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40425095942375325.doc · Web view教育新闻 4...

75
1

Transcript of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40425095942375325.doc · Web view教育新闻 4...

教育新闻4

4教育部副部长: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5教育部副部长: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7两类高考模式解读:意在区分职业院校与大学

11聚焦:中国将推两类高考 探索:高考去哪儿?

15高职分类招考方案将公布 2017年推广实施

16评论: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对待

17分类高考还需配套更深层改革

18新华时评:把孩子们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

19教育时评:教育均衡,真的遥不可及吗?

19调查称58.6%受访者赞成职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

21择业指导:职业前景利好 金融证券人才抢手

22高校毕业生择业扎堆儿导致“就业难”

24教育时评:年轻人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

25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 公务员持续走俏

26浙大教授用爱情哲学教微积分受学生追捧(图)

29大学生上选修课盼点名:没点名就算白来了

30芝加哥大学校长齐穆:世界一流大学是怎样炼成的

博客视线35

35完善大学治理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36大学自由办学,要打破“出身论”和“成分论”

37对独立学院的独立不能人为设置障碍

39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

40“无手机课堂”倡议只是初级治理

41木然:大学近亲繁殖猖獗而无解?

43频繁流动凸显大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

43林格:世故是教育最大的敌人

理论研讨45

45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48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失衡:专业与行业的实证分析

56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生活世界理论的视角

63论以学为中心的大学教育

67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的视角

7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83MOOCs:教育开放的模式创新与本土启示

9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

95中美高校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

99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102我国大学生就业中“马太效应”成因的心理学分析

107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111微观经济学教师岗位教学论析——以民办本科院校为例

新书推介115

115《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方法研究——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构建》

116《教育资讯汇编》阅读方式说明

教育部副部长: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教育是发展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祉。当前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之一,就是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那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就业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有着怎样的意义,职业教育如何在创造人才红利和促进就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记者专访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记者: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与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对此,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在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鲁昕:首先,我从教育的角度,谈一谈新增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形势。

从供给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在1700万人左右,其中700万左右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700万左右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又各占一半。充沛的、低成本和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支撑因素之一。从需求看,当前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十分突出的。从短期来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有关机构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状况的持续监测表明,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2012年年均比率已超过2∶1的水平。从中长期来看,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同时,社会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者具备全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在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许多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另外,从国际经验看,青年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相互间能否形成有力支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青年失业率仍然保持在个位数的国家,基本都是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前、实体经济发展强劲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国家。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相关性,使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重塑实体经济竞争力、推进再工业化和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摆在关键位置。

记者: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请您解读一下体系的基本特征。

鲁昕: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特别是要服务好青年就业。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这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贡献。二是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按照这样的要求,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类型并且是主要的类型,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打破原来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的格局,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在办学体制上,强化行业指导、深化企业参与,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四是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发展,要让广大学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有多种方式继续深造,有多样化的人才成长路径,真正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五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推进管办评相对分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评估引导推动的共同合力。要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需求自主办学。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另一方面,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办学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允许办学者、骨干教师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记者:围绕上述五个方面,下一步,教育部将如何继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鲁昕:一是大力提升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完善中高职衔接体系。二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加快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不少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更紧密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企业,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去年6月,35所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地方本科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百所地方高校申请加入。下一步,要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对于那些自觉按照应用技术型办学的高校要予以制度上的支持,对于在高专、高职基础上设立的本科学校要鼓励其坚持职业教育的方向,对于办学定位不清的新设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通过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要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为所有社会群体的就业和每一个劳动者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下一步将着力拓宽职业教育覆盖面,将升学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进城农民工有机融入城镇化。着力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作用,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努力使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有技能、能够稳定就业的孩子,真正实现脱贫。着力拓宽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扩大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招收一线劳动者的比例,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社会公平。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也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设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良好环境。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3月24日 作者/赵婀娜)

教育部副部长: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25日在京召开,就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工作部署。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需求

记者:在您看来,现代职教体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鲁昕: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改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我们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首批100个国际水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完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遴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公布362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当前,通过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分类制订相关行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并完善行业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我们正在形成密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在逐步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学生多样化入学“六条路”

记者:学生能否从现代职教体系中受益?

鲁昕: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要让受教育者受益,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此开展了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六条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机会。学生入学后,要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优质的职业教育,因此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职业教育联盟等相关领域的试点和试验区改革。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正是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体现。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广大年轻人打开成才大门。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记者: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

鲁昕: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13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近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

加快探索先行先试

记者:2014年职业教育改革主要有哪些部署?

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抓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抓紧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修订《职教法》已列入计划,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二是由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一批行业背景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相互对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三是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五是组织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六是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七是鼓励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继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职业教育日常管理规范;组织修订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试点,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对接社会需求情况第三方评估,继续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记者:近年来行业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热情很高,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鼓励政策?

鲁昕: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同时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中国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去”

记者:从长远看,我国职业教育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鲁昕:职业教育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去”,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我们将继续实施中德、中英、中荷等合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目。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向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创造更多人才红利,为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国家竞争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自《新华网》3月27日 作者/吴晶)

两类高考模式解读:意在区分职业院校与大学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技能型学术型高考分开

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2013年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这140万学生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鲁昕说。

学校可实行股份制办学

鲁昕还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

对于具体流程,鲁昕说,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学校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这个体系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鲁昕说。

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我们最近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鲁昕说。

解读

1为什么要改为两种模式?

“一张卷”无法体现区分度

“道理其实很简单。”昨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释,因为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及学生未来工作去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考试招生方面需要有所侧重。

但在“全国一张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一方面,报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并不一定能在重视选拔性的普通高考中胜出,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展示的能力又没有通过考试体现出来,难以被职业院校发现,“现在只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对分数要求不一样,给人们造成高职考的分低一些,学生水平不行的错觉。”

袁振国说,其实在国际上,这两套系统分类招考,是普遍做法。

2技术技能人才高考是什么?

即面向高职院校招生的高考改革模式

袁振国解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说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即是面向高职院校招生的高考改革模式。

新京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改革将重点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轮考试招生制度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曾表示,比较重要的是实行分类考试,包括高职院校将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不再与高考“陪绑”。

至于具体怎么改,袁振国预计,如果高职院校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相差不大,且报名考生综合水平能达到学校要求,就可能实行免试入学。而如果这个院校的竞争激烈,就可能从技术技能人才高考中选拔人才。

3对哪些学生有影响?

主要涉及中职、职中在读生及部分高中生

袁振国说,面向高职院校的高考,主要适用于中职、职中在读生,但可能也会有少量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

根据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他们将接受技能加文化知识的考查。袁振国说,对职中的学生而言,高考的文化知识可能难些,但技能测试相对容易,但对普通高中学生,这种高考的文化知识又显得简单些,技能测试又难了些。

袁振国认为,对想上高职的考生而言,今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知识学习,并掌握文化基本素质。但对整个技术技能人才高考而言,命题方面还不如普通高考成熟,今后需要有所加强,不过,他乐观推断,如果改革顺利,今年的地方高考中,即可能有分类招考尝试。

4两种模式实现难度大吗?

相对而言改革阻力较小,已有省市实行

“相对于其他高考改革,这一改革相对阻力小、难度小,学生、家长、学校都比较认同。”袁振国称,实际上,一些省市已根据本地实际,在实行类似改革。

例如山东省,根据该省此前公布的《2011至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2012年起,就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而在四川省,则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也认为,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总体改革中,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是较为容易进行的,反倒是公众更为关注的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减少高考科目和不分文理科,改起来难些。

未来高考怎么考

此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准备出台的高考招生总体方案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已在送审阶段,将于今年上半年公布于众。具体怎么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已罗列出几个关键词。

文理不分科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称,教育部正组织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研究缩小必修课比例,增大选修课比重。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也表示,要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一年多考

未来,英语将有望像托福、雅思考试一样,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但据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介绍,在过渡阶段,多半还是各级考试中心承办。考生高三前,考过一次后,如果成绩令自己满意,就可以腾出时间忙别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要完善国家考试题库,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保证每次外语社会化考试难度波动不致太大的考虑。

减少统考科目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要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高考科目,需建立在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要实行“一门一清”,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的完成情况,计分方式将变成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还要为考生创造一科两次考试的机会。

图解高考变迁

1952年

新中国统一高考“元年”,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958年

重回各校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的老路,强调录取政审

1959年

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取消免试保送上大学

1966-1971年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几乎停滞

1972年

大部分高校恢复招生,但取消文化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试”的招生办法

1977年

恢复全国统一高考

2001年

取消报考资格中要求“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规定

2002年

广西率先获得专科单独考试权和专科命题权,改为本科和专科两种类型的考试

【由谁来命题】

全国卷与各省卷并行,题目五花八门。1985年,上海获得高考单独命题权。2002年,北京也开始试行自主命题。2004年,天津、江苏、浙江、福建等9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试点。

【高考考什么】

“3+2” 1994年开始实行,按文理分科,除语、数、外,文科生另考历史、政治,理科生另考物理、化学。

“3+X” 1999年,广东省高考实行“3+X”,语、数、外为必考科目,根据学校要求从其余六门中另选“X”科。

“新课程高考改革” 2007年,山东实行“3+X+1”模式,创立了“基本能力测试”;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模式;宁夏实行“3+小综合”模式。

“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010年,广东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当前,全国多地高考采用该模式。

【分数线如何划?】

分省定额录取制度,造成各省区间高考录取率和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一(1952、1953年实行全国统一录取除外)。近些年,北京、天津的高考录取本科、专科各档最低分数控制线,比湖南、湖北、河南等“高考大省”要低100分左右。

(摘自《中新网》3月23日)

聚焦:中国将推两类高考 探索:高考去哪儿?

小编前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高考模式“一分为二”释放出怎样的改革信号?何种制度及配套设计能让技能型高考获得青睐?这将对教育本身及就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辐射作用?

》》高考将推技能型、学术型模式2017年将启用新方案

职教是二等教育?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

技能型高考,其实并非新词。早在2012年,湖北省就率先实施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办法,力图在中职与高职、职教与普教之间搭建起沟通衔接的“立交桥”。而此次鲁昕的表态,更透露出面向普通高中生实行技能型高考的改革意向。

不过,在习以为常的“职教是二等教育”“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的观念面前,此次改革能否不再像由职教“扛大旗”的春季高考一样寂寞收场?

招聘量增就业仍难提升技能入职不愁

二三月,人才招聘逐步进入高峰期。春节后的招聘形势往往为全年的人才市场走势定下基调。记者从辽宁省部分招聘会及人力资源机构了解到,今年节后招聘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部分企业求贤若渴。

销售行业居人才需求之首

辽宁省人才市场近期统计,人才需求排行前20位的岗位有:销售、计算机(IT)、技术工人、管理、工程机械、建筑工程、行政、培训、工业生产、客户服务、财务、电子、商贸、咨询、物流、人力资源、投资、广告、运输、医疗。销售人才的需求量大,排行居首。

创新、能研发的工程师备受青睐

据介绍,仅在辽宁省第217届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就有14家企业招聘80余名研发人员,涉及机械、电气、电子、金属材料、机电一体化等诸多领域。一些工业企业重点关注应聘者的创新、研发能力。本专业有进取心、能开发新产品的大学毕业生备受欢迎。研发人员月薪多为4000元以上。辽宁某集团招聘研发技术中心工程师、工艺员20人,要求工程师有独立承担项目研发能力,工艺员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本科生月薪3700元起,硕士毕业月薪4100元起(较去年的本科3000元起,硕士3300元起,涨幅超过23%)。

山东高考“实操”考技能 突破“纸上考技能”局限

6个步骤洗手、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无菌物品……16日下午,在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现场,一名考生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无菌技术操作。

据了解,这是山东省在高考中首次引入实践操作考试环节。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徐曙光表示,我国过去高考一直统一采取笔试方式,即便是技能型的科目也以笔试方式进行。“纸上考技能”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也不利于引导考生加强技能训练。以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更符合技能型科目的教育规律,也能更好地检验考生职业素养。

众议: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如何从困境中寻得就业出路?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而不再是简单的思想素质和在校表现。作为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外,还应通过“辅修”、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培训等高级手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国际化的交流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锻炼,优化知识结构和智能素养,把自己培养成为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综合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依靠自身真实的职业能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到能够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岗位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降低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供需双方在相互选择时也将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加注重其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已经悄然成为选拔人才的最大标准。在录用方式上,以往的仅凭一张推荐表、自荐信、成绩单和一次谈话的印象选人的做法将会被严格审查、科学的心理测试以及各种职业能力实证所代替。

“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是一批地方本科院校,不再一味地争办研究型、学术型大学,而是该认真思索如何办出特色。对于一批坚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这种鼓励性政策则可以提升其办学自信。”洪成文表示,随着两种高考模式的深入推进,一些成绩中上游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就业压力等因素主动选择技能型高考。

教育部长袁贵仁:缩小校际差距让家门口学校各有特色

9日的两会天天报,我们从几个数学符号里看两会。先是一个加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说,今年的审计工作要加上七、八个部长,还有三个省长,审计内容大到他们管理的公共资源、小到个人廉政情况:

董大胜:我们是例行的审计,不是说看你不顺眼有什么问题进行审计。现在制度设想,在他任期五年能够审计一次。

接下来,是一个小于等于号。现在,我们的存款利率还必须小于等于一个数字——也就是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回应中看,这个小于等于号不会马上撤销。她认为,目前政策层面不放开这个口子,恰恰体现了对于广大储户和中小金融机构的保护:

吴晓灵:存款利率一旦放开,最愿意用高息吸收存款的不是好银行,客户风险就高。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我就高息去揽储,加大了自己的经营的压力。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让中小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给他一定的保护。

然后,是一个曲线。今年2月,杭州、温州爆出房价大跌的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张鸿铭回应说,目前除了两家公司的尾盘有降价,其它要么是虚假信息,要么是少量特价房:

张鸿铭:杭州楼盘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崩盘的迹象,总体是健康的。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长陈金彪也说,现在盛传的“腰斩论”与事实有出入。

最后,是一个等于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态了:要着力缩小校际差距,让大家门口的学校各有特色,根据划片入学的制度,使每个学生有进入较好学校的平等机会。袁贵仁还说,教育部将出台文件,凡是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更有效的权力一律下放、应由学校行使的权力一律下放。同时,为了确保自主招生公平,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继续加大公开和监管力度。

加减乘除的数学题,牵着你我的生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智慧和决心。 》》详细

浙江宁波:建设多样化特色高中以满足学生需求

近日,宁波市教育局发布《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使特色示范高中达到50%以上。

根据计划,未来3年,宁波市将打造10个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20个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形成30个特色学科基地,创建40个特色创新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今后,该市普通高中将发展为学术型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教育高中四大类,把构建多层次、有特色、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作为核心目标。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但未来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技术工人,这要求大学生培养结构和高校专业结构都要调整,并改变“计划入口,市场出口”的模式,“如果技能型高考的实现能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解决这种结构性的不匹配,大学生就业难题或将得到缓解。”

同时,就业市场往往是考试招生的风向标,技能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表现也会反作用于其招考培养。丁大建指出,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讲,增加技能型高考吸引力,改变“技能型人才(较学术人才)低人一等”的固有观念,还必须迈过“两道槛”。

聚焦"就业黄牌泥沼":高校,警惕教育资源挥霍

前不久,《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其中英语、动画、美术学等热门专业亮起就业红牌,大家心目中的“高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也身陷“就业黄牌泥沼”。

事实上,这些热门专业往往占据着高校较好的师资与教育资源,而就业的遇冷却着实给它们沉重一击。那么,“热门”专业为何求职遇冷?其背后又折射出多少由专业设置引发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红牌”专业的困境

岳雷,中部地区某二本学校的大四学生,正为寻求一份理想工作而发愁。“英语专业,现在真的‘不吃香’了。”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家企业明确招聘英语专业毕业生,心中一喜。可到现场才发现,这家单位的桌前已经排起了三列长队,足足有七八十人,一问才知道,‘全是学英语的’,而且目前都没有‘下家’。”

学历低、出身差是岳雷给自己总结的求职短板,但他认为,英语专业人才过剩、竞争激烈也是至今工作没着落的原因之一。“现在大学几乎都设有英语专业,全国每年毕业20多万人,肯定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人才必然过剩。”

据某网站近日发布的《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显示,全国一共有1166所本科大学,其中903所大学开设了英语本科专业,占到了总数的77.44%。

研究生渐成高校就业主力军

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统计显示:2014年北京地区应届生将突破23万人,比2013年约增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数量将达7.9万,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7000人。

自2010年后,北京地区研究生毕业数量逐年上升。记者也从北京部分高校了解到,目前研究生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就业的主体和重点。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尤其女研究生,也有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北京地区近年来的一个趋势。

(摘自《新华教育》3月24日)

高职分类招考方案将公布 2017年推广实施

高考一分为二,分别面向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这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出的高考改革新进展。据了解依据教育部的时间表,包括职业院校分类招生方案在内的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预计上半年公布,2017年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本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她解释,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三种,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据鲁昕透露,去年,已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

据记者了解,“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是对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一考试改革方向的落实和延续。实际上,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已开始探索高职招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分离。例如本市不仅尝试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还在统考高职录取中尝试“高+会”录取方式,即同时参考考生高考和会考成绩,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高考只需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去年年底,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高考制度改革将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此次改革包括七项举措,其中就包括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据了解,现行统一高考将进行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职业院校将推行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今年,教育部多位负责人在谈论高考改革时,也曾多次表达过高等职业教育将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录取方式。“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也被写进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

北京进展

高职自主招生扩招首试“注册入学”

高职分类考试,本市一直在尝试,今年高考又迈出一大步,不仅高职自主招生继续扩大招生规模,还首次尝试高职注册入学。

今年,本市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院校共有26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等8所学校今年首次试点自主招生。高职自主招生计划招生7105人,比去年增加了2625人。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将不用再参加高考。高职自主招生考试中,院校就可依据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和实操能力录取考生。

此外,今年本市还首次尝试“有条件注册入学”,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试点,共计划招生200人。考生凭借会考成绩登记注册一所学校,无需考试。被录取的考生也不用再参加高考。

专家观点

高职吸引力不高恐掣肘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项改革面临现实难题,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够宽、社会地位也不够高,缺乏平等性,家长和学生都不愿考高职。业内人士表示,高职提高吸引力,提高含金量将使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得更加顺利。

在储朝晖看来,应该鼓励高校建立专业测试队伍进行自主招生,让学生有机会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去申请学校,“让高校和学生谈恋爱”,双向选择,这样,高考招生制度才能真正公平、公正。

(摘自《北京日报》3月24日 作者/贾晓燕)

评论: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对待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3月23日《新京报》)

最早听到“两种高考”的说法,是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建议:实行两种高考,一种是普通高等院校,一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时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而且也没有多少后续新闻。现在教育部宣布即将实行“两种高考”,这意味着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事先没有充分讨论,甚至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来得突兀了一点。

目前的高考模式,是所有学生都同一份试卷。可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及学生未来工作去向,都有所不同;而且学生的实际不同,有的学生文化成绩很好,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不错。这也意味着,在“全国一张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一方面,有意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一定能在普通高考中胜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的学生能力,又很难通过考试体现出来。

人才需求趋于多元化,人才选拔方法和培养机制应当多元化。有着这样的背景,“两种高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因此,虽然这个消息来得突然,但舆论还是“高抬贵手”,从过程直接绕到了结果,成了新方案的拥趸。“两种高考”值得期待,但是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恐怕未必。

纪宝成曾经提及,因为社会观念对高职的偏见,导致目前我国高级技工等人才大量缺乏。在这个文凭决定一切的时代,相对于高校生,高职生不仅没面子没地位,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前途。鲁昕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而这三种人,并不符合当下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和向往。这也是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所担心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会认为只参加技能型高考,是件丢面子的事。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考虑现实的掣肘。未来的两种高考,很可能被人以“大高考”“小高考”区分。中职、职中的在读生,情况可能好一些,但那些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愿不愿意放弃读普通高校的希望,会不会直接选择“小高考”?这里的关键就是把两种高考、两种学生,予以同样的尊重,让他们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比如,瑞士不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原因很简单,在瑞士,职校生也有前途,学徒工也能当上总裁。瑞士的世界著名包装机械企业博思特公司,在1947年就创办了自己的学徒工学校,博思特公司的几任总裁和大多数中层领导人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

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对待。这里的同样对待,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特别是国家性的政策上,应该对两种高考、两种学生同样尊重。拿公务员考试来说,有没有必要把文凭门槛设置得那么高?如果把底线文凭设定为大专,让职校生也有机会,这对于转变社会观念肯定有所裨益。

(摘自《郑州日报》3月25日 作者/毛建国)

分类高考还需配套更深层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不少舆论认为高考分为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是重大突破,而其实,分类高考在多省市早已开始实施。所谓技能型人才高考,就是针对高职院校的高考,采取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方式。按教育部的设想,未来可能有更多本科院校以高职教育的身份参加招生。

这样的分类考试,确有积极意义。首先,中职学生进高职,尤其是本科高职的几率会提高。这可一定程度提高中职的吸引力,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可在中考时选择中职。其次,有利于职业院校按自身培养标准招收学生,不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文化课要求,而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技能,目前实行的高职单招,只考语数外和专业技能,其中语数外科目的难度要低于普通高考。另外,在普通高考中,高职院校的招生也有所不同,有的省市规定报考高职可少考1~2门。

但要说这样的分类高考改革,就能解决提前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以及减轻学生负担,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的问题,未免过于乐观。

首先,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低,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不是出于主动,而是“被动”——中考时,因考分低,不得不选择进中职院校,中职毕业时,要升学,只能单招进高职;高考时,由于考分达不到一二本线,只有选择高职,曾有省市希望高职少考一门来减轻学生负担,吸引报考高职,但很少有学生因此只报考高职。

其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招收适合职教的学生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自主设置专业、课程,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但在现实中,职教和普通教育学校一样,缺乏办学自主权,存在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没有个性和特色的问题。另外,由于投入不够,一些办学者压缩办学成本,甚至想着从学生身上牟利,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没保障,也就难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职教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愁就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低端。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两方面深层次改革。在职业院校招生时,和其他院校一样,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不再实行集中录取,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每所高校根据办学定位自主提出招生要求,学生针对学校的要求,参加相应的社会化考试,自主申请学校,这就把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分类考试,也就在自主招生中,为高校提供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依据。

同时,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体系,取消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做到各类教育、各个学校平等竞争。真正形成重能力而不只重学历的能力社会。如果职业教育一直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分类考试无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反可能降低职业教育的地位,给社会的感觉是技术型人才高考比学术型人才高考要低一等,这无法实现人才的分流,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成才选择。

(摘自《羊城晚报》3月25日 作者/熊丙奇)

新华时评:把孩子们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鹿永建、娄辰)到了教育战线上下一心,彻底放弃唯升学率是从的“教育GDP”崇拜的时候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人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对记者再提“教育GDP”崇拜,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头一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迈出实质性步伐。但是,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大会小会仍把高考升学率“晒”一下、排排名,学校依然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奖金与升学挂钩,老师依然把升学排名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而学生则因此被赶上“时间加汗水”的题海升学之路。

地方政府重视高考升学并不错,但只抓高考升学率,就像经济只抓GDP一样,必然导致种种问题。一些教育专家指出,中央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些地方政府把“人民满意”等同单一的升学率指标,于是“经济看GDP,教育看升学率”成了考核指挥棒。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作为高配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依据,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上述要求落实到教育考核上,就必须摒弃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从,告别简单依据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育干部、校长和老师进行奖惩的做法。

彻底放弃唯升学率是从的教育政绩观,离开问责和惩处是句空话。中央早就提出了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论英雄的要求,缺的是地方对违规者的监管和查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今年应以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不得”为突破口,加强对违规办学行为的监管,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腾出空间。

把孩子们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必须尽快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把着力点指向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和张志勇所说,只有把教育政绩考核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健康发展,才可能真正还学生以健康的体魄、优美的品格和无穷的创造力。

(摘自《新华网》3月26日 作者/鹿永建 娄辰)

教育时评:教育均衡,真的遥不可及吗?

在很多人心里,教育均衡就好像“美好的乌托邦”:择校、占坑现象屡禁不止,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鸿沟难填,教师流动的制度保障迟迟难以建立……

教育均衡,真的遥不可及吗?

上海显然不这么看。它在全国率先整体通过评估,既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种宣告:光靠喊口号、仅靠开“空头支票”,无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

实现均衡,经费保障是难题,上海就完善投入机制,保证将钱真正用到孩子身上;实现均衡,优秀教师流动是难题,上海就用“硬杠杠”引导优秀教师资源向郊区、薄弱学校辐射;实现均衡,尽快填平低谷是难题,上海就由政府出钱购买专业化服务,向农村薄弱校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文化。

看起来,只要有实招,难题并非无解。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重视不够,思想上畏难、行动上等靠要,在投入、机制等各方面依然缺乏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也是实现优质教育、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面对这一时代命题,政府应做好第一责任人,打破一切利益藩篱,真正肩负起使命,莫怀私利、多想办法,不开“空头支票”,不再“空喊口号”。说到底,实现均衡的根本之道,不在别处,只在于决心与行动。

(摘自《人民日报》3月24日)

调查称58.6%受访者赞成职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

2014年就业季就要到来,逾700万毕业生将面临“更难就业季”的考验。有人提出,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要,应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校实行学分互认制度,以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多功能型人才。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前不久也表示,如果职业教育阶段和其他高等教育阶段学分可以互认,会给很多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所谓学分互认,是指在学分制管理下,学生的学分可以在各合作学校间实现相互换算与认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规划在联合办学的学校中,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累积学分,只要成绩合格即可得到合作院校的共同认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对496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6%的受访者赞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实现学分互认,仅20.6%的人反对。受访者中,本科学历者占55.9%,专科学历者占24.8%。

不少职校学生感觉学校提供的教育无法满足需求

近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在近3年来稳中有升,反映出社会对操作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

然而本次调查中,仍有41.8%的受访者认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具有就业优势,31.4%的受访者认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更有优势,15.8%的人认为两者优势相当,11.0%的人感觉不好说。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指出,高技能人才是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直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敬业精神都非常强的劳动者。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都迫切需要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但这一类人才在我国较为紧缺。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不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目前技校提供的教育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汪健(化名)是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他曾一边做兼职赚学费,一边在学校上课,还同时准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升本考试。汪健告诉记者,职业教育确实能够落实工作,但这样的教育无法帮助他完成未来的人生规划。“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想要在这个缺乏学习氛围的环境里获得更多深造机会,阻力实在是太大了。高等学府教育资源丰富,学习风气良好,如果能够以跨校开设辅修专业的形式实现联合教学,会为职校学生的个人进步提供更多可能性。”

本次调查显示,58.6%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的学分互认机制,20.6%的人反对,20.8%的人感觉不好说。

66.2%的人支持协议学校合作开设辅修专业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间的学分互认会带来哪些影响?调查中,48.0%的人认为可以为学生发展带来更多机遇,43.6%的人表示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41.9%的人感觉可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39.1%的人认为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的劳动者,28.6%的人表示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终生学习氛围的养成。

在学分互认的具体做法上,66.2%的人支持协议学校合作开设辅修专业共同培养学生,55.3%的人提议开展校际学生交流,49.6%的人赞成跨校选课。

不过,调查中也有20.3%的人认为,这一尝试会带来管理上的混乱与操作上的困难,17.6%的人认为这可能影响职业教育实现就业为导向的目标,13.4%的人担忧这会降低高等教育的学历含金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国外,继续求学和直接参加工作这两条不同的教育路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分得十分清楚,每个学生在做出选择时,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未来将走上哪一条道路。但在我国,因为教育体制仍旧处在转轨过程中,专业课程设计、人才要求的设定都不够明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学分互认在具体操作时,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在我国,学分互认机制已经被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不少高校打破壁垒开始了联合教学的尝试。然而,本次调查显示,42.6%的受访者对此并不满意。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自2001年起在7所本科学校间开展了联合办学。学生可以在7校间跨校选修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就读于武汉某三本院校的周宇(化名)告诉记者,他很想去武汉大学选修法学专业,结果发现联合办学的学校仅限于一本重点院校。“普通院校的学生无法受益,这无疑会限制我们在学业上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有:“存在学校层次限制”(51.6%)、“互认地域有限”(42.1%)、“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41.6%)、“互认学分的课程类型单调”(35.8%)、“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29.3%)、“只能跨校选修不能转校”(20.1%)等。

70.3%的人感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依旧存在

本次调查中,70.3%的受访者感到当下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依旧存在。

汪健发现,同样的个人能力,同样的薪资标准,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高校毕业生。他认为,现在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非常多。“安排工作实际上抑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能否被分配到满意的岗位上还要看机遇。不少同学从职校毕业后只能进入流水线车间,不仅工作枯燥,地域还十分偏远。不仅如此,职校的部分教学内容会过时,实用性也不强。电工证、焊工证、二手车评估证、绘图证等初级证书,实际花钱就可以买到。”

“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能更好地激励广大劳动者主动提高职业技能,也会促使社会无技能、低技能的劳动者,以成为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目标和成长通道。”陈宇认为,社会要保持稳定,就要形成“纺锤型”而不是“哑铃型”的社会结构,让劳动者,特别是劳动者中的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中等收入群体的主体,这对于形成稳定的社会格局有着重大意义。

张静援引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说明:“德国的普通高等教育招收学生并不多,社会更多地培养实用型人才,企业招收技工也多从职业教育中吸收生源。德国的教育理念可以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启示,即教育的目的不仅培养精英,而是培养具备社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真正实现教育的平等。我们需要大力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让毕业生快速具备进入职场、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

职业教育毕业生应当怎样获得更好的就业发展?调查中,63.5%的受访者呼吁各用人单位破除学历歧视,60.3%的人建议职业教育学生积极提升专业技能,51.9%的人期盼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引导,40.5%的人希望职业教育学生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摘自《中国青年报》3月25日 作者/周易)

择业指导:职业前景利好 金融证券人才抢手

近日,各高校自主招生已经全面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走在行业发展最前沿的金融业,备受广大考生的青睐。而相对普通院校,与金融企业联系更加紧密的高职院校,则更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金融行业一直被誉为'金饭碗',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成立后,特别提出将进行金融改革的试点,我相信我们国家未来金融行业会越来越繁荣,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一位申报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学生家长如此表示。

职业前景利好,金融人才越发抢手

据一份权威统计的最新显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00多家金融机构。随着外资银行深入扩张的同时,招纳我国各类金融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储备的重要战略。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老师介绍,随着外国金融机构的大量涌进,必然会促进我国金融人才的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和全球化,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已经开始推动国内众多金融机构酝酿人才洗牌。“金融领域发展迅速,创新性产品和业务不断涌现,人才需求量和职业发展空间巨大。显然,洗牌后会出现新一轮专业人才缺口危机,这对于未来有志从事这一行业的学生来说,机遇十分难得。”这位老师如此表示。

优势资源“授业”,打造独特教学环境

“我学的是金融与证券专业,三年里除了学到不少知识,实践技能也提高了许多。今年面临毕业,目前已经顺利进入方正证券实习。学校里学到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我在工作中大有优势。我的薪酬和待遇让很多毕业生羡慕不已。”一位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话语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与自信。

据了解,金融与证券专业是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抢手专业,该专业与方正资本控股集团合作共建,全力保障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并在方正证券公司100%顶岗实习。在日常教学仿真工作环境和过程当中,专注培养现代金融观念与理财实际技能。就业后,京外学生可享与北京学生同等薪酬待遇。此外,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特聘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著名讲师、证券公司的专家为学生们讲授,落实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学生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后,即可选择在方正证券、方正富邦基金、方正东亚信投、方正期货以及方正人寿、盛京银行和方正证券香港子公司等机构就业。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老师表示,目前毕业生可从事的岗位有:理财经理、银行柜员、客户经理、投资顾问、证券分析师等,待遇及发展前景诱人。他介绍说, 在校11级金融与证券专业邹小琴、田新、赵敏三位同学,由于分院外聘教授、方正证券市场总监吴斌和金融专业教师的共同辅导,在证券业协会提高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难度的情况下,顺利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并提前获得了在方正证券实习的机会。而11级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李梦涵、姜伟、胡菁菁、陈红艳等同学,积极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业务活动,在证券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投资兴趣,同时也取得实盘操作的良好战绩。

随着我国金融领域与世界的逐步接轨,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国内金融证券市场而言,很多金融证券公司将长期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而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使得金融人才已经成为抢手的“香饽饽”。考生们选择这一热门专业,将会更有利于自身未来的良好职业发展。

(摘自《北青网》3月20日)

高校毕业生择业扎堆儿导致“就业难”

“金三银四”的招聘高峰时段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半,应届毕业生们捧着简历,辗转在各个招聘会、宣讲会上,进行最后的搏杀。昨日,智联招聘结合百度数据发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对应届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与解读。报告显示,2014年的应届生求职市场中,各个行业、职位在供需上出现了“冷热不均”,毕业生扎堆儿某些领域择业导致了所谓的“就业难”。

求职要么轻松要么“高大上”

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一场例行的招聘会上,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每个招聘公司都会拿出市场销售、技术开发、后勤等不同的职位,但却出现了同样的“热点”—人力资源岗位,即使招聘人员表示名额有限,建议求职者进行多重选择,前来投送简历的求职者依旧络绎不绝。

小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场的一家公司对她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热情邀请她参与技术岗位的面试,但小钟却坚定表示,自己只想当人力专员,对专业对口岗位毫无兴趣。“做技术据说经常要加班,做人力轻松多了。”小钟这样解释自己的求职意向。

“一上午,就收了四十多份投人力岗的,可是我们只招一个,还是想要有过实习经验、真正专业对口的,让他们多试试别的,可是很少有人听。”一家贸易公司的招聘人员小邓告诉记者,这些求职者的专业出身五花八门,对这一岗位工作职责真正了解的也是少数,有些人甚至“一问三不知”,坦言“自己只为求个清闲”。

记者走访后发现,对于求职者来说,“轻松”并不是唯一左右他们就业选择的因素, “高大上”的岗位也成了简历投放“重镇”,在农业展览馆的招聘会上,“高级管理者,年薪25万,有提成”、“公司管理人员,月薪2万,年终有奖金”的纸牌下人头攒动,而急需销售人员的公司只能“下场拉人”才能收到少量回应。

智联招聘应届生数据库显示,人力资源、财务等“轻松岗位”与贸易、高级管理这样“高大上”的职位受到了应届生的青睐,在根据简历投递数/职位数计算的竞争指数上,人力资源、贸易、高级管理的得分分别为142、132与189,财务岗位甚至高达330,而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类、销售类的得分甚至没能过百。

“求稳”与“求薪”成共识

“左手求稳定,右手求高薪。”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张这样概括自己和同学们的择业取向。所谓的“左手”是国企、事业单位,“右手”是外企与上市公司。在各个招聘会上,只要打出“国企”旗号的公司,基本上都会成为大焦点,而知名外企到各大高校宣讲时,也会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景观。

北京语言大学

HYPERLINK "http://app.edu.ifeng.com/college/major/21" \t "_blank" 经济学专业的小霍,手中已经有了一家民营公司的工作机会。虽然公司一再催促,他仍然下不了签约的决心,“再等等,万一有国企要补招呢。家里人都告诉我,小公司不稳定,还是要慎重些。”

“求稳”与“求薪”二者至少择一已经成为了求职者的共识,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按照企业性质划分,外企、国企、事业单位等“精英”企业的竞争指数分别为64、57、57,而市场需求量大的民营企业得分仅有41。

即使在同一性质的企业中,按照“朝阳产业”(IT、电子、贸易)与“传统产业”(医药、制造、加工)的划分,也出现了明显差异。按照智联招聘统计,2014年应届生竞争最激烈的十大行业分别为网络游戏、电子技术、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贸易、计算机软件、电力、通信、银行、大型设备,以高薪、高职、明星人物频出为优势的IT、信息、电子等行业,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求职者的广泛追捧。

但是所谓的“精英行业”是否真的意味着更加优厚的待遇?数据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从2011年至2014年的薪酬趋势来看,朝阳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月平均薪酬2011年为3225元与2923元,在之后的三年内差距不断缩小,2014年已经发展为6965元与6905元,相差不到百元。而“IT民工”、“码农”等名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些求职热门行业内人才过剩、压力大的特点。

新闻延伸

解决就业难还需转变观念

2014年“最难就业季”的概念已经流传甚广,但从具体数据来看,这种“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上:2014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比去年增长10.14%,增幅高于毕业生增长量(从2013年的699万增加到2014年的727万)。从总体上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程度反而有所下降。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郝健认为,毕业生扎堆儿择业导致了就业难,这种“一窝蜂”现象背后是求职者本人理性的分析与规划的匮乏。所谓“轻松”的岗位不一定意味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人力、财会这种职能型的岗位往往上升通道短,有一定的职位“天花板”,而刚出校门的应届生也很难立刻胜任“高大上”的管理岗位。而看似低端的业务、销售类岗位机会多、能够帮助个人综合能力快速提高、职位发展也相对宽广。

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并非是传统观念中的“草台班子”,经过多年发展,多数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创业阶段,资本积累和业务基础都在不断的提高,面对人才荒的瓶颈,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组织水平及薪酬福利待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从行业划分上,朝阳产业的薪酬优势不断丧失的同时,企业淘汰率高、人员流动过快的不安定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届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反观医药、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出现技术、生产人才的巨大缺口,反而成为了高薪人才的摇篮。

在郝健看来,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了大众化,但是多年教育体制的改变并没有给毕业生及家长认知带来变化,毕业生一路被灌输“精英式”的定位,过分强调自身价值忽视社会需要。但求职这件事本身既要考虑“供”的一方,又要考虑“需”的一方,为了将“就业难”转变为“新机遇”,毕业生要多种渠道了解企业、了解就业市场,规划好职场道路,按照市场价值,发展自我优势,避开“人多拥挤”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广阔天地。

(摘自《北京日报》3月26日 作者/崔乐)

教育时评:年轻人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

是否继续待在北上广,一直是很多青年纠结的问题。留下来,一线城市的空气、交通和房价总让人打退堂鼓;回家乡,老家的工作、人际和发展空间又让人望而却步。有人说,不是不想回,而是回家之后想要过得好。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65774人参与),89.3%的受访者有过回老家(特指二三四线城市或县城,下同)工作、生活的念头。同时,63.3%的受访者发现,年轻人回乡就业,大多倾向进体制内单位。

调查中,90后占39.2%,80后占43.4%,70后占12.4%,60后占1.8%,3.3%的人为50后及以上。受访者的区域分布是:一线城市(33.0%)、二线城市(33.0%)、三四线城市(18.1%)、县镇村(13.5%)。

逃离或者逃回,北上广成了不少年轻人烦恼的话题。有人说,不是不想回,而是回家之后想要过得好。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65774人参与)显示,89.3%的受访者有过回老家(特指二三四线城市或县城)工作、生活的念头。同时,63.3%的受访者发现,年轻人回乡就业,大多倾向于进体制内单位。

故乡不是不想回,只是,人生就是不断做选择的旅程。房价高的时候,北上广会“被逃离”;而公平稀缺的时候,留在大城市的梦想又会被蜂拥挤兑。亲疏冷热,不过根源于生活的性价比。

要么不回家乡,回家乡则希望留在“体制内”,这似乎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理想。这样的想法或可存疑:目前,我国有公务员约700多万人、事业单位员工3000多万人。从比例上看,“体制内”绝对是少数。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只有1.9万多个,报考人数却达到了111.9万人。从现实而言,体制内确实令人无限向往。

冯唐易老,最回不去的,莫若故乡。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这看起来是个伤感的话题,其实也是个矫情的伪命题。2008年左右,一拨人逃回家乡,脚步未稳,旋即转身。据说无非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老家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就业成本大大增加,办事难、创业难、实体经济难;二是大城市拥有小城市无法企及的就业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譬如创意文化、电子通信等专业。两害相权,房价上的怨愤,自会成为浮云。调查显示,影响年轻人返乡的因素中,46.1%的人指出老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太理想,14.6%的人认为周围人的道德素质不理想,12.3%的人指出老家就业环境的公平性并不理想——其实,不是不想回乡,而是“乡”已经容不下怀揣公平、正义诉求与梦想的年轻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语重心长地建议年轻人回中小城市去,声称“回去说不定当上县长了,现在北漂漂了十来年什么东西都没漂出来。”只是,他们不理解两件事:

一来,人往高处走,阶层自由流动是最令人鼓舞的现实。古代那些文人骚客,不也一样有老死“长安”而不肯返乡的吗?如今,大城市的吸聚效应更为彰显,不是家乡变糟了,而是离开家乡、追逐梦想变得更为易如反掌。

二来,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来说,去留之间,更能看出改革的着力点。农村出现空心化,那么,城乡一体化还有多少可以作为的空间?大城市病频发,那么,卫星城建设去哪儿了?迁徙自由之下,麻烦与症结、争执与博弈,都是制度设计亟待调整的内容。

没有无缘无故的背井离乡。“体制外的家乡”,并不是个坏地方:它们也在日益变好,它们并不是与城市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只是,步子太慢、欠账太多、节奏太缓,安放不了青春,承载不下梦想。这时,去责问“体制外的家乡”并没有意义,教导年轻人返乡当“县长”更无说服力。改变二元制城乡结构、均衡区域发展,大城市才会少些冷艳,中小城市和乡村才会多些吸引力。

(摘自《中国青年报》3月27日 作者/邓海建)

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 公务员持续走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2013年因高校毕业生699万而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2014年将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前景堪忧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产业升级创造岗位的速度远低于毕业生增加的速度,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转变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据报道,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

体制内魅力犹在

每到求职季,有关毕业生就业难、考试热的话题就会接踵而来,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知名外企都成了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竞相追捧的对象。李然是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刚进入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她说身边有些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备考了,去年十一月份她参加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只有1.9万多个,报考人数却达到了111.9万人,由于准备不足没有被录取。不过她愈战愈勇,今年打算再次报考2014年当地的省考。

公务员是独木桥,只有少数拔尖的人才能幸运的挤入到这个梦寐以求的体制内。华图教育易定宏博士认为,工作稳定、福利优厚、社会地位优越是目前公务员行业所展现出的诱惑,但是作为体制内的公务员是否应该不要过多关注福利,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有所作为?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涨工资”势在必行

今年两会,“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发网友激烈讨论。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毫不含糊地讲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基层公务员非常辛苦,他们处在第一线,不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士气必然受到影响,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目前正在全国进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的试点,试点成熟后可能会全面推开。”

(摘自《凤凰网教育》3月31日)

浙大教授用爱情哲学教微积分受学生追捧(图)

“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点变化你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他才是唯一的变量,只为他倾倒,如此偏爱称为偏导(函数定义)。你们女生不要因此烦恼,既然他把你看成常数,那你也把他看作常数好了,找到对的人互相倾倒才有意义。”

这段爱情哲学,其实是为解释一个微积分概念—偏导数。

总是被文科生吐槽的高等数学,是不是瞬间有趣起来?

这条近期被疯转的微博,出自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苏德矿。而在他的数学世界里,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都可以找到生动的类比。

做题、卖萌、秀女神

矿爷的课基本靠抢

浙大本科部的学生,几乎无人不识苏德矿。执教26年,江湖称号“矿爷”,还被浙大学生写进了给师弟师妹的入校攻略中:这位老师的课,你一定要听。

记者去采访矿爷前,就听说过他的传说—想上他的微积分,全靠拼运气—150个上课名额,要在上千人中抽签。等到了考试周,抢位场景就更加凶残。

记者决定先旁听一下他的课。

大学生上课,一般没有固定教室,所以通常都是踩着点进教室的。

但上矿爷的课,同学们提早15分钟都到了。“矿爷”到得更早,在讲台上摆弄着多媒体,突然歌声响起来。记者一听,这不是《卷珠帘》嘛。

同学们告诉我,这是矿爷课前的“固定前奏”,会放些歌曲或视频,都是紧追流行的内容。

“前几天他还跟我们说,即使换都教授(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来给你上课,一样的课,几天下来你也会烦,关键还是靠自己。”一位女生告诉记者。于是在她眼里,这位年近60岁的教授,太萌了。

这么做,矿爷的理由是:“课前欢乐一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正式的课堂上,依然很欢乐。比如他讲到“一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就这样解释:“就像最近天突然热起来,你要脱衣服。脱到怎样合适呢?一件一件脱,脱到不热了为止。复合函数也一样,一层一层求导,直到内函数的导数有公式,就成了。”

而他更多的类比,都想“偏导数”那样,关乎爱情。最经典的段子,是他在浙大校庆115周年集体婚礼上的发言,“他是你的严格递增函数,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你们的爱情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时,风头甚至盖过了浙大名嘴郑强教授。

同学们逗他:矿爷,你满口爱情哲学,你老婆知道吗?

矿爷转手将老婆照片上传微博,自述当年追到女神的往事。似乎在证明,理科愣头青也有春天。

“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关注爱情。投其所好,才能打成一片嘛。我从不反对学生谈恋爱,男生有了女朋友,就不会窝在寝室里打游戏了呀。”矿爷说。而他费劲心思让数学和生活挂钩,就是希望再给同学们一些正向引导,“除了学好数学,还懂得生活。”

天天刷屏答疑3小时

矿爷的微博成了数学交流平台

矿爷不仅在浙大学生中受欢迎,在他的微博上,粉丝更多。

他的微博每天更新几十条,大部分都是在帮粉丝解题。

早上6点起床,矿爷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博,回答粉丝们的问题。然后,在去紫金港上课的校车上,他也在答题,回来的校车上,依然在答题。还有一个“答疑时间”,是在晚饭后。

每天至少“水”3个小时的微博,对年轻人来说是小意思,但对一只眼睛只有0.2视力的矿爷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负担。矿爷摸出刚换的超大屏幕手机,再指指记者手里的iPhone,得意地挥了挥:“之前那个4.7寸的,就比你那个大,现在这个有6.3寸呢。”

记者刷他的微博,发现粉丝们都习惯把不会的题目拍下来,然后@矿爷,矿爷把图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回复解答。但他通常只给一个思路,或者解开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然后煞有意味地跟上一句:“接下来,你懂的。”

他享受这种跟粉丝们互动的乐趣,而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答题机器。

他的粉丝里,天南海北的学生都有,还有不少中学生。

一次,有个中学生问他一道奥数题,他觉得用高等数学来解不合适,就转发给他的学生,一个拿过不少数学竞赛大奖的数学迷,“两个同学一来一去争论了很久,讨论出许多解题方法。”

矿爷心想,目的达到了。“有些我没来得及看的,博友已经帮我解答掉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微博能变成一个交流数学的平台,所有喜欢数学的人都聚到这个圈子里。

如今,他微博好友有6000多人,但即使他已经申请了会员,好友数还是远超上限。他只能默默把自己关注的明星删掉,替换成提问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

矿爷回答:她和生活息息相关

当然,也有围观者在他微博下面留言,“我还是死活不懂啊”。矿爷回他,“不懂没关系,活着更重要”。

数学之于生活,的确不如很多学科来得实用。

上个周末,“华罗庚杯”、“中环杯”和“希望杯”3场奥数杯赛接连开锣,浙江几万名孩子去赶考。在这之前的一天,也就是3月14日,是国际数学日。记者曾做过一个街头调查,拦访了30个人,都表示自己从没听说过。难怪不少孩子会说,自己根本不喜欢数学,无非是想为升学加个砝码。

那些曾经困在高数题海里痛不欲生的同学更是吐槽:“那些年解的题,早就忘光了,一点用都没有。”

数学究竟有什么用?矿爷也被无数次问及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继续拿生活说事:“现在很多人在问,钱存银行好,还是存支付宝好?我们的国有银行,大多是单利,余额宝采取的是复利,也就是利滚利。而在国外,很多银行采取的是连续复利,即时产生的利息立即算入本金继续计息。这个用数学来理解,其实就是函数里的重要极限的概念。”

“很多时候,数学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矿爷说,“而且,数学讲究严密性,重逻辑,所以数学好的人,做事更严谨、细致,条理清晰。”

而矿爷如此“包装”数学,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枯燥的数字和公式,也能变得有趣好玩。

好了,如果你有关于数学的问题,或者想听听矿爷的“数学爱情论”,上微博,@浙江大学苏德矿。

(摘自《钱江晚报》3月23日)

大学生上选修课盼点名:没点名就算白来了

新学期伊始,除了要为必修课程制定学习计划,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