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03

89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 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03 視覺藝術教學設計元素及內容結構 1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description

This modul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nts to inquire into the basic issu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wi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other alternatives from histor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lan their lessons with learner-centered art activities that relate to students’ social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ranscript of Lesson03

Page 1: Lesson03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03 視覺藝術教學設計元素及內容結構

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 Lesson03

內容

• 2.2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及課程的發展

• 2.3 學與教的新交化(2000教改)

• 3.1 視覺藝術的課程形式

• 3.2 視覺藝術教學設計元素及內容結構

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 Lesson03

2.2香港視覺藝術教育及課程的發展

背景

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 Lesson03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英國人佔港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取得一個經商的立足點,對於居港華人,港府初期採取“不干預”政策;而當時居港華人皆視香港為避難之所,暫居此地以求安定生活,並無歸屬感。

• 因此,政府更不主動參與發展本地教育,只是鼓勵熱心人士及志願團體辦學,香港早期教育的開拓遂有賴教會人士及華人社團的推動

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 Lesson03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政治方面

• 政治方面:在英國統治期間,香港的教育,除了1941-1945年為日軍入侵的三年多時間,受到破壞外,一直都在安定的狀態下自由發展起來。

• 香港的教育,是英國殖民地管治。英國傳統的教育觀念,重英而輕中。所以政治令美術教育亦趨向於西化,學生較易接觸西方的教育理論與西方的繪畫風格,而這等教育更成為小學、中學、教育學院與大專的主流。

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 Lesson03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文化方面

• 這百多年的文化教育事業,帶著濃厚的殖民地意識。殖民地意識特點是思想自由,但國家與民族的觀念,非常薄弱

• 文化教育商業化,一切以功利思想為依歸。所以香港在這一百五十年來,便以西方的學術架構為主。

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 Lesson03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經濟方面

• 英國政府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這些對人的投資,是從經濟觀點出發的。

• 英國教育的特色是:古板的制度;激烈的考試,淘汰那些國家不大需要的人才,以免投資不合化算。

• 教育政策是以滿足工商業人才需求為主線

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 Lesson03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社會方面

• 英國的統治哲學,是沒有完整的系統可言。其發展只是根據實際需要,只要不發生亂子,便任由它的存在,到了實際需要時,才作出適當的整理,應付便算。

• 這文化背景的影響下,香港美術教育的政策,也是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劃。這可說是百花齊放,也可說是群龍無主,四處亂舞。

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9: Lesson03

香港中學發展英華,聖保羅

• 香港較早的西式學校都是教會興辦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華人傳教士。其中最早的一所是馬禮遜學校 (Morrison School),創辦者是 1835年在廣州成立的馬禮遜教育協會。

• 英國聖公會在香港開辦了第一所為中國學生開設的學校 - 聖保羅書院 (St. Paul's College)

• 之後還有拔萃....

英華書院

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0: Lesson03

四十至五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

• 視藝教育開始受到關注,始於1935年的Burney報告書。「若果有足夠的老師,手工、美術及音樂都會介紹到所有學校去」

• 1947年,政府發展本土的中文中小學教育,中學已經設有圖畫科。

• 1949年的教育年報正式提出學校需要開設藝術課程。教育司指出「音樂及手工,是為那些藝文字性和學術性科目較少興趣和能力的學童而設的藝術性及賞踐性科目」

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於1941年淪陷-三年零八個月

1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1: Lesson03

四十至五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

• 上世紀50年代至近年的教育「局/署」合一前,美術教育都是由教育署美工中心督學負責。

• 50年代顯理夫(Michael Griffith) 的工作重點是讓小學「知道」美術「是甚麼」於是帶著名畫的複製品到學校老師和學生欣賞。

• 1954年,中文中學會考卷中,加入了美術科。試卷內容多繪畫中國畫或西洋畫,評核標準方面亦只談構圖、用色、筆法和形態,並以技巧為主。

海倫‧.奧干諾(Ms. Helen O'Connor)著有《香港學校美術教學芻議》(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Art in Hong Kong Schools)(1961年發表) 一書,並由譚清高先生翻

1952年教育司署成立小學美術課程設計委員會,成員有五,是愛維爾夫人 (Mrs Attwill)、奧干納夫人 (Mrs O Conner)、顧理夫 (Griffith)、李國輝、劉唯適等。因未達共識,只臨時訂立一小學美勞的教學原則」。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Art in Hong Kong Schools

1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2: Lesson03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 60年代, Michael Griffith看到香港工商業的發展趨勢,於是提出「只講fine art (純藝術)是站不住腳的J 於是在學校美術教育中加入「為生活而設計」 的元素﹒

• 但是,顧理夫提出的設計教育理念受到當時的下屬郭樵亮質疑為「不相信美術」。

• 1960年,教育司署頒布英文中學美術科課程建議(Suggested Syllabus for Art in Anglo-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強調美術教育並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培養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

1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3: Lesson03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 教學題材方面,可包括風景、人物、動物、靜物、建築物、海洋、機械、水、四季、自然現象、運動、文學、歷史、新聞、樂器、宗教與地理等。

• 並鼓勵創作時,與其他科目,如歷史科、音樂科、語文科及地理科互相配合。

香港教育司署美術組出版由顧理夫先生(Mr. M.F.Griffith)撰寫,李國輝先生、廖繼承先生、彭行群女士翻譯的《小學美術教學舉隅》, 提出一些有關小學美術教學的建議。內容分成四大類:繪畫、美術設計、雕塑及模型製作、參觀及欣

小學美術教學舉隅

1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4: Lesson03

• 教學時,教師應在黑板有清楚的指示,大的圖片亦應多加以利用。

• 繪畫的方法亦仔細分為(12-14歲、14-16歲、16-18歲)的不同階段。

• 並提及構圖、色彩、明暗與質感的教學方法。各類的版畫技巧、圖案、時裝設計、刺繡、剪紙、紙手工、面具的製作等則包括在設計的學習範疇內。

• 大部份是偏重於技巧的練習, 美術科只作為「陶冶」性情的科目。

1967香港教育司署出版了《小學美術及勞作科課程》,內容分為美術科和勞作科。

美術教學不等於單純地給兒童提供製作物料,任憑他們隨意表達,反而「必須在各個階段給以適當的指導」。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小學美術及勞作科課程

1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5: Lesson03

七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設計的年代

• 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帶動普及強迫教育的高速發展。

• 1978年實施九年強迫教育,全面資助初中學位

• 70年代教育司署 (1978) 只為初中出版《中學課程綱要-美術與設計科(中一至中三)》(李秀奇,1997)。這本《課程綱要》在1982年重版 (Li, 2000);同年又為高中出版《中學課程綱要-美術與設計科(中四至中五)》,這兩本由「美術科」改為「美術與設計科」的《課程》,加入了「基本設計」、「立體設計」、「印刷品設計」、「平面設計」及「圖案設計」等學習範疇,明顯具有「社會取向」的設計特色。

1981年出版《小學課程綱要──美勞科》,有意圖地為各類學習活動提供全年教學時間分配比例,課程中仍然「鼓勵兒童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舒暢地把他所見的事物或感受表達出來」 (1981,頁7),可見「人本取向」仍然是小學美術課程設計的特色。

1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6: Lesson03

八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DBAE

• 1982年,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頒布初中(中一至中三)及高中(中四及中五)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

• 初中課程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能透過觀察、觸摸和運用簡單技巧去嘗試創作」。

• 課程內容包括基本設計、素描、繪畫、雕塑、立體設計、陶藝、印刷品設計、手工藝、書法及美術欣賞等。

• 每一項又列出學習單元作舉例性教學活動,但並無提及評核的方法。教學時間最少每週應有兩個連續兩教節或一個連續三教節。

1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7: Lesson03

• 高中課程教學時間為每週設兩次二連堂教節(即四教節)。如陶藝科為一獨立科目,則教學時間為每週設四至五教節。

• 教學目標注重平面和立體兩方面的設計基礎。從建議單元中,學生可以從中選擇數科,嘗試作深入的探討。教學範疇包括素描、繪畫、雕塑、立體設計、陶藝、版畫、平面設計、圖案設計、刺繡、書法及美術史。

• 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以他們日常生活和環境為基礎以分析四周的自然和人造物件及搜集素描資料來獲得創作的靈感。課程綱要提供了教學以上媒介時的指引,但卻欠缺教學的評估方法

八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DBAE

1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8: Lesson03

學科本位的美術教育DBAE

Discipline Base Art Education

• 具有3個特徵

• 4個內容領域

• 4個學習方向

1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19: Lesson03

三個特徵

1.學習內容以學習領域區分: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及美術製作

2.教學內容由簡至繁,循序漸進式的遞進

3.課程設計書面化,教學實施系統化

1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0: Lesson03

DBAE 四個內容領域

美學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製作

美感經驗

美的本質

美術品形成的特質

美術品優劣

美術品呈現的形式與情境

內涵的顯著性及重要性 (即美術史中的地

位)

美術品的屬性 時間地點作者

時代風格

個人風格

影響力

美術創作的:

獨創性知識技能程序....

2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1: Lesson03

DBAE 四個學習方向

美學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製作

鼓勵學生討論美的本質

對藝術品進行分析,演譯,並判斷藝術品之優劣

能描述作品主題,分析視覺元素和組織原

詮釋藝術家的意圖

認識主流藝術

分析各種風格

了解美術品的文化與歷史背景

發展創意和創作技巧

運用不同的創作媒介和方法,把作意念呈現出來

2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2: Lesson03

九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教師提升

• 1991年推出的美術與設計科高級補充程度課程綱要,建議學校於中六及中七年級採用,內容與香港考試局所開設的考試相配合。課程分為三個部分:美術創作、美術知識和美術史。

• 美術知識是讓學生認識有關基本元素、造形關係及一些美學理論等概念。

• 美術創作分為第一節的自我表現的美術,包括素描、繪畫、版畫、書法及雕塑;第二節為應用的美術,包括手工藝、平面設計和立體設計。

• 美術史讓學生認識人類的藝術傳統,及其與當代的關係。這三部分是不可割裂的,而且應該整體學習。

2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3: Lesson03

九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教師提升

• 1992年,第五號報告書指出,教育的關鍵是師資教育與發展,以及小學的人力資源,因此建議香港政府在未來的十五年內能用235億元來改善全港的師資培訓、教師地位以及教育工作量。

• 統一目前的五所教育學院,使之升格為可開辦學位課程的新教育學院;成立一個師資培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以適應二十一世紀人才培訓的需要;十五年內將35%的小學教師提高到學位教師水平,到2007年,必須使7500名教師取得學位

2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4: Lesson03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 余樹德先生於1994年香港課程改革曾提出:

後現代研習須顧及藝術家的情感因素,同時代社會、政治及文化的相互影響,即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情景研習 (Contextual Studies),包括製作技巧及知識、宏觀研究美術史的技巧及知識、社會文化因素、分析技巧及批判意識等

2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5: Lesson03

• 1997年中一至中三中學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推出,並於1999年9月全面施行,學習範疇分為美術知識、美術創作與美術史。

• 強調三個範疇應整體學習,因為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承的。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2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6: Lesson03

• 香港的教師的美術科教學,一向以來以美術創作為主,而美術科的教學時數有限,亦難於兼顧多方面的學習;

• 另一方面,學生一向認為美術知識與美術史較為枯燥,這樣的學習是否會減低學習美術科的興趣?

•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便應有充足的備課,美術史不應單純以歷史科目來教學,而應透過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認識,以加強學生在創作上的表現力、分析力與創作力。1999年9月,為配合新課程而有三套教科書同時出版,相信在美術史這環節內,可給予教師多一些參考的資料。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2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7: Lesson03

結論

• 香港的中學,美術科多由一至二位專科教師任教。所以每校的美術科發展,很大程度是掌握於教師的手中。四十年代以來,教師受訓的途徑多來自本地的師範學院及中文大學藝術系。

• 由於香港欠缺美術科的學位課程,因此中學教師的進修途徑,大多前往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他們所受的是西方教育,這會影響他們的教學內容偏重於西方藝術,尤以創作媒介的學習。令香港的中學生,較少接觸中國的文化。

• 考試模式的改變,著重校內評估,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而非限於技巧的操練,這有助於中學美術的整體發展。

吳香生 香港美術教育發展六十年2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8: Lesson03

2.3 學與教的新交化(教改2000)

課程

2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29: Lesson03

杜威的教育信條

• 教育可說是一個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 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決定如何把學科的經驗與知識的基礎帶給學生。

• 要是教育就是生命,那麼基本上所有人的生活都接觸到科學,藝術,文化與溝通等成份。

2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0: Lesson03

教育統籌委員會的「終身學習,全人發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2000

3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1: Lesson03

•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

• 而首要達致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

透過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

2000

3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2: Lesson03

1. 明白自己在家庭、社會和國家所擔當的角色和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本身的福祉;

2. 認識自己的國民身分,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

3. *發展創意思維及掌握獨立學習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資訊科技和自我管理;

4. 積極主動及有信心地以中英兩種語文(包括普通話)與人溝通和討論;

5. *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6. *全面掌握八個學習領域的基礎知識;以及

7.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培養對體藝活動的興趣和鑑賞能力。

7個學習宗旨

2000

* 學會學習3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3: Lesson03

「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

2001

3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4: Lesson03

「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

2001

提出二十一世紀香港教育的課程架構,是由:

➡ 「學習領域」

➡ 「共通能力」

➡ 「價值觀和態度」

三部份組成

3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5: Lesson03

「學會學習」8領域,9能力

2001

中文

英文

數學

社會

科學

科技

藝術

體育

學習領域有八項:

協作

溝通

創造

批判

科技

運算

解難

管理

研習

共通能力有九項:

3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6: Lesson03

「學會學習」價值觀和態度

2001

價值觀是行為和決策的準則,

而態度則是把工作做好所需的個人特質。

3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7: Lesson03

視藝課程改革的路向

✤面對全面檢討的教育改革,大家需要重新思考★ 甚麼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

★ 對誰而言的價值?

★ 視藝教育的價值應該是甚麼?

3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8: Lesson03

在「價值觀和態度」一節亦指出,學習藝術有助學生:

• 認識人類怎樣表達自我• 反省及評價自己的生活與藝術關係• 認誠藝術與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 認識藝術家怎樣透過藝街去傳遞文化的價值觀• 認識、尊重及包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及信念

藝術教育的價值

3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39: Lesson03

• 課程決策者相信「共通能力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於是訂立了九種共通能力。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 . . . .

➡ 在藝術教育領域中有相同的重要性嗎?

➡ 能夠達到藝術教育的本質意義與價值嗎?

九種共通能力

3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0: Lesson03

「 藝術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2002

4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1: Lesson03

「 藝術教育」四項宗旨是幫助學生:

• 發展創造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培養美感、建立文化認知及有效的溝通能力;

• 發展藝術創作的技能、建構知識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 從參與藝術創作活動中獲得愉悅、享受和滿足;

• 培養對藝術的終身興趣。

2002

4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2: Lesson03

「 藝術教育」四項學習目標:

•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通過參與藝術創作及/或表演活動,學生應能夠運用創意及想像力建構意念;

• 發展技能與過程:學生能運用材料、元素及資源去體驗和表現藝術,亦重視在創造過程中的探究和實驗;

•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學生應能針對藝術的問題,有所回應和評鑑;

• 認識藝術的情境:學生能了解藝術在文化層面的定位及其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的關係。

2002

4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3: Lesson03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689&langno=2

「 視覺藝術教育」科目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4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4: Lesson03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認識藝術的情境

培養評賞藝街的能力

發展技能與過程

「 視覺藝術教育」視覺藝術的學習目標

4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5: Lesson03

「 視覺藝術教育」學習目標

‣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透過參與視覺藝術的創作與評賞,培養學生想像能力、表現能力及創意;

‣ 發展技能與過程➜ 學生學習運用視覺藝術語言,不同表現形式和材料,去嘗試不同視覺藝術媒介的創作。

‣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 學生學習觀察、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視覺藝術作品;

‣ 認識藝術的情境➜ 學生從不同地域、不同社會文化與不同時代的藝術情境中認識視覺藝術作品的時代意義和藝術價值,並了解視覺藝術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2002

4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6: Lesson03

「 視覺藝術教育」學習範疇

‣ 視覺藝術知識包括視覺語言、媒介、技巧和材料的有關知識,藝術情境和美學。

‣ 視覺藝術評賞透過藝術作品或視覺象的直接觀察和感受,讓學生作出描述、分析、詮釋和判斷,從而建立個人的美感價值觀。

‣ 視覺藝術創作包括發展個人的創意和創作技巧,學生需掌握運用視覺元素和組織原理產生不同傳意效果、文化象徵的能力;選擇及運用視覺藝術媒介,和表現形式與表現主題配合的能力去進行視覺藝術創作,以表達感情和意念。

2002

4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7: Lesson03

4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8: Lesson03

小一至中三課程架構視覺藝術課程宗旨

學習目標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發展技能與過程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

認識藝術的情境

學習重點P1.-P.3 視覺元素P.4-P.6 表達觀點S.1-S.3 認識社會

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

4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49: Lesson03

「 新高中課程架構」兩個範疇

‣ 視覺藝術評賞期望學生能夠透過視覺藝術評賞去建構知識、發展技能、豐富美感和藝術經驗,並培養個人和對社會的正面價 值觀和積極態度。

‣ 視覺藝術創作視覺藝術評賞、觀察記錄及其它途徑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綜合及應用於概念性和實踐性的過程,藉創作多種藝術作品,以表達個人情緒、感覺、展示意念及解決難題。

期望學生透過視覺藝術創作,掌握控制媒介、物料和藝術語言方面的技巧, 藉此豐富美感和藝術經驗,以及從中培養個人和對社會正面的價值觀 和積極的態度。

2007

4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0: Lesson03

新高中課程架構

5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1: Lesson03

「 新高中課程架構」學習重點

‣ 視覺藝術評賞表象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詮釋*>價值判斷*>整體感受

‣ 視覺藝術創作發展主題和意念>發展圖像(modify)>試驗和探究媒介和技巧>製作藝術作品>反思藝術創作過程和成果

2007

5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2: Lesson03

「 新高中課程架構」學習成果

‣ 視覺藝術評賞適當辭彙藝術現象作出描述表達個人的感受和意 見辨識不同文化詮釋藝術作品判斷價值評賞的話語

‣ 視覺藝術創作- 運用觀察、經驗、想像、科技及 其他技能

- 轉化由評賞所得的經驗和知識

- 主題視覺語言、物料、媒介、工具及技法

- 技巧有基本的操控能力

- 選擇和運用適切的技法

- 比較及對照自身與他人作品的藝術質素

- 相應地調整各自的創作

- 展示個人對周圍生活環境及歷史情境的關懷

- 綜合和運用從各種藝術形式

2007

5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3: Lesson03

• 自強調灌輸知識轉為「學會學習」• 自偏重學術轉為「多元化的全人發展」• 由科目框框轉為「整合性的學習J

• 由課本主導轉為「多元化的教材」• 由課室教學轉為「社會支援、跑出課室」• 自傳統時間表轉為「彈性編排學習時間」• 由過早分流轉為「多元接觸、開發潛質」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與教的重點

提出「創新空間,追求卓越」的口號

在教學方面,提出「學與教的新文化」這名稱,並列出主七個標題重點

5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4: Lesson03

• 從強調知識的灌輸轉為重學生如何「學會學習」• 教學的成效並不在於教師教了多少篇課文,而是學生學到甚麼?

• 由於學習過程著重發現及探究,因此教師須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以取代教師為中心的模式。

• 學生並應學會怎樣學習藝術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會學習的要項

所以要做評估

5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5: Lesson03

• 態度和能力的培養比知識的灌輸更為重要• 以多元化和富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從學習過程㆗培養態度和共通能力

• 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問、多溝通、多協作、多參與、多嘗試、多體驗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會學習的要項

Art 的創作方式較為少協作

5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6: Lesson03

• 培養學會學習的能力• 引發主動學習• 實踐知識和經驗於生活中

視覺藝術科教師的角色

➡ 今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

➡ 命從中央課程的推行者轉變為校本課程發展的參與者

➡ 老師要打破以往想法,重新構思學與教的觀念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與教的主導原則

5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7: Lesson03

• 環境教師宜提供有利學習環境(如:全方位學習日、探究式學習、專題研習等),來鼓勵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去建構知識,而非純粹單向地傳授知識。

• 科技教師宜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差異教師須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切合不同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與教策略

因為全人教育

5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8: Lesson03

• 藝術教師作為學習的輔導者及促進者• 不拘泥於對或錯,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大膽地探索和嘗試

• 發展不同的教學策略,如藝術的綜合學習、從閱讀中學習、 專題研習、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及照顧學習差異

• 融合德育及公民教育• 著重促進學習的評估

從課程到學與教新文化學與教的轉變

5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59: Lesson03

5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0: Lesson03

6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1: Lesson03

1. 探究為本

2. 科技為本

3. 問題為本

4. 議題為本

5. 社區為本

6. 學科為本(DBAE)

學與教策略3.1視覺藝術的課程形式

6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2: Lesson03

• 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展開自己的學習活動

• 通過觀察、調查、假設、實驗等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經歷搜集資訊和分析資訊的過程,

• 獲得自己的探究結果或製作出自己的作品

• 通過表達和交流的過程,驗證、修正自己的解釋,或者改進自己的作品。

學與教策略1.探究為本

問題或設計

觀察、調查、假設、實驗

表達和交流

6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3: Lesson03

• 網際網路的持續發達將會開啟學生更開闊的視野,下一代對世界與文化將有更多的瞭解。 .

• 電腦會是一座橋樑,建立起視覺藝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的統整關係。

• 透過電腦輔助學習的習慣因人而異,卻提供學習者新的選擇,使他們有更多元的機會探索個人的創造力、表現力、組織能力,甚至強化個人的信心與學習樂趣。

學與教策略2. 科技為本

6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4: Lesson03

• 這些「問題」必須是真實的事例,曾經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可能已有解決的方案,或解釋懷疑的可能性,但學員不會知悉;

• 在小組的討論下,學生要決定他們須要學習的內容和議題,也可以引進一些新的知識和技能,幫助理解、分析、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

• 課堂上用的「問題」,可以是文本形式,例如個案、文章節錄、報章報導、故事、報告等

學與教策略3. 問題為本

6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5: Lesson03

• 議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社會上大部份人士所關注的問題或事件,這些事件涉及解決難題的方法去處理。

• 議題亦是社會上引起爭論的問題,各方面都有正反意見,但最終會因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去決定處理問題的方案。

• 禽流感是疫情 (事實)

• 要宰殺所有的鷄隻以防止疫情 (可爭論的)

學與教策略4.議題為本

6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6: Lesson03

• 強調學生走出課室進行學習,以獲取真實的經驗

• 強調從社區出發, 發掘個別社區的特色或問題

• 強調配合個別社區的特色與發展, 發掘和善用不同類型的資源

• 社區昔日文化對今日文化發展的正面意義,從小社區的文化認同,擴展至整個城市(香港)的認同和歸屬感。

學與教策略5.社區為本

6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7: Lesson03

EX3 5%

• 過去的美術課程改革主要受到「時代」及「人」的因素影響?

• 近年的課程改革,還受到甚麼因素影響呢?

• 視覺藝術課程指引的最主要變化

6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8: Lesson03

3.2 視覺藝術教學設計元素及內容結構

教學

6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69: Lesson03

以單元作主題式教學

• 教學時間可用上四至八節• 若每週(cycle)二節,可用二至四週次

• 教節的分配以媒介/*教學重點等作為教學焦點

單元

6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0: Lesson03

單元 UnitBIG IDEA 主題教學

• 當設計藝術教學時,先要了解自己的課程方向,因為方向是關係到你的個人教學哲學。

• 同時 BIG IDEA 應涵蓋四項學習目標:

1.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2. 發展技能與過程

3.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

4. 認識藝術的情境

7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1: Lesson03

單元 Unit如何能成為BIG IDEA

• 複雜性, 含糊不清,矛盾和多樣性。

• 可以是短語或完整的陳述

• 不完全清楚表明的想法(idea),但可形成概念(Concepts)

• 例如長期衝突可能形成一連串的概念,權力,個人和社會價值觀,正義與非正義,贏家和輸家等。

7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2: Lesson03

單元 Unit理念

• 你在這個單元採用什麼的課程方向? 探究為本 / 科技為本 / 問題為本 /議題為本 / 社區為本。

• 這個單元是如何把一件或一組藝術作品來引發視覺藝術中的”BIG IDEA”?

7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3: Lesson03

單元 Unit選擇重點藝術作品/視覺或文化的產物

• 作品/產物能引發一些關於學生生活,社會,價值觀的議題

7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4: Lesson03

單元 UnitBIG IDEA 的藝術品

• 藝術品中的 BIG IDEA是?

• 在所選的藝術品中,如何能看見,能知道一些事情是關於BIG IDEA的?

• 什麼是你對藝術品的詮釋?

• 你怎樣以藝術品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詮釋?

7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5: Lesson03

單元 Unit與其他形式的視覺藝術連結

• 是否有其他形式的藝術描繪類似的想法?

• 是否有任何其他文字,可以告訴你或你的學生詮釋作品?

7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6: Lesson03

單元 Unit目標

• 你如何連結目標到單元上的組織?

• 即BIG IDEA和概念CONCEPT?

7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7: Lesson03

單元 Unit材料,資源

• 材料,工具和流程:明確規定媒體,技術和藝術製作

• 資源:BIG IDEA所有相關的資源,來自互聯網,其他媒體和文本

7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8: Lesson03

單元 Unit統一性和連續性

• 教節是否形成一個邏輯順序?

7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79: Lesson03

單元 Unit成果

• 學生能解釋到他們的創作與藝術作品的關係?

7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0: Lesson03

1. 集中注意 Alertness

2. 預知目標 Expectancy

3. 喚醒舊經驗 Retrieval to working memory

4. 分辨新經驗 Selective perception

5. 語意解析 Semantic encoding

6. 追憶及反應 Retrieval & responding

7. 增強 Reinforcement

8. 提示追憶 Cueing retrieval

9. 類化學習經驗 Generalizing

內在學習歷程 Internal Learning Process

80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1: Lesson03

1. 引起動機 Gaining attention

2. 提示目標 Informing learner of lesson objective

3. 刺激舊經驗的追憶 Stimulating recall of prior learning

4. 呈現新刺激 Presenting stimuli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5. 指導學習 Guiding learning

6. 要求學生表達其了解程度 Eliciting performance

7. 提供回饋 Providing informative feedback

8. 成就評量 Assessing performance

9. 促進學習保留及學習遷移 Enhancing retention & learning transfer

外在教學事件 External Instructional Event

81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2: Lesson03

• 學習活動必須始於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學習要有方向、有目標,才能掌握學習效率• 最佳的學習成效發生在新舊經驗的統合• 重視學生主動的表達與體會• 任何學習活動必須以成就評量作為學習的保證

教學過程 (蓋聶的理論分析)

82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3: Lesson03

分為四部分

➊ 背景資料及單元的學習目標

➋ 各教節的背景資料及學習重點

➌ 教學程序

➍ 評估

教案的編寫格式(只是其中一種模式供參考)

8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4: Lesson03

• 教師姓名• 學校• 級別/年齡

• 學生人數• 日期• 節數• 主題

• 學習目標 (編寫方法可參考課程發展處網址)

http://cd.emb.gov.hk

➊ 背景資料及單元的學習目標

84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5: Lesson03

➋ 各教節的背景資料及學習重點• 日期• 時間• 分題• 學生已有知識• 學習重點 (可包括知識、評賞與創作)

• 教學預備• 關鍵詞彙

85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6: Lesson03

• 時間• 學習成果• 教學/學習活動

(教師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創作活動應達致學習成果)

• 活動安排細節

➌ 教學程序

86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7: Lesson03

• 學生的評估• 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估• 教師的反思

➍ 評估

87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8: Lesson03

• 題目的訂立要清楚• 教材設計要生活化• 學習內容要具體• 了解學生的認知階段• 運用適當的創意手法• 鼓勵學生作資料搜集• 了解藝術品的創作背景

• 教學活動要多樣化• 評估的重要性• 教師要培養敏銳的觸覺……………

☂ 編寫教案時要注意事項

88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Page 89: Lesson03

EX4 3%

• 單元教案及一課節試寫• 可上elearn.edu.hk 下載單元及課節範本

• 主題及教學內容自定

89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