道了我成道了我成道了我成道了,,,,現在我應該去度他現在我應該去度他現在我應該去度他現在我應該去度他!」!」!」!」一想一想一想一想,,,,怎麼怎麼怎麼怎麼度他度他度他度他呢呢呢呢????做他的父親做他的父親做他的父親做他的父親????他他他他

不聽話不聽話不聽話不聽話;;;;做他的母親做他的母親做他的母親做他的母親????他也不聽話他也不聽話他也不聽話他也不聽話;;;;最好就做他太太最好就做他太太最好就做他太太最好就做他太太。。。。這一切的男人這一切的男人這一切的男人這一切的男人,,,,

有很多歡喜聽太太的話有很多歡喜聽太太的話有很多歡喜聽太太的話有很多歡喜聽太太的話,,,,所以就去做他太太所以就去做他太太所以就去做他太太所以就去做他太太。。。。又恐怕一個人力量不又恐怕一個人力量不又恐怕一個人力量不又恐怕一個人力量不夠夠夠夠,,,,

所以叫那兩位同參所以叫那兩位同參所以叫那兩位同參所以叫那兩位同參:「:「:「:「我們作這一場戲我們作這一場戲我們作這一場戲我們作這一場戲,,,,你你你你們兩個人就去做他兒子們兩個人就去做他兒子們兩個人就去做他兒子們兩個人就去做他兒子

去去去去。」。」。」。」所以叫淨藏所以叫淨藏所以叫淨藏所以叫淨藏、、、、淨眼就做他的兒子淨眼就做他的兒子淨眼就做他的兒子淨眼就做他的兒子,,,,這母子一同齊心合力這母子一同齊心合力這母子一同齊心合力這母子一同齊心合力,,,,來化導來化導來化導來化導

這個父親這個父親這個父親這個父親。。。。他因他因他因他因為為為為哀愍妙莊嚴王和所有眷屬的哀愍妙莊嚴王和所有眷屬的哀愍妙莊嚴王和所有眷屬的哀愍妙莊嚴王和所有眷屬的緣緣緣緣故故故故,,,,所以生在那個國家所以生在那個國家所以生在那個國家所以生在那個國家

給他做太太給他做太太給他做太太給他做太太。 。 。 。

其二子者其二子者其二子者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藥上菩薩是::::淨藏和淨眼這兩個王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王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王子淨藏和淨眼這兩個王子,,,,你你你你們知們知們知們知

道他們是誰道他們是誰道他們是誰道他們是誰????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是藥王是藥王是藥王是藥王、、、、藥上菩薩藥上菩薩藥上菩薩藥上菩薩,,,,成成成成

就如此諸大功德就如此諸大功德就如此諸大功德就如此諸大功德::::這是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這是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這是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這是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他們所成就的他們所成就的他們所成就的他們所成就的,,,,就像方才就像方才就像方才就像方才

Page 19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我所講的這我所講的這我所講的這我所講的這麼麼麼麼大的功德大的功德大的功德大的功德,,,,真真真真是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植植植

眾眾眾眾德本德本德本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他們已經在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的道他們已經在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的道他們已經在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的道他們已經在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的道

場場場場,,,,種諸善根種諸善根種諸善根種諸善根,,,,植植植植眾眾眾眾德本德本德本德本,,,,成就這種種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這種種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這種種不可思議諸善功德成就這種種不可思議諸善功德。 。 。 。

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假如有人假如有人假如有人假如有人,,,,不要不要不要不要說說說說是知道這兩位菩薩旁的事是知道這兩位菩薩旁的事是知道這兩位菩薩旁的事是知道這兩位菩薩旁的事

情情情情,,,,就單單聽見就單單聽見就單單聽見就單單聽見、、、、認識他們的名字認識他們的名字認識他們的名字認識他們的名字;;;;識識識識,,,,就是誌之於心就是誌之於心就是誌之於心就是誌之於心,,,,永遠不忘的意永遠不忘的意永遠不忘的意永遠不忘的意

思思思思。。。。若有能以把這兩位菩薩的名字記住了若有能以把這兩位菩薩的名字記住了若有能以把這兩位菩薩的名字記住了若有能以把這兩位菩薩的名字記住了,,,,永遠也不忘永遠也不忘永遠也不忘永遠也不忘,,,,一切世間諸天一切世間諸天一切世間諸天一切世間諸天

人民人民人民人民,,,,亦應禮拜亦應禮拜亦應禮拜亦應禮拜::::那那那那麼麼麼麼這一切世間這一切世間這一切世間這一切世間,,,,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也應該禮拜也應該禮拜也應該禮拜也應該禮拜

這個不忘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字的人這個不忘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字的人這個不忘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字的人這個不忘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字的人。 。 。 。

有一個人有一個人有一個人有一個人說說說說:「:「:「:「我記得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我記得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我記得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我記得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名,,,,那那那那麼麼麼麼他們應該禮拜我他們應該禮拜我他們應該禮拜我他們應該禮拜我,,,,

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沒有人禮拜我沒有人禮拜我沒有人禮拜我沒有人禮拜我呢呢呢呢?」?」?」?」他應該禮拜他應該禮拜他應該禮拜他應該禮拜,,,,但是他若不禮拜但是他若不禮拜但是他若不禮拜但是他若不禮拜,,,,你你你你不能勉不能勉不能勉不能勉強強強強叫叫叫叫

人禮拜的人禮拜的人禮拜的人禮拜的。。。。好像好像好像好像你你你你們一切們一切們一切們一切皈皈皈皈依師父的依師父的依師父的依師父的,,,,應該孝順師父應該孝順師父應該孝順師父應該孝順師父、、、、供養師父供養師父供養師父供養師父;;;;那那那那麼麼麼麼

你你你你若不孝順若不孝順若不孝順若不孝順、、、、不供養不供養不供養不供養,,,,我也不能我也不能我也不能我也不能說說說說你你你你們應該供養我們應該供養我們應該供養我們應該供養我,,,,應該孝順我應該孝順我應該孝順我應該孝順我!!!!我不我不我不我不

能這樣講的能這樣講的能這樣講的能這樣講的。。。。所以所以所以所以你你你你記得藥王記得藥王記得藥王記得藥王、、、、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也不要爭也不要爭也不要爭也不要爭眾眾眾眾生來禮拜生來禮拜生來禮拜生來禮拜你你你你。。。。

或者他禮拜或者他禮拜或者他禮拜或者他禮拜你你你你,,,,你你你你都不知道都不知道都不知道都不知道呢呢呢呢!!!!為為為為什什什什麼麼麼麼????天上的人和一切鬼神天上的人和一切鬼神天上的人和一切鬼神天上的人和一切鬼神,,,,他見著他見著他見著他見著

你你你你念藥王念藥王念藥王念藥王、、、、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藥上菩薩名,,,,你你你你心裏有藥王心裏有藥王心裏有藥王心裏有藥王、、、、藥上菩薩這個名字藥上菩薩這個名字藥上菩薩這個名字藥上菩薩這個名字,,,,記之於記之於記之於記之於

心心心心;;;;他看見他看見他看見他看見你你你你、、、、認識認識認識認識你你你你,,,,他就給他就給他就給他就給你你你你禮拜禮拜禮拜禮拜。。。。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你你你你沒有天眼通沒有天眼通沒有天眼通沒有天眼通,,,,你你你你看不看不看不看不

見見見見,,,,所以他就拜所以他就拜所以他就拜所以他就拜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也不知道。。。。最好最好最好最好你你你你不要勉不要勉不要勉不要勉強強強強人家來拜人家來拜人家來拜人家來拜你你你你,,,,你你你你如果如果如果如果

功德不功德不功德不功德不夠夠夠夠,,,,受不了人禮拜的受不了人禮拜的受不了人禮拜的受不了人禮拜的。 。 。 。

D6.聞品進道

佛佛佛佛說說說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於諸法中於諸法中於諸法中,,,,得法眼得法眼得法眼得法眼

淨淨淨淨。 。 。 。

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說說說〈〈〈〈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本事品〉〉〉〉的時候的時候的時候的時候,,,,有八萬四千這有八萬四千這有八萬四千這有八萬四千這麼麼麼麼多的人多的人多的人多的人,,,,得得得得

到法益到法益到法益到法益,,,,都能遠離塵勞和垢都能遠離塵勞和垢都能遠離塵勞和垢都能遠離塵勞和垢污污污污,,,,就是得到就是得到就是得到就是得到清清清清淨了淨了淨了淨了。。。。所以這八萬四千人所以這八萬四千人所以這八萬四千人所以這八萬四千人,,,,

在佛法裏邊得在佛法裏邊得在佛法裏邊得在佛法裏邊得「「「「法眼淨法眼淨法眼淨法眼淨」,」,」,」,能知道一切世間法的因能知道一切世間法的因能知道一切世間法的因能知道一切世間法的因緣緣緣緣。 。 。 。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Page 20 of 20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7/3/2010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